心理与脑——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与脑

二、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规律
2、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引起或加强另一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叫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二、内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
脑垂体
脑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有一个漏斗形短柄与脑相连。成年人的脑垂体约重0.6克,只有一粒豌豆大小。
由于脑垂体分泌的激素较多,并能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具有“主腺”的称呼。
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气管上端两侧,左右各一个。它
所分泌的激素为甲状腺素。这种激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功能,增进机体发育过程。
专业及班级 心理咨询专业07级 周次 第二周 日期 2007.10.15
教学课题 第二章 心理与脑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够:
1、了解神经元和神经冲动。
2、了解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3、比较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发射。
4、掌握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教学重点 1、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
相互诱导有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反之,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叫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除了神经系统对有机体进行整合调节以外,内分泌系统也具有整合调节机制,这主要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内分泌腺也被称为无管腺,不经由任何管道,而将其新分泌的化学物质,直接渗透至血液中,来影响有机体内其它细胞的功能。
联合区
4.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神经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联合区可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心理与脑——心理学

反应
的频率
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条件反射?
1. 小王每次吃含有柠檬的食品嘴里都会流口水,一天, 当看到一则展示一大杯柠檬汽水的广告时,他发现自 己嘴里在流口水。 2. 一个男孩打了自己的弟弟,母亲对他进行了惩罚,一 个星期不许外出玩,从此以后,他对弟弟的攻击性减 少了很多。 3. 妞妞刚刚开始学说话,当她可以正确的叫出"mama" 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拥抱,一个星期以后她学会了正 确的叫妈妈。 4. 一个女孩很恐惧打雷,某次暴风雨,闪电过后总是打 雷,她害怕得用手捂住耳朵;如此往复几次后,她一 看到闪电就开始去捂耳朵。
30
4.2 反射的种类
无条件反射
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本能” 有机体后天获得的、在生活中形成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区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31
条件反射,还是无条件反射?
1. 人的瞳孔被强光照射时会缩小。
41
区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触发条件 可观察到的刺激 行为的性质:应答性 有机体做出反应,却 不能改变环境 训练的结果 有机体学会把不同的 刺激联结起来 影响有机体对刺激的
操作条件反射
触发条件 没有可观察到的刺激 行为的性质:操作性 有机体做出的反应可 以操纵环境 训练的结果 有机体学会把行为与 结果联系起来 影响有机体行为发生
心理学真的是“心”理学吗? 几个里程碑 “布罗卡区” “盖奇事件” “贝兹细胞”的发现
1.2 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主观世界 影响
3
布罗卡的贡献
心理学三脑原理(一)

心理学三脑原理(一)心理学三脑简介心理学三脑是一种对人类心智运作机制的理论模型,它由认知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勒兰于20世纪末提出。
该模型将人类大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脑”,分别是原始脑、情感脑和理性脑。
这三个脑部负责不同的功能,相互协同工作,共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原始脑•原始脑位于大脑的较低部分,是人类最原始的部分,也是我们与其他动物共通的部分。
•原始脑主要负责生存和基本的本能反应,包括寻求食物、避免危险、繁殖等。
•原始脑的功能是非常自动化和直接的,它不受我们主观意识的控制。
•原始脑主导着我们的基本欲望和直觉,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即时反应。
情感脑•情感脑位于大脑的中间部分,是哺乳动物独有的部分,也是人类情绪和感知的源泉。
•情感脑负责处理情绪、记忆和社会互动等信息。
它能够感知和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
•情感脑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它能够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情感脑能够与原始脑互相作用,使我们的决策更符合情感和愿望。
理性脑•理性脑位于大脑的最上部分,是哺乳动物中相对进化较晚的部分,也是人类的独特之处。
•理性脑是我们思考、分析和推理的源泉,它负责逻辑思维、决策和计划等高级功能。
•理性脑能够对原始脑和情感脑产生抑制和调节作用,使我们的决策更加理性和客观。
•理性脑在决策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作出最佳的选择。
三脑的相互关系•三脑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运作,它们相互作用,协同工作。
•原始脑和情感脑往往是最先产生反应的,它们会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对刺激做出了评估和反应。
•情感脑和理性脑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我们的决策偏向于情感还是理性。
•真正理性和成熟的决策需要理性脑的参与,而不是仅凭原始脑和情感脑的驱动。
结语心理学三脑的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深入了解原始脑、情感脑和理性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调整三脑之间的平衡,注重发展理性脑的能力,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脑与心理

1.2 中枢神经系统
2.脑干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它是深藏在大脑下面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 结构。延脑在脑的最下方,与脊髓相连,它支配着呼吸、心跳、吞咽、肠胃等 活动,被称为“生命中枢”。桥脑在延脑上方,是周围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信 息的必经之路,它调节和控制人的睡眠。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与桥脑之间。 从横切面看,中脑可以分为中央灰质、中脑四叠体和大脑脚三个部分。
网状系统分布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它由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组成,主要包 括延髓的中央部位、桥脑的被盖、中脑部分。网状结构按功能划分为上行系统 和下行系统的两部分。
1.2 中枢神经系统
3.间脑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丘脑是中继站,其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和视神经传入的信
息。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除嗅觉外,均通过丘脑再传向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丘脑也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 制睡眠和觉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丘脑与机体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下丘脑可 以调节机体的情绪,控制机体的体温、摄食、饮水、内分泌等,是内脏活动的 调节中心。下丘脑、一部分丘脑和大脑内侧的一些皮质结构组成机体的边缘系 统,包括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等,与机体的记忆、动机、行为、情绪等有 关。
3.1 脑与认知
1.编码 编码是将外界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接受和处理的信息。在感受到的信息
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被大脑真正获得,并进一步地加工处理。注意对外界信息的 获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注意对外界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便没有大脑的记忆。如果目标 和对象没有引起人脑的注意,听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信息将无法在 大脑中留下印象,也无法产生记忆,古人所说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注意在记忆的编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脑与心理

第二节 脑的结构与功能
6. 泛脑网络论
泛脑网络论认为,机能定位既可以是相对隔离的结构, 又可以是动态联系的体现。人的大脑和脊髓可从宏观到微观分 为回路、神经元群、神经元和分子序列四级层次的网络。
泛脑网络论主张从不同层次研究人的大脑,在相互联系 中看待大脑。
第三节 脑与心理活动
一、脑发展与心理发展 二、脑与认知 三、脑与情绪 四、脑与行为 五、脑与人格
大脑皮层不同脑区的位置
第二节 脑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
大脑皮质感觉机能和运动机能定位
第二节 脑的结构与功能
二、脑的功能
(一)大脑的功能
一般认为: 左半球(控制我们的右半身):负责语言运用、数字运
算、思考分析、抽象与逻辑能力的发展 右半球(控制我们的左半身):负责空间关系知觉、情
研究发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与不同的脑区域相联 系的。与外显记忆相联系的脑区主要有内侧颞叶,与内隐 记忆有关的则是杏仁核和小脑。
遗忘症既可以产生于颞叶中央系统的受伤,也可以产生 于间脑的受伤。这两个区域通过由海马分化出来的一个特 殊结构而密切相连。
第三节 脑与心理活动
(二)脑与创造 1. 打破心理定势 2. 超越线性思维 3. 相信直觉
第三节 脑与心理活动
(三)脑与心身健康 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脑结构与功能正常与否
直接影响到人的心身活动能否正常运转。
第三节 脑与心理活动
五、脑与人格
(一)神经活动类型与人的气质
气质特征与人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 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由三个标准来衡量:强度、平衡性与灵活性。
❖前苏联学者鲁利亚提出“三个机能系统”,思维过程始 终是在三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
心理与脑——心理学

心理与脑——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内心活动与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心理学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心理学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与脑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是控制和调节心理过程的器官。
心理活动则是脑功能的体现和产物,是在脑的作用下产生的。
心理活动与脑的关系可以用“心理过程和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来描述。
神经科学研究揭示了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奥秘,通过脑成像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某项心理活动时,脑中的哪些区域得到了激活。
心理学研究则更关注于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和机制,通过实验方法、观察方法和问卷调查等途径,来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动机等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
观察研究则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
调查研究则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来研究人类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目的。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以揭示更加全面的心理学知识。
同时,在实际研究中,心理学研究者还积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助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来探索心理学的更深层次。
三、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学习、教育和人员发展等,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的建议。
在教育实践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问题,通过倾听、观察和评估等手段,为个体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与脑的关系

心理与脑的关系1.心理是脑的机能在劳动的作用下,以高度发展的人脑为基础,产生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态——意识。
1.人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把接受到的信息以生物电的形式进行整合、转换和传递。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个部分。
见人脑各部位示意图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它是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结构,成人的脑重约1400克,包括大脑皮层边缘皮层饿基底神经节,其中大脑皮层是人脑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不同的部位和区域是不同的机能中枢,有不同的分工。
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单侧化,不对称。
研究发现,大脑左半球主要侧重对言语、文字、计算等信息的加工;大脑右半球主要侧重对图形、音乐、空间方位等信息的加工。
大脑对人的控制是对侧化的(嗅觉除外),即身体左半部由大脑右半球控制;身体右半边由大脑左半球控制。
2.人的心理是高级神经系统的产物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交替作用。
人在清醒时,大脑兴奋占优势,人在睡眠时,则抑制过程占优势。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族发生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发生中所获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反射。
动物的这种反射为数有限。
新生儿只有三种无条件反射:(1)食物反射:如奶头放在他的嘴里他就会自动吮吸,食物放在他的嘴里,就会分泌唾液;(2)防御反射:如东西刺激眼睛就眨眼,火烫到手,手就缩回;(3)朝向反射:如把眼球和头转向刺激的光源。
这些都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是从遗传得来的。
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只是有机体出生以后生长和发展的先天基础,无法适应异常复杂和经常变化着的生活条件。
在生活过程中就形成了另一种反射--条件反射。
建立条件反射时,先使用一个与食物无关的中性刺激(如铃声)作用几秒钟后给动物一个无条件刺激(喂食物),并使两者共同作用一定时间如10-20秒,(即用无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这样多次结合后,中性刺激(铃声)单独作用,动物也分泌唾液。
心理学-第一章概论_PPT幻灯片

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
2021/3/10
心理学
15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 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2、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因 主体活动因素 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二)心理发展的条件
阶段性 连续性 程序性(内在顺序) 个体差异性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心理的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2、心理发展的动力
新的需要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活跃的因素 原有的心理水平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比较平稳的因 素 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动力
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其反射弧是暂时神经联系。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的产生
(一)心理与脑
1、脑是心理的物质器官 2、大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机制 3、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基本规律: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与抑制
过程的相互诱导
第一节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学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学科指南:心理与心理学 第二章 学科体系: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览 第二篇 教学心理 第三章 获得知识:感性认知过程与教学 第四章 运用知识:理性认识过程与教学 第五章 善于激励:非智力因素与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4.4 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作为一种信号活动,涉及到两类 不同的刺激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
由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和动物所共有
第二信号系统
由词、语言为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与思维密切联系
影响有机体对刺激的 反应
影响有机体行为发生 的频率
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条件反射?
1. 小王每次吃含有柠檬的食品嘴里都会流口水,一天, 当看到一则展示一大杯柠檬汽水的广告时,他发现自 己嘴里在流口水。
2. 一个男孩打了自己的弟弟,母亲对他进行了惩罚,一 个星期不许外出玩,从此以后,他对弟弟的攻击性减 少了很多。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极大 震惊。
5
盖奇事件
盖奇事件说明,大脑前额叶对人的性格、才能、行为、 智力有重要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 许多前额叶损伤患者都出现了如下症状 不能集中注意 不能进行周密推理 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健忘、反应迟缓 性格偏执、孤僻 情绪波动,喜怒无常
在临床医学上,这些表现统称为“额叶综合征”
内容概要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神经系统简介
2.1 神经系统的构成 2.2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3 内分泌系统简介 4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规律
4.1 反射和反射弧 4.2 反射的种类 4.3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4.4 两种信号系统
2
1 心理是脑的机能
1.1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学真的是“心”理学吗? 几个里程碑
葡萄糖代谢
性腺
分泌性激素
28
4.1 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 的机体对内、外环境刺 激的规律性反应 借助神经系统实现 对外界和内部刺激 的应答
反射弧
是反射的生理基础 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29
反射弧
反射弧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30
4.2 反射的种类
兴奋过程 刺激物引起的皮层活跃状态,如:觉醒
抑制过程 刺激停止和削弱相关区域的活动,如:睡眠
神经过程的扩散与集中规律
扩散 兴奋和抑制产生后向邻近部位传播开来
集中 扩散开来的神经过程又返回原发点上
44
4.3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
正诱导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 周围的兴奋过程 例:闭上眼睛听得 更真切
40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过程
实验一
将饿鼠放入斯金纳箱,白鼠偶然做出 按压杠杆的动作,得到一粒食物丸
若干次后,饿鼠便形成按压杠杆取得 食物的条件反射
实验二
开始时鸽子啄三个按钮是随机的,若 啄红色按钮:给予食物 啄黄色按钮:不给予任何剌激 啄蓝色按钮:给予电击
一段时间后,鸽子啄取红色按钮的次 数明显高于啄取其它两个的次数
24
⑹泛脑网络理论
主要观点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从宏观到微观可分 为四级层次网络 回路 神经元群 神经元 分子序列
主张从不同层次研 究大脑,在相互联 系中看待大脑
25
脑功能学说一览
1. 颅相说 2. 定位说 3. 整体说 4. 机能系统说 5. 模块说 6. 泛脑网络理论
How the brain
观点
神经系统具有统一性,任 何部分的消除都可减少其 他部分的能力
22
⑷机能系统说
证据
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1902-1977)的发现 脑的特定部位损伤往往引起“综合症”
主要观点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个复杂的机能系统,大 脑皮层的机能定位也是动态的和系统的 动力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 信息加工系统:信息接收、加工、储存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控行为
布罗卡研究了8个类似病例, 都得到了相同结果,这个区域 就被后人称为“布罗卡区”。
布罗卡区
4
盖奇事件
1848年在美国东北,有一群工人在精明能干的领班盖 奇(Gage)带领下建造铁路。
一次意外使一根铁钎穿入盖奇的大脑并 从头顶射出,经过抢救和治疗,他身体 康复了,但是——
原来那个精明能干、温和善良的人转变 为喜怒无常、粗鲁无礼、冷漠孤僻、没 有工作责任心的人,他因此被老板解雇, 流浪街头。
心理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 “what”和“where”通路
提出者
美国生理学家加查尼加(W. S. Gazzaniga) ,1976
主要观点
在结构和功能上,人脑是由高度专 门化的、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 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works??
26
3 内分泌系统简介
主要的内分泌腺 机体内分泌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
内分泌调节 作用范围广 见效慢 效果持久
神经调节 作用范围局限,定位清晰 作用快而精确
27
主要的内分泌腺
脑垂体
分泌多种激素、控制其 它内分泌腺
甲状腺
控制代谢速率
肾上腺
体能的储藏、对压力作 出反应
胰腺
系统、基底神经节 组成 大脑的沟回 大脑皮层从前到后 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15
边缘系统
位于大脑内侧最深处的 边缘
从进化的观点看, 比脑 干、丘脑和下丘脑出现 的更晚些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 海马回
信息由短时记忆转入 长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杏仁核 恐惧中枢
(前额叶) (丘脑) 海马 杏仁核 (下丘脑) 嗅球
脚交替做出走步的动作。 4. 某人吃了不新鲜的海鱼,结果因急性食物中毒
送院治疗,从此以后他拒绝一切海鲜类的食物。 5. 敲击人的膝盖,在完全放松的状况下,小腿会
向上弹跳。
32
经典条件反射-发现者
巴甫洛夫(I. P. Pavlov ,1849-1936)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 1904年由于在消化
生理学方面的卓越研 究荣获诺贝尔奖
13
2.2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2.1 大脑的结构 2.2.2 大脑的功能
大脑半球的一侧化优势 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
一女婴因病变切除了大脑右半球 在其30岁时,测试表明,复杂图
形的知觉、空间关系理解、图形 识别、音乐绘画等均正常
2.2.3 脑功能学说
14
大脑的结构
分左右两半球 由大脑皮层、边缘
16
17
大脑半球的一侧化优势
18
2.2.3 脑功能学说
脑是整体发挥作用?还是不同区域负责不 同功能?或是既分工又合作呢?
看一看古往今来的脑科学研究者是怎样认 为的——
19
⑴颅相说
提出者
19世纪初德国医生、 解剖学家加尔(F. J. Gall,1758-1828)
观点
认为心理特征与颅骨形 状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布罗卡区” “盖奇事件” “贝兹细胞”的发现
1.2 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主观世界
影响
3
布罗卡的贡献
1861年,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 罗卡检查了一位病人——
病人听得懂别人说话,发音器 官也无病变,可做手势表达, 但除了“tan”不会发其它音。
病人6天后去世,解剖发现其 大脑左侧额区后部有一些组织 明显损伤。
无条件反射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遗传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本能”
条件反射
有机体后天获得的、在生活中形成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区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31
条件反射,还是无条件反射?
1. 人的瞳孔被强光照射时会缩小。 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 扶持婴儿站立使其双脚刚刚接触地面,婴儿两
3. 妞妞刚刚开始学说话,当她可以正确的叫出"mama" 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拥抱,一个星期以后她学会了正 确的叫妈妈。
4. 一个女孩很恐惧打雷,某次暴风雨,闪电过后总是打 雷,她害怕得用手捂住耳朵;如此往复几次后,她一 看到闪电就开始去捂耳朵。
43
4.3 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
大脑皮层活动的两个基本过程
可以通过头颅外形推断 人的个性特征
20
⑵定位说
证据
脑损伤研究 潘菲尔德的脑外科
研究
观点
人的神经系统的不 同部位各有其功能, 并排列在不同的等 级上
21
⑶整体说
证据
法国生理学家弗卢龙(M. J. P. Flourens, 1794-1867) 的动物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拉什里(Karl Lashley ,1890-1958)的 动物实验
副交感神经 其兴奋有利于人们休息 生理反应:瞳孔缩小、心跳减慢、胃肠活动加快等
9
脊髓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的低 级部位 位于脊髓管内
脊髓的功能 连接脑和周围神经 是简单的反射中枢
10
脑干
脑干 功能
维持个体的生命 心跳、呼吸、消化、
体温、睡眠等均与 脑干有关
结构
延脑 脑桥 中脑 网状结构
11
41
区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触发条件
触发条件
可观察到的刺激
没有可观察到的刺激
行为的性质:应答性
行为的性质:操作性
有机体做出反应,却 不能改变环境
有机体做出的反应可 以操纵环境
训练的结果
训练的结果
有机体学会把不同的 刺激联结起来
有机体学会把行为与 结果联系起来
6
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主观世界影响
7
2.1 神经系统的构成
大脑
神经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