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名著题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简答题

三、简答:1、说明郁达夫的散文特色早期:(1920年—1933年)。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写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首先,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

他在散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

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中期:(1933年—1938年) 。

这个时期,是他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年—1945年)。

1938年春,他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郁达夫早期散文创作的风格2、简述艾青诗歌特色和思想内容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以深沉忧郁的笔调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合着时代的节拍,反映着历史的真实。

他的诗作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可以说,自他起步开始就走在了坚实的革命现实主义道路上。

在这里,我想就艾青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探讨一下其诗的艺术特色。

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茶馆》的作者?* A. 马家龙* B. 丁玲* C. 莫言* D. 沈从文答案:B. 丁玲2. 《茶馆》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小说?* A. 科幻小说* B. 历史小说* C. 爱情小说* D. 玄幻小说答案:B. 历史小说3. 故事发生在哪个年代?* A. 清朝末年* B. 民国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当代答案:C. 文化大革命时期4. 《茶馆》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A. 君主的传记* B. 英雄的冒险* C. 茶馆老板的经历* D. 百姓的苦难答案:D. 百姓的苦难二、填空题1. 《茶馆》主要以(人物)的独白和对话方式展现故事。

答案:人物2. 作者通过《茶馆》一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答案:黑暗和荒诞3. 故事中的茶馆老板名叫(王胡子)。

答案:王胡子三、简答题1. 试述《茶馆》中故事主线及核心思想。

答案:《茶馆》中的故事主要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茶馆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百姓的苦难、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荒诞。

核心思想是揭示社会不公、个人命运被挤压和改变的无奈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2. 你对《茶馆》这部作品有什么感想?答案:《茶馆》是一部充满思考的小说,通过表达普通人的生活和遭遇,让人深刻反思社会的不公和时代的困惑。

它深入人心,让人产生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初中《茶馆》名著导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名著选择题(作品+作者+人物)专项复习(40部名著资料整理+50道习题)

高考语文名著选择题(作品+作者+人物)专项复习(40部名著资料整理+50道习题)

高考语文名著选择题(作品+作者+人物)专项复习(40部名著资料整理+50道习题)1.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玉面公主B.《三国演义》——罗贯中——司马懿C.《水浒传》——施耐庵——杜十娘D.《红楼梦》——曹雪芹——凤姐C杜十娘是《警世通言》中的人物,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警世通言》——冯梦龙——杜十娘B.《三国演义》——罗贯中——诸葛亮C.《红楼梦》——曹雪芹——林黛玉D.《水浒传》——施耐庵——成名D成名是《聊斋志异》中《促织》的人物3.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蒲松龄——成名B.《三国演义》——罗贯中——范进C.《警世通言》——冯梦龙——李甲D.《水浒传》——施耐庵——林冲B范进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人物4.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吴敬梓——范进B.《聊斋志异》——蒲松龄——窦娥C.《水浒传》——施耐庵——武松D.《警世通言》——冯梦龙——孙富B窦娥是《窦娥冤》中的人物5.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吴敬梓——胡屠夫B.《聊斋志异》——蒲松龄——聂小倩C.《窦娥冤》——关汉卿——窦娥D.《警世通言》——冯梦龙——红娘D红娘是《西厢记》中的人物6.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吴敬梓——裴少俊B.《聊斋志异》——蒲松龄——宁采臣C.《窦娥冤》——关汉卿——张驴儿D.《西厢记》——王实甫——崔莺莺A 裴少俊是《墙头马上》中的人物7.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墙头马上》——白朴——裴少俊B.《聊斋志异》——蒲松龄——王文举C.《窦娥冤》——关汉卿——蔡婆婆D.《西厢记》——王实甫——张生B王文举是《倩女离魂》中的人物8.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墙头马上》——白朴——李千金B.《倩女离魂》——郑光祖——王文举C.《窦娥冤》——关汉卿——汉元帝D.《西厢记》——王实甫——张生C汉元帝是《汉宫秋》中的人物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墙头马上》——白朴——裴行俭B.《倩女离魂》——郑光祖——方鸿渐C.《汉宫秋》——马致远——王昭君D.《西厢记》——王实甫——孙飞虎B方鸿渐是《围城》中的人物10.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墙头马上》——白朴——裴行俭B.《围城》——钱钟书——方鸿渐C.《汉宫秋》——马致远——毛延寿D.《西厢记》——王实甫——高觉新D高觉新是《家》中的人物11.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墙头马上》——白朴——祥林嫂B.《围城》——钱钟书——孙柔嘉C.《汉宫秋》——马致远——呼韩邪单于D.《家》——巴金——高觉新A祥林嫂是《彷徨》里《祝福》中的人物1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彷徨》——鲁迅——鲁四老爷B.《围城》——钱钟书——赵辛楣C.《汉宫秋》——马致远——周朴园D.《家》——巴金——高觉民C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人物13.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彷徨》——鲁迅——贺老六B.《围城》——钱钟书——苏文纨C.《雷雨》——曹禺——鲁侍萍D.《家》——巴金——杜丽娘D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人物14.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彷徨》——鲁迅——孔乙己B.《围城》——钱钟书——唐晓芙C.《雷雨》——曹禺——周萍D.《牡丹亭》——汤显祖——杜丽娘A孔乙己是《呐喊》里《孔乙己》中的人物15.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孔乙己B.《围城》——钱钟书——王利发C.《雷雨》——曹禺——鲁大海D.《牡丹亭》——汤显祖——柳梦梅B王利发是《茶馆》中的人物16.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阿QB.《茶馆》——老舍——王利发C.《雷雨》——曹禺——玛蒂尔德D.《牡丹亭》——汤显祖——柳梦梅B玛蒂尔德是《项链》中的人物17.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闰土B.《茶馆》——老舍——常四爷C.《项链》——莫泊桑——玛蒂尔德D.《牡丹亭》——汤显祖——格里高尔D格里高尔是《变形记》中的人物18.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华老栓B.《茶馆》——老舍——秦二爷C.《项链》——莫泊桑——哈姆雷特D.《变形记》——卡夫卡—格里高尔C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中的人物1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杨二嫂B.《骆驼祥子》——老舍——虎妞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克劳狄斯D.《变形记》——卡夫卡——赫列斯达可夫C赫列斯达可夫是《钦差大臣》中的人物20.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六一公公B.《骆驼祥子》——老舍——娜拉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雷欧提斯D.《钦差大臣》——果戈里——赫列斯达可夫C娜拉是《玩偶之家》中的人物21.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呐喊》——鲁迅——翠翠B.《玩偶之家》——易卜生——娜拉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奥菲莉亚D.《老残游记》——刘鹗——铁英A 翠翠是《边城》中的人物2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边城》——沈从文——天保B.《玩偶之家》——易卜生——海尔茂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乔特鲁德D.《钦差大臣》——果戈里——吴荪甫D 吴荪甫是《子夜》中的人物23.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边城》——沈从文——傩送B.《官场现形记》——李伯元——甄守球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有二伯D.《子夜》——茅盾——吴荪甫C 有二伯是《呼兰河传》中的人物24.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边城》——沈从文——顺顺B.《官场现形记》——李伯元——戴凤莲C.《呼兰河传》——萧红——有二伯D.《子夜》——茅盾——赵伯韬B戴凤莲是《红高粱》中的人物25.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边城》——沈从文——于小芹B.《红高粱》——莫言——戴凤莲C.《呼兰河传》——萧红——小团圆媳妇D.《子夜》——茅盾——杜竹斋A于小芹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26.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赵树理——于小芹B.《红高粱》——莫言——余占鳌C.《呼兰河传》——萧红——冯歪嘴子D.《子夜》——茅盾——王一生D王一生是《棋王》中的人物27.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赵树理——二诸葛B.《红高粱》——莫言——沈世钧C.《呼兰河传》——萧红——王寡妇D.《棋王》——阿城——王一生B沈世钧是《半生缘》中的人物28.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赵树理——三仙姑B.《半生缘》——张爱玲——沈世钧C.《呼兰河传》——萧红——水生嫂D.《棋王》——阿城——脚卵C水生嫂是《荷花淀》中的人物2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赵树理——金旺B.《半生缘》——张爱玲——顾曼桢C.《荷花淀》——孙犁——水生D.《棋王》——阿城——白嘉轩D白嘉轩是《白鹿原》中的人物30.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赵树理——樊家树B.《半生缘》——张爱玲——顾曼路C.《荷花淀》——孙犁——水生D.《白鹿原》——陈忠实——白嘉轩A樊家树是《啼笑因缘》中的人物31.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啼笑因缘》——张恨水——樊家树B.《半生缘》——张爱玲——祝鸿才C.《荷花淀》——孙犁——林震D.《白鹿原》——陈忠实——鹿子霖C林震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人物3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啼笑因缘》——张恨水——沈凤喜B.《半生缘》——张爱玲——何梦霞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林震D.《白鹿原》——陈忠实——白孝文C何梦霞是《玉梨魂》中的人物33.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啼笑因缘》——张恨水——何丽娜B.《玉梨魂》——徐枕亚——何梦霞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刘世吾D.《白鹿原》——陈忠实——姚木兰D姚木兰是《京华烟云》中的人物34.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啼笑因缘》——张恨水——关秀姑B.《玉梨魂》——徐枕亚——白梨影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倪焕之D.《京华烟云》——林语堂——姚木兰C倪焕之是《倪焕之》中的人物35.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啼笑因缘》——张恨水——胡玉音B.《玉梨魂》——徐枕亚——筠倩C.《倪焕之》——叶圣陶——蒋冰如D.《京华烟云》——林语堂——曾荪亚A胡玉音是《芙蓉镇》中的人物36.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芙蓉镇》——古华——胡玉音B.《玉梨魂》——徐枕亚——林英子C.《倪焕之》——叶圣陶——金佩璋D.《京华烟云》——林语堂——牛素云B林英子是《城南旧事》中的人物37.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芙蓉镇》——古华——秦书田B.《城南旧事》——林海音——林英子C.《倪焕之》——叶圣陶——王乐山D.《京华烟云》——林语堂——孙少平D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38.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芙蓉镇》——古华——胡玉音B.《城南旧事》——林海音——秀贞C.《倪焕之》——叶圣陶——克罗德D.《平凡的世界》——路遥——孙少平C克罗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39.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芙蓉镇》——古华——高老头B.《城南旧事》——林海音——兰姨娘C.《巴黎圣母院》——雨果——克罗德D.《平凡的世界》——路遥——孙少安A高老头是《人间喜剧》中的人物40.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间喜剧》——巴尔扎克——高老头B.《城南旧事》——林海音——唐·吉诃德C.《巴黎圣母院》——雨果——埃斯梅拉达D.《平凡的世界》——路遥——田润叶A唐·吉诃德是《唐吉坷德》中的人物41.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葛朗台B.《唐吉坷德》——塞万提斯——桑丘C.《巴黎圣母院》——雨果——卡西莫多D.《平凡的世界》——路遥——别里科夫A别里科夫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人物42.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葛朗台B.《唐吉坷德》——塞万提斯——桑丘C.《巴黎圣母院》——雨果——简爱D.《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别里科夫C简爱是《简爱》中的人物43.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间喜剧》——巴尔扎克——贝姨B.《唐吉坷德》——塞万提斯——阿廖沙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罗切斯特D.《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柯瓦连科C阿廖沙是《童年》中的人物44.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安娜B.《童年》——高尔基——阿廖沙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圣·约翰D.《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布尔金A安娜是《安娜·卡列琳娜》中的人物45.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安娜·卡列琳娜》——托尔斯泰——安娜B.《童年》——高尔基——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阿黛勒·瓦朗D.《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达西D达西是《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46.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安娜·卡列琳娜》——托尔斯泰——卡列宁B.《童年》——高尔基——卡希林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海伦D.《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达西B海伦是《海伦·凯特》中的人物47.下列各项中,作品、作家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阿Q正传》——老舍——假洋鬼子B.《包身工》——夏衍——芦柴棒C.《项链》——莫泊桑——玛蒂尔德D.《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凤姐A《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语文高考语文名著试题附解析

语文高考语文名著试题附解析

一、高考语文名著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两项是()A. 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应时代氛围。

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B. 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刘备于是暂领徐州牧。

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

我要夺回徐州城,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

”于是大举用兵,直取徐州。

C. 《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D. 《三国演义》刘备依附曹操,韬光养晦,于后园种菜。

曹操清楚刘备将来会成为他的对手,于是“煮酒论英雄”试探刘备,问刘备天下英雄。

刘备列举董卓、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皆被曹操否定,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吓掉筷子,后借雷声装傻掩饰过去。

E. 《红楼梦》中“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因为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事,如果追究怕查到赵姨娘而伤害探春,所以宝玉承揽了所有的责任。

2.下列关于名著《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B. 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C.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陵十二钗》、《情僧录》、《金玉缘》。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各自的性格,如林黛玉与薛宝钗,凤姐与袭人,李纨与晴雯,显然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

B.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创作的15部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试卷B答案试题1: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要点:(仅作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

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王一生作为知青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淡化他的社会思考和政治意识,淡化了他的下放生涯中关于劳动、苦难等内容。

没有描写他与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

吃为身体之必须,棋为精神之必须;吃是棋的物质基础,棋是生命的价值体现,两者存在着互补与升华的辩证关系。

因此,王一生执着于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向的个体精神世界的完美。

王一生的形象,以其说是包容了文化精神的独特个体,不如说是消解了鲜明个性的文化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合璧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心理积淀。

作者并不强调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试题2: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

(300字,30分)要点提示:A.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

B. 《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

作品以一块“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C.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

D. 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一、填空题 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旧事重提之二》,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其中《凤凰涅槃》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3.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隐身衣》。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5、大地上的事情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高三语文名著简答题复习茶馆

高三语文名著简答题复习茶馆

高三语文名著简答题复习1.《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良?①把茶馆的后半部分改成公寓出租给别人;②用小桌和藤椅代替了原来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香烟公司广告画替代醉八仙大画”);③用唱戏招揽客人;④打算增添女招待2.《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时抽花名签,请写出下列花名签上诗句对应的人物。

①风露清愁一一莫怨东风当自嗟②武陵别号一一桃红又是一年春③香梦沉酣一一只恐夜深花睡去④袍冠群芳一一任是无情也动人①林黛玉②袭人③史湘云④薛宝钗3.下面五句话是老舍《茶馆》中的人物台词,请依次写出这些台词相对应的人物。

①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②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③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④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⑤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①庞太监②秦仲义③常四爷④唐铁嘴⑤王利发4. 概括《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事在小说中的作用。

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反映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贾宝玉的文才;表现贾政对宝玉的严厉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为下文元妃省亲做铺垫;5.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苦肉计”的主要内容。

周瑜与黄盖设下苦肉计;黄盖假装冒犯周瑜,被打得皮开肉绽;黄盖写信,诈降曹操;曹操中计,信以为真;连环战船被烧,曹军大败。

6.下面这段话反映出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个怎样的人?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卖茶不行啊,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有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选自老舍《茶馆》)他不肯落后,不断挣扎;善良本分,生活无奈;对不公正的社会充满疑虑,满怀悲愤却又无力反抗.7.“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句台词出自《茶馆》中哪一人物之口?请根据剧情简介这一人物。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分项汇编(原卷版)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22年】(2022·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子与人歌而善①,必使反之②,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注】①善:唱得好。

②反之:再唱一遍。

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

2.(1)在《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

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

(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

【2021年】3.(2021北京·)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前向王熙凤托梦,说道: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这里说的“非常喜事”在小说中指什么?(2)画线的部分与小说后续情节有何关系?请结合原著,举例说明。

4.(2021·北京·)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注】言:德。

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2021·浙江·)根据《<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茶馆名著复习题

茶馆名著复习题

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名著复习--《茶馆》检测编制:刘元审核:刘猛 2015/4/1填空题:1.第一幕中,_______ 曾做过国会议员,现在裕泰茶馆天天念经。

2.康顺子和康大力是_______关系。

3.常四爷因为_______而坐了一年多的牢房。

4.唐铁嘴后来不抽大烟,改抽_______。

5.王利发的妻子是_______。

6.裕泰茶馆的门面房的所有者是_______,后来投身实业救国。

7.第一、第二、第三幕时间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

8.烂肉面是第_______幕出现的面食9.刘麻子是_______而死的。

10.第三幕中,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东西,那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了,在这些条子旁还贴着_______的新纸条。

11.以下的语句出自《茶馆》中哪位人物之口?①改良!改良!越该越凉,冰凉!_______②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一见着它呀,我就舍不得死了!_______③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_______④这年月,做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做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_______⑤革命有什么用呢,不过自误误人而已!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_______ 12.下列台词分别出自《茶馆》中哪个人物之口?①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_______②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_______③我从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

到而今……抢去我的工厂,好,我的势力小,干不过他们!_______④“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_______⑤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_______⑥“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_______13.①“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这句台词出自_______,暴露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信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简答题
1、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茶馆》全剧的的人物。

请分析这一人物
形象。

答:王利发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

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发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2、请简要概括和(举例)分析《茶馆》中王利发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

答:①王利发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如对巡警的敲诈巧于应付,对自己公寓的客人崔久峰,能耐心地倾听他的牢骚。

②作为商人,王利发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

如他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处境和难民的哀告,虽然也有同情,但很有限度。

在旧中国黑暗现实面前,他无法抵御各种发动势力的欺压,最终没能逃脱自己破产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只能悬梁自尽。

③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的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3、《茶馆》中那个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的秦仲义,其理想为何最终归于破灭?
答:秦仲义是一位立志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

他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办工厂,开银号,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势衰微,政府无能,没给他施展的空间。

他变卖祖业,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的不小企业,在抗战结束后被国民党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

另一方面是性格使然。

他也有爱国之心,并固执而骄傲地认为自己能够救国救民,但他自视高人一等,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

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

秦仲义的形象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必然的悲剧命运。

4、请概述《茶馆》中秦仲义的遭遇,并简析其性格。

答:遭遇:①秦仲义二十岁时主张实业救国,创办工厂;②几十年后,工厂财产被国民党没收拆卖,耗尽心血,却落得产业被没收的下场。

性格:①自命不凡,财大气粗;②缺少同情心;③进取心强,有理想,有追求。

5、常四爷是《茶馆》中很有特色的人物,请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答: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

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

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一年牢。

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

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

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他最后说的一句充满感愤的话,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6、简析《茶馆》中常四爷这一人物形象。

答:常四爷是一个具有爱国情操的旗人形象。

他虽为旗人,但能自食其力;他性格耿介、脾气倔强,敢于碰硬;关心时局,有正义感、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危亡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他仗义疏财、情谊深重。

7、简析松二爷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答:松二爷是一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仍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宁可自己饿着,也不叫鸟儿饿着,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

加上社会动荡不安,他又胆小怕事,最终饿死。

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使然。

8、请简述《茶馆》中松二爷这一人物的形象。

答:松二爷是个旗人,胆小而懒散。

清朝灭亡前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整日喝茶玩鸟。

民国时期,“铁杆庄稼”的待遇没有了,但又不愿自食其力,仍旧留恋过去的生活,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

最后终于饿死。

他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典型,从他身上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朽。

9、“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句台词出自《茶馆》中哪一位人物之
口?请根据剧情简介这一人物。

答:常四爷。

他是个旗人,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而坐了一年牢,出狱后,加入义和团;义和团失败后,卖菜为生;最后捡来别人撒剩的纸钱祭奠自己。

他具有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等美德。

10、“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请围绕《茶馆》中“莫谈国事”纸条的变化,
分别概括三幕剧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答:第一幕,出现“莫谈国事”的纸条,令人压抑,表现了大清帝国病人膏肓、寿终正寝;第二幕,“莫谈国事”的纸条越写越大,反映了军阀混战使百姓更感恐惧;第三幕,“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且数目众多,反映了抗战结束后空前黑暗的国民党统治现实。

11、“裕泰茶馆”是老舍《茶馆》中唯一的场景,这样的设置有哪些作用?
答:①“裕泰茶馆”可以使观众摆脱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②可以起到串联时代和人物的“线索”的作用;③可以更为广泛地反映社会的历史面貌。

12、下面这段话反映出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个怎样的人?
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卖茶不行啊,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有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允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答:反映出王利发不肯落后,不断挣扎;善良本分,生活无奈;对不公正的社会充满疑虑,满怀怨愤却又无力反抗。

13、下面5句话是老舍《茶馆》中的人物的台词,请依次写出这些台词相对应的人
物。

①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庞太监)
②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谁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
国!(秦仲义)
③卖青菜哪!铁杆庄稼没有啦,还不卖膀子力气吗?(常四爷)
④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
吗?(唐铁嘴)
⑤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

(王利发)
14、《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良?
答:①把茶馆的后半部分改成公寓出租给别人;
②用小桌和藤椅代替了原来的茶座;
③用唱戏招揽客人;
④打算增添女招待。

15、《茶馆》人物众多,作者采用了哪些方式来安排70多个人物的呢?
答:①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

因而故事虽松散,但中心人物有了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

②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

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连续。

③作者使每一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人物
虽各说各的,也顺带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

④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16、曹禺称《茶馆》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主
要缘由。

答:主要是语言“罕见的”简洁与含蓄。

第一幕中光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个,但台词极凝练,常常寥寥三两句台词就把一个人物形象凸显在读者的眼前。

典型的例子是马五爷的形象塑造。

马五爷只在第一幕里出现,后边就消失了。

他见到二德子寻衅打人,只说了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就让这个小恶霸甘拜下风。

17、简析《茶馆》中刘麻子的人物形象。

答:刘麻子是一个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形象。

第一幕中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两百两银子卖给太监庞总管。

第二幕中他又同两位逃兵谈生意,还没谈成就被当做逃兵枪毙了。

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畸形。

18、简析《茶馆》的戏剧冲突。

答:老舍把矛盾的焦点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这种近乎“无事的悲剧”,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19、简析《茶馆》的结构特色。

答: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和巧妙的衔接穿插。

《茶馆》第一幕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就有近20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的台词也不多,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口中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情。

因此,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

这无数个横断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展开。

人物众多,分散的人物、分散的情节安排得环环相扣,关键是衔接得巧妙。

这样环环相扣,使每一个情节线索既清楚又连贯。

20、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答:首先是性格化;第二个是通俗易懂,而又富于诗意;第三个要求是“必须有味道,令人越捉摸越有意思,越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