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合集下载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通用6篇)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1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1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学习心得:《回忆我的母亲》学案学习心得:《回忆我的母亲》学案是对朱德同志回忆其母亲生平事迹及对自己深远影响的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

以下是对该学案核心内容的详细总结:一、教学目标该学案明确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章,学生能够掌握文章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构特点。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本身,还能提升他们在写作时的谋篇布局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如何选取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合理的布局谋篇来突出主旨。

这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关键。

教学难点:同样在于理解并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这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章表面内容,还要能深入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和结构。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利用PPT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作家作品背景,熟读课文并扫清文字障碍,解释关键词语,以及完成一定的积累与运用练习。

四、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作家作品知识,通过听写、成语使用判断等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快速阅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为后续深入分析做准备。

探究学习: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包括点明文章中心、表明叙事线索、表达感情基调等。

探究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如勤劳、节俭、坚韧不拔等。

细读文中质朴而富有深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分析课文结尾段落的多层含义,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积累关于母爱的名言,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并布置实践性作业,如为母亲做一件事,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来。

3、学习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的写法。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1、分析母亲的形象。

2、认识本文选材的典型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自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聊叙()血溅()不辍劳作()东挪西借()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母亲这样整日着。

(劳碌、忙碌)(2)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管理、管束)(3)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得都很。

(和蔼、和睦)3、了解作者《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二、阅读理解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5、“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

”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主题归纳:7、作者的母亲具有很多优秀品质,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

时间典型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小时侯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8、能够在课本上准确找出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

9、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三、句子品析10、体会本文质朴而富有深情的语言——课后习题第二题,用铅笔把自己的品析写在书上。

四、拓展运用1、这里将举行“我的母亲”故事会。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教案精选: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语文教材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文章通过对母亲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展现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和坚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回忆和描述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3. 投影仪;4. 白色粉笔;5.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让学生思考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提问:你们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曾经为母亲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2. 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自己的母亲又有哪些相似之处?2.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关于母亲的话。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下文章的主题思想;2. 在黑板上写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的关键词语。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情;2.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母亲的一天的活动,记录下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课题:回忆我的母亲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课时:二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把握“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体味作者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蓄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预习案学法指导 1.依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问题导学题书面完成。

基础积累自查记忆。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I教材助读一、走近读者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

解放后任国防委员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

二、文本知识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具有文献价值。

回忆录最突出的特点是真实、广泛、突出。

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与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

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语段或句子,反复品味,体味其妙处。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4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4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篇4【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幻灯片4】学习目标检测字词:【幻灯片5】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

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教学目标:1、体会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3、通过讨论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自学:一、读注释,记课后字词积累。

补充: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慰勉:安慰鼓励。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衣食节俭。

二、完成《语文实践与探究》P20(积累应用)三、了解文常,记忆画线部分。

1、了解回忆录:本文是一篇回忆录。

回忆录是回忆自己或者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的文章。

这类文章取材范围广泛。

可以写历史事件、人物片断,也可以写军事、文化和日常生活;可以写人为主,也可以记事为主。

回忆录的写法比较灵活。

写作这类文章,一般要求选材典型、叙事真实、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

2、作者介绍: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读《回忆我的母亲》,会加深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崇敬和怀念。

四、这篇课文的标题原来为《母亲的回忆》,后来文章发表时改为了《回忆我的母亲》,你知道为什么吗?五、预习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呢?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谁都有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任何伟人也一样,也都有自己的母亲。

今天,我们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哺育了朱德总司令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整体感知:1、本文是一片回忆录,主要回忆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三、课堂交流:1、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八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的事情来写。

)2、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说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和意义。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预习案【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二、钟太夫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夫人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三、课文主旨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四、关于回忆录回忆录,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运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或社会活动。

回忆录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内容真实可靠,不虚构。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

以记叙为主,可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

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过于华丽。

预习·导学:1、注音。

佃.农()祖籍.()溺.死()私塾.()衙.门()劳碌.()妯.娌()和睦.()差役..()横蛮..()不辍.劳作()2、解释词义。

好劳动:任劳任怨:周济: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2.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3.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学习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为富不仁:节衣缩食:支撑门户:东挪西借:聊叙:不辍劳作:慰勉: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4、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5、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6、结合这些事件的具体内容,分析和概括朱德的母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合作探究案【合作展示】1、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件来写呢?这些事件又是如何串联起来的?2、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3、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4、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5、《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主备人:邵三群审核:孙孝智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初步了解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3、体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4、深入领会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

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会提炼归纳要点。

难点:赏析文章质朴语言中透出的真情。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自主学习:
一、审题。

你能从标题“回忆我的母亲”中猜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哪些信息呢?知识链接:回忆录:一种文学体裁。

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的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二、初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作家作品知识: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

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2.熟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溺爱辍学私塾劳碌
和蔼迁徙管束慰勉
祖籍妯娌衙门
3.解释下列词语:(参看书下注释或查字典)
任劳任怨:周济:
为富不仁:
辍:三、快速阅读,获取信息,了解文章大意。

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

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请用:我读出了她是一位-----------的母亲,表现在
----------从第------段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句。

3、归纳提炼要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8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1924-1927年
1937年
1944年小组探究: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① 总结: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母亲品质的呢?
补充: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有多种,比如直接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比如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比如通过其他人物的对比来衬托人物;比如选择典型
的事件来反映人物等等。

②作者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本文的线索是什么?③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二课时
四、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2、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3、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

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4、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那些丰富的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5、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那些启示?
6、总结本文中心。

五、语言赏析.
1、完成课本33页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2、你能从文中找出相类似的句子进行赏析吗?
六、小结:谁都有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谈一下自己如何
回报母爱?
七、拓展延伸培养亲情
自选题: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为母亲做一次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为母亲洗一次脚,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3.积累关于母爱的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邓肯)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

(日本)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