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合集下载

太和中学高一年级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含答案(重点班)

太和中学高一年级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含答案(重点班)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宏志部)(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刘玉启 审题人:张小磊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1.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则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 .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C .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D .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2.质量为m 的小球由空中A 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 ;在t 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a 变为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 秒小球又回到A 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g a4=B .返回到A 点的速率at 2C .自由下落t 秒时小球的速率为atD .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292at3. 在某一高度以020/v m 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 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210/g m s =):( )A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 ,方向竖直向上B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是25/m s ,方向竖直向上 C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方向竖直向上 D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一定是25m4.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 ,bc=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b c v v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 v s = B .3/c v m s = C .de=5m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5. 甲、乙两辆车在同一水平直道上运动,其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 .乙车在0-10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8m/sC .在 0-10s 内,甲,乙两车相遇两次D .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图线上P 所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大于0.8m/s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 和v b ,则:( )A .2()()m n Sa m n mn-=+B .2()()n m Sa m n mn-=+ C .()b m n S v mn += D .22()b m n S v mn +=7.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小球,到达最高点前1s 上升的高度是它上升的最大高度的1/4,不计空气阻力,g =10m/s 2.则: ( )A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mB .小球上抛的初速度是20m/sC .2.5s 时物体正在上升D .1s 末、3s 末物体处于同一位置8.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word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word版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

向来都是“中国”辐射周边,哪有“华夏”是舶来品的道理?19 世纪末,英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黄帝是从古巴比伦迁来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华夏始祖是从埃及来的、印度来的、中亚来的,不一而足。

1921 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

他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彩陶纹饰相似,于是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自西传入的假说,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西来说深信不疑。

在今天,所谓的“民科”圈子中,“西来说”仍颇有市场,需要再做辨析和澄清。

人类“走出非洲”说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已经从线粒体 DNA和 Y 染色体 DNA 分别证实全球现代人的母系和父系均根植于十多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

大约两三万年前,智人的一支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

中国人的祖先的确是外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也是外来的。

什么是“文明”?不少人倾向于用西方学者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来界定,但是,美洲文明缺乏铜器,印加文明甚至没有文字,但没有人否定它们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社会复杂化是它的重要表现。

大约在 5800 年前,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先声,阶级分化愈加明显。

而在 5300 年前崛起的良渚文化,则被视作“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城墙有 40 到 60 米厚。

良渚古城、“土筑金字塔”莫角山(上有宫殿基址)以及周边的水坝,堆筑土方量约为 1200 万立方米。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3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chàng) 寥廓.(guò) 慷慨.(kǎi)激昂B.上阕.(juè) 阻遏.(è) 百舸.(gě)争流C.携.(xié)带峥.嵘(zhēng) 挥斥方遒(qiú)D.百侣(lǚ) 橘(jú)子洲载(zǎi)歌载舞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淬炼忤视沧桑戮没B.凄惋斑斓屠戳偏袒C.赡养忸怩愁怅切而啖之D.坍塌恶耗蔓草运筹帷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王老先生七十多岁,但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D.这首诗不仅运用独具特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在结构上也不落窠臼....,其独特的构思,来自于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到了晚间,黛玉却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似有要水要汤的光景。此时雪雁已去,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紫鹃便端了一盏桂圆汤和的梨汁,用小银匙灌了两三匙。黛玉闭着眼静养了一会子,觉得心里似明似暗的。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却料着还有一半天耐头,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B.《太平广记》中有—段这样的记述:“玄宗……前往月宫,见到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这其中带有明显的月神话的元素。
C.中秋文化已经深入了中华文明的肌理,之所以追溯中秋文化,就是为了找寻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并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D.中秋节俗中对明月的玩赏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审美因素,表明了人们已经艺术地审视月宫这一神话世界了。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月考试
高一(上)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中秋文化寻绎
张之为
中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时令节日,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的祭月仪典,而演变为民俗节日,据现有资料考察,是唐代的事.唐是中秋节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了形式多元、内涵丰富的中秋文化,奠定了流衍至今的中秋节俗的文化基调.
紫鹃忙了,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②/④⑤/⑦⑩/⑥⑧⑨C.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4.(本题3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取之百金 B.大王来何操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使毕使于前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沛公奉卮酒为寿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失其所与.,不知与:给予的7.(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目.项王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

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K12学习]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K12学习]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江油中学2018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主观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B.嫉.妒 ( jí ) 寥.廓(liáo)胆怯.(qiè)叱咤.风云(zhà)C.炮.制(pào)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B.岐视草霉废墟激浊扬清C.奥丧追朔斑斓鱼翔浅底D.榆阴摸索星晨天纶之乐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卷(含解析)一、语法知识及课文基础1.“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A. 主谓短语B. 联合短语C. 偏正短语D. 同位短语【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短语的类型。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分析所给例句,结合短语各类型特点确定答案。

本题例句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明代医药家”和后一部分的“李时珍”指的是同一人,也就是说前后两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人物,所以应为同位短语。

答案为D项。

【点睛】短语是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

短语基本类型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其他的短语类型还有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考生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各种类型短语的特点,答题时对号入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他这会还在.足球场上,怎么办呢?(动词)B. 你应该朝.那边走的,否则就错了。

(介词)C. 通过..这件事,我懂事多了。

(动词)D. 新建成的金丰大厦比.旁边那栋楼高多了。

(介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词性知识。

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所考查的词语放回到句子中,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C项,“通过”可以做动词,义项有:从一端或一侧到另一端或另一侧,穿过;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

“通过”还可以做介词,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老艺人收集民间故事”。

C 项中,“通过这件事”,“通过”应为介词。

故此题答案为C项。

3.“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A. 近宾语B. 定语C. 远宾语D. 补语【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对语法知识的掌握能力,重点考查句子成分。

湖南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年下学期茶陵三中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30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gě) 挥斥方遒.(qiú) 作揖.(jī) 喋.(dié)血B.颓.圮(tuí) 彳亍..(chì chù) 彷.徨(páng)阙.秦(quē)C.河畔.(bàn)厚遗.秦王(wèi) 浸渍.(zì)青荇.(xìnɡ)D.戮.力(lù)被八创.(chuàng)濡.缕(rú)飨.(xiǎng)士卒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徘徊责任编缉微漠黯然泣下B.屠戮桀骜不训步履辗转奔波C.菲薄戍戌政变厮打浪遏飞舟D.瓦菲忸怩不安火钵面面相觑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②梁任公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也都能背诵得出。

③ 11月13日,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传来—法国巴黎多处发生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此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

④眼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提升,许多国家都想与中国结为秦晋之好....。

⑤天津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无数消防战士殒身不恤....,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⑥风华正茂....的刘和珍君、杨德群君无端被杀,给作为师长的鲁迅、林语堂等人带来了极大的伤痛,他们都写了相关的文章表达自己的哀思。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伦理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事方式,海峡两岸在家风、家训方面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这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人民军队不仅铸造就了无与伦比的长征精神丰碑,而且谱写了长征这样的伟大英雄史诗。

C.老百姓对一个政党的评价的好坏,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D.高新科技园区以智力密集为依托,以开拓新产业和高科技成果为目标,不断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5.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人的两句应当是( )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_______。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_______ 。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中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A.aaB.ab C .bc D.bb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缒而出②与郑人盟.③烛之武退.秦师④使使以闻.大王⑤刑.人如恐不胜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⑧箕.踞以骂⑨群臣怪.之A. 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B.①②/⑤⑧/③④⑥⑦/⑨C.①②/⑤⑧/③⑦⑨/④⑥D.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C.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恕B.秦王惊,自引.而起引:挣脱。

C.道芷阳间.行间:中间D.乃欲以生劫.之劫:威逼。

9.从文言句式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是寡人之过也B.夫晋,何厌之有C 此亡秦之续耳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既前,斩荆轲..④左右..主.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③太子丹恐惧⑤项王即日....⑧将军战河北..因留沛公与饮⑥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⑦群臣惊愕A.①③⑧B.②④⑥C. ③⑤⑦D.④⑤⑦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文化的特性是在与北方文化以及与荆楚文化等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江南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主要体现在人的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江南文化在与主流的北方伦理文化相抗衡中,以柔克刚,“越名教而任自然”,从而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江南文化给予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陈望衡在《江南文化的美学品格》中认为,“江南概念主要是审美的。

江南文化从主调来看,是一种审美文化”。

这真正抓住了江南文化的审美和诗性本色。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和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自由的小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而江南文化就处于费正清所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

这种相对自由的文化小传统自宋代以来一直处在引领中国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地位,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如清一代,全国共产生(文)状元115名,江南文化圈所属三省(苏、浙、皖)的状元数为78名,占全国的67.83%。

这些数据说明,到清代时,江南在文化教育方面已远远领先于其他地方。

这些状元以及出身此地的进士大多进入中国的政治领域,同时他们在经济领域亦叱咤风云。

这种重学崇文的传统影响所及,到晚清和民国,苏浙两省的现代文学家可谓灿若群星。

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周作人、徐志摩等,均是一流的文学家。

江南文化自古迄今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也深刻地渗透进了当代中国先锋文学家,尤其是那些出生在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的骨髓当中。

首先,江南文化培育出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维度。

这种信仰渗透进先锋文学家的血液中便引发了当代先锋文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在全国有遍地开花之势,各地不少作家都进行过先锋实验性写作,但时至今日大多已偃旗息鼓。

而成长于江南文化圈的先锋作家如苏童、格非、叶兆言、余华、王安忆等,创作势头仍然不减,且先锋性显明。

这是一种基于对文学的信仰所带来的执着,这种信仰来源于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

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构成了这种准宗教氛围的外在地理和风物条件。

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古以来的江南文化漫透着不同于北方的洒脱和空灵,那些生息于此的当代先锋文学家们同样承继了这样一份精神遗产。

其次,先锋文学在实验冲动过后仍然富有活力地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家和作品,这得力于江南文化在当代的精神积淀。

这种积淀体现在构思、语言、意象、叙事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折射出了江南文化的影子,都带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

然而,这种风物是以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出来的。

先锋文学的中坚力量正是那些至今坚持先锋写作的文学家特别是小说家。

他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

如此看来,中国先锋文学应拥有更加夺目的未来。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有饱满的感性审美,与放达沉稳的现实诉求以及与清丽秀美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作为诗性的江南文化的主要表现。

B.江南文化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底蕴和特色,孕育了苏浙一代灿若群星的现代文学家,也促成了中国先锋文学的诞生。

C.费正清认为,江南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它与中原体制文化的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某种张力,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互补中的发展。

D.当代先锋文学的小说家们大多栖居在江南的城市里面,他们以最新潮的姿态和话语方式传达出江南传统文化最深沉的品格。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给予了历代文人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它以柔克刚,自晋室南渡以来逐渐占据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B. 对江南诗性文化的深切记忆和感恩情怀,对文学的信仰的执着,是当代先锋作家创作势头不减,仍然保持先锋性的原因。

C. 江南文化影响深远,自宋代以来就引领中国的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它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D.江南文化因江南迷离的山水和氤氩的烟树、温和的气候与鱼米之多,而显得洒脱和空灵,留给了当代先锋文学家一笔精神财富。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独特的文学信仰,深刻地渗透了先锋文学家的血液当中,促使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由偃旗息鼓到先锋性特征明显。

B. 江南文化处于东南沿海地区的核心地带,相对自由,“越名教而任自然”,在与北方的伦理文化的抗衡中,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

C.当代江南优秀作家的作品,无论在构思、语言、意象,还是叙事等方面,都折射出江南文化的影子,具有鲜明的江南风物特点。

D.先锋作家的作品习惯用与传统审美意象相反的反讽方式体现江南风物特点,它将创造出中国先锋文学更加夺目的未来。

三、文言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

景驹自立为楚假王,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遂属焉。

沛公拜良为厩将。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划策,时时从汉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畏陛下不能尽封,此属恐又见疑平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

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4.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B.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C.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D.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1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中国古代封建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等,自先秦时始设;秦以后各朝代亦设此爵位,其所属等级大同小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