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全身骨骼肌
全身肌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全身肌的组成和分类;2. 掌握全身肌的起止点、分布和作用;3. 熟悉肌的解剖结构,提高对肌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人体全身肌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本实验主要观察骨骼肌的解剖结构。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全身骨骼肌标本;2. 实验用具: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镜、解剖图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情况,了解肌肉的分布规律;2. 观察全身骨骼肌的起止点,了解肌肉的起点和止点;3. 观察全身骨骼肌的横断面,了解肌肉的纤维走向和横纹;4. 观察全身骨骼肌的纵断面,了解肌肉的肌束和肌纤维;5. 分析全身骨骼肌的作用,了解肌肉的运动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全身骨骼肌的分布情况:全身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头颈肌包括眼肌、舌肌、咽喉肌等;躯干肌包括背肌、腹肌、胸肌等;四肢肌包括上肢肌、下肢肌等。
2. 全身骨骼肌的起止点:全身骨骼肌的起止点分布在骨骼上,肌肉的起点通常位于固定骨上,止点通常位于运动骨上。
例如,肱二头肌的起点位于肩胛骨的喙突,止点位于桡骨的粗隆。
3. 全身骨骼肌的横断面:全身骨骼肌的横断面呈椭圆形或梭形,具有明显的横纹。
横纹是由肌原纤维构成的,肌原纤维是由肌丝组成的。
4. 全身骨骼肌的纵断面:全身骨骼肌的纵断面呈长条形,肌束和肌纤维排列整齐。
肌束是由多个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是由肌原纤维组成的。
5. 全身骨骼肌的作用:全身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参与人体运动、维持姿势和呼吸等功能。
例如,肱二头肌的收缩可以使肘关节屈曲,参与上肢的屈曲动作。
六、实验讨论1. 全身骨骼肌的起止点对于了解肌肉的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肌肉的起止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肌肉的运动规律。
2. 全身骨骼肌的纤维走向和横纹是肌肉的重要特征。
纤维走向决定了肌肉的收缩方向,横纹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人体解剖学实训报告骨骼肌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骨骼肌的起止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为后续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1. 人体骨骼肌肉标本2. 骨骼肌解剖图谱3. 解剖器械: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解剖刀等三、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肌的整体形态(1)观察骨骼肌的形状、大小、厚薄等特征。
(2)观察骨骼肌的起止点,了解其跨越的关节。
(3)观察骨骼肌的肌腹和肌腱,了解其组成和结构。
2. 观察骨骼肌的局部结构(1)观察骨骼肌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
(2)观察骨骼肌的筋膜、滑膜囊、腱鞘等辅助结构。
(3)观察骨骼肌的神经支配,了解其运动功能。
3. 比较骨骼肌的起止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1)选择几块典型骨骼肌,如肱二头肌、股四头肌、髂腰肌等,比较它们的起止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
(2)通过观察标本和图谱,了解骨骼肌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骼肌的整体形态骨骼肌呈圆柱状或梭形,有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
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而柔软;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无收缩功能。
骨骼肌的起止点分别附着在骨骼上,跨越关节,通过收缩产生运动。
2. 骨骼肌的局部结构(1)血管、神经分布:骨骼肌的血管、神经从肌腱进入肌腹,分布到肌纤维周围,为其提供营养和支配运动。
(2)筋膜、滑膜囊、腱鞘等辅助结构: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分别位于皮下和肌腹表面,保护肌肉和血管神经。
滑膜囊位于肌腱与骨面接触处,减少摩擦。
腱鞘为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保护肌腱。
(3)神经支配:骨骼肌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脊神经和脑神经,支配其运动功能。
3. 骨骼肌的起止点、运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1)肱二头肌: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止于桡骨粗隆。
神经支配为肌皮神经。
运动功能: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
(2)股四头肌:起于髂骨、股骨粗隆、股骨嵴和胫骨粗隆,止于胫骨粗隆。
神经支配为股神经。
运动功能:伸膝关节,使小腿伸直。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三节-骨骼肌1

盆膈和尿生殖膈 骨盆下口两膈封 肌肉一块膜两层
盆膈在后夹提肛 尿膈在前夹深横
(三) 上肢肌
分部:上肢带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1
肩肌
1
(1) 三角肌 (deltoid)
三角肌
锁骨的外侧段、肩峰 起点: 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外展肩关节到90
三角肌的起点恰 是斜方肌的止点
。
后面
臀中、小肌 后群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1)前群 1.)髂腰肌 (iliopsoas) 1
组成
腰大肌: 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 髂肌: 起自髂窝 结合 腰大肌
止点: 股骨小转子
髂肌
屈髋(主要肌肉),使其旋外 作用:
2)阔筋膜张肌
(2)后群 1)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臀大肌 起点: 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伸髋,使髋关节旋外
肌的分类构造辅助结构 长短扁肌轮匝肌 肌腹肌腱两相依 筋膜腱鞘滑膜囊 辅助减少摩擦力
二头肌
半羽肌
羽肌
腹直肌
扁肌
轮匝肌
肌的命名
按其形状、大小、位置、起止点、纤维方向、作用
等来命名。 eg:三角肌
胸大肌 腹外斜肌
按其形状
按其位置和大小 按其位置和纤维方向
1、胸锁乳突肌 2、肱二头肌
构造 肌腹 belly 腱 tendon
二 各论
根据部位可分为: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一) 躯干肌
• 分部: 1背肌 2胸肌 3膈 4腹肌
1 背肌——浅群肌肉
(1) 斜方肌trapezius
1
为项背部三角形扁肌,作用于肩胛骨。 全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人体解剖学知识: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浅析

人体解剖学知识: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浅析人体解剖学知识: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浅析骨骼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它覆盖了骨骼系统的大部分区域。
骨骼肌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由大量的肌肉纤维和联系组织构成,这些肌肉纤维在运动过程中协调运动、动作和姿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一、骨骼肌的结构骨骼肌是由纤维束组成的,并由一系列的结缔组织、脂肪、血管和神经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结构复杂,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是由肌小管组成的,肌小管围绕着一组薄膜囊泡,称为肌小体。
肌小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钙离子,当钙离子被释放到肌原纤维中时,会促进肌原纤维的收缩。
骨骼肌的结构是由许多肌肉束和肌腱组成的。
肌肉束是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的,肌腱是一种connective tissue,将肌肉束固定在骨骼上。
肌肉束内包含大量的肌肉纤维,每个肌肉纤维由数百条肌小管组成。
骨骼肌的结构还包括许多血管、神经和肌肉神经节。
血管是负责提供营养和氧气的管道,而神经则在运动过程中传递信息。
肌肉神经节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系列位于骨骼肌中的神经元,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
二、骨骼肌的功能骨骼肌的功能非常多样且复杂,包括支撑、保护、运动、生产和消耗能量。
1.支撑和保护骨骼肌是骨骼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了支撑和稳定骨骼系统的重要功能。
骨骼肌通过肌肉张力来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
骨骼肌还有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例如,横膈膜肌就位于腹腔和胸腔之间,帮助控制呼吸并保护内脏器官。
2.运动骨骼肌的最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
骨骼肌通过拉伸或收缩肌肉纤维来产生力量,从而使骨骼运动。
例如,手臂的运动需要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肉的协作。
骨骼肌通过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来实现不同的运动类型。
肌肉收缩分为等长收缩、等力收缩和肌肉增长收缩。
3.能量的生产和消耗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可以生产和消耗能量。
肌肉从远卫蛋白中得到ATP,这是肌肉收缩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

肌束
肌束是由多个肌纤维组成的 结构,形成肌肉的主体。
肌腱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传递 力量并使骨骼运动。
定义和特征
骨骼肌的定义
骨骼肌是通过与骨骼相连,由肌纤维组成的肌肉。
自主收缩能力
骨骼肌能主动收缩并产生力量,实现人体运动。
条纹状纹理
骨骼肌的纤维具有条纹状纹理,是其内部结构的特征。
功能和作用
1 运动控制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骨骼肌
欢迎来到《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骨骼肌的介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 研究骨骼肌的功能、特征,以及常见的疾病和保健方法。
功能和重要性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组织之一。它们不仅负责提供动力和力量,还是保持姿势和支撑骨骼的关 键。
组成部分
肌纤维
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位, 通过收缩实现运动。
2 维持姿势
骨骼肌通过收缩和松弛控制身体的运动, 使我们能够行走、跑步和举重等。
骨骼肌帮助我们维持坐姿、站立姿势和保 持平衡。
3 保护内脏器官
4 热量产生
骨骼肌在运动和受力时,起到保护内脏器 官的重要作用。
骨骼肌在运动中产生热量,帮助我们保持 体温。
常见的疾病和损伤
肌肉拉伤
肌腱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肌肉拉伤是骨骼肌常见的损伤, 通常由于剧烈运动或扭伤引起。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炎症,通 常由于过度使用或运动不当造 成。
肌肉骨化症
肌肉骨化症是骨骼肌内部形成 骨质,并导致肌肉僵硬和疼痛。
保健和锻炼方法
1
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减少肌肉拉伤的风险。
2
全身锻炼
进行全身性的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以强化骨骼肌。
解剖学骨骼肌 ppt课件

二.肌肉的结构
(一)肌肉的基本结构 每块肌肉都是一个器官。它以骨骼 肌纤维为基础,连同其他结缔组织 以及血管、神经等共同构成。 (重点)每块肌肉由肌腹和肌腱构 成。
ppt课件 5
1.肌腹 由骨骼肌纤维聚集而成,是肌肉中收缩的 部分。 (1)肌内膜:肌纤维表面包被着一层含有丰富 毛细血管网的结缔组织薄膜称之。 (2)肌束膜:由100~150条肌纤维聚合 成一个肌束,其外被结缔组织薄膜包襄称之。 (3)肌外膜:由许多小的肌束聚集在一起,形 成大肌束。由若干大肌束聚合,形成整块肌腹。 肌腹表面也由一层结缔组织薄膜包裹称之。 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作用:对肌纤维和肌束 起保护、连结、支持、营养等。神经、血管、淋 巴管均沿肌外膜进入肌腹,又沿肌束膜分布到肌 6 ppt课件 纤维中。
ppt课件
11
4.籽骨 位于:肌腱附着处的腱与骨之间。由肌 腱骨化而成。 作用:有改变肌腱抵止角度(肌拉力角), 加大肌力臂,增大肌拉力矩的作用。有利 于肌肉工作。 分布:手和足有较多籽骨,最大籽骨是 膝关节前面髌骨。
ppt课件
12
三.肌肉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和弹性 伸展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被拉长的 特性; 弹性:当外力解除后,被拉长的肌肉又能 恢复原状的性能。 骨骼肌的伸展性在发展力量和柔韧素质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大动作幅度, 增强关节柔韧性,预防肌肉拉伤很有 益处。 (二)粘滞性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内部分子之间及肌纤 ppt课件 维之间的摩擦产生的阻力称之。
3.按肌肉主要功能可分:屈肌、 伸肌、收肌、展肌、旋前肌、 旋后肌、摆肌、降肌、开大肌、 括约肌等。
ppt课件 3
(二)肌肉的命名:骨骼肌的名称往往与其 形态结构或功能特征相联系。
1.斜方肌、三角肌是按其形状命名; 2.冈上肌、冈下肌是按其位置命名; 3.肱二头肌、小腿三头肌是按其位置形状 综合命名; 4.胸大肌、臀小肌是按其位置、大小综合 命名; 5.胸锁乳头肌、肱桡肌是按其起止点命名; 6.腹直肌,腹外斜肌是按其位置和肌束方 向命名。
正常人体解剖学——骨骼肌ppt课件

胸锁乳突肌
单侧收缩使 头向同侧屈, 脸转向对侧; 双侧收缩使头 后仰;
上肢肌
肩肌 臂肌 前臂肌 手肌
肩肌
三角肌 外展肩关节 冈上肌 冈下肌 旋外肩关节 小圆肌 大圆肌 内收旋内 肩胛下肌
臂肌
肱二头肌(前群) 屈肘、屈肩。 肱三头肌(后群)
伸肘、伸肩。
前臂肌
前群:屈肘, 屈腕,屈指, 使前臂旋前。 后群:伸肘, 伸腕,伸指, 使前臂旋后。
前外侧群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 直 肌 鞘
男性:精索 女性: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
头颈肌
头肌 咀嚼肌 表情肌 颈肌 胸锁乳突肌
头肌
面肌 枕额肌 眼轮匝肌 颊肌 口轮匝肌 咀嚼肌 咬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颞 肌
翼外肌
翼内肌
正常人体解剖 学——骨骼肌
形态: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匝肌 构造: 肌腹 肌腱
肌 的 形 态 和 构 造
肌的辅助装置
筋膜 浅筋膜 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腱鞘
躯干肌
背肌
斜方肌
胸肌
背阔肌
竖脊肌
胸上肢肌:胸大肌
胸固有肌:肋间肌 膈 腹肌肌斜方肌 背阔肌 竖脊肌 胸腰筋膜
手肌
外侧群(鱼际): 运动拇指。 内侧群(小鱼际): 运动小指。 中间群: 蚓状肌:屈掌指 关节,伸指间关 节。 骨间肌:掌侧肌 收,背侧肌展。
下肢肌
髋肌 大腿肌
前群 小腿肌 前群
足肌
后群 外侧群
内侧群 后群
髋肌
前群:
髂腰肌(髂肌和腰大肌)---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后群:
骨骼肌总论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辅助装置躯干肌头颈肌上肢肌下肢肌作业ppt课件完整肌腱ppt课件完整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浅筋膜深筋膜腱鞘ppt课件完整腱鞘ppt课件完整腹肌ppt课件完整胸腰筋膜ppt课件完整胸腰筋膜ppt课件完整ppt课件完整10肋间肌合参与呼吸运动三者共称为呼ppt课件完整11位置作用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ppt课件完整12三个裂孔穿行结t12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t8ppt课件完整13腹肌前外侧群腹筋膜腹股沟管ppt课件完整14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前外侧群ppt课件完整15ppt课件完整16腹股沟管男性
人体解剖骨骼肌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对于医学、体育、康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骨骼肌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至关重要。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解剖骨骼肌,加深对骨骼肌形态、结构及功能的认识,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人体骨骼肌的分布和命名。
2. 了解骨骼肌的形态结构特点。
3. 熟悉骨骼肌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功能。
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实训内容1. 骨骼肌的分布和命名人体骨骼肌共有600余块,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三大部分。
头颈肌主要参与头部和颈部的运动,躯干肌负责躯干的屈伸、旋转和侧弯,四肢肌则使上肢和下肢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动作。
2. 骨骼肌的形态结构特点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
肌腹是肌肉的主体部分,由大量横纹肌纤维构成,色红、柔软,具有收缩能力。
肌腱呈索条状或扁带状,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坚韧,无收缩能力。
肌腱附着于骨处,与骨膜牢固地编织在一起。
骨骼肌的形态各异,主要有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等类型。
长肌多见于四肢,收缩幅度大,但收缩力较小;短肌多见于躯干,收缩幅度小,但收缩力大;阔肌呈扁带状,主要参与呼吸运动;轮匝肌呈环形,主要参与闭合动作。
3. 骨骼肌的起止点、神经支配和功能骨骼肌的起止点分别位于肌腱的两端,起止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肌腱长。
骨骼肌受神经支配,神经兴奋时,肌纤维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骨骼肌的功能主要包括:(1)运动:骨骼肌的收缩使骨骼产生运动,完成各种动作。
(2)支持:骨骼肌具有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
(3)维持体姿:骨骼肌通过维持肌肉紧张度,保持人体姿势的稳定。
4. 实训操作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操作:(1)观察骨骼肌的形态结构,识别肌腹、肌腱、起止点等。
(2)观察骨骼肌的神经支配,识别神经和肌肉的连接关系。
(3)观察骨骼肌的收缩,观察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
(4)观察骨骼肌的起止点,观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
功能
两肌的功能一致,即可使肩胛骨紧贴于胸 壁,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躯干肌(背肌)
竖脊肌
躯干肌(背肌)
外侧浅束 内侧深束
髂肋肌 最长肌 横突棘肌 直行 斜行
棘间肌 横突间肌
躯干肌(背肌)
髂肋肌
颈髂肋肌 胸髂肋肌 腰髂肋肌
腰髂肋肌从骶骨、髂嵴外侧唇和胸腰筋膜延 伸至上位腰椎横突和下6—9个肋。胸髂肋肌 从下6个肋延伸至上 6个肋:颈髂肋肌起自 第6—3肋,止于第6—1颈椎横突。
颅面肌
起始
耳上及颞肌膜
抵止
帽状腱膜外缘
功能
向后牵引颞部皮肤
颅面肌
颞顶肌
起始
眶部始于眶内侧缘; 睑部始于睑韧带; 泪囊部始于泪骨。
颅面肌
抵止
眶部包绕上眼睑后包绕下眼睑, 再止于睑韧带。
睑部于外眦会合成睑缝线。 泪囊部止于上下眼睑内侧。
眼轮匝肌
颅面肌
功能
眶部可加强险的闭合。脸部主要 与眨眼反射有关。泪部被认为可扩张 泪囊或促使泪液排出。
头肌
头肌
颅面肌
属于皮肌,位置较浅, 起于颅骨或筋膜,止于 皮肤,肌活动时可产生 各种表情,故又称表情 肌。
咀嚼肌
颅面肌
起始
枕肌腹始于上项线外侧2/3处及乳 突部,额腹始于冠状缝高上的帽状腱 膜。
颅顶肌
抵止
枕部皮肤,额部皮肤,帽状腱膜
功能
牵拉头皮移动,额腹还能提眉, 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出现惊讶的面 部表情。
由于肌束与皮肤间的密切关系, 眼外毗部可产生放射状皱纹,称为 “爪形纹”(鱼尾纹)。
眼轮匝肌收缩可产生烦恼和忧虑 的表情。
眼轮匝肌
颅面肌
起始
眶上缘内侧
抵止
眉的内侧1/2皮肤
功能
皱眉肌的作用是将眉毛皮肤拉向 内下,产生竖起的皱纹。在亮光下有 保护眼睛的作用,并被称做痛苦肌。 收缩时紧锁眉头产生思考的表情。
躯干肌(背肌)
横突棘肌
头夹肌 颈夹肌
颈夹肌从(第3)第4至(第5)第6胸椎棘突 延伸至第1和第2颈椎横突。
头夹肌起自上3个胸椎和下4个颈椎的棘 突,止于乳突区。
躯干肌(背肌)
所有背部固有肌的作用相互补允。前两 群肌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的直众姿势、当 最长肌一侧收缩时。使头转向同侧,并具有 支持其他背部固有肌的功能。在胸、腰部, 背部固有肌被胸腰筋膜所固定。
躯干肌(背肌)
头最长肌
最长肌
颈最长肌
胸最长肌
胸最长肌起自骶骨、腰椎棘突和下位胸椎横 突,延伸至第1或第2肋。其附着点分为内侧 部和外侧部;内侧部至腰椎横突和脑椎横突, 外侧部至肋、腰椎横突和胸腰筋膜深层。颈 最长肌起自上6个胸椎横突,止于第2一5颈 椎横突后结节。头最长肌起自上3一5个胸椎 和下3个颈椎横突,止于颞骨乳突。
提上唇鼻翼肌
颅面肌
眼轮肌作用
皱眉肌作用
鼻肌作用
提上唇鼻翼肌作用
颅面肌
功能
口轮匝肌轻度收缩,可使口唇关闭, 用力收缩时,口唇向前撅起或伸出呈 吸吮状。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完成吃、 喝动作。另外,可产生冷淡或含蓄的 表情。
口轮匝肌
颅面肌
起始
起自第1、2磨牙处的下须骨和翼 突下颌缝。
抵止
止于口角,并形成口腔前庭的 外侧壁。
功能
颊肌收缩时,可吹气,拉口角向外, 保持颊粘膜无皱劈。可表达哭、笑或 满意的表情。
颊肌
颅面肌
起始
起自第1、2磨牙处的下须骨和翼 突下颌缝。
抵止
止于口角,并形成口腔前庭的 外侧壁。
功能
颊肌收缩时,可吹气,拉口角向外, 保持颊粘膜无皱劈。可表达哭、笑或 满意的表情。
颊肌
颅面肌
起始
颧弓的颧骨部
抵止
在口角部与下唇方肌、犬齿肌 和口轮匝肌相混
抵止
小结节嵴
功能
肩关节的内收,伸展和内旋
背阔肌
躯干肌(背肌)
起始
起自第1—4颈椎横突后结节
抵止
止于肩胛骨上角及其附近的内侧缘
功能
上提肩胛骨,同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
肩胛提肌
躯干肌(背肌)
起始
小菱形肌起自第6—7颈椎的棘突止于肩胛 骨的内侧缘。 大菱形肌位于小菱形肌的下方,起自第1— 4胸椎的棘突。
鼻肌(横部、 翼部)
颅面肌
起始
起自尖牙和侧切牙处的牙槽扼
抵止
止于鼻侧面皮肤
功能
鼻肌收缩将鼻翼拉向后下,使 鼻孔缩小。可产生高兴、惊讶的表情, 并可给人一种渴望、需求和美好的感 觉。
鼻肌(横部、 翼部)
颅面肌
起始
起自眶下缘
抵止
止于上唇和鼻冀的皮肤
功能
提上唇鼻冀肌用力收缩,可产生一 皮肤皱聚,因此可产生不满和生气的 表情。
抵止
。
颈肌
躯干肌
躯干肌
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胸上肢肌 胸固有肌 前外侧群
后群
躯干肌(背肌)
躯干肌(背肌)
起始
1、降部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 2、横部起自第7颈椎至第3胸椎棘突和棘 上韧带; 3、升部起自第3—12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
抵止
1、降部止于锁骨外侧1/3(C 7); 2、横部止于锁骨的肩峰端、肩峰和部分 肩胛冈; 3、升部止于冈三角和肩胛冈的内侧部。
斜方肌
躯干肌(背肌)
功能
斜方肌的主要功能是固定肩胛 骨、从而维持上肢带骨的稳固性。另 外,斜方肌可拉肩胛骨和锁骨向后。 向背柱靠拢。降部或升部可使肩胛骨 旋转。降部还可协同前锯肌使肩部轻 微上提。若前锯肌瘫痪,降部能使上 臂稍微上举。
躯干肌(背肌)
起始
椎骨部起自第7~12胸椎的棘突 髂骨部起自胸腰筋膜和筋嵴的后1/3; 肋部起自第10~12肋; 肩胛部常起自肩胛骨下角。
功能
颧大肌收缩时拉口角向上外,产生 笑或愉快的表情。
颧大肌
颅面肌
起始
颧弓的颧骨部
抵止
在口角部与下唇方肌、犬齿肌 和口轮匝肌相混
功能
颧大肌收缩时拉口角向上外,产生 笑或愉快的表情。
颧大肌
颅面肌
起始
咬肌、颈阔肌浅层肌膜
抵止
口角部皮肤
功能
笑肌与颧大肌一同收缩.可产生鼻 唇皱袭,因此均被称做笑肌。笑肌收 缩,可产生庄严的表情。
笑肌
颅面肌
起始
咬肌、颈阔肌浅层肌膜
抵止
口角部皮肤
功能
笑肌与颧大肌一同收缩.可产生鼻 唇皱袭,因此均被称做笑肌。笑肌收 缩,可产生庄严的表情。
笑肌
颅面肌
起始
浅部始于颧弓下缘前2/3 深部始于颧弓内面
抵止
止于下颌角外面的咬肌粗隆
功能
上提下颌骨,咬紧牙关。
颅面肌
起始
浅部始于颧弓下缘前2/3 深部始于颧弓内面
皱眉肌
颅面肌
起始
鼻骨下部及覆盖鼻软骨外侧上部 的筋膜。
抵止
两眉间及眉上部的皮肤
功能
收缩时在鼻根产生横向皱劈,此 肌收缩可产生恐吓或威胁表情,但老 年人正常状态下,即可出现这种恒定 的横纹。
眉间降肌 (鼻锥状肌)
颅面肌
起始
起自尖牙和侧切牙处的牙槽轭
抵止
止于鼻侧面皮肤
功能
鼻肌收缩将鼻翼拉向后下,使 鼻孔缩小。可产生高兴、惊讶的表情, 并可给人一种渴望、需求和美好的感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