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弹道设计

合集下载

弹道脉冲分析器课程设计

弹道脉冲分析器课程设计

弹道脉冲分析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弹道脉冲分析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组成结构。

2. 学生能掌握弹道学基本概念,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并运用这些概念解释实际弹道问题。

3.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弹道脉冲数据,得出有效结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弹道脉冲分析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弹道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弹道分析实验。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数据讨论和结果分析,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弹道学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学生认识到弹道学在国家安全、民用安全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尊重事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弹道学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我国弹道学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弹道学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飞行轨迹等,对应教材第2章。

2. 弹道脉冲分析器原理:介绍弹道脉冲分析器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对应教材第3章。

3. 数据采集与处理:学习如何使用弹道脉冲分析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对应教材第4章。

4.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弹道案例,让学生了解弹道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对应教材第5章。

5. 小组讨论与实验设计:分组进行讨论,设计简单的弹道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课堂讲解:共计4课时,分别介绍弹道学基本概念、弹道脉冲分析器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实际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共计2课时,学生分组操作弹道脉冲分析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小组讨论与实验设计:共计2课时,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并实施弹道分析实验。

杭电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杭电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杭电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数字电路的测试与验证方法,并运用相关工具进行实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并对其进行仿真与验证。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门、触发器等组件搭建复杂的数字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后续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数字电路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设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实现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包括数字逻辑概述、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的测试与验证。

- 教材章节: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内容安排:2学时2. 组合逻辑电路:包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 教材章节:第2章 组合逻辑电路- 内容安排:4学时3. 时序逻辑电路:包括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分析、设计方法,触发器、计数器等时序电路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 时序逻辑电路- 内容安排:6学时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包括数字电路设计流程、设计方法,以及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数字电路设计。

- 教材章节:第4章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内容安排:4学时5. 数字电路仿真与验证:包括数字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仿真与验证方法,以及实际操作。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弹道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弹道设计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二)题目:弹道计时器设计系(院)://////学期:2010-2011-1专业班级:88姓名:999999学号:555555一、所选课题: 弹道计时器的设计 二、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用来测量手枪子弹等发射物速度的便携式电池供电计时器,这种计时器可用来测定子弹或其他发射物的速度。

竞赛射手通常用这种设备来测定装备的性能。

基本操作要:射手在两个分别产生起始测量脉冲和终止测量脉冲的光敏传感器上方射出一个发射物,两个光传感器(本例中假定为阴影传感器)分开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知。

发射物在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飞行时间直接与发射物的速度成正比。

如下图所示,当子弹等发射物从上方经过起始传感器产生ST 信号,经过终止传感器时产生SP 信号。

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通过测量子弹等发射物经过传感器之间的时间T 就可计算出子弹的速度V=S/t 。

起始传感器终止传感器阳光弹道图1三、方案制定使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弹道计时器。

此方案中主要用到555定时器、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数码管以及一些小型门电路和触发器等。

四、弹道计时器的原理运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本课题要分为一下几点:(1)传感器对计数器的控制。

在传感器的选择上,要注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能否直接控制下一级电路。

此论文中采用天幕靶控制计数器的工作与停止。

天幕靶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它能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子弹遮蔽第一个天幕靶时,即会产生一个脉冲,此脉冲带动计数器工作,在子弹遮蔽下一个天幕靶时又产生一个脉冲,让计数器停止工作。

若将此脉冲作为使能信号,就必须使其从子弹到达第一个天幕靶一直维持到子弹到达第二个天幕靶。

由此便想到了利用T 触发器的特性达到此要求。

(2)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时钟脉冲。

因为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最高振荡频率只有500KHz,而本设计要求脉冲频率较高,故采用石英晶体振动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射击自动报靶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射击自动报靶器

题目:射击自动报靶器班级:目录一、设计任务要求—————————1二、方案设计与论证————————2三、各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3四、总体电路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6五、电路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9六、作品照片———————————9七、结论与心得体会————————10射击自动报靶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用11个开关信号模拟环数取样信号,分别表示(0,1,2,3,4,5,6,7,8,9,10环,其中0表示没射中,每次射击完毕后立刻显示环数2,每个人可以射击5次,5次后射击次数自动清零,表示此人不能再射击3,自动统计累计环数并显示。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从设计要求可以看出是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实现自动显示射击次数,单次射击环数,中靶次数以及中靶总次数的自动报靶器。

由其功能可以看出在此设计中要用到编码器,计数器,加法器,寄存器,译码器,门电路以及一些基础元件来设计出相对应的功能。

1 设计方案(1)电路原理框图(2)设计思路1开关信号模拟环数取样信号选用十一个开关,分别代表打靶成绩:1,2,3,4,5,6,7,8,9,10环,其中10环用一个显示,每次只有一个开关从高电平变到低电平。

2编码电路选用74ls148优先编码器,将两个编码器,非门和与非门连接成16--4线优先编码器,对十一个摸拟信号进行编码。

3计数器电路计数器电路分为射击次数计数和中靶次数计数两部分。

两部分都选用74 ls160计数器,射击次数部分用反馈置零法接成5进制计数器,并用十一个开关模拟信号用组合逻辑电路连接成CP脉冲,当第五次射击完成立即清零。

中靶次数部分则以优先编码器的四个输出通过组合逻辑电路连接成CP脉冲。

4显示电路选用七段显示译码器对单次靶数,射击次数、中靶次数、中靶总次数进行显示。

5复位清零电路通过一个接电源的开关连接在对中靶次数进行计数的74 ls160的CLR的端和两个寄存器的CLR的端,对中靶次数和总次数进行手动复位清零。

弹道学课程设计

弹道学课程设计

弹道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弹道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影响弹丸运动轨迹的因素,如重力、空气阻力等。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弹丸(如步枪子弹、炮弹)的弹道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弹道学中的关键概念,如初速、射程、精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弹道学原理,分析并计算特定条件下的弹丸飞行轨迹。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弹道学相关理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弹道学在军事、射击运动等领域的应用,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理学,尤其是弹道学领域的兴趣,提高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3. 学生通过学习弹道学,培养严谨、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弹道学原理和实际应用,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弹道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弹道学基本原理:介绍弹丸运动轨迹的影响因素,包括重力、空气阻力、发射角度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2. 弹丸类型与弹道特性:分析不同类型弹丸(步枪子弹、炮弹等)的弹道特性,对应教材第三章。

3. 弹道学关键概念:讲解初速、射程、精度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对应教材第四章。

4. 弹道计算与分析:教授弹丸飞行轨迹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应教材第五章。

5. 实践应用:探讨弹道学在军事、射击运动等领域的应用,结合教材第六章进行讲解。

6. 实验设计与操作: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弹道学相关理论,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介绍弹道学基本原理,学习教材第二章内容。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数字电路元件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图,并能正确描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掌握数字电路的测试方法,能够运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调试和故障排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进行实际搭建。

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数字电路实验设备,进行电路连接和测试。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分析,能够发现并解决数字电路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验过程中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2. 激发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触发器等,参考教材第2章相关内容。

2. 常用数字电路元件:学习译码器、编码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元件的功能和应用,参考教材第3章相关内容。

3.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分析简单数字电路图,学会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参考教材第4章相关内容。

4. 数字电路实验操作:教授实验操作规范,指导学生进行数字电路搭建、测试和调试,参考教材第5章相关内容。

5. 故障排查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字电路故障排查方法,参考教材第6章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1周: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学习。

2. 第2周:常用数字电路元件学习。

3. 第3周: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

4. 第4周:数字电路实验操作及故障排查。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投弹游戏机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投弹游戏机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题目:投弹游戏机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评分:教师:20 年月日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20 -20 学年第学期第周-周摘要本次数字电路设计的课题是投弹游戏机。

该游戏机的设计以由555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移位计时芯片和延时控制电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实现电路进行分步设计,将实现电路分成几个功能模块,再将模块整合,以实现设计所要求的功能,达成投弹延时蜂鸣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借参数可调的优势,以达到自由控制闪灯频率的特殊功能。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设计要求 (2)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及选择 (3)2.1 方案一 (3)2.2 方案二 (3)第三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3.1 脉冲发生器部分 (5)3.2 计时器及LED显示部分 (6)3.3 电容延时部分 (7)3.4 音频振荡部分 (7)3.5 系统总图及整体工作原理 (8)3.5.1 系统原理图 (8)3.5.2 系统工作过程及原理 (9)第四章作品调试及结果分析 (11)4.1 作品调试 (11)4.2 结果分析 (11)4.3 制作过程中的结果分析 (11)第五章实验结论 (12)参考文献 (13)附录一 (14)附录二 (15)附录三 (16)前言数字电子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数字逻辑器件已从60年代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目前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

相应地,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由原来的单一的硬件逻辑设计发展成三个分支,即硬件逻辑设计、软件逻辑设计及兼有二者优点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是设计并制作一个投弹游戏机。

游戏投弹机是一种新型数字游戏,该投弹机系统组成有:由555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十进制计数器(CD4017),R-S触发器电路(CD4001),音频震荡器(CD4001),喇叭驱动电路。

投弹游戏机是采用模块设计,分模块安装方法设计而成。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及仿真(秒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及仿真(秒表)

《电子电路CAD》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电力学院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期:2014-2015第一学期学号: 201110919姓名: 胡玉西指导老师:谭联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述 (2)1.1课题说明 (2)1.2 设计内容 (2)1.3 设计要求 (2)1.4 总体设计思路 (2)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 (3)2.1 分频进位功能的实现 (3)2.2 分频电路 (4)2.3 计数电路 (4)2.4 计数清零功能的实现 (4)2.5 开关驱动电路 (5)第三章原理图绘制 (6)第四章仿真图总结 (10)参考文献 (10)1. 实验设计指标及要求:1.1课题说明:在体育比赛、时间准确测量等场合通常要求计时精度到1%秒(即10 ms )甚至更高的计时装置,数字秒表是一种精确的计时仪表,可以担当此任。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计时器,即数字秒表。

1.2设计内容:a) 数字秒表需求分析,信号及属性定义;b) 电路原理设计、分析、参数计算,画出电路原理图; c) 电路安装与实验测试。

1.3设计要求:d) 量程99.99 S ,计时精度1%秒,计时结果动态显示,十进制格式;e) 设置启动、清除信号,清除信号使输出结果,使电路复位到初始状态;f) 设置暂停、停止信号,暂停、停止时均保持当前结果,直到清除信号有效时止;1.4总体设计思路:数字秒表由4个部分组成:精确的时钟源、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码或液晶显示电路。

时钟源产生符合精度要求的基准时钟,本设计中取10毫秒即可。

十进制计数器需要4个,分别对应4个十进制位,输出为BCD 码。

若采用七段码显示器则译码器完成BCD 到七段码的译码,由4位显示电路动态显示结果。

综上所述,数字秒表应具有以下结构(如图1所示):图 12.单元电路设计:2.1分频、进位功能的实现:数字秒表由四部分组成:精确的时钟源,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码显示电路。

本实验设计时钟脉冲源采用电路板上的1000HZ 脉冲,74ls90芯片具有2-5-10进制功能,由5片74ls90芯片构成分频、计数电路,第一片74ls90芯片将直接输入的1000HZ 脉冲源分成100HZ ,后四片74ls90芯片再逐次进行10H 、1HZ 、0.1HZ 的分频工作,与此同时后4片74ls90芯片组成十进制计数器与四个终端显示由七段译码显示器连接以显示电路输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二)题目:弹道计时器设计系(院): //////学期: 2010-2011-1 专业班级: 88姓名: 999999 学号: 555555一、所选课题: 弹道计时器的设计 二、任务与要求设计一个用来测量手枪子弹等发射物速度的便携式电池供电计时器,这种计时器可用来测定子弹或其他发射物的速度。

竞赛射手通常用这种设备来测定装备的性能。

基本操作要求是:射手在两个分别产生起始测量脉冲和终止测量脉冲的光敏传感器上方射出一个发射物,两个光传感器(本例中假定为阴影传感器)分开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知。

发射物在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飞行时间直接与发射物的速度成正比。

如下图所示,当子弹等发射物从上方经过起始传感器产生ST 信号,经过终止传感器时产生SP 信号。

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

通过测量子弹等发射物经过传感器之间的时间T 就可计算出子弹的速度V=S/t 。

图1三、方案制定使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弹道计时器。

此方案中主要用到555定时器、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七段数码管以及一些小型门电路和触发器等。

四、弹道计时器的原理运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本课题要分为一下几点: (1)传感器对计数器的控制。

在传感器的选择上,要注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能否直接控制下一级电路。

此论文中采用天幕靶控制计数器的工作与停止。

天幕靶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它能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子弹遮蔽第一个天幕靶时,即会产生一个脉冲,此脉冲带动计数器工作,在子弹遮蔽下一个天幕靶时又产生一个脉冲,让计数器停止工作。

若将此脉冲作为使能信号,就必须使其从子弹到达第一个天幕靶一直维持到起始传感器终止传感器阳光弹道子弹到达第二个天幕靶。

由此便想到了利用T'触发器的特性达到此要求。

(2)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构成时钟脉冲。

因为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最高振荡频率只有500KHz,而本设计要求脉冲频率较高,故采用石英晶体振动器。

(3)计数器及其显示问题。

常用的十进制计数器有74LS160、74LS192等。

显示部分一般选用7448驱动七段共阴LED。

假定需要4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构成。

并且计数器要配以清零电路,在一次测量完成后要按下清零键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测量。

图2原理框图五、各单元电路的设计1、传感器天幕靶是一种以光电转换为基础,用于探测飞行弹丸到达空间某一预定位置时刻的仪器,主要由天幕镜头、光电转换器件、狭缝光阑以及处理电路等组成。

在室外工作时,天幕靶以天空为背景,由于狭缝光阑的作用,天幕镜头的视场为有一定厚度的扇形,通常称之为“天幕”。

一旦弹丸进入该天幕,遮住天幕投射到狭缝的部分光能使光电转换器件上的光电流发生变化,该变化信号经处理电路放大、整形后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用两台天幕靶与一台计时仪配合组成测速系统,即可测量弹丸的飞行速度,如图1所示。

当弹丸穿过天幕靶Ⅰ的扇形天幕Ⅰ时,计时仪在脉冲信号的触发下开始计时;当弹丸穿过天幕靶Ⅱ的扇形天幕Ⅱ时,天幕靶Ⅱ向计时仪发出一脉冲信号,使计时仪停止计时。

由此,计时仪给出弹丸飞行间距为S的两个扇形天幕的时间t,则弹丸在此距离S内的平均速度为V=St2、控制电路此部分电路采用T '触发器为核心构成。

以下为T 触发器相关资料: 在某些应用场合下,需要这样一种逻辑功能的触发器,当控制信号T=1时每来一个时钟信号它的状态就翻转一次;而当T=0时,时钟信号到达后它的状态保T Q *Q0 0 0 0 1 1 1 0 1 11从上表可以写出触发器特性方程为:Q T TQ Q ''*+=逻辑符号如下:图3,由JK 触发器构成的T 触发器事实上只要将JK触发器的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作为T端,就可以构成T触发器。

正因如此,在触发器的定型产品中通常没有专门的T触发器。

为了达到T 触发器的效果,在电路T端前加装反相器即可。

图4,控制电路示意图3、脉冲发生器电路由于晶片的等效动态电感很大,而动态电容 C 很小,损耗电阻r 也很小,因此回路的品质因数Q 很大,一般可达510数量级以上,还由于晶片本身谐振频率基本上只与晶片的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等有关,而且石英晶片的机械性能十分稳定,做工精细,因此利用石英晶体组成的振荡电路可以获得很高的频率精确度和稳定度,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模拟和数字系统对频率精确度和稳定度的要求。

查阅资料后决定选取频率为25MHz的石英晶体振荡器HC-49/U 25MHz。

构成如下电路图,为本实验的脉冲发生电路。

图5,脉冲发生电路4、计数电路计数电路采用六片74LS160芯片构成。

四片74LS160级联构成一百万进制计数器,如图6所示(只画出个位和十位两片)。

此电路中采用并行进位方式接法,以第一片的进位输出C作为第二片的EP和ET输入,每当第一片计成9(1001)时C变为1,下一个CLK信号到达时第二片为计数工作状态,计入1,而第一片计成0(0000),它的C端回到低电平。

第一片的EP和ET受传感器经触发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当控制信号为1时开始计数;控制信号变为0时,停止计数并保持,此时显示器显示当前数值。

图6计数器连接示意图5、译码显示电路译码器的功能是将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转换为高低电平输出。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数字。

用于驱动LED 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常用的有7448等。

7448是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输出高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LED七段共阴极显示数码管。

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送到相应七段译吗管的输入端,便可以进行不同数字的显示。

在译码管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电阻R 作为限流电阻。

下图为7448驱动的译码显示电路:图7,7448驱动的译码显示电路,6、弹道计时器总电路原理说明:由天幕靶采集的高电平脉冲信号从如图左下角输入端接入T触发器,因为触发器使能端一直为0,则触发器不会跳变,保持到下一个采集信号到来。

在此期间,74LS160计数器计数高频脉冲发生器产生的高频脉冲用来计时,结果经过显示译码器译码由七段数码管显示。

六、元器件清单1) 7段数码管4个;2) 74LS160D计数器4个;3) 74LS48D显示译码器4个;4) 74LS76D触发器(JK)一个;5) 74LS04D反相器2个;6) HC-49/U_25MHz晶振1个;7) 电阻、电容若干个;七、心得体会刚开始拿到课题的时候,我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手。

通过这几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我对如何设计一个数字电路有了相当的了解,也有许多感触。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

在已度过的近三年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

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电路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我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做的题目是:弹道计时器的设计。

在整个方案设计中,我运用了数字电子的相关知识触发器和晶振电路。

没有知识是从天而降的,没有获得不需要付出。

我这学期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但是知识繁多,在课堂上不能一一弄懂、弄精,这一次的课程设计给了我机会,让我更加深刻的对模电知识有了深刻的学习和认识。

在我拿到题目时,当时我觉得这题目很简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个一计数器的设计么,还能难住我?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我把数字电路书上的相关内容如:译码器、显示器、触发器等都看了一遍,而且我也去图书馆找了一些关于相关设计的书来仔细研究。

通过认真看书与仔细研究,我终于对如何设计一个计时器有了眉目,并且想了一些比较可行的方案。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

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

因此非常感谢老师的教导。

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我觉得作为一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这次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平时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也感谢有这么好的一次锻炼机会。

八、参考文献1、课本《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五版)。

冯军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阎石编3、《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冯军谢佳奎编4、《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谢云刘冰茹王春茹编5、《传感器应用电路200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张洪润傅谨新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