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柱小结
浅谈异形柱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浅谈异形柱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适、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现代住宅建筑设计布局要求,将异形柱能代替矩形柱,便是这种讲究中所产生的结构形式。
本文认真分析了异形柱设计、计算方法和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并提出了自己几点看法。
关键词:异形柱;异形柱设计;运用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要求室内平面布置灵活适应性强又可兼顾采光外立面美观。
以往北方地区多层住宅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砖混这一传统结构,受分隔规则、开间较小、可变性差等先天因素制约,砖混房屋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是以t形、l形、十字形的异形截面柱代替一般框架柱作为竖向支承构件的结构,以避免框架柱在室内凸出,少占建筑空间,改善建筑观瞻,为建筑设计及使用功能带来灵活性和方便性;同时结合墙体改革,采用保温、隔热、轻质、高效的墙体材料作为框架填充墙及内隔墙,代替传统的烧结普通砖墙,以贯彻国家关于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利用废料、保护环境的政策。
一、异形柱的结构特点
(一)异形柱的结构。
异形柱是除矩形柱和圆形柱以外的各种截面柱子的统称,建筑工程上使用的异形柱一般有l形柱、十字柱、t形柱、y形柱等几种。
异形柱的布置原则是使楼盖分格区间的大小均匀,尽可能的减。
(完整版)异形柱技术总结

异形柱技术总结去年年底做了一个异形柱结构的检测鉴定,虽然之前很少接触异形柱,但经过这个工程后,还是学到了不少有关异形柱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一、异形柱的基本概念现代住宅建筑要求大开间,平面及房间布置灵活、方便,室内不出现柱楞、不露梁等。
异形柱与短肢剪力墙结构能较好地满足现代住宅建筑的要求,因而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
我们先来了解异形柱的定义。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 49—200 6)对异形柱的定义是: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
规程中目前仅列入了L形、T形和十字形三种界面形式的异形柱,因为对此三种截面积累的工程经验较多。
未列入的还有一字形,Z字形等。
一形柱和Z形柱截面类似,即两个主轴方向抗弯能力相差甚大。
目前,此两种类型的柱尚未列入规程中,以后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后,应该也会经入规程的控制。
下图为几种异形柱及其钢筋配置:异形柱各肢肢长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我们在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等肢异形柱,当不得不采用不等肢异形柱时,两肢的肢高比不宜超过1.6,且肢后差不大于50mm(详见《规程》条文说明第6.1.4条)。
柱截面肢高肢厚比是指异形柱柱肢截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柱的肢高肢厚比不同时,柱的性能也会有不同的差异。
规程规定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试验表明,在此情况下,异形柱在偏心受压状态下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
二、异形柱与矩形柱的限值对比异形柱和矩形柱相比,在设计中差异时比较明显的,我们来看看这些差异:1.当建筑物构形式相同且所处地域的抗震烈度相同时,异形柱的最大适用高度要明显低于矩形柱的最大适用高度,详见下表:矩形柱:异形柱:2.在风荷载、多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比起相同结构类型的矩形柱要严格一些,详见下表:异形柱:矩形柱:3.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比起相同结构类型的矩形柱要严格一些,详见下表:异形柱:矩形柱:4.在相同结构形式及相同抗震等级条件下,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要明显严于同种结构类型的矩形柱,详见下表:异形柱:矩形柱:5.界定“扭转不规则类型”的控制点更严,抗规规定当结构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5时可界定为扭转不规则结构,而异规界定1.2。
异形柱小结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1. 异型柱的截面型式包括T形、十形、L形、Z形和一字形。
2. 异型柱每一肢的宽厚比(h c/b c)应小于5。
5<h c/b c<8时,为短肢剪力墙;h c/b c>8时,为一般剪力墙。
实质上,短肢剪力墙是传统的“柱”和传统的“墙”两种构件的过渡型式。
3. 异型柱结构体系中宜采用新型轻质填充墙体材料。
4. 异型柱结构的柱网尺寸不宜大于6m。
(江苏规程)5. 7度设防地区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为30m。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处(当房屋为坡屋顶时,为屋面的中间高度处)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电梯间等部分。
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6度区不宜超过27m,不应超过35m,总层数不应超过12层;7度区不应超过24m,总层数不应超过8层。
(江苏规程)7.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不宜大于4。
8.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6度区不宜大于5;7度区不宜大于4。
(江苏规程)9. 异型柱结构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采用装配式楼板。
10. 异型柱结构不宜设防震缝。
11. 异型柱结构宜设地下室。
主要是考虑到底层异型柱的计算高度较大,侧移刚度较小,也可以通过在±0.000标高处加设框架梁(底层架空)来解决。
12. 底层大空间的异型柱框架,底层柱应采用矩形柱。
(江苏规程)13. 楼板平面最远角点位移和楼层两端平均侧移之比不应大于1.5。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3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一般楼层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10mm,且不应小于100mm。
15.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设防):h≤24m时为三级;h>24m时为二级。
1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区H≤22m时为三级;H>22m时为二级;6度区H≤22m时为四级;H>22m时为三级。
(江苏规程)17.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浅谈异形柱设计与应用前景

浅谈异形柱设计与应用前景1 异形柱的定义及应用范围异形柱是指柱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特点是柱截面肢薄,由此引起构件性能与矩形柱性能的包括受力、变形、构造做法一系列差异。
异形柱的形式与短肢墙类似,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同时又规定:矩形截面独立墙肢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截面厚度的5倍,当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的3倍时,宜按框架柱进行设计。
建筑界所讲的“异形柱”,特点是截面肢薄,由此引起构件性能与矩形柱的性能包括受力、变形、构造做法等存在一系列差异。
制定规程主要是针对肢厚200、250mm的异形柱。
其形式与短墙肢相似,若肢较长就称短墙肢,很难划分两者的界线。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主要应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和7度区内的多层住宅。
与砌体结构相比,异形柱结构墙体厚度可以做得较薄,增加使用面积,使用功能布置更加灵活,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更好,因此受到广大业主的欢迎。
尤其在墙体材料改草的实施后,由于烧结粘土砖被禁止使用,砌体结构多层住宅的层数和高度受到限制,异形柱结构作为其替代的结构体系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 异形柱结构构造注意事项2.1 异形柱与普通截面柱构造规定对比《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规程》JGJ149 -2006规定,异形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1.5,比普通截面柱的规定更为严格,应尽量避免出现短柱。
异形柱的轴压比值和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的要求也要高于普通截面柱,以三级抗震的框架结构为例,普通截面柱轴压比限值为0.9,而L型、T型、十字型异形柱分别为0. 60、0.65、0.70;普通截面柱(中柱、边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为0.7,异形柱为0.8。
2.2 构造规定对结构布置的影响异形柱截面的肢厚不小于200mm,肢高不小于500mm,满足这一最小截面要求的异形柱的截面面积分别为160000mmz,以C30标号的L形柱为例,当达到轴压比限值0. 60时,轴压力为1372. 8KN。
异形柱设计小结

异形柱设计小结
许东;李柏涛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异形柱指柱肢的截面高度与柱肢宽度的比值在2~4,截面肢厚小于300的L、T、+形的截面柱。
现在建筑界所讲的“异形柱”,特点是截面肢薄,由此
引起构件性能与矩形柱性能的差异,这些包括受力、变形、构造做法等一系列差异。
本文介绍了异形柱的设计。
【总页数】1页(P251-251)
【作者】许东;李柏涛
【作者单位】鞍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211#,114010;鞍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鞍山市铁东区园林路211#,11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1.413
【相关文献】
1.异形柱设计小结
2.底部矩形柱,上部异形柱框筒结构的结构设计与内力分析
3.论
述异形柱轻型框架的设计——泉州市邮电局西郊住宅小区主体结构设计回顾4.巨
型伞柱采光顶及异形格栅设计与施工解析5.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在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形柱)设计分析及总结

(异形柱)设计总结一、计算前准备工作1. 确定异形柱(短肢剪力墙)尺寸《江异》6.1.2条:“异型柱截面各肢肢高于肢宽之比不应大于4,不宜小于2.5,不应小于2。
肢宽不宜小于200mm,不应小于180mm。
一字形异型柱的肢宽不得小于300mm。
对于角柱:6度区H≤6层时,肢高不宜小于500mm;6度区H>6层以上及7度区肢高不宜小于600mm”。
在拿到建筑条件图后,根据建筑平面布置柱网。
角柱单肢的高宽比取3;中柱的单肢的高宽比取2.5~3。
布置剪力墙时,若垂直于墙长方向有框架梁连接时,应与建筑协商,尽量争取在此方向设一小段墙肢(不小于1倍的墙厚)。
2. 确定框架梁尺寸《江异》6.1.3条:框架梁截面高度可取(1/12~1/18)Ln,(Ln为梁的计算跨度,即异型柱翼缘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且梁高不宜小于350mm。
主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及柱肢宽度。
3. 确定楼(屋)面板厚度《上异》3.2.5条: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的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3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一般楼层现浇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10mm,且不应小于100mm。
屋面板厚取130mm;一般楼板取110mm。
对于跨度大于3.3m楼板,板厚按1/30(单块板)及1/35(连续板)取用。
转换层的板厚由专业负责人统一确定后取用。
4. 统一计算原则在着手计算前,应对计算软件(SATWE或TAT)的参数取值进行统一。
此外,对于结构信息(抗震等级、场地类别、砼等级)、结构布置原则、荷载取值原则及计算步骤也应进行统一。
在同一项目的同一类型的结构中,应对上述要点做到统一。
二、计算中的要点1. 计算软件根据《江异》4.2.2条,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计算优选TAT软件,也可采用SATWE软件。
使用TAT软件,梁、柱的计算配筋会比SATWE稍大。
2. 异形柱的输入在PM中,异形柱可选择“十”字形的模型输入,可以适应“L”“T”及“十”等形状的要求。
异形柱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及运用

摘要:建筑物通常用来居住和办公较多,近年来的发现,异形柱在房屋建筑支撑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通常异形柱为”T”形“Z”形“L”形。异形柱通俗而言是指支撑建筑物的集合支体,异形柱比普通支体更坚固,所承受的力更大,异形柱的抗震能力也比一般支体好很多,异形柱在建筑物中应用较多,尤其是房屋中,所以异形柱的制作,比一般支体要繁琐,一般使用的异形柱材质为混凝土异形柱,并且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
二、异形柱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异形柱工法的特点
异形柱是在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结构力度等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建筑物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分布情况来选择异形柱所需要支撑的形态,并且建筑物不同对于异形柱的界面要求也就不同,例如:”T”形“Z”形“L”形的使用情况就各不相同,并且异形柱使用的各个界面的高度,厚度要求也不同,但是厚度和高度在标准规定中不得小于4(4为参考数据)。同一个建筑物对于异形柱的使用,异形柱的长度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同,像地震多发区,异形柱就是要满足抗震设计,最好是用等肢的异形柱,这样对建筑物的防震效果会有比较明显那么异形柱的高度不适合超过160cm,而且各个肢厚也不适合超过50mm。在我们通常中所说的异形柱也会有缺点,它的主要缺点就是界面肢比较薄,这样在对比矩形柱的构件性能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例如:受力的特征改变、异形柱的机理变形、建筑物的构造方式改变等等,从异形柱的出现到发展为普遍使用,对于异形柱的主要问题还是在异形柱的结构设计方面,以及异形柱在空间布置上所出现的问题,对于异形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异形柱的操控问题、美观度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异形柱的主要功能也就是通过施工对建筑物进行有限固定,并且控制建筑物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养护措施。异形柱的施工方法是从模板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几个步骤来完成的。通过对异形柱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解,建筑行业针对异形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法,并且这对于建筑业的施工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
2021异形柱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及运用范文2

2021异形柱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及运用范文 1异形柱设计的必要性 异形柱(speciallyshapedcolumn)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柱子,要求既能够达到结构刚度的要求和架构承载力的要求,还要以建筑使用的功能为依据,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的布置要求来选择形状不同、截面不同的柱[1].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在我国各个城镇上,不断增加建设高层民用住宅,民用住宅对建筑平面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并且要求建筑结构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保障用户的安全,这就需要利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
但是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框架柱通常是运用矩形断面的方式,而且断面的宽度要大于墙面的宽度,这就使柱子超出房间内墙,从而形成墙角,不仅使房屋的美观受到影响,还会为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并且减少了房间的可用空间,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为了使这个设计问题得到解决,设计人员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而异形柱的使用能够解决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中的问题。
由于异形柱符合建筑结构对刚度和强度的要求,设计人员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将异形柱设计成T 形、Z形、工字型等形状,图1为几种异形柱常见形状。
异形柱的肢厚度是不相同的,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需求,在民用多层住宅中,一般将异形柱肢厚度设计在180mm至250mm的范围内。
如果是高层的办公楼,楼层底部一般是用于商业商铺,不能将柱肢的厚度设计的过大,一般控制在300mm至500mm之间,根据建筑结构的功能区分,来对异形柱进行设计,能够防止在房屋建筑中利用结构转换层,为工程建设降低了成本。
2异形柱常用的加固方法及特点 综合比较分析,增大截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等几种常用加固方法(见表1). 3异形柱的计算分析 3.1计算方法 对于烈度较低的地区,异形柱的截面对称轴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一般设计为十字形,利用弹性分析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其翘曲应力较小,相当于其偏压构件受到水平力的影响,这时还可以依据平截面假定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1. 异型柱的截面型式包括T形、十形、L形、Z形和一字形。
2. 异型柱每一肢的宽厚比(h c/b c)应小于5。
5<h c/b c<8时,为短肢剪力墙;h c/b c>8时,为一般剪力墙。
实质上,短肢剪力墙是传统的“柱”和传统的“墙”两种构件的过渡型式。
3. 异型柱结构体系中宜采用新型轻质填充墙体材料。
4. 异型柱结构的柱网尺寸不宜大于6m。
(江苏规程)5. 7度设防地区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为30m。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处(当房屋为坡屋顶时,为屋面的中间高度处)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电梯间等部分。
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6度区不宜超过27m,不应超过35m,总层数不应超过12层;7度区不应超过24m,总层数不应超过8层。
(江苏规程)7.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不宜大于4。
8.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6度区不宜大于5;7度区不宜大于4。
(江苏规程)9. 异型柱结构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采用装配式楼板。
10. 异型柱结构不宜设防震缝。
11. 异型柱结构宜设地下室。
主要是考虑到底层异型柱的计算高度较大,侧移刚度较小,也可以通过在±0.000标高处加设框架梁(底层架空)来解决。
12. 底层大空间的异型柱框架,底层柱应采用矩形柱。
(江苏规程)13. 楼板平面最远角点位移和楼层两端平均侧移之比不应大于1.5。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3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一般楼层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10mm,且不应小于100mm。
15.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设防):h≤24m时为三级;h>24m时为二级。
1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区H≤22m时为三级;H>22m时为二级;6度区H≤22m时为四级;H>22m时为三级。
(江苏规程)17.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18. 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ψT=0.75~0.85。
当填充墙采用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时,取ψT=0.75;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取ψT=0.85。
19. 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ψT=0.6~0.7。
(江苏规程)20. 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边框梁为1.5;中框梁为2.0。
21. 因为异型柱结构中柱肢的长度较大,故结构计算时应将梁柱节点考虑为刚域,即考虑支座宽度,这样可减少梁的计算跨度。
22.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内力于位移计算优先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可采用TAT软件),对于平面形状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计算分析应考虑扭转耦联影响。
(江苏规程)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梁端调幅,调幅系数可取0.8~0.9。
24. 异型柱结构按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u e/H j不宜超过1/600。
25.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按《抗规》及《高规》执行):(江苏规程)26. 异型柱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同一楼层宜采用相同的砼等级。
27. 异型柱每一肢的宽厚比不应小于2.5;柱肢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0。
28. 异型柱截面各肢肢高于肢宽之比不应大于4,不宜小于2.5,不应小于2。
肢宽不宜小于200mm,不应小于180mm。
一字形异型柱的肢宽不得小于300mm。
对于角柱:6度区H≤6层时,肢高不宜小于500mm;6度区H>6层以上及7度区肢高不宜小于600mm。
(江苏规程)29. 异型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采用机械接头,也可采用焊接接头。
30. 梁、柱内纵向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短肢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且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
31. 对一字形柱或短肢剪力墙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均设框架梁通过。
如另一方向设梁确有困难时,应沿柱肢宽加设宽度不小于300mm、高度为板厚的暗梁,其上下纵向构造配筋应各不小于414;当板厚大于150mm是尚应配置6@200的构造钢筋。
32. 异型柱结构的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应沿墙体高度设26@500将墙、柱拉结。
拉结钢筋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小于墙长的1/5及1000mm(三级抗震);沿墙全长设置(二级抗震)。
33. 异型柱结构的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应沿墙体高度设26@500将墙、柱拉结。
拉结钢筋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小于墙长的1/5及700mm(三级抗震);沿墙全长设置(二级抗震)。
34. ±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5.0的混合砂浆砌筑。
35. 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其顶部宜与梁有拉结措施;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36. 异型柱的净高于柱验算方向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2.5(短柱)。
37. 异型柱的轴压比:38. 异型柱的轴压比:(江苏规程)注:(1)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4,轴压比限值按相应表内数值减少0.05取用。
(2)位于IV类场地的建筑轴压比限值按相应表内数值减少0.05取用。
(3)Z 形柱轴压比限值0.6。
39. 异型柱配筋要求:a.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大于25mm,且不应小于12mm;b. 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250mm。
纵向构造钢筋可用12,并设拉筋,拉筋间距为箍筋间距的两倍;c. 梁与柱肢相交区域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d. 当异型柱肢宽于肢厚之比大于3.5时,应在柱肢端部加设暗柱,暗柱配筋不小于412/6@200。
40. 异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大于25mm,且不应小于14mm。
(江苏规程)41. 异型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注:(1)每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2)对IV类场地上的较高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宜增加0.1。
42. 异型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江苏规程)注:(1)每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2)位于7度区IV类场地上的超过6层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3)位于6度区6层及6层以下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可减少0.1。
43. Z形异型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44. Z 形柱按剪力墙输入计算程序计算,且其端部宜设暗柱。
(江苏规程)45. 异型柱箍筋加密区段:a. 柱端:取长柱肢尺寸、层间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b.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6. 异型柱箍筋末端应做成不小于135°的弯钩,弯钩端长度不应小于10d v(d v为箍筋直径),箍筋开口端宜避免置于腹板端部。
47. 对于净高与其截面宽度之比≤4的异型柱(短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且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1.0%。
注:当柱肢厚度为200mm时,配8@100时,ρv=0.75%;配10@100时,ρv=1.19%。
48. 框架梁截面高度可取(1/12~1/18)L n,(L n为梁的计算跨度,即异型柱翼缘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L n/h b)不宜小于4。
框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50mm,且梁的高宽比(h b/b b)不宜大于4。
梁宽宜同与异型柱肢宽,且不应小于200mm。
49. 框架梁截面高度可取(1/10~1/15)L n(L n为梁的计算跨度),且梁高不小于350mm,梁宽不小于异型柱肢宽及200mm。
(江苏规程)50. 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2h b和500mm中的较大值,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5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22mm,伸入支座内不应少于2根且不宜多于3根,最小配筋率应为0.3%,最大配筋率不应超过2.5%。
注:异型柱结构框架梁内纵向钢筋一般取2根,如216或218。
52. 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在中间节点处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高度的1/25,且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2mm,及不应大于25mm。
(江苏规程)53. 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江苏规程)54. 在施工和使用中,严禁在异型柱上打洞和开槽。
对所需孔、槽均应预留,并在结构上予以加强。
55. 由于异型柱的截面刚度受柱肢尺寸的影响很大,沿竖向截面尺寸的变化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56. 在浇筑异型柱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对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并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对施工缝认真处理。
(江苏规程)57. 柱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50~80mm,梁宜为30~50mm。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泵送要求,且不宜大于140mm。
(江苏规程)58. 异型柱混凝土浇筑宜分段进行,每层不宜大于2m,梁与柱的接头处在同一层内必须一次浇筑,并充分振捣密实。
振捣柱混凝土时,宜选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实,以表面泛浆为准。
(江苏规程)59. 在新老混凝土接碴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清除浮渣,再铺20~3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江苏规程)60.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冬季施工时要注意清除模板内和砌体上的冰渣,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应选择以鉴定并认定的产品,其掺量须按有关规定确定。
对已浇好的混凝土,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控制拆模时间,避免受冻。
(江苏规程)附:1.当使用SATWE或TAT软件计算异型柱框架结构时,不必选择“十二层以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因为目前的这两种软件只对矩形柱的框架结构进行此项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