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

合集下载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 年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语文试题一、累积1.阅读下边文字,依据语境达成后边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 l ǚ)摇摆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楚可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 j )ī荡的水声,迟缓地为歌声击节。

而后歌声又逐渐远去,逐渐地轻微,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逝。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 l ǚ) ______( j )ī _______荡(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________)A.辨B.辩(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_)A.múB. mó【答案】(1). ( 1)缕(2). 激(3). ( 2) A(4). ( 3) B【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状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修业平生常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累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常的累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激。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 1)子曰:“全军可夺帅也,________。

”(《论语》)( 2)云横秦岭家安在?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飞鸟本无心,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 ___,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 ___”,悠闲自失;李清照陶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 ___”,高兴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 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裂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 ___,⑥ ___”的感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答案】(1).( 1)匹夫不可以夺志也(2).(2)雪拥蓝关马不前(3).( 3)①鸟向檐上飞(4). ②飞鸟相与还(5). ③惊起一滩鸥鹭(6). ④鸣声上下(7). ⑤感时花溅泪(8). ⑥恨别鸟惊心【分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初中教育精选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初中教育精选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本《考试说明》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面向浙江省全体学生,综合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以利于提升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一)考试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7~9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写作四部分。

其中汉子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科书的古诗词篇目(含教科书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古文名句积累以《优秀古文备用推荐篇目》(《说明》附录1)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常用文言词语积累以《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为主要考试范围;文学常识以《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说明》附录5)的作品;现代文阅读考查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考查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知识积累中,考查学生语言文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情况;在阅读中,考查学生的筛选、推断、整合、赏析、评价等能力;在写作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对考查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

a——了解与识记。

如:能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名句。

2018-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教学文案

2018-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教学文案

2018-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2018年6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ān) 赊.账(shē) 翩.翩起舞(piān)B.提供.(gōng) 芜.杂(Wú) 蜗.角虚名(Wō)C.惊愕.(è) 蝉蜕.(tuō) 百无聊赖.(lài)D.草窠.(kē) 咀嚼.(jué) 沁.人心脾(qì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长引导孩子过“六一”节时要重内涵、轻形式,淡化“礼物情节”。

B.综艺节目可以插科打诨,但不能娱乐至上,助涨艺术创作的浮躁风气。

C.为减少误判,“视频助理裁判”首次亮相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绿荫场。

D.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乌镇奏出了一曲曲古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别有洞天....的二十四节气摄影展。

B.《魅力中国城》以详实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景象。

C.仅.凭主人语言控制,智能家电就可完成点播歌曲、电影,甚至聊天等任务。

D.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B.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C.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D.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棒的!”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

2018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6月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间或(jin) 赊账(sh) 翩翩起舞(pin)B.提供(gng) 芜杂(Wú)蜗角虚名(W)C.惊愕(è)蝉蜕(tu) 百无聊赖(lài) D.草窠(k) 咀嚼(jué)沁人心脾(qì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长引导孩子过“六一”节时要重内涵、轻形式,淡化“礼物情节”。

B.综艺节目可以插科打诨,但不能娱乐至上,助涨艺术创作的浮躁风气。

C.为减少误判,“视频助理裁判”首次亮相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绿荫场。

D.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乌镇奏出了一曲曲古韵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别有洞天的二十四节气摄影展。

B.《魅力中国城》以详实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景象。

C.仅凭主人语言控制,智能家电就可完成点播歌曲、电影,甚至聊天等任务。

D.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B.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C.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D.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5.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运动会上,有同学鼓励室友:“加油!你是最棒的!”B.王小乐在“个人述职”结束时,说:“感谢聆听!”C.看望老师后,老师送你到门口。

你说:“恕不远送!”D.辩论会上,正方对反方说:“你这样胡搅蛮缠,就不够意思了……”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卷)语文试题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卷)语文试题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卷)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远方是曾经沉睡在我们心湖中的一颗莲子,在孤灯相伴的深宵或明月临窗的静夜,它尖尖翘翘的嫩茎从水底袅袅娜娜地浮出,并zhàn<1)放出一朵播撒馨香的粉红莲花。

年轻而善感的心灵最适宜yùn<2)育远方,于是在比海洋更宽阔,比天空更bó<3)大的心田中,远方的图画异彩纷chéng<4)。

EpR7sI646x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3),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5)杜甫登临泰山抒发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而王安石在飞来峰上不禁感慨“”,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填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连续两句诗)EpR7sI646x<6)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奋斗而精彩,我们应该以“”的诗句勉励自己,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实现属于自己的青春梦。

<填赵翼《论诗》中连续两句诗)EpR7sI646x3.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4分)【甲】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

EpR7sI646x【乙】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

【中考零距离-名师推荐】最新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中考零距离-名师推荐】最新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衢州,一幅古朴的画,一部线装的书。

斑驳的青砖黛瓦,诉说着岁月的cāng sāng (1)风雨;苍健的老城古迹,见证着历史的bēihuānlíhé(2)。

当我们再次回眸,那些闪烁的千古烟云,依然溢彩流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A.jièB.jí)【答案】(1)沧桑(2)悲欢离合(3)A【解析】试题分析:前两空是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 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

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注意“沧”与“苍”的区别。

第三空,分析词意,注意“藉”与“籍”两字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根据词意判断选择。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望月有感》)(3)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4)一份愁绪,不同倾诉。

崔颢登高远眺,用“,”表达碧波浩渺家难寻的感慨;范仲淹戍边独酌,用“,”抒发功名未建不回家的惆怅。

【答案】(1)志在千里(2)吊影分为千里雁(3)不汲汲于富贵(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雁、汲、暮、浊、燕、勒,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6分)(1)会.宾客大宴()(2)高可.二黍许()(3)媵人持汤.沃灌()(4)马无故亡.而入胡()(5)由是先主遂诣.亮()(6)人恒过.然后能改()【答案】(1)适逢,正赶上(2)大约(3)热水(4)逃跑(5)拜访(6)犯错误【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九年级语文】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九年级语文】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5
《宁波市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NT3试说明语)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程标准(201年成儿以下简称《语镇
程标准》以及人民教育
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至九年级( 义务教育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
),结合宁波市的教学实际制定而成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以《诉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至九年级《义务教育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语) 为基本范围全卷分书写、积累、阅读、写作四大部分。

其中汉字积累
以(诉程标准》附录 5 《义务教育语程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
累以语程标准》推荐的七年级至九年级古诗中选取的68篇(考试说明》附录1)
为主要考试范围常用言词语积累以七年级至九年级本中的常用言词语为考试范围
学常识以与相关的重要作家、作品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语程标准》推
特和教科书推介的外读物为主要考试范围(( 考试说明)》附录I );传统化知识积累以教
材涉及的内容为主要考试范围现代阅读材料采用难度适宜的外阅读材料古诗阅读
材料兼顾内外
初中话学业水平考试全面检调学生的语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含答案)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嘉兴卷)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6 页,三大题,20 小题。

满分120 分,其中卷面书写3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积累(16 分)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 ▲生诗文书法的(jiào)▲母。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ɡuī lì)▲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⑴▲,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⑵▲,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⑶▲,▲”,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⑷▲,▲”,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⑸▲,▲”,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

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遒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3 分)(cuī) ▲生(jiào)▲母(ɡuīlì)▲2.根据提示,默写②--③段中的名句。

(8 分)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属张旭草书的是(▲)(2 分)A B C D4.完成下列表格。

(3 分)名句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品(1)▲《水调歌头》《三国演义》作家陶渊明苏轼(3)▲朝代东晋(元末明初二、阅读(45 分)(一)名著阅读(7 分)○运用阅读策略,理解把握作品6.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
本《考试说明》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面向浙江省全体学生,综合检测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以利于提升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7~9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写作四部分。

其中汉子积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常用字表》为主要考试范围;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科书的古诗词篇目(含教科书附录)为主要考试范围,古文名句积累以《优秀古文备用推荐篇目》(《说明》附录1)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常用文言词语积累以《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为主要考试范围;文学常识以《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为主要考试范围;名著阅读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为主要考试范围,可适当增加《初中生名著阅读推荐书目》(《说明》附录5)的作品;现代文阅读考查采用难度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古诗文阅读考查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二)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知识积累中,考查学生语言文字、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情况;在阅读中,考查学生的筛选、推断、整合、赏析、评价等能力;在写作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对考查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

a——了解与识记。

如:能正确辨识常用字,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默写现用教材中古诗词(含附录)名句。

b——理解与应用。

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具体情境中使用古诗词名句。

c——分析与评价。

如: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d--探究与创造。

如: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对作品的认识,表达人生的感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

(三)命题要求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按照《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语文》的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坚持试题自创的命题原则,追求试题材料的典范性和语言情境的真实性。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整合交融。

(四)阅卷要求
阅卷前,应加强教师阅卷能力的培养。

阅卷时应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判原则。

评判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应采用分层评价方法,关注思维的过程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评判写作前,应通过样本采集、全员预阅,以统一评分标准、缩小误差值;在正式阅卷中,应充分利用网络阅卷的技术优势,及时消除随意评分、标准不一等现象。

二、考试形式
(一)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整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三、考试目标
(一)书写
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层次:b (二)语文知识积累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字。

层次:a
2.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含教科书附录)名句,正确默写《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语文》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文。

正确默写适当增加的《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经典诵读篇目》(《说明》附录2)的内容。

层次:a、b。

3.掌握《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说明》附录3)中词语的基本释义。

层次:a、b。

4.掌握《初中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明》附录4)中的文学常识和教科书涉及的重要传统文化知识。

层次:a、b。

(三)阅读
名著阅读。

层次:a、b、c。

1. 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取向。

2. 对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层次:b、c、d。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2.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运用语文知识,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作出分析和评价。

4.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对作品的认识,表达人生的感悟。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层次:b、c、d。

1. 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2. 对文章中的重要语句作出解释,并利用文本信息作出合理推断。

3. 利用文本提供的事实、观点、方法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4. 根据写作意图,对文章的观点及其证据的充分性等方面作出评价。

5. 对非连续性文本,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古诗文阅读。

层次:b、c。

1.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评析文中人物、主旨等
4.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

(四)写作
写作要求能准确地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做到语句表达正确、简明、连贯、流畅。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

记叙性写作。

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能用叙述技巧,诸如细节描写、对话及叙述顺序等,表现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层次:d。

议论性写作。

考查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评析能力;做到观点明确,论据有效、充分;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清晰地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层次:d。

说明性写作。

考查学生清楚明了地传递信息的能力:做到说明对象明确,中心突出:能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增强说明效果。

层次:d。

2017年中考古诗词积累的考试范围如下:
课文及附录(中的古诗词)、《<论语>读本》、《中考考试说明》新增目录(18+8=26首)
(1)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2)辛夷坞(木末芙蓉花)王维
(3)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李白
(4)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杜甫
(5)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白居易
(6)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苏舜钦
(7)定风波苏轼
(8)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9)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10)断章卞之琳
(11)蜀相杜甫
(12)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
(13)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14)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15)木兰花拟古绝词柬友纳兰性德
(16)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17)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李贺
(18)狱中题壁谭嗣同
(19)子衿《诗经》
(20)月夜忆舍弟杜甫
(21)蝶恋花柳永
(22)渔翁柳宗元
(23)陇西行四首(其二)陈陶
(24)西施罗隐
(25)书愤陆游
(26)题乌江亭杜牧
在课本附录推荐的名著的基础上,2017年名著阅读增加了四本名著,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人类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三国演义》。

2017年中考再增加一本——《沙乡年鉴》(新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