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二版)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合集下载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

课程《计算机导论》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现代计算机都是基于__________模型的。

2.位运算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运算和__________运算。

3.中央处理单元(CPU)由__________ 、__________和寄存器组三个部分组成。

4.根据网络覆盖的范围,可以将网络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广域网。

5.当操作系统没有对进程的资源进行限制时会发生__________。

6.计算机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哪些属于数据?A.数 B. 视频 C.音频 D. 以上全是2、在计算机语言中,是告诉计算机怎么处理数据的一系列指令。

A、操作系统B、算法C、数据处理器D、程序3、一个字节有位。

A、2B、4C、8D、164、如果计算机断电,那么下列中的数据将被擦除。

A、RAMB、ROMC、磁带驱动器D、CD-ROM5、兄弟土豆公司总部在A市,但在B市和C市有分店,各分店之间要通信,这种网络类型可能是。

A、LANB、MANC、WAND、以上都不是6、进程在状态能够转换到就绪、终止或等待状态A、保持B、虚拟C、运行D、a和c7、在排序中,将最小的元素移到无序列表的起始位置,但没有一对一交换。

A、选择B、冒泡C、插入D、以上都是8、对于无序列表使用查找。

A、顺序B、折半C、冒泡D、插入9、计算机硬件唯一可理解语言。

A、机器B、符号C、高级D、自然10、记录中的所有成员必须是。

A、同类型B、相关类型C、整型D、字符型三、判断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冯诺.伊曼模型中,程序可以不存储在存储器中。

()2.在扩展的ASCII码中,每个符号为16位。

()3.把位模式的指定位置位是异或运算的一个应用。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系统由哪两大部分组成?A. 硬件和软件B.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 中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D.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答案:A2.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软件的组成部分?A. 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编译软件D. 硬件驱动程序答案:D3.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什么?A. 实现数据传输B. 实现信息共享C. 实现硬件共享D. 所有以上答案:D4.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编程语言?A. C++B. PythonC. HTMLD. Java答案:C5. 计算机病毒是指什么?A. 一种计算机程序B. 一种计算机硬件C. 一种计算机疾病D. 一种计算机安全漏洞答案:A6.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A. 资源管理B. 文件管理C. 网络管理D. 数据库管理答案:D7.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哪两种?A.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B. 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C.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D. 硬盘存储器和软盘存储器答案:A8.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A. 中央处理器B. 内存C. 显示器D. 网络浏览器答案:D9.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主要有哪几种?A. 键盘、鼠标、扫描仪B.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C. 硬盘、光盘、U盘D. 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交换机答案:A10.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A. 算法B. 数据结构C. 编程范式D. 网络购物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答案:硬件、软件2. 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数据传输、信息共享3.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4.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键盘、鼠标、扫描仪5.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1. Define a computer and discuss its attributes.A computer is a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various operations and processes based on a set of instructions. Its attributes include the ability to input, process, store, and output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capability to execute complex calculations and perform tasks.2. Differentiate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Hardware refers to the physical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including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memory, storage devices,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peripherals.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represents the non-tangible parts of a computer system, such as programs and data that can be stored and executed by the hardware.3. Explain the concept of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discuss different numbering systems used in computer systems.Data representation refers to the way data is stored and processed by a computer. Different numbering systems include the binary system (base-2), decimal system (base-10), octal system (base-8), and hexadecimal system (base-16). Each system has its own set of symbols and rules for representing numbers and characters.Chapter 2: Computer Hardware1. Discuss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A computer system consists of several major components, including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memory, storage devices, input/output devices, and peripherals. The CPU is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instructions and performing calculations, while memory stores data and instructions temporarily. Storage devices are used for long-term data storage, andinput/output devices allow users to interact with the computer system.2. Describe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PU.The CPU is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of a computer system and is responsible for executing instructions and performing calculations. It consists of two main components: the control unit, which manages the execution of instructions, and the arithmetic logic unit (ALU), which performs calculations and logical operations. The CPU's performance is determined by factors such as clock speed, cache size, and number of cores.3. Expla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emory in a computer system.A computer system typically has two main types of memory: primary memory (RAM) and secondary memory (storage devices). RAM, or random access memory, is used for temporary data storage and is volatile, meaning its contents are lost when the power is turned off. Secondary memory, such as hard disk drives and solid-state drives, provides long-term storage for data even when the power is off.Chapter 3: Operating Systems1. Define an operating system and discuss its functions.An operating system is a software that manages computer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sources. Its functions include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managing memory and storage, coordinating the execution of applications, handling input/output operations, and ensuring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2.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ingle-user and multi-user operating system.A single-user operating system is designed to be used by one user at a time. It provides a user interface and manages the resources on the computer for the sole user. A multi-user operating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multiple users to access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sharing resources and executing their own programs concurrently.3. Discuss the concept of virtualization and its advantages.Virtualiz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a virtual version of a computer system or resources. It allows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to run on a single physical machine, enabling bet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d flexibility. Virtualization also provides iso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virtual machines, enhancing security and system stability.I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e second edition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s." It includes explanations and answers to selected exercises, helping readers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studying these topics, readers can gain a strong foundation in computer knowledge and skills.。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导论期末试题(1)(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1.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 C 。

A.科学计算方面的计算机应用B.数据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C.过程控制方面的计算机应用D.人工智能方面的计算机应用2.按照计算机用途分类,可将计算机分为 D 。

A.通用计算机、个人计算机B.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C.数字计算机、混合计算机D.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A.(1000101)2 B.(107)8C.(73)10D.(4B)164.已知:3×4=10,则5×6= D 。

A.24B.26C.30D.365.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67)10的反码表示为。

A.01000011B.00111100C.00111101D.10111100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75)10的补码表示为。

A.01001011B.11001011C.10110100D.101101017.已知:“B”的ASCII码值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A.“C”B.“D”C.“E”D.“F”8.在计算机系统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是采用。

A.ASCII码B.机内码C.国标码D.区位码9.汉字“办”的区位码是1676,其国标码是。

A.1676HB.4908HC.306CHD.3108H10.一个汉字字形采用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B.24×24C.32×32D.48×4811.在逻辑运算中有Y=A+B,则表示逻辑变量A和B进行 B 。

A.与运算B.或运算C.非运算D.与非运算12.通常所说的CPU包括 C 。

A.运算器B.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D.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B 。

A.更便宜B.存储速度快C.存储容量大D.虽贵但能存储更多信息14.外部设备是指。

计算机导论柳青第二版答案

计算机导论柳青第二版答案

计算机导论柳青第二版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P1)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P6)把计算机程序与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P3-P4)①运算速度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具有记忆能力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⑥存储程序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P4-P5)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实时控制⑥人工智能⑤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⑥娱乐与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6-P8)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一1957年)①逻辑器件使用电子管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③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④使用机器语言编译第:代计算机(1958年一1961年)①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心体③引入了寄存器和浮点运算硬件④利用I/0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⑤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一1971年)①用小规模或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来代替晶体管等分立元件②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心存储器⑥使用微程序设计技术简化处理机的结构④在软件方面则广泛引入多道程序、并行处理、虚拟存储系统以及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①使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②使用了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③在体系结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并行处理、多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①在软件方面则推出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工程标准等第五代计算机主要特征是人工智能,具有一些人类智能的属性。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机系统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

2.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______和EBCDIC码。

3.一个比特(bit)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由____个二进制位组成,每个ASCII码由____个字节表示。

4.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少包括三个域:_____、_____和_____。

5.堆栈是指用作数据暂存的一组寄存器或一片存储区,它的工作方式称为______。

6.用编译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 _____和_____。

7.根据模型的设计方法不同,数据库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8.将___________、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简称外设。

9.提高计算机系统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增加处理的并行性,其途径是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三种方法。

10.BASIC语言的赋值语句中,赋值号的左边必须是一个_____,而不应该是常量、函数或表达式。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1.一般将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主机与外设两大部分。

()2.目前计算机中的运算器中不只有加法器,还有减法器。

()3.门电路用来寄存参与运算的二进制数,而触发器用来实现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并行性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同或不同的工作,只要在时间上互相重叠都存在并行性。

()5.计算机的硬、软件之间有固定不变的分界面。

()6.如果编译过程是多遍的,则其工作过程中除第一遍外,前一遍的工作结果将作为后一遍的输入信息。

()7.任何操作系统都必须设法预防死锁的发生,而当死锁一旦发生,必须能够检测到死锁并设法解除死锁。

()8.通常,文件系统允许一个逻辑记录占用几个物理块,但不允许一个物理块内存放多个逻辑记录。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计算机导论》(第2版)习题答案参考

习题答案习题1一、选择题1.D 2.D 3.A 4.A 5.C 6.C二、填空题1、逻辑判断能力2、晶体管3、通信技术4、工程性5、计算机网络6、知识三、简单题:1、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地、高速地、精确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并且具有记忆(存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能的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2、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0年到1964年这段时期被称之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晶体作为主要元器件。

从1965年到1970年被称之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

3、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在规模、性能、用途和结构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容量大(4) 计算自动化(5) 连接与网络化(6) 通用性强。

4、略5、有敏捷的反应能力、有学识和修养、身体状况良好、有团队精神、有领导才能、高度敬业、创新观念强、求知欲望高、对人和蔼可亲、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适应环境和改善环境。

6、略习题2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C 6.A 7.D二、填空题:1.(11101100.001001)2 2.11101011 3.阶码 4.尾数 5.存储器卡 6.CPU 卡三、简答题:1、无符号数指字节﹑字或双字整数操作数中,对应的8位﹑16位或32位二进制数全部用来表示数值本身,无表示符号的位,因而是正整数。

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是把二进制数的最高位定义为符号位, 其余各位表示数值本身,常用的带符号数有四种。

2、数字电路由具有各种逻辑功能的逻辑部件组成,这些逻辑部件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合逻辑电路(简称组合电路),其特点是输入值明确决定了输出,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无关。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总)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总)

电脑导论》试卷1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电脑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总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1、目前,电脑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C〕无线电信号 D〕声音信号2、在以下表达中,最能准确地反映电脑主要功能的是。

A〕电脑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电脑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C〕电脑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D〕电脑可以存储大量信息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 (97)10 B〕(141)8 (85)10C〕(141)8 (97)10 D〕(131)8 (98)10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D〕RAM用来存放电脑本身的监控程序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 B〕C语言源程序文件C〕目标代码文件 D〕系统配置文件7、在电脑应用中,“电脑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C〕CAE D〕CAT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电脑直接执行 B〕经汇编后执行C〕边解释边执行 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9、电脑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C〕电脑外设 D〕主机、外设10、显示器最重要的指标是。

A〕屏幕大小B〕分辨率C〕显示速度 D〕制造商11、批处理操作系统是一个操作系统。

A〕交互式 B〕分时C〕非交互式 D〕网络式12、把高级语言的源程序变为目标程序要经过。

A〕汇编B〕编译C〕编辑D〕解释13、微机的性能指标中的内部存储器的容量是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导论(第二版)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冯•诺依曼对现代计算机的主要贡献是(D)。

A.设计了差分机
B.设计了分析机
C.建立了理论模型
D.确立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早期的计算机用来进行(A)。

A.科学计算
B.系统仿真
C.自动控制
D.动画设计
3.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C)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将十进制的整数化为N进制整数的方法是(D)
A.乘N取整法
B.除N取整法
C.乘N取余法
D.除N取余法
5.用补码表示的、带符号的八位二进制数可表示的整数范围是(A)。

A.-128~+127
B.-127~+127
C.-128~+128 B.-127~+128
6.负数的补码是(B)各位求反,然后末位加1。

A.先对符号
B.先对原码中除符号以外的
C.先对原码
D.不对
7.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B)方面的计算机应用
A.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8.一个汉字字形采用(B)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
B.24×24
C.32×32
D.48×48
9.微处理器处理的数据基本单位为字。

一个字的长度通常是(D)。

A.16个二进制位
B.32个二进制位
C.64个二进制位
D.以微处理器芯片的型号有关
10.16根地址总线的寻址范围是(B)。

A.512KB
B.64KB
C.604KB
D.1MB
11.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存储单元统称为(C)
A.UPS
B.ALU
C.CPU
D.主机
12.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B)。

A.按二进制位编址B.按字节编址
C.按字长编址D.根据微处理器型号不同而编址不同
13.主存现在主要由(D)半导体芯片组成。

A.ROM
B.PROM
C.DRAM
D.SRAM
14.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B)。

A.扫描仪
B.显示器
C.触摸屏
D.光笔
15.计算机内所有的指令构成了(A)。

A.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B.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C.DOS操作
D.计算机的操作规范
16.用助记符号表示二进制代码形式的机器语言的程序设计语言是(A)。

A.汇编语言
B.数据库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17.所谓“裸机”是指(C)。

A.单片机
B.单板机
C.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D.只装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18.下面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用户编写的程序即为软件
B.源程序称为软件
C.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
D.数据及文档称为软件
19.在各类程序设计语言中,相比较而言,(D)程序的执行效率最高。

A.汇编语言
B.面向对象的语言
C.面向过程的语言
D.机器语言
20.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一个对象请求另一个对象为其服务的方式是发送(D)。

A.调用语句
B.命令
C.口令
D.消息
21.下列数据结构中,(C)不是数据逻辑结构。

A.树结构
B.线性表结构
C.存储器物理结构
D.二叉树
22.某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8个,则该二叉树中有(C)个叶子结点。

A.17
B.18
C.19
D.20
23.在关系模型中域是指(D)。

A.记录
B.字段
C.属性
D.属性的取值范围
24.用于存放基本数据的对象是(A )。

A.表
B.查询
C.窗体
D.报表
25.局域网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A)、环形和星形。

A.总线形
B.树形
C.网状形
D.层次形
26.在TCP/IP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必须有一个IP地址,而且(A)。

A.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不允许重复
B.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C.不在同一城市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D.不在同一单位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27.Word2010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B)。

A.doc
B.docx
C.xls
D.ppt
28.下列有关于Word 2010文档窗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只能打开一个文档窗口
B.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被打开的窗口都是活动窗口
C.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活动窗口
D.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但在屏幕上只能见到一个文档窗口
29.下列操作中,不能实现对文档的保存的操作是(C)
A.Office按钮→保存
B.Office按钮→另存为
C.Office按钮→新建
D.按组合键
30. PowerPoint 2010电子演示文稿的默认扩展名是(C)。

A. exe
B. ppt
C.pptx
D. docx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5分)
1.在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放与处理采用(二进制)。

2.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

3.微机中常把CD-ROM称为(只读)光盘,它属于(外)存储器。

4.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5. 软件包括( 程序)和文档。

6.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藏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的。

7.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中,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密度较大,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利用率较高,(顺序存储结构)可以随机存取,(链式存储结构)不可以随机存取,(链式存储结构)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方便。

8.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9.双绞线包括(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两类。

10.在Word中,为了更好的组织冗长文档的编排,可使用(大纲)视图方式。

在这种视图方式中,可以折叠文档以便只看标题和子标题,或者展开查看整个文档。

11.单元格对齐方式是文本在单元格中的排列方式,分(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

三、计算题(8分)
1.将(1001001.011)2转换为十进制数。

(4分)
答:将其按权展开:
(1001001.011)2=1×26+1×23+1×20+1×2-2+1×2-3
=64+8+1+0.25+0.125=(73.375)10
2.将(732)8转换为为十六进制数。

(4分)
答:先将其转换为对应的二进制数,再将对应的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732)8=(111 011 010)2=(1 1101 1010)2=(1DA)16
四、查询设计题(12分,每小题6分)
设有如下关系模式:
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
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
选课表(学号,课程编号,成绩)
请用SQL语言实现如下2个小题。

1.查询学生表中性别为男的学生的所有信息。

解:SELECT * FORM 学生表WHERE 性别=”男”;
2.查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选课信息,要求显示学号,姓名,专业,课程名称。

解:SELECT 学生表.学号,姓名,专业,课程名称FROM 学生表,课程表,选课表WHERE 学生表.学号=选课表.学号AND选课表.课程编号=课程表.课程编号AND 专业=”计算机”;
五、解答题(20分,每小题5分)
1.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哪些?
答:1)运算速度快;2)计算精度高;3)逻辑运算能力强;4)存储容量大;5)自动化程序高;6)性价比高。

2.什么是矢量图?矢量图的优缺点?
答:矢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来绘制图形,矢量可以是一个点或一条线,矢量图只能靠软件生成,文件占用存储空间较小,因为这种类型的图像文件包含独立的分离图像,可以自由的无限制的重新组合。

优点:文件容量较小,再进行放大缩小和旋转等操作时图像不会失真。

缺点:不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

3.什么是线性结构?
答: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下列两个条件,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

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
2)每一个节点最多有一个前趋,也最多有一个后继。

4.TCP/IP模型分为哪些层?
答:TCP/IP模型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