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乙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乙考研经验之谈

第二遍还是要看课本,看完一章后开始做后面的习题,每个题都要做。并且一定 要找个正规点的本子,按照考试的标准认真的写,很多同学往往找个草稿纸随便一些, 这样就给粗心埋下了隐患,不利于检查找问题;或是看到几个题型类似的题做一个就 不做了,觉得这类题我已经会了,多做浪费时间,同一个类型的题重复出现正说明这 类题的重要性,更要多做几遍;还有的同学觉得这个题思路我也会了,公式我也列出 来了,计算就是按按计算器的事,每个题都不计算最终的结果,这样就往往眼高手低, 觉得自己都会了但拿不到高分,物化的题很多计算比较麻烦,很多都涉及到指数对数 的计算容易出错,很多同学考试的时候说不知道怎么算很着急,他以前没算过就算得 出了结果也在怀疑是不是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合理吗,考场上的不自信影响考试 心情进一步影响答题思维,这样的丢分很可惜。
第三遍建议结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雷群芳、方文军、王国平编写的《物理化 学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导》(蓝皮的)一书。这本书对各知识点有很好的归纳和总结。 并且 03 年到 09 年的考题很多是书上的原题,有的年份原题有百分之六七十,大多数 的题型都与之密切结合。10 年之前的题很简单,一百三四十分也不是很难,题型都比 较传统,考的都是重要知识点,各考点分配也比较均匀。但 10 年的题很反常,出题方 式很怪异,有的题看半天看不懂,很多题感觉缺少条件,还有很多平时不重视的知识 点,比如三组分相图等让考生摸不着头脑,注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多,总结教训 就是复习要全面,不要只看重要的,尤其是临考前往往只看重要的知识点,冷门点的 就似是而非。此外还要注重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这在《物理化学学习指导与考研指 导》一书中也有所体现。
第二遍就要尽量的把该记得公式都有意识的记住,并且在做题中发现自己哪个知 识点是软肋,还不太会用,就立马翻书去找到该知识点再次加深印象。做题的过程中 遇到不会的题若是看了知识点还是不会,就把答案看一遍,等你搞清楚后再自己按规 范的步骤默写一遍,并作出标记作为错题、难解题再次复习。
常用化合物物理化学常数表

1.3765 1.3440 1.3320 1.383-1.385 1.3704 1.4325 1.3600 1.4280 1.4206 1.3590 1.3430
37%水溶液
≥99.0 99 95 ≥99.5 ——— 96 98 99.5 98 99 ≥99.0 99 99 96 98 1.3770 1.4565 1.4540 1.385 1.3790 1.4070 1.358 99.9 99 99 96 97 ≥99.0 99.9 ≥99.0 99
99 1.5280 0.6590 0.9370 1.41 1.0340 0.9020 0.7400 0.8090 2.92 1.17 0.8670 1.01 1.2610 0.8650 1.1830 0.8860 1.0220 1.3790 1.4442-1.4462 1.4740 1.4960 1.4380 1.4024 1.5860 1.3750 1.4380 1.4220 1.3720 1.3690 1.4060 99.99 95 ≥99.9 ≥99.0 ≥99.5 99 ≥99.0 99 98 ≥99.5 ≥99.0 ≥99.0 ≥99.5 99.5 ≥99.0 ≥99.0 ≥99.5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4-甲基吡啶 苯酚 间氨基吡啶 2-甲基吡嗪 氟苯 1,2-二甲基咪唑 间氟吡啶 顺丁烯二酸酐 甲基环已烷 丁二酸酐 环丙基甲酸甲酯 正庚烷 二异丙胺 三乙胺 正戊酸 异丙醚 苯腈 二乙烯三胺 苯乙烯 一缩二乙二醇 苯甲醛 对二甲苯 乙基苯 间二甲苯 苄胺 邻甲苯胺 间甲苯胺 对甲苯胺 2,6-二甲基吡啶 对苯醌 苯甲醇 苯甲醚 间苯二胺
中科院-物理化学(乙)-2012考研真题

11. 任意可逆过程构成的循环,其热温商均为零。 12. 在密封容器中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呈平衡时,此系统的组分数为 2,自由度 为零。 13. 在一定压力下,二组分系统的温度-组成相图中,每两个两相区之间不是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1 页 共 5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乙) 第 2 页 共 5页
2+
3+
水的质量比 W(有机物)/W(水)= 1.93,已知在该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 为 43.102 kPa,则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11.4 (B) 214.1 (C) 121.4 (D) 112.1 11. 溶液中的反应,由于浓度标度不同, K c , K x , K m 三者往往是不等的。通
2 24π 2 A 2 νV 2 n1 -n 2 2 9. 使用瑞利(Rayleigh)散射光强度公式 I= ,可根据已知溶 2 4 2 λ n1 +2n 2 2
胶样品的粒子大小或浓度值来计算另一份未知的、半径 ≤ 47 nm 的导电粒子 的粒子大小或浓度。 10. (F n i ) T,p,n 是化学势。
(C) 只有 r G θ m = -RTlnK c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D) 只有 r G θ m = -RTlnK x 成立,其它两式不成立
【考研物理化学真题】国科大2008物理化学(乙)

C. 由于 kX, km 和 kC 不同,算得 Ar 在水中的溶解度应不相同
D. 由于 Ar 气体的溶解度极小,可看成理想溶液, kX, km 和 kC 值近似相等,
所以三式计算所得溶解度相差极小
6.
反应①
SO2 (g) +
1 2
O2 (g)
=
SO3(g); K1θ
;反应②
2SO2 (g) +
O2 (g)
(2)设ε = kBT ,求相邻两能级上粒子数之比。
(3)当 T=298.15K 时,若ε = kBT ,试计算 1mol 该气体的平均能量为多少?
4. (7 分)证明:当 A、B 两组分混合形成 1mol 理想混合物时,A、B 各为 0.5mol
时的 ΔmixG 最小。
5. (14 分)PCl5 的分解作用为 PCl5 (g)≈PCl3 (g)+Cl2(g)。在 523.2K、101.325kPa 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 2.695kg·m-3,试计算:(已
利用双电层和ζ 电势的概念,可以说明电动现象。上述对于 stern 双电层模
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
B. ③
C. ②④
D. 都正确
24. 甲乙两组同时使用相同渗析胶体做电泳实验,电极间距离及施加电压可能不
同,在 45 分钟内,甲组界面移动 10mm 而乙组为 8mm,则电势梯度比
E(甲)/E(乙)为( )。
D. 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11. 在 298.15K 和 101.325kPa 时,摩尔平动熵最大的是( )。
A. H2
B. CH2
C. NO
12. 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总速率取决于( )。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与参考书目

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25物理化学(乙)考研初试大纲《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本《物理化学》(乙)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是整个化学学科和化工学科的理论基础。
它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等。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 气体的PVT关系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理想气体混合物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基本概念2、热力学第一定律3、恒容热、恒压热、焓4、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5、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7、相变化过程8、溶解焓及混合焓9、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10、由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11、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12、稳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三) 热力学第二定律1、卡诺循环2、热力学第二定律3、熵、熵增原理4、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5、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6、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7、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8、热力学基本方程9、克拉佩龙方程10、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四)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偏摩尔量2、化学势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4、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5、理想液态混合物6、理想稀溶液7、稀溶液的依数性8、逸度与逸度因子9、活度及活度因子(五)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2、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3、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4、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于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的摩5、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6、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街(六)相平衡1、相律2、杠杆规则3、单组分系统相图4、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5、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6、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 液平衡相图7、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街相图8、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9、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10、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七)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数3、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4、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5、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6、原电池热力学7、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8、电极的种类9、原电池设计举例10、分解电压11、极化作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八)统计热力学初步1、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2、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4、玻耳兹曼分布5、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6、系统的热力学能与配分函数的关系7、系统的摩尔定容热容与配分函数的关系8、系统的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9、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10、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九)界面现象1、界面张力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3、固体表面4、液-固界面5、溶液表面(十)化学动力学1、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2、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3、速率方程的确定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典型复合反应6、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7、链反应8、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9、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10、溶液中反应11、多相反应12、光化学13、催化作用的通性14、单相催化反应15、多相催化反应(十一)胶体化学1、胶体系统的制备2、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3、肢体系统的动力性质4、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5、溶胶的稳定与聚沉6、悬浮液7、乳状液8、泡沫9、气溶胶10、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渗透压和粘度二、考试要求(一) 气体的PVT关系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混合气体的性质(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加分容定律)。
2015中科院分析化学考研(化学研究所)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09 大气环境化学;大气光氧化;气 溶胶化学;质谱学;光谱学
10 分子聚集及组装体系的光化学
11 团簇化学,催化机理 ,激光光谱
12 理论与计算化学
13 理论与计算化学
14 生命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与活性自 由基及其超分子化学模拟
15 分子纳米结构与器件
16 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 制;新型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材料; 基于富勒烯的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
06 选择性合成方法学
同上
07 有机合成
同上
08 金属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
同上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09 仿生不对称催化,天然产物全合 成,超分子化学 10 高选择性不对称有机合成 11 物理有机,有机合成和超分子化 学 12 化学生物学 13 有机固体的设计合成,物性与结 构研究 14 功能分子的合成与组装 15 生物活性导电高分子与生物传 感、生命化学研究 16 有机功能分子的分子工程、超分 子自组装及分子器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25 物理化学(乙)
02 无机/有机杂化聚集态结构与性 质
同上
03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04 半导体物理或 809 固体物 理
500多个常用化合物物理化学常数表

69 164.5--166
130 100-102 76.5--77.5 55--56
130 ——— ——— 114-116
85 229.2 182/20mm 110.6 115--117 77--78
184
0.7070 0.7400 0.9170 0.9320 0.7060
0.78 0.8100 0.9650
110-88-3 110-71-4 110-63-4
56-81-5 108-88-3 106-89-8 109-69-3 62-53-3
90.08 90.12 90.12
92.09 92.14 92.53 92.57 93.13
-50 -49
-80 -98 -116 25-25.5
-90 -85 -111
分子式
H3N
HCHO CH3OH CH3CN CH2N2 CH3CHO C2H7N
HCOOH CH3NHNH2
C2H5OH H4N2·H2O
CH3ONa C3H7N CH3COCH3 C2H5NO HCOOCH3 CH3COOH CH4N2O (CH3)2CHOH C2H8N2 H2NCH2CH2OH C2H5ONa H3NO.HCl CH3COC2H5 C4H8O C5H12 C3H7NO
50
异戊醇
(CH3)2CHC2H4OH 123-51-3
88.15
51
氰化亚铜
CuCN
544-92-3
89.56
52
草酸
HOOCCOOH
144-62-7 90.04
53
三聚甲醛
54
乙二醇二甲醚
55
1,4-丁二醇
56
中国科学院 环境工程 研究生招生信息

03 农村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18 化工原理或 838 环境化学
085229 环境工程
2人
2 个方向
01 地下水环境污染控制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32 普通地质学(乙)或 840 环 085229 环境工程(专业
03 受污染水体综合整治技术 刘剑彤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1 分析化学或 840 环境科学基础
04 生态修复、环境化学
肖邦定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1 分析化学或 840 环境科学基础
05 水污染控制化学
方涛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21 分析化学或 840 环境科学基础
1 个方向 3 个方向
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077602 环境工程
指导老师
3 个方向
01 环境工程学
吴振斌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40 环境科学基础或 841 生态学
02 人工湿地/水体生态修复 贺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41 生态学
06 环境净化材料
陈运法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18 化工原理或 825 物理化 刘海弟 学(乙)或 913 环境工程(A)
07 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处理
叶树峰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二④818 化工原理或 825 物理化 学(乙)或 913 环境工程(A)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18 化工原理或 823 普通化学(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一、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的PVT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5.相平衡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基本内容:相律f=C-P+2;常见单组分系统相图;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及杠杆规则;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水蒸汽蒸馏、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相图分析;热分析法制相图及溶解度法制相图;重结晶原理;二组固态互溶系统相图;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相图;固态部分互溶系统相图;生成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凝聚系统相图。
6.化学平衡基本概念:摩尔反应Gibbs函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范特霍夫方程,平衡移动。
基本内容:反应等温方程式的表达与应用;有关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法;各种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平衡组成的计算;复相反应的平衡问题;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物配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同时平衡组成的计算;反应的耦合;实际气体反应及溶液中反应的热力学处理方法。
7.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离子互吸理论,可逆电池,电动势,原电池热力学,电池反应,电极反应,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分解电压,极化,超电势,极化曲线。
基本内容: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正极负极和阴极阳极的定义;离子的电迁移及迁移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离子的迁移率;电导测定的应用;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的定义及其与离子强度的关系;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原电池设计;原电池热力学计算;电动势测定的应用;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8. 统计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能级,简并度,定域子系统,离域子系统,独立子系统,相依子系统,能级分布,状态分布,微态数,最概然分布,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配分函数,统计熵,系综。
基本内容: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熵的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意义,配分函数的相关计算,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计算,系综原理,统计热力学初步应用。
9.化学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链反应,爆炸极限,平衡近似,稳态近似,决速步近似,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势能面,活化络合物,单分子反应,分子反应动态学,笼效应,原盐效应,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催化反应动力学。
基本内容: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的意义;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形式及有关计算;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活化能计算和阿累尼乌斯公式的应用;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法;根据反应机理拟定速率方程;单分子反应机理;链反应的特征;动力学理论的要点;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各类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
10.界面化学及胶体化学基本概念: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弯曲液面,附加压力,亚稳状态,物理吸附,化学吸附,Langmuir吸附,BET吸附,接触角,润湿,铺展,表面过剩,单分子膜,表面活性剂,胶体,胶团,电泳,电渗,乳状液,溶胶,凝胶,高分子溶液。
基本内容:界面张力、界面功与界面吉布斯函数;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蒸气压与表面曲率的关系;亚稳状态与新相的生成;杨氏方程和润湿现象;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及等温吸附公式;Langmuir吸附公式及其应用;BET吸附的特征;吸附热力学;溶液表面的吸附作用及吉布斯吸附公式;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及其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溶液。
三、结构化学大纲1. 量子理论旧量子论;氢原子光谱;Bohr 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算符的本征值问题及平均值公式;量子力学原理在简单体系中的应用。
2. 原子结构单电子原子的结构;定态薛定谔方程;能级表达式及几个量子数值之间的关系;波函数及电子云的图形表示及其物理意义;轨道角度分布图;多电子体系波函数的Pauli原理以及反对称波函数的行列式;双电子体系的波函数;Hund规则;多电子原子的组态和电子填充原则;根据电子壳层结构解释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及一些元素的性质;原子的整体状态和光谱项。
3. 双原子分子线性变分法及其对H2+的处理;双原子分子中的电子运动;共价键本质;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双原子分子的轨道类型;双原子分子电子组态;双原子分子性质的解释(键的强度、键长、键型及键的种类);分子轨道与化学键联系和区别;价键理论。
4. 对称性与点群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对称操作;分子点群;典型分子的点群结构;分子点群的乘法表;群的表示;群的性质;点群的性质;点群的特征标表;点群的特征标表的应用;点群与分子的旋光性的关系;点群与分子的偶极矩的关系。
5. 多原子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多原子分子构型;多原子分子中非定域分子轨道的离域化;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的比较;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6. 共轭分子HMO近似方法;久期行列式;轨道能、总能量和离域 键键能,离域能的计算;分子图各项含义及其计算;缺电子分子和多中心键;共轭分子的书写及分类;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相关图;电环合反应立体专一性及其他简单典型反应机理的解释。
7. 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及在水中的颜色的解释;应用晶体场理论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解释;稳定化能的求解;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畸变;高自旋和低自旋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不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子轨道理论在配合物中的应用。
8. 簇合物和团簇轨道分裂;分裂能的概念及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羰基络合物及不饱和烃络合物的结构-性质;原子簇化合物的9n+2成键规则;分子磁性及磁共振谱;磁化率及应用;核磁共振谱;顺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光电子能谱。
9.固体晶体的点阵结构、结构基元;空间点阵的划分、点阵单位,晶面指标;晶体结构的描述,晶胞,晶胞参数,原子分数座标;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晶体的对称操作,对称元素及符号,七个晶系及各晶系的特征对称元素;32个晶体点群;晶体的微观对称性;螺旋轴;各类晶体的典型结构;金属晶体的能带理论;离子键的本质,晶格能的计算;典型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及氢键晶体的结构特点;混合键型晶体;硅酸盐结构;晶体缺陷。
《物理化学(乙)》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绪论气体的PTV性质2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定律表述,热,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计算,节流膨胀,反应热3热力学第二定律: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计算,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与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改变量计算,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拉乌尔定律,偏摩尔量,化学势,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及系数,活度及系数,标准态5.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化学平衡及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6.相平衡:相律,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超临界状态,三组分系统.7.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电导,电迁移,电化学热力学,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原电池设计,电解和极化8.统计热力学初步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分布定律,熵的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计算,统计热力学应用-平衡常数计算等9.表面现象(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表面热力学,溶液与固体表面上的饿吸附作用,吸附等温式,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及其稳定性,高分子溶液10.化学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简单级数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级数测定,速率常数计算,复杂反应动力学,基元反应速率理论三、参考书1)《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宋世谟,庄公惠,王正烈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中,下),胡英主编, 高教社出版,2000《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