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实验二(新)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实 验 二 细菌的接种和培养

医学微生物学:实 验 二  细菌的接种和培养

2.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量为管长的1/4--1/3
3.斜面培养基: 斜面长度为管长的2/3
4.平板:
将琼脂冷至56℃,倾倒平皿而成
肉汤
半固体
1CM
斜面
普通琼脂平板
血琼脂平板
巧克力平板
SS平板
配制培养基的干粉
培养基的用途
1.平板:分离出单个菌落 2.半固体培养基:动力观察 保存菌种 3.斜面培养基: 纯培养 保存菌种 4.液体培养基: 增菌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二
实 验 二 细菌的接种和培养
实验内容:
1、平板分区划线 2、斜面接种法 3、半固体接种法 4、液体接种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培养基种类、用途 2、掌握细菌的各种培养基接种法 3、掌握细菌在培养基生长表现
培养基的种类(按性状分类)
1.液体培养基: 液体量为管长的1/4--1/3
2、肉汤:表面生长、浑浊生长、沉淀生长 3、半固体:
动力阴性:穿刺线清晰、沿穿刺线生长 动力阳性:穿刺线模糊或呈根须状、沿穿刺线向
四周扩散生长、培养基变混浊 4、斜面:均匀的菌苔
结果请看示教
细菌生长现象观察
表面 沉淀 混浊察
细菌的接种方法 电教 实验报告
1.描述今天接种的四种培养基上相应接种菌的生长现象 2. 描述今天接种的四种培养基的用途
平板分 区划线
斜面、半固体接种
从试管取细菌
斜面
半固体
液体接种
接种环
液体培养基
实验内容--接种培养基
普通平板: 1个/人(菌种大肠杆菌或金葡或铜绿)
肉汤: 2支/人(菌种铜绿、链球菌) 半固体: 2支/人(菌种变形杆菌、金葡菌) 斜面: 1支/人(菌种大肠)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抗酸染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法
将革兰氏高阳性细菌中的壁 酸 与背景染色分开,常用于 诊断 结核病和防治控制。
牛乳杆菌株的用途
抗酸染色中采用牛乳杆菌株 作为阳性 细胞壁酸标准菌, 以方便实验检测。
石蜡切片
为保证切片的纵向完整和平 面整齐, 采用质较软而黏稠 的石蜡先切得到小 块,再将 其切成0.3-10微米的块。
样本采集和处理
2. 涂层均匀度较差
可能是涂层次数不够多造成。
4. 样本质量差, 细胞数太小或涂片 太薄
不能达到有效检查的目的。
实验改进及展望
改进措施
我们将加强实验技术指导、提高实验室安全防 护意识,加强实验室管理和规范操作。若实验 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停止操作并及 时向教师报告。
进一步应用
可以将该方法拓展解放到环保、医药、食品行 业甚至其他应用领域中,为各个领域提供快速、 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
4. 脱色
加热固定涂片
加热条件
采用显微镜加热载玻片的方法固定涂 片,温度 不宜过高,保持载玻片不会破裂。
加热必要性
涂片制得后,用火炙置于Bunsen燃 气表面,使细菌细胞壁的脂质软化、 附于玻片 上,避免在染色过程中脱 落和变形。
脱色
脱色原理
抗酸染色中用稀硝酸脱除背景色, 使细菌时为红色或粉红色,背景为蓝色。
脱色方法
用70%的乙醇脱色涂片或用1%的酸酒 母进行脱色,然后用自来水将药液冲洗干 净,以去除 剩余的沉淀。
抗酸染色
1
染色需知
抗酸染色必须在导师指导下指导进行,
染色方法
2
操作过程必须严格遵循实验室安全规 范。
将脱色后的涂片置于第一草酸液中5-
10分钟后,绿青色背景逐渐淡化,然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答案篇一:南医大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总结优化版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20xx级xx专业(x)班学号xx姓名xx第x室第x组组员:xx指导老师:xx[摘要]脓汁和粪便标本中有不同的病原菌。

本实验主要探究检测其病原菌的类型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鉴定从而确定其病原菌的名称和性质。

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基的制备、消毒和灭菌,细菌的分离与培养,细菌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等技巧。

从而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对微生物实验的兴趣。

[引言]常见的化脓性病原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假单胞菌、流感杆菌等。

浓汁标本在做细菌分离培养的同时,均须直接涂片检查,观察是否有典型形态的菌体,芽孢有无,为临床提供最初的诊治依据。

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志贺氏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属、弧菌属、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艰难梭菌等。

粪便标本中常含有很多杂菌,应根据检验目的菌的不同而选择培养基(如ss、伊红美蓝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尽可能抑制杂菌,以利于病原菌的检出。

本实验通过常规的病原菌检测方法从脓汁标本中分离出黄白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黄色是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是白色葡萄球菌;从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紫黑色和粉红色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紫黑色的是大肠埃希菌,粉红色的是痢疾志贺菌。

1实验材料1.1器材打火机油性笔酒精灯接种环接种针污物盘普通冰柜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奥林巴斯cx21型生物显微镜电炉试管(带棉塞)称量纸药勺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尺子锥形瓶高压蒸汽灭菌器镊子bo片吸水纸拭镜纸1.2试剂药品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蒸馏水脓汁标本粪便标本石蜡油生理盐水结晶紫卢戈碘液95%乙醇稀释复红葡萄糖微量发酵管(2支)乳糖微量发酵管(2支)青霉素抗菌素纸片链霉素抗菌素纸片庆大霉素抗菌素纸片血浆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2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的总流程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纯培养细菌的形态学检查细菌的生化试验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2.1培养基制备干粉培养基→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1)平板培养基:倾注平板10ml→琼脂完全凝固后,平板倒放→4℃冰箱保存备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的分布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的分布

一、实验题目:细菌的分布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分布的常用检查方法。

2.了解细菌分布的广泛性,树立“有菌”观念,认识“无菌操作”对于微生物学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3.了解常规消毒方法
三、实验原理
通过不同途径,采集各种状态下的细菌标本,经过培养观察,证明细菌的分布状态。

四、实验材料
1.自来水、土壤悬液、碘液
2.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血平板、酒精灯、接种环、恒温培养箱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空气中细菌的分布:采用暴皿沉降法,取5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分别置于实验室、办公室、无菌室、卫生间、走廊,在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2.水中细菌的分布:采用划线法。

①取1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在培养皿底部用记号笔划线将培养皿平均分成两部分。

②用酒精灯外焰灼烧接种环杀菌,用接种环接取中段自来水,在培养基一侧表面划线。

③再次灼烧接种环,用接种环取土壤悬液,在培养基另一侧表面划线,再次灼烧接种环。

④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3.手上细菌的分布:采用涂抹法。

取1个无菌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在皿底将其平均分为3个部分。

①用手指在第一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②用自来水简单冲洗手,在第二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③用碘液将手指消毒,风干后在第三个区域内轻轻压涂两下。

④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4.咽喉部细菌的分布:取1个血平板,近皿咳嗽4-6次,确保有飞沫进入培养皿。

盖上盖子,37℃恒温培养48h。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抗酸染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抗酸染色

实验考试
(五)实验结果
初染

脱色
盐 酸 酒 精
复染
碱 性 美 兰
未染色
初染后
脱色后
复染后
红色为抗酸染色阳性; 蓝色为抗酸染色阴性。 红色为抗酸染色阳性; 蓝色为抗酸染色阴性。
结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 结核杆菌呈红色,常堆积成团,排列无序,偶呈分枝 状生长;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状生长;背景及非抗酸性细菌呈兰色。
二实验原理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内含有大量的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它包围在肽聚糖的外面所以分枝杆菌一般不易着色要经过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来促使其着色同时分枝杆菌中的分枝菌酸与染料结合后就很难被酸性脱色剂脱色故名抗酸染色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二
微生物学教研室: 微生物学教研室:3029130
科教科: 科教科:3029945
实验内容
1.实验一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1.实验一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实验一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2.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技术; 2.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技术; 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技术 3.抗酸染色; 3.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 4.实验考试。 4.实验考试。 实验考试
一、实验一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咽喉部细菌
空气中细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实验材料
1.细菌: BCG)。 1.细菌:卡介苗 (BCG)。 细菌 2.抗酸染液:石炭酸复红液、3%盐酸酒精、 2.抗酸染液:石炭酸复红液、3%盐酸酒精、碱 抗酸染液 盐酸酒精 性美兰溶液。 性美兰溶液。 3.其它: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玻片夹等。 3.其它: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玻片夹等。 其它
二、内毒素的检测技术 鲎试验) (鲎试验)
1.内毒素检测方法 1.内毒素检测方法 家兔发热法,鲎试验。 家兔发热法,鲎试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本科)实验室:姓名:学号:班级: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编写二OO四年四月第一次实验【实验内容】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实验二微生物的分布【结果记录及判定】实验一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1、细菌正常形态及特殊结构的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形状:形状:排列:排列:染色性:特殊结构: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芽胞形状:形状:排列:排列:特殊结构:特殊结构:肺炎链球菌荚膜伤寒沙门菌鞭毛形状:形状:排列:排列:特殊结构:特殊结构:炭疽杆菌脑膜炎球菌2、病毒包涵体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描述:狂犬病毒包涵体(H-E染色)3、真菌的形态观察及记录(示教):绘图并描述形状:形状:排列:排列:特殊结构:特殊结构:白假丝酵母菌皮肤癣菌4、革兰染色法结果观察及记录:绘图并描述形状:形状:排列:排列:染色性:染色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实验二微生物的分布结果记录:1、空气中的细菌种类(种):数量(个):2、水中细菌数检测(1)自来水中细菌的种类(种):数量(个):(2)污水中细菌的种类(种):数量(个):3、物品和手指上的细菌检查(记录本人结果)物品表面的细菌种类(种):数量(个):手指表面的细菌种类(种):数量(个):结论:成绩:_________________批改教师签名:____________批改时间: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实验【实验内容】实验三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实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实验五消毒、灭菌、除菌【结果记录及判定】实验三微生物的培养1、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区划线接种法),生长现象为:2、纯种细菌接种技术(1)琼脂斜面接种培养,大肠埃希菌生长现象:(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大肠埃希菌生长现象:(3)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技术①标本名称:大肠埃希菌半固体培养基②标本名称:痢疾志贺菌半固体培养基穿刺线:穿刺线:培养基:培养基:结论:结论:3、沙保弱琼脂平板上的真菌菌落观察及描述(示教):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实验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实验五消毒、灭菌、除菌一、紫外线灭菌法(示教)玻璃盖遮住平板的一半现象:现象:分析:分析:二、机械除菌法(示教):1、未经过滤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现象:2、经过过滤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现象:分析:成绩:_________________批改教师签名:____________第三次实验【实验内容】实验六细菌的致病性实验七化脓性感染的细菌学检查【结果记录及分析】实验六细菌的致病性一、透明质酸酶试验(示教,实验动物:家兔)测量试验侧与对照测的黑墨水扩散范围(cm×cm):实验侧:对照侧:分析:二、破伤风外毒素的毒素作用(实验动物:小鼠)实验现象:实验侧:对照侧:分析:实验七化脓性感染的细菌学检查一、病原性球菌的形态观察(示教):绘图并描述形状:形状:排列:排列:染色性:染色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形状:形状:排列:排列:染色性:染色性: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二、病原性球菌的鉴别:三、血清学试验抗“O”试验(乳胶凝集法)实验现象: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标本1:标本2:结果判定:标本1为________,标本2为_________。

微生物实验(第2次实验课)

微生物实验(第2次实验课)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吲哚(indol)试验 吲哚(indol)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
I-吲哚(indol)试验 吲哚(indol) 色氨酸→吲哚→ 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 ↑ 吲哚试剂
2012-3-30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第二 次实验课(05本科)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 甲基红( red)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
利用枸橼酸盐生长 不能利用
+ -
2012-3-30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第二 次实验课(05本科)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IMViC试验 IMViC试验 细菌代谢产物观察
IMViC试验 IMViC试验 I - 吲哚试验 M - 甲基红试验 VP试验 V - VP试验 C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I 大肠埃希菌 产气杆菌 + M + Vi + C试验 C试验 +
2012-3-30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第二 次实验课(05本科)
基础培养基制备
500g去筋膜黄牛肉绞碎 500g去筋膜黄牛肉绞碎
4℃浸泡过夜煮沸半小时 4℃浸泡过夜煮沸半小时
直接煮沸2 直接煮沸2小时
过滤按比例加入 蛋白胨、 1%蛋白胨、0.5% NaCl,0.1%K2HPO4补足水至 补足水至1000ml NaCl,0.1%K2HPO4补足水至1000ml 无菌试验如无细菌生长 液体透明) (液体透明)即可应用 调整酸碱度至pH 调整酸碱度至pH 7.6
2012-3-30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第二 次实验课(05本科)
结果观察——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结果观察
2012-3-30 遵义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第二 次实验课(05本科)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目的]1.掌握皮肤消毒方法。

2.掌握标准纸片扩散法(K-B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的判读与解释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空气、水中细菌的检查方法。

4.熟悉人体皮肤、咽喉部细菌检查方法。

5.熟悉紫外线灭菌方法。

6.了解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一、细菌的分布检查[材料]普通琼脂平板,1%高层琼脂,无菌试管,1毫升无菌吸管,无菌平皿。

[方法]1.空气中的细菌检查取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皿盖,暴露于空气中10分钟,然后盖好,在平皿底面注明地点、班组,放入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菌落数,并观察不同的菌落形态。

2.污水和净水中细菌数的检查(1)用无菌试管分别采取自来水和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的污水各一管。

取自来水样时,须先将水龙头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再将龙头完全开放,放水5分钟,然后用无菌试管以无菌操作采集水样。

(2)用无菌吸管吸取自来水及经适当稀释的污水各1毫升,分别放入两个无菌平皿内。

(3)将已溶化并冷至约45℃(手握琼脂管感觉热而不烫手)的高层琼脂1支,倾注入平皿内,盖好平皿,立即将皿底贴桌面轻轻摇动,使琼脂与水样均匀混合后(但勿溢出于皿外),静置桌面,待琼脂凝固。

(4)标记,皿底向上置于37℃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结果。

比较自来水及污水内生长的菌落数。

3.皮肤及飞沫中的细菌检查材料: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

方法:(1)皮肤细菌检查取普通琼脂平板一块,用手指轻轻涂抹培养基表面,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2)飞沫中的细菌检查取血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皿盖,将培养基面置于口腔前约10厘米处,用力咳嗽数次,约30秒钟,然后盖上皿盖,置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二、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一)高压蒸汽灭菌法(示教)[材料]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炉等构造: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是一双层金属圆桶,外层坚厚,顶端有厚盖,盖边有翅状螺旋,借此紧闭此盖,防止蒸汽外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diagnose rheumatic fever.
THANKS!!
S.aureus
After mixing
4.抗 O 试 验
原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溶血毒素“O” (SLO ),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 体,于感染后2~3周至病愈后数月到一年可检出 SLO抗体,风湿热病人血清中SLO抗体显著升高, 一般其效价在1:400以上。因此,测定SLO抗体含 量,可了解近期内有无链球菌感染的病史,作为风 湿病辅助诊断的指标。
shake up 5~8 minute
Patient Serum
Negative control Positive control
.
-
+
Uniformity turbidity
White granule agglutination
ASO test: ASO titer > 1: 400 units, help
抗体或补体 (部分或完全失去胞壁)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L型
3. 耐药性变异
四、细菌的生化反应
1、细菌的分解代谢
根据细菌含有不相同的酶系统,可分解不 同的营养物质,用生化方法来鉴定细菌, 称细菌的生化反应.
(1)糖发酵试验(Fermentation of sugars)
细菌分解糖时,则产酸,使指示剂 变为黄色( “+”);有些细菌在分 解糖产酸的同时还产生气体,在管 中有气泡出现("⊕");如细菌不分解 该糖时,指示剂不变色 ("―")。
SLO胶乳试剂测定抗O试验(反应板法)
血清中ASLO的测定可用于链球菌感染的 诊断,ASLO高滴度的病人血清被适量的 SLO中和后还有多余的ASLO,这些多余的 抗体即与SLO胶乳试剂反应,出现清晰、均 匀的凝集颗粒。SLO胶乳试剂是根据免疫学 原理将羟化聚苯乙烯胶乳与SLO共价交联作 为抗原,用于测定受链球菌感染病人血清中 的ASLO。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
3.血浆凝固酶试验
血浆凝固酶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 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凝固酶有两种:一种是分泌至菌体外的 蛋白质称为游离凝固酶;另一种结合于 菌体表面并不释放的凝固酶,称结合凝 固酶或凝聚因子。
游 离 凝Βιβλιοθήκη 协同因 子凝 血 酶样


凝酶



结 合
( 纤 维
1. Patient Serum Negative control Positive control
2. Soluble streptolysin O,shake up 1~3 minute; 3. Soluble streptolysin O combine with latex beads ,
齿垢涂片
二、消毒与灭菌
1.紫外线杀菌试验
2.药敏试验
抑菌圈
抗生素滤纸片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试验(自做)
三、细菌的遗传变异
细菌的变异现象 1.H→O变异 2.L型变异
3.耐药性变异
1.H→O变异
变形杆菌迁徙生长现象
2.L型变异
青霉素、溶菌酶
正常形态细菌形──态──结──构→ 变L异型变异
五糖生化反应: 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 (指示剂-溴甲酚紫) (对应发酵管颜色:红、黄、蓝、白、黑) 大肠杆菌:⊕ ⊕ ⊕ ⊕ ― 伤寒杆菌:+ ― + + ―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2)吲哚试验 有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等能分解蛋白胨
水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与 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相互作用, 形成玫瑰红色化合物,为吲哚试验阳性。
血 浆
凝蛋


白 原
+
酶受


维 蛋 白 原
纤维蛋白原(液态) 纤维蛋白(固态)
血浆凝固
(试管法)
细菌凝聚
(玻片法)
(1)试管法
取两支灭菌小试管,每管加入1:4稀释 的兔血浆0.5ml,用灭菌接种环沾取金黄色 葡萄球菌培养物,在一小试管内壁研磨使 成均匀的混悬液;另一试管用表皮葡萄球 菌做为对照。将两试管放在37℃水浴箱或 温箱中2~4h 观察结果。观察结果时使试 管倾斜,凡血浆呈现胶胨样凝集者即为阳 性,仍呈液状者为阴性。
→ 沾菌的接种环在此处
管内壁上轻轻研磨
(2)玻片法 在载玻片上各滴兔血浆、盐水一滴,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平 板培养物加入其中混匀,立即观察结 果。有明显小凝块出现为阳性,无此 现象者时为阴性。此法较简便,但不 如试管法锐敏、准确。
Procedures:
Rabbit plasma
NS
S. epidermidis
五、球 菌
1.球菌形态观察 2.球菌培养物观察 3.血浆凝固酶试验 4.抗O试验
1.球菌形态观察
Staphylococcus(Gram stain)
Streptococcus (Gram stain)
pneumococcus
Meningococcus
淋球菌(gonococcus)
2.球菌培养物观察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