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洛克的养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洛克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他也因独特的绅士教育而被人们誉为伟大的教育家。
洛克一生留下了许多教育著作,其中《教育漫话》是洛克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洛克养成教育的目标17 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给传统的政治哲学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质疑宗教神学的教育理念,试图建立一个“确信自己拥有认识和驾驭自然的才智和能力” [1] 的教育观。
在新的教育理念建立过程中,洛克对人的心灵如何工作进行了大胆而独特的设想,他提出“一切内容都是后起的,他们只是作为心灵的功能和属性而附属于心灵,是心灵获得材料的通道。
” [2] 在洛克看来,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环境里,对人的心灵和身体进行恰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会产生一个个理性的个人,也就是洛克所说的“绅士”。
基于他的“知识来源说”,洛克坚信只有通过后天的养成教育培养绅士,才是教育的目标。
绅士是英国具有显赫等级的贵族,只有出身高贵的人才能成为绅士,17〜18世纪随着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兴起,人们依靠自身的教养和风度,也可以跻身绅士行列。
因此,在教育目标上,洛克所谓的“绅士”,既包括英国社会的贵族阶层,也包括那些通过自身努力拥有良好德行和智慧、礼仪的富家公子。
养成教育培养出来的绅士不仅要拥有健壮的身体,具有广博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只有这样的青年才能既满足个人的幸福生活需要,同时又对英国发展资产阶级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指出这种具有理性精神的绅士只能通过在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洛克养成教育的内容洛克的养成教育理念建立在他的哲学基础之上。
他将人的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人脑通过对简单观念进行联结、重复和比较,最终形成复杂观念。
儿童所获得的一切教育观念都是经过这样“简单―复杂”的步骤。
洛克重视绅士的养成教育,强调儿童的和谐发展。
养成教育是实现洛克绅士教育目标的途径,因此他详细制定了一整套包括体、德、智在内的教育内容。
洛克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德育教育启示 论文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德育教育的启示[摘要]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漫话》这一著作中。
洛克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倡导绅士教育,主要从健康、品德、学问三方面阐述,并认为品德教育是最关键的。
其思想对当今的德育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德育教育一、洛克及其教育思想的内容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 —1704)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即著名的“白板说”。
他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
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漫话》开篇中就指出“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
人与人之间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
”[[1][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第1页]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即“绅士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健康、品德、学问”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培养有理性和有才干的绅士。
其整个教育思想都是围绕这一目的展开的。
(一)健康教育洛克非常重视强健体魄的培养,开篇就说:“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
”。
他认为强健体魄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体育锻炼,而要涉及吃、穿、住、行、运动和锻炼各个方面。
如认为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睡眠、多呼吸新鲜空气等。
洛克认为,只有加强锻炼,保证饮食得当,才能使儿童的身体健康地发展。
(二)品德教育洛克特别重视德育,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第24页]洛克的道德观是从个人利益和兴趣的原则出发的。
他认为,培养性格、锻炼意志和养成道德纪律的习惯,是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的教育启示

2洛克绅 士教 育思想 形成 的 时代背景
2 . 1洛 克 的 绅 士教 育是 绅 士 人 数 增 加 的具 体 体 现 在英 国贵族 中 ,绅 士是其中一个 比较重要 的团体 。在 1 7 — 1 8 世纪 , 人们依靠后天 自己的奋 斗和努 力就 能成 为其 中
文献 标 识 码 : A
约翰・ 洛 克 是 英 国 哲 学家 , 在哲 学、 教 育 以及 政 治 领
域 都 有 重 要 影 响 。 他 的教 育 思 想 集 中体 现 在 他 的 《 教育漫 话》 一 书 中。 本 文 在介 绍 洛 克 生平 的基 础 上 , 阐述 了绅 士 教 育形成的时代背景 , 进 而 分 析 了他 的 绅 士 教 育 思 想 的 内容 , 以及 对 我 国 教 育 的启 示。
和 良好 的修养 、 言谈举止。而且他们还应该具有坚 定的意志 和强壮 的体格。 从 1 7世纪初到 6 0年代 , 清教徒控 制着整个 英 国, 社 会风气是 浮华 的 , 这 显然与洛 克提倡 的节 俭 、 勤勉 等不相符合 , 因此 洛克所说 的“ 绅士教育 ” 是 回击 了当时这 种社会 上存在的浮华 风气 。
关 键 词 洛 克 绅 士教 育 启 示
J o h n L o c k e ’ S I d e a o f Ge n t l e ma n Ed u c a t i o n a n d I t s En .
1 i g h t e n me n t o n Ch i n a ’ S E d u c a io t n/ / Wa n g Ya y a n g , Z h a n g Yu
3洛克绅 士教 育思想 的主 要 内容
3 . 1身心 健 康 教 育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从 中我 们 可 以看 出 洛 克 对 教育 的
他认为从小就要对幼童实施锻
炼,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从事体育活动, 使其有
[ !] ( "!#! ) 质” 。培养理智, 就是能够运用理智去驾驭 和支配自己, 克制自己的欲望, 顺从理性的指导; 礼
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 甚至身心得 不到健康发展; 学生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 缺 少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的学术视野 不宽, 学术基础不牢; 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全面素 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 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 个性发展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 中国果断实施了 “ 素质教育” , 但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应从何处着手、 怎样 培养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什么素质?在社会当 中仍争论不休, 也许我们可以从洛克的思想中得到 一些启发。 在智育方面, 洛克强调培养有学问的人。他要 求绅士一方面通过多方面的学习研究获得知识、 增 长学问、 发展智力; 另一方面, 还要通过各种技能技 巧的课业去获得技能技巧。在具体的方法上, 洛克 认为关键要让孩子爱好知识, 尊重知识, 在于使学 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 去改进自己提高求知欲 望, 要加以鼓励, “ 儿童无论问什么问题都不应该制 止他、 羞辱他、 讥笑他, 而应尽量向他解释, 让他懂 得。 ” 同时采用称誉的方法, 让儿童感到自己名誉得 被尊重。另外, 给儿童的答复不应是虚妄的, 为了 引导儿童的好奇心, 还可以故意使他们看到新奇的 事物。洛克反复的强调智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要根据儿童
!
"## $ 年 %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 西安) ! ’()*+,- (. /)*012* 34)5,06(+ (. 71,,+86 9(*:,- ;+6<2*=60>
洛克德育思想及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洛克德育思想及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洛克德育思想及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十七世纪英国闻名的思想家,主见“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阐述了他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不乏有关道德教育的思想。
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论及了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本文简述之,并谈谈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洛克没有系统的论述,归结起来,涉及到以下几点:第一,耻辱心。
洛克认为,鞭笞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不能真正地约束儿童,“只有出自诚心的耻辱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只有触及儿童心灵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康德有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心: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苍穹,一个是人内心的道德律。
我想,洛克的话可以说是与康德这句话的后半句相得益彰。
其次,礼仪。
洛克说的礼仪主要是指礼貌、礼节和风度,避开粗暴、轻视、非难和刁难他人的行为发生。
这是符合他的“绅士”教育的思想的。
这对我国幼儿教育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大量。
指的是一个人的气度,有大方的意思。
洛克认为“凡是最大量的人总是最富有的人,而且还可以得到别人的敬重与称誉”,贪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要培育乐于赠予别人的美德。
这一点已经涉及了人内心的道德修养,已经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行为习惯、礼貌礼仪,可以说是道德的升华。
但是“大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得到上层人士的敬重和称誉,这是洛克思想的局限性。
他还提到了“贪欲”,认为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但这是相对于“赠予”而言的,他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当是乐善好施的,因此他将“贪欲”归入人的品德的范畴,此处没有社会学的意义。
第四,公道。
“不行让儿童有侵害公道的举动”,洛克所谓的公道是指诚恳无欺,不夺取别人的财产之类的品德。
这属于社会公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五,真实。
洛克特别强调儿童说话要“真实”,他认为很多过错都可以得到原谅,“惟有曲解事实,用遁词去遮掩任何过失就不然”。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启示史蒂芬·洛克(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美国著名的进化生物学家,开创了“古新进化论”和野外试验研究方法,囊括了进化论的整体构想,影响深远。
他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深受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们的崇敬。
史蒂芬·洛克主张建立科学模型中关于进化的古新进化论,他认为在进化过程多样性中,种群主要通过随机变异发展出不断变化的形态,其中正确的形态可以不经意的传给子孙,而错误的形态则会被淘汰掉,目的是使种群在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
他还开创了以野外试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进化,充分揭示出进化是如何影响个体及群体的一种过程。
他用生动明快的语言和很有细腻观察力、洞察力的眼光,将进化学介绍给他的大多数读者,促进生物学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史蒂芬·洛克的教育思想和启示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洛克主张以学习改变行为,正是他的模型和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认知的变化和行为的改观,乃至社会改革,终归要仰赖于学习能力的改善。
他还主张将社会科学和文学的思考与科学的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物质现象以及认识社会形态的复杂性,研究十分全面。
另外,洛克还主张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消除其中的损耗,达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对指导今天的科学解决能源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总之,史蒂芬·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为社会改革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通过改变认知,以科学的视角理解世界,融合文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度认识世界现象,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借用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去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做出真正值得学习的行为举动。
浅谈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2016.02绅士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史上重要思潮之一,在促进封建教会教育向资产阶级世俗教育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它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此后在英法两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最终在英国得以确立且表现出强烈的英国特色。
17世纪,英国洛克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绅士教育思想推向高峰。
三个多世纪以来,英国社会依然延续了这种绅士教育的传统,且培养了大批人才。
正确分析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对当今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绅士教育发展的文化背景英国的绅士教育离不开源远流长的绅士文化,这种文化是以贵族精神为基础而发展的。
在此过程中,贵族社会吸取了中间阶层的部分价值观,另一方面中间阶层普遍追求社会上层文化精神。
这种向下吸取和向上学习的双向流动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融合,逐渐形成了英国社会全民的绅士文化。
早期的“绅士”与封建贵族相联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贵族阶层衰落和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到17世纪,绅士不再与出身和血统有关,人们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成为举止优雅、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绅士。
而这种努力的最好方式则是进入公学接受绅士教育。
由于向上等人看齐的社会风尚,想要进入贵族圈子的人必须接受此种教育,而试图保持住贵族地位的家族,也让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尽量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绅士。
由于这种文化心理的导向,以及成为“上等人”门槛的降低,绅士的人数大大增加,反过来这也促进了绅士教育的发展。
在英国,贵族精神从未被否定过,也从未受到过任何真正的挑战。
向上流社会看齐,不仅是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取向,也是学校教育的一条隐性规则,这为绅士教育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像伊顿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这样的学校,其首要宗旨就是使学生成为谈吐不凡、举止优雅的绅士。
大学教育更为如此,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为一个上等人,课程设置也为此服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这种绅士文化必然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也通过教育得到延续和传承。
二、洛克及其绅士教育思想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一170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前人相关的绅士教育思想,将其理论系统化,把绅士教育思想推向高峰。
2024年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2024年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洛克(John Locke)作为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其绅士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随着家庭教育的日益受到重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从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自律与责任的培养、情感教育与沟通、实践与体验教育以及自由与平等的家庭教育氛围等方面,探讨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重视个性发展的全面性洛克认为,绅士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在身体、智力、道德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家庭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因此,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借鉴洛克的观念,注重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此外,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及学会表达情感、处理人际关系。
二、强调自律与责任的培养洛克强调绅士应该具备自律和责任感。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同样需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家庭和社会规则。
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承担适当的家务和责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道德发展,教育孩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他人。
通过这些教育和实践,孩子将逐渐学会自律和承担责任,成为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三、注重情感教育与沟通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强调情感教育与沟通的重要性。
同样,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情感教育与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通过良好的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给予孩子更合适的教育和引导。
此外,情感教育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示
约翰·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洛克从反对天赋观念倡言白板论出发,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重视教育在形成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虽然洛克生活的年代已经十分遥远,虽然绅士教育的思想还很有局限,但是洛克对培养对象的良好的规划,与我们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教育价值有着共通之处。
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其中一节选对自己有了一定的启示,《教育漫话》开篇就说了健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他的体育教育思想。
洛克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
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他把健康放在了比其他一切种种都重要的位置上面。
这也使我联想到了我们当前教育呈现重智育轻体育的问题,我们应该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
对于身体健康的标准,洛克提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受痛苦”,因此,洛克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身体锻炼自幼小开始。
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应多注意户外活动,多注意呼吸新鲜空气。
洛克说:“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
”洛克认为,儿童的衣服不宜过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衣着也不宜过暖,使身体习惯于气候的变化,增强抗寒能力。
常用冷水洗脚、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可使衰弱者恢复健康,健康人增强体质。
在饮食方面,应粗食淡饮,少食油腻、肉类食物,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
睡眠对于增进儿童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让儿童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起早睡。
应为儿童选择坚硬的卧床,以锻炼其身体,如果让儿童睡在羽绒被褥里,必会消融其体魄,这是“虚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与我们现在一些人采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长辈对他们呵护有加,在饮食、穿衣、日常生活上生怕出现一点差错,教育的方法与洛克提倡的恰好相反。
我觉得我看了《教育漫话》后应该对我们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一个审视,不能说要完全的照搬洛克的教育思想,但也应该有所借鉴,不要对孩子过于的溺爱。
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根本的地位。
洛克把良好的道德品质视作绅士人格的灵魂。
他指出“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是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与洛克的思想相吻合,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道德教育的份量。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洛克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洛克指出“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作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榜样所起到的吸引或阻止儿童去模仿的教育力量,比任何说教的作用都要大而深刻。
洛克还指出了伴侣的影响和作用,他认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
教导都大”。
由榜样和伴侣的思想让我想到了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三次搬家正是为了给孟子寻求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一个好的榜样。
我国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
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
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也应该注意伴侣对儿童的影响。
在教育的方法问题上,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和教师注意的,洛克认为“应使儿童尽量多接近他们的父母及受托照顾他们的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儿童在跟前的时候,应使他们感到舒适自如,他恶魔内在父母或导师的跟前应该获得他们的年岁所应有的自由,不可无故加以不必要的拘束。
假如他们觉得处在父母、导师跟前等于坐牢似的,他们自然就不喜欢跟父母、导师在一道了。
”这提醒了现在许多做父母和教师的人,有些父母平时工作非常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等到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等许多方面的问题,觉得孩子做的不够好,便严格的要求孩子;有些做教师的,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不让孩子做违反纪律的事,也是在孩子的面前非常的严厉。
这些做法都使孩子非常的拘束,失去了自由,而且也拉大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得现在社会上许多的父母和教师都说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则控诉父母和教师不理解他们。
我想这就是在教育的方法上存在着问题,洛克提出的这一思想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智育是洛克绅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德行是第一位的,智育居第二位。
智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尊重知识的态度;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他提出了一个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包括:阅读、书写(写字)、绘画、外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作文(写作)、神学、算术、几何、地理、天文、历史、伦理学、法律、逻辑、修辞学、年代学、自然哲学、速记等等。
此外,还要学习舞蹈、音乐、击剑、骑马、各种手工技艺(画图、园艺、细木工、薰香、油饰、雕刻等)、商业计算,最后是出国旅行。
可见,洛克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
他曾说的这段话应该作为所有教育者的座右铭:“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
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
”我们应该在各种教育哲学理论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反思当今的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插上高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