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的评述3

合集下载

对苯醌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

对苯醌合成对苯二酚的工艺研究

从 图 1可 见 : 随着[ ( 对 苯 醌 ): ( 亚 硫 酸 铵) ] ( 简 称原 料配 比) 的增 加 , 对 苯 二 酚 收率 逐 渐
增 加 。这 是 因 为 还 原 剂 用 量 较 少 时 , 不 能 与 反 应
基 甲酮 ( 质量 分数 9 9 ) , AR; 硫酸( 质 量 分 数
2 . 1 原 料 配 比
在原料 配 比为 1: 2 . 5 、 反 应 时 间为 3 0 mi n 、
收稿 日期 : 2 0 1 3一 O 5—1 5 ;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 2 0 1 3—1 0 —1 4 。
作 者 简介 : 石成灿( 1 9 8 8 一 ) , 硕 士在读 , 研 究 方 向 为绿 色化 学
为 1 5 0 mL , 结 晶 后 的母 液 每 次 重 复 套 用 , 对苯醌转化率可达 7 6 . 5 8 。 关键词 : 对 苯 醌 亚 硫 酸 铵 中 图分 类 号 : 0 2 4 4 . 6 合成 对苯二酚 工 艺 改进
文献标识码 : A
对 苯二 酚是 一 种 重 要 的精 细化 工 产 品 , 在 感
与 催 化 。 E ma i l : 8 0 5 3 3 7 9 4 9 @q q . c o n。 r
在反 应时 间 为 3 0 mi n 、 水用量为 1 5 0 mL、 溶
*通信 联 系人 , E — ma i l : wu g u a n g we n0 2 8 @e y o u . c o i n 。
第 3 O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1 月






33
SPECI AI I TY PETROCHEM I CALS

医药级对苯二酚合成

医药级对苯二酚合成

医药级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药物和医疗器械。

以下是医药级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
1. 电化学合成法:将对苯二酚作为阳极材料,以硫酸铜和硫酸钠为电解液,通过电化学反应合成对苯二酚。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收率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成本较高。

2. 氧化还原法:以对苯二酚为原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使对苯二酚被还原成对苯二酚钠盐,然后再用酸进行中和反应,得到医药级对苯二酚。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收率较低。

3. 还原-氧化法:将对苯二酚与还原剂一起还原成对苯二酚钠盐,然后再用氧化剂将其氧化成对苯二酚。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率,但操作较为复杂。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医药级对苯二酚合成方法,具体的合成方法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同时,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合成的对苯二酚质量符合要求。

对苯二酚工艺简介

对苯二酚工艺简介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简介反应机理第一步,对氨基苯酚重氮化反应。

在低浓度硫酸和亚硝酸钠作用下,对氨基苯酚首先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对重氮基苯酚硫酸盐:+ NaNO2 + + N2HSO4 +2 H2O2SO42 a4在反应中生成的亚硝酸将通过加入脲素或硫脲来消除:O2HNO2+ NH2 2 2N2 + CO2 +3H2O第二步,对重氮基苯酚硫酸盐在硫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对苯二酚。

+ H2O + N2+H2SO42HSO4a 4两步合并(重氮化及水解)的反应式为:+ NaNO2 + N2 +N a HSO4 + H2O2SO42制备方法1、重氮化反应在重氮化反应器中加入15%浓度的硫酸、98%含量的对氨基苯酚,搅拌降温至-5~0℃,滴加40%浓度的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时间30~45分钟,滴毕保温0.5小时,保温毕加入尿素搅拌15分钟,当氮气放出不明显时,加入硫脲再搅拌15分钟。

滴加、保温与加料温度均保持-5~5℃。

得到深褐色重氮液,于0℃保存待水解滴加用。

2、水解反应在水解反应器中先加入30%浓度的硫酸,加热至106~108℃回流,用保温(0℃左右)滴加漏斗滴加上述重氮液,滴加1小时,于102~104℃回流保温3~8小时,降温至常温得到含1.7%左右的对苯二酚的浅棕色水解液。

3、萃取分离用甲基异丁基酮(MIBK)(6份)分四次(各次量比3:1:1:1)萃取水解液,得到棕红色萃取油层(含对苯二酚7%左右)。

中和至中性后供蒸馏使用。

4、蒸馏、切片包装采用减压蒸馏,萃取剂甲基异丁基酮(MIBK)回收套用,对苯二酚切片包装。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较多,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种,其中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有苯胺氧化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双酚a法等;中试规模的有电化学法,其余方法均处于研究阶段。

下面将对对苯二酚主要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2.1苯胺氧化法。

2.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为克服苯胺氧化法制取对苯二酚生产工艺存在的诸多缺点,上世纪60年代开发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该法首先在酸性催化剂(磷酸硅藻土或alcl3)存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使其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再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存在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产物经中和、萃取、离心分离、提纯、真空干燥后得成品。

以对二异丙苯计,对苯二酚收率为80%左右。

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苯胺总污染低(约30%),成本低。

然而,由于副产物多,成分复杂,很难将其分离。

2.3双酚a法?2.4苯酚与过氧化氢的羟基化出于经济和环保方面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的方法,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该法是以苯酚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经脱出水、高沸物、苯酚并分1/3在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过程中,研制与开发新型的催化剂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到目前为止,研制的催化剂品种达上百种,其发展趋势从单一的、均相的无机物或金属有机配合物向复合的、非均相的催化剂发展。

(1)使用无机酸或金属离子络合物作为催化剂?(2)使用氧化物作为催化剂?(3)使用分子筛作为催化剂?(4)杂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5)其他催化剂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所用的催化剂除以上各类型外,shevade等在zsm-5分子筛上镶嵌cucl16pc合成cucl16pc/zsm-5催化剂,研究了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年产1000吨对苯二酚

年产1000吨对苯二酚

一、对苯二酚介绍
对苯二酚(o-Phenyl phenol)也称对苯氧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OH。

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机械性质脆,易溶于水和醇类,不溶于烃类和脂肪类溶剂。

对苯二酚有抗菌和防腐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
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农药、染料等行业。

二、对苯二酚生产工艺
1.原料准备:对苯二酚的主要原料为苯酚,还需要甲苯、氢氧化钠或
氯化钠、硫酸和碳酸钠等物料。

2.生产步骤:
(1)将苯酚与甲苯,以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或氯化钠,加热到90℃,进行相应的反应,得到苯酚缩水合物。

(2)将这种缩水合物加入硫酸,加热到热(可达到150℃),发生
氧化反应,得到对苯二酚及其酯化合物混合物。

(3)将上述反应物加入碳酸钠溶液,酸化彻底,得到对苯二酚水合物。

(4)最后用烘箱将水合物干燥,即得到对苯二酚。

三、对苯二酚1000吨产能的设备需求
1.原料处理设备:原料存料机、流量计、分配计量机。

2.生产反应设备:反应釜,循环系统,加热片及冷却系统。

3.结晶分离设备:离心机、混合机、罐式蒸发机。

精细有机合成习题三

精细有机合成习题三

精细有机合成习题三学号班级一、卤代反应1、芳环上亲电取代卤化时,有哪些重要影响因素?答:1)反应物的结构环上已有取代基影响反应活性和取代位置2)催化剂反应试剂一般单质,催化剂用路易斯酸3)原料杂质。

由于使用路易斯酸催化,原料中的水份、某些杂环化合物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故工业生产中限制芳烃中水含量。

4)反应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快,活性提高,但副产物增多。

5)由于该反应表现连串反应特点,随着反应进程增大,副产物增多,在工艺上必须控制卤化深度。

6)工业生产中,反应器类型对反应有影响。

如釜式反应器返混严重,副反应增加,而塔式反应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返混现象,副反应少。

2、简述由甲苯制备以下卤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和主要反应条件。

解;1)CH3Cl2 ,FeCl3CH3ClCl, hvCCl3ClKF, DMFCF3Cl环上亲电取代侧链自由基取代氟的亲核置换2)CH3Cl, hvCCl3KF, DMFCF323CF3Cl侧链自由基取代亲核氟置换环上亲电取代3)与反应1)类似4)CH 3Cl , FeCl 3CF 3Cl Cl5)CH3CCl 3Cl6)CH 33、写出以邻二氯苯、对二氯苯或苯胺为原料制备2,4-二氯氟苯的合成路线、每步反应的名称、各卤化反应的主要反应条件。

ClClFCl环上亲电取代氟亲核置换反应ClClCl 2 , FeCl 3ClClClFClClKF , DMSO 环上亲电取代氟亲核置换其它卤代烃制备NH 2ClCl224N 2+HSO 4-ClClNH2ClClNaNO2 ,H2SO4N2+HSO4-ClClCH3OHCl ClCl Cl ClNO2NO2ClClNH2ClClN2+HSO4-ClClXClCl( X= Cl,Br,I,F )4、写出由副产2,3-二氯硝基苯制2,3,4-三氟硝基苯的合成路线中各步反应的名称,各卤化反应的主要反应条件。

ClClNO2ClFNO2ClFClCl, 200°CH SO , HNONO2ClFClNO2FFFKF , DMF /氟亲核置换氯自由基取代亲电硝化反应氟亲核置换二、磺化反应1、现需配制1000 kg H2SO4质量分数为100%的无水硫酸,试计算需用多少千克98.0%硫酸和多少千克20%发烟硫酸?解:20%发烟硫酸按硫酸百分率计=100% +0.225*20%=104.5%设需98%硫酸xkg,则1000=0.98*x+(1000-x)*1.045从而求得x的量。

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

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

第22卷第6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Vol22,No6 2006年12月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ec.2006文章编号:1001-7631(2006)06-0544-05苯酚催化氧化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胡玉才1 韩德红2 齐曾红1 殷 平1 梁 涛1(1.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2.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化工系,山东潍坊 261031)摘要:以苯酚为原料,复合金属离子为催化剂,研究用气相氧化合成苯醌,用铁粉还原苯醌制对苯二酚的两步法工艺,考察了氧化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催化氧化制苯醌适宜的工艺条件是以甲醇为溶剂、摩尔比为1∶3的Cu(NO3)2和NaNO3为催化剂、催化剂加入量为苯酚质量的1/2、70℃、2.7MPa、反应2.5h。

在此反应条件下,苯酚转化率可达90%,苯醌选择性达88%。

以铁粉作还原剂,将苯醌还原为对苯二酚,苯醌可完全转化,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可达99.5%。

关键词:苯酚;催化氧化;苯醌;对苯二酚中图分类号:O625.31+2 O642.32 文献标识码:A对苯二酚(HQ)是一种附加值高、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照像显影剂、自动氧化抑制剂、单体阻聚剂、橡胶防老化剂及合成染料等。

HQ生产工艺有苯胺氧化法、对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和苯酚直接氧化法。

合成HQ的氧化剂有过氧羧酸、过氧酮和过氧化氢等,所用的催化剂有无机酸、有机酸、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分子筛。

前两种生产工艺复杂、三废处理困难、生产成本高。

苯酚直接氧化法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H2O2为氧化剂,采用不同的催化剂。

其中,法国Rhone2Poulenc 公司以H3PO4/HClO4为催化剂,日本Ube公司以硫酸盐为催化剂,意大利Enichem公司以钛硅分子筛(TS21)为催化剂。

Enichem公司建设的104t/a苯二酚生产装置于1996年试运行[1],该法无环境污染,选择性高,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
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是对苯二酚生产的一种常见工艺:
1. 原料准备:苯酚和硫酸为主要原料。

苯酚通过蒸馏和纯化等过程获得高纯度苯酚。

硫酸可以通过硫磺的氧化反应制备。

2. 反应:苯酚和硫酸按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并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反应。

反应常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常用催化剂有三氧化硼和硫酸铜等。

反应生成的中间体苯醌被还原为对苯二酚。

反应控制要求较高,以获得高产率和纯度。

3. 分离和纯化: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常用工艺包括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对苯二酚与其他物质的沸点差异被利用,将对苯二酚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结晶和萃取过程则是利用对苯二酚易溶于水和一些有机溶剂的特性,将对苯二酚从污染物中分离出来。

4. 干燥和包装:纯化后的对苯二酚进行干燥,去除水分,以防止产品受潮变质。

干燥后的对苯二酚进行包装,存储或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可能因生产规模、设备和工艺技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只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工艺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同时,还需要重视环保和安全生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人身造成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类型:毕业论文(这排改成封面格式要求的样子)题目: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研究学生姓名:费金鑫指导教师:陈玲霞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时间:2016年4月摘要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本文分别介绍了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及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目前对苯二酚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苯胺氧化法、双酚A法、电化学法和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等,此外,本文还对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论文的正文只有7页,太少了,至少要13~18页。

论文里有些地方我直接修改了,你还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在文中标出来了,就在这个文档里修改。

AbstractHydroquino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droquino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hydroquinone roughly the following: aniline oxidation method, bisphenol A (BPA), a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phenol hydroxyl 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also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hydroquinone were simple comment.Key word: hydroquinone, synthesis, proces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性质及用途...................................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 (1)1.1.2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1.3对苯二酚用途 (1)2 对苯二酚的合成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3)2.1苯胺氧化法 (3)2.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4)2.3双酚A法 (4)2.4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 (4)2.4.1一无机酸或金属离子配合物为催化剂 (4)2.4.2以氧化物为催化剂 (5)2.4.3以分子筛为催化剂 (5)2.4.4以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 (5)2.4.5其它催化剂 (5)2.5电化学法 (6)2.6其它合成方法 (6)3 生产工艺 (6)3.1主要生产过程 (6)结论 (8)参考文献 (9)1 绪论对苯二酚是香料、药品、染料、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材料、辅助剂和中间体, 主要应用于制作摄影胶片的显影剂、生产蒽醌和偶氮染料、美白剂、抗衰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

此外, 对苯二酚还可用于加工其它精细化工物品。

近几年来, 对苯二酚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种类较多, 目前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其中已被广泛应用的有苯胺氧化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双酚 A 法等; 中试规模的有电化学法,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正在研究阶段,尚不成熟。

本文将对对苯二酚主要的合成工艺进行简单的评述。

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别名:氢醌英文名:p-Hydroquinone分子式:C6H6O2分子量:110.11CAS NO.:123-31-9结构式:图1-1 对苯二酚分子结构式1.2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表1-1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1.3对苯二酚的危险特性对二苯酚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特性,在表1-2中分别列出了对二苯酚的侵入途径、危险特性、急救措施和泄漏处置、储运注意事项等。

1.4对苯二酚的用途对苯二酚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重要组成部分,在橡胶、药品、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助剂和中间体等生产领域被应用广泛。

下面各方面的应用可稍微写得详细些,每种应用最好至少写3行以上。

1)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抗氧剂。

同时也是生产MBH,DBH防老剂的原料和阻聚剂等。

同样也可作为氟橡胶的硫化剂,也可作于氧化与聚合反应的抑制剂等等。

2)在阻聚剂方面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阻聚剂,主要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丙烯腈等3)在染料方面的应用对苯二酚是制造燃料的中间体,制造蒽醌染料、偶氮染料等。

4)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在医疗上可用于处理结膜炎、淋病等。

5)在摄影行业中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摄影胶片的黑白显影剂。

6)在化肥工业方面的应用添加对二苯酚的尿素具有以下特点:氮的利用率高、肥效期长、便于施用、增产节肥,从而改良了普通尿素的性能。

7)其他领域对苯二酚还可作为稳定剂、抗氧剂、抗凝剂、催化剂等。

2 对苯二酚的合成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2.1 苯胺氧化法对苯二酚最早的合成方法是苯胺氧化法。

此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包括两步反应, 即苯胺在硫酸介质中经二氧化锰氧化成对苯醌, 再在水中用铁粉将对苯醌还原成对苯二酚。

其优点有以下几种:工艺成熟、反应容易控制、收率及产品纯度高等。

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原材料易消耗,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我国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对苯二酚生产最常采用的就是苯胺氧化法。

至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厂家继续使用。

2.2 二异丙苯过氧化法为解决苯胺氧化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0世纪60年代研究出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其最初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使其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再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经一系列流程制得成品。

该方法与苯胺法比较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较小等优点。

但由于该方法产生不必要的产物多,并且成分比较复杂,从而产物难分离。

2.3 双酚A法用浓盐酸、H2 SO4 或离子交换树脂对苯酚与丙酮进行催化反应合成双酚A,再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定量裂化成苯酚和异丙烯基苯酚,经过过氧化氢氧化后合成对苯二酚和丙酮。

反应合成的苯酚和丙酮可循环利用。

该合成方法没有污染, 相对经济, 收率高, 所以综合经济效益好。

2.4 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人们开始从经济和环保方面着手考虑对苯二酚的生产方法,20 世纪70 年代研究出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的方法,并在工业化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该方法以苯酚为原材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该方法与苯胺氧化法和二异丙苯法相比较,苯酚羟基化法反应过程及分离操作简单,因此消耗少污染小;在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过程中, 研究新型的催化剂一直是极力去攻克的研究内容。

截至目前,研制出的催化剂种类很多, 其发展状况从单一到复杂均相到非均相的催化剂方向发展。

2.4.1以无机酸或金属离子配合物为催化剂在苯酚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早期研究阶段, 主要以强无机酸或Fe( Ⅲ)、Cr ( Ⅲ) 、Fe( Ⅱ)、Co ( Ⅱ) 及Cu ( Ⅱ)等试剂为催化剂, 以H 2O2 为氧化剂进行均相催化反应, 生成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物。

以强无机酸或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法生成对苯二酚。

虽然污染小,但所用H2O2的浓度较高, 苯酚转化率比较低, 反应效果不佳,且有的采用诸如HClO4、H2SO4等作催化剂, 增加材料费用; 另外,催化反应为均相反应, 催化剂与产品难分离。

2.4.2以氧化物为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应用广泛。

初期主要是简单氧化物,后来研究发现,大部分单一氧化物分解活性比较低,而由简单氧化物组成复合氧化物后, 由于结构和理化性能改变, 从而复合氧化物具有很好的羟化活性。

关于用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苯酚羟化的研究基本都不成熟, 截至目前,还没有完全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2.4.3以分子筛为催化剂经过不断发展,以分子筛类作催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H2O2浓度苯酚转化率和H2O2有效利用率高、苯二酚选择性高、生产成本低、产品易分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当前发展的方向是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双氧水氧化苯酚法。

2.4.4以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杂多化合物是一种反应快的多电子氧化剂, 经过一定的处理, 其它物质容易被氧化, 同时可还原自身的形态。

经过不断研究, 杂多化合物以其独有的分子结构和催化性能, 在对苯二酚反应中广泛应用。

用杂多化合物作催化剂可高选择性地合成单一的苯二酚异构体, 从而降低了分离能耗, 但由于用乙腈( 或甲醇) 作反应介质, 反应过程的毒害性较大, 且苯酚/ H2O2 的摩尔比较小, H2O2的用量太大, 此外, 催化剂回收比较困难。

2.4.5其它催化剂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所用的催化剂除以上各类型外, Shevade 等在ZSM -5 分子筛上镶嵌CuCl 16 Pc 合成CuCl16 Pc/ ZSM -5 催化剂, 研究了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此外, Seelan 等用原位配位合成方法将金属酞菁配体( M Pc, M = V、Co 和Cu) 镶嵌到Y 型分子筛内合成了镶嵌配体的Y 型分子筛, 此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苯酚羟基化活性等。

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具有以下优点:原料多且价格低廉, 催化反应工艺简单, 可同时获得两种产品(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 有利于大型工业化, 污染少, 产品质量优良等优点。

此方法被认为是21 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工艺路线之一。

2.5 电化学法有关电化学法合成对苯二酚的技术, 业界人士已做了许许多多的研究,有的已开始投放工业化生产。

由于用电合成生产具有价格便宜、产品质量优良、合成工艺短、同时在常温常压下易加工生产、三废污染少等优点, 所以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

该方法是将苯或苯酚在阳极氧化成对苯二醌, 将所得的对苯二醌在阴极还原得到对苯二酚。

Sotaro 等以Cu( Ⅰ) / Cu( Ⅱ) 作为氧化还原电极, 采用电化学方法由苯合成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收率为35% ~42% 。

Iniesta 等则在掺杂硼的钻石薄膜电极上研究了苯酚电化学氧化生成对苯二酚的反应。

由于在对苯二酚的电合成工艺中苯的转化率及有机相中醌含量较低, 消耗快, 电极及隔膜的寿命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目前还没有工业化生产中被应用。

2.6 其它合成方法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或已达中试规模的合成方法外, 对苯二酚还可以通过对硝基苯酚或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催化加氢或酸性水解制得。

苯酚在水溶液中用氧气催化氧化也可以得到对苯二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