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钻井地质设计书

合集下载

开窗侧钻钻井技术

开窗侧钻钻井技术

开窗侧钻钻井技术开窗侧钻钻井技术是在定向井、水平井、小井眼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钻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钻井工艺的发展水平。

利用该技术能使套损井、停产井、报废井、低产井等复活,改善油藏开采效率,有效地开发各类油藏,提高采收率和油井产量,降低综合开发成本;能充分利用老井井身结构对油藏开发再挖潜,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场、地面采输设备等,减少钻井作业费、节约套管使用费、地面建设费,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该技术的推广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油藏区块多年的开采,已进入开发后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量的停产井、报废井;由于地层复杂,勘探和开发难度大,存在大量的套损井、低产井。

应用开窗侧钻钻井技术进行老井重钻,使老井复活并增加产能,市场前景广阔,经济和社会效益好,因而该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侧钻的作用及意义侧钻的作用:1、油气水井侧钻在开发区利用原井眼,完善并保持了部分井网,可减少打部分调整井。

2、在开发区利用原井眼,可利用油气水井侧钻加深层位,获取新的油气流。

3、通过油气水井侧钻,使部分停产井恢复生产,提高油气井利用率及开发效果。

4、侧钻作为井下作业大修主要工艺措施,有利于老区改造挖潜,提高井下作业工艺技术水平。

侧钻意义:1、油藏储层构造及断块复杂,打不到目的层的垂直井2、因水淹、水窜而储量动用程度差,剩余油具有可采价值的生产井3、生产过程中油层套管严重破损的停产报费井4、井下复杂事故以及为满足开发特殊需要等原因的油气水井二、开窗的方法及类型定斜器开窗侧钻方法:将一定规格的定斜器送入油层套管内预计开窗的位置固定,然后使用磨铣工具沿定斜器轴线一侧磨铣出一定形状的窗口从窗口钻新井眼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常用的常规侧钻开窗方法。

截断式开窗侧钻方法:采用液力扩张式铣鞋在预定井段磨铣切割套管达到开窗口后进行侧钻。

侧钻水平井多采用此方法开窗。

聚能切割开窗侧钻方法:采用聚能切割弹下至预定井段启爆切割段,把导管切割成一定技术要求的碎片,以达到开窗目的后进行侧钻。

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及应用

侧钻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及应用
效果 :①初期生 产一般含 水较 低 ,产量 较高 ;②控 制一 个或 几个 油层 的最有 利部 位 ,对 提高 采 收率作 用
大 ,且可 以实现层间接替 ,累积产油 多 ;③有可能钻 到低部 位井未钻遇 的新 油层 ,增加 新储 层 。
[ 收稿 日期]2 0 —1 —2 07 2 o [ 金 项 目]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集 团 公 司 十 五 科 技 攻关 项 目 ( 00 5 。 基 P 1 3 )
计程 序 、方 法 和 标 准 ,该 模 式 在 全 局 进 行 推 广 应 用 。
[ 键 词 ] 复 杂 断块 油 藏 ;侧 钻 井 技 术 ;挖 掘 剩 余 油 ;地 质 设 计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TE 2 2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 0 9 5 (0 8 2— 4 4 0 文 0 0— 7 2 2 0 )0 0 8 — 4
升盘实施侧钻 的老井 ,设 计 中控制井 斜 角接 近 4 。 5 ,尽量 沿各层 系局 部高点 多穿 油层 ,井 与靶点 的水 平距 离小于 20 为宜 。层系较单一 的断失层潜 力多选择靠 近靶点 的老井 。② 对 于处 于构 造腰部 的井 间滞 留区 0m
及井 网不完善 的潜力层 应重点考 虑井 网 的完善 ,井 距 的适 当,靶 点应设 计在 井 间剩余 油较 为 富集 的地 区。
侧 钻 井 油 藏 地 质 设 计 技 术 及 应 用
徐 琴 (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 q442; Jx 3 3 胜利油田 l 0 有限 公司 现河采油 厂, 山东 东 276) 营 50 8
[ 要 ] 复 杂 断 块 油 藏 在 开 发 中后 期 剩 余 油极 度 分 散 .呈 现 “ 而散 ” 的 特 征 , 造 成 局 部 微 构 造 高 点 及 井 摘 小

复杂断块油藏侧钻井油藏地质评价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侧钻井油藏地质评价技术

5生产一线复杂断块油藏侧钻井油藏地质评价技术文⊙王延霞(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山东东营)摘要:复杂断块油藏构造复杂、断层多、断层级别差异大,断层的识别和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同时因陆相湖泊沉积的多物源、多期次造成储层分布的复杂性,使得断块油藏含油层系多、含油条带窄,滚动开发初期占屋脊打高点的开发模式造成井间滞留区、断失层及局部微高的剩余油难以充分动用,复杂断块油藏侧钻井油藏地质评价从构造和储层精细研究入手,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发现可采剩余油,规范化一整套油藏地质设计模式,为侧钻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保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含油条带;侧钻井;可采剩余油前言近五年来,现河采油厂根据辖区内复杂断块油藏成藏特点和开发现状,从构造和储层精细研究入手,紧密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完钻井,细化油层顶面构造和单砂体分布,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剩余油潜力区,侧钻井作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因其明显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

一、油藏静态地质研究(一)精细构造研究细化构造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和人机联做技术,为精细构造研究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断层的识别能力由以前的20米断距提高到10米,并且断层的位置更准确,能识别更多主断层附近的小断层;其次是成图观念的转变,由以前的标准层构造成图变为砂层组或油层顶面构造成图,开展小区块内、大比例尺(1:5000)、小等高距(2-5米)非标准层构造成图,落实目的层位微构造高点,细化局部构造;第三,根据完钻井的精细地层对比,校正工作站一体化成图技术完成的构造图,主要是由于地震数据体是时间域,由井间对比的油层海拔高度和断点位置修正构造图,使其更加逼近地下的真实情况,实践证明校正后的构造图和新钻井的高度误差小于5米。

(二)重新进行地层对比随着完钻井数增加,地下砂层组内单个油砂体个数增加,井与井之间油砂体之间的连通关系更加复杂,开发初期的地层对比分层方案必须修改,300米井段内小层数目一般都增加5-8个,因此需要重新编制区块内油砂体小层平面图,从而弄清楚井间油砂体连通情况,发现平面上和纵向上储量未动用区域,根据开发现状和井况设计侧钻井的靶点位置。

YZ1斜井定向井小井眼侧钻技术

YZ1斜井定向井小井眼侧钻技术

收稿日期:2023-06-17;修订日期:2023-10-23。

作者简介:陈进程(1997—),男,现从事钻井工艺研究。

E-mail:chenjc.shhy@sinopec.com。

文章编号:1673-8217(2024)02-0118-04YZ1斜井定向井小井眼侧钻技术陈进程,李基伟,王宏民,杜林雅,田胜雷(中国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上海浦东200120)摘要:YZ1斜井是位于南黄海盆地南五凹陷北部斜坡带南中11号构造的第一口风险探井。

YZ1斜井215.9mm井眼段在钻至3588m后无进尺,起钻至井口发现钻头落井,多次尝试打捞失败后,决定在裸眼井段注200m水泥塞后侧钻开窗。

侧钻点较深、地层强度高、地层岩性多变、井况复杂,侧钻作业难度大。

通过减少扶正器数量,选择5刀翼、强攻击性的胜利天工S323PDC型钻头搭配1.5°螺杆马达的钻具组合,进行控压控时钻进、划槽、造台阶,克服了该段侧钻位置深、井况复杂、地层强度高等困难,一次性成功侧钻。

侧钻过程顺利、新井眼轨迹平滑、井斜降低。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定向井;侧钻;注水泥塞;风险探井中图分类号:TE243 文献标识码:ASmallholesidetrackingtechnologyforYZ1inclineddirectionalwellCHENJincheng,LIJiwei,WANGHongmin,DULinya,TIANShenglei(SINOPECShanghaiOffshoreOilandGasCompany,Pudong200120,Shanghai,China)Abstract:YZ1inclinedwellisthefirstriskexplorationwelllocatedinthenorthernslopezoneoftheNanwuSagintheSouthYellowSeaBasin.Afterdrillingto3588m,therewasnofootageinthe215.9mmsectionofYZ1deviatedwell.However,thedrillbitwasfoundtohavefallenintothewellwhentrippingouttothewellhead.Aftermultipleunsuccessfulattemptstosalvage,itwasdecidedtodrillawindowbehindthe200mcementplugintheopenholesection.Thesidetrackingoperationisdifficultduetodeepdrillingpoints,highformationstrength,complexformationlithology,andcomplexwellconditions.ByreducingthenumberofstabilizersandselectingtheShengliTiangongS323PDCdrillbitwith5bladesandstrongattack,combinedwitha1.5°screwmotordrillingtoolcombination,duringpressurecontrol,drilling,grooving,andbenchbuildingwerecarriedout,overcomingthedifficultiesofdeepsidetrackingposition,complexwellcondi tions,andhighformationstrengthinthissection,one-timesuccessfulsidetrackingwascompleted.Thesidetrackingprocessandnewwellboretrajectoryaresmooth,thenewissmooth,andthewellboredeviationisreduced.Keywords:southyellowseaBasin;directionalwells;sidetracking;injectioncementplug;riskexplora tionwells1 侧钻技术难点YZ1斜井是位于南黄海盆地南五凹陷北部斜坡带南中11号构造的第一口风险探井,作业平台为勘探八号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完钻层位为三叠系青龙组。

《套管开窗侧钻井》课件

《套管开窗侧钻井》课件
进行开窗作业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窗作业,确保开窗成功。
侧钻井作业
1 2
确定侧钻位置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侧钻位置,并进行标记。
安装侧钻工具
根据侧钻位置,选择合适的侧钻工具,并进行安 装。
3
进行侧钻井作业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侧钻井作业,确保侧钻成功。
完井作业
清理井筒
01
对井筒进行清理,确保井筒内无杂物。
安装井口装置
套管开窗侧钻井的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老油田开
发后期的问题。
02
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得到了不
断发展和完善。
03
未来展望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套管开窗侧钻井技术
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向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钻井过程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
环保技术的引入
研发和应用环保型的钻井技术和材料,降低钻井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
市场前景与需求预测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对石 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从而带动套管开窗侧钻井市场 的需求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
02
套管开窗侧钻井技 术原理
开窗技术
套管开窗技术是指通过在 预定的套管位置切割一定 长度的窗口,以便进行钻 井作业。
开窗过程中需要使用钻井 液来冷却和润滑切割工具 ,同时携带岩屑返出地面 。
ABCD
开窗技术需要精确控制钻 头位置和切割深度,以确 保窗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开窗完成后,需要对窗口 进行清洗和检测,确保其 满足钻井作业的要求。

5.5吋套管侧钻

5.5吋套管侧钻

套管壁厚及外径的确定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5. 5 7 7. 8 8. 6 9. 2 10 .3 11 .2
接头最小连接强 度KN 最小抗挤强度 MPa 最小抗内压强度 MPa
套管接箍外径尺寸
按照万仁溥主编《采油工程手册》中套管设 计节点分析理论,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确
2.套管出厂技术检验标准: 6.机械性能指标:
钢级:N80 屈服强度≥552 N/mm2 抗拉强度≥689 N/mm2
7.套管出厂试压50Mpa,保 压时间3分钟。 8、套管管体经过漏磁(N10 )探伤,两端经过磁粉(N10) 探伤.
内压实验
2003年1月8日,委托石油大 学石油工程实验室为我公司生产 Φ95mm×6.5mm特种套管检验了 耐压极限和螺纹承载能力实验。
油井
20 0
1 1
开井4000 日液2000 水平 日油 400 水平 100 综合 50 含水 水井
0 2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800
60
50 103 51
28
46
4
0
78 154 397
890
1286
1805179020071760208420191579
193119532146 1204
2.2地质设计标准化
针对侧钻井地质设计要求高和现河构造储层复杂的特点,通过以上技术 研究集成,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套“两论述十三图五表”侧钻井地质设计标 准模式,已作为胜利油田分公司标准在全局进行推广。
地质设计标准模式 两论述
井 区 油 藏 地 质 特 征 开 发 现 状 及 潜 力 分 析 油 层 顶 面 构 造 图 小 层 平 面 图 主 力 层 有 效 厚 度 等 值 图 南 北 向 油 藏 剖 面 图 东 西 向 油 藏 剖 面 图 小 层 注 入 采 出 状 况 图

钻井地质设计

钻井地质设计

14 14
四、地质设计编写准备
邻井资料 邻井资料 1. 完井地质报告 2. 完井综合图 3. 地层压力、温度梯度 地层压力、 4. 层位、分层、主要岩性和岩性组合 层位、分层、 5. 与本井的对比关系(尤其有取心作业时) 与本井的对比关系(尤其有取心作业时) 6. 井身结构 7. 钻井液体系、性能 钻井液体系、
22 22
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六、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井身结构
欠压实
压力系数
破裂压力梯度
静岩压力梯度
23 23
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六、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井身结构
欠压实
在东三段地层( 在东三段地层(1640m/1500ms— 2070m/1800ms)存在低速度段, )存在低速度段, 推测该井段存在高压异常。 推测该井段存在高压异常。
地质设计的编写
中海石油(中国)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
1 1

一、地质设计分类 二、做地质设计前的工作 三、地质设计的原则 四、地质设计编写准备 地质设计编写准备 五、地质设计编写过程 地质设计编写过程

六、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主要问题讨论(编写过程中) 七、地质设计的内容 地质设计的 设计
1号靶 2号靶
QK18- P1井 QK18-5-P1井 井 垂 深 2525m 深 2186m
水平位移 339m
水平位移 826m
1号靶 2号靶
3号靶 4号靶 井 底 水平投影面
3号靶 井 底
12 12
三、地质设计的原则
施工安全-钻井成本施工安全-钻井成本-地质目的
BZ29- 3st井钻遇气层30多米,油层20多米,BZ29BZ29-4-3st井钻遇气层30多米,油层20多米,BZ29-4-3井成功钻探 井钻遇气层30多米 20多米 潜山油气藏,测试产气18万方/ 潜山油气藏,测试产气18万方/天,产油130方/天。 18万方 产油130方 130

钻井工程设计报告范文

钻井工程设计报告范文

钻井工程设计报告范文一、引言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目的是开展钻探作业以获得地下油气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井工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原则、工程方案、工作流程以及设计参数等。

二、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钻井工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所有设计决策都应以安全为前提,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2. 经济性:钻井工程设计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

设计师应通过选择适当的装备和工艺流程,优化钻探时间和成本,并确保提高钻井速度和效率。

3. 环境友好:钻井工程设计应注重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设计师应遵循环保法规和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妥善处理和回收利用可回收资源。

三、工程方案1. 钻井井型选择:根据地质勘探和地下构造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钻井井型,如水平井、垂直井或斜井等。

同时考虑目标层位、井壁稳定性等因素,确定最佳井型。

2. 钻井液选择:根据地质状况和钻探目标,选择合适的钻井液类型,如泥浆、泡沫液或气体钻井液等。

确保钻井液的性能符合要求,同时降低钻井液对地下水和环境的影响。

3. 钻具设计:根据井深、井径和钻井液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钻具,包括钻头、钻柱、钻杆等。

进行钻具强度校核,确保钻具能够承受地层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四、工作流程1. 钻探前期准备:包括设计井勘探方案、编制施工程序、准备设备和材料等。

2. 钻具组装:将各类钻具进行组装,包括钻头、钻柱、钻杆等。

3. 井下作业:进行井下操作,包括井探、起下钻井具、置换钻井液等。

4. 钻层评价:对钻探过程中碰到的地层进行评价,包括地层性质、含油气性能等。

5. 钻层完井: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决定是否完成钻层作业,布套并进行封井作业。

五、设计参数1. 井深和井径:决定井筒的长度和直径,根据地质状况和勘探需求确定。

2. 钻井液参数:包括密度、粘度、流变性等,根据地质勘探需求和目标层位选择合适的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曙光油田曙三区(块)曙3-12-6井侧钻地质设计书(范本——试用)设计委托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曙光采油厂2011年05月25日曙3-12-6井设计委托书汇签单编写人:年月日地质负责人:年月日采油单位总地质师:年月日开发处油藏科:年月日开发处负责人:年月日1 (标明页数)1.原井基本情况1.1完井基础数据表补充说明:四开井或复杂完井方面的描述。

1.2井斜数据表原始井和已侧钻井(含已侧钻的C1或C2…井)曙3-12-6井必须给出磁偏角,在保证字迹清楚的情况下,井斜数据也可采取复印后归页归幅处理,如果是录入数据,必须注明录入人和审核人。

1.3套管记录数据原始井和已侧钻井(含已侧钻的C1或C2…井)曙3-12-6在保证字迹清楚的情况下,套管记录数据也可采取复印后归页归幅处理,如果是录入数据,必须注明录入人和审核人。

1.4 井号及井口复测坐标1.5 电测解释成果表原始井或已侧钻井的电测解释成果表曙3-12-6井电测解释成果表曙3-12-6C井电测解释成果表电测解释成果必须全部录入,不得遗漏。

2.试油、试采情况2.1 试油情况试油程序、试油结果、封堵情况等。

2.2 试采情况曙3-12-6井于1976年02月12日投产,射孔井段:946.0—1019.8米,射开厚度13.8米、13层,产层位杜家台油层。

投产日期、生产井段、射开厚度、射开层数、生产层位、补孔前的阶段生产数据;补孔日期、补开井段、厚度、层数、层位及补后生产井段(原层位是否丰掉及卡封方式等),补后阶段生数据。

多次补孔均分次叙述,最后给出累计生产数据,吞吐井给出吞吐周期参数及累计注汽量等。

侧钻井所在区块,侧钻目的层的地质储量,原油物性,标定采收率,目前采出程度,目前区块油、水井总数和开油水井数,日产油、气、水、综合含水、采油速度、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

注水井转采要把注水历史描述清楚,注水方式,分注井段,吸水剖面及最新测试日期,见效方向等。

3.主要井下作业情况简述按时间顺序对油、水、气井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描述:如压裂、酸化、封堵、转注、转采、油层改造试验、非热采井热采试验等历程及每次措施后井下管柱结构的描述。

4.目前井下状况简述井下管柱情况、套变位置及状况、铅印描述及铅印图、井下落物要描述清楚。

(附目前井下管柱结构图)5.待修井潜力分析剩余油层及潜力,侧钻目的层及潜力分析等。

6.邻井注、采情况分析至少描述一个井组,注汽干扰、吸汽、吸水测试情况,注水见效方向、注水井累注及目前注水状况、地层压力状况及可能对待侧钻井实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等。

7.地面条件及油地关系8.侧钻前井下工作量是否有大修工作量,大修工作量描述及要求等。

9.侧钻目的讲清侧钻主要目的:大位移挖潜、加深某油层挖潜、小井距剩余油挖潜、水淹区剩余油挖潜、层系互换挖潜、探井或评价井利用挖潜、近一两年内未投成或工程事故的开发井挖潜、大位移跨块挖潜、原井点剩余油较多的换井底挖潜等。

10. 侧钻井有关参数设计10.1 侧钻目的层及井段(钻水平井要给出目的层号及对比井号) 10.2 侧钻后井号侧钻后井号为:曙3-12-6C10.3 开窗位置设计开窗位置:800米。

10.4 设计靶心位置给出新井点油中坐标或侧钻水平井水平段两端点的坐标(侧钻水平井水平段按三维描述,要给出进入目的层的入点、水平段的A、B、C…点的垂深和水平段两端点的水平距离,开窗点到目的层A点的垂直井段长度和A点到开窗点的水平距离——即靶前距离),双侧钻水平井和多井底侧钻水平井等复杂侧钻井参照进行设计,并力求描述清楚;对于目的层井段过长(一般100米以上)的侧钻井应给出两个靶心坐标作为考核点,并以第一个考核点坐标进行下列描述:曙X-X-XXX井侧钻轨迹参数和泥浆比重设计备注:相对原井油中平面距离为设计井相对原井,其原井为本次开窗井——如:可以是曙3-12-6井、曙3-12-6C井或曙3-12-6C2井。

曙X-X-XXX井侧钻水平井轨迹参数和泥浆比重设计备注:水平段A、B点之外的各点也应给出相应的平面坐标。

10.5 完钻层位(完钻层位一般与目的层相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不同。

如金马公司的小洼油田目的层为沙河街,完钻层位为潜山老地层,应特别说明潜山进尺段米数,以利概预算参考。

)10.6 完井方法给出套管尺寸、壁厚、钢级内径等。

10.7 套管重复段长10.8 钻井故障提示防塌、防漏、防卡、防掉等(并给出相对应的井段)。

11. 实施要求11.1 靶心距要求按设计油中深度作为考核点,井深2000米以内一般靶心距允许范围为正负5米,2000-3000米为7米,大于3000米为10米。

侧钻水平井要求水平段井眼实际轨迹纵向与设计轨迹Y方向(垂向)误差正负1.0米,Z方向(与轨迹横向垂直)误差正负2.0米,两端点X方向(平面靶心)误差为正负5.0米。

11.2 钻井液设计要求采用的钻井泥浆体系和揭开各油层段的钻井泥浆比重设计等。

应当另附一份泥浆设计书,由专业部门完成。

11.3 固井技术要求是否固井、固井水泥浆要求(如抗高温水泥浆等),固井水泥返高等。

11.4 窗口处理说明是某一水层开窗,开窗后是否对窗口附近进行处理的要求及必要性。

12.资料录取要求12.1 地质录井提出录井井段及录井要求(目的层井段每2米一包、目的层以外录井段内每5米一包),并给出对比井井号及底界目的层号,钻穿目的层后留35米口袋完井。

要求随时绘制钻时曲线,不允许在振动筛上录取岩屑,要在井口附近泥浆槽上录取。

是否需钻井液录井(每1小时测量一次密度、粘度,每4小时测量一次泥浆全套性能)气测录井、井壁取心等施工完井后25天内上交甲方录井施工成果一式4份(计算机打印件),并上交磁盘备份件一份。

油气试采公司和合作油的侧钻井一式5份,并标明其中一份送交的采油单位名称。

12.2 测井系列钻达完井深度后,3天内必须进行完井测井。

按“辽油开发【2004】4号”文件执行。

给出测井系列和测井曲线名称、测井井段及测井曲线比例尺等。

侧钻井完井测井系列注:如果需要测中途对比曲线,请另行设计。

施工完井后7天内上交甲方测井成果一式4份(计算机打印件),并上交磁盘备份件一份。

油气试采公司和合作油的侧钻井一式5份,并标明其中一份送交的采油单位名称。

特殊井和侧钻水平井需中途电测应给出测井曲线名称、井段、比例尺和测井时机等。

12.3井壁取芯必要并可行时,可进行井壁取芯设计。

13.扩孔施工及完井后取资料要求13.1扩孔施工是否扩孔,如扩孔需给出扩孔井段和扩孔孔径。

并要求工程设计对扩孔作出专项设计一章。

13.2 研究项目及完井后测试资料录取要求是否需取监测资料及具体监测项目,或特殊研究项目等。

14.其它施工要求14.1 新技术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如需要应在相应的章节(或另加章节)加以详细说明。

14.2上修前井场准备由甲方负责,其它准备工作由乙方负责。

14.3上修前乙方到甲方领取侧钻井设计委托书、侧钻井地质设计书、工程设计书和扩孔设计书等。

并经甲方同意后方可搬上钻机开钻。

14.4钻井全过程的安全环保由乙方负责,必须按QHSE标准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

防止对大气、水体、土壤、森林、农田好自然保护区等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油气勘探开发单位必须制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各项施工作业必须执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

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等,应当执行最新版本。

制定无污染作业方案,施工中产生的污油、污水和废液要采取回收措施,严禁污染环境。

作业施工结束后,施工现场要恢复原貌。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

认真执行工业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制度,积极进行工业废渣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防止扬散、流失和渗漏。

使用剧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严格管理,防止在生产、储运、包装、保管使用过程中泄漏、挥发、扩散、丢失,防止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14.5 钻井过程中如方案需变动,必须经甲方负责人同意,并报开发处备案,完井后需补办工程变动会签单,方可核销增加的投资部分。

14.6 钻施工完井后7天内上交甲方钻井施工总结以4份(计算机打印件),并上交磁盘备份件一份。

油气试采公司和合作油的侧钻井一式5份,并标明其中一份送交的采油单位名称。

15.侧钻井投资及经济效益预测15.1投资预算15.2产量预测15.3生产成本测算15.4经济效益预测16.附图及要求附图1: 目前井下管柱结构图附图2: 含油井段剖面图纵比例尺1:500 或1:1000 并带电测曲线和射孔井段侧钻水平井剖面图纵比例尺1:200 。

附图3: 该井区目的层顶面井位构造图(必须带坐标网格,便于对设计坐标的复核):井距150米以上构造图平面比例尺1:5000井距150米以下构造图平面比例尺1:2500或1:2000钻穿该目的层的各类井位要全,并表明平台、井场道路及主要建筑物位置。

附图4: 该井区目的层油层有效厚度(或近似有效厚度)等值线图和开采现状图,并标明采油井、注水井和目前开、关井情况;生产本层位井和曾经生产过本层位的油、水井位要全。

附图5: 主力砂岩组的水淹状况图和注水井见效方向图。

附图6: 采油井采油曲线和注采关系曲线每年两个点,停产前10个月每月一点。

附图6:过侧钻井点或接近侧钻井点的连井剖面。

侧钻水平井应另增加水平井应加的部分:如剖面入点、轨迹、水平段长、平面图标明窗口及轨迹等。

以上图幅要求用B4或A3幅面,并有编图、绘图、审核人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