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靠性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可靠性试验一、概述汽车可靠性是汽车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使用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水平,检验现有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可靠性试验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
1、汽车可靠性的定义GB3187中,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水平是用可靠度来度量的,而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所谓汽车可靠性就是汽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里程(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包括4个主要因素,即对象、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功能。
对象是指所研究的系统或总或,汽车可靠性的对象即汽车,规定条件是指汽车的使用条件,如道路、载荷、气象、环境及汽车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法、存放条件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等。
规定时间是指某一特定使用时间,如可靠性行驶试验里程、保用期、第一次大修里程及报废期等。
规定功能是指汽车的运输(客、货运).代步功能。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可维修系统,一旦出了故障可通过维修使其恢复功能,故维修性能的优劣也同样影响着汽车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因此,汽车可靠性除了包含通常所说的狭义可靠性外,还包含维修性即广义可靠性。
汽车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汽车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能完戒规定功能的能力。
【5】汽车可靠性是一种工程技术,它包含设计、试验和验证等。
汽车可靠性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且贯穿于设计、研制、制造、调试、运输、存放、使用、维修直到报废全过程。
汽车可靠性水平主要取决于从零部件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6】2、汽车可靠性试验为了提高域保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及评价、验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关于汽车产品故障及其影响的各种试验,统称为汽车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最主要方法,因而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发现产品设计和研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是否需要修改设计,同时可以对改进后的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评定和验证。
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

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毕业论文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可持续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光伏发电系统依然存在着可靠性问题,包括光伏组件的损耗、系统运行负荷的波动等等。
因此,本论文将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部分可靠性分析1. 光伏组件的可靠性评估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光伏组件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如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等,可以评估其可靠性,并找出可能导致组件损耗的因素。
2.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负荷波动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负荷波动会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通过对负荷波动的分析,可以确定系统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可靠性水平,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第二部分优化研究1. 光伏组件的优化设计通过对光伏组件的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抗风、抗湿、抗盐雾等能力,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2. 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管理优化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管理对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循环使用等方式,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
3. 光伏发电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优化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优化,可以提前发现并排除系统中的故障,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过引入智能监控技术、故障预测模型等手段,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与诊断。
第三部分实验与结果分析1. 实验设计本论文将设计相应的实验,通过对不同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验证优化研究的有效性。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与之前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3. 结果分析与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对优化研究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启示。
结论通过光伏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优化策略,包括光伏组件的优化设计、电池管理的优化以及故障检测与诊断的优化。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论文

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探讨摘要:介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方法。
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可靠性探讨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 faul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methods and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equipment’s maintenance method.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reliability are discussed, the aim i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iability is discussed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产品不断进入生产与生活领域,人们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靠性是设备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由于机电设备具有独特的故障特点和可靠性特点,所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故障排除诊断方法进行维修。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研究论文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研究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
通过对故障率、平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维护管理、提高设备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设备的实时监测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
关键词: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可靠性; 故障率; 维护管理; 设备监测1. 引言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要求在高频率、长周期的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因此,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分析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断路器的跳闸、绝缘击穿等。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故障的分析,可以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般来说,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主要源于设备的老化、设计不合理、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
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评价通过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故障率、平均寿命、可靠性指标等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设备的可靠性水平。
一般来说,故障率越低,可靠性指标越高,则表示设备的可靠性越好。
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可以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为了提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 提高设备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选用高质量的材料和零部件,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耐用性。
- 加强设备的实时监测,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异常状况。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论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分析摘要:本文在论述电气控制设备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设备可靠性研究方法,并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得出了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够提高电气控制设备的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在现代机械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靠性也成为电气设备的关键性能。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大体为模块化、系统化和智能化。
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环境越来越恶劣,服务系统越来越复杂、昂贵,保证其可靠性刻不容缓。
1 电气设备可靠性定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定义: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该定义不仅适用于一个系统,同时也适用于一台设备或者是一个单元。
故障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数学表达中,可靠性用“概率”体现。
2 电气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意义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1984年组建了全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信息交换网,并且颁布了gjb-87《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
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子产品可靠性工作。
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问题就变得异常突出,加强电气自动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2.1 可靠性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其中,产品的可靠性占据主导地位。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减少故障发生次数,降低维修费用,相应的产品安全性也随之提高。
产品质量的核心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这也是众多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
2.2 可靠性可以提高市场份额在众多研究中发现,在日益积累的竞争中只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复杂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可靠性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有力工具。
所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可以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3 可靠性测试方法在对电气自动控制设备可靠性等特征量进行定量评价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测试方法,当前国内已有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1 试验室测试在试验室内的测试属于模拟可靠性试验,采用一种规定的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对现场使用条件进行模拟,使被测试设备在模拟的运行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最后借助数理统计知识,通过累计的时间和累计失效数等数据得出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船舶柴油机可靠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精品

目录引言 (1)第一章绪论 (3)1.1 可靠性分析研究的背景 (3)1.2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研究 (5)1.3 柴油机可靠性研究概况及比较 (7)1.4 本论文对船舶柴油机可靠性分析研究的有关内容 (9)第二章船用柴油机可靠性的概念及其理论分析 (10)2.1 可靠性基本概念 (10)2.2 故障的分类模式机理及其特点 (16)2.3 可靠性特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分析 (18)2.4 故障分布的预测 (21)2.5 基于柴油机可靠性框图的数学模型 (23)2.6 基于强度-应力干涉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26)2.7 故障树分析法 (29)2.8 本章小结 (33)第三章柴油机可靠性分析 (33)3.1 主要零部件的磨损分析 (33)3.2 柴油机整机可靠性分析实例 (35)3.3 柴油机设计和工艺可靠性案例及分析 (39)3.4 人为因素对可靠性影响的分析 (44)3.5 提高柴油机可靠性的技术管理措施 (50)3.6 本章小结 (54)第四章现代柴油机动力装置可靠性发展 (56)4.1 为确保主要零部件的可靠性所采取的措施 (56)4.2 提高可靠性与智能化船用柴油机的发展 (57)4.3 现代柴油机动力装置可靠性的发展 (58)结论 (61)致谢 (62)参考文献 (63)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合理性论文

浅谈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在当前我国推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写的。
文章讲述了机械可靠性的基本概念、钻探机械常见故障原因分析、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以及研究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合理性的意义。
文中详细列举了十种常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在开展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和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钻探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有时在设计时认为是安全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安全,而设计时认为是不安全的,实际应用却是安全的,两者之间就是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由于其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引进可靠性设计是合理的做法。
一、可靠性基本概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规定的时间就是度量产品使用过程的尺度,工作小时数、工作转数、应力循环次数、行驶里程等都可以当做规定的时间来看待。
由于机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疲劳、磨损、老化等现象,产品很难永久保持其技术状态不发生改变,因而,规定的时间就成为了确定产品可靠性的先决条件。
所谓规定的功能,指的是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中所规定的产品的各种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和要求。
当产品通过试验证明其达到规定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时,则可以称该产品完成规定的功能。
如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则称产品发生故障或失效。
故障诊断的基本依据是描述产品功能的数量指标,如果没有确定的数量界限,就难以正确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产品的能力是指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
由于产品故障是一种随机现象,因而,这种可能性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一般用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来表示。
随着以可靠性为核心的维修技术的发展和机械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机械设备某部件发生故障,将会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必须要求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够有效地预测出其发生或发展的趋势。
可靠性分析_论文-大学论文

三、可靠性分析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方案论证、研制、生产和使用,必须对产品及其组成单元的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潜在通路分析(Sneak Circuit Analysis—SCA)·电路容差分析(CircuitTolerance Analysis)3.1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 –FMECA)FMECA是分析每一产品所产生的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功能造成所有可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把每一个潜在的故障模式按它的严酷程度及其发生的概率予以分类,提出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设计分析方法。
•FMECA两步:即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和危害性分析(CA),FMECA 可以看成是FMEA的扩展。
•在产品寿命周期内各不同阶段,FMECA的应用目的和应用方法略有不同。
•在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FMECA方法3.1.1 FMEA分析包括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原因分析、故障影响分析、故障检测方法分析与补偿措施分析等。
故障是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予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对电子元器件、弹药等称失效)。
3.1.1.1故障模式分析故障模式是故障表现形式,如短路、开路、断裂、过度耗损等。
一般在研究产品的故障徃徃是从产品的故障现象入手,进而通过现象(故障模式)找出故障原因。
在进行故障模式分析时,应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故障,即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是指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完成予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即产品或其一部分突然、彻底丧失了规定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可靠性研究
摘要:目前的工业产品中,很多机械设备都受着使用寿命的限制,使用寿命较长的,成本会很高;成本较低的,产品故障率很高,使用寿命很短。
这样的现象给很多的生产商、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研究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产品的性能是有必要的。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以动力伺服刀架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等方法,对齿轮系统的共振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可靠性齿轮系统模态分析
可靠性是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以概率、统计等数学理论为基础,从整体系统角度研究,将整体系统的设计、分析、检测、评价和维护融为一体。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日趋强大,产品复杂程度日趋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就越来越重要。
可靠性最早、较正规的定义是1966年由美国的milstd-721b提出的,我们也把它称之为狭义的可靠性定义,即“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广义的可靠性定义考虑到了那些可维修的产品,具体“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限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需求,由于当时的飞机、火箭、电子设备等屡次出现故障,较为严重的影响了武器设备的使用,不能够完成相应时间内的任务,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就
逐渐凸现出来。
1957年美国电子设备可靠性咨询委员会(agree)发表了了著名的“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报告,提出了军用电子产品在上述各环节中的可靠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方面及要求,指出了在研制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试验和验证的方法,并论述了可靠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该报告是后来发展电子产品可靠性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标志着可靠性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工科学科。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可靠性指标定义为:
利用可靠性指标可以直接衡量产品的可靠性,如果基本随机变量向量x服从正态分布,用失败点处状态表面的切平面近似地模拟极限状态表面,可以获得可靠度的一阶估计量:
式中()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下面我们以机床动力伺服刀架动力部分中五齿轮啮合系统为例进行分析,应用到ansys软件分析计算其可靠度。
经过精确计算确定齿轮相对位置以及啮合角度,应用ansys建立参数化模型,如图1所示。
齿轮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模态分析:
在已建立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pdl语言建立有限元模型,添加约束,并求解模态,具体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属性及单元类型(2)选择映射网格划分方式,划分网格,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3)建立接触对(4)施加约束(5)接触应力求解,并查看结果(6)删除载荷约束,建立新约束(7)模态求解(8)查看运行结果
对五齿轮啮合系统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两种临界状态双齿啮合前10阶固有频率,其结果如表1所列。
由于第二种状态下的啮合刚度比较大,所以其固有频率较第一种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大,而齿轮系统在高速转动时的固有频率在两者之间,例如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在78.513—97.615hz 之间。
产生结构共振的激励频率主要为齿轮的转动频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齿轮所在轴转速(单位r/min).
当激励频率接近或等于固有频率时,齿轮系统就会发生共振。
对各个齿轮轴的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接近激励频率的固有频率阶数。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之前,先要确定影响刀架动力部分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即基本随机变量。
通过对啮合齿轮系统多次改变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把对影响固有频率精度较大的因素作为基本随机变量。
齿轮旋转中心点坐标以及旋转角度和中心距:x1、y1、x2、y2、x3、y3、b、a。
其中x1、y1是传动齿轮2中心的坐标;x2、y2是传动齿轮3中心的坐标;x3、y3是动力输出齿轮中心的坐标;b是主动齿轮(动力输入齿轮)和传动齿轮1中心点连线与x轴的夹角(旋转角度);a是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1的中心距。
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2所示。
应用isight软件,对模型在参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进行多组分析计算。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固有频率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得到齿轮系统固有频率的可靠性指标β、可靠度r分别为
β=3.4648;r=0.9997
由此可知,系统的可靠度r= 0.9997,此系统可靠性比较高,在一定的转速下可以长期使用。
本文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进行动力伺服刀架动力齿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用此方法分析设备的可靠性,计算其可靠度,对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产品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加工精度的可靠性和稳健性。
目前在国内此方法分析产品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先进的,节约了大量实际实验的时间和费用,分析较为精确,得到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