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经济来了》
通胀经济来了-陈光磊

通胀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现象我们认为通胀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现象,包括中央政府都容忍未来通胀在4%的水平左右,这是以前所没有的。
之所以发生通胀,背后有什么逻辑呢,大多数人还没有想清楚,有人说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了,有人说是货币印多了。
我们看到,不光中国,东亚其它国家也面临越来越高的通胀。
东亚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在纷纷提高利率,抑制物价上涨,所以说全球正在进入通胀经济并不为过。
一般来说,政府是乐见通货膨胀,因为可以刺激经济。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和赵晓老师首次对通胀经济提出警示我们发现中国的通货膨胀高低其实是由美联储来决定的,因为中国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当时美联储对通胀的控制是值得称道的,世界经济有一段时间是高增长和低通胀。
但是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大印钞票,来挽救美国金融业,我们认为通胀势必会传导到中国。
所以,现在我们观察到的就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看似矛盾的结果,美国经济衰退,中国及其它新兴市场国家过热,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人民币会陷入“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矛盾之中人民币不可能贬值,总体趋势是升值的,正如我前面说的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当然很大一部分是压低了成本获得的),为了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实际的汇率必须升,在同时启动名义汇率升值和调整国内价格水平时,人民币会陷入“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矛盾之中。
以前一直是压着人民币缓慢升值,现在央行领导也出来讲话了,要通过升值减轻通胀压力。
通胀经济正是表明现在做投资要越来越难从进入的门槛来说,大宗商品和房地产市场的门槛最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而股票的进入门槛则次之,门槛最低的是一般商品,因为普通的大众也可以根据自已的需要囤积一定的生活用品和必需品。
至于投资方式,我们提到了投资时钟的概念,结合经济周期如何做投资。
通胀经济正是表明现在做投资要越来越难,需要时间和知识的投入。
可以考虑一下投资海外。
相比黄金,房地产确实是更好的保值品在中国房地产确实是很好的保值品,在其它国家未必是如此,因为中国政府主导经济的特殊国情所决定。
通胀来了吗?——通胀:由预期变为现实

江 苏 省 银 临 局 局 长 于 学 军 认 为 , 中 国 当 前 的 经 济 形态 和 消 费 结 构 ,与 1 0年 前 是 不 一 的 ,在 短 缺 经 济 和 内 需 主 导 样 型 模 式 下 ,通 胀 与 零 售 物 价 指 数 紧 密 相 关 ,表 现 为 高 度 的 敏 感 性 ; 在 过 剩 经 而
国家 统计 局 总 经 济 师姚 景 源指 出,
目前 我 国 通 胀 预 期 很 强 , 但 抑 制 通 胀 的
因素 也 很 多 , 比如 秋 粮 丰 收 , 能 过 剩 等 。 产 同 时 姚 景 源 强 调 , 中央 也 在 重 视 通 胀 问 题 ,并 将 会 有 一 系 列 的 政 策 防 患 于 未 然 。
前 市 场 流 动 性 充 裕 ,央 行 报 告 认 为 通 胀 业 社 会 中 可 能 比较 合 理 , 但 在 工 业 化 社
预期 在持续增 强。
会 中 ,各 个 构 成 因 素 以 此 比例 配 置 ,其
CP I结 构 中 , 不 包 括 房 地 产 价 格 ,而 房
到 了 20 0 9年 第 四 季 度 , 通 胀 真 的 不 合 理 的 程 度 不 言 而 喻 。 更 严 重 的 是 ,
一
货 的标 的 变 成 了大 宗商 品 。 新 华 日报 报 道 称 ,苏 南 多 家 民营 企
段 时 间 , 胀压 力 将 要 逐 渐 爆 发 出 来 。 通 ”
汇 资 金 持 续 涌 入 境 内 ,通 货 膨 胀 压 力 率 业 贷 款 不 是 直 接 投 入 生 产 ,而 是 囤 积 铜
1 _
毒 。 ; 。
; 。 ≮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历了通胀——紧缩——通胀的经济运行格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稳定影响不利。
2003 年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并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态势。
但随后自2007年5月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开始攀升,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但结果是国内资产市场泡沫化异常严重。
因此,深入研究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把握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对于今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经济改革以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1980年,1985年到1989年,1992年到1996年和2008年四次通货膨胀周期,其中1985年到1989年,1992年到1996年的通货膨胀周期较长,达4年之久。
也发生过三次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一是197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1.7%,通货膨胀率仅为0.7%;二是1983年和1984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 14.7%,而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5%, 2.8%;三是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通货膨胀率为5.4%。
通过对改革以来的数据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后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表现出以下突出特点:第一,GDP 增长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会滞后一定时期上升。
CPI 增长率的峰值滞后于GDP增长率峰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时,通货膨胀率也会滞后一定时期大幅下降。
第二,GDP 增长的快慢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快慢,GDP增长较为平稳的时间段,通常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也较为平;GDP增长率的急剧波动,会引起通货膨胀率更为剧烈的波动。
第三,GDP 增长率与滞后一期通货膨胀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商品和服务供应量,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深远的影响,包括购买力下降、投资风险增加以及经济失衡。
首先,需求拉动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经济增长导致人们购买力提升时,需求会大幅增加。
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企业通常会提高产品价格,以跟上需求,并增加利润。
这种价格上涨的现象会导致通货膨胀。
此外,政府开展一些刺激消费的措施,例如减税、提供补贴等,也会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其次,成本推动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上升时,企业往往会将这些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增加以及能源价格的波动等。
特别是能源价格的变动通常会对整个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能源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交通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其他产业的运作。
最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央行通过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市场上的货币数量会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尤其是当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经济增长需要时,通货膨胀的程度会更加严重。
因此,货币政策的稳健与否对于控制通货膨胀非常重要。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购买力的下降是通货膨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随着物价的上涨,人们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购买力相应下降。
这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收入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冲击。
其次,通货膨胀会增加投资风险。
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价值下降,资金投资的回报率相应降低。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变得更高,因为他们无法预测通货膨胀的具体程度,进而对投资项目的回报进行准确的估计。
这就阻碍了投资的规模和效率,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
最后,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失衡。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原因、处理措施

中国的通货膨胀以及应对措施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略介绍通货膨胀同时、还将进一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本文将对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就业水平的对策提出建议。
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 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 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also, will also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impact on the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paper will be to curb inflation, improve employment levels of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关键词:经济;通货膨胀;影响;解决economic; inflation; influence; solve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货币银行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策略(3篇)第⼀篇: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摘要: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较复杂,既有短期因素,⼜有长期因素。
受到的影响也是多⽅⾯的,包括内外需求、⾃然因素、市场波动、资源价格、经济结构调整等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益加快,现阶段正是⼤⼒推动经济发展⽅式转变是我国加快宏观调控,取得经济改⾰的重⼤历史阶段。
从短期看需要经历阵痛期,从长期看,必须深化⾦融体制改⾰,完善货币调控机制,才能处理市场经济中各种各样的⽭盾,迎接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通货膨胀;特点与成因;对策分析2008年全球⾦融危机爆发。
我国经济也经历过了巨震。
当时采取了⼀系列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危机成效。
但2010年下半年通货膨胀果然来临并逐步加剧,经济回落速度持续加⼤,经济多次触底,其迅猛之势波及到各⾏各业。
如何应对成为党和国家、政府、经济学家的最关⼼的问题。
各界都在为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寻找出路与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现状(⼀)消费者价格指数指数呈现上升态势截⾄2016年3⽉,CPI虽然以前有过⼀个阶段的⼩幅下降,但整体⽔平⼀直呈现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2016年1⽉以来,CPI始终处于较⾼⽔平。
再加上新常态下因为经济下⾏的压⼒央⾏采取了多种稳健宽松政策以刺激国内需求,通货膨胀压⼒出现了增加的情况。
(⼆)⽣产价格指数呈现上升⾛势随着外资资本的流⼊,我国⼈民币呈现了升值态势。
2016年1⽉以来央⾏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持续增加,促使国内投资需求开始回暖,使得从2015年10⽉到2016年3⽉PPI同⽐增幅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通货膨胀特点(⼀)我国的通货膨胀与世界很多国家是同步的本轮通货膨胀出现了全球⼀体化的特征。
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平要⾼于我国⽬前的发展⽔平,因此衡量标准会有所不同。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百分之三是⼀个分界线,低于这个数字即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数字是百分之五。
以美国为例,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际,其CPI出现⼤幅波动,⼀度达到了百分之四以上,在采取了⼀系列措施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不久就⼜抬起头来,上升接近到百分之六。
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论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通货膨胀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抑制通胀政策制定的挑战性。
如何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外贸出口结构的同时实现宏观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如何处理好利率和汇率的关系;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国民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如何在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基本目标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但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
一、通货膨胀主要类型第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为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或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
这个是由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造成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具体的说,就是当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闲置的机器设备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人们的需求量还是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产量已经无法增加,而造成了物品价格的上涨,产生了通货膨胀。
诱发此类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财政赤字,也可能是国内的需求超过了国内供给和进口消费品之和。
详细的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自发性通货膨胀、诱发性通货膨胀、支持性通货膨胀。
第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方的成本提高而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上涨。
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又将其细分为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出口推动通货膨胀。
最具代表性的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具体来讲,是因为工人工资上涨,导致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从而使物价整体上升,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要求提高工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循环,被称为工资物价“螺旋”。
要想控制此类通货膨胀的发生,就要合理的控制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与生长率的增长成正比。
第三,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生产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的供求失衡引发的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细分为需求结构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小国型、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

简述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经济效应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重要概念。
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的购物消费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从政府的政策制定到全球经济的走势。
那么,究竟什么是通货膨胀?它又是如何产生的?会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指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现象。
这意味着同样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东西变少了。
通货膨胀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求拉动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经济中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比如说,政府大规模增加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消费者信心爆棚,纷纷增加消费,这都会导致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
而在短期内,生产能力无法迅速扩大以满足这种突然增加的需求,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成本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包括工资成本的上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
如果工人要求更高的工资,企业为了保持利润就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同样,如果原材料如石油、铁矿石等价格大幅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也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从而引发物价普遍上涨。
结构性因素也不能忽视。
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一致,导致一些部门的工资和物价上涨速度快于其他部门。
比如,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导致劳动力和资源向这些部门集中,从而推动其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当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或者银行体系过度放贷时,过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商品和服务,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对经济会产生一系列的效应,既有负面的,也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积极作用的。
首先是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期间,固定收入者的实际收入会下降,因为他们的工资或收入没有随着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增加。
而那些能够灵活调整价格或收入的人,如企业主、房地产所有者等,则可能从中受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胀经济来了》
所谓通胀经济,不是一般的通货膨胀或通货收缩,而是以通胀来维持经济的制度安排。
这在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结构下,是一种很自然的发展道路所导致的局面。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各国都往市场中投入了大量的货币,以增加经济系统的流动性,拯救一直往下走的国民经济,于是,出现了没有人预见到的V型反转,特别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8.7%的增长率让世界刮目相看,一时间,中国俨然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风景这边独好。
但是,这种美好的感觉因为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而变得不确定起来,在2010年前两个月,通胀的苗头已经显现,2月份2.7%的CPI增长率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很多人都看到了通胀的苗头,但是,赵晓是当今敢说敢为的年轻经济学家之一。
他比他们看得更远。
赵晓认为,自从美国次贷危机暴发引起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各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衰退而向经济系统投入了巨大的流动性,全球泡沫化生存已经是一种必然,但是,除了看到通胀的危险,我们更要看到,因为此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通胀经济时代。
通胀经济时代的出现与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政府已经深度介入到了经济增长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从此,经济将一直处于通胀状态,一旦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会立刻通过对经济系统的介入,制造出新的需求,刺激经济的增长,经济重新出现通胀的倾向。
我们2009年至2010年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
赵晓的看法,也从国外著名教授那里得到了证明。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Daniel L McFadd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中国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寻找替代出口的新的经济增长源。
目前,中国政府的消费已经实现了迅速增长,投入在不断增加。
从历史上看,中国政府尤其具有介入经济增长的传统和冲动,因此,相比于日本、欧、美等国,中国更有可能进入通胀经济时代。
这就意味着,对内,货币具有持续贬值的趋势。
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就给很多人上了教训深刻的一课。
在2008年底,房地产价格开始走低,很多人预测,2009年房地产将继续下探,善良的人们满心期待着将有机会一圆自己的住房梦,但是,从2009年初开始小阳春,5月起房地产价格突然答复大幅上涨,到年底,很多楼盘的价格已比年前上涨了将近一倍。
原来能买到一个卧室的资金,到年底只能买到一间厨房了。
后悔叹息的人不在少数。
作为普通人,不能影响和决定经济政策,就必须努力加深对经济的理解,掌握通胀经济学的思维,运用通胀经济的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资产。
首先,准确认识通胀。
大家都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
这话固然不错,但这远不是通货膨胀最主要的特征。
如果通胀仅仅是货币现象,一切价格以同样的比例上升,这就相当于把100元的钞票换成200元,对整个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通胀对经济影响的实质,在于各种价格上升的比例是不同的,因此有人获利,有人损失。
价格上升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有的快,有的慢,因此财富的分配发生变化。
比如债权人和债务人在通胀中就有失有得。
政府通过通胀,相当于是在征收一种通胀税,人们如果想少交“税”,就必须去消费。
这其实是逼迫人们去消费,从而使得货币能够流动起来,促使经济活跃。
其次,每一次经济通缩都是一次投资机会。
通胀经济时代并不是没有通缩,而是当通缩出现之后,政府会尽快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经济,促使经济重新走向增长。
因此,如果在经济通缩的时候敢于投资,就可以充分享有政府刺激经济所带来的益处。
因此赵晓教授说:“从投资者的角度,如果你只有萧条经济学的思维,那么你在2009
年可能会失去一个大机会,相反,如果你同时还拥有通胀经济学的思维,则你在2009年或将放胆一搏,并大大斩获。
”
再次,中国传统的存钱方式,可能是最糟的理财方式。
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将钱存入银行,认为这样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是,在通胀经济时代,这样的做法只会带来资产的损失。
正确的做法,是合适配置资产。
这种配置,不但是资产类型上的,还应该体现在地区上。
通过不同地区、不同资产类型的配置,更好地规避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