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兽医专用知识点总结

兽医专用知识点总结一、兽医学基础知识1. 动物解剖学:了解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掌握解剖学知识对于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至关重要。
2. 动物生理学:深入了解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理过程,掌握动物的生理学知识对于判断动物健康和疾病症状有重要意义。
3. 兽医病理学:熟悉不同动物的疾病病因、病理变化和病理机制,了解兽医病理学对于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重要性。
4. 兽医微生物学:了解不同动物的微生物特征,包括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深入了解微生物对于动物健康的影响和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5. 兽医药理学:掌握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对动物的影响,了解药物剂量、给药方式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6. 兽医免疫学:了解动物的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掌握免疫学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动物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7. 兽医临床诊断学:学习动物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病情评估,熟悉临床诊断学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重要性。
8. 兽医内科学:了解动物的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内科学知识。
9. 兽医外科学:熟悉动物的外科手术技术和外科疾病治疗方法,掌握外科学知识对于动物外科手术和创伤处理至关重要。
10. 兽医妇产科学: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和繁殖疾病诊断与治疗,包括动物的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繁殖周期和生殖疾病等知识。
11. 兽医营养学:学习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料营养价值,掌握动物的饲料配制和营养调配方法,了解兽医营养学对于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12. 兽医公共卫生学:了解动物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措施,掌握兽医公共卫生学知识对于维护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3. 兽医法医学:学习病理学、临床诊断学和法医学知识结合,掌握动物疾病的鉴别和法医检验方法,了解法医学对于解决动物疾病纠纷和司法鉴定的重要性。
14. 兽医保健学:了解动物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养殖环境控制、饲养管理、预防接种等知识。
兽医基础理论知识ppt课件

• • •
引起:挫伤、创伤、扭伤、骨折、脱臼、震荡。 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 烧伤、冻伤、电击伤、放射病。
– 化学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 营养性致病因素:
•
• • • • • • •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农药、化学毒剂、毒草。
– –
指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营养供给过剩:酸中毒、痛风、高血糖(脂) 营养供给不足: 肉食动物对饥饿的耐受力最强:狗:忍耐117天 钙、磷不足:骨骼形成障碍,痉挛 铁、铜不足:贫血 碘不足:甲状腺机能降低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
» » » » » » » » 机体的一般特性: 种属特性: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品种特点:有些品种猪对猪气喘病忍受性高些 个体差异: 年龄:幼年抵抗力<成年 性别 营养 机体的防御结构:A:浅部屏障:主要由皮肤、黏 膜和淋巴结。B、深部屏障: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肝脏、血脑屏障。
•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 • 3、选择作用与细胞原生质毒作用 洋地黄---心脏 麦 角---子宫 磺胺素--病原体 重金属盐---能沉淀一些生活组织 细胞的原生质 所以只能用于环境 及污染物的消毒 4、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防治作用:应用 药物的适当剂量能预防或治疗畜类疾病。 如:敌敌畏:消灭蚊蝇---预防传染病---对 因治疗;驱除蛔虫---治疗疾病---对症治疗。
•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 • • 不良反应:药物在发挥防治作用的同时,也可 能产生与防治作用无关或有害的作用。 a、副作用:使用药物的治疗剂量时、伴随治疗 作用出现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作用。 b、毒性反应:使用药物的剂量过大、时间过久、 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而产生的一种对机体有害 的作用。 c、过敏反应:少数过敏体质的病畜,在治疗时 产生了一般机体中毒量也不发生的特异反应。 d、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的治疗作用以后的 一种不良反应。
乡村兽医培训计划

乡村兽医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乡村兽医是农村重要的医疗服务人员,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兽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能够为农村地区的畜禽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因此,乡村兽医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乡村兽医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畜禽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培训内容1. 兽医理论知识培训乡村兽医需要了解基础的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知识,以便能够对农村地区的畜禽进行诊断和治疗。
培训内容包括动物身体结构、生理机能、疾病类型及常见症状等方面的知识。
2. 兽医技术培训乡村兽医需要掌握动物检查、诊断、治疗的基本技术,包括检查动物体温、脉搏、呼吸、引流术、包扎术、外科手术、内科治疗等方面的技术。
3. 兽医实践培训实践是提升乡村兽医能力的重要途径,培训计划需要安排实践环节,让乡村兽医能够亲自参与动物的检查、治疗和手术操作,提升实践经验。
4. 兽医职业道德培训乡村兽医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要注重动物福利,保护农民利益,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和合作。
三、培训方式1. 传统课堂教学为了提升乡村兽医的理论知识水平,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专业教师对乡村兽医进行系统培训。
2. 实践操作指导实践是提升乡村兽医能力的关键,可以安排实践操作指导,在现场指导下进行动物检查、治疗和手术操作。
3. 网络远程教育通过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为乡村兽医提供更广泛和灵活的学习途径,方便乡村兽医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
四、培训对象1. 农村医生一些农村医生同时兼任兽医工作,他们需要具备兽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作为本次培训的重点对象。
2. 农村兽医从业人员所有农村兽医从业人员都是培训的对象,无论他们的工作年限和能力水平如何,都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 兽医相关专业学生一些兽医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加培训,以便能够更好地对接农村兽医工作。
五、培训机构1. 农村兽医培训中心可以设立农村兽医培训中心,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实践操作指导和网络远程教育,为乡村兽医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
兽医知识点大全

兽医知识点大全一、动物解剖学。
1. 骨骼系统。
- 不同动物的骨骼结构特点。
例如,马的四肢骨骼适合奔跑,长骨较为粗壮;牛的脊柱结构特点与它的负重能力相关。
- 骨骼的组成部分,包括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起重要作用)、骨质(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主要为脂肪组织)。
2. 肌肉系统。
-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的区别。
骨骼肌受意识支配,有横纹;平滑肌不受意识控制,无横纹,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心肌是构成心脏的肌肉,有横纹且具自律性。
- 重要肌肉群的功能和位置,如牛、羊的咀嚼肌与采食和反刍相关,犬的腿部肌肉与运动能力有关。
3. 消化系统。
- 口腔:不同动物牙齿的结构与功能。
草食动物的臼齿发达,适合研磨草料;肉食动物的犬齿尖锐,用于撕咬猎物。
- 食管:是食物从口腔到胃的通道,有肌肉层,能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下去。
- 胃:单胃动物(如猪、犬)和复胃动物(如牛、羊)的胃结构差异很大。
牛、羊的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瘤胃是发酵的主要场所。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 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电解质和形成粪便。
4. 呼吸系统。
- 鼻腔:有加温、湿润和过滤空气的作用。
鼻腔黏膜内有嗅觉细胞。
- 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喉:有声带,是发声器官,同时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 气管和支气管:由软骨环支撑,黏膜上有纤毛,能将异物和黏液向上推送。
-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分为左肺和右肺,其内部有大量肺泡。
5. 循环系统。
- 心脏: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的瓣膜(如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 血管: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管壁较厚,富有弹性;静脉将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管壁较薄,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是物质交换的场所,管壁极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
兽医基础知识(执业兽医)

兽医基础知识(执业兽医)兽医基础知识二、填空题: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
3、根据组织的形态、功能和发生可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4、上皮组织包括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
5、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6、结缔组织分为固态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液态的血液和半固态、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
7、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
8、椎骨按其分布和形态特征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9、胸骨前端突起称为胸骨柄,中间为胸骨体,后端是上下压扁的剑状软骨。
10、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互的连接,可分为纤维连接、软骨连接和滑膜连接。
11、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及血管和神经构成。
其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和关节盘等。
12、消化管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消化腺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分为壁内腺和壁外腺。
13、消化管各部分有着基本相同的组织结构。
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4、消化的主要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化学消化、生物学消化三种。
15、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其中,只有肺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16、呼吸的类型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
17、喉软骨有环状软骨,甲状软骨,会厌软骨和两枚勺状软骨。
18、泌尿器官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9、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尿生殖前庭和阴门。
20、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和娩出的器官,由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组成。
21、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尿生殖道、副性腺、阴茎、包皮和阴囊。
22、家畜副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23、雄禽生殖器官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配器组成,没有副性腺。
24、雌禽生殖器官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
成年雌禽的生殖器官只有左侧发育,而右侧退化。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眼病基础知识培训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眼病基础知识培训
10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
第五节 角膜炎
• 角膜炎是角膜上皮的一种炎症,临床上可分为表层 性、深层性和化脓性角膜炎数种。当转为慢性过程 时,则形成角膜翳。
• 病因 1.外伤:鞭打、笼头压迫、倒睫毛、异物、打架 (狗)。 2.化学药品刺激。 3.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流感、牛恶性卡他热。 4.VA缺乏。
素点眼液。 2.消散浑浊:温敷、甘汞和蔗糖等混合吹入眼
内,球后注射强的松。 3.继发虹膜炎时,可用0.5-1%阿托品点眼。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眼病基础知识培训
14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
第六节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 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羞明流 泪、角膜浑浊或溃疡为特征,两岁内的犊 牛较易感染。
19
2.触诊 主要检查眼睑的肿胀、温热程度和眼的敏感度以 及眼内压的增减。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眼病基础知识培训
3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
二、器械检查
1.用光源检查:凹面 反光镜、手电筒;
2.角膜镜; 3.检眼镜(+用于晶状体、玻
璃体检查,-用于眼底检查);
4.其他:眼底照相、 裂隙灯、内压测定、 荧光素、鼻泪管造 影等。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之外科及手术学--眼病基础知识培训
2
执业兽医资格第考八试之章外科眼及手病术(学-Oculopathy)
第一节 眼的检查方法
一、眼的一般检查法
1.视诊 将动物安置或牵至安静场所使其头向着自然光线, 由外向内逐步进行。 眼睑、结膜和角膜可直视,瞳孔可用对光反射; 眼内巩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等需用散瞳药后观察。
执业兽医培训PPT课件

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入 国外先进的兽医技术和经验,提 升我国执业兽医的水平和服务质
量。
面临的挑战
诊疗水平提升
01
随着动物疾病种类的增多和复杂性的增加,执业
兽医需要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以满足客户需求。
法律法规完善
02
随着社会对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问题的关注增加,
对执业兽医的法律法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执业兽医培训 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执业兽医的定义与职责
02
执业兽医的资格考试与认证
03
执业兽医的行业管理与法规
04
执业兽医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05 执 业 兽 医 在 畜 牧 业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06 执 业 兽 医 的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与 挑 战
目 录
01
执业兽医的定义 与职责
划。
相关法规与 标准
01
兽药管理条例
规定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管 的行为准则,保障动物健康和动物 源性食品安全。
02
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
规范动物诊疗机构的设立、运营和 管理,保障动物诊疗活动的正常进 行。
04
执业兽医的职业 素养与能力
职业素养
沟通能力
执业兽医需要与客户和团队有效沟通,以便理 解客户需求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专业知识
执业兽医需要具备扎实的兽医知识和实践经验, 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专业能力
执业兽医必须具备丰富的动物医学 知识,包括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等方面的知识。
执业兽医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应对各种动物疾病和紧急情况, 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
畜牧兽医个人培训计划

畜牧兽医个人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作为一名畜牧兽医,我希望通过个人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具体而言,我的培训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学习畜牧兽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动物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2. 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包括常见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3. 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影像学、手术技术等;4. 提升自己的动物保健和疾病预防能力,包括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知识;5. 加强对动物福利和伦理道德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兽医职业道德观。
二、培训内容为了达到上述培训目标,我计划参加以下几方面的培训:1. 理论学习:参加相关的畜牧兽医课程培训,包括动物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理论课程的学习;2. 临床实践:参与兽医临床实习或工作,接触实际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提升实践能力;3. 技术培训:参加相关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方法;4. 学术交流: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讲座,了解最新的兽医科研进展和技术应用;5.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畜牧兽医专业书籍和论文,自主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
三、培训计划1. 理论学习:我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参加一些畜牧兽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例如动物生理学、病理学等。
这些课程将有助于我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临床实践:我计划通过参加兽医临床实习或工作来提升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我已经联系了一家动物诊所,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前往实习,亲身参与动物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3. 技术培训:我计划参加一些兽医技术培训班,学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方法。
我已经了解到有一家专门的兽医技术学校,他们提供了相关课程,我计划在今年内报名参加。
4. 学术交流:我计划通过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讲座来了解最新的兽医科研进展和技术应用。
我已经在网上查找到了一些相关的学术会议的信息,但由于疫情原因,目前还未确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 构方面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发生、发展、经 过和转归的一般规律性的科学,为疾病的诊断 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它是兽医学科重要的基 础。
第一节 疾病学概论
一、疾病的概念
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 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 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动物的生产性 能与经济价值下降。
皮肤、黏膜、淋巴结
⑵深部屏障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肝脏 血脑屏障
3.机体的特异免疫力
种属特征
先天非特异性免疫 屏障结构 吞噬细胞 组织体液中抗菌物质 免 疫 后天获得特异性免疫 天然主动 :自然感染
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接种疫苗 自然被动:母源抗体
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血清
三、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一)病因对机体的作用方式 1.直接作用:温度、酸碱 2.通过体液作用:亚硝酸盐 3.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腰椎挫伤
(二)缺血 ⑴缺血的原因 动脉痉挛 动脉阻塞 ⑵缺血的病理变化 颜色淡;体积小;皮温低
(三)出血
破裂性出血:血管壁受损 渗出性出血: 毛细血管受损 点状出血、斑状出血、出血性浸润 (局部)、出血性素质(全身)
(四)血栓的形成 1.血液的凝固与抗凝 2.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⑴血管内皮受损 ⑵血流缓慢和不规则 ⑶血液成分及性质的改变
第三期(体温下降期,退热期)
散热大于产热
(四)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双相热 不定型热
二、黄疸
黄疸的概念
由于胆红素形成过多或排泄障碍,致使大量胆 红素在体内蓄积,使皮肤、黏膜、浆膜及实质 器官等被染成黄色。 1.溶血性黄疸 2.阻塞性黄疸 3.实质性黄疸
蛋白质性致热原(异源蛋白) 药物性致热原(咖啡因) 激素性致热原(肾上腺素) 神经性致热原(中枢损 伤)
(二)发热的机理
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引起 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
(三)发热的分期
第一期(体温上升期,产热期)
产热大于散热
第二期(高热期)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五)炎症的类型
1.变质性炎:心肌炎、肝炎 2.渗出性炎 ⑴黏液性炎(卡他性炎):感冒 ⑵浆液性炎:水泡、水痘 ⑶纤维素性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大叶性肺 炎 ⑷化脓性炎:脓肿 ⑸出血性炎
⑹腐败性炎
第三节 常见症状病理学 一、发热
(一)发热的原因
1.传染性致热原
细菌性致热原 内生性致热原
2.非传染性致热原
(一)炎症的原因
1.生物性因素 2.理化性因素 3.内源性致炎因子
(二)炎症介质
1.血管活性物质 组织胺、5-羟色胺 2.白细胞趋化因子
(三)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1.变质
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2.渗出
血管反应及血液成分炎性渗出
3.增生
组织和细胞增生
(四)炎症的局部症状和全身变化
1.炎症的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2.炎症的全身发应 发热 血液变化 吞噬细胞系统变化 内脏器官的中毒性变化:心、肝、肾
(一)疾病具有的特征 ①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 而引起的 ②疾病是完整有机体的反应 ③疾病是一个矛盾的斗争过程 ④患病个体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降低
(二)疾病的分类、经过与转归
1.疾病的分类
①按发病原因分: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②按疾病经过分: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 ③按器官系统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 病…. ④按治疗方法分:外科病、内科病
萎缩的原因
全身萎缩: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局部萎缩:神经性、废用性、压迫性、缺血性。
病理变化
体积缩小、功能减退
(二)变性
1.颗粒变性
2.脂肪变性:脂肪肝 3.水泡变性:口蹄疫 4.透明变性
(三)坏死
坏死类型
凝固性坏死:结核病。 液化性坏死:脓肿。 坏疽:肺。
三、炎症反应
兽医专业知识培训资料
兽医学的概念与基本任务
兽医学的概念
兽医学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 及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综合性学科。
基本任务
就是有效的防制畜禽的群发病和多发病,保障 畜牧业的顺利发展。
学习兽医学的必要性或意义
1.畜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2.人类健康的需要 自身健康的需要 人畜共患病 人类食品卫生 肉、蛋、乳等食品卫生检验 3.为某些生物学科的科研提供研究手段 如:外科手术可用于:瘤胃瘘管;胆囊瘘管;剖腹
2.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①潜伏期 ②前驱期 ③明显期 ④转归期
完全痊愈; 不完全痊愈; 死亡: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疾病发生的外因
1.生物性致病因素
①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及其毒素。 ②致病作用:产生毒素,破坏组织、夺取营养、 过敏反应等。 ③致病特点:有一定的传染途径、侵入门户和作 用部位;有一定的特异性;有一定的传染性。
2.化学性致病因素 3.物理性致病因素 4.营养性致病因素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 内因是指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包括机体对因致病素 的敏感性(感受性)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机体 的内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机体的反应性
⑴种属反应性 ⑵品种反应性 ⑶个体反应性 ⑷年龄反应性 ⑸性别反应性:布病
2.机体的防御机能 ⑴浅部屏障(阻挡、杀菌、排菌)
(五)栓塞
栓子的种类:血栓性栓子、脂肪性栓子、空气性栓 子、细菌性栓子、寄生虫性栓子、肿瘤性栓子等。
(六)梗死 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坏死。
⑴贫血性梗死:动脉阻塞。脾、肾、心、脑等。 ⑵出血性梗死:肺、肠。
二、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
(一)萎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萎缩的概念
已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使其体积缩 小,功能减退。
(二)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感冒 (三)机体恢复健康的机制
终止致病因素的致病作用 阻断恶性循环 动员体内的防御适应和代偿机能 修复受损的组织
第二节 基本病理过程
一、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变化 (一)充血 1.动脉性充血(充血、潮红) 充血的病理变化:鲜红;温度高;稍肿大 2.静脉性充血(淤血、发绀) 淤血的病理变化:暗红;表温低;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