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探析

合集下载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

池塘专养乌鳢的高产技术乌鳢,俗名黑鱼,分类上隶属鳢形目、鳢科、鳢属。

乌鳢有“鱼中珍品”之称,其肉味鲜美、营养全面,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之功效。

近年来,已成为人工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

1池塘要求1.1条件池塘以667-1334m2(1亩-2亩)为宜,水深150cm左右,塘埂高出水面40cm-50cm,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cm以上,以防鱼跳出池外。

1.2水质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为7-8,透明度30cm以上。

2放养2.1前期准备放养前7天至10天,按每亩用75kg-100kg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清塘4天后注水。

同时在塘四周种植一些水草或水浮莲等,水草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2。

池内搭建一个用芦苇、竹帘等材料制成的食台,大小3m2-4m2,固定于离岸边2m左右、水面下50cm-60cm之处。

2.2鱼种选择选择规格一致、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泼、争食凶猛的鱼种。

2.3放养时间与规格池塘专养乌鳢的鱼种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每尾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宜在初冬放养入池;一种是每千克60-200尾的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的培育而成,宜在6月至7月放养入池。

2.4放养密度:每667m2(1亩)放养鱼种4000尾至5000尾。

3饲料投喂3.1饲料选择:选用未变质的冰、鲜小杂鱼。

3.2投饲时间: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

上午8时至9时,下午4时至5时。

3.3投饲方法:把饲料切成块,待温度与池水水温大致相近时,投喂于食台。

日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10%,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鱼种不上食台吃食为度。

4日常管理4.1巡塘:每天早晚巡塘至少各一次,主要内容是“看天、看水、看鱼”,根据天气、水质、鱼类活动情况制定并实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

4.2换水:乌鳢专养池池水很容易发黑、发臭,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经常换水。

早期,隔10-15天换新水一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3即可,在7月至9月的高温季节,一般是3天一小换,换水1/3,7-10天一大换,换水2/3,以改善水质。

乌鳢苗种驯饵技术

乌鳢苗种驯饵技术

』 、 ‘ 体 系改革 建 设补 助项 目》 的主 2 .苗种投 放 每亩 投 放 体长 推 品种 , 在 养 殖 过 程 , 养殖 户 因 3厘 米 左 右 的 当 年 苗 种 2万 ~ 3 天 然饵料 不 足 , 出塘 的成鱼 规格 偏 万 尾 。 苗种 塘 前 应 用 3 %的食 盐 小, H . 饲料鱼来源不能正常供应, 水浸 浴 1 5~ 2 O分 钟 , 下 塘后 当天 饵 料 已成 为制约 乌鳢 养殖 的瓶 颈 。 不投 Ⅱ 畏 饲料。
看 粪 补 料 鹅 粪 粗 大、 松 软 呈条 状 , 表 面有 光泽 , 用 脚 轻 拨 能分 几段 , 说 明 营 养适 当, 消 化 正 常 ;若鹅 粪细 小 、 结 实, 颜 色发黑, 断面呈粒状, 表 明精料
4 .防止相互残食以提 高成活率
投 饲 料 是 防 鸟鳢 卡 H 残 食的 仃 效 方法 之 一 。 此外, 如果 C f , N ' 规 格 犟 异较 人 , 戍 及时筛 选 并分塘 放 养, 将 规 格 致 的鱼 同池 养 殖 。 ‘ 般情况 F ,1个 月分选 1次 为宜 。

鹅, 应 适 当减 少精 料 , 必要 时暂 停喂 给精料 , 圈养的母鹅适 当 增 加 运 动 或放 牧 ; 对 瘦 鹅 增 喂 精料, 提 高饲料 中蛋 白质 含 量 ,
且 晚上增 喂 2次 。
要川冰 鲜鱼 浆诱 鱼集 中摄 食 , 并达 到正常 摄 食量 ;第 二 步, : 值 浆 } , 添肌颗 粒饲 料 比例麻 m少 剑 多, 逐 渐 过度 , 不 可急 f求 成 : 步, 完个投 喂颗 粒N  ̄ ; I - 时, 投喂l j 仃 应加 适 髓水软化 饲料 。 以卜 步骤 彳 丁 时 需要’ 重复进行 , 驯化 能成功 。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总结

乌鳢苗种培育技术总结
一 点 ・ 一 次加 注 0 ~ c m。 当培 育 池 7 I : 位达 8 0 ~ 0 0 c m 时 ,加注 水则采取 边

排 的方 进 行 ,确 保池水 的
“ 肥 、活 、嫩 、 爽 ” , 以 利 于 马 缓 鱼 苗 的生 长 和 成 活 。
绿 肥 作 基 肥 , 培 肥 水 质 。 浮 游 生 物 数 量 达 到 高 峰 鱼 苗 下 : 二。 ’
济 效益 良好 。近 几年 乌鳢 人工 饲养 的越来 越 多 ,苗种供
不应 求 ,但乌鳢 茼种 的培 育较 难 .究其 原因 主要 是乌鳢 .生物 不断繁殖 ,也可适量投喂豆浆 ・ 鱼 苗体质 娇嫩 ,环境 制约 因素较 多,从 而导致 苗种 培育
成 活率 低 ,- - ̄ ' 3 0 % 5 0 %, 高 的 也 不 过 7 0 %。 因
6 . 2 人 工投 饵
经过 l 5 O d 培育 ,乌鳢鱼苗长达2 . 5 c m ̄.
右 时及 时搭设食 台,进 行人工投喂保证食物充足 。
此 ,乌鳢苗种培育要注意 以下要点 。
6 . 3 调 节水质 乌鳢鱼 苗下塘 时 ,池水 不宜 太深 ,一般
I 池塘选择 水源 充足 ,进 排水方 便 ,水质 优 良,溶氧 充足 ,p H
乌鳢还其有强身健体。 补血收敛,利湿去瘀的功效, 病
后 、手 术后食用 ,有 生肌 补血 ,加速伤 口愈合 的作用 , 有较 高的药用 价值 。- - ̄ 6 6 6 . 7 m2 可产 l O 0 o  ̄ 2 0 0 0 k g ,经
6 饲养管理
6 . 1 施 肥育饵 乌鳢鱼苗 放养入池 后 ,开始一星期左 右 主要 以培育池 中事 先培 育好 的小 型浮游动 物 为食 ,乌鳢 苗下池 后即应 向池 中施 加追肥 ,使池 内鱼苗喜 食的饵料

城郊挖塘专养乌鳢鱼高效养殖技术

城郊挖塘专养乌鳢鱼高效养殖技术

城郊挖塘专养乌鳢鱼高效养殖技术摘要阐述了乌鳢鱼的特征特性,并介绍其挖塘高效养殖技术,主要包括苗种培育、挖塘放鱼、选好饵料、日常管理、鱼病防治、适时捕捞等内容,以期为乌鳢鱼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乌鳢鱼;挖塘;养殖技术近年来,为寻找城郊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路子,根据余姚人喜欢食用乌鳢鱼的生活习惯,对此项目我们开展了技术探索。

1乌鳢鱼特征特性1.1营养丰富乌鳢鱼肉鲜刺少、味道鲜美,具有去淤生津、滋补调养、生肌补血、加速伤口愈合和催乳的药理功效,其营养十分丰富。

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

人们视其为美食珍品的佳肴,被余姚人公认为淡水鱼的上等品,普遍作滋补品来食用。

1.2环境习性乌鳢鱼为营底栖生活的鱼类,栖息环境极其广泛。

因此,凡蛙、泥鳅、鲫鱼及各种水生昆虫群栖的场所都是乌鳢鱼喜栖的地方,乌鳢鱼最喜欢栖于水草繁茂的水域,适应性强,有鳃上器辅助呼吸器官,能在缺氧状况和离水环境下存活较长时间。

乌鳢鱼多潜伏在水深1m的浅水处,生存温度一般为0~40℃,最适温度16~30℃,春季水温回升至8℃以上时,乌鳢鱼开始活动,由深水处游至浅水区觅食。

水温20℃以上时生长较快。

夏季天闷热降雨时,往往会跃出水外匍匐于岸边的湿地上。

秋季当水温降至12℃时,停止摄食,降至6℃以下,转到深水处活动。

冬季水温过低时,埋于淤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安全越冬。

乌鳢鱼善跃,其跳跃能力很强,跳的也较高,在有流水冲击和降雨时更易刺激跳跃而逃跑,并常随水流逆行而上。

1.3摄食习性乌鳢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一般体长3cm以下的幼鱼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饵料;体长4~8cm的小乌鳢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杂鱼为食;体长8cm以上的个体,则以鱼类为主要食物,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摄食量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当水温低于12℃时基本停止摄食。

随鱼体大小,季节和水体环境的不同,所摄取食物的具体种类有所不同。

但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其肉食性营养类型的性质。

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探析

池塘培育乌鳢苗开口饵料技术探析
1 0c 池 形长 方形 , 质 应为 泥质 , 底 和池 壁不 2 m, 土 池
峰期 , 以促 使 其萌 发 。接 种轮 虫也 可从 市 场 中购 买 活 轮 虫 , 要 求 带 卵 率要 高 , 种 时选 择 晴 天 下 午 但 接
水 温最 高时进 行 ,接种 密度一 般 为活轮 虫 l 0个, , L
25 投饵 .
6 m, 随之施 肥 , 水体 达到 富营养 化 。 0c 并 使
当轮 虫 等 浮 游 动物 密 度 过 大 时 ,需 要 及 时 收
获 , 时为 了使 种群 连续 增 长 , 可 投 喂饵料 , 同 也 主要 为酵 母 、 豆浆 、 麦子 等 。通过 轮捕 控 制密 度 、 补充 饵
效 3 5 消失 。 ~ d ②强氯精 24k/ 7m 。 g 6 z ③生石灰 6
1 0- 0 g 6 7 m 0 2 0 k /6 。
断产 出轮 虫 ,使 水体 中某 些 微量 元素 失 去平 衡 , 因 此 需 补 充新 鲜 水 , 充 的水 需 过 滤 , 补 最好 是 经 药 物
26 病 害防治 .
主要有小型鱼虾幼体 、 水生昆虫 、 蚊蝇之类 的
成 虫 及 幼 虫 , 类 的蝌 蚪 等食 害生 物 , 蛙 主要 防治 措
施 : 滤 进 水 、 10 1 0目的手 抄 网捞 取 水 生 昆 过 用 0~2 虫 , 池边 杂 草 物 清 除 干净 , 敌 害 生物 无 滋 生 之 把 使
枝角类 等浮游 动 物是 乌鳢 苗 主要 开 口饵料 , 含有 它
丰 富 的蛋 白质 , 有乌 鳢 苗生 长发 育 所需 的一 切 氨 含 基 酸 、 肪 和钙 质 , 数 量 、 脂 其 质量 能 否 保证 供 应 , 是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

殖生产中,臭氧的投入浓度通常为0.08~0.20毫克/升,治疗浓度为1.0~1.5毫克/升。

注意事项1.日常值班要定时巡池,注意观察养殖个体活动情况,特别要了解它们的摄食情况,确定日投饵量,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

2.及时捞除死亡个体,杂物等,发现有病个体立即检查病因及时治疗,如见异常活动个体查出原因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要注意观测水质情况,可以从养殖池水的变化判断养殖鱼的健康状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做好日常各项记录工作,记录当天水质、气候、投饵、消毒、防病治病用药及其他各项情况。

随着乌鳢养殖模式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乌鳢养殖需要大量的野生杂鱼,这给自然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乌鳢养殖中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已势在必行。

全人工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

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乌鳢的成活率10.59%。

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池塘条件养殖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设防逃网,水源无污染。

池底平坦,底泥10厘米。

养殖面积不宜过大,苗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30平方米左右,水深0.5~1米,成鱼养殖池667~2001平方米,水深1~2米。

苗种培育池要悬吊1个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食台,食台沉于水面下20厘米左右。

成鱼养殖池要架设9平方米左右的正方形饲料框,饲料框用毛竹制成,文/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李鲁晶 乌鳢全人工饲料健康养殖技术第3月 上半月刊木桩固定,便于漂浮,具体数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一般1~2个。

放养密度人工养殖乌鳢具有高度群体摄食性,放养密度不能太小,否则不易驯化。

苗种培育池每667平方米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苗种2万~3万尾。

成鱼养殖池放养规格100~200克的鱼种3000~6000尾。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生产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驯化时间乌鳢是肉食性鱼类,其食性具有专一性和习惯性,所以使用颗粒饲料驯化投喂乌鳢宜早不宜迟。

乌鳢小面积池塘养殖技术

乌鳢小面积池塘养殖技术

乌鳢小面积池塘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3年第1期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宜小不宜大,一般667平方米左右,水深0.8~1.5米(早春0.8米、高温季节1.5米),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溶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进排水方便。

池埂要夯实、无漏洞,埂上用竹篱笆或聚乙烯网片围筑高0.5~1.0米的防逃设施。

池内可种植占总池面积1/5~1/3的水芹菜、空心菜等水生植物。

二、鱼种放养1.放养前的准备。

苗种放养前7~15天抽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暴晒3天,然后每667 平方米用100~125 千克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的病原菌。

清塘5天后注水30~40厘米深。

在池内搭建用芦苇、竹帘等材料制成的食台,食台规格4米×3米,固定于距岸边2米左右、水下50~60厘米处。

2.苗种选择。

苗种需从正规渔场购进,要求规格整齐、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活动灵敏。

同池放养的苗种规格必须一致,以防互相残杀。

3.鱼种消毒。

入塘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鱼种10分钟左右,以免带入病原体。

4.放养时间和放养密度。

乌鳢鱼种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每尾在50 克以上,宜在初冬入池,每667平方米放4 000~5 000尾;另一种为每千克60~200尾,宜在6—7月份入池,每667平方米放6 000~8 000尾。

5.水温要求。

运输盛装鱼种的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不得超过3 ℃。

6.套养。

可每667平方米套养200~300尾鲢鱼、鳙鱼,但鱼苗规格要与乌鳢相当,以免其被乌鳢吞食。

此外,也可每667平方米套养80尾规格为200克/尾的尼罗罗非鱼,以大量繁育幼苗作为乌鳢的饵料。

三、饲养管理1.饵料投喂。

乌鳢饵料以小杂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也可饲喂人工配合料。

乌鳢是肉食性鱼,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40%。

一般在水温达15 ℃时再投喂饵料。

最初,应先在池塘固定位置少量投喂,以驯化其主动摄食,以后再根据当日吃食情况逐步增加投饵量。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试验报告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试验报告

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试验报告
本报告旨在介绍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的试验成果。

一、池塘建设
1. 池塘选址:选择有引水渠或自流水源的地势平整、夏季不易涸枯,且水质较好的地点。

2. 池塘布局:根据池塘大小合理设置进出水口和水流方向,保证水质流通。

3. 池塘边坡:根据水面高度合理设置边坡,防止强风浪和降雨滋蔓。

4. 池塘深度:初次拓展池塘深度以2米左右为宜,确保池底沉积物减少,池底物的挂膜能够自然清除,有助于鱼苗成长。

5. 池塘用途:视养殖长度决定池塘容积。

二、壮鱼培育
1. 鱼苗选购:选择身体饱满、活动健康的优质鱼苗。

2. 饲料配比:按照鱼体需求量和进食量适量配置混合饲料,保证鱼苗营养状态良好且无过剩。

3. 养殖密度:视池塘面积和养殖目标确定合适的养殖密度。

4. 健康管理:定期清理池塘水质、排泄物和病菌等有利健康管理。

三、高产措施
1.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证其PH值、温度、DO含量等指数达标,有利于增长速度和身体健康。

2. 饲料管理:根据成长状态不断调整饲料,确保营养良好且无过剩。

3. 药物治疗:对病菌侵袭的情况给予个体和群体的治疗,及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4. 光照管理:光照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不同发育阶段不断调整光照时间和强度。

以上是本试验的乌鳢池塘高产养殖技术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实验站 河北 秦皇岛北戴河 060; . 600 3秦皇岛市水产技术推 广站 河北 一 . 秦皇岛 0 60) 誊 6 ̄ 2
自制湿颗粒饲料是干颗粒饲料与鲜活饲料的结合,
证 ,一旦品质不好,则养殖效果}显下降,另一点是须 月 ] 建一小型冷库 ,同时人上制作饲料也较费时费力 。
料也有几个缺点:一是预混料和鲜杂鱼的品质不容易保 2 当轮虫产量高峰出现时应及时收获大量轮虫。一 .
大菱鲆体质的影响也有限,对病害的防治影响也较小, 但可以有效缩短养殖周期。从养殖环境看,如果整体养 殖环境较差 ,周 围同类养殖场较多,养殖病害也较频
发 ,则建议不使用鲜活饲料。此时就应 该以防治病害、 提高养殖成活率为主。另外在一个养殖周期内,高水温 季节应 以防治病害为主,此时水环境 中各种病原生物总 体上相对较多,大菱鲆在高水温期间免疫力也较低 ,因 此在此期间内不能盲 目追求鱼的生长速度 ,此时的投喂
主要使用购买的预混料和鲜杂鱼混合制成,一般养殖场
( 0O O0 ) 如3 0~4 O 米z购买一台小型饲料机 ( 即面条机 的改
进型) 即可。通过将鲜杂鱼粉碎 ,与预混料混合再成型
如果综合养殖环境、管理水平、大菱鲆不 同生长阶 段等各方面因素,大菱鲆的饲料选择可如下考虑:在大
菱鲆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应选择使用 国外品牌干颗 粒饲料,主要是冈为其诱食性较好,有利于大菱鲆的饲 料驯化与转换 。…旦鱼 苗饲料 转换成功,直 至5 克/ 0 尾 ,则可选择 国内品牌干颗粒饲料,主要因为其价格较 低,当然此时也可使用国外品牌干颗粒饲料。这 一 阶段
压出即可。做好的湿颗粒可在冷库中 ( 或冰柜) 贮存,一 般是头一天制作,第二天投喂。根据鱼的口径不同选择
不同的出料孔隙,制成不同大小的饲料。就饲料成本而 言,湿颗粒饲料在下颗粒饲料与鲜活饲料之问,由于在 选用鲜活饲料时不用考虑杂鱼大小、规格 、整齐度 ,因
此可获得相对较便宜的鲜杂鱼,其饲料系数也在两者之 间,比干颗粒饲料高,比鲜杂鱼低;就生长速度而言,
比干颗粒饲料有明显优势,但 比直接投喂鲜杂鱼略差一 些 ,因此养殖周期也在两者之问,所 以总的看饲料成本 与前两者大致相同;就防病效果看,投喂湿颗粒饲料有

所需饲料粒径较小, 自制湿颗粒饲料很难保证品质 ( 饲 料机问题) 0 0 克/ 。5  ̄50 尾使用 自制湿颗粒饲料,既能
保证生长速度 ,又能有效防病 ,50 0 克/ 0  ̄9 0 尾期间可 投喂鲜杂鱼, 为此时鱼的生长速发很伙,存此养殖阶 段投喂干颗粒饲料每 月增重可达 10 5 克,如投喂鲜杂鱼 则其生长速度可达2 0 5克/ 0  ̄20 月,即从5 0 尾再养 0 克/
些时间投 喂鲜杂鱼 ,如果养殖经验较少,管理水平不 高,则建议整个养殖期问均投喂干颗粒饲料 。
3控制大型浮游动物生长。轮虫繁殖的高峰期,通 . 常持续3 天 ,在轮虫尚未形成高峰时,大型枝角类便 ~5 零星出现 ,继而数量逐渐增多,大量摄食水中的浮游植 物和有机碎屑,抑制了轮虫及其他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 发育。在大型枝角类零星出现时,施用0 0 ~O0 克/ .3 .5 米。 晶体敌百虫,将其杀死,可以适当延长轮虫及小型浮
l_圃 童墨
拦 旦 旦塑 夔
舞囊 蓦 薯 囊 量 蠹 0 鬃毒 嚣蜉薅 誊t赣 _ 量 置 董 0稚潮 : 囊 垂 _ 萎 蠹 曩
河北
撵渴 婚赢

—01北业学橥院河, 岛o jl 0。 ( 农大海学 北秦 纛6 l l . 河 洋 1 0 | 6 0- 3 誊 o 皇 t ≯
游动 物 的高 选择上应根据 不同饲料特 点,根据具体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 的目的。
( 文 完) 全
安 徽霍邱县洪集镇 畜牧水产站 王振 宇
邮编 2 2 7 34 3

定优势 ,由于是 自 制饲料 ,因此可选择将不同脂肪含
量杂鱼混合使用,甚至也可 以添加一些低值杂虾 ,丰富
殖两个月左右即可上市,闪此此时投喂鲜杂鱼,可提高
其生长速度 ;咧时 由于投喂鲜活饲料时间较短,冈此对
饲料营养 。另外在养殖期可有计划地添加一些能提高大 菱鲆免疫力 的物质 ( c 如V 、V、免疫多糖等) ,再者在大 菱鲆出现病害时制作药饵也较容易,因此使用湿颗粒饲 料对防治病害、提高养殖成活率有益。但使用湿颗粒饲
般清晨较好 ,用 10 2 目筛绢做成长筒形手抄网或网 0 ̄10
片拉网收获 ,一般 日收获量为存池量的 16 / ,并及 / ̄13 时补充肥料、进水,以维持种群的持续生长。
应注意两点:一是少用或不用鲜活饲料,二是勿使大菱 鲆饱食 ( 一般投喂8 % 0 饱食状态即可) ,饱食大菱鲆对病 害的抵抗力会 降低 。就养殖水循环而言,如果循环量较 大,则可多一些时间投喂鲜杂鱼 ,否则相反。就养殖管 理而言,如果有丰富的养殖大菱鲆的经验 ,则可略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