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方法剖析
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临床诊断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确定病人的疾病或病因的过程。
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医生需要运用一些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一、模式识别法模式识别法是指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将其与已知的疾病模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可能的诊断。
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疾病模式,能够快速地将病人的表现与某种疾病相对应。
例如,当病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医生会立即想到可能是肺炎,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来确认诊断。
二、排除法排除法是指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逐步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疾病,从而缩小诊断范围。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史、年龄、性别等因素,结合临床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评估。
例如,当病人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医生会首先排除一些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然后再考虑其他可能的疾病。
三、假设检验法假设检验法是指医生根据已有的病人信息,提出一个初步的诊断假设,然后通过检查和评估来验证或修正这个假设。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一个最有可能的诊断假设。
然后,医生会根据这个假设,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评估方案,并根据检查结果来验证或修正诊断。
例如,当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医生可能首先考虑到颅内压增高,并通过脑部CT或MRI等检查来验证诊断。
四、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是指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提出一系列问题,以便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帮助确定诊断。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病人详细地描述病情,从而获取更多的线索。
例如,当病人出现腹痛时,医生可能会问病人腹痛的性质、部位、时间、诱因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五、直觉判断法直觉判断法是指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凭借自己的直觉来确定诊断。
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步骤

临床思维方法与诊断步骤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
它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对疾病过程的观察、分析和推理,来确定疾病的类型、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案的过程。
临床思维方法通常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步骤。
下面将对临床思维方法和诊断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思维方法1.综合考虑: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全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
医生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病程、病因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假设与验证:医生在临床思维过程中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提出一些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来验证这些假设的正确性。
3.过程分析: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对疾病过程的分析,即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和转归等过程,以便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特征。
4.归纳与演绎: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
医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将疾病的常见特征和规律总结出来,然后根据这些总结来进行演绎推理,以便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5.反馈与修正:临床思维方法是一个不断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医生在进行诊断和治疗时会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取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来修正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以便更好地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二、诊断步骤1.病史采集: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谈和询问来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始时间、症状的出现、发展和变化等。
病史采集对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因非常重要。
2.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格特征,检查患者的身体各个系统的状况,以便发现异常体征和症状。
体格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3.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例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提供一些客观的指标,对于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情有一定帮助。
4.辅助检查: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确,医生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例如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内窥镜检查、组织活检等。
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临床诊断是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对患者疾病进行判断和诊断的过程。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思维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诊断过程,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临床诊断常用的思维方法。
1. 演绎法演绎法是一种根据已知的规律、原理或者经验,通过逻辑推理来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演绎法来推断患者可能的疾病类型。
2.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从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根据多个患者的病例,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或规律,从而预测其他患者的可能诊断。
3. 类比法类比法是一种通过将问题与已知的类似问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已知的疾病进行类比,找出最为相似的疾病进行诊断。
4.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一种从结果或目标出发,逆向推导出原因或方法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可能的疾病进行逆向思考,找出导致这些症状和体征的原因。
5. 综合思维法综合思维法是一种将多种思维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将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逆向思维法等多种思维方法综合运用,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6. 系统思维法系统思维法是一种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系统地分析患者的疾病,避免片面和局部的诊断。
7. 鉴别诊断法鉴别诊断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疾病的特点,找出最符合患者情况的诊断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将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找出最可能的诊断。
8. 概率思维法概率思维法是一种通过考虑不同疾病的发生概率,找出最可能的诊断的思维方法。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生概率,对可能的诊断进行排序,找出最可能的诊断。
临床病例分析思维方法

临床病例分析思维方法病例分析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患者的细致观察和全面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然而,要想进行有效的病例分析,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临床病例分析思维方法,帮助医生提高诊断能力和治疗效果。
首先,合理运用概念思维。
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将其归类为某一类常见疾病,然后再进行更具体的分析和判断。
例如,当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和心悸等症状时,医生可以首先将其归类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为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通过概念思维的运用,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可能的疾病范畴,减少诊断时间和提高准确性。
其次,善于进行类比思维。
临床病例繁多,每个患者的情况都各有不同,但往往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通过运用类比思维,医生可以将类似的病例进行比较和对照,从而找到共性和规律。
例如,一位患者出现持续性头痛和视力模糊,经医生细致观察和检查后,发现其体内存在巨大肿瘤。
医生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可以回顾之前治疗过的类似病例,从中找到与该患者相似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帮助更好地处理此案。
此外,还要善于进行逆向思维。
有时候,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不完全符合某一类疾病的特征,这时候医生就需要运用逆向思维,从可能的疾病逆推出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例如,一位患者出现明显的乏力症状和贫血表现,但血液检查并未显示异常。
医生在进行病例分析时,可以从贫血的诱因和发病机制入手,考虑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疾病,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通过逆向思维,医生可以发现一些常规检查所未能发现的潜在病因,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最后,要善于进行整体思维。
在病例分析中,医生不能只关注患者的某一症状或体征,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病情。
做到这一点,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不同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联系和关联,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发展趋势。
例如,一位患者出现发热、关节疼痛和红斑等症状,如果医生只关注其中一项症状,可能会漏掉患者可能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
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方法临床思维方法是医生认识疾病、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等临床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推理方法。
在临床推理中存在分析性推理和非分析性推理两种方式,两个系统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交互性。
一、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一)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1、临床实践。
通过各种临床实践活动,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选择必要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以及诊疗操作等工作,细致而周密地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思维。
这是对具体的临床问题比较、推理、判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的诊断。
即使是暂时诊断不清,也可对各种临床问题的属性范围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这一过程是任何仪器设备都不能代替的思维活动。
临床医生通过实践获得的资料越翔实,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这一思维过程就越快捷,越切中要害,越接近实际,也就越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二)诊断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1、现象与本质。
现象系指病人的临床表现,本质则为疾病的病理改变。
在诊断分析过程中,要求现象能反映本质,现象要与本质统一2、主要与次要。
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临床资料也较多,分析这些资料时,要分清哪些资料反映疾病的本质。
反映疾病本质的是主要临床资料,缺乏这些资料则临床诊断不能成立,次要资料虽然不能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但可为确立临床诊断提供旁证。
3、局部与整体。
局部病变可引起全身改变,因此不仅要观察局部变化,也要注意全身情况,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典型与不典型。
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表现易于识别,所谓的典型与不典型是相对而言的。
造成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因素有:(1)年老体弱病人;(2)疾病晚期病人;(3)治疗的干扰;(4)多种疾病的干扰影响;(5)婴幼儿;(6)器官移位者;(7)医生的认识水平等。
二、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1、推理。
推理是医生获取临床资料或诊断信息之后到形成结论的中间思维过程。
推理有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
推理不仅是一种思维形式,也是一种认识各种疾病的方法和表达诊断依据的手段。
临床诊断的几种逻辑思维方法简述-临床诊断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临床诊断的几种逻辑思维方法简述-临床诊断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医学生初进临床,在收集到的一大堆临床资料面前常常会有困惑,需要老师帮助引导来解决临床诊断思维这个基本问题。
临床诊断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调查研究搜集临床资料;提出初步诊断;临床验证并确定最后诊断.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
临床思维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的诊断性思考,使医生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初步的实验室资料,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分析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揭示其症结所在。
完整的诊断思维过程需要弄清分析所获临床资料的主次,对可疑材料进行复核并综合分析,进一步推测病变的部位、性质、原因,为建立诊断打好基础,这是诊断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借助下述几种逻辑思维方法做出诊断。
1 类比诊断法所谓类比,就是通过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属性或内在联系,把对其中某一个研究对象已有的比较成熟的认识推移到另一个研究对象中去,从而得出关于后者的新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把新接触到的病例和既往诊治过的旧病例相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从而对新病例做出诊断。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症状体征典型的疾病诊断,尤其对危重急症的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医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风心病、冠心病患者典型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均已十分熟悉,当再遇到新病例时,就会找出彼此间的相似之处,推导出对新病例的诊断。
类比诊断法具有能直接、简捷做出诊断的优点,但该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即只注意到事物的相似性,忽视了差异性。
实际工作中,真正意义上的典型病例并不多见,更多见的是相似,而相似未必就是本质上的相同。
临床同病异症、异病同症情况多见。
如心肌梗死发作酷似胆石症;发热、B 超肝部见液平段,可以是细菌性肝脓肿,也可以为阿米巴肝脓肿表现。
老师要提醒学生单纯依靠类比诊断法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产生偏差,还要注意:在选择类比对象时应尽量选择典型病例,要注意分析寻找事物间的差异性,避免以偏概全,千万不要单纯进行表面现象的类比,而应该尽量抓住反映必然联系的本质属性进行类比,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临床思维病案分析讲解

临床思维病案分析讲解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中,临床思维是医生的核心素质之一,它以临床病例为基础,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解剖,最终形成诊断与治疗方案。
临床思维与病案分析是医生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下面将通过一个真实的病案分析来阐述临床思维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病例:患者A,男性,40岁,入院时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
患者A在入院时主诉为胸闷、气短,这属于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
临床思维中的第一步是收集病史,了解患者的背景信息。
通过与患者交谈,发现患者自二十多年前开始抽烟,并且每天抽烟量较大。
此外,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疾病史,家族无特殊遗传病史。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A可能是有一种与肺相关的疾病。
在确定了初步的诊断方向后,临床思维的下一步是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听诊,发现患者的双肺呼吸音低,并有散在的干罗音。
这一体征表明患者的肺功能可能受损。
此外,医生还通过触诊发现患者的肺部似乎有一定的压痛感,进一步支持了肺相关疾病的诊断。
然而,仅仅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是不够的,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病例中,医生首先为患者进行了X线胸部CT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的肺部有很多圆形高密度阴影,且阴影较大。
这是一种典型的肺气肿表现,提示患者可能有严重的肺部疾病。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下降,表现为肺活量、气流速度等指标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初步诊断,患者A可能有一种与肺相关的疾病。
此时,医生需要进一步分析病情,确定病因。
通过排除患者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可知,患者A可能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由吸烟引起。
通过与患者详细沟通,也了解到患者每天的吸烟量较大,这进一步支持了COPD的诊断。
最后,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
首先,医生建议患者戒烟,并给予相关的戒烟辅助治疗。
其次,医生为患者开具了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缓解患者症状,并减少肺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方法与技巧课件

治未病
中医注重预防疾病,通过 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 高患者抗病能力。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借鉴现代医学检查手段
中医内科临床思维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 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更全 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治疗可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相结合,如中西医结 合治疗、针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等,提高治疗效果。
针刺手法技巧
掌握各种针刺手法,如捻转、提 插、刮针等,根据治疗需要和患 者反应,灵活运用不同的针刺手
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针灸时机技巧
选择合适的针灸时机,如饭前、 饭后、睡前等,以充分利用患者 自身的生理节律,增强针灸治疗
的效果。
中药处方技巧
药物配伍技巧
熟悉各种中药的药性、功效和配伍禁忌,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临床实习操作
1 2 3
实习操作的重要性
通过临床实习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实践中 医内科诊疗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实习操作内容
包括接诊、问诊、望诊、闻诊、切诊等中医内科 基本诊疗技能,以及病历书写、医嘱制定等实际 操作。
实习操作要求
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习操作,严格遵守医 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
闻诊技巧
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声响,辨别病情的变 化和病邪的性质。闻诊需要医生掌握各种病态声音的特点 和意义。
切诊技巧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皮肤、腹部等部位,感知病情的变 化和病邪的性质。切诊需要医生掌握各种脉象和触诊方法 ,准确判断病情。
针灸技巧
穴位选择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
• 临床上诊断思维方法很多,常用的思维方 法有以下五种.
顺向思维法
是对一般比较典型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 是以病人的典型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为依 据,直接作出诊断. 如有人饮食失常,出现腹痛、腹泻、呕吐 等症状时,可以直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直接诊 断法).
逆向思维法
• 是根据病人的病史及体征的某些特点,可 能为某范围内的某些疾病,然后根据进一 步检查或辅助检查,否定其中的大部分, 筛选某种或几种疾病.此种思维方法是对 较疑难的病例常用的方法.
•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是古希腊的著名医 学家,被后人尊称为是哲学家"。
临床诊断思维的一般过程
• 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1、临床资料收集过程; 2、通过分析资料作出诊断的过程;
3、通过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对诊断的检验 和修正过程
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
临床思维是诊断的灵魂
• 国内很多专家认为,当前临床医生普遍存在的 “弱项”可能是靠临床思维来诊病的能力不够 强。
• 做一名临床医生,诊断的基本功、实事求是的 态度、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 新的仪器设备虽然为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 仍各有其误诊漏诊率。病史和查体迄今依然是 达到正确诊断的基础,60~70%的病例可靠 它得出正确诊断。
时间的紧迫性
• 时间就是生命 ,尤其是重危急诊,必需在很短 的时间内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将危及病 人生命. • 对于急诊病人来说,由于时间刻不容缓,不允许 医生慢条斯理地询问病史,从容不迫地查体,按 部就班地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
• 要达到以上要求,除了要求要有广博的专业知 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外,还要求有迅速把握疾 病整体特征的能力和抓住疾病的关键体征的能 力.
•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 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临床 思维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法既有共性, 又有自己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于 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
• 对象的复杂性
• 时间的紧迫性
• 资料的不完整性
对象的复杂性
• 临床医学的认识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 认识对象是有思维、有行为的人 • 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思维和诊断过程中, 既要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排 除病人的临床思维和诊断的干扰,使自己 的思维尽量符合病人的客观表现,主观和 客观的一致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资料的不完整性
• 临床资料调查的内容极其广泛,项目繁多,在调 查时又往往会遇到各样的限制和困难。 • 虽然疾病是一个有特点的自然历程,但临床上 不可能等待这一历程的充分表现,因为,等到这 一历程完全表现时,患者或许已濒临死亡,正是 由于临床诊断的时间上的紧迫性,因而决定了 临床诊断常常需要在不充分的资料上作出。 • 因此,如何用不充分的临床资料,作出正确的诊 断,也是临床医生应学习的能力之一。
不当之处:恐怕关键一点还是思维程序上先入为主,并且由此导致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粗疏,险些造成误诊.幸而在关键时刻敢于否定 自己,及时调整思路,修正诊断.在临床诊治工作中,"以否定立肯定",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思维程序.
•
否定之否定法
• 在诊断初步成立以后,为了进一步证实其 准确性,可用此方法.假定该诊断不成立, 其病史体征另以其它疾病解释,均不成立, 证明原来的诊断成立.
肯定之否定法
• 有时为了确定诊断,需要用“肯定之否定” 的思维方式,排除某些疑诊.即对某些疑 似诊断,假以其肯定,以此来解释全部病 史和体征,发现其矛盾,从而否定该诊断, 即临床上经常所说的,不能以其解释全部 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不成立.
•
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由家属陪伴前来就诊.病人的主诉是:发病前3小时,回家上 楼梯后稍感劳累,紧接着出现明显的胸痛、胸闷、气短、心慌.无恶心、呕吐,无 头晕、头痛.当时立即卧床休息,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以致不能平卧, 身出冷汗,手脚发凉.随后由家属陪同急来院求治. 来院时病人自诉胸痛(以前胸 部为著)、心慌、气短,难以忍受. 体格检查:T37.8℃,R24次/分,P110次/分,BP140/95mmHg,意识清楚、语言流利、 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身出冷汗,呈轻度喘息状态.头、颈部检查无异 常,胸部外形略呈筒状,叩诊呈鼓音.心脏听诊节律正常,无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 无压痛.肝、脾均未触及. ECG:除有轻度左心室肥厚外,无任何其他异常改变. 再一次追问病人的既往史.家属介绍说,病人患老年性慢性气管炎已经多年,平素 活动后就有些气喘,1周前,到医院作胸部透视,结果表明有"肺大泡".但没有进行 相应治疗. 重新细致的检查了病人的肺部:胸部叩诊鼓音,右侧要比左侧明显的多,同时右侧 听诊呼吸音基本消失(这时我暗地里责备自己前次检查的粗疏).
差异法
• 差异法是在临床思维中,随时注意不同类、 种、型疾病的差异,不同病人的特点,抓 住其特殊性.它是其它各种思维方法的基 础,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思维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何勇教授、主任医师
• 诊断是医生通过对人体的健康状态的诊 查和对疾病所提出的概括性的判断。 • 人们对诊断所持的态度及其看法,我们 称之为诊断观。诊断疾病的过程,就是 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疾病的 过程
• 著名医学家张孝骞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临床 医师在诊治每一名患者时应当谨慎严肃,时刻 警惕着自己的判断或措施是否尽职、是否有疏 漏或缺失,其心情就像古人所说的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 如果医生不真正了解某种仪器的原理, 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分析其意义和价 值。反而因为有了各种先进仪器而不再 重视收集病史,不再认真查体,并根据 这些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思考,做出自 己的判断。甚至对先进仪器盲目信任, 而对自己掌握的资料产生怀疑,这就可 能抵消了先进仪器可能带来的优势。
• 仅从杂志《疑难少见病例诊断》专栏中 所列出的一些病例,即可发现一个规律: 临床医师如果不进行深入思考,即使手 头已有很多特殊检查提供的资料,也不 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最终之所以能 得到正确诊断,主要是认真进行了临床 思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