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合集下载

新生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新生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新生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主讲人:胥丽君(一)口腔新生儿口腔容积较小,舌短宽而厚,出生时已具有舌乳头,硬腭穹窿不发达,牙床宽大,唇肌、咀嚼肌发育良好,商颊有坚厚的脂肪垫,故生后即已具备充分的吸吮和吞咽能力。

吸吮反射虽是生后即存在的非条件反射,但也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喂奶前将小儿置于准备体位,母亲用手协助将奶头送人口内,乳汁气味,奶瓶外形等均能作为条件使之强化。

早产儿、患呼吸道感染或口腔炎、颅内有病变时均可受到抑制。

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唾液发育不足,分泌唾液较少,粘膜较干燥,易受损伤,故清理口腔时,忌用布类擦洗,以免粘膜破损造成感染.90%的新生儿于硬腭正中线两侧可见散在的黄白色小点,称上皮珠,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

有时在牙龈切缘上也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颗粒或白色斑块,俗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

一般在2~3周内都可自然消退,勿擦拭或用针挑,以防感染,不需治疗。

舌质淡红,舌苔微白或薄白,有时舌体局部微有颤动,均为正常现象.(二)食管始于第3~4颈椎,比成人高1~3个颈椎,终于10~11颈椎,食管长度为10~11cm,管腔内径5~8cm,呈漏斗状。

全长相当于从咽喉部到剑突下的距离,从鼻根至剑突的距离可作为胃插管的长度。

食管粘膜柔软,缺乏腺体,弹力纤维和肌层发育不良,管壁柔软,易受邻近器官的影响而变位。

食管上部括约肌不随食物下咽而紧闭,下部括约肌也不关闭,困而容易溢乳。

食管为一肌肉管,上端人口处为横纹肌所构成,下端为平滑肌所组成,中部混合组成。

上端有上食管括约肌,下端有下食管括约肌,位于膈的食管裂孔内,新生儿腹腔内食管段不存在.上、下食管括约肌形成高压区,各为28。

9±0。

89kPa(21.3±7。

4mmHg),和0。

53~0.8kPa(4~6mmHg),两周以内新生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6周才能建立有效的抗反流屏障。

(三)胃胃位于左季肋部,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贲门平第10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2胸椎的中线附近。

婴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婴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婴儿消化系统生理特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小婴儿那神奇的消化系统生理特点呀!你想
想看,小宝宝那么小,他们的消化系统可有着大大的学问呢!
小婴儿的嘴巴小小的,可他们吃奶的劲儿可大啦!就像一个小勇士努力
地探索着食物的世界。

他们的口腔可敏感啦,一点点异味都能察觉。

还记得我小侄子那时候,给他换了种奶粉,他一尝就吐出来了,那表情仿佛在说:“这啥呀,可不是我熟悉的味道!”
再说说他们的胃,小小的胃就像一个迷你的仓库。

宝宝们吃不了多少就
饱了,所以得经常喂养。

而且他们的胃还很容易溢奶呢,有时候刚吃完奶,“哇”的一下就吐出来了,可把新手爸妈们急坏了,就像一场小小的“灾难”呀!
然后是小肠,那可是营养吸收的重要场所。

就像一个勤劳的工人,兢兢
业业地工作着,把营养都吸收进来,让宝宝能快快长大。

咱大人不也得靠吃好才能有力气嘛,小婴儿更是这样呀!
还有那大肠,负责处理废物。

宝宝们有时候几天不拉粑粑,可把家长们
愁得呀!这时候就得想办法啦,揉揉小肚子呀,喂点水呀。

咱大人可得好好照顾小婴儿的消化系统哦,就像呵护一朵朵娇嫩的小花。

给他们合适的食物,关注他们的反应。

可不能马虎呀!
我觉得呀,婴儿的消化系统真的太神奇了,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独特的作
用和特点,我们得认真去了解和对待,才能让宝宝们健康成长呀!。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完整
1
消化系统结构图
ppt课件完整
2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吸吮、吞咽功能弱→生理性流涎; 粘膜易受损;淀粉酶少;
食管:漏斗状,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胃食管反流;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 溢奶
胃: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幽 门括约肌发育良好→幽门痉挛→呕吐;胃 容量小,排空慢,消化功能差
生紊乱;
体液免疫功能差,胃酸灭菌能力弱,正 常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失调
人工喂养特殊性
ppt课件完整
11
• 感染因素
肠道内感染 1)病毒:80%以上,轮状病毒最常见 2)细菌:致腹泻大肠杆菌(5组)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霍乱、痢疾 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 等
肠道外感染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 染伴发
ppt课件完整
8
小儿腹泻
• 定义: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 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 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征。
• 2岁以下多见,1岁以内约占半数; 夏秋季发病率高
ppt课件完整
9
• 病因 易感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ppt课件完整
10
易感因素 消化功能未能适应生长发育需要,易发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高热 拒食 流涎
齿龈、唇内、舌、颊黏膜单个/成簇2~ 3mm小疱疹,溃疡,覆以黄白色分泌物, 边绕红晕、颌下饮食,局部喷药 (疱疹净),进食前表麻,退热,抗病毒
ppt课件完整
7
鉴别: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夏秋季多发,发热, 咽痛;疱疹 位于咽部、软腭,不累及齿 龈、颊粘膜
ppt课件完整
17
ppt课件完整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课件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消化系统》ppt课件
CXL
幼儿5精、选课大件 肠
长约1.5米,分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结肠又分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功能:吸收残余水分、 无机盐;暂时贮存粪便
CXL
幼6儿、精选课肝件 脏和胰腺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贮存养分;解毒 胰腺能分泌胰液,帮助消化;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代谢
C幼精XL儿品优课质件课件
幼儿精选课件
课堂练习二
1、下列叙述中,哪种结构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无关? ( ) A.小肠长且有环形皱襞 B.小肠粘膜内有许多小肠腺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十二指肠内侧壁有总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2、营养物质主要是依靠( )来吸收的。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一段小肠 环形皱襞
幼精儿品优课质件课件
小肠绒毛 柱状细胞
乳 名称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牙 年龄
6-8月 7-10月 17-20月 12-16 月 18-24月
恒 名称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第一Biblioteka 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牙 年龄
6-8岁 7-8岁 10-13岁 10-11 岁 11-12岁 6-7岁 11-14岁 18-22
A.6 B.7-8 C.10~11 D.2~13 8、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为 ( )。
A.龋齿 B.缺碘 C.长期流涎 D.错齿
C幼精XL儿品优课质件课件
9、从( )起,可以给孩子饼干、面包片等手拿食。 幼儿A.精3、选课4个件月 B.6、7个月 C.8、9个月 D.1岁
10、属于消化腺的是

A.肝 B.脾 C.胰 D.舌 E.肾上腺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 生理特点ppt课件
目录
•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小肠、大肠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腺解剖生理特点 •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01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消化系统的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负责摄取、转运、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 的系统。它由口腔、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器官组成。
胰腺通过胰管将胰液排入十二指肠, 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 化过程。
肝脏的特点
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多种功能,如解毒、代谢、合 成和分泌胆汁等。
肝脏分泌胆汁,通过胆道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 吸收。
05
CATALOGUE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预防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之一,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通 过物理和化学方式将食物分解为可被 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同时将 废物排出体外。
小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口腔
小儿的口腔相对较小,黏膜娇嫩,唾 液腺发育不完全,唾液分泌量少,容 易发生口腔炎和口角炎。
大肠
小儿的大肠相对较短,粪便容易滞留 ,容易发生便秘和感染。
02
CATALOGUE
小儿口腔、食管、胃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特点
口腔容量小
新生儿的口腔容量较小 ,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
大。
唇部闭合不紧
婴幼儿唇部闭合不紧, 容易造成溢奶或吞咽困
难。
舌系带过短
部分婴幼儿舌系带过短 ,影响吸吮和语言发育

唾液分泌多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特点
小儿消化系统是指儿童的消化道和相关的器官,包括口腔、
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

与成人相比,
小儿消化系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发育不完善:小儿消化系统的器官在出生后还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胃和肠道。

这使得小儿消化系统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容易受到各种消化问题的影响。

2.食欲与胃容量小:由于小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需要
频繁进食,通常每天需要多次进食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同时,
小儿的食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3.消化酶活性低:小儿消化系统中的消化酶活性相对较低,
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早期。

这意味着婴儿消化食物的能力可能不
够强,需要通过母乳或配方奶粉获得充足的营养。

4.肠道菌群发育:小儿消化系统的肠道菌群在出生后不久开
始发育,而肠道菌群的发育与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肠道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5.消化系统对过敏反应敏感:小儿消化系统对某些食物过敏
反应更为敏感。

婴儿在引进辅食时,需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
过敏食物引起不良反应。

以上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消化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儿童的消化健康。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1)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1)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1)
新生儿消化道特点
新生儿是人类生命的开始阶段,其消化系统的发育不完善,需要特殊
的护理和饮食。

以下是新生儿消化道的特点:
1.胃肠道结构不完善
新生儿的胃部更小,容量为50ml左右。

同时,胃部的收缩能力也很低,导致消化较慢。

此外,新生儿的肠道也比成年人更长,结肠也更长,
肠壁更薄,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新生儿的排便较不顺畅。

2.缺乏消化酶
新生儿缺乏消化蛋白质的胰腺酶和小肠内积累的酶,这些酶的缺乏导
致婴儿无法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糖类。

而对于新生儿吸收食
物营养,母乳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足够的乳糖和蛋白质,
有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和生长发育。

3.肠道菌群的不稳定
新生儿的肠道内菌群相对较少,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扰。

因此,新
生儿容易罹患肠道感染和腹泻。

为了保持良好肠道菌群,母乳中所含
有的益生菌、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增强新生儿肠道的免疫力,预防肠
道感染的出现。

4.容易出现胎粪
在新生儿出生的前期,母体所产生的唾液、唾液酶、消化酶以及肠道的软粘液形成胎粪。

此外,维生素K的不足也会引起胎粪。

胎粪不易排出,可导致肠胀气和肠道阻塞等不适症状,因此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清空胎粪。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与成人相差甚远,既需要母亲提供最适合新生儿的母乳喂养,也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新生儿的特点,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 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介绍消化系统疾病。

本部分“腹泻病”中的液体疗法之前已有详述,链接如下,此处不再重复。

基础知识整理——儿科学(2)一、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几个数据简单了解即可。

①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多,5~6个月后唾液量明显增多,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②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调控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③新生儿胃容量30~60ml,1~3个月为90~150ml,1岁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2000ml。

④小儿肠系膜柔软而长,活动度大,容易患肠套叠和肠扭转。

⑤胎粪由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及胎儿时期吞入的羊水和毳毛所组成,出生24h内排出,黏稠,深绿或黑绿色,无臭味。

⑥1~3岁小儿肝下缘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2cm,4~5岁以后渐进入肋缘内。

二、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引起的一种疾病,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无特殊知识点,主要注意检查方法:①食管钡剂造影:5min内>3次钡剂反流至食管提示反流;②食管pH动态监测:24h连续动态监测食管下端pH,下降则表明有酸性胃食管反流,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可参见内科学的相关内容。

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先天性的幽门环状括约肌增生、肥厚,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病理表现为幽门肌全层增生、肥厚,环肌更为明显。

临床表现有:①呕吐:首发症状和特征性表现。

出生后吃奶与大小便均正常,多于2~4周开始出现喂奶后呕吐,渐加重,呕吐奶汁,不含胆汁。

②右上腹肿块:本病特有体征。

右上腹肋缘下与右侧腹直肌间可扪及橄榄形、光滑、质稍硬、可移动的实质性包块。

③胃蠕动波:不是特有体征。

在喂奶时或呕吐前容易见到,轻拍上腹部常可引出,方向自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

④其他:黄疸(不常见),消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可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循环衰竭时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腹部B超可诊断本病,标准为幽门肌厚度≥4mm、幽门前后径≥13mm、幽门管长≥17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生儿的消化道,口腔、食管、胃、肠道等, 在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明 显的差别。当我们了解新生儿的消化系统,方 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喂养。
谢谢!
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
套叠。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
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入体内,易引起全身感染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态反应性疾病。
+ 肠道细菌
胎儿肠道内无细菌,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很 快从口、鼻、肛门侵入肠道,主要分布在 结肠及直肠,一般情况下胃内几乎无菌 。 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的影响而种类不同; 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 的拮抗作用,而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 易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致菌群失调, 导致消化道功能紊乱。
——Ldh-Syvan 时间2015.08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肛管),通常把至十二指肠 的部分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的部 分称下消化道,大消化腺为独立器官,包 括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是位于消化 管壁内的小腺体,如唇腺、胃腺及肠腺等。
新生儿胃容量小,所以新生儿喂食应当少量多 次,喂食的次数应较年长儿多。(Q3h)
+胃
婴儿胃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 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 胃扩张;由于贲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 好,且自主神经调节差,故易引起幽门痉挛出现 呕吐。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 较少,盐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力 低,消化功能差。
+ 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 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 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 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绝大多数在8~10 个月时症状消失。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 空气,易发生溢奶。
+胃
新生儿胃容量约为30-60毫升,后随年龄而增 大,1~3个月时90-150毫升,l岁时250—300毫 升。(成人2000多毫升,最多的可达3000毫升)
此次小讲课主要与大家分享消化道的内容。
+ 口腔
新生儿没有牙齿。依靠吸吮和吞咽功能进 食。
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较好的吸吮和吞咽 功能。
早产儿:较差,其口腔粘膜干燥、薄嫩,血 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因此容易 损伤和局部感染。
+ 食管
食管功能:推进食物;防吞咽时返流。
食管与胃连接处有一个肌肉环,为食管下端括 约肌,被称为贲门。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只有在 吞咽食物时才打开,这样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胃 里,也阻止胃里的食物逆流到食管中。
+肠
小儿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8倍(47~53cm),有 利于消化吸收。成人肠管约长5~6米,约为身长的4.5倍。大小 肠比例方面,不同生长时期大小肠的长度比也不同,新生儿 约为1∶6,婴幼儿约为1∶5 ,成人约为1∶4。
肠黏膜细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管,小肠绒毛发育良好,肌层发
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黏膜下组织松弛,尤其结肠无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