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电子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课时1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2.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形特征:类型和分布特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结合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构建动场】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祖国山河的壮丽。
播放《青藏高原》视频,播放完后,提出问题:片中播放的是哪里的风光?从影片中我们领略到了青藏高原的雄伟和秀美,那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地形区吗?那你们知道它们分布在哪里?让给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活动一:我国地形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自主学习: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说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2)说出各地形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计算山区所占的百分比。
(4)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活动策略:学生先通过地图自主完成,组长带领大家小组内完成。
教师我国的地形特点加以引导。
目标评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地形特点。
活动二:知影响。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活动程序:思考——交流、得出结论——反馈纠正——总结提升1.思考: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开发时,有哪些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交流后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评价。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通用5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通用5篇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特征;2、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上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分布范围、平均海拔以及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3、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及利用价值、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我国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水力发电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学生: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学习新课:读《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让学生看地图册P10—1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我国各地海拨高低有什么差别?提示:4000米以上、1000—2000米、500米以下的地方各分布哪些地方?读《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板书:西高东低)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地形类型齐全山区面积广大【课时目标】1.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征。
2.能够在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理解不同地形区的特征。
3.依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类型的构成特征,理解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一:教师(多媒体快速播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的景观图):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明显,同学们能够说出多媒体展示的是什么地形区吗?学生相互讨论,有的能够说出,有的不能说出。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地形有所了解,但是还不十分全面,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大好河山。
【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我国大好河山充满好奇,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导入二:教师: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过,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分为五种地形类型,同学们能够说出是哪五种地形类型吗?学生:高原、平原、山脉、盆地、丘陵。
教师: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体会说出去过我国哪些地形类型?学生七嘴八舌谈体会。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经历都很丰富,但是我国的地形类型更丰富,今天我们就走进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设计意图】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走进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推进新课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带领学生一起认识本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
(一)地形类型齐全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22页图片):我们地形类型齐全,同学们根据展示的图片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这些地形区。
学生自主学习,从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地形区。
【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为了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他们迅速从地图中找出需要的地形区。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查找,我们发现我国地形类型齐全,而且交错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这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征。
我国还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认识一下其他的地形区。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特别是山区面积的广大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地形的多样性和山区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地形的认识可能还比较片面,对山区面积广大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形象、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地形多样性和山区面积广大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知道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分析地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地形类型及其特点,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
难点:对地形特点的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案例。
3.制作好课件,准备好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区面积广大的事实,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山区面积如此广大?”2.呈现(10分钟)分别展示中国的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通过图片、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地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地形分布图,找出各种地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第1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三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 被称为“鱼米之乡”。
中国地形的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指长江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直到东、南部沿 海一带低山、丘陵的总称。
中国地形的分布
东南丘陵
任务三 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填写图中字母或数码 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青__藏_高__原____,B_内_蒙__古__高__原_, C_黄__土_高__原____,D_云_贵__高__原___, E_塔__里_木__盆__地__,F_准__噶_尔__盆__地_, G_柴__达_木__盆__地__,H_四__川_盆__地___, ①东__北__平__原__,②_华__北__平_原__, ③长__江__中__下_游__平__原____。
起伏小,平 地面起伏程 地面起伏 坦,广阔 度大,坡陡 相对较大
四周高, 中间低
等高线稀 疏、平直
等高线密 集,曲折
周围等高线
等高线稀疏, 密集,内部
较曲折
稀疏,呈闭
合曲线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地形类型多样
(1)读图分析我国都有哪些 地形类型?数数一共有几种?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 平原,共5种。 (2)在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上 如何识别山地、高原、盆地、 丘陵和平原?
原面积仅占__1_/_1_0___多一点,这会导
致__耕__地____资源不足。
(3)读图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__地__形__类__型__多__样__,__山__区__面__积__广__大___。
主要地形区 1.纵横交错的山脉
(1)不同走向的山脉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课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面积少,不利于耕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精品学案及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在地形图上判断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
2、能在图中熟练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学习重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以及判断各山脉的走向。
【学习难点】在图中填出我国主要的山脉。
【学习过程】二、地形复杂多样【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和地图册上的地图完成1、你知道五种基本地形吗?2、读课本25页,明确怎样判断山脉的走向。
3、读课本图2.6,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找出东西走向的山脉:(2)找出南北走向的山脉:(3)找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4)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判断此山脉是什么走向的:(5)完成课本26页表格【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结果【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交流记忆这些山脉的方法【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还有哪些不能解决和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山脉与其走向组合正确的是()A、横断山—南北走向B、阿尔泰山—东北西南走向C、长白山—西北东南走向D、天山—南北走向2、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中间一列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祁连山D、天山――秦岭3、下列山脉中,与其它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A、大兴安岭B、南岭C、长白山D、台湾山脉4、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A、南岭B、大兴安岭C、秦岭D、台湾山脉二、综合应用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A B CD E FG H IJ K LM N P第2课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学习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对其它自然地理要素及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特征,认识地形类型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分布,认识分布特征。
【学习重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播放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MTV,用高亢的歌声和优美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将学生带入对我国地形的认识中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地形类型(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2页图2.1,P24页图2.3,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有哪几种地形?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
2.按各类地形面积的大小比例排序。
由大到小依次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在我国山区是指哪些地形区?约占全国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山地、丘陵与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4.归纳出我国地形类型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地形类型的这种特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结果如下:(1)有利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2)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少,耕地不足。
(三)拓展探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搜集资料,认识不同的地形环境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教师点拨①黄土高原孕育了秦腔;②四川盆地古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③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大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学习活动二认识我国地形分布特征(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P25页图2.6,独立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填入下表中:2.学生阅读地图册P12-14页图,结合课本P23页图2.2,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本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地形构成的特点
2. 了解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通过对祖国地形特征的了解,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山区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课前准备
1.教师为每一学生准备等高线地形图(教材中)
2.实物投影仪
3.学生准备水彩笔、尺子、铅笔
4.有关地质灾害的录像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地形类型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
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教师:请同学们用彩笔在教材山脉图上分别将同一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如,先把天山、阴山、燕山连成一线,将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连成一线,… …,观察形成的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板画,并用不同的彩粉笔连接山脉)
学生: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
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西侧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
横断山
两侧的地形区
山脉
南侧北侧
天山
昆仑山
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教师:为了更好地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特征,我找了一首《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分布歌诀》,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的。
我们一块儿大声地读一读!(教师在黑板上的板画上随着歌诀一一点出)中国地形多样成,西高东低三级明,
山区面积三有二,山脉交错网格形。
山脉走向分四种,每种三列看分明,
山脉骨架牢牢记,地形网格块块清。
贺兰—六盘—横断山,大—太—巫—雪,长—武—台,
阿尔—祁连—喜马山,天—阴,昆—秦,加南岭。
山脉骨架构成网,高盆丘平网中填,
四高四盆一二级,平丘陆架东相邻。
转承:阅读“中国地形图”,请大家猜一猜每一种地形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吗?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逐一写在黑板上)
下面我们阅读教材的“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生很快找出结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
讲授新课: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面积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
学生:计算后很快绘制出饼状图(如图示)
地形类型百分比
(%)
对应的
圆心角
山地33 118.2°
高原26 93.6°
盆地19 68.4°
平原12 43.2°
丘陵10 36°
教师:请大家根据饼状图,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累加起来,算一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
学生:(118.2°+93.6°+36°)/360°≈2/3
教师: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
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2: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讨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一组: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第二组: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可以补充)
第一组:
第二组: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开发利用山区,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活动3:阅读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录像,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教师: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人类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时,如果开发不合理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活动4: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等高线地形图,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组内讨论人类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1组:在图上画出山区和平原区的界线,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第2组:在图上画出林区农耕区的界线,你是怎样判断的?
两组共同讨论问题: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
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可以补充)
第1组:用实物投影上展示本组绘制的界线,并说明划分依据是等高线数值和疏密情况;因此
东南部为山区,西北部为平原。
第2组:用实物投影上展示本组绘制的界线,并说明划分依据是树木和农作物的分布;因此东南部为林区,西北部为农耕区。
共同讨论问题: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发展林业区。
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耕种区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环境,发展林业为宜。
教师: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3.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活动5:全班分成三组,看“多媒体课件《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听着优美的旋律,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
第一组:看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第二组:看图片、录像、欣赏名曲、赏析《敕勒歌》,讨论地形与农牧业的关系。
第三组:看图片、录像,讨论地形与民俗的关系。
(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
学生:代表发言(略)
学生:共同归纳出——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
教师: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板书设计
1.地形复杂多样
2. 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3.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4.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5. 复杂的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