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十五讲 07 第七讲 美学散步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1《美学的散步》,收录了宗白华先生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及另外33篇小品文。
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是作者在大学期间给学生授课的讲稿,内容十分抽象,属于纯理性的范畴,其与物质可感的现实世界相隔甚远,是高度的概括,需结合具体的实体或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理解,非仔细研读而不能得其精要。
33篇小品文,有关于美与艺术的散论,有关于诗歌的通信,也有为书籍所写的序言和演讲辞。
涉及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建筑、音乐、绘画、书法、诗歌等等。
宗白华先生精通美学和哲学,其对于艺术的探究,有自己独到的理论和建树,将美学和艺术的观点与社会生活和人性思想相结合,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文字剖析了艺术与美和现世生活的关系,给人的精神世界吹去了一股清凉的风,带来了温和的美的享受。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
远古时代人类就知道以树叶蔽体,知道在器物上雕刻花纹,说明人在天性中本能的就有美的意识和向往。
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人类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将美上升到了理论的层面专门来研究,可见,美不单是一种艺术上的实践,更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建构。
从表现美,到以美的理论来指导美的实践,在这个相互作用交替往复的过种中,人们提升了对美的认识,领悟了美的本质。
个体意识的觉醒必将影响到群体,既而推动整个人类意识的进程。
美就是这样生发而来的,它不断的以新的形式出现,不断的得以校正和发展,成为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印迹。
可以这样说,美丰富了历史,也丰富了人类的心灵。
谈到美,必然离不开艺术。
艺术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以生存必需和本能为基础上的人类精神的高地。
在这个高地上,人类能够体验和感觉到生命的快乐,进而醒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摘抄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本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美学著作,阅读此书,仿佛是在美学的花园中悠然漫步,每一处景致都令人陶醉,每一次思考都发人深省。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
”宗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诗与春相提并论,揭示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艺术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它是人类对自然之美的提炼与升华。
正如诗人用妙笔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画家以色彩勾勒山川的壮丽多姿,艺术赋予了自然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
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
”这种对于有限与无限的独特见解,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
我们在欣赏一幅山水画时,往往能从有限的画面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那绵延的山峦、飘逸的云雾,似乎都蕴含着无尽的诗意。
而当我们沉浸在这无限的遐想中时,又会被画面中的某个细节拉回现实,重新审视这有限的艺术呈现。
这种回旋往复的审美体验,使我们在艺术中获得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感受。
“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
”晋人的洒脱与自由,在书法的行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那流畅的线条、奔放的笔势,仿佛是心灵的自由舞动。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
通过欣赏晋人的行草,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人们自由奔放的灵魂。
“节奏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共同要素,也是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
”节奏在艺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中的旋律起伏、舞蹈中的动作韵律、诗歌中的平仄对仗,都是节奏的表现形式。
而在自然界中,四季的更替、日月的升降、潮汐的涨落,也都蕴含着节奏的奥秘。
宗先生通过对节奏的深入探讨,让我们认识到艺术与自然在本质上的相通之处。
“建筑的美在于它能够通过空间的组合和形式的变化,创造出一种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艺术形象。
美学散步

名著导读文学视野宗白华简介宗白华(1897-),中国美学家。
出生于安徽安庆。
年轻时入上海同济医工学堂学习,“五四运动”时参加“少年中国会”,并赴德国留学,学习哲学、美学和历史。
此后开始发表美学著作。
1921年发表《看了罗丹的雕刻以后》,1923年发表《流云小诗》,1925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哲学系。
抗战中随校迁入重庆。
解放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美术史教授,发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美学散步》等著作。
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宗白华是和朱光潜齐名的美学家,其美学著作清新动人,堪称美学大家中的“云中之鹤”。
《美学散步》内容梗概这是一本小书,讲述有关诗3文学4和画的分界,精髓在于题目“散步”两字。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言”,第二部分为“诗3文学5和画的分界”。
在“小言”中,宗白华指出了散步的意义,他说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例如“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作‘散步学派’”。
散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是一种对于心情和感悟的自由抒发,因此,散步没有刻意的追求,也许在路旁我们可以采摘一朵美丽的小花,或者拾起一块晶莹亮泽的小石,就像我们在海滩上观赏一片转瞬即逝的小小浪花一样。
但我们也不用刻意保存这些小花、小石。
我们可以放在桌上,“当作散步后的回念”。
这就是散步的意义。
它是一种悠闲散步、兴之所至、偶有所得的境界。
美学的散步也应当如此,漫不经心,拈花微笑。
接着,在“诗3文学5和画的分界”中,宗白华领着我们漫步在诗与画的小道上,让我们在悠闲中用一种会心的微笑来表达心中的感悟。
首先,宗白华引用苏东坡论述王维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石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宗白华认为,王维的这首诗的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他说“‘蓝溪白石出,玉石红叶稀’,可以画出来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不过他又说,这首诗的后两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不容易在画中表现出来:如果画家画一个人穿着湿衣服走在山道上,则诗的意境全无。
浅谈宗白华《美学的散步》的美学思想

浅谈宗白华《美学的散步》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宗白华无疑是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家之一。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被介绍进中国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邓以蛰、宗白华、朱光潜等美学思想家的出现,则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共同推进了中国美学事业的发展。
《美学的散步》收录了宗先生写于解放前后最著名的一些美学篇章,集中体现了他的散步美学的精髓。
一、什么是散步美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宗先生的散步美学,广义上说,“‘散步美学’是指宗白华的美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重直观、重体验,而不讲究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特点”[1];狭义上说,“散步美学”是指《美学的散步》一文的发表,使宗先生成为一个散步美学家,并创建了散步美学派。
无论是广义上的散步美学,还是狭义上的散步美学,都体现了宗先生在美学研究中热衷于以散步的方式来体验美、研究美。
二、散步的风格《美学的散步》这本书是以其中收录的一篇文章《美学的散步》直接命名的,因为这个标题直接切中了宗先生的美学思想,“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2]但是,宗先生又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叫做“散步的学派”,因此,散步和逻辑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支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3可见,宗先生并不赞成自己或他人在研究美学的道路上过于讲求系统性和逻辑性,而是主张以散步的方式,在散步的途中体悟美学的思想,就如同庄子整日闲游于山水之间而体悟人生的哲学一样。
但是,散步并不是无目的的闲逛,它同样要求人们在自然和社会中散步时用心去看世界、去思考事物,在散步中求得事物的真谛。
三、广泛的美学研究领域宗先生说:“学习美学首先得爱好美,要对艺术有广泛的兴趣,要有多方面的爱好。
”[4]宗先生也确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对各种艺术门类都有所涉及,在研究美学时不只是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涉及多个领域,通晓古今、融贯中西。
45上海大学美学原理 第七讲 美学散步PPT课件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的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资料编》
21
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
*诗集:《流云》
*《三叶集》 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
讯集
*注: 编过两本《中国美学 史资料选编》(60年代)
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
★29
诗集《流云》的序言:
当月下的睡莲还在轻睡的时候, 东方的晨星已渐渐的睡了。 我梦魂里的心灵, 披了件辞藻的衣裳,踏着音乐的脚步, 向我告辞去了。我低声说: ‘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 他说:‘黑夜的影将去了, 人心里的黑夜也将去了! 我愿乘着晨光,呼吸清新的灵魂, 起来颂扬出生的太阳。’
_陶渊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_杜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_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_辛弃疾
19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朱先生把物的形象称为意象。
“物本身的模式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这一
属性的本体,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20
一.西方美学经典 著作的翻译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第七讲 美学散步
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朱光潜先生 的学术历程
二、宗白华先生 的学术历程
2
“散步”释义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 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宗白华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的内容概述

美学散步的内容概述Walking in nature is a beautiful way to appreciate the world around us. 漫步在大自然中是欣赏周围世界的一种美丽方式。
It allows us to immerse ourselves in the sights, sounds, and smells of the outdoors, providing a sense of calm and connection to the earth. 它让我们沉浸在户外的景色、声音和气味中,给人一种宁静和与大地连接的感觉。
Whether it's a stroll through a park or a hike in the mountains, nature has a way of rejuvenating our spirits and refreshing our minds. 无论是在公园漫步还是在山上徒步,大自然都有一种让我们精神焕发、头脑清新的方式。
The simple act of putti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can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well-being. 一步一步地行走,可以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As we walk, we are able to observe the intricate details of the natural world around us. 当我们行走时,我们能够观察到我们周围自然世界的复杂细节。
From the delicate petals of a flower to the rustling leaves of a tree, every aspect of nature holds its own unique beauty. 从花朵的精致花瓣到树叶的沙沙声,自然的每一个方面都拥有独特的美丽。
宗白华 美学散步 美学和文艺一般原理

宗白华美学散步美学和文艺一般原理宗白华美学散步:美学和文艺一般原理1. 引言宗白华是一位资深的创作者,他对于美学和文艺的研究深入浅出,为大家揭示了美学和文艺的一般原理。
本文将会从浅入深,详细解释相关原理,让我们一同沿着宗白华的思维步伐,进行美学散步。
2. 美学的基础概念美学是研究美、审美和艺术的学科,是一门关于审美感受、审美判断和艺术创造的学科。
宗白华认为,美学的核心是审美体验,通过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获得美的体验。
3. 美感和审美价值美感的来源美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主观感受,可以通过感知美的形式、结构、色彩、音韵等要素来产生。
宗白华指出,美感的来源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如视觉、听觉、情感等。
审美价值的判断审美价值是人们对于美的喜好和价值的评判。
宗白华认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是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喜好。
然而,美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它们能够引起多数人的共鸣和认同。
4. 文艺的一般原理文艺的定义文艺是以文字、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宗白华认为,文艺是人类感性认识和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传递思想和价值观。
文艺的创作原则宗白华总结了文艺创作的几个重要原则: - 真实性:艺术作品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和社会,具有可信度和可靠性。
- 独特性:艺术作品应该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与众不同,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 表现力: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 美感: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美的形式和结构,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享受。
文艺的影响力文艺作品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宗白华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传递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5. 结语通过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我们对于美学和文艺的一般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美学的核心在于审美体验,而文艺则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美学十五讲 07 第七讲 美学散步

契 诃 夫
屠 格 涅 夫
高 尔 基
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朱光潜
朱光潜、朱自清与 丰子恺的性格比较
朱自清:温恭和蔼、 平正严肃;属于古 典的多,浪漫的少; 得孔颜的多,得老 庄的少。
朱自清
丰子恺:浑然本色、 无忧无嗔、无世故 气、无矜持气; 偏于老庄的多;
朱光潜:介于两者之 间。
是 西 方 美 术 史 上 最 值 得 夸 耀 的 男 性 人 体 雕 像 之 一
。
特 点 : 典 雅 写 大 实
卫 ( 作 者 : 米 开 朗 基 罗
)
比 例 和 谐
俗 称 《 米 洛 斯 的 维 纳 斯 》
被 公 认 为 是 迄 今 为 止 希 腊 女 性 雕 像 中 最 美 的 一 尊 。
岁月留痕
审美:以美为最高目的
实用:以善为最高目 的 科学:以真为最高目的
意象
意象是指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融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_陶渊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_杜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_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_辛弃疾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朱先生把物的形象称为意象。
丰子恺
朱光潜
2、从朱光潜先生接着讲
“接着讲”: 1.从中国当代美学和中 国现代美学之间的继承关 系出发,接着朱先生讲。 2.对20世纪50年代 我国的美学讨论重新进行 评价。 3.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 作的基本观点重新进行评 价。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 界的代表人物: 蔡仪 李泽厚 朱光潜
蔡 仪
此身: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身担当
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 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 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 地去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学,是朱光潜理论体系
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中国美术界,如果有谁拿 出一部可以与朱光潜《诗论》比 高低的著作来,我以为这便是中 国美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夕照下的大海
月夜的海
北京
昆明湖
颐和园长廊
北海 静心斋
与艺术忘情相交
*被戏称‚佛头宗‛ *对中国艺术的欣赏:
美
错彩镂金---富丽的美 芙蓉出水---清新的美
欣赏错采镂金的美:
楚国的图案:
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漆奁上的《迎宾图》
以黑漆为底色,兼采红、黄、褐、绿诸色,运用线勾平涂 等手法,使众多的人、物组成一幅色彩富丽、和谐别致、生动 活泼的富有立体感和动感的组合性画面。堪称楚漆画中的奇葩
此身: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身担当
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 不推诿到未来。 此地: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 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 地去做。
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
例:六十岁学俄语
学习的俄语著作:《联共党史》 《三姐妹》 《樱桃圆》 《父与子》 《母亲》
王德胜《在宗白华评传》:
“在现代中国美学家中,宗 白华是第一个将中西审美空间 意识作为比较对象加以探讨 的.”
被誉为“ 融贯中西艺术理论
的一代美学大师。”
划分了中西艺术在审美空间上的差别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 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1.和朱光潜先生的比较
宗白华 朱光潜
VS
出生地: 1897年, 安庆 处女作 :1920《叔本华哲学大意》 留学: 德国 座右铭‚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 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1897年,桐城 1924《无言之美》
英国,法国 ‚以出世的精神 做入世的事业‛
☆座右铭
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
契 诃 夫
屠 格 涅 夫
高 尔 基
朱先生勤勉学术的入世精神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朱光潜
朱光潜、朱自清与 丰子恺的性格比较
朱自清:温恭和蔼、 平正严肃;属于古 典的多,浪漫的少; 得孔颜的多,得老 庄的少。
朱自清
丰子恺:浑然本色、 无忧无嗔、无世故 气、无矜持气; 偏于老庄的多;
朱光潜:介于两者之 间。
从远向近,从高向 下看的方法的不象西 方绘画那样近阔而远 狭,下宽而上窄, 反而 是上宽而下窄, 画家 的眼 睛笼罩全景,把全 部景界组 成一副气韵 生动,有节奏的,和谐的 艺术画面。
!
比 较 体 会
结论 中西绘画的差别
透视法
?
以大观小
空间意识 -------宇宙观念
固定角度 目击无穷 追求无限 心往不返 鸟瞰全景 目光流动 回旋往复 周而复始
物我关系-------主客关系
紧张分裂 对立相视 主客交融 天人合一
中国人的宇宙观: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出无限又于无限中回 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复的,而是回 旋往复的。” ---宗白华
如何理解回旋往复?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如《易经》常用: 往复,来回,周而复始 ,无往不复
★中国古诗常用: 盘桓,周旋,徘徊,流连等词语。 以陶诗《饮酒》为例子。 ★中国宋元山水画
☆流动不居的生命与圆融谐和的形 式的统一
1799—1832歌德
*著作: 《美学散步》 《艺境》 《歌德研究》 *译著: 《判断力批判》 *主要论文: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 意识》。
*诗集:《流云》 *《三叶集》 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 讯集
*注: 编过两本《中国美 学 史资料选编》 (60年代) 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
——拿审美的眼光看世界
☆德国著名哲学家
☆美学观受康德影响: ☆强调审美的非功利 ☆美学思想的影响: 开辟了西方美学的新方向 ☆王国维深受其影响
叔本华
1788--1860
☆座右铭 拿歌德的精神做人 ——把歌德当作人生启示的明灯。
歌德给宗先生的启示: 《歌德人生之启示》
☆带给近代新的生命情绪: 对生命价值的本身的肯定
中西绘画的区别:
西方传统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透视法 概念:把眼前立体形 的远近景物看做平面形 以移上画面, 要求画家 目光从固定角度集中于 一个焦点来观察事物。
以大观小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李成在画中“仰画飞檐”, 沈括笑他是“掀屋角”。 是一种从远向近,从高 向下看的方法。 天人合一 气韵生动 心灵的眼睛
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 放在历史过程中去考察,理清每种美 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渊源联系; (3) 结合美学家的体系来研究他们的 术语和术语史。
对朱先生的评价
由 远 及 近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西方人的宇宙观:
★‚人是小宇宙,模仿大宇宙。‛ ★ 重在把握宇宙的现实——模仿
自然
★ 重视宇宙形象的形式美——数 的和谐 ★‚向着无尽的宇宙作无止境的 奋勉。‛
建筑
希腊雅典帕台农神庙遗址
特点: 整齐 匀称 静穆 庄严
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
人体雕像
雅 典 娜 神 像 持 矛 者 彼 利 克 列 特 作 菲 狄 亚 斯 作
‚物本身的模式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这一 属性的本体,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一.西方美学经典 著作的翻译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的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资料编》
蔡仪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
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 的典型性。
美学三派代表人物: 蔡仪、李泽厚、朱光潜
李泽厚
李泽厚的美学观点: 美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它不在于自然的 属性,而在于事物的 社会属性,即客观 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美学三派代表人物:蔡仪、李泽厚、朱光潜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丰子恺
朱光潜
2、从朱光潜先生接着讲
“接着讲”: 1.从中国当代美学和中 国现代美学之间的继承关 系出发,接着朱先生讲。 2.对20世纪50年代 我国的美学讨论重新进行 评价。 3.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 作的基本观点重新进行评 价。
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 界的代表人物: 蔡仪 李泽厚 朱光潜
蔡 仪
基础:科学 数学 特点:注重写实 真实的眼睛 例子:
透视法:
小道在画面中
间 延伸,观众的视线 随 之伸展到天地的尽 头
小道两旁是高而细 的树,直耸入云霄 对称而又变化,让 观众的视线顺着树 木的推移,消失在 想象辽阔的天空中。
霍 贝 玛 《 树 间 小 道 》
《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
以大观小:
元 王 蒙 《 夏 山 高 隐 图 》
1、‚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儒道精神的结合
儒 家 、 道 家 思 想 对 朱 先 生 的 影 响
儒家对朱先生的影响
‚我的美学观点, 是在中国儒家传统 思想的基础上,再 吸收西方的美学观 念而形成的。‛ 朱光潜
朱先生反对悲观哲
学、厌世主义,推 崇孔子的执着精神 和人格。
朱先生的入世观
“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纸上听?
对朱先生早期美学著作的基本 观点重新进行评价
解放前的主要美学著作有:
‘
朱先生的美学观点
美不在心,即不
存在于人的主观 意识中,也不在 物,即不存在于 客观事物中,它 存在于心物的关 系上.美是物的 形象,或者美是 意象.
对松树的不同看法:
孤 星
在 蓝 空 天 末 摇 摇 欲 坠 的
在 微 风 里 飘 来 流 水 音
在 细 雨 下 点 碎 落 花 声
啊
诗 从 何 处 寻
诗
返回
自称‚美乡的 流连于自然美景
醉梦者‛
南京的风景
清凉山
玄武湖
青岛的海景:
欣赏节奏变化的海
的海
清晨晓雾的海 白天蓝空下的大海
第七讲 美学散步
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朱光潜先生 的学术历程
二、宗白华先生 的学术历程
“散步‛释义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 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宗白华 《美学散步》
学园派与逍遥学派
北京大学未名湖
一
朱光潜的学术历程
简历 (1)少年求学于:桐城中学 (2)青年时期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 院、香港大学 工作于 :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浙江上虞 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圆 (3)出国留学于:爱丁堡大学、伦敦大 学、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 大学 (4)国内任教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
是 西 方 美 术 史 上 最 值 得 夸 耀 的 男 性 人 体 雕 像 之 一
。
特 点 : 典 雅 写 大 实
卫 ( 作 者 : 米 开 朗 基 罗
)
比 例 和 谐
俗 称 《 米 洛 斯 的 维 纳 斯 》
被 公 认 为 是 迄 今 为 止 希 腊 女 性 雕 像 中 最 美 的 一 尊 。
岁月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