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纤维及其在防静电方面的应用
导电导热纤维

导电导热纤维
导电导热纤维是一种具有导电和导热性能的新型纤维材料。
它主要通过在纤维中加入导电或导热材料,如金属纤维、碳纤维、金属纳米颗粒等,以提高纤维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导电导热纤维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纺织、电子、能源、环保等。
导电纤维的应用:
1.抗静电纺织品:导电纤维可以用于生产抗静电纺织品,如工作服、地毯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2.电磁屏蔽材料:导电纤维可用于制作电磁屏蔽材料,如手机壳、电脑壳等,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3.智能纺织品:导电纤维可以用于制作智能纺织品,如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以实现对人体生理信号的监测和控制。
4.能源存储和转换:导电纤维可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能源存储和转换设备,提高其性能。
5.热管理:导电导热纤维可用于制作热管理材料,如散热器、热传导路径等,以提高设备的热传导效率和散热性能。
6.环保领域:导电纤维可用于处理有害废物、检测环境污染等,实现环境的监测和治理。
总之,导电导热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导电导热纤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多样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防静电材料原理

防静电材料原理
防静电材料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或控制材料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或消除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在材料表面形成一个电气阻抗较高的层,使静电电荷难以在材料表面积累和流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静电材料及其原理:
1. 防静电涂层: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如金属或导电聚合物。
这些材料能够吸收或排除静电电荷,防止静电的积累。
2. 防静电地板:使用导电材料覆盖地板,如导电瓷砖或导电地板涂料。
地板材料的导电性能可以将静电电荷导入地面,减少静电的产生。
3. 防静电服装:采用具有导电纤维或导电涂层的纺织品制成的服装。
这些导电纤维可以将静电电荷从身体导向地面,避免电荷的累积和释放。
4. 防静电包装材料:使用具有导电性能的材料包装静电敏感的物品。
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和分散静电电荷,保护被包装物不受静电损害。
5. 静电消除器:使用具有消除静电电荷能力的设备,如静电消除枪或静电消除棒。
这些设备通过释放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或通过电离空气分子来中和和消除静电电荷。
总的来说,防静电材料采用不同的原理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静电带来的危害。
抗静电纺织品的原理是

抗静电纺织品的原理是抗静电纺织品是一种能够减少静电现象的纺织品材料。
它们能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并改善人体的舒适感。
抗静电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防静电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纤维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导电纤维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抗静电纺织品采用一些导电材料,如银纤维、铜纤维、炭素纤维等作为面料中的纤维,这些导电纤维可以有效地导电。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将静电通过纤维导出,并迅速散去,从而防止静电的产生。
其次,抗静电纺织品还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来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
比如,通过纤维表面的特殊处理,能够增加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其抗静电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纤维的形态和结构,优化导电路径,提高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
此外,抗静电纺织品还可以通过纤维间的相互作用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当纤维之间发生摩擦时,会产生静电,而纤维表面的导电材料能够迅速将静电导出,减少静电的积累。
同时,抗静电纺织品还采用了一些导电纤维的组合方式,优化纤维间的导电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除了纤维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抗静电纺织品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纺织品的结构、织造工艺等。
通过优化纺织品的结构,如增加纤维的交织程度、增加纤维的堆密度等,可以增加导电纤维的导电路径,提高抗静电效果。
同时,采用合适的织造工艺,如热塑性纤维的热熔结合、熔喷非织造等,能够进一步改善纺织品的抗静电性能。
总之,抗静电纺织品通过选择导电纤维材料、表面处理、优化纤维结构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在实际应用中,抗静电纺织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电子、防静电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抗静电纺织品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环境。
防静电手套的原理

防静电手套的原理
防静电手套的原理是通过手套的材料和结构来阻止或减轻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具体原理如下:
1. 选择抗静电材料:防静电手套通常采用导电纤维、纤维中添加导电材料或涂覆导电涂层的材料制作。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导电,防止静电的积累。
2. 接地导流:在防静电手套中,通常会通过导线将手套与大地接地。
这样可以将积累的静电引导到大地中,减少静电的影响。
3. 导电纤维结构:一些防静电手套采用具有导电纤维的特殊结构,例如镀银线或碳纤维。
这些导电纤维可以形成一个导电网络,有效分散和导流静电。
4. 建立静电屏蔽:防静电手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静电屏蔽,阻止静电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手套的材料结构和导电层的特性来实现。
总体来说,防静电手套的原理是通过选择抗静电材料、接地、导电纤维结构和静电屏蔽来防止或减轻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保护使用者和周围环境免受静电的影响。
穿戴防静电服的五大好处!

穿戴防静电服的五大好处!
一般来说防静电服的面料会用到导电纤维,而导电纤维是通过碳化或掺杂,使炭黑与纤维的物质融合,从而赋予导电性,涤纶布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起静电,那么就可以加入导电纤维使面料具有导电性,从而使得防静电服散发人体产生的静电!
这种具有导电纤维的导电布具有诸多的优点:
一.持久性防静电功能
二.耐脏,不易粘尘,容易洗刷
三.消除静电对人体的损害,消除运动或穿脱衣时产生的静电
四.能消除静电引起的衣服贴身,缠结
五.在电子行业,避免静电对电子元件造成破坏和老化,在石化行业避免因静电引起的火灾
常见的导电布无非两种:一种是导电绸布料,还有一种是T/C布。
导电绸面料采用专门的涤纶长丝与高功能永久性防静电纤维,经特别工艺制作而成。
此类防静电服具有优秀的防静电功能,永久性防静电,不受到低温、洗涤的影响,冲突电压可达20V以下,而且本身不发尘,灭菌、抑菌的作用充分有效,受到众多电子行业人员的喜爱。
T/C布的防静电服采用65/35全工艺印染涤棉,并织入有机导电纤维,经特别工艺收拾而成高档涤棉工作服面料,穿着既舒适又安全可靠。
这两种不同的防静电面料,偏重各不一样,我们凌亦浩可以根据您的工作环境给你推荐。
导电材料在防静电制品中的应用

导电材料在防静电制品中的应用孙君同上海君江科技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抗静电材料、抗静电技术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无机抗静电材料的应用,并对抗静电产品与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前言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的危害已远远超过对人身健康的损害。
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是导致计算机、通信、航空、航天所有现代电子设备、仪器出现运转故障、信号丢失、产生误码的直接原因之一。
此外,静电造成敏感电子元器件的潜在失效,是降低电子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美国每年由于静电而造成电子元器件失效的损失约为100~200亿美元。
如何降低和消除抗静电危害已成为电子及相关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抗静电技术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高分子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气、化工、航天等各个领域,使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材料。
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是电的不良导体,是形成静电积累、造成静电损害的根源。
因此,防静电技术几乎全部是针对高分子材料。
本文对抗静电材料、抗静电技术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抗静电产品与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二、抗静电材料分类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抗静电材料有抗静电剂、抗静电无机材料和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三大类。
1、抗静电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吸附作用在制品表面形成水膜,以阻止静电的形成和积累。
因而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性能取决于抗静电剂吸收水分的能力和制品使用环境的湿度。
根据抗静电剂分子的差异,可分为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和永久性抗静电剂两大类。
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结构的有机物质,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四大类。
而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类分子量大的亲水性高聚物。
两类抗静电剂在使用时可涂覆在制品表面,也可与基础树脂混炼。
直接涂覆在制品表面的抗静电剂因水洗或摩擦将不断损失,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抗静电剂,以维持稳定的抗静电性能;而混炼在内部的抗静电剂能通过迁移弥补表面抗静电剂的损失,因而抗静电效果更持久。
防静电服的原理和作用

防静电服的原理和作用防静电服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止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工作服装。
它主要由导电纤维、导电丝和其他导电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从而保护人体和设备的安全。
那么,防静电服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和作用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防静电服的原理。
静电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电荷不平衡所引起的,而防静电服正是利用导电材料的导电性能,将静电荷迅速地释放到大地或其他导电物体上,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导电材料能够有效地将静电荷传导到大地,使得静电不会在人体或设备上积累,从而避免了静电对人体和设备造成的危害。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防静电服的作用。
防静电服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防静电服可以保护人体免受静电的危害。
在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静电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头晕、恶心、皮肤刺痛等症状,而穿着防静电服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其次,防静电服可以保护设备免受静电的影响。
在一些对静电非常敏感的设备中,静电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而防静电服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不良影响的发生。
最后,防静电服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需要高度静电敏感性的工作环境中,穿着防静电服可以减少静电对工作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防静电服利用导电材料的导电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从而保护人体和设备的安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保护人体免受静电的危害、保护设备免受静电的影响以及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在一些需要防止静电的工作环境中,穿着防静电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防静电服的原理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导电纤维及其在防静电方面的应用 (1)

导电纤维及其在防静电方面的应用余豪陈超余熊蕾宋丹黄萍摘要:导电纤维作为功能性纤维的主力军已经渐渐打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以其良好的导电性、众多的种类以适应不同应用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防静电纺织品、电磁屏蔽纺织品、传感型材料以及伪装侦察材料。
尤其是在日渐成熟的防静电纺织品领域里,但其可纺性、抗化学性等有待提高。
关键词:导电纤维,分类,性能特点,应用。
生活中常用防静电纺织品除去有害的静电,防静电织物主要用防静电纤维来织做。
防静电纤维一般采用导电纤维和抗静电纤维,而抗静电纤维的防静电原理是依靠加抗静电剂来提高其表面的亲水吸湿性从而增加导电性。
其自身虽有改善纤维及织物的抗静电性的作用,但由于其抗静电性主要是依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实现【1】,因此抗静电效果与环境的湿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湿度很低时,其抗静电效果很弱甚至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抗静电纤维耐洗性差,持久性差。
相较之下,导电纤维以其不依靠环境且稳定出色的导电性以及优良的耐磨持久性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亲睐。
导电纤维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纤维品种,它一般指比电阻小于108Ω/㎝(20℃,65%RH条件下)。
最早的导电纤维为美国公司Brunswich公司商名为Brunsmet的不锈钢纤维,这种导电纤维虽然导电性好,但其用来纺丝就有很多缺陷,如极细单丝的造价很高与普通纤维间抱合差,混纺加工困难,扭曲与手感不良,产品使用性能不好,所以6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合适的导电纤维。
1974 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成功一种同心圆状皮芯型复合导电纤维Antron Ⅲ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1978 年日本东丽公司的海岛型导电腈纶“SA-7”( LUANA )开发成功,但由于都是采用碳黑复合纤维,外观发黑限制了其在民用纺织品方面的应用。
80 年代开始了导电纤维的白色化研究,日本帝人公司首先研制成功T-25 白色导电涤纶。
进入90 年代随着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相继问世,制备导电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而且导电纤维以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人具有良好的持久抗静电性,在工业、民用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纤维及其在防静电方面的应用纺织1103班张胜华 1113021135摘要:导电纤维作为功能性纤维的主力军已经渐渐打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以其良好的导电性、众多的种类以适应不同应用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防静电纺织品、电磁屏蔽纺织品、传感型材料以及伪装侦察材料。
尤其是在日渐成熟的防静电纺织品领域里,但其可纺性、抗化学性等有待提高。
关键词:导电纤维,分类,性能特点,应用。
生活中常用防静电纺织品除去有害的静电,防静电织物主要用防静电纤维来织做。
防静电纤维一般采用导电纤维和抗静电纤维,而抗静电纤维的防静电原理是依靠加抗静电剂来提高其表面的亲水吸湿性从而增加导电性。
其自身虽有改善纤维及织物的抗静电性的作用,但由于其抗静电性主要是依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实现【1】,因此抗静电效果与环境的湿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湿度很低时,其抗静电效果很弱甚至消失,而且相当一部分抗静电纤维耐洗性差,持久性差。
相较之下,导电纤维以其不依靠环境且稳定出色的导电性以及优良的耐磨持久性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亲睐。
导电纤维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纤维品种,它一般指比电阻小于108Ω/㎝(20℃,65%RH条件下)。
最早的导电纤维为美国公司Brunswich公司商名为Brunsmet的不锈钢纤维,这种导电纤维虽然导电性好,但其用来纺丝就有很多缺陷,如极细单丝的造价很高与普通纤维间抱合差,混纺加工困难,扭曲与手感不良,产品使用性能不好,所以6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研究探索新的合适的导电纤维。
1974 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成功一种同心圆状皮芯型复合导电纤维Antron Ⅲ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1978 年日本东丽公司的海岛型导电腈纶“SA-7”( LUANA )开发成功,但由于都是采用碳黑复合纤维,外观发黑限制了其在民用纺织品方面的应用。
80 年代开始了导电纤维的白色化研究,日本帝人公司首先研制成功T-25 白色导电涤纶。
进入90 年代随着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相继问世,制备导电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而且导电纤维以其良好的导电性和耐久性,特别是在低湿度下人具有良好的持久抗静电性,在工业、民用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导电纤维发展至今可以分为金属纤维、碳纤维、高分子导电纤维、复合导电纤维【3】。
还有一些其他导电纤维。
1.导电纤维的分类与性能1.1金属纤维金属纤维是出现最早的导电纤维,其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为不锈钢,也有铜,铝,镍等。
金属纤维的特点是导电性能好,其电阻率在102-104Ω/cm之间,而且耐热,导热,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好,还具有防辐射,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具有抗老化,可染成各种颜色等优点。
用它开发的织物除了有抗静电性能外,还有独特的记忆性和褶皱效果,并具有特殊的光泽感。
加工金属纤维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4】,一种是直接拉丝法,将金属纤维制成直径为4~16µm的纤维,再把金属纤维制成短纤维,用少量的金属纤维与常规纺织纤维进行混纤、混纺及交织。
另一种金属喷涂法,它是将普通纤维先进行表面处理,再用真空喷涂或化学电涂法将金属沉降在纤维表面,使纤维具有金属一样的导电性。
利用金属纤维泄电或电晕放电作用,有效地散逸电荷,通过金属纤维的电晕放电和泄漏作用消除服装上的静电。
由于制成高细度纤维时价格昂贵,成品色泽受到限制。
金属纤维目前一般用于电脑防护服,孕妇等防辐射服装上,能有效的屏蔽辐射场。
还作为加油站、鞭炮厂、燃气站等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人员的工作服。
但是金属纤维的可纺性较差,使用过程中容易折断,自重大,耐洗和耐久性较差。
可在导电性良好的前提下,适量应用金属纤维。
1.2碳纤维在21世纪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是由日本人于1959首先采用聚丙烯腈(PAD)纤维经高温炭化处理制得。
现在根据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AD)基、沥青基和粘胶基,而其中以PAD为主体。
碳纤维许多优异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兴防静电纤维。
(1)碳纤维的密度小,只有 1.5-2g/cm3,这与一些天然纤维密度较为接近,不会影响到服装质量和舒适度。
(2)弹性模量高,而弹性回复为100%,这使纺织材料的弹性增强并能提高其抗皱性。
(3)电阻率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在防静电方面,这尤为重要。
(4)碳纤维也有在极端条件下存在的良好性能,如它的热膨胀系数小,即使从几千度的高温突然降到常温也不会炸裂,耐高温和低温性能好,在3000℃非氧化气氛下不融化不软化,在液氮温度下依旧很柔软,不脆化,这对在极端条件防静电纤维也是极为重要的.(5)碳纤维还具有抗辐射,抗放射,吸收有毒气体等特殊性能【5】。
(6)成本较低。
在通过与其它导电性添加材料的成本比较中,发现用导电碳纤维制成的导(抗)静电涂料成本显著降低,导电添加材料一项,成本仅为原来的20%左右。
但是相应的碳纤维的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条件下易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例如提高其耐化学腐蚀性的能力将是以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3 复合导电纤维复合导电纤维是一种将炭黑,TiO2、SnO2、ZnO、CuI等导电微粒添加到聚合物中而得到的导电纤维,其导电原理为导电填料在聚合物填充体系中的含量达到临界点时,导电粒子在基体中形成导电通道,聚合物从绝缘体转变为半导体,从而使自身电阻急剧下降,起到导电,即防静电的作用。
其导电性主要取决于所用粒子的类型、聚合物的类型、导电粒子在基体的分散形式、聚合物基体的形态以及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主要包括4个环节:导电剂的选择;导电剂表面处理;复合纺丝;后处理【6】。
(1)导电剂的选择:拥有良好的导电性,易纺丝,有特殊功能的为上选。
(2)导电极表面处理:一般采用偶联剂与导电粒子混入一定温度的醇或醚类,经过作用,使导电粒子高浓度并稳定的分散到纺丝液中。
(3)复合纺丝:1.海岛型。
将加入导电剂的聚合物作为导电组与常规的聚合物进行纺丝,得到以导电组为岛,非导电组为海的海岛型纤维。
2.连续型。
将导电组与非导电组经过汇合后从同一纺丝孔中喷出,即得到连续型复合导电纤维。
(4)后处理。
根据规格要求,采用合适的后处理工艺进一步降低纤维的电阻率。
复合纤维由于其良好的导电、耐洗、耐磨、抗弯曲等性能而广泛用于工业、家纺产品,如防静电服、鞋、帽、羊毛衫,羊绒衫等等。
而大量添加导电粒子降低了成纤聚合物的可纺性,使纤维的成品率下降,成本上升,同时也影响纤维的力学、纺织性能。
因此,降低导电粒子加量成为复合导电纤维未来发展的方向。
1.4 高分子导电纤维高分子导电纤维是以导电高分子为原料加工的纤维,如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纤维,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可达到10-3-102s/cm。
对这类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如在空气中稳定性极好,且加工性好的,导电性能高达107S/cm。
其加工方法是【7,8,9】:(1)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直接纺丝法。
直接纺丝法一般采用湿法,如将聚苯胺配成浓溶液在一定的凝固浴中拉伸纺丝。
这里聚苯胺的制备是苯胺在酸性介质下,用氧化剂氧化聚合。
(2)后处理法。
后处理法主要是在普通纤维表面进行化学反应,使导电性高分子吸附在纤维表面,使普通纤维具有导电性能。
高分子导电纤维主要应用于抗静电工作服、无菌服、无尘服、地毯、人造草坪,静电消除刷。
并可用于电磁屏蔽、微波吸收和发热元件等。
但从实际来看,由于这类材料本身刚度大、难溶、难熔,成型、成纤较为困难(某些在高腐蚀介质中溶解),而且掺杂剂多数为毒性大、腐蚀性强的物质,且导电稳定性、重复性差、成本较高,因而目前用作防静电材料实用性有限。
其他Etron—导电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可染色的白色导电纤维,源于日本最新纳米技术。
除拥有一般导电纤维具有的特点外,最大的优点就是可染色、强度大(可单独使用),性价比高【10】。
应用范围广,其典型工业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石油化工、电子、医药,生命科学技术等行业;该导电丝在生活领域也有众多应用对象,如运动服、休闲服、高档西装里质布、婴儿用品、孕妇用品、内衣、睡衣等。
该导电丝对改善工业生产品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有着很好的作用。
2.导电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主要是由于自身带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这些电荷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电晕等方式将静电释放掉,不依靠吸湿和离子移动,所以导电纤维不依赖于环境湿度,在相对湿度30%RH或更低湿度下仍能表现出优良的导电性能【11】。
其纺织产品主要有抗静电和防辐射功能,在电子产业、航空航天、电视广播、信息产业、电力、电信、医药及精密仪器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2.1 防静电纺织品静电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危害不容小觑。
在工业生产中,织物或者衣物产生的静电可引起电击,虽然能量比较小,但也会产生干扰,如吸附灰尘,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像石油化工这样易燃易爆场合,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在电子行业,静电导致电子元件受损,质量下降,甚至报废;而人们的健康也深受其害,据分析,静电轻则使人感觉不适、刺痛,重则可导致人们的色素沉着,引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防静电显得尤为重要,防静电服等防静电纺织品的研究对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静电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2.1.1 防静电超净面料防静电超洁净面料一般采用涤纶为主体,涤纶长丝与高性能永久性导电纤维通过经向嵌织或经、纬向嵌织等特殊工艺织造而成,。
这类面料制成的服装本身不发尘,具有高效、永久防静电、防尘性能和轻薄、丝滑柔顺、织纹清晰的特点,并具有耐高温、耐洗涤等特性。
适用范围包括医药、工厂、食品、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对静电比较敏感和对洁净度要求较高的行业。
2.1.2 防静电针织面料一般采用导电纤维与涤纶长丝经针织加工而成。
防静电针织面料不仅能消除静电而且不发尘,还兼有普通针织面料透气、保暖、手感舒适的特性,是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新兴防静电面料。
常用于加工防静电手套、内衣。
2.1.3 防静非织造布防静电非织造布也是重要的防静电面料之一,主要采用针刺法制造。
防静电非织造布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静电,而且也可滤尘,同时具又轻柔、质软、透气的性能。
主要应用于针刺地毯、过滤毡、工业用非织造布、医疗用品等。
2.2 防辐射纺织品在织物中通过纺织技术织入导电纤维制成织物,当有电磁波辐射到织物表面时,织物中的导电纤维能将电磁波转化或传递出去,而实现屏蔽。
利用导电纤维这种特性,可将其用于制作精密电子元件的电磁波屏蔽罩、太空工作服以及防辐射孕妇服等。
2.3 传感材料利用导电纤维应用电子传感器的原理制成的传感器纺织品,具有轻便易携带、操作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用碳纤维开发了检测最大应变的传感器,可用于建筑物、桥梁、道路、隧道、工厂、飞机等结构的安全诊断。
2.4 军用伪装反侦察材料利用导电纤维优良的导电热敏性能可制成防止热成像织物,进而制成热成像防护服,同时也可与热变色物质合用制作变色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