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光与热教案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光与热教案-教科版

光与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教学重、难点】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二、光的强弱与温度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三、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四、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光与热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验证: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记录我们的数据:。
第5课 《光与热》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1.知道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2.根据自然规律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夏天天气炎热,在大树下的人们纷纷说坐在这里好凉快啊,而在阳光下的交警叔叔却说真热啊!为什么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他们有些感到热,有些感到凉快呢?生:回答。
小结:说明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温暖!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光与热。
【板书课题】光与热二、光的强弱与温度1.同学们,光和热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
我们认为光强,温度高。
【板书光强温度高】2.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是不是真像我们猜测的那样呢?【板书?】我们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出示材料】如果老师给你提供五面平面镜,一个温度计,你们会怎么设计实验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小组讨论很热烈,想必有了非常棒的计划。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先分享?要点:想怎么得到强弱不同的光;怎么操作。
3.【出示图片】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反射后的光斑亮度来判断光的强弱,光斑越亮,说明光越强。
4.测量温度,需要把光反射到温度计的哪个部位?为什么?生:回答。
温度计使用时还要注意什么?生:回答。
5.【出示表格】等一下我们就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分别测出没有镜子、一面镜子、三面镜子、五面镜子时的温度。
教科小学科学五上《2.5、光与热》教案(2)

光与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教学重、难点】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二、光的强弱与温度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三、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四、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光与热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验证: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记录我们的数据:。
第5课 《光与热》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1.知道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2.根据自然规律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疑问(预设:1分钟,室内)课前将手机架放置在讲台上,给学生在之后设计实验时一个暗示。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我们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
现在,老师给大家都准备了小镜子,大家动手玩一玩。
2.教师顺势提问: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会玩,把几面镜子反射的光集中在一起了。
这些光会聚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象?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前认知概念,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预设:5分钟,室内)1.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首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结合亲身体会自由发言,提出猜想。
真是这样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光与热》。
(板书:5.光与热)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急于回答,而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期待。
2. 同学们已经谈了许多生活中的感受,但是用什么更具有说服力的科学方法来验证我们对光与热关系的猜想和感受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3.学生分小组开始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拿着镜子操作一下,他们会发现手持镜子难以会聚光线。
小学科学25《光与热》(教案)

小学科学25《光与热》(教案)【教案】小学科学25《光与热》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和热的基本性质;2. 能够区分光和热,知道光可以传播而热不能传播;3. 能够举例光和热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片和简单动画效果;2. 黑板、彩色粉笔;3. 实验器材:凸透镜、放大镜、电灯泡。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黑板上的题目“你知道什么是光?什么是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
然后,老师简要解释光和热的概念,并提出“光和热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展示和讲解(15分钟)老师播放PPT,依次展示光和热的特点和性质。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互动,回答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光和热的区别。
重点讲解光能传播而热不能传播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实验演示(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使用凸透镜、放大镜和电灯泡等器材。
首先,老师用凸透镜放大一个学生的手指影像,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然后,老师用电灯泡演示热的传导,观察电灯泡的灯丝变亮。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光和热的区分。
第四步: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光和热有什么区别?光和热能相互转化吗?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第五步: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填写学习笔记。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课堂所学,加深对光和热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待下次课一起解决。
四、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道小题,巩固课堂所学;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深化对光和热的理解;3. 推荐有关光和热的科普读物,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展示和讲解、实验演示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光和热的概念,巩固区分光和热的能力。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深入感受光和热的不同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光与热》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光与热》精品教案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能说出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能通过实验说出光线强,温度就高;光线弱,温度就低。
3.能知道凸透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能对光与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能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认识到生活中的现象背后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2.能发现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环节内容1.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太阳在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生活中,我们知道很多物体都像太阳一样会发光。
但是物体在发光的同时,是否都在产生着热量呢?科学家们把光源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一类是冷光源,它们发光但不发热,比如萤火虫、水银灯等。
2.探索新知热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
但是强光和弱光带给我们的热量一样吗?光的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没有关系呢?谁能说下你的猜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阳光下我们觉得热,但背阴处就比较凉爽。
瓦数越高的电灯泡,靠近它时,我们能感受到越大的热量。
所以强光和弱光带给我们的热量不一样。
那光的强度与温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实验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1.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阳光强?2.同一时刻,我们怎样形成弱光和强光呢?在一天当中,正午时分阳光最强。
我们可以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照射,来形成弱光和强光。
弱光用一面镜子反射光线,强光用多面镜子反射光线。
解决了光强的问题,那我们怎么知道温度的高低呢?我们在哪里进行实验比较合适呢?一般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场地大一些,有一面或几面较长的背阴的墙面更好。
解决了以上问题,大家知道怎么实验了吗?我们可以让一个同学拿着镜子对着太阳,将镜子反射后得到的光照射在墙壁上,用温度计测量光斑的温度。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光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内容分析】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光究竟是什么呢?光是一种物质,光也是一种能量。
本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的传播特点——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另外认识太阳光具有热能,探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而本课内容紧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研究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
本节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关系”,第二部分是“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天天和光接触,对于光的传播特点和光可以转化为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由于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所限,很难从光的本质上去认识光。
但是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了一些利用光的原理制作的玩具和仪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也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学生在本单元的前几课时知道了用多面镜子把光投射到一点,以及用凹面镜和凸透镜都可以汇聚阳光,本节课是从物体本身的特点,以及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3、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黑色、红色、白色、黑色亚光、白色亚光喷漆的注射器、温度计;白炽灯及底座【教学重、难点】对比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1.T: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很早以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热能。
2.T: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类有很多利用太阳光的事例,比如晒稻、晒海盐、蔬菜大棚等。
3.出示太阳能热水器图T:其中太阳能热水器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成功例子,那么太阳能热水器有哪些设计可以使它高效地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呢?S:采用黑色,我认为黑色吸热快;采用斜的摆放方式,与太阳光垂直放置吸热快。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光与热|教科版

《光与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与热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联系。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有一定的认识。
本课从生活经验假设——实验验证——资料拓展的思路编写。
用实验数据来证实自己的生活经验。
本课分几个层次展开:1、提出问题光与热倒底有什么联系?2、设计实验,怎样得到更强的光,怎样界定热的多少?3、开展实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4、拓展,用专用仪器得到更强的光与更多的热。
【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实验,但孩子们只是凭自己的兴趣边玩边做,导致于观察不仔细,实验无序操作,科学探究的习惯尚未养成,也常常使学习任务难已按教学计划完成而且学生在作业习惯方面较差,特别是课外布置的收集资料,观察任务大多不能自觉完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2、光强热量大温度就高,光弱热量小温度低。
3、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热量。
它不仅是地球最大的光源也是最大的热源。
4、凹面镜和凸透镜有汇聚光线提高温度和热量的本领。
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3、能运用统计图,会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
4、自觉地将实验结果和假设相对照。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科学技术与社会: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光与热的利用。
【教学重点】光强热量多温度就高,光弱热量低温度就低。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科学的实验对光和热的关系的研究,并得到有效的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凹面镜、凸透镜学生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放大镜、火柴【教材处理】教材第33页记录表格中,镜子数为0、1、2、3,在提前实验进行观察时发现温度计变化慢且不明显,不利用学生观察记录,故将学生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光光斑处温度所使用镜子数改为0、1、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与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
【教学重、难点】
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
二、光的强弱与温度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
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
三、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
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
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
2.条件许可教师最好演示
四、作业设计
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光与热
假设: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验证: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我们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