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高血压合并症的首选药

合集下载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五篇范文)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五篇范文)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五篇范文)第一篇: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及分类利尿药:常单独用于抗轻度高血压 ,也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适于伴心衰、浮肿患者。

代表药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

长期使用此类药易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及血液中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性欲减退等并发症,故一般在医生指导下间断使用。

氢氯噻嗪:早期是通过排钾利尿,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及心输出量而间接降压;长期用药所致的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持续降低体内钾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而降低血管阻力。

长期服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禁用,糖尿病病人慎用。

作为基础降压药用于各型高血压,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钙拮抗药:适合于各型高血压尤适于重症高血压伴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的患者。

代表药为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尼群地平等。

硝苯地平: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

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以及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患者。

其他药物:尼群地平、拉西地平、氨氯地平3 β受体阻断药:广泛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尤适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及治疗劳力型心绞痛,但不宜于伴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因能减少胰岛素分泌、干扰糖代谢)。

代表药普奈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普萘洛尔: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在不同水平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中枢部位、压力感受性反射及外周神经水平),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等。

临床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心输出量偏高或血浆肾素水平偏高的高血压疗效较好。

主要不良反应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其他药物:阿替洛尔、拉贝洛尔、卡维地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对原发性、肾性高血压症有很好疗效,能改善糖及脂质代谢、防治心功能不全、逆转心室肥大,常用于伴心室肥大、心衰、糖尿病、高血脂症、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用药

用药选择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包括不引起明显副作用,不影响生活质量等。

上述六类主要降压药物中:(1)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择ACE抑制剂、利尿剂。

(2)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3)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ACE抑制剂。

(4)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

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用计通道阻滞剂量。

(5)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1受体阻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量(6)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可选用甲基多巴西(7)对合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着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通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遵循4项原则:(1)开始治疗时,使用小剂量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

(2)合理的药物联合,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

(3)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减轻血压波动。

(4)要求白昼及夜间稳定降压,可用动态血压方法监测。

降压目标及应用分子由于血压水平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呈线性关系,因此,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降落道路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也以此为标准。

对于中青年患者(<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变的患者,治疗应使血压降至130/85mmHg以下。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头长需要终身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

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中止治疗后高血压仍将复发。

此外,长期服药治疗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停药综合征,即出现血压迅速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心动过速等;合并冠心病者,可出现心肌缺血发作及严重心律失常。

(1)对于轻、中高血压患者宜从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2-3周后如血压未能满意控制可增加剂量或换用其他类药,必要时可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

高血压的12种联合用药方案,胃炎的11种联合用药方案,你知道吗?联合应用降压药是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哪些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通常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或者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人群需要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如果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考虑小剂量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如不能达标,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

0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联用,其作用机制应该有互补性,同时具有相加的降压作用,并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以下五种用药方案是国内各指南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其优点介绍如下:1、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噻嗪类利尿剂这种联合的优点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ACEI或ARB可致血钾轻微升高,而氢氯噻嗪可致血钾降低,两者联用可抵消相互的不良反应。

2、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CCB具有直接扩张动脉,而ACEI或ARB既可扩张动脉,也可扩张静脉,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长期应用CCB可能有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ACEI或ARB可抵消这种不良反应,另外,ACEI或ARB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可减轻CCB导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

3、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CCB有增加心率的作用,恰好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CCB的外周扩张血管也可抵消β-受体阻滞剂的外周缩血管作用。

4、二氢吡啶类CCB(如氨氯地平)+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减轻CCB可能导致踝部水肿的不良反应。

5、三种降压药联用以这种方案最为常见,即是:ACEI(普利类)或ARB(沙坦类)+二氢吡啶类CCB+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如还不能达标,可在原药基础上增加剂量,或者联用第四种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或中枢降压药(如可乐定)。

临床首选用药

临床首选用药

各种病症的首选药物汇总1重症肌无力新斯的明2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3心源性休克多巴胺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厚卡托普利5有机磷中毒消除N样作用氯解磷定6高血压合并溃疡病可乐定7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甘油8变异型心绞痛钙通道阻滞药9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10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苯妥英钠11窦性心动过速普萘洛尔12严重而顽固的心律失常胺碘酮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14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心功能不全强心苷15房颤、房扑强心苷16降低颅内压、急性青光眼甘露醇17卓艾综合症奥美拉唑18子痫引起的惊厥硫酸镁19焦虑地西泮(安定)20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静注)21癫痫苯妥英钠22帕金森左旋多巴23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24痛风秋水仙碱25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26低血容量休克中分子右旋糖酐27重症甲亢、甲亢危象丙硫氧嘧啶(PTU)28伴有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二甲双胍29敏感菌感染青霉素G30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弯曲杆菌败血症、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婴儿肺炎和结膜炎、红癣、痤疮、白喉带菌者红霉素3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及关节感染林可霉素类3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青霉素肠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万古霉素类33鼠疫、兔热病链霉素34绿脓杆菌感染阿卡米星35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羔虫病)、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布鲁斯菌病和霍乱弧菌感染四环素类36敏感菌株所致的伤寒、副伤寒氯霉素类37厌氧菌、阴道滴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硝基咪唑类38深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39单纯疱疹脑炎阿昔洛韦40HIV感染齐多夫定41麻风病氨苯砜42多发性骨髓瘤美法仑(口服)43控制疟疾症状氯喹44根治间日虐与控制疟疾传播伯氨喹45疟疾病因预防乙胺嘧啶46不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放线菌、螺旋体青霉素G47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酶青霉素类48肠球菌青霉素G+链霉素49脑膜炎球菌青霉素G+SD(磺胺嘧啶)50淋球菌诺氟沙星、青霉素G51 肺炎杆菌第二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52大肠杆菌庆大霉素、哌拉西林53变形杆菌庆大霉素54沙门菌氯霉素、诺氟沙星55志贺菌诺氟沙星、呋喃唑酮56肺炎支原体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降低颅内压——甘露醇急性肺水肿----呋塞米(高效能利尿药)高血压危象----硝普钠(直接扩张血管药)各型心绞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轻度高血压——氫氯噻嗪甲状腺危象——碘和碘化物抗焦虑——地西泮(镇静催眠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钙拮抗药)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地西泮解救有机磷中毒——氯解磷定过敏性休克、抢救心脏骤停——肾上腺素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司匹林心肌梗赛并发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强心甙中毒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苯妥英钠药理学中某疾病的首选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安定(地西泮)和劳拉西泮。

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以及如何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

1、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抑制剂、ARB类药物。

利尿剂是高血压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通过促进尿液排出,降低血容量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常见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这类药物多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选择性阻滞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性,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的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酒石酸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ACEI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常见的ACEI抑制剂包括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药物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简称,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从而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目的,临床常见的ARB类药物包括替米沙坦、缬沙坦等。

2、药物分类及特点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高血压治疗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主要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促进钠离子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轻度高血压或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血钾和糖代谢紊乱;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抑制钠离子重吸收,促进钾离子排出,发挥利尿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严重高血压或出现急性心衰的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低血钾和糖代谢紊乱;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收缩性,这类药物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反射性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和头痛等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通过阻断β1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肌耗氧量,这类药物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对于老年患者也同样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还能改善老年患者的心脏功能,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和血压过低,引发支气管痉挛、乏力、头痛等不良反应; ACEI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主要抑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这类药物多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等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咳嗽、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皮疹等不良反应;ARB类药物,如替米沙坦,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作用,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这类药物适用于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Ⅰ受体拮抗剂(ARB)治疗无效、有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有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合并症等患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脏损害、骨骼肌疼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患者 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联合用药有哪些?

患者 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联合用药有哪些?
药物信息与咨询记录表
一、咨询者信息:
姓名
****
年龄
32
地址
/
记录人
****
二、咨询问题摘要:
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联合用药有哪些?
三、答复问题摘要:
性别

联系电话
***
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一般分为临时组合或固定组合。
前者为处方的个体 化 ;后者为上市的固定制剂,常用有复方卡
托普利(卡托普利+氢氯噻嗪)、贝那普利氢氯噻嗪(贝那普利+氢氯
答复方式
当面答复; 电话答复;书面答复;电子邮件答复
咨询者分类
医师;药师;患者;护士;其他)、替米沙坦氢氯噻
嗪(替米 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缬沙坦+氢氯噻嗪)、
尼群洛尔(尼群地 平+阿替洛尔)、、北京 降压 0 号(利血平+氨苯
蝶啶)等。
四、附注:
查询分类
药品信息; 用药信息;用药剂量调整;用药时辰; 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治疗进展;其他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常用的主要有5类降压药:①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不良反应为血钾降低阿米洛利、氨苯蝶啶、螺内酯等——不良反应为血钾升高②β受体阻断剂(β—RB)——不良反应为支气管痉挛、心功能抑制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良反应为咳嗽、血钾升高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不良反应为血钾升高⑤钙通道阻滞剂(CCB)——不良反应为面部潮红其他:作用于中枢的药物:利血平——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直接扩张血管的药——肼屈嗪(肼苯达嗪)α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下肢浮肿二.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1.明确首选药治疗选择首选药需要考虑:①患者有否心血管危险因素;②有否靶器官损害、心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③患者有否受抗高血压药影响的其他疾病;④与治疗其他并存疾病的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⑤选用的药物是否有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证据及其力度;⑥所在地区降压药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及患者支付能力;▲⑦患者用药经验和意愿。

2.注意剂量个体化▲不宜降压太迅速;▲最小有效剂量,1个月增量。

▲血压长期稳定达l年以上,可以考虑减少剂量。

3.给药方案要科学①一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要早7点服用;②一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的名称——氨氯拉西复方平、依那缬沙索他尔(氨氯地平、拉西地平、复方降压平、依那普利、缬沙坦、索他洛尔)③一日2次的长效降压药要在早7点和下午14-16点服用;不宜在睡前或夜间服用。

④具有血压昼夜节律者,降压药不宜于睡前或夜间服用4.依据血压类型选择给药时间①血压类型分为杓形、深杓形、非杓形、反杓形②一峰一谷的杓型或深杓形——清晨给药(较多见)③双峰一谷(上午8~10时、下午14~16时各出现1次高峰)——清晨、下午各一次给药④非杓形、反杓形——睡前给药(培哚普利晚间用药比清晨用药效果好)★5.关注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1)老年人①要逐步降低血压。

高血压15种合并症,应首选和禁用的降压药

高血压15种合并症,应首选和禁用的降压药

高血压15种合并症,应首选和禁用的降压药常用降压药物包括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

CCB: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等;ACEI: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ARB:氯沙坦、奥美沙坦等;噻嗪类/样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1、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药首选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

解释:约2/3的老年高血压为单纯收缩期血压升高。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老年患者降压治疗更应强调收缩压达标。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首选CCB和噻嗪类利尿剂;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可选用ARB+利尿剂、ARB+CCB、CCB+利尿剂,三药联合使用ARB+CCB+利尿剂。

2、高血压伴高血脂症首选二氢吡啶类CCB、ACEI或ARB,尤其是长效制剂。

解释:在多种钙通道阻滞剂中,氨氯地平有35~50小时的半衰期及较多的降压和抗动脉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ACEI中,培哚普利血浆半衰期>30小时,其降低24小时和夜间血压方面优于其他ACEI,大型研究也提供了培哚普利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证据。

在ARB中,奥美沙坦与其他ARB相比降压疗效更优,也有抗动脉硬化的的循证依据,但缺乏全因死亡降低获益的证据。

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可影响脂代谢,不同程度地造成血脂水平的改变。

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宜小剂量用药。

3、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首选氯沙坦、氨氯地平,避免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解释:大量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

在ARB 中,氯沙坦钾具有促尿酸排泄的作用,并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使心血管事件减少13%~29%。

氨氯地平是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推荐用于合并缺血性卒中的高血压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种高血压合并症的首选药
1、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单药首选长效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考虑选择ARB。

解释: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宜药物联合治疗,包括ARB+利尿剂、ARB+CCB、CCB+利尿剂,三药联合使用ARB+CCB+利尿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包括:降压治疗和抗动脉硬化治疗。

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
患者动脉顺应性,降低收缩压;硝酸酯药物有效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差。

2、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限盐,减轻体重。

解释:ACEI长期应用能可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硬度——ACEI降低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AngⅡ
的生成,抑制AngⅡ对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减轻醛固酮的促
进心肌间质纤维化作用。

3、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首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

解释:避免降压过快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4、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螺内酯类利尿剂。

不宜用钙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重度心力衰竭时)。

解释:心衰需要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缓解肺淤血,因此使用短
效利尿剂。

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
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

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

也可用钙拮抗剂,不
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ACEI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6、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首选减体重,限热量,加强体育锻炼。

可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或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等。

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β受体阻滞剂在大剂量长期用药时,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血甘
油三酯、胆固醇升高等。

7、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
可选用钙拮抗剂或双通道排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如,内生肌酐
清除率<30ml/分钟,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解释:ACEI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单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它可以
造成外周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可能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肾功能损伤。

8、高血压伴痛风高尿酸血症
可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用利尿剂。

解释: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可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减少肾小管对
尿酸的分泌,其它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依他尼酸也有此作用;ARB,如氯沙坦不仅有降压作用而且有降低血尿酸作用。

9、高血压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可选钙拮抗剂,不宜用β或α受体阻滞剂。

解释:支气管平滑肌上存在β受体,β-受体阻滞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
加呼吸道阻力,故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时可加重或诱发
哮喘的急性发作,因此有气道功能损伤的患者禁用。

10、高血压伴精神抑郁症
可选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宜用利血平、甲基多巴、含利血平的复方制剂。

解释:利血平、甲基多巴可降低5-羟色胺、去甲基肾上腺素、甲基肾上腺素等
神经递质浓度,长期应用会引起抑郁症状。

11、妊娠期高血压
在接受非药物治疗措施以后,血压≥150/100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

常用的降
压药物有硫酸镁、甲基多巴、拉贝洛尔、氢氯噻嗪及硝苯地平。

禁用ACEI或ARB。

解释:妊娠期高血压药物选择原则:对胎儿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心每搏输出量,肾血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低。

12、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
不宜用利血平及其复方制剂。

解释:利血平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溃疡。

13、高血压伴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宜降压太低;出血性脑卒中应紧急降压;脑梗死溶栓时慎
用静脉降压药;病情稳定时选用钙拮抗剂。

解释:针对脑卒中高血压治疗应以维持脑灌注压、预防脑卒中复发为目的,在
充分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基础上,按个体化原则,谨慎地选择合理的药物。


效CCB不仅有较好的平稳降压作用,还有明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作为
高血压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物。

14、围手术期高血压
乌拉地尔具有自限性降压作用,使用大剂量亦不产生过度低血压,是围手术期
高血压常用药。

硝普钠、硝酸甘油、艾司洛尔、拉贝洛尔也可用于围手术期高
血压。

解释: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术后房颤发生率、非心脏手术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率和病死率,适用于术前血压控制。

高血压急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处理。

但短时间内血压急骤下降,可
能使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少,应采取逐步控制性降压,宜采用静脉给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