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老年高血压的优化

老年高血压的优化
对于因代谢紊乱或无症状器官损害的高心血管风险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需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考虑药物治疗Ⅱb C
小剂量开始,平稳降压;
01
慎重选药,严密观察;
02
多药联合,逐步达标;
03
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
04
监测立位血压,避免低血压;
05
重视家庭自测血压及24小时血压测量
06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老年高血压的优化管理
单击添加副标题
武警部队心脏医院 田军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定义: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2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
01
老年人血压波动范围大,影响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在选择降压药物需特别谨慎。
02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以及颅内动脉病变等,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03
特点三:血压波动大
体位性低血压定义(JNC-7):由卧位转为直立位后SBP下降≥10mmHg且伴有头晕或晕厥等脑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
02
卒中与J形曲线的关系并不明显。而降压达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卒中尤为重要。
03
应用降压药物后收缩压下降幅度往往较大,而舒张压降低较少。因此不应因为担心舒张压过低而放弃对老年人ISH的治疗。
04
降压治疗J形曲线现象
2013ESH/ESC:
已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对于SBP≥160 mmHg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降低SBP至140-150 mmHg Ⅰ A

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

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
型受体 ,对 A T 1激活所 产生 的交感 神经兴 奋 、动 脉血管 收缩
2 李建新.阿托伐他 汀联 合厄贝沙坦治疗 高血压左 心室肥厚 的临床
疗效分析 [ J ] .亚太传统医药,2 0 1 2 , 8( 8 ) :1 6 4— 1 6 5 .
3 王智敏.阿托伐他 汀联合 厄贝沙坦治疗 高血压左 心室肥厚 的临床
种 ,除了具备较为有效的降脂功效外 ,还具有抑制患者的血管
平 滑肌 细胞 、保护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等功 效 。临床研究 结果 显示 ,阿托伐 他汀在 逆转 患者左 心室肥
厚 的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 的心室舒张功能 ,对原发性高血压
左 心室肥厚患者意义重大。
患者 的病 死率 J 。基于此 ,对于 原发性 高 血压左 心室 肥厚 患 者而言 ,将其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同时对其左心室肥厚进行
研究 [ J ] . 山东医药 ,2 0 1 1 ,5 1( 2 1 ) :9 1~9 2 . 4 于启方 ,尹 翠玲 ,王德帅 .阿托 伐他汀 与厄贝沙坦 治疗 高血压左 心室肥厚 [ J ] .当代医学 ,2 0 1 2( 3 3 ) :1 4 7—1 4 8 .
及血压上升等生理有一定 的拮抗作 用 ,从而达到降压 、降低心
烟等 。 指南对 高血压的诊治建议 做出了重要变动 ,有三大亮点 ,即强调 _ r 诊室外 血压 的重要性 ,调整 了降压靶 目标值 ( 1 4 0 / 9 0 m mHg ,糖尿病 患者
1 4 0 / 8 5 m m H g ) , 首 次提 出了血压管理 的问题 — —以患者 为核心包括 医生 、社区等有效全方位的血压管理 可更有效降低 血压 。
治疗极 为重要 。左心室肥厚 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 的心室高负荷

_60岁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__省略__90还是_150_90mmHg_王文

_60岁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__省略__90还是_150_90mmHg_王文

(全因死亡、非致死性 心 肌 梗 死、非 致 死 性 脑 卒 中 的 复 合终点)增高 了 近 1 倍,当 舒 张 压 <60 mm Hg 时,主 要终点事件 发 生 率 增 高 了 近 2 倍。2009 年,Messerli 等 对 1987 年 以 来 20 多 个 研 究 结 果 的 事 后 分 析 证 实 舒 张压 和 缺 血 性 心 脏 病 发 生 率 存 在 J形 曲 线,过 低 的 舒 张压会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但鉴于这些研究 多数都是基于临床试 验 的 事 后 分 析,且 涉 及 患 者 年 龄 多非老年患 者,缺 乏 对 老 年、身 体 虚 弱 患 者 的 人 群 研 究。因此,到底是实际 年 龄 还 是 根 据 身 体 健 康 状 况 推 算的生物学年龄与降 压 治 疗 的 预 后 相 关,仍 需 深 入 探 讨 。 总 之 ,老 年 高 血 压 具 备 其 自 身 的 特 点 ,即 收 缩 压 增 高为主、脉压增大、血 压 波 动 大、容 易 发 生 体 位 性 低 血 压、常见血压昼夜节 律 异 常、常 与 多 种 疾 病 并 存、并 发 症 多 、诊 室 高 血 压 多 、容 易 漏 诊 等 。 根 据 现 有 的 资 料 及 证 据 ,可 以 认 为 :与 普 通 人 群 相 比 ,对 于 老 年 (尤 其 老 老 年)高血压 这 一 特 殊 人 群,药 物 降 压 治 疗 获 益 是 肯 定 的,但仍需 贯 彻 “积 极 稳 妥 ”的 原 则,降 压 幅 度 不 宜 过 大 ,降 压 速 度 不 宜 过 快 ;在 已 知 有 严 重 心 脑 血 管 病 的 老 年高 血 压 患 者 中,药 物 降 压 治 疗 时 更 需 要 关 注 J形 曲 线 的 存 在 ,舒 张 压 不 宜 降 得 过 低 ;对 于 舒 张 压 已 低 于 正 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 高 血 压 患 者,需 要 药 物 降 压 治 疗 时要严密 观 察! 因 而,《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 2010》、 《中国高血压 防 治 指 南 (2009 基 层 版 )》、《老 年 高 血 压 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 版)》、JNC8 等多 部 指 南 与 共 识 都 将 老 年 高 血 压 治 疗 的 目 标 值 定 为 <150/ 90 mm Hg。 笔 者 赞 成 这 一 建 议 。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收稿日期:2015—05—31Received: 2015-05—311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1。

1高血压流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46%,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940万,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

2011年世界银行《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报告指出: 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在每年约1030万例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患者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位居慢性病死因首位,50%~75% 的卒中和40% ~50% 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2010 ~2040年,每年如果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1%,相当于每年创造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5% 的经济收益(2。

34万亿美元),而如果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3%,每年经济收益将达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4%(5.4万亿美元)。

相反,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慢性病,这些疾病势必将加剧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人口降低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1959年、1979年、1991年我国分别开展的3次针对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的调查,200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4 ~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4次现场调查和2010 ~2012年的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等均获得了大量高血压患病及控制数据。

这些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已由1959年的5。

11% 升至2002年的17.65%,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估计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2.6亿;与2002年相比,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农村地区增长更加迅速.但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仅为46。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解读-1270-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解读-1270-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270-《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解读
(一)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解读(2017)
1、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符合标准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cm
A、0.5
B、1.0
C、4.0
D、2.5[正确答案]
E、4.5
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药物首选()
A、ACEI[正确答案]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
E、α受体阻滞剂
3、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使LDL-C降至mmol/L以下()
A、3.5
B、4.1
C、7.5
D、1.8[正确答案]
E、5.2
4、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
A、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80mmHg
B、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正确答案]
C、收缩压≥150mmHg和舒张压<90mmHg
D、收缩压≥145mmHg和舒张压<80mmHg
E、收缩压≥145mmHg和舒张压<85mmHg
5、ACEI降压药物易引起(),若无法耐受,可换用ARB。

我国及各国高血压指南对比及学习

我国及各国高血压指南对比及学习
ccb联合raas抑制剂或利尿剂仍优先推荐受体阻滞剂利尿剂ccbarbace抑制剂其他药物证据不足不推荐优先推荐更新联合用药推荐联合抑制剂或利尿剂仍优先推荐临床症状优先选择的药物无症状性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aceiccbarb无症状性动脉硬化ccbacei微量白蛋白尿aceiarb肾功能不全aceiarb临床心血管事件既往卒中任何可有效降压的药物bi既往心肌梗死bbaceiarb心绞痛bbccb心衰diureticbbaceiarb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主动脉瘤bb预防房颤arbaceibbor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房颤的心室率控制bb非二氢吡啶类ccbesrd蛋白尿aceiarb外周动脉疾病aceiccb其他ish老年人diureticccb代谢综合征aceiarbccb糖尿病aceiarb妊娠methyldopabbccb黑人diureticccb?近年来很多人认为bb不宜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JAMA. doi:10.1001/jama.2013.284427
ACCORD研究:强化降压未能降低主要终点
随机、多中心、双重2×2析因设计10251例2型糖 尿病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2岁,平均病程 10年,有心血管病史或2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者被随机分入强化治疗组或标准治疗组。
HbA1C目标值为<6%
高血压的本质被逐渐认识
第一次 测血压
1733年
第一部高血压指南 JNC1发布以DSP为主 要诊断依据
1977年
JNC7 SBP是比 DBP更重要的心 血管危险因素
2003年
ASH进一步深化: 血压是高血压病 的生物学标志
2009年
1931年
1993年
2005年
《心脏病学手册》 高血压是代偿, 无需治疗

欧洲高血压学会动态血压监测实践指南解读

欧洲高血压学会动态血压监测实践指南解读

欧洲高血压学会动态血压监测实践指南解读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评估、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诊室外血压测量可做到多次测量,远离医疗环境,是一个更可靠的血压评估手段。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国的大多数心血管和基层医生,普遍不了解、不重视家庭血压测量(O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动态血压监测实践指南》,我国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王继光教授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宇清教授参与了制定。

该指南涉及ABPM的适应证、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学问题、在日常实践中如何应用等,是一部实践指南。

1 什么样的患者应该接受ABPM?1.1 ABPM的优点和局限ABPM的主要优点包括:可提供个体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血压状况,可以了解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可以识别白大衣高血压(WCH)和经治疗/未治疗的隐匿性高血压(MH);不仅如此,ABPM还可用于评估降压药物的24小时疗效,监测24小时内的血压过度降低现象。

同其它高血压指南和共识一样,该指南再次强调ABPM是一个比OBPM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预测因子。

ABPM的主要局限性包括:在活动时测量的血压可能不准确,每小时血压均值的重复性不佳,可能引起不适尤其在夜间,部分患者不愿重复使用以及受成本影响;这些因素使得ABPM的使用有限。

1.2 ABPM的临床指征1.2.1 绝对适应症①识别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包括未经治疗的WCH、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白大衣效应、经过治疗而归因于白大衣效应的假性难治性高血压);②识别MH;③识别异常的24小时血压模式(包括日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午睡/餐后低血压等);④评估疗效(评估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识别真正的顽固性高血压)。

WCH的诊断标准为:未经治疗的诊室血压≥140/90mmHg,但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并且觉醒时血压<135/85mmHg、睡眠时血压<120/70mmHg,或家庭平均血压<135/85mmHg。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和低限值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和低限值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和低限值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占所有高血压人群的60%以上。

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均与非老年人不同,如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等;常与多种疾病并存,并发症多,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并且难治性高血压的比率高于非老年人群。

制定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和低限值对指导降压治疗、降低高血压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老年患者的预期寿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目前对老年人群最佳降压目标值和低限值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不宜矫枉过正,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间可能存在着J型曲线关系,过低的血压可以增加老年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所以探索老年高血压人群降压治疗适宜的目标值和低限值,以制定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老年高血压患者积极降压治疗获益的循证证据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60岁以后收缩压继续升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脉压增大,这与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有关。

随增龄大动脉弹性回缩能力和顺应性降低、弹性贮备血管中存留的血量减少,导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控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有效降低卒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

一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研究中,使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阶梯疗法长期治疗,卒中的发生率较安慰剂下降36%,冠心病事件下降27%,使每1 000人中心血管事件减少55人次。

欧洲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组患者比较,降压药物治疗组患者收缩压显著下降,卒中发生率下降42%(P=0.00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下降44%(P=0.007)。

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下降31%(P<0.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一、概况2013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更新内容涵盖流行病学、诊断、评估、治疗和疾病管理 5 个方面, 18 项内容。

(一)流行病学对欧洲高血压和血压控制的流行病数据进行了更新。

(二)诊断方面强化了家庭血压监测预后价值;更新夜间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高血压预后意义。

(三)血压评估方面重新强调整合总体的心血管风险,更新更新无症状器官损害预后意义,重新考虑超重风险及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目标,年轻患者高血压。

(四)治疗方面1. 起始治疗更多循证标准 - 正常高值血压不推荐药物治疗。

2. 目标血压更多循证标准 - 高 / 低危患者目标收缩压统一为 140mmHg 。

3. 起始治疗自由选择、无等级排序。

4. 修正优选两药联合治疗方案。

5. 降压达标的新方案。

6. 特殊情况下治疗策略。

7. 修正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推荐。

8. 老年患者高血压药物治疗。

9. 难治性高血压及其新治疗方法。

10. 更关注以器官损害为指导的治疗。

(五)疾病管理方面提出高血压病长期管理新途径。

在这部新指南中,首次根据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对证据进行分级。

推荐级别分为 I 、II 、 III 级, I 级是被推荐, II 级中分为 IIa 和 IIb , IIa 是在治疗中应考虑, IIb 是可以考虑, III 类是不被推荐。

每一个推荐级别都有相应的证据水平。

证据水平 A 是源于多项的随机临床以及荟萃分析;证据水平 B 的数据来源于单个随机临床试验或大量的非随机研究;证据水平 C 是指专家意见一致或有少量的研究以及回顾性的研究以及注册的研究。

二、关于血压测定及其方法血压测定方法有诊室血压、 24 小时动态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

(一)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2012 年一项研究分析了几种测定方法,对心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

PPT5 左图,曲线下面积显示的是不同的诊室血压或 24 小时血压和诊室血压联合,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蓝色曲线 ( 诊室血压联合家庭自测血压比诊室血压联合 24 小时动态血压 ) 比橘红色曲线下的面积更大,说明诊室血压联合家庭自测血压比联合 24 小时动态血压,进一步增加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

同样,对于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家庭自测血压联合诊室血压能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率。

(二)新指南对诊室血压及诊室外血压的推荐1. 依然强调诊室血压的基础地位,诊室血压推荐用于筛选和诊断高血压( I , B )。

2. 诊室外血压应被用于明确高血压的诊断,监测低血压发生,以及最大程度上预测 CV 风险 (IIa , B) 。

3. 诊室外血压测量时可能根据适用情况、可行性、是否便于操作、使用成本及是否符合病人意愿等综合判断 ABPM 或 HBPM 的使用 (IIb , C) 。

总体来说,新指南中诊室外血压的地位有所上升。

(三)新指南血压的分级及高血压的诊断新指南有关血压的分级和高血压的诊断与之前的指南变化不大。

具体的高血压分级如PPT7 左边表格。

需要强调的是,当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压分别属于不同级别时,要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测定血压时,经常会出现左臂和右臂血压不一致的情况,这时也是应以高的级别为准。

PPT7 右边表格显示的是诊室外血压的切点。

(四)白大衣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风险从 PPT8 的左图中可以看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血压正常者显著增加;从右图可以看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发生高血压、左室肥厚及糖尿病风险较血压正常者显著增加。

24 小时动态血压能帮助确诊高血压,尤其能帮助我们区分患者为白大衣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

三、心血管危险分层(一)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的变化PPT10 的表格中横坐标是血压值,纵坐标是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

新指南中首次把正常高值放在血压的风险评估中,纵坐标分别是无其他风险因素、 1-2 危险因素、≥ 3 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

其中又对靶器官损害进行了细化,把 CKD3 期或糖尿病放在中到高危的危险分层,把有症状的心血管疾病、 CKD ≥ 4 期或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害,放到很高危风险分层中。

(二)用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因素1.2013 版指南与 2007 版指南对比,可以发现在 2013 年指南中首先把性别男性作为一种危险因素。

2. 脉压水平在 2007 年归为危险因素, 2013 年指南被放到靶器官损害中,尤其是老年患者脉压≥ 60mmHg ,存在靶器官损害。

脉压增大可以明显地增加靶器官的损害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在肥胖方面, 2007 年指南只强调腹型肥胖, 2013 年指南不止强调了腹型肥胖,还把 BMI 归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

4. 心室肥厚一直是公认的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心脏超声提示 LVH 的数值进行了下调,2007 年男性是≥ 125g/ ㎡,女性是≥ 110g/ ㎡,在 2013 年指南中,心脏超声提示左室肥厚的指标男性变成 115g/ ㎡,女性是 95g/ ㎡。

5. 颈 - 股动脉脉搏波的传导速度进一步下调, 2007 年是大于 12m/s ,在 2013 年是大于 10m/s 考虑有靶器官损害。

6.eGFR 设定也进行了下调, 2007 年是 eGFR 小于 60ml/min/1.73 ㎡, 2013 年靶器官损害的定义更为细化和严格, eGFR 在 30-60ml/min/1.73 ㎡,为慢性肾脏病。

7. 蛋白 / 肌酐比也进行更加明确细化, 30-300mg/g( 晨尿 ) 称为靶器官损害。

(三)高血压合并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新指南首次把 BMI 放到心血管危险分层中,因为它有很多研究证据支持。

从 PPT12 图片横坐标是舒张压,纵坐标是 BMI ,可以看到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随着 BMI 的上升而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四)新型生物指标新指南并没有把常用 BNT 、 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新型生物指标列入心血管风险分层的指标中。

从 PPT13 左图中可以看到与常规指标不包含生物指标相比,常规指标包含生物指标未增加对死亡的预测价值。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与常规指标不包含生物指标相比,常规指标包含生物指标未增加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五)合并靶器官损害合并靶器官损害显著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大量的研究也不断在证实这一点。

PPT14 中的试验入选了 1948 例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且没有接受心血管药、调脂药、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测定传统的危险因素,共随访 12.8 年,主要评估亚临床和靶器官损害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结果发现,经年龄性别校正后,合并靶器官损害数目越多,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大。

经 SCORE 评分校正后,合并靶器官损害数目越多,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越大。

(六)强调危险分层的时需要尽可能筛查靶器官损害新指南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检查中常用的检查项目,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 eGFR 、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和斑块、 PVW 、踝臂指数、眼底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对靶器官损害评估的可重复性、成本效益相当不错。

(七)用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临床疾患临床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

1.20 13 年加入了糖化血红蛋白,把糖化血红蛋白 >7 作为合并的临床情况。

2. 在心脏合并症方面,首次加入心力衰竭(包括 EF 保留的心衰)。

3. 在肾脏病方面,将 EGFR <30ml/min 作为合并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情况。

4. 并对外周血管病进行了细化。

整合血压、危险因素、无症状性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对进一步强调评估总体心血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无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 SCORE 模型对总心血管危险进行分层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证据等级是 I 类, B 级。

无症状的靶器官损害能够独立于 SCORE 评分来预测心血管死亡,应该考虑积极寻找靶器官的损害,尤其是对于心血管危险分层为中危的个体,推荐级别是 IIa 类, B 级。

四、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一)何时开始药物治疗1.2 级和 3 级高血压:无论心血管危险水平如何,建议在改善生活方式几周后或同时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I , A) 。

2.1 级高血压:如果由于靶器官损害,糖尿病, CVD 或 CKD 而导致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以上,也建议使用药物降低血压( I , B) 。

3.1 级高血压:低危到中危的 1 患者,如果几次重复测量后血压仍然在这一范围或者是经动态血压测量后是升高的,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改善后仍然较高,也推荐开始药物治疗 (IIa , B) 。

4. 老年高血压患者:当 SBP ≥ 160mmHg 时即推荐进行药物治疗( I , A) 。

5. 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能够耐受, SBP 在 140 – 159mmHg 之间的老年患者 ( 至少是小于 80 岁时 ) ,也应该开始药物治疗 (IIb , C) 。

6. 正常高值的高血压:除非有足够需要的证据,正常高值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III , A) 。

7. 如缺乏证据,也不推荐对肱动脉 SBP 单纯升高的年青患者及进行药物治疗,但这类患者应密切进行生活方式改善 (III , A) 。

(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起始值新指南中有关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起始值有所放宽,也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PPT20 显示的是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的相关临床实验,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入选患者的基线血压均> 160mmHg ,因此,目前缺乏降压目标值 < 140 / 90mmHg 的相关临床证据,没有证据表明 < 140 / 90mmHg 更能增加心血管活力,正是基于此,新指南中关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起始值进行了放宽。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不推荐对单纯肱动脉收缩压升高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PPT21 上图显示的是年轻患者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的情况,下图是老年患者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的情况。

可以看到下图两个血压峰值基本一致,但是年轻患者的肱动脉压往往比中心动脉压高一些。

五、降压目标1. 目标收缩压 < 140mmHg 的患者主要有以下五种:低 - 中危患者,糖尿病患者,既往有卒中或 TIA 病史的患者,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2.SBP ≥ 160mmHg 的小于 80 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充分证据可以推荐 SBP 降低到 150-140mmHg 之间。

3. 合适的小于 80 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 SBP<140mmHg ,但是对于体弱的老年人 SBP 的目标值应根据个体耐受性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