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及质量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ppt课件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ppt课件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17
八 、灭菌
1)检查灭菌前的准备、灭菌物品的装载、 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监测是 否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
2)每批次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 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无湿包现象及无无菌物 品污染和损坏。以上都符合要求才视为质量 合格。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19
十、灭菌物品储存有效期
储存无菌物品间室内环境温度在﹤24°C、 湿度<70°C。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 物品有效期宜为7d;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20
十一、 无菌物品发放
1、发放者按要求着装并洗手或手消毒,在 按使用科室需要发放。
2、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 则。
3、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
4、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 收到消毒供应中心转再运处理。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5Fra bibliotek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 交接回收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 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3、损伤性废物投入利器盒内,感染性 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
供应室
2017年3月25日
消毒供应室标准操作工作流程图
1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 疗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如果消毒不彻底 会引起全院性感染,供应物品不完善可影响诊断与治疗, 因此做好供应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医院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 善等手段,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
15
包装完后,每包外都应贴灭菌化学指示物。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PPT课件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PPT课件
29
▪ 3.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物品混合 装载时,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标准。 难于灭菌的大包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在下层; 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包放在下层。
▪ 4.金属器械包与自动启壁式筛孔容器应平放; 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盆盘碗类包应稍倾斜、侧 立或倒立;纺织品类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开口 应一致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36
▪ 真空型的用l6条全棉手术巾每条41cm×66cm,将 每条手术巾的长边先折成3层,短边折成2层,然后 叠放,做成23cm×23cm×15cm大小的测试包)放 置于排气口上方,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 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中的指示管,参照说明书, 将测试管与阳性对照管分别以45。角插人ll8型干热 式培养器中,按到底挤破培养基管,使菌片与培养 基混合,于56。C培养器中培养,分别于6小时、 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结果。
完全闭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
但不可太松,以免脱落。
20
▪ 4.持针器 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根 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 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 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 需要更换。
▪ 5.剪刀的检查 剪刀应锋利,不可有钝、卷 曲、缺口的现象。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 隙,主柄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 开,螺丝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 尖处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则应 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 查,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类、油类、粉类等。不锈钢材质的管腔长度
≤50cm,直径≥lmm;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材
质长度≤200cm,直径≥lmm。当物品长度l~

消毒供应室ppt课件

消毒供应室ppt课件
化学指示剂法:使用化学指示剂监测消毒剂的作用效果。
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 其他物理检测法:如温度、湿度和紫外线强度等。
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01
评估标准
02 微生物培养法:无菌生长或菌落数低于安 全阈值。
03
化学指示剂法:指示剂变色或达到预定变 色范围。
04
其他物理检测法: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要 求。
案例二:某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总结词
感染溯源、责任追究、整改措施
详细描述
针对一起院内感染事件,案例中对感染源进行了溯源调查,明确了责任,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同时,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加强了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和监督,有效防止了类似事件的再次 发生。
案例三:新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总结词
技术革新、效率提升
详细描述
在案例中,某医院消毒供应室积极引进新技术,如自动化消毒灭菌设备、智能仓储系统等,实现了消毒灭菌工作 的智能化、高效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灭菌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THANKS.
清洁步骤与标准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擦拭表面
使用适合的清洁剂擦拭设 备和工作台面。
清洗
使用清水擦拭并清洗所有 表面。
检查
确保所有表面干净无污渍 。
清洁步骤与标准
01
清洁标准
02
03
04
设备和工作台面无明显污渍和 灰尘。
清洁工具和设备保持干燥并存 放整齐。
清洁工作完成后,地面干燥, 无积水。
消毒方法与选择
消毒供应室ppt课件
目录
• 消毒供应室概述 • 消毒供应室的清洁与消毒 • 消毒供应室的感染控制 • 消毒供应室的日常管理 • 消毒供应室的培训与发展 • 消毒供应室的案例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 PPT课件共36页PPT资料

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 PPT课件共36页PPT资料
专车(或箱)进行回收,回收车有明显标识,回收时不 要在使用科室清点器械与物品。
• 3.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 4.回收车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干燥存放。 •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应进入供应
中心(室)。 • 6.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
染病(非典,禽流感,肺炭疽),朊毒体感染的医疗器械 与物品,使用后不要在科室冲洗,一律用双层封 闭包装回收到供应中心(室)包装上应标明感染 性疾病名称(上述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一次性器 械与物品,避免清洗消毒)。
• 3.获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适用于医疗器械 消毒的其他消毒剂与消毒器械。
26.03.2020
9
• (五)润滑 • 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不应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
润滑剂。
• (六)干燥 • 1.应用机械方法进行干燥,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
法。
• 2.穿刺针,管腔类器械宜使用高压气枪辅助干燥 处理。
• 3.不耐热器械宜采用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 4.机械干燥温度70℃-90℃; • 干燥时间 一般金属器械15分钟-20分钟 • 塑胶类器械30-40分钟 • 注: 已使用干热消毒的器械则不必再进行干燥处
理。
26.03.2020
10
• (七)器械检查
• 1.应设器械检查台,定岗,定人。
• 2.全部器械均应进行检查并登记。
• 检查内容:
• 洁净度(关节处应打开检查):残留物.血渍.水垢.锈 斑。
• 功能:完好,灵活性,咬合性,锐器的锋利度。
• 规格与数量
• 带电源器械应检查是否漏电。
• 检查方法:目测
(软水)。

(3)洗刷沥干放置,每天使用后应
清洗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共47张PPT)(2024版)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共47张PPT)(2024版)

(七)无菌物品的发放
1.发放时严格检查无菌包的名称,数量,有效期,严禁将过 期包发出 2.发放顺序:先近期,后远期 3.发放前统计好无菌包数量,对剩余的包不得直接放回无菌 室,需重新处理 4.无菌物品过期应视为污染包,按清洗流程重新处理并更换 包布。
(八)有关检测问题
2.预真空和脉动真空灭菌器,每天早上第一锅必须要做B-D试 验 3.根据物品的危险性,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4.包外指示胶带封口粘贴,长度约3道黑线 5.定期进行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必须达到100%,每月至少 检查3-5个无菌包。
清洗质量的监测
清洗质量的监测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日常监测: 定期抽查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日常监测 定期抽查。
全程质量管理监测
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 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a)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 证; b)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 c)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监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 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 d)低温灭菌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 CSSD负责日常维护,设备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定期维护及维修 质量确认。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鼓励符合要求并有条件医院的CSSD为附近医疗机构提供消毒 供应服务。 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 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 防护等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应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 保证供应的物品安全。 应建立与相关科室的联系制度 主动了解各科室专业特点、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原因,掌握专 用器械、用品的结构、材质特点和处理要点。

2024版年度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及进展培训课件

2024版年度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及进展培训课件

训课件•消毒供应中心概述•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标准•消毒供应中心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新型消毒技术与设备应用进展•感染防控策略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与完善•总结与展望目录消毒供应中心概述01CATALOGUE消毒供应中心定义与功能定义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功能CSSD负责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各环节工作,确保提供无菌、安全的医疗用品,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早期医院消毒工作主要由各科室自行负责,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

初始阶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的提高,医院开始设立专门的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进行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阶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逐渐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现代化发展阶段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历程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无菌物品是医疗活动的基础,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流程,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控制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提高了医疗器械的处理效率,为医院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提高医疗效率通过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中心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成本。

节约医疗资源消毒供应中心重要性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标准02CATALOGUE0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进行了规范。

01《消毒管理办法》规定了消毒产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0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要求、监测与报告、预防措施等。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行业标准及规范介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规定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布局、设备设施、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PPT演示课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PPT演示课件
例: 1.无有效的保湿方法 2. 废弃物未丢弃 3.器械放置混乱
24
相关报告
术后污染器械 的清洗时效
器械清洗后 检测数量N(件)
检测合格 数量(件) 合格率(%)
立即清洗 超过1小时后清洗
28,387 4,765
28,163 99.21 4,324 90.75
术后污染器械 的清洗方法
立即清洗 含氯消毒剂浸泡 10min后再清洗
明确是否急用、精密、易损器械,做好交接,做好保护。
污染器械必须密闭回收;特殊感染器械必须双层密封,标明感染 性疾病名称,单独密闭回收。
临床科室专科器械回收时,做好标示或单独放置,避免混淆。
回收人员需要做好自我防护,穿着外出服。
收送车不可混用,每次使用完后进行擦拭消毒、干燥备用,分别 存放。
洗 • 机械清

包装
• 检查 • 保养 • 装配 • 审核 • 包装
灭菌
• 准备 • 装载 • 灭菌 • 卸载 • 监测
发放
• 下送 • 储存 • 发放
8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发 放
存 储
回 收
分 类
清 洗







干燥


检查保养
9
清洗
回收
包装
发放
灭菌
回收流程分解
病区物品初步 处理及储存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回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规范及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1
第一部分: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
2
消毒供应中心(CSSD)
• 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义: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ppt课件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ppt课件
11
四、CSSD质量控制与改进的实施
重视基础质量管理 强调过程质量控制 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体系
重视基础质量管理
12
基础质量管理
环境布局
合理的布局
• 避免交叉感染 • 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力 • 保障物品供给的前提条件
13
布局照片
基础质量管理
14
环境布局
基础质量管理
• 物流 ----不交叉、不逆流


5
院内感染控制任务艰巨
• 现状调查(国外) - 死于医院感染7.5-15万人 - 医院感染中25%为SSI - 延长住院天数(平均7.4天,USA) - 费用增加(400-2600美元/伤口)
6
院内感染控制任务艰巨
• 现状调查(国内) - 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4.7% - 感染病例约350 - 500万人 - 耗资约100 -150亿人民币
38
机械清洗
39
检查
每锅次清洗质量、功 能检查 定期维护保养
40
基础质量管理
器械配置照片41源自包装• 包装目的在于确保包装 的物品灭菌后,打开使 用前保持灭菌状态
• 是保持灭菌物品在无菌 状态下进行有效的重要 手段
包装材料与方式
42
包装
43
灭菌
• 灭菌前准备 • 灭菌物品装载 • 灭菌器运行记录 • 无菌物品卸载 • 灭菌效果监测等
要标志之一
9
本质上消 毒供应中 心管理职 责之一
是有效控制重 复使用医疗用 品清洗消毒灭 菌过程中的感 染传播的风险
严格消毒供应的每一环节 是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0
行业标准 2009卫生部规范 • 专业学科 • 专业建设 • 专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D
十二、质量管理
下载
• 1、清洗质量 (1)设置检查台,配备照明设备,每 天每批检查清洗质量并登记。(2)每月随机抽查35个待灭菌包检查包内器械清洗情况,并登记。
• 2、消毒质量(1)热力消毒(干热、湿热),记录 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2)每年检查设备的主要 性能参数。(3)新安装或大修后应对设备进行生物 监测,待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END
3、包装方法
下载
• 闭合式:包装材料应为2层。 • 密封式:低塑包装应为1层。
END
4、封包
下载
• 闭合式包装应使用灭菌专用胶带封包,不应 使用别针、绷带。
• 硬质容器闭合完好性应有清晰标识,标识被 破损即视为已污染。
• 注明标识:每个包均应注明包内物品、灭菌 日期、有效期、打包者、锅号、锅次。
END
十三、可追溯制度
下载
• 1、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时间 • (1)清洗、消毒资料至少保存半年。 • (2)灭菌资料至少保存3年。 • 2、手术器械包外信息卡 • (1)内容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物品
名称、灭菌程序号、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失效日期。 • (2)使用者确认包内化学指示卡合格后,将信息留存
1、灭菌包的体积、重量
下载
• 下排式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25cm • 预真空灭菌器体积不应超过30*30*50cm • 单个敷料无菌包重量不超过5KG • 单个器械无菌包重量不超过7KG
END
2、包装材料
下载
• 可重复使用材料,每次使用后均应清洗, 不应有缝补或破损
• 一次性使用材料不能有破损
格。 • 装载量:下排式不能超过内室80%,预真空不得大于
内室90% END
• 灭菌操作: 按照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
• 九、灭菌后卸载 1、冷却、干燥后才可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 2、用手触摸和移动无菌物品时应带清洁手套。 3、卸载时应注意包外化学指示胶带是否清晰或变
色,否则应视为灭菌无效。 4、湿包、破包、灭菌包落地或误放不洁处均认为
于手术护理记录卡上。
END
十四、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下载
• 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的全部灭菌 物品,并做好记录。
• 2、书面上报护理部,院感监控科,说明召会原因,并通知使用部 门停止使用。
• 3、护理部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灭菌物品者进行追踪观察 并做好记录。
• 4、查找生物监测不合格原因并进行改进措施,重新进行生物监测 ,三次合格后储存
下载
• 1、用专车运至专门的储存间进行存放。 • 2、非灭菌物品不得进入无菌间存放。 • 3、灭菌存放架(柜)离地面大于20cm,离墙
大于5cm,离天花板大于50cm。 • 4.进入无菌间时应换鞋、洗手、戴帽、戴口罩 • 5、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无菌间。
END
十一、特殊污染器械、器具与 物品的处理
END
八、灭菌方法
下载
1、干热灭菌法
耐高温、不耐高湿的物品选用 • 温度在160℃以上2-3小时 • 环氧乙烷灭菌 • 适用于不耐湿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医疗器械 • 气体浓度大于600mg/l,温度37-55℃,湿度60-80% • 解析时间:60℃为8小时,50℃为12小时 • 具体灭菌发放根据厂家使用说明书进行。
END
2、压力蒸汽灭菌法(下排式、 预真式)
下载
• 操作者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 液剂、油剂、粉剂、膏剂不应选用压力蒸
汽灭菌 • 耐高温、耐高湿首选本法。
END
压力蒸汽灭菌法操作程序
下载
• 设备运行准备-装载-灭菌操作-灭菌后卸载-储存-发 放
• 设备运行准备(安装灭菌锅具体的要求进行) • 预真空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试验,监测结果均因合
END
3、灭菌质量
下载
• 压力蒸汽灭菌 • 1、物理监测 每次应记录温度、时间、压力。 • 2、化学监测(1)包外(3M)化学指示胶带(2)包内(3M)化
学指示卡或“爬行卡”。 • 3、生物监测 每周一次,将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放在标准生物测试包内,再将包放在排气口上方。同时设阳性对 照。植入性器械应每批进行监测。④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 行灭菌时应做生物监测。⑤新安装、移位、故障、大修、灭菌失败 后均应做生物监测(要求空负荷连续3次合格)。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回收 分类 清洗 润滑
干燥
检查 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一、回收
• 科室进行初洗,将明显的血迹或污迹洗掉。 • 按指定路线,采用封闭式专车(箱)进行运送。 • 回收人员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 • 回收车每次使用后进行擦洗、消毒。 • 传染性物品一律用双层包布密封好再回收至供应
室。
二、分类
• 回收室设置回收台,由回收人和清洗员进行 器械与物品的清点及分类。
• 两人按要求着装 • 分类应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精密程度,归
属部门,污染状况进行分类登记。
三、清洗
• 1、手工清洗 冲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 • 冲洗(自来水) 流动水下进行 • 酶洗 酶洗液浸泡2至5分钟,一般物品浸泡的浓度为1
::600.然后用刷子刷洗 • 再流动的自来水进行漂洗。 • ④定期对器械进行除锈。 • ⑤使用流动的纯水进行漂洗 • 2、自动清洗机清洗 按照要求进行
四、润滑
使用水溶剂润滑液 进行。
五、干燥
应用机器进行干燥,不 易使用自然干燥的方法。
机器干燥的温度是70-90 摄氏度。
一般金属器械15至20分 钟,橡胶、塑料类类3040分钟。
下载
• 原则:先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 双层包装运送 • 应选用一次性物品。 • 容器、消毒剂、清洁剂应每次更换 • 处理结束后,应立即更换个人防护用具,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 我院常见的传染病为HIV、乙肝、梅毒等,以上患病病人使用
过的物品均应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 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进行操作。
• 5、消毒供应中心总结处理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
END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