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一、知识讲解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对此类问题的考查一直是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考查点。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和“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二、经典高考试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第(1)题,把长江水调往北方,可能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不会解决盐碱化问题,①项错;南水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丙河段水量较过去增多,有利于改善航运条件,②项正确;丙至戊段中,丙丁之间北高南低,无法自流,丁至戊段南高北低,可自流,故③项错误;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平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戊地用水紧张,④项正确。故D符合题意。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或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必须保证水源地的水质不出现问题,这样可以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项正确。南水北调,使得长江的径流入海量相对减少,不会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B项错误。南水北调使长江的入海径流减少,可能使甲地咸水入侵的概率加大,不会降低咸水入侵问题,C项错。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律是由日、月、地球相互间的作用力产生的,不会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D项错。

答案(1)D(2)A

2.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海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第(2)题,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三、跟踪训练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1~2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解析:第1题,川、渝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第2题,该方案实

施后,减少了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更有利于黄河中下游径流量的调节。

答案:1.D 2.A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

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

C.a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

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

4.关于利用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②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需提水跨越黄河③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④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洼地的治理。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

施工难度较大。

答案:3.D 4.C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既是中线调水线路穿越的省区,又是西气东输主干道途经的省区是()

A.豫

B.鄂

C.晋

D.冀

6.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溪洛渡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第5题,南水北调中线没有经过山西省,西气东输主干道没有经过湖北省和河北省。第6题,溪洛渡工程位于金沙江下游。

答案:5.A 6.C

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7~8题。

7.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8.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

答案:7.A8D

读2001~200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走势图,回答9~10题。

9.关于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的生产和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②2004~2005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

③总体上天然气产量增速较快

④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关于2001~2005年间我国天然气供求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始终供大于求

B.始终供不应求

C.由供不应求变为供大于求

D.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

解析:第9题,根据两图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2004~2005年天然气产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2003~2004年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速和增幅都最大;总体上天然气消费量增速较天然气生产量增速快。第10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03年,天然气的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而2004~2005年天然气的产量小于消费量(供不应求)。

答案:9.B10.D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12.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第11题,根据路线图的走向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①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②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③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第12题,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最大效益。

答案:11.D12.C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目前基本形成三大通道,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3~15题。

13.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来源:学|科|网

Z|X|X|K]

解析:西电东送主要是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少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

答案:C

14.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a b

B.c d

C.d e

D.a e

解析:由图可看出,a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另外e地区位于贵州,这里号称西南地区的“煤海”。

答案:D

15.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6f17744592.html,]

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

解析: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6分)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2分)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③安全可靠④耗能少、成本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2分)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6分)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6分)

解析:本题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为东西走向,自西向东经过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与陇海线平行。第(2)题,管道运输的特点为货物运输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需铺设专门管道,周期长、设备投资大。第(3)题,西电东送中线与川气东送的线路基本一致。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解决措施要从开源、节流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来考虑。第(5)题,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能协调东西部天然气的供求关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天然气管道网络。

答案:(1)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陇海线

(2)C(3)水电

(4)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5)①川气东送工程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有利于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有利于构建全国天然气骨干网络,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材料二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

(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能源观念?(6分)

(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4分)

(3)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3分)

(4)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能源调运为背景,考查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的意义。明确我国能源短缺的原因,了解解决能源问题的途

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题,材料中涉及的能源观念是“开源节流”,“开源”即进口能源,寻找新能源,“节流”即节约能源。第(2)题,我国进口天然气的渠道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是我国的陆上邻国,距离近,不经过第三国,天然气供应相对稳定安全。第(3)题,根据能源输出地的位置判断。第(4)题,结合能源输出和输入区的社会环境即可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1)①树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观;②节约能源;③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言之有理即可)。[来源:学科网]

(2)渠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因: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

(3)A煤炭(答火电亦可),B天然气,C水电。

(4)可缓解广东省缺电的局面,平抑其过高的电价,有利于减轻其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检测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专题达标检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 km,引到兰州市以北60 km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这项工程总长205.7 km,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以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的用水问题。如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107 m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 (1)简析秦王川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说明倒虹吸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 (3)分析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对秦王川地区发展的意义。 解析:第(1)题,一个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由区域图可知,秦王川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工农业用水量大。第(2)题,结合材料二景观图和倒虹吸管示意图可知,倒虹吸管主要是利用上下游的水位差,通过管道穿越山谷流向高处。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可主要从施工难度、工程量、水量的损失角度来分析。第(3)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生态、气候等方面。引大入秦工程建设为秦王川地区提供农业灌溉水源、工业水源、居民生活用水水源,促进工农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灌溉区的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地处西北地区,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小;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2)工作原理:倒虹吸管作为连通器,利用上下游的水位差,使水流通过管道穿越山谷

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

高二地理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 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列表分析如下: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看,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应该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三)西电东送 1. 线路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的影响 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 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授课教师:齐淑红 授课时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材以西气东输为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内在原因和历史背景和影响,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初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尤其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这给本节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学习能力看,学生能获取部分有用信息,但对信

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还较弱。从班级情况而言,高二(5)班是一个学风较好,师生互动默契的班级,我认为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好。【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 3、理解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概况。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通过图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难点】 1、运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理论分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选择题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1-3题。 1.安徽省建设能源产业基地,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 ①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②邻近长江三角洲,消费市场广大 ③浙北段位于山地,施工难度大④水能资源充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 C.加强区际联系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该工程有利于淮南( ) A.减轻环境污染 B.促进经济发展 C.科技水平的提高 D.彻底解决交通运输压力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 “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减少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5.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②地壳抬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⑤风力堆积⑥风力侵蚀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⑥ 6.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读图,回答7-9题。 7.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8.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9.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俄罗斯 B.欧洲 C.中亚 D.波斯湾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 3.理解西电东送工程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 1.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教师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哪三部分? 2.管道运输有什么优点? 3.东输工程主干管道建设途经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 4.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请代表来表达小组的共同观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个部分。 2.管道运输的优点: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昼夜不停运输等。

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3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 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 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 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4~6题。 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 5.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6.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7—9题。 7.西线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输水干 渠需要穿越( ) A.祁连山脉 B.阿尔金山脉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 设计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 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授课教师:齐淑红 授课时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第1课时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区域经济联系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材以西气东输为典型案例深刻揭示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内在原因和历史背景和影响,确立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分析我国其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提供了基本思路。 【学情分析】 从已有知识来看,通过初中、必修一、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够系统深入,尤其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差,这给本节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学习能力看,学生能获取部分有用信息,但对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还较弱。从班级情况而言,高二(5)班是一个学风较好,师生互动默契的班级,我认为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现状。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 3、理解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概况。 2、通过讨论探究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3、通过图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运用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难点】 1、运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理论分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读图分析归纳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培优 第一编 专题十 交通运输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综合检测10 交通运输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超级全能生全国26省联考甲卷)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最长快速铁路——新建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下图)于2018年8月末正式开通运营,该铁路沿松花江南岸布线,全线桥隧比为45.68%,它的开通,结束了哈尔滨市宾县、方正、依兰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缩短了两地的火车运行时间。据此完成1~3题。 1.哈佳新线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永久性冻土广布 B.空气中氧气含量少 C.有效施工时间短 D.铁路修建技术落后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可知,哈佳新线位于黑龙江省中东部,沿线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气温低,有效施工时间短,故C项正确;哈佳新线沿线基本没有永久性冻土,但季节性冻土普遍发育,A项错误;哈佳新线沿线地区位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海拔较低,不存在缺氧问题,B项错误;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猛,铁路修建技术水平较高,D项错误。 2.新建铁路并没有与原有铁路并行,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 A.节约建设成本 B.完善路网布局 C.避免穿山过河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线贯通前,宾县、方正和依兰沿途没有铁路分布,新线与原有铁路没有并行,可以完善该区域的交通网络,故B项正确;节约建设成本不是新线选址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新线桥隧比为45.68%,说明穿山过河较多,建设成本较高,C 项错误;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D项错误。 3.哈佳新线的修建,使得宾县等地在运输方式上不再只依靠公路,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势表现在( ) A.连续性好B.周转速度快 C.灵活性强D.短途运费低 答案 A 解析铁路运输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连续性好,A项正确;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机动灵活性最强、周转最快,B、C两项错误;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长途运输运费较低,D项错误。 (2019·辽宁沈阳一模)高雄湾(下图)是一个狭长的小海湾,长12千米,宽1~1.5千米,入口宽仅100米,海湾内的高雄港是我国台湾省内最大的海港,每天有大量货轮出入。据此完成4~6题。 4.旗津半岛被开挖切断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海岛旅游B.保护海洋环境 C.加快污染扩散D.提高通航能力 答案 D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高雄湾是一个狭长的小海湾,不方便船舶进出。将旗津半岛切断,有利于高雄湾与外界联系。 5.旗津半岛成为岛屿后,与高雄市区的交通主要依靠( ) A.跨海大桥B.海底隧道 C.民航航空D.海河联运

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高三地理学案】—40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考纲解读】 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掌握我国几个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考情分析】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及重要意义。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某工程所在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与工程相关的地理问题。 3、从能力考查来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础回忆】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专门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淌性。 ⑵区域间的进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向东通过、、、、、、,最终到达,全长4200千米。(读图5.1掌握)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缘故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

而阻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进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然而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都市群,能源消费量专门大。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差不多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特不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专门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靠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要紧来源之一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教学设计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 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 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必修3”第五章内容是前四章内容的总结、递进和深化。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公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 2、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3、学会分析鐡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2、通过总计分析图表方案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自行问 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见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授归纳、启发诱导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引出南方煤炭资源不足,从北方调来)如果让大家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视频内容,你会用哪些关键词?(请一位同学)南方雪灾,煤炭告急,北煤南运。过渡:为什么南方发生雪灾,要从北方调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展示PPT,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板书)为什么要把资源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板书)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我们先来看两张地图,完成学案问题一:我国煤碳资源分布图、我国石油资源分布图、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完成(1)我国特大城市分布图,完成(2)。找学生完成: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问题一) ⑴我国各种能源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是什么? 分布不均: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点

高二地理知识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就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就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与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南方与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就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工程在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上有所不同,列表分析如下:

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长江的年径流量大,南水北调的调水量有限,从总体来瞧,调水对长江的影响很小,但从局部讲,调水对调出区(即水源区)有一定影响。应该采取防范、补偿与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东线调水区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三)西电东送 1、线路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与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就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的影响 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状况;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选择题 如图是当今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图,图中曲线分别代表煤、石油和天然气、水电和核电。读图,完成1-3题: 1. 图中曲线分别表示的能源名称是( ) A ①煤炭、②石油和天然气、③水电和核电 B. ①石油和天然气、②煤炭、③水电和核电 C. ①石油和天然气、②水电和核电、③煤炭 D. ①水电和核电、②煤炭、③石油和天然气 2.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能源开发前景最广阔的是( ) A. 水能 B. 风能 C. 核能 D. 太阳能 3.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较小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③人均能源消费量过高 ④水能开发比核能开发快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②③ 读下图,回答4-6题。 4. 西气东输一线管道没有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 补充气源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5. 图中反映出我国天然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 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天然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天然气消费西多东少 D. 天然气消费东西平衡 6. 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①进一步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京杭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7~8题。 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渍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减少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完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试题: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doc

第 41 课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选择题 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实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据此回答以下 2 题。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的气源主要来自我国最大的盆地 B.输气管线经过地势三级阶梯并三次穿越黄河 C.工程建设的最大困难是沿线气候条件恶劣 D.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百利而无一害 中新网 2010 年 2 月 24 日消息:截至2009 年底,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运行 2 284 天,累计输送天然气659 亿立方米, 110 多座城市, 3 000 多家大中型企业, 2 亿多人口从中受益。 它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 都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以下 2 题。 3.西气东输有利于我国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是因为() A.天然气是无污染的能源 B.天然气可完全替代煤炭 C.天然气是目前最清洁的能源 D.可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以下 2 题。

5.图中① ~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6.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 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 1 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到2010 年,中石化每年将往上海输送19 亿立方米天然气。据下图回答以下 2 题。 7.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8.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西气东 输”工程的重要气源,2009 年 8 月 28 日苏里格气田苏东—13 号集气站建成投运。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地理③必修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资源 西电东送:“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工业基地。“西电东送”将形成3大通道: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3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或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南部通道;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或沪宁杭地区,形成中部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通道。 “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和骨干工程,是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的双赢举措。“西电东送”工程将西北、华北、华中、川渝电网联网,可实现水火互济、丰枯互补和跨域补偿调节,并使3个大区电网的电力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1.我国能源分布不均。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水能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西南地区河流。由于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客观上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我国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但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仅北京、广东、上海等东部7省市的电力消费就占到全国的40%以上,但能源资源非常短缺,只能从外地运煤建火电厂,一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二是交通运输压力很大。 2.开发西部的电力资源应该以水电为主,水火并举。这是因为,水电与火电相比有很多优点:它运营成本很低,一次性投资建成之后,其发电成本比火电和核电要低得多;水能资源可再生,可永续利用;无污染。燃煤发电,无论是在煤炭产地建坑口电站,还是在东部消费区建火电厂,燃煤造成的废气污染和炉渣占地、再利用等问题都不好解决,所以说水电的开发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非常大。 水电的缺点:一是一次性投入特别大,尤其是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以三峡大坝的建设为例,迟迟不能开工,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国家的财力不允许一下子拿出足够的资金。二是峰谷差值比较大。汛期水电站可以满负荷运转,发电量最大,而到了枯水期发电量就很小。所以只有水电形成的电网供电是不稳定的,这就需要火电来调节。 水电开发只是流域开发的一个核心内容,但并不是惟一内容,它应兼顾防洪、航运、灌溉、旅游等,搞综合开发,注重水资源开发的多重效益,这样才能收到开发水电、发展经济、保护生态3大效应。 3. “西电东送”将会是东、西双赢的结果。东部以深圳、香港、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大连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为主框架的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人口、城镇高密度集聚区,因此也是电力负荷最高的地区。而东部特别是华东和华南,本身并没有丰富的水、煤资源,那么它的电力缺口就只有靠建立核电站来补充。如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建设的。但核电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核电技术要求非常高,安全要求特别高,核废料的处理难度大。东部地区的环保要求特别高,火电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西电东送”既补足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电力缺口,又改善了环境质量,节约了土地、淡水等稀缺资源,而且能从根本上加快东部地区后工业化进程。 对西部而言,通过开发水电、火电,实行“西电东送”,以资源开发为先导,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一项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法。它既可以在当地增加就业、积累资金、

必修三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第一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 产 消 不 平 衡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油气开发重点转移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东 西 部 协 调 发 展 东部经济社会、环境改善 西气东输 原因 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案 例 目 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读背)

5.1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至、、的输气管道。 1.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至,途经、、、、、、、、九个省级行政区域。 2.二线工程主干线西起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我国应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1.煤炭燃烧排入大气的粉尘造成大气污染; 2.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造成我国酸雨影响严重;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公路运输造成很大的压力。 四、1.从世界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天然气的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2.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与煤炭、石油相比:天然气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突出。 五、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意义(国家层面)。

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异不均的状况; 2.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3.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 4.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5.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6.激活沿途省区钢材、建筑、建材、运输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六、西气东输对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 1. 实施西气东输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1)将中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3)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在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2. 实施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3)加快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4)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大气环境质量。 知识延伸 七、输气管道线路选择的影响因素。 1.地形地质条件:为了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减少施工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风险,降低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天然气管道线路多选择在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的线路都经过河西走廊。 2.河流: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不穿越河流。 3.市场: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在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例如西气东输线路在中东部主要经过大城市其目的是缓解大城市供气紧的局面。 4.补充气源:为了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公开课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设计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概况。 2. 以“西气东输”为例,归纳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 以“西气东输”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阐述地理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 读图导析法,材料分析法。 【学法】 图文资料分析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 1. 预习本节内容,搜集西气东输的相关资料; 2. 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组。 【教学过程】

离不开能源,可是该地区能源资源匮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呢?引出第五章——区际联 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展示图片: ?新疆与上海2019年 GDP比较 展示资料: ?新疆和上海能源资源 比较 展示图片: ?中国行政区图 简要介绍新疆与上海,设 问:新疆和上海之间有联系吗?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 一起?天然气把这两个区域联 系在了一起。由区际联系引出本节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 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题,介绍西气东输一线工 程: ?气源来自于哪里? ?目标市场是哪 里? ?采用何种运输方式? ?途径哪些省 份? ?途经哪些主要地形 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 84第一个标题的内容。(2分 钟) 展示图片: ?图5.2我国东部、中 部和西部地区矿物 能源生产量和能源 消费量占全国的比 例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 消费结构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 费结构,会带来环境 问题 ?煤炭运输对交通的压 力 ?图5.3煤炭和天然气 作为能源的特点比 较 ?全国天然气资源分布 图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 与教师的分析,有条理的归纳出: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分钟)教师挑选学生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安排:3~4课时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一线工程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二线工程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 天然气开发建设 干管道建设 部用户管网建设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3.主干管道: 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规划2012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能源消费量很大。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资源贫乏,一次能源主要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然而,新疆及其周边省区对能源的需求量都很小。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比重。 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占到70%左右。 ⑵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①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造成我国酸雨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燃煤排入大气的大量二氧化硫) 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④长期以来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