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常见的光学现象有如下现象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的反射现象知识点总结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边界面时发生方向的改变,并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种反射现象。
本文将从光的反射规律、反射的类型以及光的折射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反射规律1. 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被称为反射面。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
光的反射规律表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 = θr。
2. 反射规律的证明与应用: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将一面镜子放在桌上,取一束光线照射到镜面上,并利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结果会发现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广泛,如镜面反射、光的折射等。
二、反射的类型1.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平面镜时,按照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向同一方向反射。
镜面反射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的镜像,如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等。
镜面反射还有很多实际应用,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2. 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不规则粗糙的表面时,按照光的反射规律,光线向不同方向反射。
漫反射更常见于非金属表面,使物体呈现出粗糙的外观,如墙壁、纸张等。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斯涅尔定律。
1. 斯涅尔定律:光线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设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斯涅尔定律可以表达为n1sinθ1 = n2sinθ2。
2. 折射率的影响因素:折射率受物质种类和光的波长影响。
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例如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光的波长也会对折射产生影响,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结语:光的反射现象是光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我们可以解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1、水中捞月一场空:水面相当于平镜面,水中月亮是虚影。
2、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导致水看上去浅了。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相等,物象对称,里外都是猪。
4、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的直线传播。
5、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凸透镜原理----放大镜
6、一石击破水中天:水面是平面镜,石块投入打破平面镜,故打破水中天。
7、瞎子点灯白费蜡:光的反射。
万物反射光进入视觉正常的人眼,反射光线却不能进瞎子眼内。
8、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凸透镜两倍焦距外,成相缩小倒立,故照片上像与人颠倒。
9、海市蜃楼: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折射或全反射现象。
10、立竿见影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中影子成的人,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11、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反射的红光映到人的脸上。
12、雨后彩虹:由于雨后大气和浮尘的作用,雨后彩虹特别耀眼。
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

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1. 光的反射原理简介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某种界面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
2. 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2.1. 镜子的应用镜子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而成的。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镜子的平滑表面可以使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
这种特性使得镜子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化妆、梳妆、照相等活动中。
此外,镜子还被用于光学仪器、望远镜、显微镜、激光器等设备的制作中。
2.2. 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在光传播过程中,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当我们把一根杆子倾斜插入水中,我们可以看到水中的杆子弯曲了。
这是因为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导致的变形。
折射现象还应用在眼镜、放大镜等光学器件中,帮助人们更好地看清物体。
2.3. 彩色物体的看见彩色物体的看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
彩色物体之所以呈现出不同颜色是因为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能力。
当光线照射到彩色物体上时,物体会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
这导致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颜色。
这一原理也被应用于彩色电视、彩色打印机和彩色照片的制作中。
2.4. 发光物体的应用发光物体是指能够自行发出光线的物体,如太阳、灯泡等。
这些物体的光的发射是通过光的发射原理实现的。
当物体受到能量的激发时,原子的电子会跃迁到一个较高的能级,然后再跃迁回到较低的能级,释放出能量。
这种释放能量的过程就是光的发射。
发光物体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照明、电视、电脑显示器等。
2.5. 光电效应的应用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物质中的电子被激发并被释放出来的现象。
这一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
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用于供电。
2021学年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同步练习(一)含答案及解析

2021学年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同步练习(一)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选择题(共17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的形成; B.利用放大镜看邮票;C.平静的水面上,映出桥的倒影; D.在岸上看池底变浅.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B.看到池底下的石头变浅了;C.阳光下树木的影子;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变大了.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B.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C.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 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A.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6、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 B.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C.小孔成像; D.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7、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米/秒;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9、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八(含答案)

26.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妥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摊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表所示。
(3)计算所用的该稀硫酸的质量?_____
30.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
(1)下列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KC1②NH4HCO3③Ca3(PO4)④NH4NO3
(2)小柯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样品2.0克,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K2SO4+ 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2)若抹香鲸继续下潜至2000米深的海底,它受到的浮力会变化吗?为什么?(假设海水密度为1×103千克/米3,且不随深度变化)
29.实验室用10g8%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实验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溶液的溶质_____。(填化学式)
(2)据上图可知烧杯盛放_____溶液,该反应是一个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a.熟石灰,b.稀盐酸,c.氢氧化铝,d.食盐,e.大理石,请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空。
(1)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3)工业上通常用来除铁锈的是__________。
光的反射知识点精析

光的反射知识点精析光的反射是光线在与物体表面碰撞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与光的反射相关的现象,如镜子反射、眼镜反射、阳光的反射等。
光的反射具有一些特点和规律,下面我将详细解析光的反射的相关知识点。
一、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这个规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sinθ1=sinθ2,其中θ1表示入射角,θ2表示反射角。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例如用光线照射在一个平面镜上,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二、平面镜反射平面镜是特殊的光学器件,它具有完全反射的能力。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会被完全反射,不会发生衍射、折射等现象。
平面镜反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光线入射和反射的角度相等;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入射光线的方向相反。
三、镜像的形成光线在经过反射后会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是无法被接收的,它只是存在于光线反射的地方。
根据光线的反射规律,虚像的位置可以通过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与镜子的交点来确定。
根据虚像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镜子中反射的物体和离镜子很近的物体会形成一个直立、缩小的虚像;2.镜子中反射的物体和离镜子很远的物体会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虚像;3.平行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的光线是交叉而不是平行的。
四、反射光的强度反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入射光线的强度和物体的反射特性。
物体的反射特性可以用反射率来表示,即入射光线的能量中有多少被物体吸收、多少被物体反射。
反射率越高,物体越容易反射光线,反射光的强度越大。
黑色物体的反射率比较低,白色物体的反射率比较高。
五、光线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个现象叫做折射。
折射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由斯涅尔定律给出。
斯涅尔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n1sinθ1=n2sinθ2来表示,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大单元设计第四单元《光现象》1.几个基本概念(分层训练)(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1.几个基本概念[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光源1.(2023·全国·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五彩缤纷的世界由各种光源点缀而成,下列属于人造光源的是()A.皎洁的明月B.萤火虫C.发光的电灯D.太阳【答案】C【解析】A.月亮本身不会发光,而是反射了太阳光,则皎洁的明月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D.萤火虫、太阳本身会发光,且是自然存在的,都属于自然光源,故BD 不符合题意;C.发光的电灯是人工制造的,属于人造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上海·八年级校联考假期作业)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答案】C【解析】AD.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D不符合题意;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自身都能够发光,都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绚丽的烟花B.中秋佳节,当空皓月C.璀璨的钻石D.夜晚,猫闪亮的眼睛【答案】A【解析】漂亮的灯塔水母、绚丽的烟花、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是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因此是光源;当空皓月、璀璨的钻石、闪亮的猫眼自身不能发光,而是靠反光。
故选A。
【解析】[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根据其特点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太阳、电灯、电视荧屏都可以自行发光,是光源;月亮不能自行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
[3]太阳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是自然光源;电灯和电视荧屏都是人工制造而成的,是人造光源。
【解析】[1]①太阳、②点燃的蜡烛、④萤火虫、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本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其中②点燃的蜡烛、⑥正在发光的白炽灯属于人造光源;①太阳、④萤火虫属于自然光源。
[2]③月亮和⑤宝石不能自行发光,故不是光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光的反射知识点与训练(含解析)苏科版(2021年整理)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介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2.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3.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iγ=(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二.光的反射定律的补充和应用1.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光线定会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去。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来画一般的光路图:(1)已知镜面和入射光线确定法线和反射光线;(2)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法线和镜面的位置。
三.反射类型:漫反射和镜面反射1.根据反射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1)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日常见到的绝大部分反射面都会发生漫反射,由于漫反射才能够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教室里的黑板用毛玻璃、电影幕布用粗布,都是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
黑板用久了,会出现“反光”现象,就是因为黑板比较光滑,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的光线较强,而粉笔字很粗糙,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漫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眼睛中的光很强,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自行车的尾灯是由互成直角的一些小平面镜组成的,由于光的镜面反射,会把车子、霓虹、路灯等光源发出光反射到司机,使司机能看到前面骑自行车的人,从而避免交通事故。
一.核心考点1.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分类★★2.光的反射实验★★★二.重难点和易错点1.光的反射概念的理解这里要注意光是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不是所有光都会被反射回来,而可能只有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常见的光学现象有如下现象光的反射
(1)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方向后的光线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
射现象.
(2)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ON是法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
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即∠AON为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反射角,即
∠BON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
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我们平时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这些物体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的缘故.
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射到比较光滑的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还有这类现象平面镜
(1)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
此规律可理解成: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以镜面对称,根据此特点能够画出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
虚象。
.
(2)平面镜的应用,可用来成像,还可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 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6.球面镜
(1)凹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凹镜.
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一个实焦点.
太阳灶、太阳炉、汽车头灯及探照灯的反射面都是凹镜的重要应用.
(2)凸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凸镜.
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一个虚焦点.
汽车上的观后镜:及马路交叉路口处安装的都是凸镜,可用来扩大视野.
7.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击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就是
光的折射.
(2)如图2所示,AO是由空气中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MMˊ是水面,NNˊ是法线,OB
即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与AO相比,OB的传播方向已发生了改变.AO与的ON 夹角叫
入射角,折射光线OB与法线ONˊ的夹角叫折射角.
(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
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
或玻璃等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人在水面外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原物体靠近
水面(现得比较浅);人在
水中斜看水面外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这都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8.透镜
(1)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另一个是平面的透明体,即为透镜.
(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两个实焦点.
(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两个虚焦点.
9.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u>2f时,通过凸透镜,可得到倒立、缩小、实像,实像在透镜另一侧,位于f<v<2f范围内,照相
机就是凸透镜这个规律的应用.
(2)当f<v<2f时,通过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在透镜的另一侧,位于v>2f的范围内.幻灯
机就是凸透镜这个规律的应用.
(3)当u<f时,凸透镜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的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放大镜就是凸透
镜这个规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