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棉花品种演变

合集下载

棉花各品种特性

棉花各品种特性

新陆早26号新陆早6号:125d,属特早熟陆地棉品种,霜前花率达90%以上。

单株结铃率高,丰产性好,棉铃卵圆形,铃壳薄,含絮力强,吐絮畅,易采收。

出苗好,苗期生长快,蕾花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单铃重5.5g,衣分42.7%,衣指7.7g,子指9.2g。

新陆早7号:生育期125d,比对照品种(新陆早1号,下同)长1 d,属陆地棉特早熟类型,霜前花率90%以上。

开花较集中,结铃性强,成铃率高。

棉铃中等偏大,五室铃稍多。

吐絮集中且畅快,含絮力适度,宜采期长,好摘花。

后期不早衰。

种子灰白,呈梨形,短绒量适中。

单铃重5.4~6.2g。

衣分39.0%~41.4%。

,衣指7.6g,子指10~11g。

新陆早13号:新陆早13号(97-65)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1989年以自育早熟、优质品系83-14为母本,抗病中5601和1639品系为混合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经过南繁北育及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999~2001年参加西北内陆第八轮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002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新审棉2002年024号),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3001)。

新陆早33号:(1)品种来源该品种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利用自育的石选87在天然重病地中的变异单株定向选择,通过南繁北育培育而成。

2003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并经多点试种,均表现良好。

2004年推荐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区域试验(早熟组)。

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

(2)品种特性:生育期125天左右,霜前花率90%,属早熟陆地棉。

植株筒型,Ⅰ式分枝,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

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

中后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

棉铃卵圆形,结铃性强,铃中等偏大,吐絮畅,絮色洁白,含絮力适中,易摘拾。

株高65cm左右,果枝始节5-6节,始节高度15-20cm,其形态特征适宜机械采收。

山东新审定的四个棉花品种(一)

山东新审定的四个棉花品种(一)

山东新审定的四个棉花品种(一)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2期山东省2016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已经发布(鲁农种字﹝2016﹞11号)。

依据品种试验结果,编写了山东省2016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鲁农审字﹝2016﹞2号),现将审定通过的四个棉花中熟杂交品种介绍如下:1.瑞杂817审定编号:鲁审棉20160032。

育种者:济南鑫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381/646,母本381是银瑞361后代选系,父本646是冀棉11与中棉所41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属转基因中早熟品种。

出苗较快,苗期长势强,后期长势稳健。

植株塔形、较松散,叶片中等大小,叶功能好。

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

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120天,第一果枝节位6.8个,株高114厘米,果枝数14.2个,单株结铃24.2个,铃重6.9克,霜前衣分40.4%,籽指11.7克,霜前花率86.7%,僵瓣花率4.1%。

2013~2014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纤维主体长度29.9毫米,比强度31.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0,整齐度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46.7。

2013~2014年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抗病虫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产量表现:在2013~2014年山东省中熟棉花杂交品种区域试验中,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325.0千克、299.7千克、130.4千克和121.3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4.7%、18.3%、13.9%和16.7%。

2015年生产试验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335.1千克、321.0千克、139.7千克和134.2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1.0%、14.7%、9.8%和13.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20~25日,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2500~3000株。

【棉花品种】鲁棉研25号杂交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棉花品种】鲁棉研25号杂交棉棉花品种好不好?

【棉花品种】鲁棉研25号杂交棉棉花品种好不好?鲁棉研25号(鲁农审字[2005]029号)原代号鲁8H7,系山东省农科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抗虫品系95-823为母本,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AR3为父本育成的品种间一代杂交种。

该品种参加了2001-2002年全省抗虫棉区域试验,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271.03公斤、111.46公斤,分别比照中棉所29号增产10.3%、23.2%。

2004年生产试验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240.16公斤、94.5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29号增产6.96%、8.35%。

该品种杂交优势强,茎秆粗壮,整个生育期长势较强,不早衰。

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新棉33B早熟1天;植株塔形,叶片中等,叶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7.1个,株高101.9厘米,茎秆茸毛较多,果枝数13.4个,单株结铃19.3个,结铃性强而集中,铃重6.2克,卵圆形,铃大,吐絮畅。

霜前衣分41.2%,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3.1%,僵瓣花率 1.4%。

山东省农科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植保室抗病、虫性鉴定结果:耐枯萎病,感黄萎病,抗棉铃虫。

两年区试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2.5%纤维跨长30.4mm,整齐度85.3%,比强度29.5cN/tex,伸长率7.0%,马克隆值4.9,反射率74.2%,黄度7.8,纺纱均匀性指数140.7。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2500株左右;重施有机肥作底肥,灌足底墒水,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重施花铃肥,施好盖顶肥;盛蕾至花铃期适时适量化控;注意防治蚜虫、棉红蜘蛛、棉叶螨、盲椿象、烟飞虱等非靶标害虫。

制种技术要点:父母本配比以1:5-8为宜,母本田密度以1800-2000株/亩为宜。

父本密度3000-3500株/亩。

7月10日后至8月15-20日前开的花全部去雄授粉,全株杂交制种。

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中熟杂交品种推广种植.。

棉花6个品种

棉花6个品种

山东省农业厅已经发布《关于山东省第四十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

依据品种试验结果,编写了山东省第四十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现予公告。

附件:1山东省第四十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主要农作物品种2山东省第四十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附件1山东省第四十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主要农作物品种小麦(6个)1. 汶农14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8号育种者:泰安市汶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系84139//9215/87616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80.8厘米,叶色深绿,旗叶上冲,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95.4万,亩有效穗41.6万,分蘖成穗率43.5%;穗型纺锤,穗粒数34.7粒,千粒重42.1克,容重793.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

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和纹枯病。

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9%、湿面筋37.2%、沉淀值32.3ml、吸水率62.3ml/100g、稳定时间2.6min,面粉白度75.8。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84.94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67%,2008~2009年平均亩产563.70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8.21%;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26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9.7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日左右,每亩基本苗15万。

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良星77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9号育种者: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

系济991102与济935031杂交后系统选育。

山东棉花品种更换及新品种展望

山东棉花品种更换及新品种展望
15 9 9年 岱 字 棉 1 5号 在 全 省 种 植 面 积 达 到 5 . 9 9 万 h . 山 东 棉 花 良 种 面 积 的 9 . . 花 总 m: 占 73 棉
抗 棉铃虫 等综 合性 状优 异 的棉 花新品种 不 断培育 成功 . 实现 了山东 省棉 花新 品种 的 6次更新换 代 I 1 陆地棉 替代 亚洲 棉 .
的 8 , 0 基本 上淘 汰 了亚 洲 棉 , 是 自 1 4 这 9年 以 9 来的第 1 棉花 品种更 换 。 次 1 2 高产 品种 岱字棉 l . 5号的 引进 15 9 5年 山东 省 自美 国 引 进 岱 字 棉 l 5号 , 试
验 种 植 了 5 . 5 m 表 现 结 铃 性 强 、 分 高 、 逆 2 5h , 衣 抗
的 亚 洲 棉 为 主 . 来 自美 国 引 进 的 陆 地 棉 品 种 . 后 使 山 东 棉 花 生 产 发 生 丁重 大 转 折 。 产 、 质 、 病 、 高 优 抗
性 好 . 位 面积 产 量 比斯 字 棉 2 斯 字 棉 5 增 单 B、 A 产 1 左 右 , 长 在 斯 字 棉 基 础 上 又 提 高 2 0 绒 ~ 4 m, 分 提 高 2 左 右 , 到 棉 农 的 欢 迎 。到 a r 衣 受
机 械 混 杂 , 律 采 取 果 穗 收 获 . 于 套 繁 原 种 和 株 一 对 系 原种进 行手工 脱 粒 。
山 东 棉 花 品 种 更 换 及 新 品 种 展 望
张晓 洁 段 冰 刘 继 采
c 山东 棉 花研 究 中 济南 2 O 0 j1 O
近几 年 , 随着 生 物技 术 的发展 和 育 种水 平 的
提高 , 东推 广 普 及 的棉 花 薪 品种 已具 备 了优 异 山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山东省2012年中央财政棉花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主导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一、杂交棉(16个)1.瑞杂816:国审棉2007002特征特性: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天,出苗好,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整齐度好。

株形松散,株高100厘米,茎秆紫红色,果枝长,茸毛少,叶片较大、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1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6克,衣分39.8%,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4.1%。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3.9%,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3%,纺纱均匀性指数150。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4月10~20日播种,单作地膜覆盖栽培或育苗移栽与西瓜、大蒜、小麦等作物套种。

(2)一般地块每亩留苗密度3000株。

(3)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施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氮磷钾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补肥。

(4)缩节胺化控掌握早施、多次和适量的原则。

(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sGKz20(瑞杂816)),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的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2.鲁棉研15号:国审棉2005002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种,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种植全生育期129天,株高90.5厘米,茎秆粗壮坚韧、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7.3节,单株果枝数13.0台,单株结铃16.8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吐絮肥畅集中,单铃重5.7克, 籽指10.3克,衣分40.7%,霜前花率88.5%。

山东新审定的棉花早熟品种 鲁棉241

山东新审定的棉花早熟品种 鲁棉241
育期1 0 4 天 ,第一
千 克 、1 O 0 . 6 千克 和 9 1 . 8 千 克 , 分 1 2. 8 %、 1 2. 4 % 和
叶 片 中等 大 小 。铃 卵 圆 形 ,吐 絮 别 比对 照鲁 棉 研 l 9 号增产l 1 . 6 %、 l 3 . 7 %。2 0 1 5 年 生 产
厘牛/ 特 克斯 ,马克 隆值4 . 5 ,整齐 度8 4 %,纺纱 均 匀 性 指 数 1 3 7 . 9 。 适 宜范 围 在 山东 省适 宜地 区 作为 棉 花早 熟 品种麦 田夏 套种 植 利
2 0 1 3 ~2 0 1 4 年 山东 棉花研 究 中心抗 用 。
( 钟 文)
系与鲁0 3 - 1 4 6 系杂 交后选育 。
特 征 特 性 属 转 基 因 早 熟 品 棉 、霜 前籽 棉 、皮棉 、霜 前皮 棉 平
种 。出 苗快 ,苗 期长 势强 ,全 生育 均6 6 7 平方 米产量 为2 4 7 . 8 千克 、2 2 4 期 生长 稳健 。植 株塔 形 、较 紧凑 , 畅,早熟性较好 。 区域试验结果 :生
试 验 籽 棉 、 霜 前 籽
棉 、 皮 棉 、 霜 前 皮 棉 平均平 均6 6 7 平 方
米产量为 2 6 5 千克、
2 4 4 . 5 千 克 、1 0 9 . 4 千
果 枝 节位 5 . 个, 株 高8 2 厘 米 ,果 枝数1 0. 4 个 , 单
株 结铃 1 1 . 7 个 , 铃 重 5. 8 克 , 霜
前衣 分4 0. 7 %,
克和 1 0 1 . 2 千 克 ,分
别 比对 照 鲁棉 研 l 9 号
增产 l 3 . 7 %、1 4 . 7 %、 1 7 . 2 % 和1 8 . 3 %。

棉花6个品种-山东种子管理总站

棉花6个品种-山东种子管理总站

附件山东省第四十一批农作物审定品种介绍第一部分主要农作物一、玉米(8个)1.济玉1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01号育种者:济南永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401/昌7-2。

母本401来源于Reid种群,是0401回交(98-2/0401)选育;父本昌7-2为外引系。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2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紫色。

区域试验结果:夏播生育期104天,株高264厘米,穗位108厘米,倒伏率1.3%、倒折率0.5%,粗缩病最重发病试点病株率为44.0%;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6.1厘米,穗粗5.0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3.7行,穗粒数479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6.4%,千粒重362克,容重718克/升。

2008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感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

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1.7%,粗脂肪4.8%,赖氨酸0.40%,粗淀粉69.7%。

产量表现:在2007-2008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24处试点20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亩产656.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

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审定意见:在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在瘤黑粉病重发区慎用。

2.黑马603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02号育种者:山东滨州黑马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HM41/HM702。

母本HM41是以齐8112/泰国151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HM702是昌7-2回交(昌7-2/502)选育。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幼苗叶鞘淡紫色,花丝红色,花药黄色。

区域试验结果:夏播生育期107天,株高271厘米,穗位117厘米,倒伏率0.6%、倒折率1.9%,锈病最重发病试点病级为9级;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6.8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4厘米,穗行数平均14.5行,穗粒数510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8.2%,千粒重358克,容重734克/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棉花品种演变
山东省在20世纪初,以种植产量低、纤维粗的亚洲棉为主,后来自美国引进的
陆地棉品种,使山东棉花生产发生了重大转折,高产、优质、抗病、抗棉铃虫等综
合性状优异的棉花新品种不断培育成功,实现了山东省棉花新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

1.1 陆地棉替代亚洲棉
1918年自美国引进的斯字棉(stonville),其产量及纤维品质均优于亚洲棉:
产量比亚洲棉增产40%,绒长增加5-7mm。

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性状更具优质的斯字棉2B和斯字棉5A,积极推广,大面积种植,到1956年斯字棉种植面积就达到了50. 7万公顷,占全省棉花种植总面积的77.7%,再加上由美国引进的金字棉 (KING)、
爱字棉(ACALA)、柯字棉(COKER)等国外陆地棉品种,引进的陆地棉种植面积超过了
种植总面积的80%,基本上淘汰了亚洲棉,这是自1949年以来的第1次棉花品种更换。

1.2 高产品种岱字棉15号的引进
1955年山东省自美国引进岱字棉15号,试验种植了52.55公顷,表现结铃性强
、衣分高、抗逆性好,单位面积产量比斯字棉2B、斯字棉5A增产10%左右,绒长在
斯字棉基础上又提高2-4mm,衣分提高2%左右,受到棉农的欢迎。

到1959年岱字棉15号在全省种植面积达到59.9万公顷,占山东棉花良种面积的97.3%,棉花总产再
次提高10%-15%,成为山东省的当家品种,实现了棉花品种的第2次更换。

1.3 自育品种替代国外引进品种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利用中棉所2号和1195系杂交,后代经γ射线辐射培育成功了鲁棉1号,该品种表现早熟、适应性广、结铃性强,1979年在山
东种植8万公顷,1980年上升到57.8万公顷,平均单产比岱字棉15号增产30%,占山东省棉田总面积的82%。

山东棉花生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全省棉花总产超
过170万吨,接近全国棉花总产的1/3,直接经济效益57亿元。

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山东棉花生产依赖于国外棉花品种的局面,实现了第3次棉花品种更换。

1.4 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的突破
鲁棉1号使山东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其存在纤维粗、短绒多、纤维强
力低等特点,给纺织工业带来很多问题。

后来相继选育出了鲁棉2号、鲁棉3号、鲁棉4号、鲁棉5号、鲁抗1号等系列品种,虽然纤维品质优于鲁棉1号,但都没有形成气候。

1983年鲁棉6号的审定推广,使山东棉花生产再上一台阶,纤维品质明显好
于鲁棉1号,产量与鲁棉1号相当。

1985年鲁棉6号在山东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4.7万公顷,而鲁棉1号种植面积下降到了2.6万公顷,1986年鲁棉6号种植面积72.6万公顷,占棉田总面积的71.9%,达到了最高峰,取代了鲁棉1号,实现了第4次棉花品
种更换。

1.5 抗病品种的成功选育
20世纪80年代,棉花枯黄萎病蔓延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也给农民造成了经
济损失。

1986年以来鲁棉9号、鲁棉10号、鲁棉11号以及中棉所12号的成功种植有
效地削弱了枯萎病对山东棉田的危害,从此,抗病品种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1
992年抗病品种已扩大到60多万公顷。

由此,以中棉所12号、鲁棉9号、鲁棉11号为
主的抗病品种取代了鲁棉6号,实现了第5次棉花品种更换。

1.6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普及
1992年棉铃虫大爆发,给山东棉花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1996年自美国引进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33B试种,表现抗虫效果良好,单位面积产量与中棉所12号相当
,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在山东逐渐推广开来。

1999年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
3B种植近30万公顷,2000年以鲁棉研15号、中棉所29号、新棉33B为主的抗虫棉品
种种植46.7万公顷,占山东棉花种植面积的90%。

基本上淘汰了常规非抗虫棉品种
,形成了第6次棉花品种更换。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
分类:不育系 2007-07-17 22:04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利用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杂交制种法,克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方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存在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制种田管理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劳工用量可较之减少50%以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是生产棉花杂交种子最为理想的途径。

棉花不育系制种技术是培育出带有隐性低酚标记性状的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而进行昆虫辅助传粉制种,以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技术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而且导致假杂种多等一系列问题。

该技术利用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杂交制种法,克服了现在广泛应用的棉花杂交种子生产方式———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存在的费时费工、工作强度大、制种田管理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劳工用量可较之减少50%以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是生产棉花杂交种子最为理想的途径。

简要技术
该技术以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中抗A为基础材料,培育出带有低酚标记性状的转基因抗虫核双隐性不育系进行昆虫辅助传粉育种,不仅简化了制种程序、减少了育种工作量,同时在苗床上或切割种仁目测色素腺体的有无即可区别真假杂种,有色素腺体的则为真杂交种,否则为假杂交种,从而避免了经济损失,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杂交种子。

经过有性杂交,把隐性无腺体基因转入到中抗A之中,在其后代育性分离群体中,作株对株杂交(不育×可育),分收分种,调查其后代育性分离比例和腺体的有无,并结合农艺性状观察,经多年多次定向选择,最终筛选出抗虫、低酚、不育株率稳定表现为50%的不育系材料,具体如下:
1.隐性低酚半保持系的转育。

利用隐性低酚抗虫棉品系作父本和中抗A为母本进行杂交,F1拿到海南岛加代,从F2代中选取低酚可育株当父本,与分离的不育株作株对株的杂交,按株分收,第二年种植,调查育性,保留不育株率为50%的株行。

2.低酚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纯化。

对不育株率为50%的株行进行腺体观测,选取低酚的可育株和低酚的不育株进行株对株杂交,按株分收杂交种和测交种。

利用海南岛冬季加代,一年两季,经过连续3年的株对株杂交和测交,选育出性状稳定的抗虫低酚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抗棉铃虫,植株塔形、叶片适中、结铃性强、铃壳薄、吐絮畅,不育度100%,不育性稳定、彻底。

应用前景
1.和现有的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法相比,本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制种田间的劳动强度,减少工作量,提高制种工效,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制种成本。

2.以本方法的不育系为母本,很容易区别真假杂交种,而且在苗床上即可轻易拔除,可以大面积、大规模的借助昆虫辅助传粉不育系田间制种。

3.本方法不育系恢复源广泛,一般陆地棉品种(系)均可作为其恢复系,杂种优势明显,竞争优势为115%—136%,且抗虫效果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