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小学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运算概念,它们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年级数学中乘与除的相关知识点。

一、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说,3 + 3 + 3 + 3+ 3 = 15,写成乘法算式就是 3×5 = 15 或者 5×3 = 15。

这里的 3 表示相同的加数,5 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如在 4×6 = 24 中,4 和 6 是因数,24 是积。

(三)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三年级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 1 到9 的乘法口诀。

比如“二五一十”,就表示 2×5 = 10 或者 5×2 = 10。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能够大大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两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 23×3,先算 20×3 = 60,再算 3×3 = 9,最后 60 +9 = 69。

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 34×2,先算 2 乘 4得 8,写在个位上;再算 2 乘 3 得 6,再加上进位的 1 得 7,写在十位上,结果是 68。

(五)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类似,但要注意中间有 0 和末尾有 0 的情况。

1、中间有 0 的乘法例如 305×3,先用 3 乘 5 得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再用 3 乘 0 得 0,加上进位的 1 得 1,十位写 1;最后用 3 乘 3 得 9,百位写 9,结果是 915。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加减法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算式的读写和运算(加法口算、减法口算、竖式计算)
-进位、借位、补位的概念和运用
-算式的列式计算和应用
2.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数量的比较和排序
-数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3. 数符的应用
-数字和数符的认识和运用(+、-、×、÷、=、<、>、≤、≥)-数符的合理加入和应用问题
4. 时间和长度的认识
-基本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秒)的认识和换算
-基本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换算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5. 几何图形的认识
-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基本几何图形的属性和性质(周长、面积等)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常见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孩子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也是孩子向数学高年级迈进的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和解析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让孩子更好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有哪些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 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

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认识并正确使用基本的容量和质量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认识并正确使用基本的容量和质量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归纳认识并正确使用基本的容量和质量单位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开始接触容量和质量单位的概念。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的度量单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计量能力和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数学中与容量和质量单位相关的重要知识,并探讨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单位。

一、容量单位在容量单位的学习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单位:升(L)、毫升(mL)和立方厘米(cm³)。

1. 升(L)升是我们常用的容量单位,它用来表示大容量的液体。

1升等于1000毫升,可以用符号“L”表示。

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实践活动来熟悉升的概念,比如测量水壶的容量、水杯的容量等。

2. 毫升(mL)毫升是升的一千分之一,也是常用的容量单位。

1毫升等于0.001升。

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小容器的容量来理解毫升的概念。

比如,在实验室里测量药品的容量时,通常使用毫升作为单位。

3. 立方厘米(cm³)立方厘米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体积单位。

在容量单位中,它与毫升的关系十分密切。

立方厘米的符号为“cm³”,也可以写作“cc”。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感受立方厘米的概念,比如测量盒子的容量、书包的容量等。

二、质量单位在质量单位的学习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重要的单位:千克(kg)、克(g)和斤(斤)。

1. 千克(kg)千克是我们常用的大质量单位,它通常用来表示较大物体的重量。

1千克等于1000克。

学生可以通过称重来熟悉千克的概念,比如测量一个书包或者一箱水果的重量。

2. 克(g)克是常用的小质量单位,它通常用来表示较小物体的重量。

1克等于千克的一千分之一。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克的概念,比如测量食物的重量、文具盒的重量等。

3. 斤(斤)斤是中国传统的质量单位,通常用来表示重量较大但不是特别大的物体。

1斤等于500克。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买菜、称水果等活动来了解斤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小学数学不好怎么提升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数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口袋里的零花钱罢了,所以数学学得再好似乎都不影响正常生活。

久而久之,这门功课就被淡忘,因而就学不好了。

所以应当从培养兴趣开始。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老师,要善于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这样既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孩子的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

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二、发散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乘法和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小学三年级的重要数学知识点,它们为学生打下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小学三年级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要点,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乘法运算乘法运算是指两个数相乘的计算过程。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乘法的意义乘法表示若干个相等的数相加的结果。

例如,2 × 3 可以理解为 2 +2 + 2,即将2加三次。

2. 乘法的性质乘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即 a × b = b × a;结合律表示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的顺序无关,即(a × b) × c = a × (b × c)。

3. 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乘法的方法。

例如,2的乘法口诀是:2 × 1 = 2,2 × 2 = 4,2 × 3 = 6,以此类推。

在解乘法题时,可以利用分配律将复杂的乘法运算分解为简单的计算步骤。

例如,对于 3 × 24,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 (3 × 20) + (3 × 4) = 60 + 12 = 72。

举例说明:例题1:计算 4 × 5。

解析:利用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得到 4 × 5 = 20。

例题2:计算 7 × 13。

解析:将其分解为 (7 × 10) + (7 × 3),即 70 + 21,得出答案 91。

二、除法运算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计算过程。

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 除法的意义除法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求每一份的数量。

例如,12 ÷ 4 可以理解为将12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

2. 除法的性质除法有可结合性和零除法不成立的原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1第一单元混合计算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1页共29页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2.月:小月:4、6、9、11月平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4.公式:1时=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 30 分=半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2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解析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解析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解析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乘法和除法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两种运算。

一、乘法运算规则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简单的一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

下面是具体的乘法运算规则:1. 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较为简单。

以8乘3为例,计算方法如下:8 × 3 = 242.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以4乘25为例,计算方法如下:4 × 25 = 4 × 20 + 4 × 5= 80 + 20= 100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较为复杂。

以34乘56为例,计算方法如下:34 × 56 = 34 × (50 + 6)= (34 × 50) + (34 × 6)= 1700 + 204= 1904以上是乘法的一些基本运算规则。

学生可以通过多做乘法算式的练习来提高计算水平,并逐步掌握更复杂的乘法运算。

二、除法运算规则除法是将一个数分为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运算。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需要学会简单的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下面是具体的除法运算规则:1. 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较为简单。

以24除以3为例,计算方法如下:24 ÷ 3 = 8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以96除以8为例,计算方法如下:96 ÷ 8 = 123. 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较为复杂。

以245除以7为例,计算方法如下:245 ÷ 7 = 35以上是除法的一些基本运算规则。

学生可以通过多做除法算式的练习来提高计算水平,并逐步掌握更复杂的除法运算。

三、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乘法和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知识点
掌握情况 好
较好
一般

建议课时数
三年级下册
复习与提高
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面积的估测 平方分米 组合图形的面积
用两位数乘除
速度、时间、路程 整十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整十数除两、三位数 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两位数除多位数
统计
条形统计图(二)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整体与部分 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
计算器
从筹算到计算器 计算器
使用计算器计算
几何小实践 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整理与提高
乘与除 分数 解决问题 周长与面积
三年级上册
掌握情况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好较



差建议课时

复习与提高连乘、连除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用一位数乘乘整十数、整百数
看图列式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
时间的初步认识(三)年、月、日平年与闰年制作年历
用一位数除整百数、整十数的除法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
除法的应用
单价、数量、总价
几何小实践千米的认识
米与厘米
分米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
三角形的分类(二)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米
整理与提高乘乘除除
解决问题
图形的拼嵌
它们有多大、计算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