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比较宽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现代管理知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领域,及其他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中介咨询评估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高,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2.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三、基本学制:四年四、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五、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73.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平台必修课程42.5学分,通识选修课程8学分,建议选修理科类课程4 学分;文理基础平台必修课程23学分;专业平台必修课程56学分,选修课程28学分;实践平台16学分。

六、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财务会计、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中央银行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学、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等。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24注:1—14100080《形势与政策》每学期授课,总学分为2,毕业学期登成绩;2—35101010《社会实践》前3个学年每学年1次,安排在第20周,毕业学期登录成绩,总学分为2;3—35101020《专业课程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总学分为3; 4—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每学期开课情况修读。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20301k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20301k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专升本)(020301k)Finance and Bank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实践能力强,能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货币、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相关金融业务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金融实践与业务操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2.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与外语的能力;3.具有熟练运用金融理论知识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业务的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5.了解金融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主干学科经济学四、学制二年五、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六、学位课程(共38学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保险学,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现代投资学原理,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个人理财规划。

七、课程和环节的总体框架图教学环节课内总学分学分比例课内总学时学时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17 18.3% 246 21.8% 专业基础课23 24.7% 368 32.7% 专业课24 25.8% 384 34.1%选修课专业选修课8 8.6% 128 11.4% 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1 22.6%合计93教学校长:教学质量处处长:教学工作负责人:执笔人:表一金融学(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课内学时课外学时按学期周学时分配开课单位授课实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x113005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 48 30 18 2人文社科x113007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4 8 1.5x1100184 大学英语8.0 128 128 4 4 外语学院x1080322 高等数学 4.0 64 64 4 理学院小计17.0 272 246 26 9.5 6专业基础课x2090201 *微观经济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081 *宏观经济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421 *财政学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2090151 *经济法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71 *保险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01 *金融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3090741 *金融市场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321 *国际金融学 3.0 48 48 3 经法学院小计23 368 368 11 6 6专业课*现代投资学原理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2090161 *证券投资学 3.0 48 40 8 3 经法学院x2090501 *商业银行经营学 3.0 48 40 8 3 经法学院x2090511 *公司金融 3.0 48 48 3 经法学院x4091051 *个人财务规划 3.0 48 48 3 经法学院金融服务营销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61 信托与租赁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31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0 32 24 8 2 经法学院小计24 384 360 24 3 9 9 - -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银行信贷管理 2.0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31 投资银行学 2.0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21 国际结算 2.03232 2 经法学院x3090111 人身保险 2.0 32 32 2 经法学院金融法案例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121 财产保险 2.0 32 32 2 经法学院金融机构管理 2.032 32 2 经法学院基金管理 2.032 28 2 经法学院房地产金融 2.0 32 32 2 经法学院x3090051 期货市场学 2.0 32 32 2 经法学院小计8 128 128 4 4实践环节集中性实践环节21总计93 1152 1102 24 26 23.5 25 23表二金融学专业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计划表环节编码实践教学名称学分周数学期教学内容及形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x5000001 入学教育0.0 1 1 集中16天完成x1209102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外汇业务模拟实训1 1 1 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模拟x1109201 认识实习 1 1 1 了解金融或非金融企业业务x1209601 专业实习 2 2 2 金融及非金融企业实习x1409201 *毕业实习8 8 8 金融或非金融企业实习x2209401 *毕业论文9 9 9 论文撰写与答辩毕业教育0.0 1 校内、集中集中性实践环节合计21 23表三金融学(专升本)专业教学进程周学期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假期1 →→→→→→→→→→→→→→×→→∮∴∴162 2 72 →→→→→→→→→→→→→→××→→∴∴16 2 2 53 →→→→→→→→※→→→→→→→→→∴∴16 2 2 74 ×××××××××□□□□□□□□+ 0 18 0 0 总计48 24 6 19 注:→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训◇课程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新技术专题⊙公益劳动∥金工实习∴考试×实习+入学/毕业教育∮机动周★军训教学校长:教学质量处处长:教学工作负责人:执笔人:。

金融培训安排计划表

金融培训安排计划表

金融培训安排计划表1. 培训目标本次金融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受训者全面掌握金融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为其在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和业务拓展提供支持。

2.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的对象主要包括金融从业人员、企业财务人员、个人投资者以及对金融知识感兴趣的其他人士。

3. 培训内容(1)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知识(2)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3)金融业务操作与实操技巧(4)金融投资与理财规划(5)金融法律法规与监管规定(6)金融创新与数字化发展(7)金融伦理与责任4.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授课、专题讲座、实操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旨在保证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 培训安排(1)第一阶段:开班仪式及基础知识学习时间:2023年7月1日地点:公司培训教室内容:开班仪式,介绍培训安排及目标、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学习(2)第二阶段: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时间:2023年7月10日-7月20日地点:线上授课内容:风险管理概述、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内容学习。

(3)第三阶段:金融业务操作与实操技巧时间:2023年8月1日-8月10日地点:公司培训教室内容: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保险理财等实操技巧学习。

(4)第四阶段:金融投资与理财规划时间:2023年8月20日-8月30日地点:线上授课内容:投资理论、资产配置、理财规划等内容学习。

(5)第五阶段:金融法律法规与监管规定时间:2023年9月10日-9月20日地点:公司培训教室内容:金融法律知识、监管规定、合规意识等学习。

(6)第六阶段:金融创新与数字化发展时间:2023年10月1日-10月10日地点:线上授课内容:金融科技、数字化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等内容学习。

(7)第七阶段:金融伦理与责任时间:2023年10月20日-10月30日地点:公司培训教室内容:金融伦理、道德风险、企业社会责任等学习。

(8)第八阶段:结业仪式及考核测试时间:2023年11月1日地点:公司培训教室内容:结业仪式,考核测试及成绩发布。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020301K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020301K

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020301K)(Finance)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和法治意识,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知识,对现实的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金融方面基础知识、销售、管理、设计、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掌握基层金融机构的运用和管理;3、具有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能综合考虑法律和长远发展等因素,在金融业务的营销、开发及管理中重视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4、拥有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有金融产品服务的营销、管理和开发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身知识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学专业制定了明确的、公开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能够有效支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得毕业生在毕业后若干年能够达到培养目标的预期,并对每项毕业要求进行了指标点分解。

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如下:1. 知识要求: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扩充文理融合、跨学科专业学习的知识储备,具有相对均衡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1.1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听、说、写、译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熟练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进行专业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等;熟练使用专业数据库进行专业论文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

北大光华金融系培养计划

北大光华金融系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和培养要求
金融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货币金融理论基础,有现代管理知识,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的人才。

毕业生的去向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机构、证券公司和涉外金融机构,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

二、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三、学制:四年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45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100学分;
2.选修课程43学分;
3.毕业论文/设计2学分
2)大类平台课程:共31学分
3)学院课程:
4)专业课程:
5)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和F类相加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2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
F.社会可持续发展类:和A类相加至少4学分
6)学生选课要求
本院学生至少选修3门本院开设的英文课程,其中至少一门是本专业开设的课程
7)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政治课由学院内课程替代。

备注:该培养方案同样适用于港澳台和留学生。

具体执行以每学期课程表为准,如有更新请关注项目办公室通知。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在金融领域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 学位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文理基础课程31分,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含社会实践2学分和毕业论文4学分),任意选修7学分。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三 课程设置:(150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8学分)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4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8学分;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6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31学分)
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经管类基础课程I、II组中修满25学分,并在人文类和法政类基础课程中选修6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64学分)
(四) 任意选修(7学分)。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培养计划

金融学专业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本专业秉承北大"有专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宗旨,结合在师资队伍、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学设施、学术成果等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从事具体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熟悉金融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和其他领域工作的人才。

从大学三年级选择专业开始,专业培养方向主要侧重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投资学与资本市场等领域。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40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7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程:29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3835061大学英语(一)22秋季03835062大学英语(二)22全年03835063大学英语(三)22全年03835064大学英语(四)22全年04030150思想品德修养2204030170毛泽东思想概论220403149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204031370邓小平理论概论3300831610文科计算机基础(上)3300831611文科计算机基础(下)3360730020军事理论42----体育系列课程-4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分别在本院开设课程"政治经济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下)"中涵盖,经教务部批准,准予代替开设。

全院必修课程:38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ECO-0-402政治经济学(上)33ECO-0-403政治经济学(下)33高等数学(B)一55秋季高等数学(B)二55春季线性代数(B)44秋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33春季PUB-1-521经济计量学33秋季ECO-0-400经济学原理(Ⅰ)33秋季ECO-0-401经济学原理(Ⅱ)33春季ECO-0-407中级微观经济学33秋季ECO-0-408中级宏观经济学33春季专业必修课程:20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640西方财政学22秋季FIN-1-584货币银行学33秋季02532240FIN-1-586金融经济学导论33秋季FIN-1-585国际金融33春季IET-1-462国际贸易33秋季PUB-1-526公司金融33春季02530340FIN-1-580投资学33秋季2.选修课程:50学分(1)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2)专业分类选修课程:15学分其中:数理金融类:至少3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596应用时间序列分析33秋季FIN-1-595动态优化理论33春季PUF-1-534博弈论基础22春季FIN-1-593应用随机过程33春季FIN-1-597专业英语33秋季国际金融类:至少3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IET-1-462跨国公司管理33春季IET-1-463国际投资学33春季FIN-1-589国际金融组织22春季FIN-1-587国际银行管理33秋季理论金融类:至少3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02532220FIN-1-590金融市场学33秋季ECO-1-414信息经济学33秋季ECO-1-424环境与资源经济学33秋季ECO-1-474国际宏观经济学22春季ECO-1-411现代金融理论简史22春季ECO-1-412发展经济学33秋季应用金融类:至少6学分课程号新课号课程名周学时学分开课学期FIN-1-594固定收益证券33秋季02532420FIN-1-592金融工程概论33秋季02532180FIN-1-588投资银行学33春季FIN-1-591项目评估22秋季02532410FIN-1-587商业银行管理33秋季FIN-1-582投资基金概论22春季02530220ECO-1-427房地产经济学22春季PUF-1-532中级财务会计22秋季FIN-1-583中央银行概论22春季FIN-1-58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2秋季INS-1-640保险学原理33秋季INS-1-643风险管理学33秋季INS-1-644保险精算学33春季PUF-0-521会计学原理33秋季INS-1-651金融风险管理22春季(3)任意选修课程:19学分(可以跨院系、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3.毕业论文:3学分。

武大金融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武大金融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首页> 专业> 金融工程(武汉大学)课程设置金融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20109专业名称:金融工程( Financial Engineer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组合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创造性和个性化地提出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投资与现金管理、公司理财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在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经济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金融人才(金融工程师),本专业突出:(1)数学和计量经济学。

将开设8门课程;(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基本理论;(3)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与实务。

共15门课程,其中相当比例课程将采用国外一流大学的原版教材或中译本;(4)外语和计算机技术。

英语通过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四级(其他外语语种参照执行),能熟练运用计算机。

此外,还将开设政治、法律、工商管理等课程。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50 学分,其中,必修课103学分(其中毕业论文6学分,专业毕业实习2学分),选修课(含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4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必须达到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常微分方程、动态优化、随机过程、固定收入证券、衍生金融工具、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工程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投资学、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分析等。

双语课程: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

特色课程:金融工程学;银行经营管理。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实验教学包括独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代码:630201一、专业名称:金融管理与实务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三、学制与学历学历:大学专科学制:三学制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部门一线岗位,以“三位一体岗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熟悉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个人储蓄岗、现金出纳岗、会计核算岗、银行卡业务岗、客户经理岗等工作岗位,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 理解银行会计的对象和特点;2. 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3. 掌握商业银行存款、支付结算、贷款等业务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4. 理解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途径,掌握商业银行资金清算的方法;5. 掌握银行外汇业务、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能运用银行会计科目、记账方法和会计凭证,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的能力;2. 具有办理存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贷款业务的柜台操作能力;3. 具有辨认、使用简单业务的发报清单与收报清单等能力;4. 初步具有资金汇划清算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5. 掌握银行外汇业务、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种类、核算规定;6. 初步掌握银行会计计算机记账的操作方法。

六、就业面向(一)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1.行业发展情况甘肃地区在未来将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引进组建各类金融机构,推动组建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加快证券公司、股权交易中心和民营银行筹建进度。

此外,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依托丝绸之路博览会的平台,甘肃需要在现有金融体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国际金融合作通道,推进项目和投资对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推广小额贷款公司经验,抓好村镇银行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积极加强“信用甘肃”建设,强化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经常性的联系机制,搭建融资平台,筛选融资项目等。

这一系列工作的安排和开展,将促使金融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使得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将随着市场的需求受到足够的重视,也必将得到有利的支持。

2.人才需求分析甘肃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产物,凭借其灵活的管理体制、高效的业务流程、规范的公司治理等优势,扎根农村市场,开拓经营,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领跑者。

2014年,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家数呈现了爆发性增长,截至2014年末,农村商业银行的总家数由2013年末的400多家增加至600多家。

截至2015年年底,甘肃全省共有银行业机构44家(不含监管机构),营业网点6875个,从业人员161740人,资产总额22339.82亿元;小额贷款公司350家;上市公司27家,证券分公司13家(含地方性1家),期货营业部9家(含地方性1家);省级保险分公司24家,分支机构156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33家,保险从业人员9.12万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94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没有,融资性担保公司364家。

根据对近几年金融机构基层人才招聘的调查不难发现,思想品德好,熟悉金融业务又兼具营销技巧及法律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备受青睐。

2016年甘肃金融工作思路,政府将进一步壮大地方金融,培育资本市场,引进金融资源,扩大金融开放。

甘肃金融业以此为契机步人新的发展时期,农村金融发展潜力巨大,金融人才的需求总量将稳步增加。

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只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快捷、更便利的金融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新兴金融业生态建设的提速。

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3类新兴金融机构加快建设。

200亿元级、500亿元级企业集团不断涌现,集团内部资金调度使用等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

以上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发展,将会明显拉动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如果按金融增加值要达到GDP的10%,这需要上万的金融人才。

其中,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占60%以上。

这为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综上所述,为适应甘肃省域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对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岗位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充分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二)专业职业领域、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七、毕业标准1、按规定修完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本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27学分以上(含127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5学分)、专业基础课(20学分)、专业核心课(35学分)、实训课(16学分), 选修课(10学分) ,毕业实习(5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

专项学分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的奖励学分,该学分可以替代相关课程的学分。

凡就学分出现的一应问题,均由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八、职业证书(一)通用资格证书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证书(必考)(二)专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必考)2.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必考)3.助理会计师(选考)4.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选考)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训课、选修课及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一)课程体系架构与说明1.以职场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确定培养目标的重要办法是调查清楚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达到更加准确定位高职培养目标的目的。

在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最终确定本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

2.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围绕岗位技能培养开展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方式设计教学组织体系,以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过程。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

3.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对职业基础课的设置以真正从学生就业,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及学生今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对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依据,围绕“三位一体岗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在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选定了一些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帮助大的职业资格证书供学生选择。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实现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核心课程1. 货币金融学基础(72学时,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够运用货币金融学基础平台处理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对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熟悉货币制度、金融市场及金融体制等;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商业银行会计(108学时6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准确进行账簿的登记与账目核对、准确进行利息计算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商业银行对公各种临柜业务处理规范与操作规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单位存款、单位贷款、支付结算、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等业务进行正确处理核算的能力、对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进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熟悉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处理方法与操作流程;熟悉银行现金、印章、账簿平整的管理规定,并遵照执行;能按银行业务的操作流程进行单位存款业务、单位授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单位外汇业务、单位代理业务、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的规范处理;能进行银行会计业务的综合操作练习;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银行会计本核算方法处理;单位存款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单位授信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支付结算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单位代理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年终决算准备和决算日工作相关知识与规范;银行会计业务综合操作。

3. 商业银行授信业务(总学时72,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能够掌握办理授信业务的基本处理原则与操作规程流程;养学生客户财务资料分析能力、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的熟悉与运用能力、贷款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与客户有效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培养学生客户财务资料分析能力、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的熟悉与运用能力、贷款调查报告的撰写能力、与客户有效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贷款风险防范能力。

使学生了解银行授信业务法规的相关规定;熟悉银行贷款的整个操作流程;熟悉银行贷款种类及内容;能正确填写与贷款相关的各种法律文件、凭证及贷款报告;能根据借款人的财务资料与非财务资,分析借款人偿债能力,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能根据项目的有关资料分析项目的前景及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能根据个人资产、职业、信用记录、预期收入等情况分析个人的偿债能力,并做出贷款决策;能根据相关法律判断担保人及担保财产对贷款的担保作用,提高贷款的安全性;能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担保状况及非财务因素的综合因素进行风险分类,揭示风险;能对有问题的贷款提出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具备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基本处理原则与操作规程;项目评估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贷款客户的评价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个人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企业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项目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其他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担保贷款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有问题贷款的管理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非贷款类授信业务相关知识与操作规程。

4. 保险原理与实务(总学时72,4学分)职业能力要求:掌握各项具体的保险种类业务操作;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保单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保险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保险从业的操作技能与基本职业素养。

学习内容: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共十个模块,从理论到实务操作,由浅入深,主要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运输工具保险、责任类保险和信用类保险、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寿险核保核赔实务、保险实训及保险实务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