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合集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
1. 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 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4. 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5. 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包括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6.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 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创建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8. 军队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这些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旨在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社会治理体 制,提高社会治 理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 促进居民参与
改革开放:中国经 济快速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贫困人口:贫困问 题逐渐凸显,政府 提出扶贫目标
全面小康:党的十 八大提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目标
意义:全面小康社会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 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 段
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提升国际地位:全面小康社会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
促进全球经济发 展:全面小康社 会的实现将带动 国内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为世界 经济增长提供动 力。
增强国际合作:全 面小康社会建设过 程中,中国将加强 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推动全球治理 体系的完善。
优化公共服务, 提升民生福祉
推进扶贫帮困, 缩小贫富差距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人口老龄化加速
地区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将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进步:全面小康社会将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福祉。 科技创新:全面小康社会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国际合作:全面小康社会将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家竞争力。
提升全球治理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推动全 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其实小康社会就像一块大蛋糕,大家都想吃上自己喜欢的一块。

这里面不仅要有经济的发展,还有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提升,医疗的保障,环境的保护,真是五花八门!经济得先行,大家都有了工作,收入才能上去,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你想啊,没钱,光说空话有啥用?那可真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呀!所以,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挣钱,去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文化呢,也是小康的一部分。

咱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既要传承老祖宗的智慧,又要与时俱进。

听说过“人无精神不立”,文化自信就是这个精神所在。

有了文化,生活才能更有滋味,就像一碗汤,有了调料才好喝嘛!我们的孩子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到真本事,这样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不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医疗保障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病了,大家都希望能去医院看病,不想一去就要花光所有的积蓄。

想象一下,老人生病了,去医院的路上就得捏一把汗,“这次又要花多少钱呢?”这可不是小事,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所以,医疗资源要分配合理,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环境保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我们生活的地方,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才能让人心情舒畅。

谁愿意生活在雾霾缭绕、垃圾遍地的环境里呢?所以,建设美丽乡村,绿化城市,才是小康社会的一部分。

让每个人都能在大自然中享受到生活的美好,这可是“春暖花开”的最佳体现。

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得靠大家一起努力。

相关部门、企业、个人,都是小康社会的参与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扛大梁”的那个人,齐心协力,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不要总是等着别人来改变,咱们自己也得行动起来。

就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都得踏实,才能走向美好的未来。

说到底,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心里有谱,脸上有笑,哪怕是简单的生活,也能让人觉得充实。

就像是走在阳光下,心中满满的都是暖意。

要想实现小康,就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向上,不怕困难。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实施措施。

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和推动力。

中国多年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我国实现了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积极推进扶贫攻坚工作,让更多人分享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二、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关注经济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群众的福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加大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和保障不断改善,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

这些举措使得人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监测、治理和修复。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我国还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些举措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环境,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民生保障实现小康社会,必须注重民生保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加大了住房保障、就业扶持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力度。

通过实施“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五大保障制度,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国家安全实现小康社会离不开国家的安全保障。

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国家安全的不断提升为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六、我对小康社会的期许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期望和愿望。

我希望在小康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是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是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是指
全面小康中的“全面”主要包括: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一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含义,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六位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全面建成,这也反映了我国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目标,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转变,建成世界经济强国;二是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政治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四是文化建设大繁荣、大发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五是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初步建成绿色中国。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人民的普遍幸福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建设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 民生建设目标:建设公平、公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共进步、共享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解决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让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4. 政治建设目标: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5. 文化建设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

总的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

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意味着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福祉的高度关注和承诺,同时也意味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具体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

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还相对较多,他们往往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将这些人脱贫,使他们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享受基本的权益。

其次,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只有居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才能保障人民物质生活的提升。

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通过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来提高居民收入。

再次,改善基本公共服务。

小康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人民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此外,还需要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使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

同时,还要推动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这样,才能保证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商界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广大市民的实际行动。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小康社会,指的是国民经济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文明进步、社会和谐的社会形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具体目标是在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体现在经济建设上。

经济发展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要追求经济总量的逐步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一体化等。

目标是实现总体上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包括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追求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社会风气的良好。

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环境等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此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加强环保工作,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建设宜居宜业的环境。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党建工作。

党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要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全领域的目标,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关爱集体,热心公益【1课时】一、重点:个体与集体关系二、难点: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33页4和38页5】1、个体与集体有何关系?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何关系?3、怎样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4、怎样关爱集体?5、你知道有哪些公益活动?6、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意义?四、导学设计1、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

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1、志愿者(英文V 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五、巩固练习1、你认为志愿者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2、我们应如何弘扬志愿者精神?六、课堂测试1、个体与集体有何关系?2、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意义?第二课.:公平与正义【2课时】一、重点:公平的意义二、难点:公平与正义的关系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35页1——37页2】1、谈谈你对公平的认识。

2、什么是公平?3、公平的有何意义?4、不公平有何危害?5、怎样对待不公平现象?6、我国在公平正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7、我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采取哪些措施?8、为维护公平正义建言献策。

9、怎样崇尚公平?10、为什么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11、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12、公平与正义有何关系?13、什么是制度?14、制度有何正义性?15、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6、维护公平正义,青少年应怎样做?四、导学设计导学一:辨析题做题方法⑪第一步明是非,找辨点——【内心判断】①先判断甲观点,再判断乙观点②要围绕“是什么——定义、关系;为什么——原因、意义;怎样做——措施”设问题——找辨点⑫第二步析事理,说理由①先析甲观点,再析乙观点②回归教材,回归时政热点,思考、采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创新⑬第三步谈做法,说关系——怎样做五、巩固练习1、甲: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发展;乙: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公平。

六、课堂测试1、为什么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2、我国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采取哪些措施?第三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2课时】一、重点:承担社会责任举措二、难点:承担社会责任理由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37页3——38页4】1、什么是责任?2、承担责任有哪些代价?3、承担责任有哪些回报?4、承担责任有何意义?5、责任是怎样产生?6、责任的来源有哪些?7、不负责任有何危害?四、导学设计导学一:1、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属于偶氮类化工染色剂,用于润滑油,或为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增光。

经毒理学研究表明,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可使老鼠、兔子患癌症,也可能造成人体肝脏细胞的DNA突变。

分有苏丹红一号、苏丹红二号、三号和四号等四种。

“1995年,苏丹红就被确认为致癌物,欧盟、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已先后开始禁止其用于食品;2月23日,中国质检总局开始通知全国彻查苏丹红一号。

随后,联合利华、麦当劳、可口可乐、亨氏等均纷纷发表声明,争先恐后地与苏丹红“划清界限”,声称自己并没有涉及苏丹红。

2、龙口粉丝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家喻户晓的山东“龙口粉丝”进行了曝光,称其“晶莹剔透”是用农用碳酸氢铵化肥,甚至用氨水直接提取下脚料淀粉,添加增白剂的手法做出来的。

2、假酒事件2004年5月,广州多人因饮用有毒散装米酒致死,一些伤者则视觉神经受损,视线模糊。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周某一尺之内连自己的五个手指都看得很模糊。

3、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初,广东省一消费者投诉,称在食用了一种东北珍珠米后,全家人都拉肚子、头晕,江门市一家5口人也有类似反应。

经医疗部门检验,这些导致消费者腹泻、头晕的大米中含有工业基础油,这种油又叫石蜡。

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工业油对原来色泽灰暗、甚至有霉点的大米进行“加工”,使陈米变得像新米一样晶莹透亮,冒充好米在市场销售,牟取暴利。

5、毒胶囊事件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五、巩固练习1、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2、怎样承担社会责任?3、为什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4、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六、课堂测试1、怎样承担社会责任?2、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第四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课时】一、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二、难点:宪法与普通法律区别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39页1】1、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地位。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3、宪法与普通法律区别有哪些?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6、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7、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何联系?8、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什么?9、在依宪治国中青少年应怎样做?四、导学设计导学一:选择题做题方法——双排法第一步:审题,掌握选择方向,分清是选正确选项,还是选择错误选项。

第二步:判断选择肢的正误。

第三步:排除错误的选择肢。

第四步:判断正确选择肢是否符合材料,不符合也排除。

五、巩固练习1、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③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六、课堂测试2、“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的观点是()A、正确的,因为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制定B、错误的,因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内容不同C、正确的,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错误的,因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六、课堂测试1、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2、在依宪治国中青少年应怎样做?第五课:依法治国【2课时】一、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二、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40页2和3、54页⑤】1、什么是依法治国?2、为什么要依法治国?3、依法治国核心是什么?为什么?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依法治国的要求各有何重要性?5、依法治国的要求之间有何关系?6、在依法治国中中学生应怎样做?7、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依法治国主体是什么?为什么?四、导学设计导学一:选择题做题方法——双排法第一步:审题,掌握选择方向,分清是选正确选项,还是选择错误选项。

第二步:判断选择肢的正误。

第三步:排除错误的选择肢。

第四步:判断正确选择肢是否符合材料,不符合也排除。

导学二:辨析题做题方法⑪第一步明是非,找辨点——【内心判断】①先判断甲观点,再乙女孩观点②要围绕“是什么——定义、关系;为什么——原因、意义;怎样做——措施”设问题——找辨点⑫第二步析事理,说理由①先析甲观点,再析乙观点②回归教材,回归时政热点,思考、采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创新⑬第三步谈做法,说关系——怎样做五、巩固练习1、单选:2009年1月22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玉军、耿金平、田文华等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启示我们①公民一定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法不可违,违法必究③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④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甲:什么法不法,我的说法就是法乙:我国是法治国家,我们应依法办事六、课堂测试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在依法治国中中学生应怎样做?第六课:依法行使监督权【1课时】一、重点: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二、难点:正确行使监督权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41页⑫】1、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有哪些?2、怎样行使监督权?四、导学设计导学一:选择题做题方法——双排法第一步:审题,掌握选择方向,分清是选正确选项,还是选择错误选项。

第二步:判断选择肢的正误。

第三步:排除错误的选择肢。

第四步:判断正确选择肢是否符合材料,不符合也排除。

五、巩固练习1、2、据报道,甘肃省某市机关某处原处长赵某,因不满职位安排,发泄私愤诬告上级。

赵某的信件经省公安厅、市经委查实,所反映的问题纯属捏造,赵某因此被开除党籍并停职检查。

这一案例说明了【】A、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B、公民不可利用批评、建议权对他人进行诬告陷害C、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D、国家保障公民的批评、建议权的实现3、针对有关部门准备引进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的做法,某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调查了解后认为,用大量洋花洋草美化城市既浪费钱财,又可能引致花粉污染,威胁市民的健康。

他们想建议有关部门改变这种做法。

请你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方式来反映意见【】A.张贴大字报,号召市民进行抵制B.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C.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D.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4、2004年11月29日,台湾一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南大学一场招聘会上,宣称台湾为“本国”,遭到学生抗议,一位同学指出其错误后,该企业负责人依然不改,在场的300多名大学生集体愤然退场。

大学生上述表现【】A,自觉履行了公民对国家的政治义务B,坚持与分裂国家主权的言行作斗争C,不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D,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六、课堂测试1、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有哪些?第七课: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课时】一、重点: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二、难点:取得一切成就证明三、自探提纲【考试说明检测42页⑪⑫】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标志是什么?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最显著的成就、最突出的标志分别是什么?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中能得出那些结论?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什么?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动力基本要求、奋斗目标各是什么?9、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