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感知觉
心理学复习稿: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教学要求: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
2.了解感觉、知觉种类;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直观教学的形式和特点、正确进行直观教学的措施。
3. 掌握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1.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2. 知觉的特性;教学重难点:感觉、知觉的特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教学过程: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通过感觉, 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 通过知觉, 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 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是不存在的,感觉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
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一〕、什么是感觉。
1 、感觉的概念。
〔1 〕导入:课堂小实验〔2 〕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于日常概念“感觉”。
〕【研究实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的剥夺感觉的实验。
【心理点评】感觉虽然试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
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通过感觉的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
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二〕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的事物。
〔不是过去的事物或间接的事物〕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不是事物的整体〕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以客观事物为根源,以主观解释为形式〕〔三〕感觉的分类: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2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略作解释〕三、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一〕什么是知觉,1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心理学感觉与知觉

知觉依赖于感觉提供的信 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组 织和解释。
感觉和知觉在个体和环境 互动中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
04
CATALOGUE
感觉与知觉的应用
在教育中的应用
感觉与知觉在教育中的应用广泛,它们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感知特点 ,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多种方式呈现知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感知需求。
研究感知觉的神经机制,探索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揭示感知 觉的生理和心理过程。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探索机器如何模拟人类的感知和认知 过程,实现机器感知和智能。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
研究感知觉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探索感知觉如何影响人类的社 会行为和文化发展。
感觉与知觉的神经科学研究
颜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 知,能够分辨出不同的颜色。
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组织性
知觉具有将感觉信息整合成有 意义整体的能力,即使某些部 分缺失或模糊,也能通过整体 来感知事物的完整形态。
在多种感觉信息中,人们会优 先选择某些信致的。
神经元编码机制
研究单个神经元如何编码感觉信 息,揭示神经元放电的规律和感 知觉的内在联系。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划
研究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在感知觉 过程中的作用,解析不同功能区 的神经元活动和相互联系。
跨感官整合
研究不同感官之间的信息整合机 制,揭示大脑如何将来自不同感 官的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感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人工智能模拟
心理学:感知觉复习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心理学:感知觉

心理学:感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受到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
5、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人脑对这些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错觉:定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7、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8、社会知觉:对他人、对群体、对自己的知觉。
9、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11: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二、填空题1、(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
2、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整体)属性的反应。
4、小学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 声音听觉 )和(言语听觉 )。
5、感知觉是人的感性认识,而思维则属于_理性认识认识,是人类认识的_高级形式_6、感受性即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性7、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_、理解性、恒常性)等特性8、(感觉)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知觉)也是一种较简单的认识过程9、小王取看电影,进入电影院后眼前一片漆黑,过了一会,他才觉电影厅渐渐明亮。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暗适应)。
三、判断题1、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标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感知的差异律和对比律。
(对)2、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
(对)3、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
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病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测验法:是指以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得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调查法:是已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收集被试各种有关材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由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合作进行的。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心理发展:广义:是指心理的种系发展,它既包含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也包括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论的发生和变化的过程。
狭义:是指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心里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感知觉: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地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属于认知过程的高级阶段。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惊醒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言语:是指人们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活动。
人格:又称为个性,它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幼儿心理学第四章-感知觉

精品课件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事物的颜色作用于眼睛——视觉 事物的气味作用于鼻子——嗅觉……
精品课件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相应 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形状、颜色
眼
苹
大小、滋味
舌
果
气味、滋味
鼻
质量、温度
皮肤
人脑对苹果的知觉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 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 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左、 右、前、后的知觉 。
精品课件
(1)方位知觉的发生:
l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l空间定位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 l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依赖视觉定位
(2)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 l3岁 辨别上下 l4岁 辨别前后 l5岁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
精品课件
“苹果”知 觉
❖感知觉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
1、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2、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
位。3~6岁的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 大小、声音等来感知觉认识世界的。 3、幼儿感知觉的发展不仅对整个认知活动有 重要作用,而且对控制自己的行动有一定 的意义。
精品课件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
精品课件
幼儿对空间的安排是根据画面的需要而不是 依照视觉的真实性。画的人和物在形体上是 分离的,分散的,通常不会有遮挡现象
精品课件
幼儿是在宽和窄的平面上来展现自 己的想法的,至于三度空间幼儿还 没有意识去学习了解的愿望。
精品课件
❖幼儿的空间知觉有明显发展,但不 精确。
❖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绘画、泥工、 拼版以及散步等活动提供认识空间特性 的机会促进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心理学 感知觉

02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觉系统具有专门的特征觉察器,这些觉察器对特定的刺激特征进行检测和识别。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加工理论
03
该理论认为,知觉过程既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即由刺激本身特征引起的加工),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加工(即由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引起的加工)。
该理论认为,感知觉过程是由神经元完成的,神经元通过接收和传递信息来产生感觉和知觉。
生存和适应
感知觉是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感知觉的刺激和经验,个体能够形成概念、记忆和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
认知发展
感知觉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不同的感觉刺激能够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情绪体验。
情感体验
感知觉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感知觉信息,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社会交往
感觉
CATALOGUE
02
总结词: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通过眼睛接收光线信息,转化为视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耳朵接收声音信息,转化为听觉信号,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总结词:触觉是人们与外界环境互动的重要感知觉之一,通过皮肤接触感受外界刺激,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空间知觉对于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定位、导航和操作物体等活动至关重要。
空间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通道,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视觉在空间知觉中起主导作用。
空间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方向迷失、判断失误等问题,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时间的流逝和持续时间的感知能力。
时间知觉依赖于多种线索,如物体运动的速度、光线的明暗变化、生理节律等。
运动知觉的障碍可能导致动作不协调、反应迟钝等问题,影响个体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第二节 知觉的性质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五种基本感觉: • 视觉 • 听觉 • 味觉 • 触觉 • 嗅觉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一、有关感觉的基本概念 1.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1.2感受器 • 分布于各种感觉器中的能接受适宜刺激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2.1 图像知觉——轮廓 • 图像知觉是指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的知觉过程。
主观轮廓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2.2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 深度知觉指对距离的觉察,或者物体的
深度。 • 深度知觉依赖于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 Rapheal [Italy]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二、视觉 2.1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以波的形式传导,这
些波的物理特征影响视觉的三个心理属性—— 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 色调由——波长决定; • 明度与光线的——强度有关; • 饱和度是与光波混合程度对应的视觉属性。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2.2 视觉觉察器 • 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
理属性有关: • 响度——声压强度 • 声调——频率 • 音色——声音混合程度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3.2 听觉感受器 • 柯蒂氏器 • 形状像刚毛,因此也叫毛细胞,易受损
伤。 • 在低频音时,这些毛细胞会产生与声波
同步的振动,产生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 ;在高频音时,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发生 运动,产生不同的神经编码。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四、其他感觉 4.1 味觉 • 味觉的感受器位于味蕾中,味觉细胞基
本每10天就会再生一次,但在40岁左右 味蕾的总数会开始下降。 •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或许还有 鲜。 • 味觉偏好是文化和学习的结果,食物的 吸引力也受颜色、温度和状态的影响。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4.2 嗅觉 • 嗅觉感受器位于鼻道上的一小块粘膜上
,恰好位于眼睛下方。 • 基本嗅觉的分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
,据分析我们能觉察的气味大约有 10000种左右,而嗅觉感受器有1000余 种。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4.3 皮肤觉 • 皮肤各处都分布着各种皮肤觉感受器,
包括:触觉、温觉、冷觉、痛觉。
• 4.4 痛觉的奥秘 • 痛觉门理论——痛觉刺激引起的神经冲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1.3 格式塔组织原1.3 格式塔组织原则 1.3.3 相似律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1.3 格式塔组织原则 1.3.4 连续律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二、视知觉 • 将视觉信息组织起来,形成有意义的整
体对象的知觉过程。 2.1 图像知觉 2.2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2.3 知觉的基本特性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4.阿亮是位摇滚音乐家,现在他的听力不 如以前好了,对这一现象应作什么解释 ?
5.阿丽有慢性肩周炎的毛病,如何利用痛 觉门理论解释她的疼痛?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五、内部环境 • 动觉——使我们知道身体部位所在方位
和运动状态的感觉。
• 平衡觉——对平衡的感觉,使我们感到 身体是直立状态还是头朝下倒立状态, 或者是在下降还是在旋转的状态。
,例如光、机械或化学分子等,将它们 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的细胞。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1.3感受性
• 人的感受器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或者 辨别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叫做感 受性。
感觉通道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触觉
绝对感受性条件
晴朗夜空中30英里处看到的一根燃烧的蜡 烛 安静条件下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的水中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室一厅的整个房间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脸颊上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1.4感觉适应 • 感受器对不变或者重复的刺激感受性下
降或者消失的现象。
•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入芝兰之室,久 而不闻其香等等现象。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1.5感觉剥夺和感觉超载 • 感觉剥夺——指不能获得正常感觉刺激的状态
。
• 感觉超载——感觉刺激过多的状态。 • 例如:鸡尾酒会现象
2.2.1 单眼线索 (1)对象的重叠、 (2)线条透视、 (3)空气透视、 (4)明暗和阴影、 (5)运动视差、 (6)水晶体的调节、 (7)对象的纹理梯度、 (8)相对高度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2.2.2 双眼线索 辐合——看近物时眼球向内侧旋转。 视像差——左右眼所看到的物体的侧向间
距的细微差异。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一、知觉的基本概念 1.1 知觉 •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
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1.2 知觉形成的原则 • 格式塔原则——指那些描述大脑如何将
感觉信息组织为有意义的单元或事物的 规则。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1.3 格式塔组织原则 1.3.1 接近律
动必须通过一个位于脊髓部位的神经“ 门”才能传达到大脑,从而引起痛觉体 验。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 小测验: 1.及时在最清晰的夜晚,仅凭肉眼也不能看到所
有的星星,这是为什么? 2.如果你跳进冰冷的湖水里,几分钟后你却感觉
湖水似乎没有那么冰冷了,是发生了感觉的 _____? 3.如果你被限制在医院的病床上动弹不得,没有 人和你说话,也没有电视和收音机,你感到了 急躁和迷茫,这是你受到了_______影响。
棒体细胞对明暗敏感; 椎体细胞对颜色敏感。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2.3 视觉对比 • 明暗对比——物体的明度不仅取决于物体
的照明和反射系数,还受周围环境的的影 响。 • 颜色对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 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第一节 我们的感觉
三、听觉 3.1 我们听到了什么? • 声波刺激的物理属性也与听觉体验的心
第二者 知觉的性质
2.3 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1、概念: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 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就 叫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 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 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 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 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 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