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广宇学校八年级语文《都市精灵》学案(无答案)
《都市精灵》学案2-文档资料

《都市精灵》学案2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形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
2、了解本文联想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强调特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材料的丰富性与结构的条理性。
学习方法:学、测、议、解、悟学习流程:一、导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当前人们愈来愈重视的一个问题。
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市,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之与人类友好相处,本文内容传达正是这样一个意见。
学:二、初读课文,尽自己努力完成下边1、注音:硕( )大嬉戏( ) 荒诞( ) 鹈鹕( )2、释义:司空见惯无所事事车水马龙流连忘返肆无忌惮退避三舍3、读文之后,用自己话说说文章内容。
(说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到的东西)4、自学指导:⑴‚精灵‛在课文中是指什么?课文都写到哪些都市精灵?⑵你觉得哪部分写的比较好?好在哪里?你能有感情地把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出来吗?⑶试概括每一自然段内容,划写文章结构,理解写作思路。
⑷作者在本文中明确提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说明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与象征‛,对于这种观点,你作何感想?⑸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鱼、鸟、兽友好相处?请大家联系平时所了解一些情况,讨论后说看法。
⑹你是怎样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话‚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的?⑺学生质疑,文中有什么地方不理解,请提出。
测:4,检测自学指导1-6题议:5,针对自学指导不解内容与学生质疑进行讨论。
解: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四、拓展延伸1、语言积累与运用练习⑴写出带‚鸟‛字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默写两句写‚鸟‛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像作者那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来。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都市精灵》(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二十一《都市精灵》(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情感变化与理性思考。
【活动方案】活动1:检查作业,回顾复习。
(1)爱护动物故事交流。
(2)保护动物标语展示。
(小组交流评比→择优参加全班评比)活动2:深入研读,思考问题。
(1)都市动物对于城市生活有哪些好处?(2)都市动物减少乃至灭绝的原因是什么?(3)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可爱的动物?(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小组代表向全班展示)活动3:深入探究,理解主旨。
(1)找出能表示作者观点的语句→朗读有关句子→理解作者的意思。
(独立完成,组内交流)(2)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少见或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学习本文后,请大家畅谈如何保护环境,搞好城市建设的问题。
(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课后作业:就人们用鸟笼养鸟的现象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
【链接阅读】舒乙,1935年8月16日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工艺系毕业,曾任研究实习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78年起从事业余创作,以撰写散文、传记和文学研究论文为主,1984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现任馆长,著有《散记老舍》、《老舍》、《父亲最后的两天》、《关坎和爱好》、《我的风筝》、《小绿棍》、《梦和泪》、《我爱北京》、《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现代文坛瑰宝》、《亲情之歌》等书。
课堂随笔:【反馈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幽雅.()嬉.戏()栖.息()滑翔.()检阅.()荒诞.()2.说说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久违:)(2)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成为城市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钟爱:)3.修改下边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都市精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都市精灵(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联想丰富、材料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学会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随笔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本文是一篇随笔,在学习中学生要仔细研读课文,品味和感悟课文在语言、结构、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快速背诵精彩片段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对动物的描写很精彩,可以用揣摩课文和片段写作的方法来学习。
整堂课以自主探究、品味感悟、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进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是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都少见的现实状况,很真切地提出城市中应该人、鸟兽并处的观点。
学习本文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他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学习本文的组织材料的丰富性和结构文章的条理性,感悟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提高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联想、适当的议论来表达主题的方法。
教学突破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以学为主,把握课文在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爱护动物的自觉性,让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作者舒乙的相关介绍,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带、相关文章《鸟》等。
学生准备搜集并整理作者的相关介绍,预习课文,疏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听读课文,理解标题的含义。
2.合作探究,品味课文。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探讨写法、体会感情。
3.联系实际,提高意识。
3.根据教师的提示,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自己珍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4.整体把握课文,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后延伸性作业。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小时候的经历好吗?老师小时候特爱睡懒觉,可每天早上还没睡够,就有些小讨厌们把我吵醒。
八年级语文《都市精灵》学案

《都市精灵》学案学习目标:1.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能从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自主辅助资料舒乙,北京人,满族,1978年起从事业余创作,以撰写散文、传记和文学研究论文为主,著有《散记老舍》、《老舍》、《关坎和爱好》等书,是北京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
文体介绍: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常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有同名期刊。
预习练习题1.“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你读了课文后是否有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描写了哪些“精灵”?你能体会作者对这些精灵的感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这些精灵吗?它们给都市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填空。
⑴“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一句中“孤城寡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该词系化用“___________”一词而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⑵“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一句中“与狼共舞”的原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如果你是一个令人喜爱的都市精灵,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从中找出几幅,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2021秋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都市精灵精品教案苏教版20210911179

2021秋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都市精灵精品教案苏教版20210911179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学习本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中心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爱护意识,增强对自然生物的关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得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明白得对比的方法的作用。
难点:提高学生对关键词句的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熟读、探讨、归纳。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设置情境,播放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学生谈听完歌曲的感受。
)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首歌是小鸟对人类破坏环境的声讨,这是对人类爱心回来的呼吁。
人与自然本应是和谐共存,人对动物本应是尊重和善待,可现在,一只小鸟想查找一个温顺的怀抱,想要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如此的要求都无法实现,这是一种何等悲伤的处境!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感受都市精灵们的处境,并摸索人和自然如何相处那个大主题。
(本环节通过导语引入,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作者简介(由学生先介绍,教者再作适当的补充)舒乙,1935年8月16日生于青岛,曾任研究实习员、1978年起从事业余创作,以撰写散文、传记和文学研究论文为主,1984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现任馆长,著有《散记老舍》、《父亲最后的两天》、《关坎和爱好》、《我的风筝》、《小绿棍》、《梦和泪》、《我爱北京》、《我的想念--关于老舍先生》、《现代文坛珍宝》、《亲情之歌》、《我的第一眼》等书,是北京政协和全国政协委员。
三、检查预习1.把握下列生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
栖.(qī)息黄鹂.(lí) 老鸹.(guā)肆.(sì)无忌惮.(.dàn) 围剿.(jiǎo) 硕.(shuò)大(2)了解词义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无所事事:什么事也不干。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司空见惯:看惯了的情况,并不觉得惊奇。
《都市精灵》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文档资料

《都市精灵》导学案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都市精灵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目标:1.解决、识记文中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熟知文中所写的都市精灵。
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熟知文中所写的都市精灵。
难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加强朗读,提出个人见解,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舒乙,当代作家,著名作家舒庆春即老舍先生的儿子,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课文选自《随笔》)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描写或评论。
散文的特征:形散神不散形:材料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神:文章的中心,主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走进课本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栖()息黄鹂()老鸹()硕()大鹈鹕()围剿()喜鹊()嬉戏()抿()觅食()荒诞()sì()无忌dàn()退避三舍()司空见guan()2.阅读课文后思考:“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你读了课文后是否有新的认识?“精灵”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文章写了现代文学馆内哪些精灵?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点?文中写光顾文学馆的“精灵”有成帮成伙的喜鹊,一只小松鼠、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一种体形特别小巧的鸟,还有一对硕大的乌鸦。
作者对这些动物都非常喜爱,对他们的存在感到欣喜和自豪。
但仔细推敲,感情中又同中有异。
对嬉戏的喜鹊,作者对参观者宣称“这是我们的一景“,颇多自豪。
对小松鼠,则视为”一宝”,欣喜之余,却也表明北京全城鸟兽生存嬉戏之景已成过去;听小鸟鸣叫,视为“难逢的幸事”;对一对乌鸦,则用“呆呆”、“孤独”、“寂寞”、“可怜”等词语,表达了深深的惋惜,明确显示对现代都市的针砭之意。
活动二:都市精灵们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现在她们总体上的处境是怎样的?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
5.2都市精灵学案苏教版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第二层的结构关系是()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并列关系
3.给文中a、b、c、d、e五处选择正确的动词()
B.钟爱(情感等聚集)荒诞(荒唐的)退避三舍(古代里程单位)
C.久违(离别)嬉戏(高兴)车水马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D.幽雅(僻静)觅食(寻找)旁若无人(如果)
3、选词填空(A.感叹B.感觉C.感到)
⑴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________难过。
⑵我常常________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
⑦我有些惊诧。它肯定是一只智慧Fra bibliotek,我想。9.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10.通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1.开篇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12.第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
13.文中三五成群的小鸟在追逐着什么,寻觅着什么?
14.小鸟已经有了栖身之地,为什么还不惜冒着生命的危险向人类居住的阳台拓展?
2.齐读这三小节
3.学生思考:根据这三小节的内容,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意思的?
4.让学生理解“与狼共舞”的含义,即“人与鱼、鸟、兽共存的和谐局面”。
思考: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局面?联系平时所了解的情况,谈谈看法。
(五)总结全文
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实际情况,提出都市中人应与鱼、鸟、兽共处的观点,要优化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唤醒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并付诸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教学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联想、适当的议论来表达主题的方法。
《都市精灵》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上]-word文档资料
![《都市精灵》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上]-word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898ffe50e2524de5187ebe.png)
《都市精灵》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上] 课题《都市精灵》主备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
2、理解作者提出的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的思想。
重点语言具有诸多特色。
课时第一课时难点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个案补充一、新课导入:舒乙,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有关“人与动物”的资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二、新课学习掌握下列生字词:栖(qī)息黄鹂(lí) 老鸹(guā) 硕(shuò)大肆(sì)无忌惮(dàn) 围剿(jiǎo)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一部分(1——5):写现代文学馆仍有各种鸟类及小松鼠栖息,慨叹北京城已少见鸟兽踪迹。
第二部分(6——12):写每座城市都应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与鸟兽、鱼共存。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每一自然段写什么?怎样写?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1段,写现代文学馆喜鹊栖息嬉戏之景。
先描写现代文学馆“古树参天”“游人稀少”“幽雅得很”的环境,表明“常有鸟儿飞来栖息”的原因;继而描写喜鹊嬉戏的景象:“成双成对”,“成帮成伙”,“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的确充满“生机和欢快”,可见这里是都市里极为难得的一个鸟类天堂。
作者对国内外参观者宣称“这是我们的一景”,颇多自豪,充满喜爱之情。
第2段,写现代文学馆之宝小松鼠。
作者并没有描绘小松鼠出没的情景,但却以议论之笔,一再赞叹这“简直是奇迹”,“太奇怪了”,视小松鼠为文学馆“一宝”,充分表明“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联系上文,“一景”“一宝”之赞,固然为文学馆而欣喜,但却表明北京全城鸟兽生存嬉戏之景已成明日黄花。
第3段,写现代文学馆还有其他鸟类轮流光顾。
文章特别描写听一种小鸟的“动人的鸣叫”所形成的感受,视之为“难逢的幸事”,可见在其他地方,久已不闻鸟类婉转的歌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沐阳广宇学校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都市精灵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匚
2、能从文本的细读中感悟作者对精灵的感情;
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阐述现状。
二、学习重难点:
1、能从文本的细读中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
2、对比的手法
三、导学内容:
1、给下列词语注音或填字。
流连忘()『硕大(
)老舌鸟()
无所()「.鹈()鹕(■)退避三舍()
司空见()荒诞()肆无忌惮()
2、文学常识真空:
《都市精灵》作「者选自《》体裁。
1、课文中提到的那些都市中,哪些是和谐的?
2、
3、质疑:现代文学馆里,不是有“一景”“一宝”“一幸” “两鸦”吗?怎能说是
北京少见小动物呢?
4、显然,课文在介绍这几个都市的时候,用了对比的手法
5、
6、作者对这些都市抱什么样的态度呢?
7、
&回归现实,放眼远望,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何尝少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悲哀的现象?
9、你了解的人类的霸道行为有哪些?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作家对自然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各种动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B.他办事不与别人商量,喜欢别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常常妨碍大家的利益
C•如何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代表们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D.同志们在宣传员的鼓舞下,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奔向堤岸。
2、班上开展“成语中的动物趣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能搜集几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吗?
2、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学发现,我们地区捕食青蛙的现象较为严重。
请以“保护青蛙”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四、学习小结:
作者面对某些大都市成为“孤城寡人”的现状,希望人类能有“与狼共舞”的远见和魄力,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