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考前知识点(1)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1

新闻评论10月14日、21日一、选择:1.近代报刊产生以后,许多报刊活动客和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他们的政论“纵论天下大事,横议治国方略”,“条理清晰”,“笔锋常带感情”,可以说为后来的新闻评论的发展开了先河。
2.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和政论活动开始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大钊)、(毛泽东)以及其他杰出的政论,走在这个行列的前面。
3.新华社是国家机构,隶属国务院,向(国内外)发布新闻,中新社向(国外)发布新闻。
4.(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构思酝酿阶段)的两个主要环节,关系着评论的整体。
5.(选题)和(立论)是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关键性程序。
6.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理应具备地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
7.(调查研究)是选题和立论的(前提),也是选题和立论的(途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评论权)。
8.专题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有(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信件调查)等。
9.评论标题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读)、(导听)、(导视)。
10.制作评论标题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题文一致)、(意向鲜明)、(言简意赅)、(生动引人)。
二、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思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3.新闻评论的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完整word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

一、选择、填空:1、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到),(生动灵活),(重在分析).2、在新闻评论的各类体裁中,编者按语是篇幅(最为短小)、(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
3、编者按语与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文学评注)和(史学评点)的作用和写法上十分接近.4、曾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各篇“本纪”、“列传”、“世家"文后所写的(“太史公曰”)。
5、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相似,宋代(司马光)与其所修的(《资治通鉴》)中,也以(“臣光曰”)的方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评点议论。
6、1833年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在这份由(外国传教士)主编的报刊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编后的(编者评论)。
此后,在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中,出现了一些位置居于文前或文后的夹叙夹议式的文字。
7、1876年,上海的(《申报》)上开始出现与报道或文章相配合的(编后),用以分析评价或引申。
8、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正式出版,在这份由(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笔的强学会机关报上,几乎每期都有附于文前或文后的(编语按语)出现。
9、(“五四”运动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的(《解放日报》)和晋绥分区的(《晋绥日报》)等都注意运用编者按语随时对报道或文章进行褒贬评注。
10、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可分为(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三种类型。
11、编者按语的功能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补充强调)。
12、新闻评论各类的体裁中,如(社论)、(评论论员文章)、(编者按语)、(短评)等一般都是编辑部的(编辑)、(评论员)执笔撰写的。
专栏评论则有所不同,它一般向外开放,欢迎读者自由投稿,由编辑部择优选用,因此多数属于(群言型评论)。
13、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评论.14、专栏小言论比俗称“千字文”的杂文还要短得多,一般在(500字)左右.15、述评大多出自(记者)的手笔。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1)

第⼀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 ⼀、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章。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事实说话。
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
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就要发表意见。
新闻报道是⽆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更好地发挥作⽤。
三、新闻评论与⼀般议论⽂相⽐,有哪些特点 新闻评论不同于⼀般的议论⽂,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和邓⼩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针政策,从⽽团结⼈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 ①现实的针对性。
⽴论有的放⽮,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③鲜明的政治⽴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①⾯向⼴⼤受众。
关⼼⼴⼤群众的切⾝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励⼴⼤群众关⼼和参与评论⼯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 1、引导的作⽤。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舆论引导。
新闻评论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绪论+第一章】1新闻评论的新态势有哪些?(1)报纸:由评论专栏向言论版的扩张,中媒竞争逐渐进入“观点时代”,致使言论版竞争更火热,国内都市报(含晚报)都开设了时评版;(2)网络评论的兴起,有力拓展;(3)评论作者的“四位一体”格局:本报评论员的职业写作、写手的准职业化写作、有感而发的公民发言、专业话题的学者发言;(4)评论生态出现多样性:评论形式、规格、结构、比重呈多样化,时评化特点与日俱增;(5)未来新闻评论前景——网络评论情绪化、通俗化,报刊评论专业化趋向、电视评论正本清源。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1)论题的新闻性a现有新闻再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b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特性①强烈的时效性: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②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言行,认识的盲区与误区,忽视的精神与行为,思想的疑虑与偏见等。
③评论对象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要求切合实际、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④对新闻事实的依托性:常以新闻由头挑开话题,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展开论述。
(2)论理的思想性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怎样说理。
①就实论虚:摆事实,讲道理。
②价值观念: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③政治色彩: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立场。
(3)论说的公众性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关注公众问题构建公民社会。
公众性:①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③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④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新闻评论写作考前复习资料

复习文档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局部,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评文章材料章和节目的总和,最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含消息,通讯和调查汇报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根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根底,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根底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文章材料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文章材料。
【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7.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态度。
〔2〕政治性1.鲜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3〕群众性 1.面向广阔受众: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 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引导作用: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 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说明态度。
全国性媒介4.深化作用:特长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新闻评论重点(自我总结版)

新闻评论重点(自我总结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一、名词解释4*5分=20分(新闻评论章不考!)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指在各类大众传播媒介上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形态。
2、新闻评论的分类:社论: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它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
短评: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
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者编辑认为最值得突出的东西,加以强调和发挥。
编者按: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比较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3、新闻评论的结构:构成一篇新闻评论的各要素的组织方式。
结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内容三要素:理、事、情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5、、新闻评论的价值6、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1)因果论证:是依据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推理的一种论证方式。
在新闻评论中,从目前的结局,追溯到这个结局形成的根源,或者从已知的原因出发,推导出它的结果。
即因果论证。
常用“究其原因”。
因果联系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因必然产生果;二是在时间上,因在先,果在后。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评论写作考点巩固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评论写作考点巩固1、问答题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正确答案:(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按语所依据的由头或论据,应方要是新闻报道或文稿所提供的事实或材料;按语的见解或观点,应是报道思想或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江南博哥)括与提炼。
要做到依托而不拘泥于报道,超脱而不游离于报道。
(2)配合及时,运用灵活。
编者按语是编辑在编稿过程中的一种主动的行为。
在根据新闻报道或文稿的评论价值对其进行甄别和筛选后,可以立即为其配写按语并迅速发表。
(3)文学精粹,点到即止。
由于与新闻报道或文稿同时发表,按语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节省不少用于介绍由头或论据而花费的笔墨,直截了当地对事件或问题发表看法、做出分析。
(4)态度鲜明,讲求分寸。
编者按语在言简意赅的同时应态度鲜明,在有限的篇幅内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针砭什么应有明确的表示。
2、问答题解说词与论述语言在电视评论中的主导作用?正确答案:录像评论的论述语言,主要指解说词,也包括同期声中的有针对性的提问、追问和插入式的说明、解释。
论述语言作为评论主体的话语,处于统率、调节画面、同期声的主导地位。
发挥论述语言的主导作用,当然要求同期声的选择和剪裁、画面的取舍和组接与论述语言相一致,既注意充分发挥画面、音响的作用,又要访止喧宾夺主,冲淡论述语言的政论色彩,削弱评论的逻辑说服力。
但是,更重要的是按电视的传播特点,精心组织论述语言,善于利用论述语言统率和补充、调节画面和同期声,否则就谈不上什么主导作用。
3、问答题随感式专栏评论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正确答案:一是善于从矛盾和变动的信息中选取由头,萌发灵机和感想。
二是社会责任心和政治上的远见决定随感的价值。
三是真心实意地同读者交流思想和看法。
4、问答题录像评论的表现优势?正确答案:一个是画面的传真功能,使录像评论对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的“转述”,能够达到具体、形象、绘声绘形绘色的境界,让人产生有如身临现场、直接面对客观事实的感受;这种以直接再现的方式提供的论据,无疑比任何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具有无可置疑的实证性和雄辩的说服力。
新闻评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新闻评论的定义与特点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新闻事实或事件发表观点、提出见解、进行议论的文体。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时效性:新闻评论是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2. 针对性:新闻评论是对某一具体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 独立性:新闻评论具有独立的思想性和观点性,不同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4. 社会性:新闻评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5. 表达性:新闻评论通过语言、修辞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观点,具有较强的表达性。
二、新闻评论的类型1. 时评:针对当前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 访谈录:通过采访嘉宾,探讨某一话题,展现嘉宾的观点和观点背后的原因。
3. 社会观察: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文化评论:针对文化现象、文艺作品等进行评论,展现评论者的文化素养。
5. 经济评论:对经济现象、政策等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1. 明确观点:在评论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对评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紧扣新闻事实:评论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 逻辑严密:评论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4.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评论更具表达力。
5. 引用权威观点:在评论中引用权威观点,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新闻评论的摘抄:1. 时评摘抄:“当前,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为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2. 访谈录摘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改革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3. 社会观察摘抄:“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农村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第一章4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三种。
5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评论。
10徐宝璜先生在其1919年著的我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原名《新闻学刚要》)11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问题,这是新闻评论与科学论文的一大区别。
11新闻评论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必须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
11新闻评论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评论。
11新闻评论和新闻事实的报道是想象成的,构成新闻工作“摆事实、讲道理”的全过程。
11新闻报道以摆事实为主,评论以讲道理为主。
15新闻评论的特点J:1、以事实为依托,2、时效性,3、思想性,4、论理性,5、大众性1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英国伦敦的负责人默罗开创了现场实况报道的先例。
24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
28新闻评论的大众性J,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评论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2、新闻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与社会大众交换看法,或者说是作用于舆论的4、新闻评论是大众对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29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独特受众定位,《南方周末》主要定位于知识分子群体。
30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L1、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2、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3、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眼睛4、新闻评论可以直接介入舆论,创造舆论,影响舆论5、新闻评论是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
30天赋人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论自由权30言论自由权是人权的核心30言论自由,其最核心的内涵是言论发表和接受的自由30为了避免垄断企业垄断社会的多样化言论,避免因此造成的言论误导,美国提出了世界上影响甚巨的社会责任理论。
30言论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言论指的是人们所有的语言沟通活动,狭义的言论指的就是新闻评论。
言论是新闻评论的另一种称谓。
31要在新闻竞争中获胜,有两大法宝: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
31传媒对新闻资源的开发,除了开展深度报道之外,另一重要手段就是对新闻现象展开评论。
第二章37近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的产生需要哪几个前提: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评论提供了物质前提2、近代社会的民主化是新闻评论产生的思想前提3、大众社会的出现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消费基础。
37法国约在1464年建立邮政制度,英国是1478年,德国为1502年。
37近代第一章报纸是《威尼斯新闻》,1566年由手抄改为印刷。
37在英国,18世纪末建立起社论制度,以一定的篇幅刊登新闻评论,称之为leader,即首席文字或领导文字。
美国报纸上有新闻评论大约是在19世纪。
我国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最早出现在19世界70年代。
38 1920年11月,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6年9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同年10月1日,我国第一个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开始播音。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
1969年9月2日,互联网试验成功。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大约在1998年。
38成熟的近代报纸首先是作为“政论报纸”而出现的。
40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脱胎于古代的论说文。
40唐朝开元年间,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开始出现。
41 1815年出现了最早的以汉字刊行的《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始登载论说。
41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标志着“外籍”中文报刊言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41 1873年8月创办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41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刊《循环日报》42《循环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该报的论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中外时势类言论2、社会改良类言论3、实际问题类言论。
该报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为:高屋建瓴,有的放矢,讲求时效,不拘一格。
42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改良派组织了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创刊了机关报《中外纪闻》。
42《苏报》于1896年6月在上海创刊。
43 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被称为革命的言论总机关。
43同盟会系统办的“三民报”的“竖三民”指革命前出版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横三民”指辛亥革命后同时问世的《国民新闻》、《民权报》、《中华民报》。
43于右任1907年4月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43袁世凯执政期间制造了“癸丑报灾”,有些报纸为免于罹祸,只好在时评栏中敷衍塞责。
441930年,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的首任主编是毛泽东441938年《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
441941年《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
4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坚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马列主义作为分析问题的指南;坚持党性原则和阶级性原则,做党的喉舌;担负起发动人民群众及指导现实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现实针对性;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45《大公报》由英敛之创刊于1902年47《大公报》续刊之日,张季鸾在《本报同人之志趣》一文中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个字。
48 1916年《民报》首创叙述与评论结合的述评。
48 1957年我国唯一的一份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办的报纸《团结报》诞生48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可以具体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反右前夕,是新闻评论被纳入党对国家的领导机制的阶段;从1957年凡有到1965年,是多种声音向一种声音变化阶段;从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是声音的独断阶段;从1976年到1991年,是新闻评论的思想解放阶段;1992年以来,是公民话语权渐次伸张阶段。
52“燕山夜话”于1961年3月19日设立,由邓拓执笔,以“马南邨”为笔名。
52“三家村札记”是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半月刊的杂文专栏52“长短录”是《人民日报》所开设53“文革”评论的特有形式是“两报一刊”社论,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联合社论。
53中国媒体最早的专栏可以上溯到晚清时期53维新党在日本横滨创办的第一份海外中文报纸《清议报》,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时事短评专栏《国闻短评》53 1904年3月5日,《中国日报》开辟《时评》专栏55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55 1988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社会瞭望》和《观察与思考》合并,成立新闻评论组,栏目名称改为《观察思考》。
55 1946年5月,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开设《广播评论》节目57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开设《一丹话题》,这是我国大陆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
57 1994年4月1日,在中宣部的直接领导下,在《观察思考》好《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基础上,中央电视台开设《焦点访谈》栏目。
57 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推出了《实话实说》栏目,这是中国第一个有影响的电视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
58 1998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时评》专栏59 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成这样一些新趋势:1、由媒体的独唱到媒体声音与民间声音汇流形成“众声喧哗”,只是媒体声音还占着绝对优势2、由机构声音到机构声音的个性化装饰再到个人声音的浮现3、由评论的独白到各种声音的碰撞与交锋4、评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独立的评论形态到评论向各种文体的渗透。
60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是公元前59年根据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命令,记录元老院议事的《元老院记录》,以及公布平民会议决议的《平民会议记录》等总称为《每日记事》的一系列文体。
61英国是最早开始“政论报纸”时代的国家。
62德国在1609年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周报《论坛报》62美国的政论报纸在独立战争时期达到顶峰。
美国出现最早的报纸是1690年只出了第一号就遭禁止的《公共事件报》。
63 183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太阳报》65法国报纸一向有“舆论报”与“新闻报”之分67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1、社论2、个人署名专栏3、辛迪加专栏4、读者来信67西方报纸往往每期刊出数篇社论,并依论述的地域范围分为当地事务、地区事务、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四大类。
68二战期间公众最崇拜的主持人是默罗70当代欧美的广播电视评论一方面继续以公正和平衡相标榜,一方面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下又出现了娱乐化和煽情化趋势。
71CNN全称为Cable News Network,1980年由泰德•特纳创办,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视频道。
71福克斯电视网由鲁伯特•默多克创办73《火星报》由列宁于1900年12月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办,是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
73 1912年,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是《真理报》第三章79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人格主体和个人主体。
79在商业化的媒体中,人格主体代表的是媒体编辑部的意见;在政党媒体中,人格主体代表的是媒体所属的党委的意见。
79过去,许多评论员都是媒体内部职员,专门为本媒体工作,发表符合本媒体立场的观点,这种创作可以称之为“体制内评论”。
79体制内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是人格主体80人格主体与代言者个人之见的关系1、代言者个人具有能动个体性2、代言者个人要努力在传达人格主体精神意志的前提下追求个人风格化3、群体精神意志要充分人格化,灌注血肉情感。
85体制内新闻评论的人格主体分类1、国家(政府)2、党派3、团体T87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党报的新闻评论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鲜明的政治性2、论理的科学性89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1、意见的个人性2、表达思想的自由性92评论者的休养L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具有敏锐的洞察力3、打好理论基础4、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5、打好知识根底6、深入社会,善于调查研究7、精通新闻评论业务92新闻评论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义立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起一个“社会的良心”的良好形象。
98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99新闻评论的表达,最主要的是文字表达。
99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社会舆论的能力;二是熟练地掌握表达工具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
第四章106评论的创作,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论题,提出论断;二是展开论证,分析并解决问题。
109选题的标准:1、扣准时代脉搏2、努力选择一些富有新意的论题3、有针对性114选题的来源:1、上面的精神2、下面的呼声3、从新闻报道中发现选题4、从对新闻事实的实地考察中发现选题118立论就是创作者对所选的论题作出自己的论断,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