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剖面设计(第二章)(最新整理)
水平井井身剖面设计

水平井设计水平井设计所谓水平井,是指最大井斜角一般不小于86 且在产层内横向钻进的特殊形式的油气井。
水平井技术是80年代钻井、完井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
水平井不仅可以应用于开发低渗透率裂缝性油气藏,进行二次完井开发成熟油田或枯竭油藏,解决或缓解底水或气顶油藏的锥进问题,开发薄油层。
进行蒸气驱油开发重油油藏和提高聚合物驱油采收率等,而且可应用于勘探开发常规油气田,显著地增加产量,大幅度地提高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
水平井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油藏工程、地质构造、井身结构、井身剖面、钻具组合、钻井参数、钻井液、完井液、固井与完井、测井和钻井成本分析等。
本文主要讲述水平井井身剖面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水平井井位的确定:所谓水平井井位主要指水平井段在油藏中的具体位置。
因此,水平井井位确定的科学性决定着水平井的经济性。
水平井井位确定是在地质描述、地震探测、邻井分析、油藏模拟、经济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其中重点部分是油藏模拟和经济分析,只有这样方能使水平井钻到适合钻水平井的油藏上的有利部位,从而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适合钻水平井的典型油藏有以下七种类型:1)垂向渗透率高的薄油层(层厚小于6m);2)存在气锥或水锥问题的油藏;3)天然裂缝性油藏;4)近海油藏;5)用常规技术很难压裂的油藏;6)地面钻井受到限制的地区;7)稠油油藏。
(二)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基本准则:1)进行油藏横向描述研究;2)进行油藏筛选模拟研究;3)评估水平井优越性;4)水平井综合经济分析。
(三)水平井井位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适合钻水平井的油藏中水平井不一定能够获得好效益;2)裂缝性油藏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3)低渗透油藏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4)薄油藏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5)稠油油藏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6)水气锥进油藏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7)钻经地层特性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8)目的层严重不均质对水平井井位选择的影响(四)科学选择水平井井位的基本对策:1)积极组织与开展水平井油藏描述和油藏模拟研究,使水平井钻到能获得较高产量的油藏;2)积极组织钻井开采工艺技术的研究,使水平井不仅能顺利钻成,而且能及时投产,以便充分发挥出水平井的效益;3)积极组织与开展水平井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的研究,使水平井钻到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使钻井和开发投资相对较低的油藏上,以便缩短资金回收期,从而使水平井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4)组织水平井综合研究与施工机构。
储气库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及应用

149提速提效是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通过技术攻关切实解决油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难题,从而为油田高效开发保驾护航[1-4]。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储气库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储气库水平井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储层渗透性好、储气能力强、钻井周期短等优点,在储气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储气库水平井井身结构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储层的地质条件、储气能力、钻井设备、材料强度等[5]。
因此优化储气库水平井井身结构,提高储气能力和钻井效率,是当前储气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技术研究背景储气库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应用价值非常高,能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首先,优化后的井身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储气库的地质条件和生产环境,避免传统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导致产能下架的弊端,进一步储气库的储气能力。
同时由于结构得到优化,干扰因素减少,钻井效率提高,这对于提高储气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6]。
其次,保护储气库的地质环境。
优化后的井身结构能减少对储气库的地质环境的破坏,避免出现渗漏、坍塌等问题,减少对地层的破坏和污染,便于储气库水平井可持续发展[7]。
最后,满足储气库产能扩大的需求。
优化后的井身结构得到稳固,储气能力和储气效率显著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储气量需求,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
2 储气库钻井技术介绍随着技术的革新换代,如今储气库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技术已经演化出很多技术分支。
2.1 套管钻井技术套管钻井技术是指在套管中钻井,减少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和破坏,提高储气库的储气能力。
该技术适用于储层较稳定、地层压力较高的储气库。
在套管钻井过程中,使用套管作为钻井的支撑结构,能够避免钻井渗漏的情况产生,降低污染和能源浪费,保证生产安全[8]。
2.2 欠平衡钻井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是指钻井在钻进过程中,保持欠平衡状态,通过控制钻井液的压力,使其低于地层压力,减少对储层的压力和破坏,优化储气库的地质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水平井钻井完井设计技术

前言
造斜率 (°/30m)
2~6 6~20 20~80 30~150 特殊转向器
井眼曲率半径 (m)
860~280 280~85 85~20 60~10
0.3
水平段长度 (m)
300~1700
200~1000 200~500 100~300
30~60
前言
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的设计除涵盖直井设计的主要内容 外,还要进行以下专项设计
水平井轨道设计
井眼轨道优化设计
基本数据计算
①根据地质提供的靶点三维坐标,计算水平段长度,水平段稳斜角,及方位角。 ②确定井身剖面类型。 ③确定水平井钻井方法及造斜率,选定合适的靶前位移。 ④利用计算软件,初步计算井身剖面分段数据。 ⑤对初定剖面进行摩阻、扭矩计算分析,通过调整设计参数,选取摩阻扭矩最 小的剖面。 ⑥根据初定剖面的靶前位移及设计方位角,计算出井口坐标,并到现场落实。 ⑦根据复测井口坐标,对设计方位及剖面数据进行微调,完成剖面设计。
前位移小、多层位、目标层
S1 B
C S2
D
较厚、造斜工具造斜能力比
较稳定的水平井设计。
缺点是无法适应地层变化,常常要先钻探油层井眼,探明目标层,再 修正水平井剖面设计。或先根据设计钻井,发现目标层有变化时,回 填井眼,根据变化情况修正井眼剖面,选择适当位置进行侧钻。
轨道类型的选择
水平井轨道设计
双增斜剖面示意图
水平井轨道设计
深度目标的确定
水平段方向、
长度和深度一
1
般由地质部门产层,地质 部门一般应与钻井工程 设计部门共同来完成目 标设计。
水平井目标深
2
度不准确是水 平井重钻重要
因素。
实钻中
侧钻水平井工程设计模板

构造:AAA背斜构造中部井别:采油井井型:短半径水平井BBB井钻井工程设计CCC油田公司设计名称:BBB井钻井工程设计设计单位:DDD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工程设计人:ABCDE日期:2013.04.16 设计单位审核人:日期: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日期:FFF采油厂批准人:日期:目录1 设计依据 (1)1.1 设计依据 (1)1.2 油田概况 (1)1.3 BBBB井基础资料 (1)1.4 钻关要求 (4)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5)2.1 井身质量要求 (5)2.2资料录取要求 (5)2.3施工过程要求 (5)3 工程设计 (7)3.1 井身结构设计 (7)3.2 井眼轨迹设计 (8)3.3 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 (13)3.4 钻具组合设计 (14)3.5 钻井液设计 (15)3.6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15)3.7 油气井压力控制 (16)3.8 施工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16)3.9 钻井进度计划 (19)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20)5 设计变更 (20)6 完井提交资料 (20)1 设计依据1.1 设计依据1.1.1 BBB井钻井地质设计及FFF采油厂的试验要求;1.1.2 《钻井设计编制规范》、《吉林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井钻井工程设计》格式样本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2 油田概况1.2.1 构造、断层特征1.2.2储层物性特征高台子油层有气顶,有纯气层,存在气顶和气层气。
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5885~0.8215,平均0.7118。
天然气主要成份:CH4:70.03~93.54%,平均81.38%,CO2:1.25~25.90%,平均14.74%,N2:0.55~5.65%,平均3.75%。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层地层水为高矿化度的NaHCO3型水。
地层水总矿化度为19073.88~65561.88mg/l,平均31270.58mg/l,水的相对密度为1.0097,PH值平均为7.8,呈碱性。
水平井钻井技术ppt

-
4.1 国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
Sperry Sun公司使用8-3/4″牙轮钻头、旋转导向系统和磁 测距技术,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Jedney油田创出了 将两口井距3104m的井底部相交的纪录;测量深度为 5864m,总垂深1545m。
-
阶梯式水平井
4、水平井的发展状况
4.1 国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
上世纪80年代水平井技术呈大规模、加速发展趋势,至1985 年底全世界共钻水平井100口,至1995年一年为1500口; 1996年一年即钻水平井2700口。目前已经成为成熟技术。
Sperry-Sun公司在卡塔尔海上所钻ALS-8B井,水平段最长 5004m。
Mobil公司在德国钻成的R—308井(4 ¾ ”井眼),创短半 径水平井水平段最长600m的世界记录。
美国Bechtel公司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开发的超短半径水平 井系统,在 4 ¾ ”井眼中同一深度半径方向钻24个辐射状 的水平井眼,水平段长30 60m,曲率半径0.3m。
-
4.2 国内水平井技术发展情况
专题讲座之一:
水平井钻井技术
-
水平井技术为提高勘探效果、单井产量和油 藏采收率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给石油工业发 展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已列为当今石油工业 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
-
主要内容
一、水平井技术概述 二、水平井的主要技术问题 三、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
一、水平井技术概述
1、水平井的基本概念 2、水平井的基本类型 3、水平井的用途 4、水平井的发展状况
水平井剖面设计(第二章)

第二章 水平井剖面设计第一节 水平井剖面的设计容1、水平井剖面设计原那么水平井剖面的设计一般依据下面的几点:● 根据地质提供的入靶点止靶点三维坐标数据,计算水平段长,水平段稳斜角及设计方位角;● 确定剖面类型,考虑是否需要第一稳斜段,并考虑第一次增斜角的围; ● 确定水平井钻井方法及造斜率,选择适宜的靶前位移;● 初步计算井身剖面分段数据,根据水平井剖面设计中可供选择的五个根本参数(即造斜点,第一稳斜角,第一稳斜段长度及第二造斜率),选择其中的任意三个,求出其它两个参数后,再进展井身剖面分段数据计算;● 对初选剖面进展摩阻、扭矩计算分析,通过调整设计的根本参数,选取摩阻及扭矩最小的剖面;● 根据初定剖面的靶前位移及设计方位角,计算出井口坐标,并到施工现场落实井位;● 复测井口坐标,对设计方位角及剖面数据进展微调,完成剖面设计。
2、水平井剖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1 水平段的数据计算假设水平段入靶点为A 点,止靶点为B 点,X 为南北坐标〔纵标),Y 为东西坐标〔横标〕,A 点垂深为H a ,B 点垂深为H b (以转盘面为基准),地质提供的三维坐标可表示为A 点坐标〔X a ,Y b ,H a 〕,B 点坐标(X b ,Y b ,H b )● 水平段垂深(H ∆)的计算H ∆=H b 一H a假设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
油藏程—完井方法假设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
井身结构—井笛剖面—钻具组合 假设H ∆>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90max α。
地面情况〔钻机〕● 水平段平增(S ∆〉的计算 ()()22a b a b Y Y X X S -+-=∆● 水平段井斜角max α的计算)(90max SH atn ∆∆-︒=α ● 水平段长L ∆的计算maxsin αS L ∆=∆ ● 设计方位角的计算a b a b X X X Y Y Y -=∆-=∆,2.2 增斜段的考虑因素、设计方法、数据计算增斜率确实定,首先应根据油藏特性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水平井的类型,通常选长半径水平井,造斜率应小于6°/300m ;假设选中半径水平井,选斜率应大于6°/300m ;其次,造斜率的大小要考虑现有造斜工具的能力,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进展调节;第三,造斜率的大小应考虑地面因素的影响,当地面条件决定了靶前位移较大时,那么选用较低的造斜率,相反,那么选用较高的造斜率;第四,在没有其它条件限制时,在现有工具造斜率的围,尽可能选用较高的造斜率,根据水平井摩阻与扭矩分析计算,在长、中半径水平井中,造斜率越高那么摩阻及扭矩越小。
定向井水平井概述

Da
αa
D
b
O1
O2
Dt
d
O
S
St
αt
c
t
αb
f
二定向井设计
上述公式中符号代表意义 H0——过度参数,m; H——全井总垂深,m; ΔHXZ——自降斜终点到目标点处的垂增,m; HZ——造斜点的深度,m; a,——降斜终点的井斜角,m; S0——过度参数,m; S——井口到目标点的水平位移,m; ΔSXZ、ΔLXZ——分别为降斜终点到目标点的水平位移和段长,m;
磁极
地理北极
磁极
磁偏角
地理方位
磁方位
磁偏角:它是指地磁北极方向线与地理北极方向线之间的夹角。随着地理位置和时间不同其数值也不同。有正负值之分。
a
专业名词
地理方位角:以地理北极为基准的方位角。
添加标题
地理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偏角
添加标题
井斜变化率:单位井段内井斜角的改变速度。以两测点间井斜角的变化量与两测点井段的长度的比值表示。
设计轨道
靶区
水 平 位 移
α-井斜角
定向井垂直投影图
垂 深
定向井是使井筒沿特定方向 钻达地下预定目标的油气井
什么是定向井?
定向井水平投影图
β
01
北
02
东
03
靶点
04
N
05
E
06
β-方位角
07
井口
08
设计轨道
09
实钻轨迹
10
为什么要钻定向井?
绕开地面地下障碍物 地下地质条件要求:由于地质构造特点采用直井不能有效地开发油气藏时 钻井技术的需要:遇到井下事故或复杂情况无法处理或者不易处理时。
水平井

• 设计层位:馆陶组132#油层 相当于高206-4井的1872-1882米 • 靶点位置:A点 海拔1856米,方位255.9度,位移334米 B点 海拔1850米,方位255.9度,位移537米 • 中靶要求:1、钻至A靶前30-50米范围内先探油层顶, 根据实际修正A靶点 2、水平段以LWD导向边探油层边钻进, 井眼轨迹控制在油层顶1.5米内
浅电阻(Ω .m)
伽马(API) 气测 定量荧光
由3升至34
由135降至75 全烃由0.47升至2.93% 对比级由4.0升至6.6级
槽面显示
无显示
高104-5平5井
设计层位:馆陶组(Ng132),目的层段相当于高213-5井的 1944.0-1946.6米储层段,油层顶-1846米 A靶点:海拔深度-1866.5米,方位角101.5度,位移490.9米 B靶点:海拔深度-1867.0米,方位角101.5度,位移690.0米 设计井斜角:89.9度 设计水平段:长200米 中靶要求:钻至距A靶点前30~50米范围内先探油层顶,然 后根据油层实际钻遇深度修订A靶点,水平段钻进以LWD为导 向边探油层边钻进,井眼轨迹控制在距油层顶 1.5米范围内
高104-5平5井实钻轨迹示意图
海拔深度 ( 米)
设计 实际
A -1866.5m B -1867.0m A-1869.1m B-1869.3m
着陆点:垂深:1876.9m,斜深:2158.0m,海拔:-1868.7m
岩 性:灰色含砾不等粒砂岩 深电阻:由10.1Ω升至24.5Ω, 浅电阻:由17.3Ω升至21.4Ω 伽 马:由100.5API升至90.8API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水平井剖面设计第一节 水平井剖面的设计内容1、水平井剖面设计原则水平井剖面的设计一般依据下面的几点:●根据地质提供的入靶点止靶点三维坐标数据,计算水平段长,水平段稳斜角及设计方位角;●确定剖面类型,考虑是否需要第一稳斜段,并考虑第一次增斜角的范围;●确定水平井钻井方法及造斜率,选择合适的靶前位移;●初步计算井身剖面分段数据,根据水平井剖面设计中可供选择的五个基本参数(即造斜点,第一稳斜角,第一稳斜段长度及第二造斜率),选择其中的任意三个,求出其它两个参数后,再进行井身剖面分段数据计算;●对初选剖面进行摩阻、扭矩计算分析,通过调整设计的基本参数,选取摩阻及扭矩最小的剖面;●根据初定剖面的靶前位移及设计方位角,计算出井口坐标,并到施工现场落实井位;●复测井口坐标,对设计方位角及剖面数据进行微调,完成剖面设计。
2、水平井剖面设计的原理和方法2.1 水平段的数据计算假设水平段入靶点为A 点,止靶点为B 点,X 为南北坐标(纵标),Y 为东西坐标(横标),A 点垂深为H a ,B 点垂深为H b (以转盘面为基准),地质提供的三维坐标可表示为A 点坐标(X a ,Y b ,H a ),B 点坐标(X b ,Y b ,H b )●水平段垂深()的计算H ∆ =H b 一H aH ∆若>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
油藏程—完井方法H ∆︒90max α若=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
井身结构—井笛剖面—钻具组合H ∆︒=90max α若>0,说明水平段井斜角。
地面情况(钻机)H ∆︒90max α●水平段平增(〉的计算S ∆ ()()22a b a b Y Y X X S -+-=∆●水平段井斜角的计算max α (90max S H atn ∆∆-︒=α●水平段长的计算L ∆ max sin αSL ∆=∆●设计方位角的计算ab a b X X X Y Y Y -=∆-=∆,2.2 增斜段的考虑因素、设计方法、数据计算增斜率的确定,首先应根据油藏特性及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水平井的类型,通常选长半径水平井,造斜率应小于6°/300m ;若选中半径水平井,选斜率应大于6°/300m ;其次,造斜率的大小要考虑现有造斜工具的能力,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进行调节;第三,造斜率的大小应考虑地面因素的影响,当地面条件决定了靶前位移较大时,则选用较低的造斜率,相反,则选用较高的造斜率;第四,在没有其它条件限制时,在现有工具造斜率的范围内,尽可能选用较高的造斜率,根据水平井摩阻与扭矩分析计算,在长、中半径水平井中,造斜率越高则摩阻及扭矩越小。
2.3 稳斜段设计方法,考虑因素及数据计算●设计稳斜段的目的设计稳斜段的目的,首先是在现有工具造斜率不稳定的情况下,设计稳斜段以便用来调节井眼轨迹,若施工中第一造斜段造斜率大于设计造斜率,则可通过适当延长稳斜段来解决,反之,若第一增斜段造斜率小于设计造斜率,则可通过适当缩短稳斜段,增加第一增斜段长度,稳斜段存在也能比较灵活的调整进入靶点的垂深及水平位移,同时为调整井斜角及方位角提供井段,实现水平井的矢量入靶,其次是在有明显标准层的情况下,尤其对于中半径水平探井设计稳斜段以便有转盘钻钻进,探明标准层的位置,调节入靶垂深,在次,在复杂地层设计稳斜段,包括易发生事故或可钻性较差,机械钻速比较慢的地层,用转盘钻钻过这段复杂地层减少井下复杂事故发生,为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一般将转盘钻按排在这一段,实践表明,这样效益十分明显。
●稳斜角大小的确定实践表明,稳斜角一般选在40一75°,这样的目的主要有:第一,若此时井斜角,方位角不合适,或者实钻井眼轨迹与设计轨迹偏离较大时,有较大余地进行调节,第二,稳斜段在垂深且尽量接近标准层,便于采用较大钻压和排量,利于岩屑的携带。
●稳斜段长度的确定稳斜段长度的大小主要受下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受地面条件的影响,靶前位移很大时,应适当增加稳斜段的长度,反之减小。
第二,受地下复杂情况的影响,若需用转盘钻钻过这段地层,复杂地层越厚所需要的稳斜段也就越长。
第三,数据分析的影响,稳斜段的最少井段应保证能进行两个测点的测斜,因为只有知道两点的数据后,才能确定本趟钻具组合所用钻井参数是否合适,一般稳斜段应不低于25m。
●造斜点确定造斜点的确定本着由下而上的原则进行,同时还要考虑造斜点应避开复杂地层。
●靶前位移的初定靶前位移的初定依据是根据剖面类型及稳斜段的确定原则来定,并结合实际造斜工具选定造斜率。
●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的原则主要是根据油藏情况及工艺要求,确定完井方法,完井套管尺寸及相应的井眼尺寸;然后根据由内到外的原则,按地质情况,在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井身结构,减少套管层次,提高钻井速度,节约钻井成本。
在确定技术套管的尺寸和下深时,应考虑封固造斜段至适当的井斜角,防止发生复杂情况,所设计套管的强度应安全经济,能保证高造斜率情况下套管的顺利下入,以上设计时应考虑所用钻机及设备的自身能力。
第二节水平井的剖面设计要求与类型水平钻井技术与常规定向钻井技术最为不同的两个特点是使用的造斜钻具及其特别的剖面设计。
造斜井段的剖面设计几乎与选择最好的定向钻井承包公司一样重要。
单位井身长度的成本最低时,水平井的长度为最佳长度。
水平井在机械方面的限制主要是钻井设备和钻柱的抗扭和抗拉力的能力。
为了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长度,必须使扭矩和上提拉力为最小,但是由于钻具在井眼内的弯曲和重力决定着水平井的扭矩和上提拉力,因此,最佳设计要求选择使用在钻井作业时不会弯曲的尽可能轻的钻具。
1、剖面设计要求可行的最简单造斜曲线是从造斜点井斜接近零度时开始,以单一连续的弧钻进到90°井斜的单一均匀曲线。
如果马达造斜钻具增斜特性的变化小于水平目标区的容许误差,那么这一设计便是最佳设计。
但是,大多数马达造斜钻具增斜特性的变化和误差都大大地超过水平目标区的允许误差。
为了补偿这些变化和误差,就有必要在造斜井段设计增加一段调节用的斜直井段。
设计造斜曲线首先要确定水平目标区。
为了解决气锥和(或)水锥的水平井,以距油—气和(或)油—水界面一定距离的垂直深度为目标区钻一真正的水平井效果可能最好。
对这一类目标区,设计井斜角为90°。
多数普通类型的水平目标区要贯穿油藏的某一特定构造位置。
对解决锥的应用,这一位置可能是油藏的底部或者顶部,也可能是保证从该深度开始通过水压裂缝与油藏完全相通的一个特定位置。
“水平”目标区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是水平的,而是要求沿此构造位置钻进的井眼轨迹。
按照水平井段靶区设计的不同要求,水平井段分为以下几类:●倾斜靶区剖面;●垂直靶区剖面;●蛇形剖面;●构造位置靶区剖面。
造斜曲线的设计要使作业者不需要通过大量的倒换钻具便能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钻达目标区。
造斜曲线设计必须考虑到以下问题:●避开复杂地层造斜;●曲线末端即造斜结束时的位移最小;●造斜井段的长度最短;●有一个调整井段以应付不理想造斜率的情况;●利用造斜井段的构造标记确定最终目标区的深度;●在目标区的容限之内;●轨迹要能够保证完成全部水平井段的钻进;●必须是允许使用所有必需的采油工具和设备的可完成井眼。
某一些特定水平井的最佳造斜率取决于钻到目标区所需要的方向控制能力,以及避开在复杂地层造斜的造斜井段高度。
便如,水平目标区之上300m 的位置为一复杂地层,这时大概应考虑把造斜点选择在该地层之下,用余下的高度来确定所需要的造斜率。
如果只考虑造斜井段的钻进,那么最佳井眼曲率是可以达到的最高曲率,由于井眼曲率还影响着所有的后续作业,所以需要对高曲率的优点和其对以后作业的影响做出平衡。
如果计划对整个水平井段进行控制,尽采用可能达到最大造斜率。
采用地面驱动的方法钻水平井段时,应把井眼的曲率限制在钻柱的曲率限制值之内。
另一种考虑是采用不限制完井时选择采油工具和将来采注作业的井眼曲率。
2、水平剖面设计类型剖面设计基本上是简单的几何计算。
造斜曲率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剖面类型:●单曲率—斜直剖面的设计单曲率—斜直剖面是最老、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斜曲线,这类剖面的特点是,整个曲线由三段组成,造斜由上、下两个造斜率相同的造斜井段完成,中间为斜直的稳斜井段。
这一造斜曲线的设计基础是:以工程计划中计划使用的造斜钻具的最小预计造斜率和最短斜直井段来选择造斜点和计划的造斜曲线末端的位置。
在设计中使用造斜钻具可能的最小造斜率是关键。
这样就要求造斜钻具先前已在类似地层使用过,如果是在邻近地区使用过则更理想。
●变曲率一斜直剖面变曲率一斜直造斜曲线的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控制目标的垂直深度。
变曲率一斜直造斜曲线的设计方法是用上部造斜井段确定的马达造斜钻具组合的实际造斜能力,但是并不根据这一造斜率,而是利用比实际造斜率要低的预计造斜率来选择下部造斜井段的造斜点。
这种设计最适用于以构造位置为目标的水平井。
尤其是构造位置是靠地层的顶层来确定,而这个顶层是在下部造斜曲率井段内,这类水平井采用这种方法设计是最有用。
理想造斜曲率剖面设计理想造斜曲率剖面就是没有斜直井段的弯曲率造斜剖面。
钻这种剖面的水平井,可以使用单斜式的造斜马达,除非由于钻头寿命的限制。
这种设计虽然费用最低,但它要求单斜式造斜马达的的性能变化范围要小于下部造斜曲率井段所固有的变化。
这种方法也许是将来采用的或者可以作为在该地区的第三口水平井所使用的设计。
第三节水平井双增形轨道设计水平井双增形轨道设计是中、长半径水平井最常用的设计轨道。
卡尔森等人提出了设计双增轨道的平行切线法。
本文在肯定卡文的思路和方法的同时,指出卡文中计算切线段井斜角的公式的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
同时还进一步指出了平行切线法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了设计双增轨道的最优进入法,可使进入点与窗口中心重合,同时给出了计算公式和算例。
水平井轨道的基本形状有两类,一类是单增轨道,由“直-增一平”三段组成,增斜段有圆弧形(恒曲率)的,也有悬链线等(变曲率)形状的。
另一类是双增轨道,由“直一增一稳一增一平”五段组成,两次增斜段都是圆弧形。
单增轨道多用于对目标层位和造斜率掌握较准确的情况下。
双增轨道则多用于地质不确定性较高和对造斜率预计不准确的情况下。
单增轨道较易设计,双增轨道的设计则较难,而且目前大量钻进的中、长半径水平井多采用双增轨道。
本文主要论述双增轨道的设计问题。
1、双增轨道的设计条件和要求双增轨道设计需要给定有关目标区、直井段和造斜率等条件及要求。
1.1目标区条件水平井钻进的目标是在目的层内划出的一个目标区(如图2-1所示),形状为具有一定长、宽、高的立方体,其长度方向与铅垂方向有一定夹角,该夹角大小取决于目的层的地层倾角。
井眼进入目标区的一端,称为目标窗口(图1中的左端),进入窗口的一点称为进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