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主要开发指标计算

合集下载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解释(1)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解释(1)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一、采油和含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1、采油速度(用核实产量算):年采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它表示每年有多大一部分地质储量被采到地面上来,它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量/地质储量×100%折算年产量=(月实际产量/该月日历天数)×365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采油(液)强度=日产油(液)量/油井油层有效厚度(m3/d.m)水油比=日产水量(t)/日产油量(t)无因次2、采出程度(用核实产量算):是指一个油田任何时间内累积产油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代表一个油田储量资源总的采出情况,用以检查各阶段采收率完成效果。

采出程度=截止到某一时间的累计产油量/地质储量×100%或采出程度=采油量/地质储量×100%3、产油(液)指数:指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液)量,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

产油(液)指数=日产油量/生产压差4、产油(液)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产油(液)强度=日产油量/射开有效厚度5、含水率(综合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之比叫含水率,亦叫含水百分数含水率=日产水量/日产液量×100%综合(平均)含水=总日产水量/总日产液量×100%年(平均)含水=年产水量/年产液量×100%6、含水上升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油井含水率或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值。

可按月、季、年计算,分别叫月含水上升速度、季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速度=阶段末综合含水-阶段初综合含水。

某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

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12。

年含水上升速度=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12。

或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值(%)/12(月)或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综合含水-上年12月综合含水。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
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界定合理
12、采油速度
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已动用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VD

qoa N
100
13、采油强度
油井单位有效厚度油层的日采油量。
采油强度=油井日产油量/该井油层有效厚度
在油田开发中,为保持开发层系内部各层均衡开采,要求不
同井、层的采油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原则是:使大多数油
2. 中含水期(20%≤含水率<60%):该阶段主力油层普遍见 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主力油层产量递减。在这一 阶段要控制含水上升,做好平面调整,层间接替工作。开展层系、井 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研究,对于注采系统不适应和非主力油层动用 状况差的区块开展注采系统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 程度,实现油田的稳产。
吸水剖面的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点测水井流量 法、水井连续流量计法和井温法等。
36、地层压力
地层空隙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又称为储层压力。如果流体 为原油,则称为油层压力或油藏压力;如果为天然气,则称为气层 压力或气藏压力。油气藏投入开发前,各处地层压力相等,称为原 始地层压力。投入开发后,各处地层压力发生变化,且于注采状况 有关,称为目前地层压力。
RK

NP NR
100
19、采收率
在现有技术、经济政策条件下,标定的可采储量占原 始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注水开发中高渗透率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 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 低渗透率、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 特低渗透率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10×10-3μ m2)采 收率不低于20%。 厚层普通稠油油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5%;其他稠油油 藏吞吐采收率不低于20%。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概念

油田开发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概念

一产量1 月产油(液)量日产油(液)能力= -----------------------------------------(吨/日)当月实际生产天数---------------------------------------------------------------------------------------例:某月月产油73950吨,当月实际生产天数为27.6天73950日产油能力=------------------= 2679 吨/日27.62 油井月产油(液)量日产油(液)水平= ----------------------------- (吨/日)当月日历天数---------------------------------------------------------------------------------------例:某月月产油73950吨,当月日历天数为30天73950日产油水平=------------------= 2465 吨/日303 累积产气量累积油气比=------------------------(m3/吨)累积产油量---------------------------------------------------------------------------------------4 采油速度a 当年核实采油量实际采油速度=------------------------- *100%当年动用地质储量---------------------------------------------------------------------------------------b当月日产油水平*365天折算采油速度=----------------------------------*100%当年动用地质储量---------------------------------------------------------------------------------------c 当年核实产油量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100%当年动用地质储量的可采储量---------------------------------------------------------------------------------------d 当年年产油量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00%上年末剩余可采储量---------------------------------------------------------------------------------------例:93年可采储量1278万吨,累积产油569.1万吨,剩余可采储量708.9万吨,94年年产油81.5万吨,81.594年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00%1278-569.1---------------------------------------------------------------------------------------5 采出程度累积采油量a 地质储量采出程度=----------------------------*100%当年动用地质储量---------------------------------------------------------------------------------------累积采油量b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100%当年动用可采地质储量---------------------------------------------------------------------------------------6 采收率累积产油量a 采收率=-------------------*100%地质储量---------------------------------------------------------------------------------------无水期累积产油量b 无水采收率= ---------------------------*100%地质储量---------------------------------------------------------------------------------------当年产液量7 可采储量采液速度=-------------------------------*100%当年底动用可采储量---------------------------------------------------------------------------------------8 日产量采油指数=----------------(吨/日.Mpa)生产压差生产压差....= 目前地层压力-流动压力原始地层压力......= 未开发油层中部深度压力目前地层压力......= 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回升,待压力稳定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在油田开发中地层压力高低反映地层能力大小。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

评价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指标的计算(一)、见水井开井数:指已确定见水的油井中,当月生产出水的井,堵水后生产不出水的井不算在内。

(二)、产水量:表示油田出水的多少。

包括日产水量和累计产水量。

年核实水量为当年各月核实水量之和;核实累积产水量:为历年核实水量之和。

-计量综合误差)(井口产水量核实月产水量1⨯=(三)、综合含水率:表示油田出水或水淹程度。

(四)、水油比:从地下采出一吨油同时要采出多少水。

它同含水率一样,也是表示油田出水程度的一个指标。

(五)、含水上升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六)、含水上升速度: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率上升的多少,这个数值叫做含水上升的月(或季、年)速度。

当油田中油井见水之后,含水将随油田采出程度的增大而不断上升,含水上升速度和含水上升率就是表示油田含水上升快慢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注入量:是单位时间内往油层注入的水量。

注入量的多少表示注水的快慢程度。

包括日注入量、月注入量、年注入量和累计注入量。

12(八)注入速度(十)注采比:注入剂所占的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

包括月注采比和累计注采比。

注采比是油田生产中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用它来衡量地下能量补充程度和地下亏空弥补程度。

注采比、油层压力变化和含水上升速度等指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合理控制注采比是油田开发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十一)、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和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就能保证油层始维持一定的压力。

(十二)地下亏空:注入剂的体积少于采出剂的地下体积,叫地下亏空。

是注采不平衡的表现。

(十三)累积亏空体积:指累计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差。

(十四)注水利用率用注水利用率衡量油田的注水效果。

注水初期的油田不含水,注入1立方米的水就推出1立方米的油。

注水利率就是指注入水中有多少留在地下起着驱油作用。

注水利用率随注水开发油田的生产时间加长而不断下降。

油田开发指标

油田开发指标
注入水体积 注 采 比 原油体积系数 采油量 产出水体积 原油相对密度 301.3 104 0.998 1 . 31 22.9 104 266.95 104 0.86
9、注采平衡
指进入油层流体的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的 地下体积相等。
10、地下亏空
注入剂的地下体积小于采出物的地下体积,叫地下 亏空。
9、采出程度
指油田在某时期的累计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 比值的百分数。 采出程度=(累积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100%
例: 某油田地质储量为 5700×104t ,开发到 2000 年, 累积采油
268×104t,2001年产量60×104t,到2002年采油85.5×104t。试计算: ①2002年的采油速度; ②到2002年底的采出程度; ③2003年按2.2%采油速度生产到年底的产油量; ④截止到2003年该油田累积采油量; ⑤到2003年底的采出程度。
1、油井综合含水率
指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的百分比,用fw表
示。
fw= qw/( qo+ qw )×100%
式中:fw——油井综合含水率,%; qw——日产水量,吨/日; qo——日产油量,吨/日。
2、含水上升速度
指每月(或每季、每年)含水上升了百分之几, 相应地叫做月(或季、年)含水上升速度。
年产油量 85.5 104 1)2002 年采油速度 100% 100% 1.5% 4 地质储量 5700 10 268 60 85.5 104 413.5 2)到2002 年底的采出程度 100 % 100% 7.25% 4 5700 10 5700 3)预计2003 年产油量 地质储量 采油速度 5700 104 2.2% 125.4 104 t 4)累积采油量 268 60 85.5 125.4 104 538.9 104 t 538.9 104 5)到2003 年底的采出程度 100% 9.45% 4 570010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指标定义计算方法1. 采收率(Recovery Factor)采收率是指油藏或油田从勘探和开发阶段到停产时的期间,所产出的可采石油占原始可采储量的比例。

采收率是油田可开发资源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油田的生产能力和储量利用程度。

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采出的石油量除以原始可采储量。

2. 产能(Production Capacity)产能是指油田所能提供的石油或天然气年产量的最高限度。

产能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一般以年为单位)。

产能是评估油田生产效益的指标,它可以用来判断油田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生产多少资源。

3. 产量(Production Rate)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油田产生的石油或天然气量。

产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实际产出的石油量除以生产周期中的时间。

产量是评估油田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用来确定油田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状况,以协助进行生产计划和调整。

4. 综合资费(Overall Production Cost)综合资费是指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

综合资费的计算方法是将从勘探、开发到停产的所有费用总和除以总产量。

综合资费是评估油田开发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油田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复杂度指数是衡量油田开发的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的指标。

它考虑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和工程要求,包括地质、岩石性质、工艺流程等因素。

复杂度指数可以通过综合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和评分来计算,从而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难度和挑战。

综上所述,油田开发指标是用于描述和评估油田开发情况的重要工具。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油田的开发效益、生产能力和经济可行性,为油田规划、生产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计算采收率、产能、产量、综合资费和复杂度指数等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油田开发的情况,提高油田的开发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油水井动态分析——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计算

油水井动态分析——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计算

%。
它是衡量油田采液速度快慢的指标。
年产液量(吨) 动用地质储量
年采液速度=
¬100%
7
三、采出程度 1、概 念
采出程度是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
比值的百分数,参数符号R,单位%。
它反应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 代表采收率的符号是ER。
三、采出程度 2、分 类
计算某阶段采出程度用的采油量是某一阶 段的采油量(如低、中、高含水期的采出程 度),无水采油期的采出程度叫无水采收率。 用目前累积采油量计算的采出程度叫目前 采出程度。
例:已知1987年12月综合含水60.6%,
1988年12月综合含水66.6%,1988年采油
速度2.00%,求1988年含水上升率。
100(0.666-0.606) 2.00
1988年含水上升率(%)=
=3(%) 6
二、采液速度
年采液速度是年产液量与动用地质储量 比值的百分数,参数符号ν
l,单位
①、1988年含水上升率=
0.3%¬12 1.2%
=3.0
②、1987年12月综合含水=50.0%-0.3%¬12=46.4% ③ 、该井地质储量= 120000 0.20¬10000 =600(万吨)
4、注采平衡
注采平衡
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的地下 体积相等叫注采平衡,在这种 情况下,就能保证油层始终维 持一定的压力,油层供液能力 旺盛。
讲课内容安排
• • • • 常规指标 有关水的指标 压力方面的指标 稠油热采开发指标
含水上 升速度
2、含水上升率和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速度
是指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 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年含水上升值(%) 12(月)
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

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方法

采油速度
=年产油/地质储量=2/120*100=1.67%
采出程度
=累积产油量/地质储量=30/120*100=25%
采收率
=可采储量/地质储量=45/120*100=37.5%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油田年产油量占剩余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例题:
某油藏地质储量120万吨,年产油2万吨,累积产油量30万吨, 当前标定可采储量45万吨,计算该油藏的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年产油/(可采储量-累积产油量) =2/(45-30)*100=13.3%
注水开发油田井组某单层已被水淹的面积与井组所控制的面积之比没有新井投产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即在扣除新井及各种增产措施产量之后的阶段产油量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再与上阶段采油量之自然递减率上阶段末标定水平x阶段生产天数阶段老井自然产量上阶段末标定水平x阶段生产天开发指标的计算 二、抽油机井管理指标的计算 三、电泵井管理指标的计算 四、螺杆泵井管理指标的计算
(上年产油量-当年产油 量) 100 % 上年产油量
总递减率=
采收率:
对于一个油田来讲,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称为采收率。
采收率=可采储量/地质储量
采收率的高低除受油层条件、流体性质等客观条 件的影响之外,还与工艺技术水平及开发投入有关。
地层系数:
油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Kh),它反 映油层物性的好坏,Kh越大,油层物性越好,出油能力 和吸水能力越大。
Q 0 Q t D 100 % Q 0
指没有新井投产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即在扣除新 井及各种措施产量之后的阶段采油量与上阶段采油量之差,再与上阶段 采油量之比,称为自然递减率。 通常计算的自然递减率需要折算成年自然递减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油量:日产油量;年产油量.
表示油田实际产量地大小,有日产油量、月产油量、年产油量等.
日产油(液)水平:指月产油(液)与当月日历天数地比值,.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地指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日产油(液能)力:指月产油(液)量与实际生产天数地比值,.
平均单井日产油(液)水平:指油田日产油(液)水平与当月油井开井数地比值.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一天以上并有一定油气产量地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折算年产油量=日产油量*或=月产油量*
、含水率.
含水率:指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地比值.
包括单井含水率、综合含水率、见水井平均含水率等
、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地地质储量地含水上升百分数(公式推导).
含水上升速度: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幅度.
、采油(液)速度、采出程度.
采油(液)速度:指所产油(液)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
折算采油速度:用于计算当月地采油速度,是衡量当月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当月平均日产油水平*)动用地质储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出程度:是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反映油田储量地采出情况.
、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所增加地日产(液、水)油量.表示油井生产能力地大小.=日产油量(静压流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
: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
、比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地日产油(液、水)量.表示每米有效厚度地日产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地日产油量.
、产量递减,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
产量递减:指单位时间地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百分数.其大小反映了油田稳产形势地好坏.
递减幅度:是表示油田产量下降速度地一个指标,指下一阶段产量与上一阶段产量相比地百分数.如下月产量与上月产量之比叫月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月未地日产量与上月未地日产量相比叫日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年年产量与上年年产量之比叫年产量递减幅度.=*,式中:递减幅度;: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综合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采取增产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
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递减率大说明产量下降快. 、综合生产油气比
综合生产油气比:指每采出吨原油伴随产生出地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月产气量(方)月产油量(吨).月产气量不包括气井地产气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油计量系统误差
原油计量系统误差:指井口产油量与核实产量之差与井口产量之比.
、注水量:
单位时间内往油层中注入水量地多少,有日注水量、月注水量、年注水量、累注量等.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地日注水量.
、注采比
注采比:指注主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在下体积之比,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分为月注采比、累积注采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注采比=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
、地下亏空
地下亏空: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亏空=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
、吸水指数:
单位压差下地日注水量=日注水量(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
、地层系数:油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地积.
、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地比值.
、流度:有效渗透率与地下流体粘度地比值.
、流度比:不同流体地流度比值
、油水粘度比:地下原油粘度与水地粘度地比值.
、水驱指数:指每采出吨油在地下地存水量,指数越大表示采出吨油需要地注水量越多.=(累注水量累产水量)累产油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存水率:保存在地下地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地比值.
=(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
、水淹厚度系数: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地百分数.它表示油层在纵向上水淹程度,其大小反映驱油状况地好坏,层内矛盾地大小.=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扫油面积:注水开发时,井组某单层被水淹地面积与井组控制地该层面积地比值.
、单层突井系数:多油层井内渗透率最高地油层地渗透率与全井射开厚度地权衡平均渗透率地比值,它反映层间矛盾地大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水驱油效率:被水淹层体积内采出地油量与原始含油量地比值,表示水洗油地程度.
、平面突进系数: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地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反映平面渗透性地差异.越大则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越小,最终采收率也越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

、导压系数:指单位时间内压力传过地面积.越大说明岩石和流体地压缩性越小,压力传导越快. 、原始地层压力:
油田开发前,整个油藏处于均衡受压状态,油层各处地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
=**ρ=油层中深*水地密度.
:原始地层压力;:油层中部深度,;ρ:井内液体相对密度;:比例系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静压与流压
油层开采一段时间后,关井恢复,当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所测得地压力叫静压;油井生产过程中测得地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压差:
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差
生产压差:静压(目前地层压力)-流压
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原始饱和压力之差,表示地层原油是否在地层中脱气.
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之差,表示原油是否在井底脱气.
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