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生物药行业2020年市场发展总结

场快速增长。
生物药长效技术分类
修饰方法
长效原理 及优势
化学修饰
生物修饰
其他
聚乙二醇
脂肪酸
构建突变体
融合蛋白
糖基化
微球/脂质体等
1)通过长链PEG增大分 1 ) 增 加 蛋 白 质 将 蛋 白 分 子 一 个 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的编 通过蛋白质表面 药 物 分 散 或 被 吸
子表观半径,降低肾清除 与
位
生物药集采箭在弦上,关注胰岛素以及单抗类生物类似药。类比化学仿制药集采前后的市场竞争 格局,我们认为生物药带量采购将改变目前竞争格局,降价意愿、生产成本、供应能力将成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上市时间带来的先发优势将不再明显,生物药后进入者有望实现洗牌、获得 市场份额,重点关注品种包括胰岛素以及单抗类生物类似药。
码区连接,由统一调控 的糖链影响蛋白附在高分子聚合
率;2)PEG形成屏障, 血清蛋白的亲和力 点 或 多 个 位 点 进 序列控制构成的基因表 质药物的动力学 物 基 质 中 而 形 成
降低酶解;3)掩盖蛋 从而延长在血液中行 突变。1)改善达产物。通 过 与 受 生物活性、稳定的微小球状实体
白 质表面抗原位点,降循 环的 时 间 ; 2 )蛋白 稳定性;2)体
我国生物药快速发展,逐步与世界前沿水平接轨。21世纪之初,我国批准的1类生物药大部分还 是重组蛋白和疫苗。随着2015年我国一系列新药政策的推出、海内外资本的涌入、人才的大批回 归,生物研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在CAR-T、PD-1抑制剂和双特异性抗体等研究热 点领域逐渐缩小了差距,逐步与世界前沿水平接轨。
2018年销售及增 速(亿美元)
Neulasta 培非格司亭
Amgen 2002
2020-2021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序号
企业简称
融资披露 时间
融资轮次
融资金额
投资方
1 天广实 2020.04 C轮 11.3亿人民币
厚纪资本、弘信资本、朗玛峰创投、亦庄国投、越秀产业基金等
2 迈威生物 2020.04 A轮 19.7亿人民币
拾玉资本、东方富海、正心谷资本、海通开元、方正和生投资等
3 康方生物 2020.04 F轮 1.63亿美元 AIHC Caital、CRF Investment、清池资本、Hudson Bay Caital、汉康医药等
34.99% 34.70% 27.23%
70.96% 63.07%
94.48% 93.80%
2018-2020年上半年融资情况 1.588
1.52
1.31
574
708
523
0.93
357
0.98
273
925
531
2018H1
2018H2
总融资额(亿人民币) 单笔融资额(亿人民币)
515
541
2019H1
国产单抗获批情况 国产单抗药物上市数量增长,逐步进入收获期
随着国内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近年来国内单抗药物研发如火如荼,而且,随着多个明星单抗产品专利 的陆续到期,生物类似物也成为国内单抗研发的热门领域。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产上市单抗药物已达十几种,逐步进入收获期。 2018-2020年上半年国产单抗上市情况
2019年首个国产生物类似物-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物(复宏汉霖)获批上市,国产生物类似
物研究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与此同时,中国生物药行业也正在从发展初期迈入快速发展期。
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A)实施优先审评制度以来,药品的审评审批速度得以加快。 有
2020医药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年医药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0年目录2020年医药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1)1.行业定义及分类 (3)2.行业概况及现状 (4)3.政策及环境 (5)4.竞争分析 (7)5.市场分析 (10)6.发展趋势 (11)7.重点企业 (13)1.行业定义及分类一、行业定义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
药物按来源分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
医药也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减少痛苦,增进健康,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行业分类医药行业从运营情况来看,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类;其中医药工业可分为七大子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化学制剂制造业、生物制剂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卫生材料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中药饮片制造业。
2.行业概况及现状通过对医药市场分析得知受益于人类健康意识的加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以及医药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近些年来,全球医药行业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医疗支出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制药工业的发展,新的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医药产品层出不穷,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我国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将继续驱动我国医药市场规模的增长。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称,到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2.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
预计到2050 年,60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31%。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资本市场迅猛发展,医药工业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整体利润水平平稳增长,国内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2020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20年11月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 (4)1、行业管理部门及管理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医药制造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 (4)(2)医药制造业相关主要政策 (7)二、行业发展情况 (9)1、医药行业概览 (9)2、中国生物药行业 (11)(1)概况 (11)(2)市场规模 (11)3、中国化学药行业 (12)(1)概况 (12)(2)市场规模 (12)三、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3)1、行业经营模式 (13)2、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14)(1)周期性 (14)(2)区域性 (14)(3)季节性 (15)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1、有利因素 (15)(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5)(2)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不断提升 (16)(3)人口结构的变化 (16)(4)科研人才的持续引进与资本投入的不断加大 (17)2、不利因素 (17)(1)结构性问题明显,行业集中度较低 (17)(2)药企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18)(3)国家环保监管要求提升,企业环保成本上升 (18)五、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19)1、政策壁垒 (19)2、技术壁垒 (20)3、资金壁垒 (20)4、知识产权保护壁垒 (21)5、品牌壁垒 (21)6、销售渠道壁垒 (22)六、行业竞争情况和主要企业简况 (22)1、行业主要企业 (22)(1)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2)(2)山东未名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3)(3)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4)法国益普生集团(IpsenPharma) (23)(5)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23)(6)江西恒康药业有限公司 (24)2、苏肽生市场竞争情况 (24)3、舒泰清市场竞争情况 (26)一、行业管理体制及政策法规1、行业管理部门及管理体制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医药制造业相关主要法律法规。
2020年【医药】行业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2020年【医药】行业深度调研分析报告2020年3月目录1. 医药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6)1.1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1.2 医药行业结构分析 (7)1.3 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6)1.4 医药行业PEST分析 (8)1.5 医药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10)1.6 医药行业特征分析 (11)2. 医药行业驱动 (12)2.1 市场驱动分析 (12)2.2 人口红利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4)2.3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4)2.4 宏观环境下医药行业的定位 (15)2.5 “十三五”期间医药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5)3. 医药产业发展前景 (16)3.1 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6)3.2 医药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7)3.3 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增长点 (18)3.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8)3.5 医药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9)3.6 医药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0)3.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1)3.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1)3.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2)4. 医药行业竞争分析 (23)4.1 医药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3)4.2 中国医药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5)4.3 中国医药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5)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6)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7)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7)5. 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9)5.1 基础工作薄弱 (29)5.2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9)5.3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9)5.4 技术相对落后 (29)5.5 隐私安全问题 (30)5.6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30)5.7 管理效率低 (31)5.8 盈利点单一 (32)5.9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2)5.10 法律风险 (32)5.11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3)5.12 人才问题 (33)6. 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35)6.1 未来趋势分析 (35)6.2 宏观机制升级 (37)6.3 服务模式多元化 (37)6.4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37)6.5 社会化特征增强 (38)6.6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38)6.7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38)6.8 呈现集群化分布 (39)6.9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医药"建设 (40)6.10 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40)6.11 个性化定制受宠 (41)6.12 品牌不断强化 (41)6.13 医药+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41)6.14 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42)6.15 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42)7. 主要产品及技术方案 (42)7.1 主要产品 (42)7.2 产品标准 (43)7.3 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43)7.4 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3)7.6 产品工艺流程 (44)8. 医药产业投资分析 (46)8.1 中国医药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46)8.2 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46)8.3 中国医药行业投资风险 (47)8.4 中国医药行业投资收益 (48)(本报告数据、内容来源用于网络,仅作模板参考)导语:全球疫情加速蔓延,考虑三重疫情控制限速步骤,海外诸国预计疫情控制时间仍将显著长于国内,欧洲、美国、印度、日本仍是未来 2-3 个月需要警惕的疫情新震中。
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研究报告

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研究报告一、20M1-5:医药相对优势突出,板块表现优异(一)中观:医药制造业韧性较强,相对优势明显医药制造业收入端承压,但相对优势突出。
受疫情期间停工停产以及医疗机构诊疗量大幅下降的影响,2020Q1 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为 5019 亿元,累计同比下降8.9%,但仍好于整体工业制造业的水平(累计同比下降10.2%)。
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复工复产以及医院诊疗量回升,医药制造业的收入有望恢复,全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在 28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020Q1 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总营收为 3841 亿元,同比增速下滑7.8%,但表现好于整体医药制造业水平和大部分行业,体现了医药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二)终端:药店基层渠道占比提升,医院用药结构优化,医保控费压力持续今年以来,从药品不同终端来看,药店和基层渠道占比持续提升,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并且由于医保基金暂缓征收,医保基金收入端下滑较大,医保局提高医保基金支出效率的诉求将愈加强烈,预计后续渠道结构、品种结构变革将持续。
1)药品终端销售:药店/基层渠道占比持续提升药品销售三大终端增速均放缓,零售药店影响相对较小。
据米内网终端市场数据,2019 年国内药品销售额实现 17955 亿元,同比增长 4.8%,相比 2018 全年 6.3%的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在于 2019 年是国家带量采购执行元年。
分不同终端来看,2019 年公立医院实现销售额11951 亿元,同比增长 3.6%(VS 2018 年为5.4%),零售药店实现销售额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7.1%(VS 2018 年为 7.5%),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销售额1808 亿元,同比增长 8.2%(VS 2018 年为 10.2%)。
药店端相对优势愈发明显,基层医疗体量尚小。
2019 年药店端销售额仍实现了 7.1%的同比增长,快于药品全终端 4.8%的整体增速,更是远快于公立医院终端,仅次于体量尚小的基层医疗终端。
2020 年医药行业机会及趋势

2020 年医药行业机会及趋势分析报告2020.07一、新冠疫苗研发多技术路径并行,疫苗企业面临发展新机遇目前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按照 5 种技术路径开展,包括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
多技术路线并行使得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率变高,同时也为疫苗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据世卫组织最新消息,全球已有超过133个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其中15项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8个项目已经注册了临床Ⅱ期试验。
按目前各研发单位已发布的临床数据试验结果来看,国内灭活疫苗项目在阳转率,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而海外的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创新研发项目等也显示出巨大的临床价值与潜力。
二、政策判断:医改持续深入推进,医药行业模式重构2020年3月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意见》,随后医药行业多项具体重磅政策陆续颁发,涵盖药品集采,药品监管,一致性评价和医保支付方式变革等方面,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医药行业进入一个新周期。
预计未来会呈现以下趋势:1) 药品带量采购逐步常态化,集采范围扩大趋势明显2020年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5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
国家药品带量采购自2018年底启动,目前已经完成三轮,包括2018年12月底的“4+7”集采,2019年9月的联盟地区集采和2020年1月的第二批国家集采,从一开始的11个城市,25个品种到第二批集采的全国地区与33个品种,药品带量采购范围逐渐增大,品种逐渐增多,允许中标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配套实施规则与服务也日趋完善,国家药品集采已逐步进入常态化。
国家药品集采逐步进入常态化,药品种类和数量等会进一步增大,且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果:有效地实现了降低药价的目的,使得制药行业优胜劣汰加速,鼓励了药企由低端仿制药向高端仿制药以及创新药研发的转型;同时,其成功的经验向高值耗材领域推广是必然趋势,这对国内器械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具有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有望在集采过程中提升市场份额。
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0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年1月目录1. 生物医药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1.1 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11)1.2 生物医药行业结构分析 (5)1.3 生物医药行业特征分析 (7)1.4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8)1.5 生物医药行业PEST分析 (8)2.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环境 (11)2.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1)2.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1)2.3 宏观环境下生物医药行业的定位 (12)2.4 “十三五”期间生物医药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2)3.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景 (14)3.1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4)3.2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增长点 (5)3.3 生物医药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4)3.4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4)3.5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15)3.6 生物医药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15)3.7 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16)3.8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17)3.9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18)3.10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8)4. 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分析 (20)4.1 生物医药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20)4.2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4.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4.4 初创公司大独角兽领衔 (23)4.5 上市公司双雄深耕多年 (24)4.6 互联网巨头综合优势明显 (25)5. 生物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26)5.1 政策体系不健全 (26)5.2 基础工作薄弱 (26)5.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26)5.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26)5.5 技术相对落后 (27)5.6 隐私安全问题 (27)5.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28)5.8 管理效率低 (29)5.9 盈利点单一 (29)5.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30)5.11 法律风险 (30)5.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30)5.13 人才问题 (31)5.14 产品质量问题 (31)6. 生物医药行业多元化趋势 (32)6.1 宏观机制升级 (32)6.2 服务模式多元化 (32)6.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32)6.4 社会化特征增强 (32)6.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33)6.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33)6.7 呈现集群化分布 (34)6.8 各信息化厂商推动"生物医药"建设 (35)6.9 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35)6.10 个性化定制受宠 (36)6.11 品牌不断强化 (36)6.12 生物医药+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36)6.13 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37)6.14 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37)7. 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分析 (39)7.1 中国生物医药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39)7.2 大项目招商时代已过,精准招商愈发时兴 (39)7.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风险 (40)7.4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资收益 (41)本次报告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生物医药行业过去的发展进行细化研究分析,并专业预测生物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投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