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聚氯乙烯树脂老化白度
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 关键词]聚氯乙烯 ; 热稳定 性 ; 油溶性热稳定剂 ; 老化 白度
[ 摘 要]讨论 了 7 m’聚合釜生产聚氯乙烯时 , 各 种热稳定剂的应用情况及 其对聚氯 乙烯树脂 热稳定性 的影
响, 并 确 定 适 宜 的 热 稳 定 剂 为 某油 溶 性 热稳 定 剂 , 适宜用量为 0 . 0 5 份。
L儿, S o n g t a o , Z HANG L o n g d i ,S HE N Qi n g, ZHANG Y u e f a n g
( S h a n g h a i Ch l o r - Al k a l i C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Co.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1 ,Ch i n a )
t  ̄ S / c m, p H值为 5 . O ~8 . 5 , p ( S i 0 2 ) ≤0 . 2 ag r / L ; 主、 辅 分散剂 , 进 口产 品; 各种热稳定剂 , 具体性能见表 1 。
1 . 2 聚合试 验基 础配 方与 工艺
聚合 试 验 基 础 配 方 : V C M 1 0 0份 , 脱 盐水 1 5 0
树脂 合成或 加工 中必 须加 入热稳 定剂 、 抗 氧剂等 , 以
防止 或减缓 其在 热 加 工 和使 用 过 程 中 的热 降 解 , 从 而提 高 P V C树脂 或 制品 的热稳定 性 。 上 海氯 碱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目前 使 用 E B和 2 4 5 0两种 热稳 定 剂来 提高 P VC树 脂 的热 稳 定 性 。 但是, E B在 环境 温度低 于 0℃时 易结 冰而堵 塞加 料 管道, 2 4 5 0质量 不稳 定 会 影 响 P VC树 脂 的 热稳 定 性 。因此 , 上 海氯 碱 化工 股 份 有 限公 司拟 重 新 选择
聚氯乙烯树脂制造考核试卷

8.聚氯乙烯制品在电气领域的应用主要依赖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能。()
9.聚氯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与加工温度无关。()
10.聚氯乙烯制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聚氯乙烯树脂的悬浮聚合工艺流程,并说明该工艺的优点。
A.纯度
B.分子量
C.热分解温度
D.稳定剂
6.下列哪种添加剂可以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
A.纤维素酯
B.金属皂
C.碳黑
D.邻苯二甲酸酯
7.聚氯乙烯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哪种现象会导致产品性能下降?()
A.塑化
B.热分解
C.冷却
D.混合
8.聚氯乙烯树脂的熔融指数是什么?()
A.反映分子量的指标
B.反映热稳定性的指标
1.聚氯乙烯树脂的分子量越大,其熔融指数越高。()
2.聚氯乙烯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3.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可以通过添加铅盐类稳定剂来提高。()
4.聚氯乙烯制品在储存时不需要考虑湿度的影响。()
5.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流动性可以通过增加增塑剂来改善。()
6.聚氯乙烯制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老化现象。()
C.丙烯酸
D.聚丙烯
2.聚氯乙烯树脂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 PE
B. PVC
C. PP
D. PA
3.下列哪种方法是制备聚氯乙烯树脂的常用工艺?()
A.悬浮聚合
B.溶液聚合
C.乳液聚合
D.熔融聚合
4.聚氯乙烯树脂的颜色通常是什么?()
A.白色
B.黄色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老化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老化研究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高分子、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自身的性能较好,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但是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生产或储存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材料老化,性能降低,造成无法使用。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分子材料产生的老化问题,并探讨防治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一些措施。
标签:高分子材料;老化问题;预防对策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
它是高科技和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其无法避免地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老化现象。
随着高分子材料的种类、用量的增加和极端使用条件的扩大,其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对其老化规律、老化机理和防老化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主要针对其发生老化的原因进行讨论,找出预防老化的相应对策。
一、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一)高分子材料老化的表现1、由于高分子材料品种不同,使用条件各异,因而有不同的老化现象和特征。
对于高分子制品来说,生胶经久贮存时会变硬、变脆或者发粘;高分子薄膜制品(如雨衣、雨布等)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变色,变脆以至破裂;在户外架设的电线、电缆,由于受大气作用会变硬、破裂,以至影响绝缘性;汽车轮胎和飞机轮胎使用日久后会发生龟裂;在实验室中的胶管会变硬或发粘;有些高分子制品还会受到霉菌作用而导致破坏等等。
农用塑料薄膜经过日晒雨淋后发生变色、变脆、透明度下降;航空有机玻璃用久后出现银纹、透明度下降;2、高分子材料老化发生的变化:首先是外观的改变,出现斑点、裂缝、污渍、喷霜、银纹、发粘、粉化、起皱、翘曲、焦烧、收缩、光学颜色的变化以及光学畸变。
其次是使用方面的改变,使用方面的改变又包括物理性能改变,流变性能、溶胀性、溶解性、耐寒性以及耐热、透气透水等性能的变化。
还有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相对伸长率、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应力松驰、剪切强度等性能的变化。
影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因素与优化措施

影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因素与优化措施摘要:聚氯乙烯树脂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同时也是现阶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聚氯乙烯树脂树脂的质量现状,首先介绍了影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影响因素,其次对聚氯乙烯树脂质量优化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控制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因素;优化策略引言随着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占据市场主动权成为各个生产企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质量控制新指标已经出台,成为许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限制发展因素。
为了进一步开发出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生产工艺,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生产稳定性与技术效果,现就影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因素分析介绍如下。
一、原材料影响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因素1.分散剂在整个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分散剂主要扮演着防止颗粒凝结的作用。
根据生产的实际流程设计要求,分散剂一般选择水溶性的有机高分子以及非水溶性的无机粉末。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悬浮聚合技术的有效应用,目前许多企业在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过程中已经开始采取复合分散体系来满足生产是角球。
通过有机、无机材料相互结合的模式,添加少量的活性表面剂,从而在满足基本生产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生产质量。
分散剂、搅拌设备是影响聚合物颗粒度的关键因素,针对一些特定的反应设备而言,搅拌的流程也相对固定,此时分散剂的选择就成为影响最终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关键条件。
根据现阶段市场上分散剂的类型来看,针对聚氯乙烯树脂颗粒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工性能与稳定性等层面,微观上来看,则主要体现在平均粒径、颗粒度的分布以及形态特征分布等方面。
针对悬浮聚合树脂而言,分散剂的选择需要搭配转化率、搅拌频率进行科学选择,从而满足生产的要求。
2.引发剂引发剂对于聚氯乙烯树脂质量的影响主要在于聚合生产过程速率、分子质量以及分布指标等。
树脂黄化原因

树脂黄化原因树脂黄化是指在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中出现透明物质变黄的现象。
树脂黄化会使产品外观发生变化,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树脂黄化的原因。
1.光照:光照是导致树脂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引发树脂中的聚合物链的氧化,从而导致黄化。
尤其是在户外环境中,树脂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越长,黄化的速度就越快。
2.热老化:高温环境下,树脂会发生热老化,导致黄化。
在高温下,聚合物链会发生断裂,释放出引起黄化的物质。
此外,高温也会加速树脂中其他含有黄化物的物质的迁移,加剧黄化的程度。
3.水解:树脂中的分子骨架中的羟基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酸,导致树脂分子结构的破坏,从而引起黄化。
尤其是在高湿度环境中,水解作用更加明显。
4.杂质:树脂中的杂质也是造成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杂质可以来自树脂的原料、添加剂、催化剂等。
其中,过氧化物、金属离子和非饱和的羰基化合物等杂质都会加速树脂的氧化和黄化过程。
5.酸、碱环境:树脂在酸、碱环境中,特别是存在酸、碱溶液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树脂黄化。
这是因为酸、碱能够催化树脂中的氧化反应,从而引发黄化。
6.氯化剂:环氧树脂中含有氯化剂时,可能会产生黄化现象。
氯化剂可以引起环氧树脂中的氯化反应,产生氯化的产物,导致树脂发生黄化。
7.暴露于有害气体和蒸汽:一些有害气体和蒸汽,例如二氧化硫、氨气等,会与树脂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导致树脂发生黄化。
8.沉淀和结晶:树脂中一些成分在长时间闲置或密封不良的情况下,会发生沉淀和结晶现象,进而引起黄化。
综上所述,树脂黄化的原因包括光照、热老化、水解、杂质、酸碱环境、氯化剂、有害气体和蒸汽的暴露,以及沉淀和结晶。
为避免树脂黄化,我们可以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意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加强工艺控制,确保密封和储存条件,以及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和光照下。
同时,也可以采用一些黄化抑制剂,如紫外线吸收剂和抗氧剂等,来延缓树脂黄化的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浅谈聚氯乙烯农膜的老化原因和机理

(1)在高分子聚合过程中所加入的气中的二氧化硫,可能被聚合物或增塑剂所吸收,形成含硫生色团SOOR等。
(3)塑料薄膜中所加入的各种添加剂或颜料。
(二)增塑剂的减少
增塑剂逐步减少的原因有:增塑剂向表面渗出及增塑剂的挥发;雨露对增塑剂的萃取作用;灰尘和烟附着到薄膜表面在增塑剂中的扩散和转移作用;光和热的作用使增塑剂本身变质。
(三)pvc树脂的变质
日光中光和热的作用可使聚氯乙烯分子的主链断裂,从而使塑料的强度降低。此外,聚氯乙烯分子的脱氯化氢(HCl)反应引起分子间的交联,或产生许多分子内双键结构,从而使聚氯乙烯和增塑剂的相容性恶化,也使农膜的物理性能降低。
(四)老化对PVC农膜性能的影响
把厚度为0.1mm的农用PVC进行了室外曝晒试验,并使用三种加速老化试验的耐候计(日光型、杜氏型和紫外线型)作对比,测定辐照前后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伸长率,如图2-2-1所示。
(五)高分子材料光老化的一般机理
阳光中含有紫外线,实验证实,紫外线能促进各种高分子材料降解,因此也就能够促进农用薄膜的老化。
耐候性聚氯乙烯农膜老化原因和机理是什么?
(一)聚氯乙烯农膜的老化现象
农用聚氯乙烯薄膜,暴露在室外,逐渐硬化,失去柔软性而变脆,从而易于破裂。在老化开始时,薄膜上局部地产生褐色斑点,此后这种色斑逐步扩大,使整个薄膜变色而失去透明性,在变色的同时,薄膜强度迅速降低,以致破裂。聚氯乙烯农用薄膜老化变脆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增塑剂减少,其二是树脂的变质。
大多数高分子材料对于285nm光辐躬并没有很强的吸收带,因此,许多近紫外线都会被薄膜反射或透过薄膜,所以纯的高分子材料吸收的光能不多。但实验证实塑料的光老化速度很快,这是由于潜在的生色团的作用。
提高PVC热稳定性的方法

提高PVC热稳定性的方法摘要:PVC树脂以其廉价和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使用,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塑料之一。
近几年来,由于下游加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加工业对于PVC材料的耐热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PVC热稳定性是其在生产及应用中的一项重要特性,它以PVC因热分解而变色及脱盐的数量作为测定标准。
本文总结了提高PVC热稳定性的几种方法,并对PVC树脂热稳定性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其对相关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PVC;热稳定性;方法前言PVC具有高强度、高阻燃性、耐腐蚀性、绝缘性好、成本低等优异的理化性质,是最早被工业化制备的一种新型材料,在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PVC因其自身的分子结构,在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因HCl的脱出而产生热分解,使产品的色泽变深或变色,进而造成机械等性能的降低。
在评估树脂性能时,热稳定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应对其热稳定性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对其生产进行指导,适应下游市场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PVC树脂热稳定性的衡量指标如果PVC树脂自身的耐热性较差,则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耐热性处理。
如果PVC树脂的热稳定性时间有很大波动性,将使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修改工艺配方。
目前,国家对PVC树脂热稳定性没有明确的规定,据悉,在PVC树脂加工行业中,一般认为PVC树脂的热稳定时间(温度180℃)以4min以上为最佳,少于3min,产品的加工就会受到影响[1]。
2PVC树脂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2.1分子链结构PVC在除去盐分后,可以生成分子链结构,结果表明,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PVC结构中存在着分子链的生成。
同时,随着脱盐速率的提高,高分子链中形成共轭双键的几率也随之提高,导致树脂及产品呈暗色。
2.2HClHCl具有催化加快降解的效果,但也会影响变色。
所以,在PVC降解过程中,及时将HCl脱除,有利于PVC树脂的耐热性。
聚氯乙烯树脂注意事项

聚氯乙烯树脂注意事项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用的树脂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电力、交通、医疗等。
然而,在使用聚氯乙烯树脂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聚氯乙烯的加工与成型。
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与成型主要包括塑化、挤出、注塑、挤塑、压延等工艺。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选用适当的塑化剂、稳定剂、增塑剂等辅料,并根据具体的加工工艺控制好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制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其次是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
聚氯乙烯树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遭受高温条件的影响,从而引起降解、变色、气味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聚氯乙烯制品时,必须防止过高温度的暴露,避免长时间高温储存、运输和使用。
第三是聚氯乙烯的耐老化性。
聚氯乙烯树脂容易受到紫外线、氧气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老化变化。
因此,在室外使用聚氯乙烯制品时,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等稳定剂,或采用其他涂层和保护层。
此外,聚氯乙烯的可燃性也需要引起注意。
聚氯乙烯树脂具有一定的可燃性,易燃且能够释放出有毒气体,如氯化氢等。
因此,在使用聚氯乙烯制品时,需要注意防火防爆,避免与明火、高温和火源接触,确保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此外,聚氯乙烯树脂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材料的选择与配比、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
在选择聚氯乙烯树脂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性等因素,并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材料配比。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同时,在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阳光直射、高温高湿等条件的影响,以防止产品受潮变质、老化变色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使用聚氯乙烯树脂时,我们需要注意加工与成型、热稳定性、耐老化性、可燃性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建辉
汪海位 安晓通
赵保东 王小强 雷 琳 李文华 李娴娴 备 注
男 男
男 男 男
本 科 大 专
大 专 大 专 大 专
质量副主任 生产副主任
班 长 工 艺 员 主 操
组 组
组 组 组
员 员
员 员 员
技术负责 现场实施
现场实施 现场实施 现场实施
女 大 专 化 验 员 组 员 化验分析 女 本 科 统 计 员 组 员 数据统计 以上小组成员均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培训学习,取证合格率100%。
91.36
87.34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
本次QC活动虽然未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提高了小组成员 用PDCA循环方法查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中积 累了经验。
2008年6——10月客户使用满意度评价(满分100)
品名 2008年 6月 PVC树脂 顾客满 意率 7月 8月 9月 10月 广州库 96 97 95 96 96 杭州库 97 96 97 95 97 无锡库 95 95 97 97 98 上海库 96 96 96 96 98 河南库 97 98 97 98 97 南京库 97 98 98 98 96
选题理由:
公司质量方 针
科学管理 持续创新 优质服务 顾客满意
公司现状
悬浮法PVC老化白度,直接影响PVC的后 加工工艺和加工制品的性能、色泽、使用 寿命,特别是透明制品的透明度,下游加 工企业对此项指标的要求特别高,所以, 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必将增强公司 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公司产品的老 化白度虽高于国标中规定的 ≥ 74% ,但仍 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聚合车间生产采用DCS自动控制,并且检测技术成熟。 组员具有多年的聚氯乙烯生产经验,技术全面,对聚合、 干燥生产过程掌握全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及改进、完 善生产工艺的能力。
可 行
公司曾检测过日本信 越的PVC产品,在国标中 规定的160℃的温度下, 受热10分钟后,其老化白 度可保持在91%以上 。 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 业竞争力一直是公司全体员 工的工作目标;有去年 QC 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客户对我公司产品质量满意度有所提高 注:以上数据由西部资源物流公司提供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经过对配方的调整和控制参数的 改进,树脂的品质有了大的提高,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质量有了更 高的评价,在同行业中获得好声誉,提高了产品竞争优势,有力 的支持了公司以质取胜的发展战略。
序 号 1 2
自我评价 项目 QC知识 个人能力
安晓通 雷琳 王小强 安晓通 李娴娴
4月24日
非
7
聚合反应温度 偏高 氯乙烯单体转 化率高
现场检查
4月26日
非
8
理论计算 实际检测
汪海位 王小强 赵保东 李文华 汪海位 王小强 李文华 王小强 雷琳
4月30日
9 10
氯乙烯残留、 挥发份高 分散剂用量不 合理
现场检查
氯乙烯残留< 5ppm挥发份< 0.4 孔隙率21-22%, 算术平均粒径 103微米,中值 粒径157微米 安装使用效果良 好,根据技术规 程定期清理更换
压力降
0.05Mpa 0.04Mpa 0.03Mpa 0.02Mpa
转化率
80.8%
Q = VC△T
80.3% 79.8% 79.3%
实施二: 小组成员根据当前的生产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 情况下,于2008年5月24日在小组组长汤建辉的带领下, 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配方。 现聚合使用三种分散剂, 三种分散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各不相同,我们将其分为 三个等级:
5月 4日
非
试验测定
5月 5日 ~10日
11
粉尘进入干燥 系统
现场检查
5月11日
非
制定对策
主要原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地点 负责人 时间
氯乙烯单体 通过调整对 转化率高 比、优选, 确定最佳转 化率
减少不稳定 结构,增加 颗粒内部孔 隙25-35%
降低聚 合反应 压力降
聚合 中控
汪海位 王小强
5月20日
注:以上数据由西部资源物流公司提供
制定目标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 ,确定 本次活动的目标:将聚氯乙烯树脂老化白度提高到91%以 上。
(%) 100 80 60 40 20 0 活动前 目标值
87.34
91.00
将 PVC 树 脂 老 化 白度从 87.34% 提高 到 91%以上
目标可行性分析
月份 PVC树脂产量 (T) 月平均老化 白度(%) 6月
14316.160
7月
8月
9月
10月
平均
13300.000 14171.000 18008.335 17375.915 18737.965
91.18
91.56
91.17
92.23
91.66
91.36
(%) 100 95 90
91.00
85 80 75
广 州 库
96 97 95
杭 州 库
无 上 河 南 锡 海 南 京 库 库 库 库
PVC树 脂
95 96 96 96 96 96 97 97 97 97 96 96 95 97 97
经公司全体员工 的努力奋斗,公司产 品市场满意度达到了 95分以上,但客户集 中反应,使用我公司 生产的PVC树脂加工 透明制品时,制品表 面会出现泛黄,影响 制品透明度、色泽。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树脂表面皮膜连续,调整后表面皮膜减 少,使增塑剂吸收效率提高,传热速率升高。
树脂内部孔隙变化: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树脂粒径分布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0目 120目 160目 粒径分布
调整后树脂粒径分布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粒径分布
3 3
3
1 2
1
3 1
2
2 3
0.56
0.55 0.54
实验9Leabharlann 均值1 均值2 均值3 极差3
0.543 0.553 0. 550 0.010
3
0.550 0.543 0. 553 0.010
2
0.547 0.557 0. 543 0.014
1
0.547 0.553 0. 547 0.006
0.56
从表可以得出选取的最佳复合分散剂配比: A、B、C的 使用最佳配比为5:2:2.8 。确定最佳配方后,再次试验, 对前后树脂的颗粒形态、表面织态、内部孔隙和粒径分 布进行比较:
工艺配方和控制参数确定后,由生产技术 部门将此纳入技术规程《HG/生-TF-016》 加强对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执 行操作规程《HG/生-TF-010》。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车间《PVC- QR- 聚-004》考核细则。
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
从课题的方案分析中得知,提 高树脂的热稳定性还有潜力可挖, 小组打算具备条件时继续研究改进 配方和工艺,并把《提高树脂塑化 性能》定为下一个QC课题。
活动前
★★ ★★ ★
活动后
★★ ★ ★★ ★ ★★
团队 精神 QC知识 实际操 作能力
个人能力
3
4 5
分析问题 的能力
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实际操作 能力
★★ ★
★★ ★ ★ ★
解决问题 的能力
★★ ★ ★★ ★ ★ ★
分析问题 的能力
★★ ★
★★ ★ ★
6
团队精神
★★ ★ ★
★★ ★ ★ ★
巩固措施
树 脂 中 带 有 机 械 杂 质
人 员 操 作 水 平 不 均 衡
针 对 性 培 训 力 度 不 够
要因确认
结合实际情况,从5个方面着手分析出11条末端因素,逐条进 行确认,以判别究竟哪些因素影响到树脂老化白度(见下表)
序 号 1 2 末端因素 针对性培训 力度不够 树脂中带有 机械杂质 验证 方法 现场 考查 取样 观察 确认标准 实际情况 负责人 安晓通 李娴娴 汪海位 李文华 完成日期 4月12日 4月15日 是否 要因 非 非
影响因素 1 2 3 A 6 5 4 B 3 2.5 2 C 3 2.8 2.5
A、B为一次分散剂,C为次分散剂
因素 实验1 实验2
A 1 1
B 1 2
C 1 2 1 2
实验结果 0.54 0.55
实验3
实验4 实验5
1
2 2
3
1 2
3
2 3
3
3 1
0.54
0.56 0.54
实验6
实验7 实验8
2
含铁控制在 1ppm以下 聚合体系含氧 量低于0.3ppm
赵保东 李文华 王小强 李文华
4月21日
非
4月24日
非
6
汽提、干燥工 艺指标偏差
现场检查
工艺指标:塔压 塔压差:9-17Kpa 差:6-30Kpa 风机出口风压: 风机出口风压:55.2-7.2Kpa 10Kpa 聚合反应温度控 制在设定温度 ±0.2℃内 氯乙烯单体转化 率控制在80% 以下 产品氯乙烯残留 正常,挥发份适 当 产品粒径均匀, 内部孔隙均一, (吸油率稳定) 表面光滑 干燥系统安装滤 棉、空气过滤器 聚合反应温度在 设定温度 ±0.2℃内 VCM转化率为 81.3%
查看培训记录 每周各班组组 每周一次 织培训2次 树脂中机械杂 树脂中机械杂 质少于16个 质1~2个
3
氯乙烯单体 偏酸性
取样 分析
PH值5.0-7.0
PH值在5.0-7.0 范围之内
王小强 李文华
4月17日
非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