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文明的实践案例分析

最后一课仿写作文200字小弗郎士走在放学的路上,心想:最后的一堂法语课上完了,我还是没有全掌握法语,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法语。
小弗郎士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真的是气极了,拿起石块向他们扔,只可惜距离太远。
天空飘起了小雨,小弗郎士粻丁纲股蕺噶告拴梗茎心想:唉,老天都在为我们失去国土,不能说法语而感到伤心。
天上飞的鸟也好象在为他们深感可悲。
跑在路上,人们也象这天气,都伤心极了,镇中心举起了德国国旗,法国国旗徐徐迫降。
小弗郎士越想越气愤,朝德国国旗吐了几口口水。
他走到布告牌前撕掉了不允许教法语的命令。
自己拎了一张纸,刻上了:法兰西万岁,德国佬滚蛋!我们就是法国人,我们说道法语。
意外的就是被一名普鲁士兵看到了,把小弗郎士一顿暴打。
不久,这件事在镇上传开了,村民们都把当作英雄。
小弗郎士自己在家里学习法语,不到学校学习德语。
镇内的人们都依然在谈法语,有的人还出席了武装起义部队。
教导德语的学校校长被再加了三个。
小弗郎士不忘自己是法国人,每天早晨都对天空大叫:“法兰西万岁!”然而,这样时常会被普鲁士兵痛打,但他还是坚持着。
终于他参加了起义部队,经过多年奋战,终于把德国人赶走了,人们又恢复了自由。
我爱你了,院子里的花儿们;再别了,院子里的鸟儿们;除了您,敬重的韩麦尔先生,永别了……我边往后望,边用手拭着眼泪。
当我追到大街上的时候,镇内的铁匠华希特这时正和他的徒弟在安顿行李,准备工作逃出这座魔爪下的城市。
那块不吉祥的东西——布告牌,还东站在原地,但是看看它的人却渐渐地露点了,大概不敢咽下它的晦气吧!天阴沉沉的,开始起风了。
画眉依旧就是躺在早晨的那棵大树上,但它的心情看上去似乎就是糟透了。
因为它并没像是早晨那样悠扬地歌唱,而是瞪大双眼,望着路上的每一个行人,也许它就是想要从行人群中找到那个并使大家都不惬意的罪魁祸首。
这眼神,在正义的人们眼里认为,它代表了大家的心里话;但如果就是在像是强盗那样恶魔的人的眼里的话,就可以变为血腥的、可怕的,还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城市绿化案例分析

城市绿化案例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不足。
城市绿化不仅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分析两个不同城市的绿化案例,旨在探讨有效的城市绿化模式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亚洲城市,其城市绿化一直备受瞩目。
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创建绿色花园城市,通过积极的绿化措施,使得城市拥有丰富的绿色植被。
第一,新加坡重视公园和绿地资源的建设。
全市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的公园和绿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例如,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合了湿地公园、花卉展览以及树木园林的绿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亲近的公共空间。
第二,新加坡注重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加坡提倡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鼓励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等方式,提高城市绿化率并改善建筑环境。
这不仅减少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还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
案例二:波特兰的生态城市规划波特兰是美国一个重要的城市,其绿化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波特兰通过生态城市规划,成功地将城市绿化与环境保护融合在一起。
第一,波特兰注重城市绿地的连接。
城市内的河流、公园和绿地被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绿化网络。
这样不仅方便市民进行户外活动,也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并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
第二,波特兰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绿化。
市政府通过推动社区园艺项目和社区花园的建设,鼓励居民参与城市的绿化和环保活动。
这样不仅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还提高了市民的环境意识和自觉性。
案例分析:通过对新加坡和波特兰的绿化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城市绿化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在两个案例中,政府的强力措施和计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需要倡导绿化理念,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一)巴西库里蒂巴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
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
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
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
同时。
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
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
总之。
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
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
这就使得库里蒂巴市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但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市项目。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滨海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引入大量绿化、水系和公园,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使得整个城市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将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并通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完善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
这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使得哥本哈根成为了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同时也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杭州西溪湿地中国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该项目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空间。
西溪湿地规划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湿地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案例四:德国弗莱堡的可再生能源城市德国弗莱堡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城市,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规划和建设,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分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开发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生态问题,许多城市开始采取生态城市规划并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工作,例如中国广州市的花城广场,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园,美国的波特兰市等等。
本文将以这些成功的案例为例,来深入探讨如何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问题。
首先,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基于城市的人口、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为制定和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广州市为例,该市有着较高的人口密度,而建设了许多大型商业区,因此其生态城市规划需要关注交通问题和雨水的收集利用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该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例如建立集中式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修建多层高架路等等,以提高城市的绿化和环境保护质量。
其次,生态城市规划还需要强调可持续性,即确保规划不会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时,要确保大城市的建设不会伤害到原始自然生态。
例如,新加坡的濱海灣花园就是一个成功的生态城市的案例。
该市在建设过程中,将花园的建设与环保方案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环境的措施,例如尽可能少砍树和保护动植物种类。
通过这些措施,该市成功打造出一个将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和人类文化创造完美结合的城市休闲公园。
第三,实施生态城市规划需要高效的团队和管理机制。
因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涉及许多不同方面的问题,例如环保、建设、卫生和绿化等,因此需要高效的团队和管理机制来实现这些工作。
以美国的波特兰市为例,该市采取了一种被称为“格林警察”的环保计划,这个计划成为了整个城市联网的绿色建筑和生态园和绿色交通网的管理流程。
通过这个管理机制,波特兰市成功成为了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之一,其生态城市的建设切实带来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健康的人居环境。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对多个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城市如何进行生态规划和建设,以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
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李海龙引言国外生态城市典型案例分析瑞典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曾是一个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能源危机、空气污浊、水缓解生态环境恶化、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公共政策来推动和污染严重,甚至不能在湖中游泳的工业引导城市发展,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
我国很多城市城市,但经过一系列努力已成为世界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空气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问年被欧洲经济学名的生态城市。
2007 题困扰,也存在看病难、就业难、房价高、环境差、食年被2010人智库评为全球宜居城市,品安全、缺乏特色等问题,亟需转型发展。
在国家可持委员会授予“欧洲绿色之都”称欧洲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各地均提出建设生态城德哥尔摩在能源、交通、资源号。
斯市的发展目标,并在最近几年陆续开始了实质性建设,等领域均有突出表现。
回收利用特别是生态新城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的年在能源方面,该市自上世纪50 特点。
但由于理念、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以来利用电加热系统逐步取代燃煤代系统的标准体系,部分项目存在理念和技术的偏差而受油锅炉为商业和住宅楼宇供热,和燃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
区的居民采用海水制冷系统调部分地为了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主要做法,吸取建筑规范规定所有新建建筑节室温。
其成功经验,本文通过部分国外典型生态城市的研究,平/大使用量一次能源最 100千瓦时分析其建设特征,以期对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推动既有公共建筑的节方米,并大力的用源利用要求60%能改造。
城市能源消费要来自能电量和20%的一次的家庭购买可再生能源。
该是有 12%源产生的电力,独立认证的由可再生能气可用于居民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做饭。
在交通方面,斯德哥尔摩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来实现绿色交通。
首先,在市中心建设功能混合的生态住区来减少出行需求,降低私家车使用;第二,通过改造街道来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建设轨道交通,增加通勤公交运量,使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的步行和自行车道长公里,人均专用自行车道达到4度达到米;第三,在市中心易引起交通拥堵1欧元的通行税,的地区征收每天最高6高了拼车和非机动出行比例;第四,提力鼓励交通工具使用可再生能源,大1图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共交通体系的公共交通利用可再生能源 75%目前产生的北京规划建设| ) 生态城市实践样本(之三话题服务设施,如学校、商店、办公、娱乐图2 英国North West Bicester生态城镇规划图电力、生物燃料和沼气,100%的公共汽车使用可再生能源,9%的私家车采用乙醇、沼气、混合动力电动或超低排放汽车。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分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案例,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挑战。
一、案例一:新加坡樟宜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
该机场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首先,机场建筑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机场周围的绿化带和湿地保护区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起到了净化空气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作用。
此外,机场还开展了严格的废物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哥本哈根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城市建筑采用了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如地热和太阳能,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此外,城市还注重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深圳中国深圳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也是一个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
深圳通过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碳排放的降低。
首先,深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实施了严格的限行措施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
此外,深圳还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通过建设公园和湿地保护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案例四:美国波特兰美国波特兰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城市。
该城市通过多项措施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减少。
首先,波特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城市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减少汽车使用量和交通拥堵。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一种能够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城市。
下面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进行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为了实现杭州与互联网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而打造的生态城市。
它打破传统城市的布局,结合现代科技和生态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设计上,科技城采用环湖式布局,即中心有一个人工湖,四周环绕着不同的功能区块,如商务办公区、人文生活区、科技创新区等。
这种规划方式使城市更加具有景观性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方面,科技城采用了多式联运的交通模式。
除了传统的公交系统和道路网络外,还引入了自行车、电动车及其他非机动交通方式,并建设了便捷的步行通道和人行天桥。
这不仅减少了高污染的机动车辆使用,促进了人们更多地使用环保交通方式,还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科技城还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和景观水体的补给。
此外,科技城还建设了雨水湿地和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和净化,使水体更清澈、湿地更生态。
在建筑设计方面,科技城注重建筑能源的节约和利用。
各个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此外,科技城还注重绿地的建设和植物的保护。
在城市各个角落都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坪,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科技城还建设了生态园区,保护了一些濒危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总体来说,杭州未来科技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自然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城市能够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榜样,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九州模式”的主要经验
1.战略规划引导——1998年制定《新千年计 划》提出了21世纪以循环经济为基调的发展 目标。 2.保障体系健全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有效的政策机制 •强化行政管理,保障政策落实
•开展产、官、学共同研究,建立循环经济 技术支撑体系 3.社会整体推进 •启动生态城事业 •开展多层次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消费 •启动生态城事业
2 规划时段
规划基准年:2012年
{ 2个阶段
近期:2012-2014年(生态区的启动建成)
远期:2014-2017年(生态区的完成与完善)
3 指标体系
北京市生态建设指标达标对照表
类 别
序 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基准值 (2011 达标状况 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 经济发达地区
元/人
≥33000 75943 发达地区
3
规划基本思路
4
指标体系
5
生态功能分区
6
专项规划
1 规划对象和范围
北京市共辖14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乡镇级区划数为317个,共有135 个街道办事处和182个乡镇。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千米,建成 区面积1289.3平方千米(中国城市第1名)。山地面积10,317.5平方公里, 平原面积6,390.3平千米。
图1 弗莱堡地理位置
图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弗莱堡城市景观风貌
绿色 之都
低碳发展 丽瑟 历程 菲尔德新区
旋转 别墅
绿色之都
弗莱堡是一座科学和文化之城
具有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 研究利用太阳能制冷、制热、发电 研究高效利用太阳能建筑
有强烈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市民
医学、生物工程和环保 事业是该城市的主要产业
低碳发展历程
目录
01 德国弗莱堡 02 日本北九州 03 北京 04 厦门
01
“绿色之都”— 德国弗莱堡
德国 弗莱堡
弗莱堡,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reisgau地区的一座城市。弗莱堡的瓦邦 社区是德国最“绿”小区,实现“无车生活”。弗莱堡拥有林地5138公 顷,占市辖区总面积的43%,属德国拥有最多林地的城市之一。除此之 外,弗莱堡是世界闻名的太阳能之城,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利 用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太阳能研究所、太阳能企业、供货商和服务部 门一体化的太阳能经济网络。
经济欠发达地区
≥25000
年人均财政收入
2 经济发达地区
元/人
≥5000 3810 欠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3800
经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济 3 经济发达地区 发 经济欠发达地区
元/人
≥11000 13262 发达地区 ≥8000
展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4 经济发达地区
≥24000 29073 发达地区
旋转别墅
• 该建筑根据太阳的方向旋转,夏季 墙体转向南,冬季玻璃窗朝南,以 减少采暖和空调能耗;
• 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电板,自动跟 踪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最大限 度利用太阳能
• “旋转别墅”不设停车位,居民骑自 行车上下班
02
日本北九州生态城
北九州
北九州市位于东经131°,北纬34°, 坐落在日本九州岛的东北端。 北九州市土地比较贫瘠,地质结构相 对稳定,很少发生地震灾害。 生态城的建设是为了解决由于产业的 衰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减少废弃物 ,加强循环利用,因为日本土地资源 有限,可进行废弃物填埋的土地生产 模式。
考察办公设备循环利用工厂时的情景
北九州生态园区的优点:
公开与提供信息
就风险开展双向交流 目的:加深相互的理解,
力争避开或降低风险 方法:相关者共享信息, 制定风险管理与风险评价
的方法。
信消 市 感除 民 、市 的 不民 理 快的 解 感不 与
安信 感赖 、 不
03
北京
1
规划对象和范围
2
规划时段
经济欠发达地区
≥18000
5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
%
≥45 65.7 Y
6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1.4 19.1 N
7 单位GDP水耗
m3/万元 ≤150 24.94 Y
类 别
序号 名称
森林覆盖率
9
10
环 11 境 保 12 护
山区 丘陵区 平原地区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山区及丘陵区 平原地区 退化土地恢复率 空气环境质量 南方地区
国内外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 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美 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以及欧盟的一些国 家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 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 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 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建设产生积 极的指导意义
<5.0
11.51 N
总量控制指标 9.1997 N
北九州全域图
北九州历史背景
北九州,地理条件优越,素有“亚洲的门户”之称。 一百多年前,日本政府在此建立国营“八幡制铁所”,从 此北九州逐渐发展成为以钢铁、化学、金属、陶瓷等原材 料型产业为中心的日本重要产业据点,一跃成为日本四大 工业区一。
然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重工业的飞速发 展和经济的腾飞,北九州环境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害问题, 北九州成为全日本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伴随着工业生 产的扩大,煤尘、烟、亚硫酸煤气、恶臭等大气污染开始 变得十分严重:因此,北九州市也被称作 “七色烟城”。
北方地区
13 城市水功能达标率
单位
% %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
指标
基准值 达标 (2011) 状况
≥70 ≥40 ≥15
37
Y
≥20
1.41 N
≥15
≥90
好于或等于2
级标准的天 286
Y
数/年
100,且
%
城市无超
四类水体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14 二氧化硫
COD
千 克 <5.0
/ 万元 (GDP)
1997年沃帮新区落成 该区所有住房均符合低能耗 建筑标准,广泛使用太阳能设 备,该区成为高效节能建筑模 范区)
2003年生态补助方案 少排放1吨二氧化碳可获 得50欧元生态补助
2009年,维多利亚旅馆是德 国最生态环保的旅馆,所有 能源均来自太阳能、木屑颗 粒燃烧、地热和风能;
丽瑟菲尔德新区
1 行人、自行车和电车有交通优先权 2 小区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高 能木质颗粒燃料等 3 社区周围保留森林带 4 小区设置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