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李斯特作品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弗兰兹·李斯特(或李斯特·费伦茨)(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曲家李斯特的生平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叫莱丁的村庄,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
匈牙利人自诩为欧洲唯一的有色人种,他们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欧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后。
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
”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
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
1835年他和达尔古特伯爵夫人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嫁给瓦格纳。
1843年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特根斯坦同居,并成为贵族,改名为弗兰兹·冯·李斯特。
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但仍然身着神甫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鲍罗丁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
李斯特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李斯特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之一。
他的钢琴作品在演奏风格上展现了他的独特个性和想象力,充满了激情和技巧。
首先,李斯特的演奏风格特点之一是他对速度和技巧的追求。
他经常采用高度技巧化的音乐技巧,如急速的音阶、连续的三连音和难度极高的跨度,以展现他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卓越能力。
他的演奏风格几乎超越了一般钢琴技术的限制,给人一种高潮迭起、激情四溢的感觉。
其次,李斯特的演奏风格还体现了他对情感和表达的敏锐捕捉。
他的作品常常情感瞬间转变,从激情洋溢到深沉凝重,再到富有戏剧性的情绪起伏。
他通过强烈的音响对比和动态变化,以及技巧细腻的音色控制,使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他的音乐表达力和感染力。
另外,李斯特的演奏风格也强调音乐的视觉性和戏剧性。
他在演奏中通过身体动作和舞台表演,将音乐视觉化,以增强观众的感受和沉浸感。
他的演奏常常富有戏剧性的台风,激情四溢,动感十足。
他的演奏风格不仅仅是演奏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身心全情投入的表演形式。
此外,李斯特的演奏风格还注重灵活的音乐解释和个人创造。
他经常改编其他作曲家的音乐,加入自己的即兴演奏和个人风格,使演奏作品更加个性化。
他在演奏中注重自由和变化,不拘泥于准确的音乐记谱,而是追求灵感的流动和情感的表达。
总而言之,李斯特的钢琴演奏风格独特而多样化,以高度技巧化、情感丰富、视觉戏剧性和个人创造为特点。
他的演奏风格为后来的钢琴演奏家树立了榜样,对钢琴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演奏李斯特的作品时,演奏家们可以借鉴他的独特风格,以情感表达为核心,通过技巧的展示和个人创造,将李斯特音乐的魅力传递给观众。
独眼将军威廉·李斯特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威廉·李斯特人物故事

独眼将军威廉·李斯特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威廉·李斯特人物故事本文导读:1814年一战的枪声响起,34岁的李斯特作为上尉级别率军参战,当时他任巴伐利参谋官。
李斯特积极的奔赴于一战各个战区。
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李斯特勇不可挡,不料却在此次战役里伤及了右眼,在休养康复后转为了后防。
1939年9月1日,李斯特受命参加了发生在波兰的波德战役,在战场上,李斯特彻底贯彻了闪电战的作战理念,他率领的14军锐不可当,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第一个授予了铁骑士十字章。
李斯特在战场上的表现,突出了德军指挥的一贯作风,就是身先士卒,将领冲前面,在一战时伤及的右眼,为他换来了一个新的外号,独眼将军。
要问伤他右眼的是谁,不是士兵,而是一头公牛。
故事的从索姆河战役说起,当时比利时要对德军发动冲锋攻势,而德军特意在地上埋了很多地雷,防止比利时的冲击,对比利时来说,进攻的时间迫在眉睫。
为了能扫清地上的雷子,比利时利用公牛受炮火惊吓会越跑越快的特点,组织了90头公牛,组成了公牛扫雷冲锋队,直接对着德军阵营冲刺,地上的雷子随着公牛的奔跑,在地上炸开了锅。
那晚德军的驻守部队恰好是李斯特方,因德军始料未及,公牛直接冲向了德军阵营,一头牛甚至直接撞向了李斯特,弄伤了他的右眼。
那头牛在撞伤了李斯特后,就跑开了。
收了伤的李斯特随后又被一颗炮弹炸晕,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了,那头凯旋归去的牛后来被授予了军衔,因为抗敌有功。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941年,李斯特奉命率军再次杀到了比利时,在占领比利时享受胜利的时候,李斯特想起了24年前撞伤自己的敌人,那头牛,他要好好羞辱下这头牛。
他让部下俘虏了这头牛,自己从一个胜利者的姿态面对一个俘虏者,已报前仇。
终于,他看见了这个曾经的敌人,这头牛因为岁月的洗礼,锐劲全失,留下的只有沧桑。
李斯特很想杀了它,但是因为战俘条例,战胜方是不能轻易处决俘虏的。
李斯特是想杀了牛的,他想到一个办法,这头牛现在是俘虏,如果它逃跑,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杀它。
李斯特生平介绍

李斯特生平介绍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1820年拜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
1826-1851年创作了《十二首超技练习曲》1828年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0年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3年在肖邦的巴黎寓所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
俩人去日内瓦同居。
1837年创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玛丽在意大利科摩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科西玛。
1840年结识罗伯特·舒曼和理查德·瓦格纳。
1842年与玛丽的关系终止。
1847年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8年创作《前奏曲》。
1851年创作《玛捷帕》。
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55年创作《但丁》交响曲。
1865年加入圣方济修会,并取得了神父的头衔。
1869年他的学生奥尔加成为他的新情人,这段恋情很快便结束。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7月31日深夜在拜罗伊特去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李斯特名词解释

李斯特名词解释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是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风格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开拓者和革新者。
他的音乐作品和演奏风格对后世的音乐家和钢琴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钢琴之王”。
本文将从李斯特的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入手,解释一些与李斯特相关的音乐术语和名词。
一、李斯特的音乐作品1. 前奏曲(Prelude)前奏曲是一种独立的乐曲形式,通常用来作为其他乐曲的引子或开场曲。
李斯特在其钢琴作品中常常使用前奏曲,如《前奏曲与巴洛克舞曲》、《前奏曲与合唱曲》等。
2. 演奏曲(Etude)演奏曲是一种以技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乐曲形式,其曲调和旋律较简单,但技巧要求较高。
李斯特的演奏曲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经典之作,如《练习曲》、《六首波兰舞曲》等。
3. 演变曲(Variation)演变曲是一种以主题为基础,通过变奏和发展来展示作曲家创作才华和音乐想象力的乐曲形式。
李斯特的演变曲包括《狂想曲》、《匈牙利狂想曲》等。
4. 狂想曲(Fantasia)狂想曲是一种自由度较高、形式较为宽松的乐曲形式,通常由多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都有独立的主题和旋律,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和衔接。
李斯特的狂想曲包括《匈牙利狂想曲》、《西班牙狂想曲》等。
5.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交响诗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基础,通过音乐来描绘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乐曲形式。
李斯特是交响诗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交响诗包括《莱茵河传说》、《图兰朵》等。
二、李斯特的演奏技巧1. 音阶(Scale)音阶是由连续的音符所组成的一段音乐,通常以半音或全音为间隔。
李斯特的音阶演奏技巧极为熟练,他创造了许多新的音阶演奏方式,如“双手交替音阶”、“扫弦音阶”等。
2. 和声(Harmony)和声是由多个音符组成的音乐和声体系,通常包括主旋律和伴奏。
李斯特的和声技巧非常出色,他经常在演奏中加入丰富的和声变化,使得乐曲更具层次感和表现力。
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家

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家钢琴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它能够通过琴键的运动产生音乐。
自从18世纪初出现以来,钢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
在钢琴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优秀的钢琴家出现,而其中一些人因其卓越的才华和演奏技巧而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家及他们的杰出贡献。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最重要的钢琴家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
李斯特的演奏风格极富激情和技巧,他以无与伦比的指法和令人惊叹的演奏速度而闻名于世。
他的表演风格带有个人特色,强调音乐的表达力和情感。
李斯特不仅在舞台上炫耀他的技巧,也在作曲方面有巨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多样且富有创新性,对后来的钢琴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是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
他的音乐才华和视野广阔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钢琴演奏家。
霍洛维茨的演奏风格独特而充满激情,在舞台上他似乎能够将观众带入音乐的世界。
他的演奏充满了技巧和速度,同时也充满了深情和柔和的音色。
霍洛维茨对于巴赫和肖邦的作品有着特别的钟爱,他以自己的演绎将这些作品带入了新的高度。
玛丽亚·乌尔斯布鲁克(Maria Ullrich)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德国钢琴家。
她以她细腻而独特的演奏风格闻名于世。
乌尔斯布鲁克的音乐才华早在年轻时就显露出来,并在全球各地的音乐比赛和音乐节上展示出色的表现。
她的演奏风格充满了柔和的音色和精湛的技巧,将她独特的音乐理解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乌尔斯布鲁克的演奏将人们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音乐体验,使人们体会到音乐的无限魅力。
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钢琴家,如弗雷德里克·肖邦、弗朗茨·斯库贝尔特、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等。
每一位钢琴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他们通过自己的演奏将音乐带给世界。
李斯特及其著作

人物简介李斯特,全名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称F·李斯特,1789年8月6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裕但深受尊重。
李斯特从小反感父亲的职业,决心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年轻时十分得志,在德国多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过职,尔后进入符腾堡政府市民服务部工作,1817年就升任到了大臣副秘书长职位,当时有位大臣很欣赏他,在这位大臣的促使下,李斯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首次向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公开宣战。
并由于这本小册子,被任命为大学教授。
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2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
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
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
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
1825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是李斯特达到了富足的程度。
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
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
尽管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
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
法国梯也尔政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
李斯特简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朗兹·李斯特(1811.10.22--1886.7.31)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定(Raiding, Hungary)。
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德语两种拼法。
李斯特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语写作。
李斯特六岁起开始学习音乐,并于此后不久移居维也纳,曾先后作为萨里埃里(Antonio Salieri,或译萨列里)、车尔尼(Carl Czerny)、雷哈、巴埃尔的弟子。
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受雨果、拉马丁、夏多布里昂等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的影响,向往资产阶级革命。
在音乐上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
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
他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肖邦、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
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的佳话。
1848年起他常住魏玛(Weimar),担任了魏玛宫廷乐长,并经常来往于罗马(Rome)、布达佩斯(Budapest)之间。
1876年他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
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死于拜罗伊特(Bayreuth)。
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
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分不开一样。
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钢琴家,他对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纪才普遍采用的和声语言。
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
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乐家,他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积极要求变革生活的热情,也有怀疑和失望的消极情绪,但占主要地位的常常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李斯特是肖邦的同代人,但他离开祖国的时间比肖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创作不能简单地纳入“民族乐派”。
然而,作为一个匈牙利人,李斯特对祖国的事业真诚关注;民族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民间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在他的创作中都得到生动的反映和运用;加之他对东、北欧及俄罗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携和鼓励,使他在欧洲民族乐派的发展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他的祖国,人民始终尊崇他为伟大的“民族艺术家”。
李斯特创造了交响诗的形式,他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追者之一。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马捷帕》、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12首超技练习曲》和《旅行岁月》。
李斯特最值得收藏的唱片版本为:1. 卡拉扬(Karajan)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交响诗,包括《前奏曲》、《马捷帕》、《塔索的悲伤与胜利》和《第二号梅菲斯特圆舞曲》、《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第二号和第五号《匈牙利狂想曲》, DG, CD编号415 967-2(两张)或447 415-2,包括《前奏曲》、《马捷帕》、《第四号甸牙利狂怒曲》和斯梅塔那的《沃尔塔瓦》,企鹅评价三星。
2. 伯恩斯坦(Bernstein)指挥坦莱沃德(Tanglewood)节日合唱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演唱的《浮士德交响曲》, DG, CD编号447449-20企鹅评价三星。
3. 里赫特(Richter)演奏,康德拉辛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两首钢琴协奏曲,Philips, CD编号446 200-2,企鹅评价三星。
4.贝尔曼(Berman)、演奏的《旅行岁月》全集, DG,CD编号437 206-2(3张)。
5. 博列特(Bolet)演奏的《12首超技练习曲》,Decca, CD编号414 601-2。
企鹅评价三星保留一星。
6. 齐夫拉(Cziffra)演奏的15首《匈牙利狂想曲》和《西班牙狂想》,EMI, CZSS 69003-2(两张),企鹅评价三星。
7. 普列特涅夫演奏的《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由》、《艾斯特庄园水的嬉戏》、《沉思的人》、《第十五号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
Melodiya,CD编号MCD172o8. 齐伯尔斯坦(Zilberstein)演奏的《两首叙事曲》、《两首传奇》、《6首安慰曲》、改编自巴赫的《幻想曲与赋格》、《即兴曲》与《国舞曲》,DG, CD编号447 755-2。
9. 格斯特指挥约翰学院合唱团(Atkinson, Tinkler,Royall, Kendall, Suart演唱,Cleobury管风琴)的《合唱弥撒》,Decca, CD编号430 364 - 2(与德沃夏克的《D大调弥撒》同为一张)。
10. 菲舍尔·迪斯考演唱,巴伦博伊姆伴奏的歌曲集,DG, CD编号447 508-2(3张)。
编辑本段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约瑟夫·李斯特是发明和推广外科防腐技术的外科专家。
他于1827年生于英国尤普顿。
他是伦敦大学学院的优等生,于1852年在该院获得医学学士。
1861年他成为格拉斯哥皇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一直干了八年。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发明了外科防腐技术。
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李斯特主持新外区病房工作。
他深为这里出现的术后高死亡率而感到惊恐不安。
严重的感染如坏疽等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李斯特尽力使病房保持十分清洁,但是这并不能足以避免高死亡率的发生。
许多医生坚持认为医院周围的“瘴气”(有毒蒸汽)是引起这些感染的原因,但是这一解释并不能使李斯特感到满意。
随后在1865年,李斯特读到了路易·巴斯德的一篇论文,豁然开朗,认识了疾病细菌学说。
这给李斯特提供了关键的思想。
如果感染是由细菌造成的,那么防止术后感染的最好办法是在细菌进入暴露的伤口之前就将其消灭。
李斯特用苯酚做灭菌剂,建立了一套新的灭菌法。
他不仅在每项手术前认真洗手,而且还确保要使用的器皿和敷料都做彻底的卫生处理。
实际上他在一个时期里甚至向手术室空中喷洒苯酚,结果术后死亡率有了戏剧性的下降。
从1861年到1865年期间,男性急诊病房中的术后死亡率为45%,到1889年减少到15%。
李斯特第一篇杰出的灭菌学论文发表于1867年。
他的观点并未即刻被人们所接受。
1869年他被任命为爱丁堡大学临床外科学教授。
在任职七年期间,他名扬四海。
1875年他到法国观光,宣讲他的思想方法,翌年他在美国做了一次类似的旅行;但是尚未能说服大多数听众。
1877年李斯特被任命为伦敦皇家学院临床外科教授,一任就是十五年之久。
他在伦敦做的灭菌外科演示实验,引起了医学界的浓厚兴趣,接受他的思想的人在不断增多。
到李斯特享尽天年之时,他的灭菌原理在医学界被普遍接受。
李斯特由于其开拓性的贡献而得到了许多荣誉。
他就任皇家学会主席达五年之久,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私人外科医生。
李斯特结过婚,但无子女。
1912年在英国的瓦尔摩,他正准备欢度八十五大寿,不幸溘然长逝。
李斯特的发现使外科学领域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今天不仅死于术后感染的患者极为少见,而且也救活了许多这样的人:如果感染的危险还象前一个世纪一样大的话,他们是不会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
而且现在的外科能够做那些早先认为感染危险如此之大以致被列入禁区的复杂手术。
例如,一个世纪前,开胸手术一般不予以考虑。
虽然现今的无菌外科技术和李斯特的灭菌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前者与后者所涉及的思想基本相同,是李斯特原理的扩展。
人们可能会认为李斯特的思想显然是巴斯德思想的必然产物,因而不应该把任何重大功劳归于李斯特。
然而尽管巴斯德写出了论著,却仍然需要某人来发明和推广灭菌技术。
把李斯特和巴斯德都列入本书并不等于把同一发明照样叙述两遍。
疾病细菌学说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若把这一成就按劳分配的话,巴斯德、雷汶胡克、弗莱明和李斯特都完全有资格在本册中占有一席之位。
人们还可能反对把李斯特的名次在本册中排得这么高。
几乎在李斯特做出成就之前25年,工作在维也纳总院的匈牙利医生伊格纳兹·塞梅耳维斯就一清二楚地表明了灭菌法在产科和外科中的优越性。
虽然塞梅耳维斯当上了教授,写了本优秀论著来阐述他的思想,但是他大体上被忽略了。
实际上是约瑟夫·李斯特的论文、演讲和演示实验使整个医学界认识到了在医疗中使用灭菌法的重要性。
编辑本段威廉·李斯特LIST纳粹元帅李斯特1880年5月14日出生在上基尔赫堡的一个医生家庭。
1898年中学毕业后参军,在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工兵第3营服役。
当他在炮兵与工兵学校毕业之后,就当上了工兵第1营副官,并于1908年晋升中尉。
三年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参加了因戈尔施塔特的要塞构筑工程。
一年后派往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服务中心,以后调参谋本部任职。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李斯特已升为上尉,在巴伐利亚第2军任参谋官并参加战斗,转战于洛林、佛兰德斯、亚眠以及马斯河一带。
1915年冬,他患重病,病愈后被调回巴伐利亚的战争部服务。
1916年夏任施特朗茨军团参谋官,次年调往第8预备师首席参谋官。
1918年元月晋升少校,不久就任巴伐利亚战争部的科长。
战争结束后,最初服务于第4集团军司令部,1920年至22年任第7步兵指挥官埃普将军的参谋官,后来任山地步兵营营长。
自1924年起,李斯特主持第7军区指挥助理人员训练队。
以后晋升中校,并于1926年调任国防部陆军教育司司长。
1930年任德雷斯顿步兵学校校长,三年后破格晋升中将。
1935年任第4军区司令时晋升为步兵将军,后调任第4军军长。
李斯特对国家社会主义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如果许多将军一样,他一方面相信屏蔽人名的统治不会长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服从屏蔽人名的指挥。
1939年春,李斯特晋升上将。
波兰战役开始时,他因指挥第14集团军有功而于1939年9月30日获骑士铁十字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