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7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12 第十二号首 NO.12 钢琴谱 带指法

合集下载

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

作 品 来 源
主题
• 第一主题: • 表现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 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 • 第二主题 • 舞曲变得更富于动力性,这支旋律在整个 乐曲中十分重要,它还将是后一段音乐的 基础。
• 乐曲开始有一个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沉着有力的引子, 接着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苏”第一部分,音乐从中音 区开始。这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 舞曲性旋律,这是后一段音乐的基础。第二部分音乐速度 加快,出现了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这段音乐基本 上是由舞曲的第一段“拉苏”变奏发展而成的。
•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在钢琴之王李 斯特的十九首浩瀚的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它们因音乐韵律对生活场景的完 美表现而著称。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它 的旋律要么缓慢庄严,表现了匈牙利人民 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要么富有速度 感,展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 民族性格。康帕内拉出色的地把握了李斯 特的气质,一时间富有诗情画意、一时间 又有如暴风骤雨,让人欲罢不能。
•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 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 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 醉。这种辉煌浪漫。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 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 流派。
• 《匈牙利狂想曲》是一组由弗兰兹· 李斯特 所写的钢琴曲目。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 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并于1846-1853 年、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其中 第2、5、6、9、12及14首其后由奥地利音 乐家法兰兹· 达普勒(Franz Doppler)改编以 交响乐方式来演奏。
个人风格
•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 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 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 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 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 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 技性演奏风格。

肖邦练习曲Op.25No.12的音乐特征和演奏方法

肖邦练习曲Op.25No.12的音乐特征和演奏方法

写的。

这时的肖邦整个人的心情是比较压抑的,因此这首练习曲也就散发出担忧、愤怒、惶恐的气息,同时也诉说了对安宁和平的向往。

他把悲痛欲绝的心情转化成了音符,以钢琴为战鼓,通过乐曲的旋律表达出愤怒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作品。

肖邦在本曲中运用了琶音技巧,连绵不断地分解琶音上下跑动呈现出了波涛此起彼伏的听觉效果;隐伏旋律的写作手法让作品的旋律感变得鲜明的同时音响也非常丰满;丰富的和声织体营造出了多变的情绪,半音的使用产生了半音化和声,在听觉上使人感觉到纠结的色彩变化,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

舒曼说:“肖邦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巧妙地用和声和调性诠释了这句话:小调的使用和分解和弦的急速上下跑动营造了紧张的情绪;部分转到大调我们可以理解为阳光照耀海浪犹如看见了新大陆的场景,反映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无论是在演奏技巧还是在思想内涵方面,是肖邦内心真实的写照,同时也是一部令人动容的艺术作品。

二、肖邦练习曲Op.25No.12的音乐特征(一)作品曲式分析本曲是再现单三部曲式,c小调,二二拍。

再现单三部曲式A B A1a a1bc a a11-89-2223-3031-4647-5455-83c小调C大调c小调b A大调c小调c小调A乐段是呈示乐段,由两个同头换尾a乐句和a1乐句构成的非方整型乐段,7-8小节可视为引出a1句的短小连接。

13小节使用了那不勒斯和弦,增加了色彩变化。

15-22小节是a1乐句的扩充,形成了收拢性结尾。

B乐段是引申型中段,两句体对比乐段,是A段材料的变化发展,B乐段是由b乐句和c乐句构成的两句体对比乐段。

调性转到了b A大调上,31小节转为c小调,属持续音三次模进推进,开放结束在c小调的属和弦上,为第三部分再现段做准备。

A1是A乐段的再现,对A段进行了扩充,叠加了紧张感,最后一个和弦停在同主音大调的主和弦上,运用了辟卡迪三度结束,把作品推向了结尾。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

深度剖析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三个版本薛鹏摘要: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以独特的视角,结合李斯特成长经历和创作灵感来源,深度剖析了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的几个版本问题。

试图通过相关的文献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练习;钢琴技巧;版本浪漫主义时期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钢琴作品,其中最能反映李斯特钢琴炫技特点的是他的一系列练习曲,包括《12首超技练习曲》(下称《超技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和《3首音乐会练习曲》。

这些练习曲不仅集中体现了李斯特高超的钢琴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为这类技巧性的乐曲注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本文之所以选择《12首超技练习曲》作为探讨的对象,是因为该套练习曲共有三个版本,即李斯特非常罕见地将初版修改了两次,这首先说明了作曲家本人对该套作品的重视;其次,从时间上看,这套作品从1826年初版到1852年第三版出版,即从李斯特音乐生涯的初期跨越到中后期,历时26年,由此可见,这套练习曲从初创到完成的过程,也是作曲家音乐风格走向成熟和创作观念逐步转变的过程。

为此,本文先从《超技练习曲》的版本问题入手,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及对三个版本的一般性比较,来寻觅李斯特对《超技练习曲》进行改编的原因。

李斯特的《超技练习曲》从初版到第三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做了较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三版练习曲的出版年代和出版名称有所不同。

其次,第一、二版练习曲的实际曲目数量与出版名称所提示的数量不同,其目的何在?最后,为什么李斯特要在1840年创作S.138并于1847年出版,而S.138是带有标题的一部作品?带着种种问题,我试图从李斯特的生平出发,以他第一部出版并三次修改的作品为例,阐述李斯特所处相应阶段的技术和音乐风格的关系,说明这部练习曲作品和它的三次改编反映了李斯特思想的转变和创作技法的不断成熟。

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

李斯特12首超技练习曲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1990年国际柴可夫斯基比赛的冠军,于1969年生于莫斯科,他在5岁的时候开始接受正式的钢琴训练。

后来他在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跟随伊丽莎白-韦尔扎拉兹(Elizabeth Wirzaladze)学习并私下拜亚里山德-萨茨(Alexander Satz)为师。

他在伦敦的首场演出是1988年在魏格摩尔音乐厅(Wigmore Hall)举办的独奏音乐会。

《伦敦泰晤士报》形容他为“一位前途无量的艺术家”。

当他在1990年获得于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比赛的金奖的时候,这一断语获得了验证。

之后,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在伦敦、巴黎、维也纳、罗马、苏黎士、慕尼黑、萨尔茨堡、阿姆斯特丹、蒙特利尔、波恩、布达佩斯与东京举办了音乐会。

他在美国的首场演出是于德克萨斯的和夫堡举办的独奏音乐会,当地的《达拉斯晨报》报道说,“这是重要的演出。

贝瑞左夫斯基所做的与他看待音乐的方式都是全然出乎意料的。

这是全新的事物,甚至可以说这是正在钢琴演奏中得以复活的事物。

” 与鲍里斯?贝瑞左夫斯基合作演出过的乐团包括:由科特-马祖尔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哈勒交响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明尼苏达乐团、以及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他已经受邀在下个演出季期间参加柏林爱乐乐团的钢琴系列的演出。

除了独奏之外,贝瑞左夫斯基也与多年的好友小提琴家瓦定?列宾合作演出。

贝瑞左夫斯基与“Teldec古典”公司签定了一份独家的合同,到目前为止他出版过肖邦、舒曼、拉赫玛尼诺夫与拉威尔的独奏唱片,以及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与李斯特的协奏曲。

1994年他所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奏鸣曲的唱片获得了德国唱片大奖。

早在1995年,他录制的拉威尔的唱片就得到了法国世界唱片杂志的特别推荐。

世界上最难的练习曲李斯特超级技巧练习曲 Transcendental Etudes 超技练习曲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习曲。

解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1

解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11

全 曲结构 比较 松散 , 比 因素较 多 。从 整体上看 , 对 这首 狂想 曲 是一个复 三部 曲式 。它 的结 构为 A [a a )b a 】Bc c 】G ( + ’+ + ”+ 【+ ’ +
【 + ’+ e e ) ( f ) ( d ) ( + ’+ f ’] d + 。
关键词 : 李斯特 ; 琴 曲; 钢 匈牙利狂 想 曲; 十一 号 ; 分析 李斯特 与匈 牙利音乐
布达佩 斯( u a e t之 间。 1 7 B d p s) 8 6年他 创建 了布达 佩斯 国立 音 乐
这其 中最值 得一提 的是 b部分 , 由两 小节 组成 , 从情 绪 、 力度 和调
性上 都与之前 形成强 烈的对 比 ,也是 对后面音 乐的发展 趋势作 铺
垫。 弹奏时 , 充分表 现出一种 忽然爆 发的力 度感 , 要 对手 指 的力度 有较 高要求 , 在平 时练 习中加 强手指 力度 的锻 炼。 ” 需 a 部分 中含 有 多 出的双手重叠 弹奏部 分 , 这部 分 的左 右手要做 好充分 的配合 , 做
(cl i e) S h s g r出版 , e n 献给欧 尔齐 ( eyOrz ) 爵。 F r e y男
音乐 色彩 受到众 多钢 琴演 奏者与爱好 者的追捧 和热 爱。本 文从李 斯 特其人及 音 乐风格入 手 尝试 分析此 钢琴 曲集 中的 第十一号 作品
( a小调 ) 的作 品 结构 、 乐风格 及弹 奏方法 。 音
舞 曲自由活泼 的鲜 明特 点 , 弹奏 时应注意 节奏 上的准确 把握 , 弹出
漫派著 作《 匈牙利 的吉普 赛和他 们 的音乐 》 论 。他 还于 13 8 8年在
维也纳义 演多场音 乐会 以捐款给 匈牙 利水 灾灾民。 所有这些 都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