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f5594070.html,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评价

作者:冯慧灵刘柄麟张超胡晴汪欢江晔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以南京莫愁湖公园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和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公园内植物景观分类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莫愁湖公园内各类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不明显,园内部分植物景观出现退化现象;园内评价较高的植物景观主要是植物种类较多、色彩丰富、长势良好、空间层次多样且分明的景观.

关键词:莫愁湖公园;植物景观;景观美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P 9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37(2018)04-0507-06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lant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in Nanjing Mochouhu Park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 metho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lant landscape.Besides,it propose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uggestion.The research found out that the plant types were multiple in Mochouhu Park and the spatial arrangements and layers were not quite apparent.Even more some plant sceneries appeared to deteriorate.The higher evaluations among the botanic scenery were mainly those with various plant types,rich colors,healthy growth,multiple and apparent spatial arrangements.

Key words: Mochouhu Park; plant landscape; landscape aesthetic evaluation

0 引言

城市公园景观的特点与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

早.18世纪,英国就展开了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研究,开始模仿植物在自然界的生长规律和形式,以期再现自然美[1].

Henderson[2]主张建造城市公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减少人工干预.Jekyll[3]强调让自然植物服从于规整的结构,把大自然中的灵感运用到植物配置中.Mcharg[4]认为植物景观应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功能.Schwartz[5]开始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

我国对植物景观的研究成果颇多,杨柳青[6]对造景手法和植物的运用和形式都进行了探讨.徐德嘉[7]从古典园林植物景境配置的文化背景、植物材料的造园意义、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及配合植物生长习性、诗格、画意的造景手法方面,强调了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参考意义.周燕[8]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科学设计方法,为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指引意见.李雄[9]对园林植物景观风格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6-08-09T15:09:41.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范雨薇[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生态性质的园林城市是城市规划和园林建设的新目标。本文阐述了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经验,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以及对植物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中的功能和配置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及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予以介绍,以充分发挥植物设计作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公园设计植物配置 1、生态公园的产生背景: 20世纪20年代,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从保护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将绿地设计成与自然一致的植物生境和植物群落。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经济高增长们也使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化进程愈来愈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随后 “绿色城市”运动的兴起,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广泛开展起来,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进而得到完善,城市生态公园的模式和概念逐步形成。 2、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经验: 很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人口相对密集,生态和土地等资源相对紧张,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很多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1、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建设经验 1977年建成的伦敦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是影响最大的生态公园,原址是货车停放场地,面积Iha,通过植被的自然演变,无脊推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逐渐增多。1984年,发现的蝴蝶已达21种,1985年,该公园被办公区所取代。但该公园引起的巨大反响,创造的多种生境和物种满足了市区学生接触大自然的需求,并激发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兴趣,证明小块空地建造生态公园的可行性。随后,伦敦生态公园得到了发展,在废弃煤场、废弃码头、市中心的建筑密集区等先后建造了10余个生态公园。 2.2、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国(Stockholm National City Park)建设经验 斯德哥尔摩地区作为瑞典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人口超过180万,并在持续增长中。1995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受法律保护的国立城市公园。这个公园占地27km2,从斯德哥尔摩北部延伸到南部。公园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而且还具有大量的文化和环境遗产,成为一处文化景现地带。斯德哥尔摩国立城市公园始终注重生态能力的维护,并注重通过管理来协调和解决不同功能空间的分配问题。 包括国立城市公园在内的森林和绿地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外围延伸到中心地区,被称为城市“绿楔”,这些“绿楔”将斯德哥尔摩心地区的公园和其它绿地与外围生态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网络。“绿楔”对于为斯德哥尔摩居民提供绿地,以及维待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是重要的。斯德哥尔摩的城市生态系统至少在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嗓声,地表排水和水土涵养、文化娱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荷兰兰斯塔德〔Ranatad)“绿心”建设经验 兰斯塔特德处莱茵河三角洲,通过高速铁路、公路、海港、水运体系与欧洲内陆和世界联系,为世界上可达性最好的城镇群体之一,具有“网络型城市”和“区域型世界城市”的特征。 兰斯塔德的各城市和城镇之间彼此接近,城市间被楔形绿带分隔,中心区是一片宽2-40 km不等的集约型耕作郊区农业带以及游览休息区,被称作“绿心”。“绿心”作为兰斯塔德的生态核心,一方面为该地区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建成区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促进了网络型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城市之间职能的有机分工。 3、我国城市公园现状: 在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然而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许多城市的公园建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也逐步走向生态化、自然化。 以往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景观公园,强调观赏性,将公园等同于花园或旅游点,自然景观多被人工景观取代。另外一种是为缓解环境恶化而建立的防护型城市绿地。以上两种规划体系实际上一直将植物当作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环境的防护工具来对待。而植物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人们很少有机会享受与野生动物相处的乐趣。公园是市民休闲、愉悦身心的重要场所,不仅要满足市民游憩的需求,也要更好地发挥完善城市生态和恢复物种多样性的功能。 4、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绿化品种丰富着我们的环境,它们不同的造型美化着我们的环境,同时它们四季都在变换着形象,因而给我们城市赋予了不同的性格和容貌,形成了不同的风景。植物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音减噪、防御风沙、美化环境等效果。首先,城市生态公园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和观赏性,因植物的形态、质地和色彩等特征充当着景观中的特别焦点,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憩、娱乐的场所。其次,植物具有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吸收、蒸腾、光合作用来调节气候,从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中植物设计的原则: 5.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在生态园林设计时,首先要从该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要分析其具体的主要功能,植物的配置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 5.2、考虑园林艺术上的需要 5.2.1、遵循统一、均衡的原则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森林文化与美学

1.举例说明文化与森林、森林文化的关系 2.举例说明森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举例说明文明进步与森林兴衰的关系 4.举例说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 5.举例说明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 6.举例说明森林美及其感受 7.专业学习中的森林文化与森林美学现象、内容 8.林学与森林文化、森林美学 9.学习本课程的评课意见、建议和改进。 一、举例说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 艺术领域包罗万象,但归根结底来源与自然,森林作为自然的一大部分,其在艺术领域的作用不言而喻。森林文化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森林文化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物为载体,以情作浆,寓意其中,力求达到物随人意,人物相通的境界。这里所讲的“物”,不仅泛指森秫中的一切生物,而且还把与森林相连的山石泉瀑等森林自然景物也囊括其中。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最早是从对物的利用开始的,而后在相依相融之中。逐渐发展到以物拟人、喻物抒情的境地。因此,森林的人格化和人格化的森林,是森林文化的核心与本质。它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更多的是物的形态,如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等等,同时,又赋予物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应该说,森林文化本身包含着人类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的积累与提炼,正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不竭之源。 中国文学艺术里面含有很多森林内容。我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团演义》、《水浒》《红楼梦》等作品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离不开森林和园林的环境。千姿百态的森林景观、花草树木成了他们笔下借物抒情的工具,并融人其名篇佳作之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以草木花果作为传递感情之信物,如折杨柳以送捌,插莱萸以思亲,借餐草喻忘忧,托红豆寄相思等等;以飞禽走兽的啼鸣引发幽思愉悦之情,如猿啼凄凉、杜鹃啼血、鸳鸯戏水、莺歌燕舞等等。打开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可以看到无数文学艺术大师被雄奇秀丽的山林泉石之美所陶醉。他们的情感在森林之美、自然之美的熏陶之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创作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流芳百世的水墨丹青。 森林给古代诗人墨客们提供了许多的灵气,使他们在豪气万丈的气魄中挥洒诗篇,或在森林的呵护下柔情蜜意、对酒当歌,靠森林中舒适的环境激发出他们的万丈诗篇,而这些诗篇又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李白、杜甫、苏东坡等诗人有许多的名句反映了森林和人的关系,“峨嵋天下秀”是因为峨嵋山林葱茏、线条柔和流畅,充分展示了树木构成的景观魅力。宋朝黄庭坚:“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反映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征。宋之问的“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反映了洛阳颖川森林与人工建筑相融合的美妙景色。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勾画出了山林的清远渺深和诗人雅洁幽独的心绪。 森林是人们贴近自然、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最理想的场所。森林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教科书,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在森林里,可以从领略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之中,接触到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以及景观学、造园学、生态学、仿生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也能得到美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熏陶和享受,在启迪中感悟真谛。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影响着远古的农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_16_20

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如杭州植物园选用马尼拉(Zoysia matrell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形成观赏地被,结合起伏的地形,使空间更加丰富、耐人寻味。见图4-7,图4-8。 图4-7 杭州植物园常春藤地被 图4-8杭州植物园草坪景观 Figure 4-7 Ivy cover – Botanical Garden, Figure 4-8 Turf - Botanical Garden, Hangzhou. Hangzhou 4.2.2城市公园植物空间构成 城市公园中利用植物的各种天然特征,如形状、姿态、色彩、大小、质地、季相变化等,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自然空间,并根据园林中各种功能的需要,与小品、山石、地形等的结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植物空间类型。因此,可以将园林植物构成的空间具体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冠下空间、带状空间五种类型。(何平,2001)。 4.2.2.1开敞空间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称开敞空间。一般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草坪构成开敞空间。如花港观鱼公园中,在较大面积的开阔草坪上,除了低矮的植物以外,有几株高大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点植其中,并不阻碍人们的视线,也可称开敞空间,开敞空间在城市公园非常多见,如大草坪、辽阔水面等区域,视野开阔,给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轻松之感。

自由之感。见图4-9(诺曼 K 布思,19 图4-9 开敞空间 Figure 4-10 open space 4.2.2.2半开敞空间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所形成的空间称半开敞空间。根据功能和设计需要,开敞的区域有大有小。从一个开敞空间到闭锁空间的过渡就是半开敞空间。它也可以借助地形、山石、小品等园林要素与植物配置共同完成。如花港观鱼公园中,草坪西侧利用种植乔木、灌木树丛构成封闭面,抑制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又如从公园的入口进入另一个区域,常常会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在开敞的入口某一朝向用植物小品来阻挡人们的视线,使人们一眼难以穷尽,待人们绕过障景物,进入另一个区域就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见图4-10,4-11。 图4-10 半开敞空间 Figure 4-10 Semi-open space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第24卷 第4期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V o l.24 N o.4 2004年8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FOR ESTR Y UN I V ER S IT Y A ug.2004 Ξ[文章编号]1000-2502(2004)04-0082-06 森林美学的发展及其在森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钟永德,罗明春,袁建琼 (中南林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 要] 收集了大量的原文文献,综述了起源于德国的森林美学思想的由来、发展和森林美学学科的创立过程;阐述了森林美学与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归纳森林景观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措施;分析了国内森林美学研究滞后的现状,指出了森林美学的理论和应用于当前森林经营大转折形势下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林学;美学;森林美学;森林景观;景观规划;综述 [中图分类号] S727.5;S688 [文献标识码] A D evelopm en t of Forest Aesthetics and Its Appl ica tion i n Forest Landscape Plann i ng ZHON G Yong2de,LUO M ing2chun,YUAN J ian2qi ong (Schoo l of Touris m and M anagem ent,Central South Fo restry U niversity,Changsha410004,H unan,Ch ina) Abstract:W ith lo ts of initial docum ents co llected,the creati on and developm ent of the theo ry of fo rest aesthetics,o riginating from Ger m any,and its established p rocess as a subject,are all summ arized in th is paper.T 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fo rest aesthetics and the concerned subjects is illustrated.T he p rinci p le of fo rest landscape p lanning is put fo r w ard on the basis of the summ ary of fo rest landscape elem ents.T he p resent situati on that the dom estic research of fo rest aesthetics has fallen beh ind is analyzed,and the p 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 ry of fo rest aesthetics and its app licati on is expounded w ith a fundam ental change of the idea of fo rest m anagem ent. Key words:fo restry;aesthetics;fo rest aesthetics;fo rest landscape;landscape p lanning;summ arizati on “森林美学”,从词源上讲,是从德语Fo rstaesthetik一词而来的,这是个由Fo rst(森林)和A esthetik(美学)组成的复合词.但是德语中的Fo rst仅指用人工经营和培育的森林,即“施业林”.Fo rstaesthetik一词是v. Salisch于1876年开始使用的,1885年他创立了“森林美学”,正式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施业林美的学说(引自v.Salisch H.Fo rstaestetik,1911).Schw app ach认为v.Salisch的定义狭窄了些,他略作修改,把森林美学定义为“关于森林美的学说”[1],他使用的德语词汇是W aldaesthetik这个复合词,W ald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切林地和林木结合的森林有机体;既包括作为森林核心的施业林(林业的经营对象),也包括非施业林,还包括和森林相连的草地. 1 森林美学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森林美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的德国.以英式园林艺术为开端,它使得巴罗克时代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偏好的和常用的地貌形式和造型逐渐被自然形式所取代.这就是说,风景式园林的自然审美倾向引起了人们对森林美的注意.当时个别林主已开始有意识地美化自己的森林. Ξ[收稿日期]2004203214 [收稿日期]2004205212 [基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中德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2D F000021). [作者简介]钟永德(1965-),男,湖南炎陵人,副教授,硕导,博士,从事森林生态、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 ,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景区特色明显,景点集中,吸引力大;旅游设施初具规模,有一定的接待能力;客源丰富,旅游前景广阔,近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72 万人次。正确理解和欣赏黄山的旅游景观的美,不仅对旅游者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宣传黄山,使黄山走向国际旅游市场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对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的几点见解。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 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 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名寺(钓桥庵,翠微寺) 典雅。 黄山旅游景观微观美表现在景点及组成要素上。景点和组成要素一般具有拟人拟物的特点,形象逼真, 耐人寻味。它们有各种组合,主要包括峰峰组合,山石组合,石石组合,石松组合,云松组合等,它们构成黄山主要自然奇观。主要有钵盂天障(钵盂、紫石两峰间) 、冰雷报春(水帘洞) 、彩泼莲花(莲花峰) 、烟云万状、风壁涛声(天都峰东南面) 、云海万千(清凉台) 、黄岳宝光(天都峰) 、松趣万象(始信峰) 、黄海松涛,蒸蒸日上(狮子峰头) 、排云霞海(桃云亭) 、蟾宫玉树(莲花峰顶) 、石笋擎天(石笋石工) 、巧石天成,峰挂百练(雨后黄山) 、白龙腾飞(白龙桥、五龙潭、九龙潭) 、通天之路(天都峰南侧) 、西海幻境、月夜观潮(玉屏楼前) 、丹青秋色等。 黄山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 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山色田园尽收眼底,具有清晰美的特征。这种景象在雨过天晴时分也常见到。黄山花岗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峻峭的山峰(花岗岩)和浑圆和缓的山丘(围岩) 两种截然不同的山色风光,其界线非常清晰,这也是一种清晰美。但黄山一年中有200 多天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使黄山披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具有模糊美的特点。这种模糊美具有内涵模糊、界限模糊和形态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临仙境、幻境的感觉。 黄山清晰美具有雄壮磅礴之势,模糊美具有虚幻之妙。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交织,具有动态变化特征。风起云涌,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岛,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故黄山古有“黄海”之称,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黄山景观在清晰美和模糊美的协调下显得更美,如笔者在天都峰看到玉屏楼和光明顶人文景观呈现在云海之中,犹如天国风光,美妙绝顶。

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

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 1 高度重视设计环节,合理配置公园景观植物 目前针对我国公园景致的调查研究,我国公园景观的设计环节相对是合情合理的。我国在现阶段更加重视植物的生态发展,在考虑设计植物的种植时,工作人员考虑到搭配设计问题,林业设计师会根据生存环境以及植物的品性进行高度的种植设计,将林业工程更接近于大自然状态,与大自然生态环境更加融合。在进行这项植物配置工作过程中,考虑到景观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病虫害的防治,将景观效果与植物的健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园植物群落的合理保护。 2 现代公园植物配置高度重视植被分布的基本规律 公园的现代化发展也在不断加速过程中,现时代更重要的是尊重植物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界,都遵循着不断发展的系统规律,而植物有植物的多样性,它是生态绿色、平衡化发展的体现。在这个从丑通往相美的过程中,植物的设计配置起到很大的作用。浑然天成的植物和外来植物共同构成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植被发展分布也遵循着一定的基本规律。如果外来植物的种植不符合基本规律的要求,那么这些外来植物得不到更好的生长和发展。不能良好生长的同时,还降低了植物的抵抗能力,这一方面会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3 现代公园植物配置高度重视动植物相生相克的基本规律 植物之间有的确实可以相互促进增长,有的却阻碍增长,这种特点叫做相生相克的基本规律。这一特点在现代公园植物配置中较为明显的存在,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为利用对方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增长的同时,会增加自身对病毒的抵御这一方面更好地利用动植物本身生长的基本规律来发展生态环境的协调化。 4 现代公园植物合理配置高度重视避免植物混栽带来的病虫害的发生 动植物相生相克这一基本规律中,相克这一特点确实会阻碍动植物成长和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规律也可以用在动植物上,不合理的植物混栽会大大提高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因为不合适的外来植物和本土植物混种在一起会造成相互占用对方空间,吸取对方养分等不良的现象。而外来植物不比本土植物,因为本土植物一般更适应于当地的环境气候,对病虫害的抵抗作用更为强大。相反,外来植物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无法被估计的,对环境适应力差的一方则会受到严重的病虫害侵袭,对绿色植物生态化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景观评价

3.1.1评价的理论基础 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 1.体验性评价 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2.技术性评估 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 3.综合性评估 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 评价必然地带有价值标准。在对城市景观现状评价中,评价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是至关重要的。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城市的景观状况,其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本次研究的价值标准除基本的视觉美感外,对构成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的各个侧面都纳入评价项目。以文章开篇所述“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具体的说,城市景观现状评价还包括4.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城市景观现状的美学质量评价是评价的核心。对其美学质量的评价,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它不仅取决于城市景观物之客体,而且受评价者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甚至受审美时的心境、情绪等主观条件的深刻影响。现在,世界上景观美评价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四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经济学派。其中专家学派以形式美评价为主,这也是景观美的主要体现。 5.景观现状价值评价 城市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应进行资源性或其经济性的评价,作为产业,有规模和容量要求,还要考虑其可以进入性以及区位条件等。 6.景观影响评价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则是景观现状、评价中涉及内容最广的评价,目的是防止景观的人为破坏,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景观影响评价中,首先要作景观影响因素的识别,也就是要搞清有那些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景观现状;其次要进行景观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八角金盘: 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常春藤: 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2017年第3期现代园艺 1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 1.1以主题性植物组团设计,表达分区主题 主题公园各分区具有鲜明的主题,植物景观设计需与游乐主题相呼应,根据分区主题设计主题性植物组团,营造各分区植物景观差异性,打造植物景观特色,表达设计主题。1.2以造型植物设计,展示植物艺术之美 主题公园中植物不只是建筑、道路等的附属,而且还作为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应用于景观环境的塑造中。各种新颖独特的造型植物景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不同空间的主题,同时也带给人以丰富的视觉体验。 1.3以植物和地形为构架,框画佳景和遮挡俗景 主题公园往往设计有丰富的地形,通过地形和植物种植组团相结合的方式美化室外游览空间,遮挡不良景观、软化硬质景观、框选美景,从而有效划分室外空间。 1.4以植物色彩营造主题场所氛围 主题公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栽等都为主题服务,形成让游客易于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线索。一些植物的叶片、枝干具有特殊的色彩,通过合理的应用能营造特殊的情感体验。2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2.1人性化原则 应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植物配置要体现人性化,要通过合理的植物设计创造不同年龄群体的主题空间,同时要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2.2主题特色性原则 应体现项目主题特色性。根据项目主题特点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主题公园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技艺,结合区域自然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2.3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原则 要突出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原则。主题公园植物景观不仅要求能达到美化、季相变化等艺术性效果,同时要兼顾划分空间、噪音防护、防尘、遮荫等功能性要求。 3项目概况及植物景观设计思路 哈尔滨万达主题公园占地约40hm2,室外公共景观面积约28hm2,其中绿化种植面积约计11hm2,分为5个主题区块。植物景观设计以乡土植物为主反映当地优美的自然风景,各主题区域在植物景观上各具特色;通过主题性植物组团、植物造型艺术、“地标性”植栽等手法丰富园区游览体验,让游览者在园区内感受到植物造景艺术带来的情感愉悦。 4植物组团典型配置模式 各分区采用多层次植物组团搭配模式,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植物组团典型配置模式为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木本地被+草花地被。 5各主题分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1中央大街区 中央大街区种植设计选择树形挺拔、树姿端正优美、分支点一致的高大乔木,统一商业街景,分割步行街道路空间,形成有序的视线通廊和轴线景观。 5.2林海雪原区 林海雪原区以常绿树、蓝白色开花植物为主,营造绿意盎然的、雪白纯净的林海氛围。上层乔木以樟子松、青扦和白扦为主,局部点缀以落叶大乔丛生蒙古栎、丛生白桦、丛生茶条槭,中层白花花灌木有花楸树、梨树、山里红、珍珠梅等,下层低矮灌木以云杉球、小叶丁香球、茶条槭球、木秀球为主,片植地被有铺地柏、绣线菊、蓝花鸢尾、德国鸢尾等。 5.3乌苏里船歌区 该区域以观干观果植物为主题特色植物,设计相应的植物组团。主要植物种类有山杨、白桦、梓树、钻石海棠、山桃、红瑞木、芽黄瑞木、偃伏莱木、红刺玫、山里红、狼尾草、拂子茅。 5.4丁香仙境区 丁香仙境区以哈尔滨城市市花—— —丁香花为种植主题,布置有白、黄、紫3个不同色调的丁香专类园。花香浓郁的丁香专类园以及园路两侧精心布置的七彩草花模纹花坛,梦幻般的植物景观与游乐项目共同打造神秘的、缤纷的境域。主要特色植物种类有白丁香、紫丁香、黄丁香、北京丁香、暴马丁香、小叶丁香等。 5.5欢乐时光区 欢乐时光区通过精致的立体花坛艺术,打造多彩的、热闹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欢乐时光。色彩丰富、质感细腻、形态多样的造型植物引人驻足,增添游玩趣味,为园区带来生机。 5.6后勤区 后勤区处于整个园区的边界,为各主题分区的外围区域,是园区内外的缓冲地带。植物种植通过有序的行列式种植形成绿色垂直界面,有效隔离园外不良视线影响。 6结语 精心设计的主题性植物景观对于展示主题公园形象、传播主题公园文化价值、丰富主题公园游览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应紧扣各分区主题特色,以人性化、主题特色性、艺术性与功能性相结合为原则,选择特色植物,设计多层次式植物组团,营造独特的主题公园植物景观效果。 (责任编辑张芝) 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叶灵军 (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京100031) 摘要:以哈尔滨万达主题公园为例,重点阐述主题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思路及方法,详细介绍哈尔滨万达主题 公园在总体布局、植物典型配置模式、树种选择、分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主题公园,植物景观,植物配置,种植设计 景观设计 87 --

常见园林植物100种

1.洋紫荆: 拉丁名:Bauhinia 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 科中文名:苏木亚科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 观赏及应用: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2.大叶榕 种中文名:高山榕 种拉丁名:FicusaltissimaBl. 科中文名:桑科 属中文名:榕属 别名: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海南岛) 观赏应用:高山榕为桑科榕属的一种。高大乔木,树冠大;叶厚革质,有光泽;隐头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时金黄色。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树冠广阔,树姿稳键壮观。只是树体量太大,根系过于发达不太适宜作路树。非常适合用作园景树和遮荫树。又为优良的紫胶虫寄主树。 生长习性:阳性,喜高温多湿气候,耐干旱瘠薄,抗风,抗大气污染。耐贫瘠和干旱,抗风和抗大气污染,生长迅速,移栽容易成活。

3.大叶紫薇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景观用途:适合用作高级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与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别推荐用于风景林建设,紫花品种宜用于中、近距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距离观赏的风景林。 生长习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 4.猫尾木 种:猫尾木 科:紫葳科 属:猫尾木属 拉丁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娱乐活动便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当代景观绍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方法,从而针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从中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减少人们精神上的压力而获得心理上的舒畅。 入口广场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形象标志,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作日益受到重视。入口空间设计的好坏与否,一定程度上将会对整个公园的品质有所影响,因此对公园人口空间系统性的研究是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城市公园的入口空间都是城满足人们对公园期望的重要部分,它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规划布局的开始。 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平立面上大体量的花池树池对称分布,通过高大乔木的对应布置,形成入口处的磅礴气势。高品质的材料运用也点明该区的重要性,同时又通过地面材质的曲线铺装和多样材质的使用来打破过于对称的布局,满足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利用植物作为高潮的要素有几点好处:

①可以弱化了硬质景观的僵硬感;由于植物生长本身具有季节性,可做到季季。 ②还有景可观的自然景象; ③植物景观的塑造可以体现地域性和主题性。希望创造出在追求它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统一性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进一步促进交往与活动的发生,创造出好的城市总环境和人们交往的场所。 放置于整个空间的垂直高点,逐步向下移动,视线上使广场富有延伸感。突出由上而下的层次变化。辅助以通廊、树池等使人们在活动之余又有足够的停留休息和观赏景物的空间。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植物的组合配置 采用营造山林的布局思路,以2-3个品种的高大乔木作整个住宅景观区的骨架树种,以6-7个品种的乔木作为整个住宅景观区的主要树种,辅助以多种、多规格的各类乔灌花草相结合,形成自然山林环境的植物群落。同时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将常绿与落叶相结合,观花观果与观叶色相结合,根据花期果期合理安排搭配植物品种与景观相

森林景观美学思考

森林景观的美学思考 摘要:“环境”与“美”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森林作为人类活动环境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传统的形式美审美方式不同的是,森林景观美学更加强调在自然、人工、地域、生态等多个方面寻求一种综合的美学平衡关系。文章从美学观点出发,对美学、环境美学及森林景观美学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对人们进一步的认识森林景观和它的美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美学;环境;森林;景观; “环境”与“美”都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与关系。森林作为人类活动环境领域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居于乡村,人们都喜欢游憩于广博深谧的森林,去欣赏、体会森林景观那无与伦比的美学韵味。森林景观的审美价值,从美学的观点看,更多的是森林在特定区域内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呈现出来的特有风貌与多元化的美学形态,所以在进行森林景观相关规划与设计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所工作区域内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环境氛围和独具特色的美学风貌。与传统的形式美审美方式不同的是,森林景观美学更加强调在自然、人工、地域、生态等多个方面寻求一种综合的美学平衡关系,进一步讲,森林景观美学讲求的不但是产出纯粹的美丽风景,更讲求对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是以美为起点,对美学、环境美学、森林美学和森林生态景观营建等方面的综合深入的研究。 一.美学 在经典美学著作《美学四讲》中,作者李泽厚认为美学一词较正确的中文翻译应为审美学,意指人们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关于美学研究的范畴,东方与西方较为相似,东方为阳刚与阴柔之美,西方则为崇高与优美。关于“美”的字面意义,在《说文解字》中,“美”的字源包括“羊”和“大”(古人以羊长的肥大为美),体现出了农耕文明一种淳朴朴素的形而下的审美取向;而在有些学者的研究中,也有“羊”和“人”的说法(人载着

公园植物配置

公园植物的配置及布局的实习报告 苗木知识导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 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 2011-10-15日信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建筑与园艺工程高度结合的产物, 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 是中国传统居住、休闲、观赏、文学艺术等综合营造的艺术空间体形环境,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是人类生存的命脉。园林里的山山水水和花草树木, 使园林显得生机勃勃, 情趣幽逸。“石本顽, 有树则灵。”树木可使顽石有灵气, 画面才有气韵。古人说:“山借树而为衣, 树借山而为骨, 树不可繁, 要见山之秀丽; 山不可乱, 须显树之光辉。”从山与树两者之间的关系,把配置原则作了很好阐述。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风格 配置风格和特色由于造园时, 受不同的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具体地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上, 会体现和追求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样就导致了园林风格与特色的区别同样也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中国传统园林因地域差异, 从而导致它风格上的差异。也造成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和特色的不同:皇家园林体现了皇家园林气派,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 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私家园林追求的是朴素淡雅的城市山林野趣。在咫尺之地,突破空间的局限性, 创作出“咫尺山林, 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 依仗于植物的配置。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审美特点 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在时间流程中显现出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的运动, 而一年四季除了显示气候冷热变化外, 更鲜明地显示了山水花木的具体形象变化, 都可以称为季相美。植物景观的空间审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空间, 无论是从其层次、意境等许多方面看, 均有突出特点。 三、园林植物配置的“意匠”及运用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园林文化里, 许多拟人化的植物象征着人们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情怀、瑰丽的想象、思想的情趣, 抒发出激情和友情的理念, 不但含意深邃, 而且达到了天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