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与短命的秘密(转载)

合集下载

为什么老人做寿就会死

为什么老人做寿就会死

为什么老人做寿就会死为什么老人做寿就会死1、自然死亡很多老人70岁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老死了。

大部分人的生命,都是短短的数十年,有些人可以活到__十,有些人则是六七十。

如果不是生病,只是普通的死亡,那就是自然的衰老,到了这个年龄,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会出现明显的衰退。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的法则,谁也改变不了,所以,我们要平静地面对。

2、心理因素很多老人在70岁之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这很可能与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关。

老人长期一个人独处,没有配偶,也没有儿女在身边,一般在独处后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多表现为消极、消极的情绪。

而一个人的心态与身体的健康程度和寿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整天都是消极的,那么健康就会丧失保障,也会加快老年人的死亡速度。

3、疾病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人体机能衰退以及器官功能衰退所导致的,所以到了老年期,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有很多,其中会导致老年人寿命缩短的就有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

对于这些较为严重、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预防,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体质得到加强,从而提升自己的器官功能,那么当疾病侵入人体,病情恶化之后,就会导致人的寿命缩短。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如果得了同样的病,很有可能会死的更快。

4、不能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身体就会每况愈下,到了晚年,他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

年轻的时候,虽然也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但因为身体还没有老化,所以一些损伤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到了老年,已经衰老,器官功能已经有了明显的衰退,还像年轻时一样,放纵自己,经常熬夜,久坐不动,抽烟酗酒,暴饮暴食,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最终导致疾病,用不了几年,老人就会死去。

想要延年益寿,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老人摔一跤就容易离世1、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摔倒后易出现股骨颈下旋的骨折、股骨颈其它各种类型的骨折。

【长寿的秘诀】长寿的秘密

【长寿的秘诀】长寿的秘密

【长寿的秘诀】长寿的秘密*导读:长寿的秘诀是什么?长寿的秘诀包括很多,其中性格对于长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性格外向也能助人长寿。

下面就由小编为您介绍长寿的秘诀。

*保持开朗、乐观心情让性格外向性格外向善社交这一研究由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国家老龄问题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开展的研究。

考虑到百岁老人年事已高,为顺利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研究人员并未直接研究百岁老人,而是退而求其次,追踪调查246名百岁老人的子女。

他们的平均年龄也高达75岁。

负责这项调查的托马斯珀尔斯博士说,研究显示长寿老人的子女与普通人相比性格更外向,他们通常更善社交,容易建立友谊,把友谊视作安全人际网络。

不难发现,长寿女性更能与他人产生共鸣,善于与人合作,这样一旦她们有难,就能获得多方支援。

如果一个人性格开朗,则更易广交好友,也就更会照顾自己,珀尔斯说,因此也更容易渡过难关。

神经坚强少压力研究还发现,长寿人士不仅在社交上更胜一筹,他们的精神也更为放松,这使他们更善于应对压力。

研究结果显示,长寿男女的神经敏感程度弱于普通人。

珀尔斯认为这种特质使他们面临压力时更从容不迫。

他说,研究显示压力会增加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如果人们没那么敏感,处理压力时能比敏感的人更有效。

有趣的是,一些传统观念上对长寿有利的特质,比如自律和思想开放等,在研究中并无体现。

事实上,许多老顽固固守自己的生活哲学,仍然长寿。

珀尔斯总结研究结果时说:多社交、少紧张有利健康。

这一研究也表明,当我们分析影响长寿的内部基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时,也不能忽视性格因素。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47条长寿经典秘诀:1.别赖床。

百岁老人都是无可争议的早起者!2.别吃得太多。

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

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

我们中的大多数吃得大大超标特别是在冬天。

过多的脂肪被厚厚的冬衣遮掩,使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长寿密码

长寿密码

1、长寿老人的共性规律(有专家总结出六点):一是心态平和,凡事顺其自然;二是粗茶淡饭,生活俭朴;三是勤劳好动,终生劳作;四是子女孝顺,家庭和睦;五是居住地环境水质和气候特殊;六是有遗传因素,家庭长寿。

2、仁和者寿
3、普遍认为: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可以给人增寿的。

4、道家老子全部养生学说的精华就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返璞归真。

5、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讲到为什么仁者寿,其实他讲得很简单,仁者寿是因为仁者外无贪、内清净,整个心态是中正平和,所以他就寿。

6、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拥有一份好的心情,是家庭和谐,老人长寿的重要因素。

7、中国人常说,五福寿为先。

《尚书洪范》界定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8、《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一个仁者他是有包容,对别人的尊重,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问题,如果用佛教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一个仁者心无挂碍。

10、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是仁爱仁厚仁义的人
11、大德必得其寿,说的是胸怀宽阔,充满爱心的人一般都会长寿
12、仁者就是那种心地善良的人,喜欢做好事,与人为善。

这样的人他活得很踏实。

因为他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会感谢他,他心情自然就会好,心情高兴,机体功能就好。

养生之道莫大于养德
13、《礼记大学》:修身在正其心养生先养德(而养德需要从端正自己的心地开始)
14、仁和德寿
15、无求,便是安心法。

(人到无求品自高——冰心)
16、仁者他像一座山,他是安静的。

仁者他还有爱心,他的心里面除了这种大爱而没有别的东西,而你作为仁者,乐善好施,你每天是快乐的,你每天都是幸福的。

20个令人惊奇的长寿秘密

20个令人惊奇的长寿秘密

20个令人惊奇的长寿秘密20个令人惊奇的长寿秘密。

你想长寿吗?人人都想长寿,但长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在细节上多用心,才有可能更长寿。

英国《每日镜报》最新总结了一些令人惊奇的长寿诀窍。

1.喝茶前进行充分搅拌。

茶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多酚)有助于人体抵御心脏病、癌症和过早老化。

以色列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适量饮茶的人比不经常饮茶的人要活得长。

需要记住的是:喝茶之前要充分搅拌茶水,研究显示这种方法能让茶水多释放出15%的抗衰老成分。

2.每天早上单腿轮换站立。

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每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单腿轮换站立会迫使身体保持平衡,增强支撑脊柱的核心肌肉群(后背、骨盆和腹部)力量。

理疗医师认为:对于保持身体活跃、预防跌倒和上了年纪后避免骨折来说,这个简单的动作具有显著的长期功效。

3.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性生活。

研究者对威尔士人群进行的大规模长寿调查项目显示:与每周进行两次性生活的人相比,每个月性生活不到一次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会增倍。

英国皇家爱丁堡医院进行的研究发现:拥有健康性生活的夫妇看起来会年轻7岁,这或许是因为性生活能减轻压力、满足感更强和睡眠质量更好。

4.每天吃3个核桃。

美国斯克兰顿大学近期的研究显示:核桃是最健康的坚果,因为它含有效力最强的能抗疾病和抗衰老的抗氧化剂。

每天吃3个就能充分受益。

5.结交6个可以信赖的好友。

澳大利亚学者近期对百岁老人进行的研究发现: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和家庭纽带是长寿健康的秘诀。

朋友能够提供情感支持,有助于人们应对压力;感受到被关爱能促进大脑生成多巴胺和后叶催产素,从而有利于大脑生长和延缓衰老。

研究者确认每个人结交的最优朋友数量是6个。

6.每天晒太阳。

调查数据显示,英国有50%的人缺乏维生素D(这种营养元素是由阳光对人体皮肤照射后形成的),缺乏维生素D会增加人们患上许多潜在致命性疾病的风险。

英国肿瘤研究基金会建议,人们应在每天中午前后晒太阳15-30分钟,同时确保自己不会被晒伤,否则健康功效就会前功尽弃。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寿命的掌握和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然而,人们在探寻长寿的奥秘时,也发现了造成人们短命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呢?下面就为大家逐一解析:一、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生活方式是影响人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寿命。

而恶劣的生活方式则会加速身体的老化,引发各种疾病,导致寿命的缩短。

1.不良的饮食习惯:大量摄入高脂、高热量、高盐的食品,容易致使人们患上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缩短寿命。

2.缺乏运动:长期不锻炼身体,导致肥胖、关节问题、缺氧等身体问题,加速身体衰老。

3.睡眠不足:晚上缺乏充足的睡眠,导致免疫力下降,加重心脏负担,增加患上疾病的风险,同时在衰竭导致寿命减短。

二、基因的作用每个人的寿命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有些基因可以增加人的寿命,如人体免疫力的基因,而有些基因则最终导致疾病的发展,缩短人的寿命。

1.遗传病:一些遗传病如亚历山大病、囊性纤维化等,容易减少个体的寿命。

2.细胞除错降解能力减弱:如果基因中的细胞除错降解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量不正常的细胞出现,从而加速身体老化。

三、生活环境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生活环境和心理健康是人们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和平和绿色环境可以让我们更加健康、更寿命长,并且心态愉悦、积极乐观的同样会润物细无声地为我们增长生命力。

1.生活环境恶化: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适度的紫外线等无形的硬伤,它们缩小或限制了人体的生命活力。

2.心理压力: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这种压力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等,从而影响生理健康,缩短寿命。

结语长寿的人生,不仅仅跟健康生活方式、基因和环境等相关因素有关,更与人自身的意念和态度有较大关系。

若我们从小事做起,多加注意健康生活、提高心理素质,就能更好地保护好身体,延长自己的寿命。

农村为何流传“老人活得久,子孙会短寿”的说法?

农村为何流传“老人活得久,子孙会短寿”的说法?

农村为何流传“老人活得久,子孙会短寿”的说法?在农村,有些家庭的老人活到了九十多岁,可是偶然他们的孙子或儿子却意外地死亡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的悲哀。

因此,民间流传有一句话:“老人活得久,子孙会短寿。

”这就是把子孙的死亡牵强的和长寿老人扯上了关系。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真相恰恰相反。

01老人活得久,说明其遗传基因好老人活得久,就说明了他们的遗传基因很好,家族里的子孙后代也会有希望继承这种好的基因而长寿,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至于说有的子孙先于长寿老人死了,那只能说明是偶然现象,而不是必然现象,并不能说就直接与老人有关系。

如果家庭中的老人,真的有很容易遗传的疾病,那他自己可能早就离开了人世。

他依然长寿健康,说明了他本身的基因比较完美,而他的个别子孙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基因在婚嫁婚娶中,融入了别人家族不太好的基因,导致他很快就意外死亡了。

例如作家路遥,他勤于笔耕但忽然就得了肝癌逝世了。

有的人说他是写书累死了。

可是作家贾平凹却解释道:“路遥之死与他写书没多大的关系,但与他祖祖辈辈的遗传基因问题有关系,因为他的几个兄弟都得了肝病。

”由此可见,老人活得久,说明子孙是有福之人,值得庆幸,说明了子孙后代也很有可能如老人一样健康长寿。

而老人的遗传基因有问题了就会祸及全家,那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02老人活得久,为家庭福气的来源老人们饱经风霜,他们久经考验,对于人生的各种各样的苦难或灾难,他们都看得很通透了,他们深信放下一切,万般从容自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因此,他们总是表现得宽容大度,乐观开朗,就像家庭中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把光明和温暖送到子孙后代的心田来感染他们。

有句话说:“家有老,如一宝。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老人们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他们练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豁然开朗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懂得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乡规民俗。

他们读透了社会这本无字书,有很强的生存能力,有很多社会人脉关系网,他们就能在子孙有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四两拨千斤,轻轻松松就帮助子孙们解决掉了不堪重负的困难、问题。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

影响人类寿命的多重因素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随着医学和科学的进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寿命得到了显著延长。

然而,个体寿命的长短仍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遗传和性别,而有些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主观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影响人类寿命的各种因素,希望为追求长寿的人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生理因素生理因素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是遗传因素和性别因素。

1. 遗传因素遗传对寿命的影响是显著且深远的,长寿家族和短寿家庭的案例为这一点提供了生动的佐证。

国内外的调查数据显示,在80至84岁的人群中,长寿家族的比例为52%,而在105岁以上的老人中,这一比例上升至71%。

双生子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遗传因素的重要性。

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寿命差异平均为3年,而异卵双生子的平均寿命差异则为6年。

此外,遗传对寿命的影响还体现在长寿老人多为头胎或母亲在年轻时生育的子女,而高龄产妇所生子女的寿命则相对较短。

这些证据表明,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寿命。

2. 性别因素性别差异在寿命长短上的表现也非常明显。

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欧美国家的研究表明,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异为5至10年。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生理代谢差异、免疫系统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等方面。

女性的代谢水平较低,生命消耗相对较慢,而X染色体中的免疫调节基因也赋予女性更强的疾病抵抗能力。

此外,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助于维持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些生理优势使得女性在长寿方面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们虽然属于“外因”,但对人类寿命的影响不容忽视。

1. 自然环境长寿地区往往位于远离都市的山区或湖海之畔,这些地区气候宜人、日照充足、空气清新,污染极少。

比如南美洲厄瓜多尔的比尔卡旺巴地区,海拔适中,气候常年温暖,河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助于预防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

为什么有些人长寿,而有些人很短命?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在年事已高时仍然健康长寿,而有些人却很短命。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呢?一、基因遗传基因遗传是影响人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人的寿命大约50%以上是由基因遗传决定的。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一种奇异的基因,能够让他们有更长的寿命。

而有些人则天生就不那么幸运,身体不太健康,容易患病,因此寿命相对较短。

二、生活方式除了基因遗传以外,生活方式也会对一个人的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久坐不动、不运动的人不仅容易患一系列慢性疾病,而且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会越来越差,自然寿命也相应地缩短。

相反,经常运动、营养丰富的饮食、有规律的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们延长自己的寿命。

三、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一个人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气候、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都会对身体健康和寿命产生影响。

比如,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寿命较长,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城市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寿命相应地减短。

四、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人的寿命产生影响。

人的社交网络、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都与人的寿命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经济状况越好、社交网络越广、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健康和寿命都会相应地更长。

五、心态影响人们的心态也会对寿命产生影响。

精神因素可影响身体健康,良好心态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将身体置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延长寿命。

而悲观、消极、压抑的心态则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让寿命缩短。

在一个人的寿命中,以上五个因素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拥有健康、长寿的人生,就应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保持好的基因、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环境、健康的社交网络以及积极的心态。

只有这样,才能延长我们的寿命,让我们拥有更长久美好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寿与短命的“秘密”
一见到“长寿”这两个字,很多人的眼睛肯定会为之一亮。

大部分人都觉得,那些活到100多岁仍然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中,他们吃的是什么食物尤为重要。

如今,有一个人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替大家走遍全球25个国家,寻访61个长寿地区的饮食秘密。

他就是日本著名的长寿学家、世界卫生组织循环器官疾病专业委员家森幸男博士。

近日,他在最新的中文版《健康长寿饮食指南》一书中,以科学的态度披露了“长寿食物”的秘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权威的长寿饮食调查”。

持续了25年的“长寿旅行”
在家森幸男的“长寿地图”上,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地方,比如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坦桑尼亚的“汉德尼”;也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地方,比如中国的新疆和田和日本的冲绳。

从1983年到200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家森幸男的足迹遍及了全世界61个地区,用他的话来说,这20多年的时间,终于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就是“为什么有人能长寿,有人却短命”,导致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一个字——吃。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对家森幸男有着一份特别的尊重。

她告诉记者:“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不板起面孔来教训人,要求你非得这样吃那样吃,而是通过带你去世界各地长寿之村旅行,告诉你长寿可以通过很多种饮食方式来实现。


在家森幸男的眼里,真正的“长寿饮食”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绝对要吃什么不吃什么。

在他调查的这些长寿村中,确实有的地方饮食习惯非常健康,但也有人吃肉多却不得心脏病,相反很多人吃鱼多却非常短命。

追寻这些疑问,他揭开了长寿并不只倚赖于一种或几种食物,而是取决于你如何将这些食物搭配起来的秘密。

家森幸男经过调查,总结了以下几种长寿与短命的“秘密”。

爱吃肉怎么能长寿?一般来说,人吃肉多,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就高,它们会堵塞血管引发心脏病。

而爱吃肉的格鲁吉亚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却不高,心脏病的致死率也非常低,有着众多的百岁老人。

原因就在于他
们吃肉的方法很独特:把肉煮熟后,去除肥肉,只吃蛋白质最丰富的瘦肉。

吃时搭配着梅子干,能起到畅通血管的作用;还要搭配芹菜等大量的蔬菜,它们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是延缓衰老的功臣。

此外,当地人吃葡萄时喜欢把皮和籽一起嚼碎吃下去,葡萄皮里含有大量食物纤维,葡萄籽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则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法国也是典型的吃肉也能长寿的国家,秘密就在于他们所喝的葡萄酒中含有大量多酚,可以防止人体中的胆固醇被氧化、堵塞血管。

多酚和酒精结合在一起更为稳定,容易被人体吸收。

此外,检测中发现,法国人体内的牛磺酸含量特别高。

乌贼、章鱼和各种鱼贝类食物,以及动物内脏是含牛磺酸最多的食物,人体摄入牛磺酸越多,越不容易罹患心肌梗死。

吃盐多怎么控制血压?众所周知,吃盐多是造成血压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减少吃盐量外,也可以学法国人多喝矿泉水。

矿泉水中含有大量的镁和钙,能帮助把过多的盐分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

还有日本冲绳人,他们喜欢吃用取自大海的盐卤成的豆腐,其中含有一定的镁。

非洲坦桑尼亚马赛族人则把玉米和小麦连壳碾碎做成主食,其中含大量的食物纤维和钾。

研究显示,钾、镁能起到中和钠的作用,对抗由钠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

大连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兴国介绍,镁在绿叶蔬菜中含量最高,坚果和粗粮中也很多。

钾则多在各种蔬果里,常吃可对控制血压起到辅助作用。

吃鱼多为什么会短命?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是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然而,这里的人大量吃鱼还是非常短命,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都非常高,原因就在于他们最喜欢吃的是炸鱼或腌鱼。

炸鱼时大量的植物油,让鱼肉中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无法在体内发挥作用,而腌鱼中大量的盐却促进了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而且当地人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体内普遍缺少食物纤维和钾,也导致血压上升很快。

长寿十大饮食原则
家森幸男在20多年的调查中发现,长寿的原则总是相似的,共有10条:
1、少吃盐;
2、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多吃蔬菜与水果;
4、多吃乳制品;
5、多吃鱼类与大豆制品;
6、很多人一起、热闹地用餐;
7、食材均衡;
8、每天都有一餐吃饱、吃好;
9、相信自己可以长寿;
10、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

范志红认为,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人一起、热闹地用餐”这一条,它不是指我们平时那种喧闹的聚餐方式,而是一种快乐吃饭、享受食物的心态。

尤其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高发,如果你对自己吃的食物都不相信,一天到晚怀疑吃的蔬菜里有没有农药、肉里有没有毒素,这种恐惧感就会影响人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让我们离健康长寿的目标越来越远。

在这些原则中,家森幸男最注重的是“每天都有一餐吃饱、吃好”,也就是所谓“一日一膳”:现代人工作繁忙,要求每餐都吃健康食物不太可能,只要从三餐中,选择一餐吃对身体有益的饭菜就行。

他自己选择的是早餐,包括:一盒酸奶;把芝麻、黄豆粉、茶叶一起磨成末,沏成糊糊,加水果干或坚果干搅拌食用,可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用胡萝卜、豆腐、菇类等做成的味增汤,其中的食物纤维和钾对控制血压很有用处。

此外,他还特别推荐了日本传统食物中的“七种长寿食物”:豆麻藻菜鱼菇芋,也就是大豆、芝麻、海藻(海带)、蔬菜、鱼、菇类与芋头。

这里面,排名第一的豆类他尤其推崇,因为其中的大豆异黄酮不但能够预防心脏病,还有一定的防癌功效。

范志红提醒,对于这几种食物,我们也不要过于拘泥。

如果你生活在西北地区,没必要非得吃海藻,可用薯类代替。

长寿最关键的,是要改变我们每天不是白米就是白面,加上大量肉和油的饮食习惯,真正健康的食物是多样化的,包括杂粮、蔬菜、各种蘑菇等,能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