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工程编号:项目名称:武汉南国置业•大武汉家装二期勘察阶段:详勘工程技术负责人:杨立新审核人:龙雄华总工程师:龙雄华总经理:詹学贵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目录●文字部分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说明一、工程概况二、勘察依据三、勘察目的和任务四、勘察手段及完成工作量第二章场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区域地质构造一、地形地貌二、区域地质构造第三章场地岩土工程条件一、地层结构及空间展布二、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第四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及地下水位二、土层渗透性三、地下水腐蚀性第五章地震效应评价和稳定性评价一、地震烈度二、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三、地震液化四、场地稳定性评价第六章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一、场区各岩土层工程分析和评价二、地基均匀性评价三、场区稳定性评价第七章基础型式的选择一、基础型式的选择二、桩基础设计参数建议值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四、成桩可能性分析及施工条件和桩基施工对成桩的影响五、有关桩基设计和施工建议六、地下室抗浮问题第八章深基坑开挖与支护一、场地周边环境条件二、基坑周边地下管网三、基坑坑壁坑底地层情况四、基坑支护方案选择五、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六、地下水治理第九章结论、建议与说明●附图、附表部分一、钻孔数据一览表(共2张)二、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共1张) (编号:01-01)三、工程地质剖面图1-1’~44-44’(共44张) (编号:02-01~44)四、代表性钻孔柱状图(共6张)五、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共10张)六、压缩试验汇总表(共3张)七、土层固结曲线(共1张)八、直剪试验汇总表表(共4张)九、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共7张)十、水质分析报告书(共1张)十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检验成果表(共1张)●附件部分一、《武汉南国置业•大武汉家装二期抽水试验报告》二、《武汉南国置业•大武汉家装二期建筑场地地基土波速测试报告》三、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共1张)四、审查意见及回复。
湖北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七年十一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 XX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 工程编号: ?报告编写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审定人:总工程师:法人代表:XX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0(一)拟建建筑物概况 0(二)勘察依据 0(三)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 0(四)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0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1)(一)场地地形与地貌 (1)(二)气象 (1)(三)地质构造 (1)(四)场地岩土层及其分布特征 (2)(五)场地岩土试验、原位测试成果统计 (2)(六)场地岩土地基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4)(七)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情况 (4)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一)地下水类型及水位 (4)(二)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4)(三)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5)四、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5)(一)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5)(二)地震液化判定 (5)(三)建筑场地类别 (5)五、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6)(一)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评价 (6)(二)特殊性岩土的评价 (7)(三)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7)(四)场地岩土的工程性质评价 (7)六、基础方案评价 (7)(一)天然地基评价 (7)(二)桩基评价 (8)(三)地基均匀性评价 (9)七、基坑工程评价 (9)(一)基坑概况 (9)(二)基坑设计参数 (9)(三)基坑支护方法的建议 (10)(四)地下水控制方法的建议 (10)(五)地下室抗浮评价 (10)(六)基坑支护设计、施工、监测工作的建议 (10)八、结论及建议 (11)九、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意见及回复附表:一、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图:一、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01)二、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67)三、钻孔柱状图附件:一、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二、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三、水质简分析报告四、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五、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和场地类别评定报告XX流产业园(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一)拟建建筑物概况XX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东西湖区XX区内兴建XX产业园(一期)项目,受建设方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新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报告分析

6 7 . 1 97
9
.
5
6 1
8
.
41%
38.14
29.14%
28.73% 0.3
22.98%
1 9 0 . . 4 2 8 %
0.1
29.52, 10%
144.89, 51% 勘察设计收入
工程总承包收入
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新2湖00北7省20工0程8 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资报料告来分源析:湖北省建设厅统计数据
图6:2001—2008年湖北省工程勘察 设计行业营业收入及其增长状况
图7:2008年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 行业营业收入构成状况
营业收入
增长率
350 300
76.17%
0.8 294.69 0.7
250 200 150 100
50
246.65
0.6
51.63% 191.6
155.8
0.5 0.4
120.64
企业数量
从业人数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8000
营业收入 人均产出
60
7000
50
6000
5000
40
4000
30
3000
20
2000
1000
10
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设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成长线。
在执业主体中,有两类主体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一是部分 在体制、机制方面已经改制和即将改制的企业,在经营观念、理念方 面与市场经济适应后将爆发的发展活力;二是随着WTO保护期的结束, 国外设计企业开始通过并购等途径逐步进入国内设计市场,国外优秀 的设计公司已经开始与国内企业“共舞”,更加激化了行业的竞争。
武汉××岩土工程勘察详细报告

武汉××岩土工程勘察详细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武汉××项目位于汉口江岸区解放大道以西,二七路以南地块。
项目紧邻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及建设中的都市绿化广场,并预留有立交、轻轨站点以及公交首末站用地。
区位环境优越,交通条件良好,商业需求旺盛。
本项目要紧包括商业、居住及教育设施三个差不多功能单元。
规划总用地面积132160m2,规划总建筑面积392925m2,包括居住建筑面积24113m2,商业建筑面积151794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42846m2,会所建筑面积602m2,中学建筑面积12445m2,幼儿园建筑面积2109m2,底层商铺建筑面积3319m2,居住用地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40171m2,商业用地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29781m2。
商业区包括A部分9#高层商住楼(22~27层)及2~4层裙楼(带一层地下室)和2#~3#多层商场(带一层地下室),B部分1#高层商住楼(29层)及4层裙楼(带一层地下室)和4#~8#多层商场组成;居住区包括6栋31层住宅楼(带一层地下室)、4栋22~28层住宅楼(带一层地下室)及1层会所(带一层地下室)和3栋1层联楼组成,独立一层地下室和二层地下室;教育设施区包括幼儿园、中学,为1~6层建筑组成。
抗震设防烈度均按6度考虑。
拟建项目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商业区为23.400~23.800m、居住区为23.600~24.600m,教育设施区为23.000~23.300m。
各拟建建筑物概况如下表:表1本工程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
开发商为武汉三江航天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任务由××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我院承担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此次勘察时期为详勘。
(二)、勘察目的依照工程特点和场地岩土条件,本次勘察的目的和要求是:1、查明建筑场地及其邻近有无阻碍工程稳固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其作出分析与评判。
岩土勘察报告

武汉市东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光国际大酒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武汉市东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与三秀路交汇处兴建东光国际大酒店项目,该拟建项目为一栋主楼29层酒店,裙楼4层。
各拟建物结构特征及参数见表1:表1 拟建物技术特征及参数拟建物类型层数及柱网高度及跨度结构类型中柱荷重(KN)边柱荷重(KN)地面设计±0 标高(m)基础埋深(m)酒店式公寓29F 框架—剪力墙12500 7000-13.0 酒店大堂4F 框架4000 2500地下室车库框架受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拟建场区进行了岩土工程详勘工作。
该工程由武汉博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工作。
本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等级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依据本次详勘依据:与业主签定的工程勘察合同、东光国际大酒店勘察技术要求、总平面图等相关技术文件。
在勘察工作中按下列有关规范执行: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07-2002;4、《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6、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7、《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8-989、《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0GBJ112-87等。
(三)勘察目的及要求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根据与业主签定的工程勘察合同及业主提供的1:500拟建物总平面图;武汉博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提供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根据其委托要求及现行勘察规范相关规定,本次勘察工作要求如下: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对建筑地基作出工程分析评价;2、査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查明建筑范围内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査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分布,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参数;5、评价成桩的可能性,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建筑工程管理)乌石冲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工程管理)乌石冲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湖北省罗田县乌石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二 O 一一年五月项目名称:乌石冲水库大坝整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委托单位:罗田县小型水库整险加固和溢洪道扩挖工程项目部承担单位: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甲级总经理:冯晓腊总工程师:李广英审核:李广英工程负责:李小青报告编写:付茹目录1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任务来源与要求 (3)1.3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4)2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5)2.1地形地貌 (5)2.2地层岩性 (5)2.3地质构造与地震 (7)2.4水文地质条件 (7)3坝基、坝肩岩体及坝体填筑料工程地质特征 (9)3.1坝基及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及特透水性 (9)3.2坝体心墙料的工程地质特征与透水性 (10)3.3坝壳代料层的工程性质与透水性 (13)4大坝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4)4.1坝基及坝肩的渗漏问题与评价 (14)4.2坝体心墙质量问题与评估 (15)4.3坝壳代料层的质量问题与评估 (17)4.4大坝蚁害 (17)5溢洪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8)6输水工程质量问题及评价 (19)7 结论 (20)1 前言1.1 工程概况乌石冲水库位于巴水水系双庙河上游,建设地点罗田县三里畈镇乌石冲村,是三里畈镇人民政府并归口水电管理站管理的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的小(二)型水库,地理位置东经 115 度14 分、北纬 30 度49 分,距罗麻公路4 公里。
该水库于 1965 年10 月动工兴建,1967 年1 月竣工投入运行。
承雨面积1.5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 1370mm,洪水标准为 30 年一遇设计,300 年一遇校核,设计洪水位 111.6m,校核洪水位 112.78m,正常蓄水位 107.40m,死水位 99.50m,历史最高水位 111.50m,总库容 60.38 万m3,其中兴利库容29.84 万m3,调洪库容 21.68 万m3,死库容 8.86 万m3,已淤积库容 0.9 万m3。
宜城地质勘察报告

宜城地质勘察报告1. 引言本报告是对宜城地区进行的地质勘察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宜城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地域,地理位置优越。
为了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情况,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
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宜城地区地质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用于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决策。
2. 研究区域概况宜城地区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地形起伏较小。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约为800毫米。
宜城地区地层主要由沉积层和构造层组成,以第四系沉积层为主要地层。
3. 地质勘察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宜城地区的地质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地质勘察方法,包括:•地质地貌调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和地貌类型。
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山脉等地貌特征的分布情况。
•地层岩性调查:通过钻探和取样分析,获取地质剖面和地层岩性信息。
根据取样分析结果,可以确定不同地层的岩性特征和成因,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地下水勘察:通过地下水位观测井和水质分析,了解该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水质状况。
地下水资源是宜城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4. 地质勘察结果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宜城地区地貌类型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山脉分布较少。
平原地区适宜进行农业和工业建设,丘陵地区适宜开展旅游和矿产资源开采。
2.宜城地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沉积层组成,主要岩性包括砂石、黄土、粘土等。
其中砂石层厚度较大,适宜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工程建设。
3.宜城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根据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数据和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主要位于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中,属于浅层地下水。
地下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适宜用于居民饮用和农业灌溉。
5. 建议与意见根据上述地质勘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1.在平原地区,可以加强农业和工业建设,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03勘察报告

第三章勘察报告及现状照片勘测时间:2016年2月23日至2016年2月25日地点: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山参与勘测人员:襄阳市隆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技术部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与襄阳市隆中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对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山现场及其周边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
按GB/T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第四章规定的勘测内容,对隆中风景名胜区周界范围、防护区域、出入口状况、光照度情况和电磁干扰进行了现场勘察,对隆中风景名胜区周边环境的现状,地质、水文、气候等资料进行了详细记录,并对隆中风景名胜区的管理的机构、人员、制度进行了详细了解。
遵照GA27-2002《文物系统文物陈列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简称规定)第三章的有关条款,根据隆中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防护目标和防护部位的防护级别,并给出了相应防范措施的建议。
3.1勘察说明1.3.1.1襄阳“古隆中”简介襄阳“古隆中”为明清建筑组群。
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
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
行其上空空然有声。
”隆中因此而名之。
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又名诸葛亮故居,为中国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居住地。
明弘治二年(1498)襄简王朱见淑看中隆中山的风水,为借“卧龙”之地气,将诸葛亮故宅改建为自己的陵墓。
十余年后,光化王朱祐上表重修,嘉靖、万历、清康熙又多次重修,形成现在的十二景:武侯祠、三顾堂、草庐碑、野云庵(卧龙深处)、抱膝亭、抱膝石、六角井、小虹桥、躬耕田、梁父岩、半月溪、老龙洞和“古隆中”石牌坊等。
其中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为1949年以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
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顶标志性建筑——腾龙阁,“古隆中”牌坊,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七年十一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名称:XX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报告编写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审核人:项目审定人:总工程师:法人代表:XX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九、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性审查意见及回复附表:一、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图:一、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01)二、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67)三、钻孔柱状图附件:一、勘察委托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二、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三、水质简分析报告四、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五、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和场地类别评定报告XX流产业园(一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工程概况(一)拟建建筑物概况XX有限公司拟在武汉市东西湖区XX区内兴建XX产业园(一期)项目,受建设方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主要建筑物概况如下表(表1):拟建建筑物的主要工程特点表1本项目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级)。
(二)勘察依据1、根据设计院提供的1:500建筑总平面图;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3、《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 87-2012);14、《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15、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16、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17、《武汉市深厚软土区域市政与建筑工程地面沉降防控技术导则》;1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9、《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三)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及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3、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4、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对地震效应作出评价;8、对基坑设计施工进行评价,并提供基坑设计参数;9、对本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拟建建筑物建议合理的基础形式及基础持力层,并提供基础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四)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本次勘察工作采用钻孔取芯鉴别、岩土室内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等勘探手段和方法进行。
勘探点根据建筑总平面图,沿建筑物角点、轮廓布置,实际完成勘探点206个,实际施工勘探孔间距~,其中取样孔69孔,勘探点布置及各勘探点数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图号01)及“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附表一) ,各勘探点资料收集完成后均根据相应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回填。
本次勘察各勘探点的定位坐标采用的是1954北京坐标系,勘探点孔口地面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勘探点位均由我公司测量人员采用GPS测量仪,依据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图测放,测量控制点(BM1点坐标为X=,Y=,H=,BM2点坐标为X=,Y=,H=位于平面范围以外)。
本次勘察实际完成的钻探、测试、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表2)。
勘察实际完成工作量表2本工程受场地限制,勘察外业工作分两次完成,分别为2017年6月3日~2017年6月16日和2017年11月10日~2017年11月20日,勘察报告提交时间为2017年11月30日。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与地貌拟建XX流产业园(一期)项目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XX区内,拟建场地东侧为园区六号路,南侧为园区八号路,西侧为园区五号路,北侧为园区巡场路,巡场路以北为革新大道。
勘察场区原为耕地,局部为水塘,勘察进场前场地已初步整平,仅场地东南侧堆放有大量杂填土,场地东南侧地势具一定起伏,其余地段场地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在~之间(以勘探点高程计)。
场地地貌单元属汉江冲积一级阶地。
(二)气象武汉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秋季晴朗少雨,冬季干旱。
冬夏温差大,历年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达~℃,最高达℃;历年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极端最低温度为℃。
武汉地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历年来最大降雨量为,最小降雨量为(1902年)。
降水集中在4~7四个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60%,其中6月份最高,最大降雨量达(1889年),12月份降雨量仅为32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夏季长江、汉水水位高涨(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防汛时期。
最高洪水位(吴淞高程系统);冬季长江、汉水水位最低,最低枯水位为。
武汉地区4-7月份以东南季风为主,其余时间以北风或东北风为主,最大风力八级,最大风速s(1956年3月17日)。
基本风压按30年一遇,10秒平均最大风速(m/s)为标准,武汉地区为。
(三)地质构造武汉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南孤西翼,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至北西西的线型褶皱,以及北西、北西西、北东和近东西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
市区分布地层有古生界砂岩、页岩、灰岩及泥岩;中生界的砂砾岩、砂岩、页岩及泥岩;新生界的粘性土、砂、砂砾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轴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石炭、二叠、三叠各岩层。
三迭系地层常组成向斜的槽部。
由于强烈的南北向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东西向的紧密褶皱,并伴随压扭性断裂。
在南北向主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它次一级的构造,即北北东及北北西两组张扭性断裂。
(四)场地岩土层及其分布特征根据野外钻探,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的粘性土、砂土,将场地地层由上至下按时代成因分为5层,按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细分为8个亚层。
各岩土层及其亚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分布情况描述见下表(表3)。
以上所述各岩土层埋藏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02~67)。
(五)场地岩土试验、原位测试成果统计本次勘察采用钻孔取芯鉴别、岩土室内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获取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进行了分层统计,结果详见下表(表4~表7)。
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4颗粒分析统计表表5(六)场地岩土地基承载力、压缩性指标依据本次勘察试验成果和《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附录E 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P查表综合确定的场地岩土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性指标见下表(表8)。
场地岩土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性指标综合建议值表8(七)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情况根据现场勘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判断,场地无暗浜、暗塘、河道、墓穴、防空洞、孤石、地下洞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及水位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有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赋存于①层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垂直下渗的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气降水的影响而波动。
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在地表以下~,对应高程为~。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下部的砂土中,与汉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幅度受汉江水位涨落影响,年变幅较大,最高时接近地表。
勘察期间测得承压水水位埋深在地表以下~,对应高程为~。
(二)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1、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拟建场地气候及岩土的含水特性等条件综合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II 类。
勘察时分在K177钻孔内采取一件上层滞水水样,在K124钻孔内采取一件承压水表9 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表11表122、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勘察时分别于K136、K148钻孔内采取两组土样进行了室内土壤易溶盐分析。
分析结果(详见易溶盐试验报告)和本报告表13,现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如下: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表13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拟建场区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基础设计时请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
(三)地下水作用的评价拟建场地上层滞水总体水量较小,对拟建工程影响小,采取一般排水措施(于基槽内设置集水坑抽水)即可消除其影响;场地深部砂层富含孔隙承压水,其对桩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注意灌注水下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四、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一)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036-2015),武汉市地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根据抗震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二)地震液化判定由于拟建建筑物只需按6度抗震设防,故可不考虑场地土的液化影响。
(三)建筑场地类别本次勘察于场地K181孔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剪切波速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检测法,测试结果K181等效剪切波速为s ,拟建综合楼覆盖层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均符合150m/s<Vse≤250m/s条件,故判定综合楼建筑物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依据剪切波速测试报告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J 查表得各土层经验剪切波速值见下表。
于场地内每栋拟建建筑物选择一个钻孔估算覆盖层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切波速值见下表(表15)。
经估算B127﹑K145﹑K172﹑B117﹑B49﹑B96﹑K31﹑B76﹑B18和B72覆盖层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均符合150m/s<Vse≤250m/s条件,故拟建3#~10#仓库及地下室范围内建筑物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