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澳门课

合集下载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

在这一课程中,主要介绍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历史背景、回归过程以及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掌握回归后两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2. 难点: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和影响,理解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3.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通过引入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教师讲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两地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研究报告。

2.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对中国的意义和影响,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关于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以及回归后两地的发展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精品教案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精品教案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历程;“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理解“一国两制”政策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香港、澳门回归历程,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难点:理解“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国家统一大业的贡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香港、澳门的图片,让学生简要介绍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2)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历程。

(3)“一国两制”政策的内容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立一个情景:假如你是当时的中方谈判代表,如何在中英、中葡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4. 例题讲解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例,分析“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澳门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探讨“一国两制”政策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强调香港、澳门回归对国家统一大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六、板书设计1. 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2. 内容:(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中英、中葡谈判历程(3)“一国两制”政策及其成功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2)谈谈你对“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解。

(3)分析香港、澳门回归对国家统一大业的贡献。

2. 答案:(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历史原因,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占领香港、澳门。

港澳高中课程标准

港澳高中课程标准

香港和澳门的高中课程设置有所不同。

在香港,高中课程体系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及个别学校提供的特色
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通识教育和学术及职业生涯拓展(AOSCE)。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修课程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学科,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发展。

此外,通识教育课程还涵盖了历史、地理、经济、法律等学科。

在澳门,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课程包括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这些课程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

选修课程则涵盖了多种学科,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相应的课程。

此外,澳门的高中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各种实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的来说,港澳的高中课程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香港和澳门》精品PPT

初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香港和澳门》精品PPT
①香港是自由港,对外贸易是它的支柱和主导产业。香港在国 际经贸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贸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一,对外贸易网络遍布世界220个国家和
地区。——国际贸易中心
②香港被称为世界第一大货柜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是世
界最大的独立商船队总部和远东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中心
时事链接:
被称为“世纪 工程”的港珠澳大 桥在2009年12月 15日正式开工建设, 历时八年,2017 年底建成,在 2018年5月正式通 车。港珠澳大桥是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 大桥,建成通车后, 开车从香港到珠海 的时间由3个多小 时缩减为半个多小 时。
7.4香港和澳门 ——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分析>:阅读图文资料,说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如何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①祖国内地是香港食品、建筑材料、 煤炭的主要供应地,香港有近五成的淡水 由内地提供。香港大约80%以上的生产、 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
②内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现在 香港80%以上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已转移到 大陆,香港则重点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
③自2003年赴港“自由行”开通,内地居民赴港人数从1997年的236 万人次增至2016年的4277万人次,大幅增至原来的18倍。20年来,香港 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从1997年的96.35亿美元提高到2015年的 361.5亿美元,这其中内地功不可没。
④截至2017年9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409287个,实际使用港 资9788.0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港资占我国累计实际吸收境外投 资总额的52.6%。
目标三:理解“一国两制”的重大意义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 表香港,紫荆花红旗象征香港 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 祖国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 的五颗星象征香港同胞心中热 爱祖国。花呈白色,表示有别 于代表祖国其他部分的红色, 即象征”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香港和澳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知道香港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2、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

3、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

4、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

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通过歌曲演唱、观看香港、澳门回归图片等资料,感受香港、澳门艰难的回归历程,加深对港、澳回归意义的理解以及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也说明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通过抒发港澳被侵占和回归的不同感受,加深对回归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理解含义及影响。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创设情境(播放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

说一说:你从这段话中听到了哪写内容?2、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关于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名大家耳熟能详,但对香港和澳门的详细了解,可能为数不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香港和澳门(板书课题)出示幻灯片《中国政区图》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香港和澳门她在祖国的南端,在珠江口两岸。

香港在北岸,澳门在南岸,。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香港和澳门虽然很渺小,但她都是祖国母亲不能丢弃的孩子。

二、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历史演变过程。

1、香港历史演变。

师:出示幻灯片(香港地图)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师:课前我让同学收集关于香港的一些材料,谁收集了,举手汇报一下吧?2、澳门历史演变。

师:好的!同学们收集的很全面。

教学设计1: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教学设计1: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

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

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

2.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讨论探究法、情境再现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音像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置情境,多媒体播放图片)同学们,1997年7月1日,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日子,1997年6月30日晚,十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庆祝香港回归这令中华儿女欢欣鼓舞的历史时刻。

那时的天安门广场,华灯流光溢彩,人如海,歌如潮。

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呢?香港又是怎样回归祖国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2024-2025学年 7.3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案2

2024-2025学年 7.3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教案2

7.3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2设计说明香港和澳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区域之一。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领土,在经历了百年的沦落和沧桑后,终于回归祖国,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回归之后,香港和澳门发展迅猛,并与祖国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联系密切。

香港和澳门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也带动了祖国内地的发展。

因此,新课程标准把香港和澳门定为必学区域。

港澳与内地的相互促进作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港澳的范围、地形、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说明香港、澳门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及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港澳“地狭人稠”的特点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资源与工具(一)资源香港和澳门回归视频、图片、歌曲《东方之珠》、PPT课件(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一、学习情境走进香港和澳门,感受“东方之珠”的繁华和“海上花园”的秀美,体验东西方文化荟萃。

二、预习检查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港澳地区自然、人文特点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六、课堂小结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实现优势互补,祖国内地寻求不断地发展,不断升级产业,在争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顾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港澳地区和内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七、作业布置全部同学完成本课时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024年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

2024年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

2024年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手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13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详细内容包括: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掌握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

2. 使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认识到“一国两制”对于保持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重点: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讲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3. 分析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介绍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所付出的努力。

4. 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详细讲解“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对于保持国家主权和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意义。

5.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利用PPT展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2. 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谈判3.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程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一国两制” B、“高度自治”
C、完全独立
D、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5 .读下图回答
A
(1)把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
面空格内。
①________江;②________江口;③____ __海;
④_____ ___经济特区;
⑤__ _____经济特区;⑥___ ____特别行政区;

。我
国政府制定了“ ”政策,祖国内地实行
制度,香港
和澳门则实行
制度。
4.香港人多地少,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是:“上
天”——
,“下海”——

什么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 门实行“一国两制”政策的好处有 哪“一些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 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
一、导入设计:
二、自主学习(请你在阅读P58--61面教材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学习 任务)
1、香港位于 东侧,与广东省 市相邻,由 、 、 三部分组成。
2.澳门位于 西侧,与广东省 市相邻。澳门由 、
、 三部分组成

3.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回归以后成为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第七章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 门
第一课时
唐平
学习目 标
.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以及“一国两制”政 策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 门的土地开发状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重 香港和澳门位置、范围;2. 香港和澳门的土地开发状

况。
学习难 点
“一国两制”的特点
学习方 法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又促进 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有利 于祖国大陆与其在经济.科技.教育 等互利互补、互相促进
香港由_香__港_岛___、_九__龙_半__岛_、_新__界_____三部分及周围的 很多小岛组成,位于珠江口的_东____侧。
澳门由__澳__门__半_岛_、 _氹__仔__岛___、__路__环__岛__组成,
四、拓展延伸
1 .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 )
A、北端 B、东南端 C、南端 D、西端
2 .香港、澳门毗邻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
A、海南、深圳 B、珠海、汕头 C、深圳、珠海 D、
汕头、厦门
3 .被称为“购物者的天堂”的城市是( )
A、上海 B、杭州 C、香港 D、澳门
4 .对于香港和澳门,我国政府不允许其实行的政策是
⑦___ ____特别行政区。
(2)A
铁路线
六、我的收获: 七、作业 长江练习册
位于珠江口的_____侧西 。
三、合作探究(先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 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再与同 学合作讨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一)说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含义 (二)完成教材P60—61“活动”
——认识香港城市用地开发与生态环境 保护 1.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 2.谈谈你对香港“上天”、“下海”这两种城市建 设用地扩展方式的看法。 3.香港虽然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是已开发的土地 面积不足四分之一,在已开发的土地中还保留有 大片绿地,针对这种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