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及使用)

合集下载

化验室有毒有害规章制度

化验室有毒有害规章制度

化验室有毒有害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1. 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2. 有毒液体:如酸类、碱类等;3. 有毒固体:如氰化物、砷化物等;4. 有毒粉尘;5. 有害放射性物质;6. 其他有害物质。

三、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和使用1. 有毒有害物质应当单独储存,与其他物质分开放置,标注清晰明确的标识;2. 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地点应当通风良好,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3.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4.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时,应当遵循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5. 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后,应当及时清洁工作台和工具,保持化验室的清洁卫生。

四、事故处理1. 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2.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处理;3. 撤离事故现场的人员,迅速封闭事故区域,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泄漏进一步扩散;4. 对泄漏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五、应急预案1. 制定化验室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应急预案,明确各项措施和责任人;2.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3. 对化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培训,提高其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监督检查1. 定期对化验室的储存情况、使用情况和防护设备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2.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置和储存情况进行抽查;3. 对化验室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进行检查。

七、处罚规定对违反有毒有害规章制度的化验室工作人员,依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留用或开除等处罚。

八、附则本规章制度由化验室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以上是《化验室有毒有害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广大化验室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有毒有害用品安全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范围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放射性同位素物品等.第二条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第三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申请及购置凡需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采购危险化学品应提交危险化学物品使用申请报告,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后,根据实际需要适量采购,减少库存量,购置危险化学物品和放射性同位素物品及放射性器材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到公安、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第四条危险化学物品的提运一危险化学品的装运,应严格遵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条例的规定到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办理各种准运手续,装运时要严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装运气瓶要拧紧瓶塞,运输时要带好必要的防护设备.提运化学危险物品车辆应悬挂危险物品标志,车辆严禁烟火,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二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能同时装运如氢气和氧气等.易燃品、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同时装运,对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和有毒的危险化学物品应专车提运.三严禁携带危险化学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五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一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二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定危险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并督促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三教学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本组的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安全负直接责任.四从事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实验的职工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实验和生产场所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的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安全员应熟悉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知识.五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必须指定工作认真负责,并具备一定保管知识的专人负责管理,要有两人管理、两人使用、两人运输、两人保管和两把锁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六危险化学物品的领用,有专人负责持危险化学物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危险化学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严格做好详细的领料、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对危险化学物品及存放地点,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发生.七压力气瓶的使用1.使用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气瓶的安全工作,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教育.2.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外.易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放在一起,放置地点须由实验室与保卫处和设备处及有关部门审批.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室外规范安全的地方,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物品的放射源.4.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6.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7.严禁敲击、碰撞压力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不得进行挖补、焊接修理.8.压力气瓶夏季防止暴晒,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9.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10.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它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第六条危险化学物品的仓库管理一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二在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三危险化学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物品应当定期检查.四危险化学物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物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监测.第七条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处理一院、系实验室必须有专人负责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处理工作.二保卫处、设备处与学院有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全院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集中处理工作,监督、检查各使用单位的管理情况.三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一定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第八条奖励与惩罚对于严格遵守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规定、保障安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对于违反危险化学物品管理规定造成事故的,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章的有关条文规定,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设备处负责解释.祝阿镇中心小学。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程,制定本管理规程。

第二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及标识第二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按照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五个级别:(一)级别一:剧毒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二)级别二:高毒物质,具有较高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三)级别三:中毒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四)级别四:低毒物质,具有较低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小的危害;(五)级别五:无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危害。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标识内容应包括有毒、有害物品的名称、级别、危险性描述、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有毒、有害物品登记台帐,对实验室内所有有毒、有害物品进行登记,包括物品的名称、分类、数量、使用时间、存放位置等信息。

第五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与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当设立专门的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区域,存放区域应由防火、防爆设施,并符合安全、通风、排放要求。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对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位置进行合理划分,不同等级的物品应分别存放,并标明标识。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有毒、有害物品不会溅泼、泄漏或者撞击其他物品,避免发生事故。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定期检查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区域和容器的完好性,并对有损坏和过期的物品进行处理。

第九章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与处置第九条实验室使用有毒、有害物品必须经过合格的人员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第十条实验室使用有毒、有害物品应当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有毒、有害物品的废弃物处理程序,废弃物应当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

有毒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

有毒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

前言任何化学物质过量时都有毒性。

在实验室,如果吸入、摄取或皮肤接触小剂量的某种物质后能产生严重的生物学影响,该物质被认为是有毒的。

根据化学物质对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生产商/供应商将它们分为3类。

并给予不同的标记。

剧毒----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极严重的健康问题或死亡。

有毒----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有害----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如果充分认识这些化学物质,并给于正确防护,在实验室使用这些物质的风险将会减少到最低。

材料有毒和有害的化学物质原则1.保持实验室有毒化学物质的最小储量,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应储存于指定库房。

2.有毒的化学物质应储存于带锁的专柜中,且储存柜和容器上都标明“有毒”,此区域要有良好的通风。

3.剧毒和致癌的化学物质应特别注意安全储存。

4.不要将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储存于工作台上。

5.定期检查实验室储存的化学物质是否变质,容器是否完好无损。

6.不要将有毒化学物质与其不相容的物质储存在一起或近热源。

7.不要闻或品尝化学物质。

8.使用有毒的或有害的化学物质时,要戴合适的手套,摘手套前将手套冲洗干净。

9.禁用嘴吸液。

10.如果你对化学物质的危险性不了解,使用前请仔细阅读物品说明书。

11.保持工作区的干净整洁。

12.所有化学物质应贴上标签,正确储存。

13.工作完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和皮肤暴露处。

14.一出现病症马上就医。

15.清除溢出物15.1按MSDS中的信息和说明以及实验室安全手册来处理.15.2用沙子或其它吸附剂防止溢出物扩散.15.3处理溢出物时,穿戴适当的个人保护装置,如果有毒的灰尘,气体,水蒸汽或烟的浓度相当高时,要戴呼吸器。

15.4当有毒的烟、气体、蒸汽产生时,打开门窗通风。

16.废物的处理有毒化学废物处理前先进行无害化。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通用16篇)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通用16篇)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通用16篇)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篇11、凡做有毒、有恶臭气体的实验,要采取措施,不让气体大量外溢,尽量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使用剧毒物质或长时间大量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时,要戴防护用具。

2、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或把餐具带进室内。

不许将实验室内的烧杯用来饮水,实验完毕,用冷水和肥皂仔细把手洗干净。

3、小心使用酒精灯、喷灯。

使用易燃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4、任何化学试剂都不能入口。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要防止触及皮肤、衣服。

5、使用电器要谨防触电,勿用湿手接触电器,用电结束后应切断电源。

6、加热或倾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事故。

7、嗅闻气体应采用“招气入鼻”方法。

8、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将酸慢慢注入水中。

9、不能用手直接取用化学品,如手上有伤口,一定要包扎好以后,才能进行实验。

10、实验室的上下管道、电源、消防器材必须经常保持完好,以便随时启用。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篇2一、实验室钥匙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通行证,不得自行复制和转借。

钥匙的持有者应对本实验室的安全负责。

遗失一把应承担换整个锁的费用。

不在实验室工作时应及时交还实验室主任。

二、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食物和使用电炉取暖、做饭。

三、实验室要加强四防(防火、防盗、防水、防事故)。

四、严禁在实验室内存放剧毒、易燃、易爆物品,上述药品应存放在药品库内,并由专人保管。

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氧、氢等气体的气瓶应与实验室相应设施隔离。

使用电炉、酒精灯等明火要远离化学易燃物。

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外,应马上电话报警“119”,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火警解除后要保护好现场。

五、电炉、电烘箱等电热设备要设置在不燃的基础台上,使用完要立即切断电源。

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装接新的电源。

六、实验室使用有毒物质或进行能生产有害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并戴好防护手套,防护镜。

七、实验室产生的工作废液,应妥善处理,倒入废液桶内。

(完整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完整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完整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完整版)本文档旨在全面了解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以下是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重要信息: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指的是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这些化学品来进行研究和实验。

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六大类别:爆炸品和爆发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遇湿剂、毒害品和感染性物质、腐蚀品。

3.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安全柜或专用存储区域内,以确保其安全性。

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每种化学品都有适当的标识,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和警示标识。

- 分类储存,不同危险性的化学品要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 定期检查化学品的保存状态,及时处理过期、失效或受损的化学品。

- 确保所有实验室成员都了解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规定,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在实验室中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确保安全操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设备、使用适当的和工具等。

- 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紧急处理设备,如灭火器、洗眼器、淋浴器等,确保其正常运作。

- 将使用过的化学品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处理即使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以上是有关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的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我们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生物实验室有毒物质及注意事项

生物实验室有毒物质及注意事项

生物实验室有毒物质及注意事项(2008-05-29 11:28:28)1.DMSO: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吸收危险性很低。

2.饱和酚及平衡酚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表现。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出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可发生胃肠道穿孔,并可出现休克、肺水肿、肝或肾损害。

一般可在48小时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及尿酚量增高。

皮肤灼伤:创面初期为无痛性白色起皱,继而形成褐色痂皮。

常见浅Ⅱ度灼伤。

可经灼伤的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性中毒表现。

眼接触:可致灼伤。

处理: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污染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面积小也可先用50%酒精擦试创面或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抹皮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三篇)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三篇)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实验室应建立清晰的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区域,确保物品分类明确、储存有序。

第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与专业人员合作,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对新购入的有毒、有害物品,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鉴定,在获取必要的安全数据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与标识第十条有毒、有害物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以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标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并应清晰可见。

第十二条有毒、有害物品的标识应包括名称、危险性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应使用明显的标志。

第十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三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定在特定的地点,并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包括安全柜、通风装置等。

第十六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采取相应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不发生泄漏和扩散。

第十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清洁、整齐,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建立相应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合理使用和消耗。

第十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 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 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2.4防辐射 2.4.1化学实验室的辐射,主要是指 X-ray, 长期反复接受Xray照射,会导致疲倦,记忆力减退,头痛,白血球降低等。 2.4.2防护的方法就是避免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头部)直接受 到X-ray照射,操作时需要屏蔽,屏蔽物常用铅、铅玻璃等。
❖第二节: 实验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制度
化学、生物实验常常伴随着危险,无论怎样简单的实验, 都不能粗心大意。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使设备或人身受到伤 害,同时精神上也会受到很大打击。若考虑不周,不仅会使 自身受伤,而且还会危及他人,那么,应该竭尽全力防止事 故的发生。为此,必须认真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 免重犯同样的错误。
1. 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 值日人员对实验室的电源、火源、水源等方面情况要经常 进行检查,并有检查记录。管理人员每周末要对实验室的电源、 火源、水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的隐患要及 时处理,解决不了的要及时上报,并做好检查纪录。进行不定 期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 对压力容器、电工、焊接、振动、噪声、高温、高压、 辐射、强光闪烁及放射性物质等场所及其有关设备,要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4. 对于实验室使用到的试剂、药品,需要建立试剂清单, 并收集药品报告单(若存在的话)和试剂或药品的安全 数据单(MSDS),在实验前查看。
5.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管理 5.1. 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危险化学品系指易燃、易爆、 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带有危险性的物品。 5.2. 危险化学品的申请及购置:凡需使用危险化学品, 应提交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报告,经实验室管理人员同 意后,按规定使用。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及使用)
2012年11月16日
一、实验室安全规定
❖ 在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实验中,经 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 、电、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 真空、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 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 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必须 按EHS的要求,加强安全管理。
5.3. 危险物品的提运 5.3.1装运危险化学品,应小心谨慎,严防震动、撞击、 摩擦、重压和倾倒。装运气瓶要拧紧瓶塞,运输时要带 好必要的防护设备。 5.3.2性质互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能同时装运(如 氢气和氧气等)。易燃品、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不 得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同时装运。对容易引起燃烧、爆 炸和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应专车提运。 5.3.3携带危险化学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2 防爆 2.2.1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 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 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氧化物、高氯酸盐、 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 发生热爆炸。 2.2.2防爆措施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 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 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 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第一节 一般规定
1.1 穿着规定 1.1.1 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1.1.2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 它毒性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要穿戴防护 器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 1.1.3 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禁止穿凉鞋或者脚部 暴露的鞋子进行实验操作,要穿有保护性的鞋子,防滑, 防静电,防止实验溶液溅伤。
1.1.4 操作高温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
1.2 饮食规定
1.2.1 禁止在化学品存放区吃东西、喝饮料、存放 食物和饮水杯等器具。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 双手方能进食。
1.2.3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冰柜 或者储藏柜中,禁止使用实验设备做饭吃,烧开 水喝。
1.3 物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 1.3.1 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 性之药品请在通风柜或者吸风口下进行操作。 1.3.2 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做危险性实验时 必须经导师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节假日和夜间 严禁做危险性实验。 1.3.3废弃或过期溶液、药品、试剂等要标示清楚,置于指定 位置存放。试剂、药品使用后的废液应收集于专用容器中, 定期送交环保部门处理。
5.4.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5.4.1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化学品,必须指 定专人保管。危险化学品的领用,由专人持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 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化学危险品仓库办理领料 手续,并做好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 安全措施,对存放地点和危险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 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 5.4.2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负责人要经常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 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 “三废” 处理 3.1 废气 3.1.1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 风设备将少量毒气排到室外; 3.1.2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 3.2 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送交环保部门处理,需要焚烧 或者深埋。
3.3废液 3.3.1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 然后加碱中和,调pH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废渣埋于地 下。 3.3.2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 用后再进行处理。 3.3.3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用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 3.3.4洗刷产生的废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3.3.5酸、碱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污水桶、经中和后 排入下水道。 3.3.6有机溶剂回收于废有机溶剂桶中,加盖密封,定期 交与环保部门处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