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E指南_临床流行病学杂志_新文章系列
GRADE指南__证据质量分级

© 201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
CJEBM • 451 •
Methodology
表 1 专家意见 vs. 证据
专家意见
证据
严格控制血糖 “在我临床实践的 20 年里,我开始治疗新诊断糖
பைடு நூலகம்
可以使病人感 尿病患者多次。我几乎总能看到这些病人开始治
觉好多了(意 疗约一周后复诊,其中绝大多数说感觉比以前好
现举一个实例来阐明证据与专家意见的区别: 假设参加医学生及住院医生的小组讨论,某内分泌 学家解释了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的理由,他的两种 断言及其所引用的支持证据见表 1。对意见 1,他引 用的证据完全是他的个人临床经验。对意见 2,他 引用了自己的经验并参考了临床研究证据(仅仅是 一句概括性说明)。
似乎有理由认为意见 1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基于
GRADE 特别使用的术语“质量”与“偏倚风险”( GRADE 之前版本称为“研究局限性”)要求作者们
论 著 • 方法学研究
在系统评价或指南中描述其发现并进行推论时谨慎 使用。实施良好的研究可能作为被定为低质量证据 群的一部分,因为这些研究仅为所关心的问题提供 了间接或不精确的证据。尽管临床流行病学家和其 他人已经赋予了“质量”(通常是偏倚风险)一词其 它意思,但我们相信此处更多地是指通常和非专业 上对“质量”这个词的理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4): 451~455
的过程一样,系统评价员及指南制定者将有区别地 使用这套标准。在本系列第五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 讨论这种标准运用上的不同,该文将涉及证据质量 分级的精确性评估 [5]。
6 GRADE中的质量不仅意味着偏倚风险
临床流行病学文献中使用的“质量”通常是指 对单个研究内在效度(如,偏倚风险)的判断。要作 出分级,对对照试验而言,评价员考虑这样一些特 征如随机、隐蔽分组、盲法及意向治疗分析的运用。 对观察性研究,他们考虑恰当地测量暴露与结局及 适当控制混杂。对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他们都要 考虑失访的问题,及设计、实施与分析中影响偏倚 风险的其他因素。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年更新)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3卷第1期·临床指南·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2020年更新)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摘要】 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我国双胎妊娠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基于近5年发表的国内外双胎相关文献、指南及专家共识,围绕原指南梳理的临床问题,采用GRADE方法对系统评价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对2015年版本的双胎指南推荐或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关键词】 妊娠,双胎;循证实践;个例管理;实践指南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002900)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1.01.011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8):505 516通信作者:孙路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E mail:luming_sun@163.com;段涛,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E mail:tduan@yahoo.com;杨慧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E mail:yanghuixia@bjmu.edu.cn前 言2015年,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及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围绕双胎妊娠领域的重要临床问题,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南及共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共同编制发布了我国的“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2015双胎指南”)。
2015双胎指南第1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双胎妊娠孕期的产前检查规范、孕期监护、早产的预防,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第2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双胎妊娠特殊问题的处理。
这部建立在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的临床实践指南,在过去5年里,对建立我国双胎妊娠的规范诊治及转诊流程,开展复杂性多胎妊娠的管理及宫内干预,以及组织多中心双胎妊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双胎领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十分活跃,不断有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涌现。
GRADE指南_临床流行病学杂志_新文章系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12): 1427~1429• 1427 •© 201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C JEBM论 著 • 方法学研究GRADE指南:《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新文章系列△GRADE guidelines: A new series of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 ,Holger J. Schünemann ,Peter Tugwell ,Andre Knottnerus ,代表GRADE 小组#摘要 GR AD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方法为卫生保健中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强度评级提供指导。
对那些为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临床实践指南总结证据的人而言,GRADE 具有重要意义。
GRADE 提供了一个系统而透明的框架用以明确问题,确定所关注的结局,总结针对某问题的证据,以及从证据到形成推荐或作出决策。
GRADE 方法的广泛传播与应用,获全球50余个组织认可,这些组织大多有很强的影响力(/),足以证明该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介绍临床流行病学杂志将刊出的20篇系列文章,为如何使用GRADE 方法提供指导。
关键词 GRADE ;证据质量;推荐强度;偏倚风险;卫生技术评估;临床实践指南1 引言GRADE 工作组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卫生专业人员、研究者及指南开发者组成,他们自2000年开始一起工作,为临床实践指南评价证据质量及确定推荐强度开发一套理想体系。
至今该组织已有200余名成员,工作10年之后,仍不断会晤以改善并扩展该方法。
迄今,该组织已举行超过25次、每次1~2天的会议,还有难以计数的电子邮件讨论,这些共同形成了一个实验平台,用以开发和精选研究证据用于临床实践和卫生保健决策,及向临床医生、患者和决策者最好地呈现该证据的方法。
MEDDEV-2.7.1 Rev4(最新附中文2016)

EUROPEAN COMMISSIONDG Internal Market, Industry, Entrepreneurship and SMEsConsumer,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TechnologiesHealth technology and Cosmetics备注:中文翻译中的临床调查=临床研究,评估=评价、设备=器械、数据=资料MEDDEV 2.7/1 revision 4June 2016GUIDELINES ON MEDICAL DEVICES 医疗器械指南CLINICAL EVALUATION:A GUIDE FOR MANUFACTURERS AND NOTIFIED BODIES UNDER DIRECTIVES 93/42/EEC and 90/385/EECNoteThe present Guidelines are part of a set of Guidelines relating to questions of application of EC-Directives on medical Devices. They are legally not binding. The Guidelines have been carefully drafted through a process of intensive consultation of the various interested parties (competent authorities, Commission services, industries,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 during which intermediate drafts where circulated and comments were taken up in the document. Therefore, this document reflects positions taken by representatives of interest parties in the medical devices sector. These guidelines incorporate changes introduced by Directive 2007/47/EC amending Council Directive 90/385/EEC and Council Directive93/42/EEC.本指南为一系列与CE—医疗器械指令应用问题相关的指南中的一部分。
2024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解读要点(附图表)

2024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解读要点(附图表)我国炎症性肠病(IBD)的患病率逐年增长,流行病学上表现为南方和沿海地区> 北方和西部,克罗恩病(CD)> 溃疡性结肠炎(UC),且IBD 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2023 年更新的《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专家发起,宁波诺丁汉GRADE 中心提供方法学指导。
指南主要制定人之一吴开春教授对要点进行了解读,现总结如下。
主要变化有:1新加入「治疗目标」的章节。
近年随着「达标治疗」的理念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接受,治疗目标也在指南中得到了体现。
2更新较多药物治疗内容。
2018年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在IBD 中的治疗研究有很大的进展。
3临床中的重症、复杂或疑难的内容列为单独章节。
如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ASUC)、并发肛周及瘘管、围手术期治疗。
4强调了疾病的维持治疗和管理,并列为单独章节。
以下是吴开春教授的要点解读:诊断及鉴别诊断推荐意见9:诊断UC 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药物性肠病及结肠CD 等。
(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推荐意见10:完整的UC 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累及部位。
(Best Practice Statements,BPS)解读:与2018 年基本一致。
鉴别诊断中强调了与药物性肠病的鉴别,2018 版只提到了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新版提出最常见是NSAIDs 类药物,其他如霉酚酸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生素及氟尿嘧啶等抗肿瘤药物等也可导致结肠炎症。
评估和预后推荐意见13 :临床UC 的内镜评分建议采用Mayo 内镜评分(表1),临床研究UC 内镜评分建议采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表2)。
内镜评分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可用于疗效监测和中远期预后评估。
(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解读:新增内容。
GRADE01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共识

Education and Debates
Chin J Evid-based Med 2009, 9(1): 8-11
GRADE 工作组致中国读者 : 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工作组已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制定了系列指南文件,除发表文章外,
该非正式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评价证据、转化卫生保健领域知识用以指导决策者的智囊团。80 余位国际专家 研究和制定了该评价系统。正如其他科学一样,证据评价和指南制定科学不会停滞不前。经过十年发展,GRADE 的工作将借助中国 Cochrane 中心的推广在中国的卫生保健领域更加广为人知。GRADE 工作组的成员期待与中 国的指南制定组织、方法学家、临床医生和决策者合作,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人人享有更好的卫生保健。中国 Cochrane 中心翻译 GRADE 工作组在 BMJ 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下一步在中 国推广 GRADE 工作的直接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可登录我们的网站 和在以下网址获 取我们的软件 GRADEpro /gradepro
© 2008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
CJEBM •9•
Education and Debates
Chin J Evid-based Med 2009, 9(1): 8-11
床经验的总结报告、案例报道和其他非对照临床观 察性研究都应该明确列为极低质量证据。
GRADE评估体系的系统评价报告

基于GRADE评估体系旳系统评价背景:GRADE评估体系简介——Cochrane协作网已开始采用GRADE旳措施来评价措施学质量,系统评价报告质量原则(QUOROM)修订版很也许采用GRADE原则;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采用GRADE;内分泌学会(Endocrine Society)是第一家采用GRADE制定其推荐意见旳北美组织;另一家北美机构ACCP也已采用经少量修改旳GRADE (UpToDate即将广泛采用该修改版);其她某些机构也已或不久将采用GRADE,如美国胸肺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和美国内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一种由指南制定者、系统评价作者和临床流行病学家构成于成立旳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工作组(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Working Group)正致力于制定和传播一套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评级系统。
GRADE工作组制定旳评级系统简要易用、合用范畴广,23可用于各医学专业和临床护理旳临床推荐意见旳制定,若能严格按照该系统提供旳决策模式执行,将保证推荐意见符合循证理念。
涉及Cochrane协作网、WHO等多种国际组织已经对其提供支持并广泛使用该评级系统。
用于制作证据质量及分级系统旳GRADEpro软件已经更新到3.2版本,目前已经被Cochrane综述作者所采用以用于制作成果概述表。
GRADE工作组完全有望实现国际统一旳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评级系统这一目旳。
有爱好旳作者可访问GRADE工作组获取有关支持。
Examples, tools and presentationsThe GRADE working group's grading software GRADEpro is now available: GRADEpro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following website at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Your computer needs to have the .NET framework 2.0 or 3.0 or higher installed (newer Windows XP and all Windows Vista PCs will not need to be updated).For technical or methodological support related to GRADEpro, please contact Jan Brozek or Holger SchünemannPresentation: "The GRADE approach and Summary of Findings Tables - and introduction"9月21日吴老讲座在华西学习4个月以来,再没有得到过吴老旳亲炙,甚为遗憾,得知吴老近日在京讲座,于是,盼望着这一天旳到来。
如何正确理解及使用GRADE系统

如何正确理解及使用GRADE系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和阐述GRADE(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系统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方法。
GRADE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决策和指南制定的分级评估工具,它通过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量化评估,帮助医生和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决策。
本文将从GRADE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广大医疗工作者和决策者对GRADE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医疗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准化。
二、GRADE系统概述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s)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和分级医学和健康领域研究结果质量的工具。
该系统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确定特定干预措施(如药物、手术、筛查测试或公共卫生策略)在特定情境下的推荐强度。
GRADE系统不仅关注研究结果的科学质量,还考虑了其他重要因素,如实施干预措施的成本、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资源的可用性以及公平性。
GRADE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由四个级别组成的推荐强度分类系统:强烈推荐、弱推荐、不推荐或无法确定推荐。
这些推荐级别基于一系列严格的证据评估和考虑因素,包括研究设计、样本大小、效应大小、一致性、直接性和适用性。
GRADE系统还强调了透明度和一致性的重要性,以确保评估过程和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信度。
除了推荐强度分类外,GRADE系统还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证据质量评估框架。
这个框架将证据质量分为四个级别:高质量、中等质量、低质量和极低质量。
这些级别反映了证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有助于指导决策者在制定推荐时如何权衡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证据。
GRADE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和灵活性的工具,旨在帮助决策者从广泛的信息源中提炼出最相关的证据,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偏好制定最佳实践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12): 1427~1429• 1427 •© 201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C JEBM论 著 • 方法学研究GRADE指南:《临床流行病学杂志》新文章系列△GRADE guidelines: A new series of articles in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Gordon H. Guyatt *,Andrew D. Oxman ,Holger J. Schünemann ,Peter Tugwell ,Andre Knottnerus ,代表GRADE 小组#摘要 GR AD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方法为卫生保健中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强度评级提供指导。
对那些为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及临床实践指南总结证据的人而言,GRADE 具有重要意义。
GRADE 提供了一个系统而透明的框架用以明确问题,确定所关注的结局,总结针对某问题的证据,以及从证据到形成推荐或作出决策。
GRADE 方法的广泛传播与应用,获全球50余个组织认可,这些组织大多有很强的影响力(/),足以证明该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介绍临床流行病学杂志将刊出的20篇系列文章,为如何使用GRADE 方法提供指导。
关键词 GRADE ;证据质量;推荐强度;偏倚风险;卫生技术评估;临床实践指南1 引言GRADE 工作组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卫生专业人员、研究者及指南开发者组成,他们自2000年开始一起工作,为临床实践指南评价证据质量及确定推荐强度开发一套理想体系。
至今该组织已有200余名成员,工作10年之后,仍不断会晤以改善并扩展该方法。
迄今,该组织已举行超过25次、每次1~2天的会议,还有难以计数的电子邮件讨论,这些共同形成了一个实验平台,用以开发和精选研究证据用于临床实践和卫生保健决策,及向临床医生、患者和决策者最好地呈现该证据的方法。
目前已发表了若干描述GRADE 方法的文章,其中最全面的是2008年发表在BMJ 上的6篇系列文章 [1-6]。
然而,这些文章的读者是使用GRADE 结果的临床医生和决策者,这些结果包括证据概要表、结果总结表和推荐强度分级(工作组开发的计算机程序GRADEpro [7]及所附帮助文件[8]使获得这些结果更加容易)。
之前的文章未能为那些负责使用GRADE 方法生产结果的人提供详尽指导:包括系统评价及卫△ 原文见J Clin Epidemiol, 2011, 64(4): 380-382.# GRADE 系统由GRADE 工作组开发。
所列作者撰写并修订了该文章。
在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杂志的网站上有该系列文章所有贡献者的名录。
* 通讯作者,Email: guyatt@mcmaster.ca生技术评估作者、指南委员会成员及为指南委员会提供支持的方法学家们。
本系列文章弥补了上述不足,其中前4篇已在本期《临床流行病学杂志》刊出。
本系列将包括20篇文章(表1),为使用GRADE 的每一个步骤提供指导。
文1介绍GRADE 及其在系统评价、指南及卫生技术评估中的应用,并描述用于收集、总结证据的GRADE 方法的最终结果:证据概要表和结果总结表。
文2阐述GRADE 如何用“患者/干预/对照/结局”框架来构建临床问题,及其定义关键、重要、次重要结果的方法。
前3篇引言文章的最后1篇(文3)展示了GRADE 关于证据质量的定义(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
在GRADE 的四分类体系或质量评级(高、中、低和极低)中,最开始将随机对照试验定为高质量证据,而观察性研究定为低质量证据,该文给出了这样做的理由,同时介绍了降低证据质量的5类因素及升高证据质量的3类因素。
接下来的5篇文章,即文4至文8,讨论了可能降低证据质量的5类因素。
文4涉及偏倚风险,展示了与Cochrane 偏倚风险工具类似的方法。
文5则重在探讨另一类风险——发表偏倚,此类风险也可降低证据质量。
文6介绍了考虑不精确性的GRADE 方法,该方法着重考虑围绕点估计值的可信区间,该点估计值与每一结果相对应。
文7解释了降低证据质量的第4类因素即不一Chin J Evid-based Med 2011, 11(12): 1427-1429• 1428 •C JEBM © 2011 Editorial Board of Chin J Evid-based MedMethodology致性,并指出有关的3个考虑因素:即点估计值的相似性、可信区间的重叠程度、与研究结果间异质性相关且可得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文8显示了降低质量的最后1类因素即间接性。
间接性首先指可得研究所探讨的人群、干预措施及结局间的差异性,以及系统评价作者及指南开发者所感兴趣问题的差异性。
其次,间接性也指间接比较,即所关注的是在两种干预措施间作出推荐,而这两种措施均是分别与第三种措施进行比较,而非二者间的直接比较。
文9涉及升高观察性研究证据质量的可能性。
提出了最常见的升高质量的理由(效应量大),及两种次常见的原因(剂量-反应关系,及结论为“合理的残余混杂将进一步支持关于疗效的推断”)。
文10特别考虑结局是资源利用(成本)时偏倚风险的评价。
文11~13研究了总结证据的问题。
每一个证据群都有其局限性,对某特定结局、何时降低其质量及降低多少均具挑战性。
且GRADE 方法是分别表 1 临床流行病学杂志GRADE 系列文章引言文章1. 引言与结果总结表2. 构建问题并确定结果的重要性3. 评价证据质量——引言证据质量评价4. 证据质量评价——偏倚风险5. 证据质量评价——发表偏倚6. 证据质量评价——不精确性(随机误差)7. 证据质量评价——不一致性8. 证据质量评价——间接性9. 证据质量升级10. 资源利用证据的质量评价总结证据11. 总结单个结局的证据质量及总结多个结局的证据质量12. 准备结果总结表——二分类结局13. 准备结果总结表——连续性结局诊断性试验14. 将GRADE 应用于诊断性试验作出推荐15. 从证据到推荐——强和弱推荐的含义16. 从证据到推荐——推荐方向与强度的决定因素17. 从证据到推荐——资源利用GRADE 与观察性研究18. 利用观察性研究的特殊挑战最后的文章19. 小组方法、GRADE 的变更及GRADE 的进一步发展——第一部分20. 小组方法、GRADE 的变更及GRADE 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缩写:GRADE ,Grades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为每一结局评定证据质量,常出现的问题是不同结局间的证据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决定所有结局证据的总体质量发人深思。
文11讨论了这些问题。
文12和文13探讨证据概要表和结果总结表制作的相关细节,文12涉及二分类结局指标而文13关于连续性变量。
文14探讨了工作组所面临的一个特殊难题,即在GRADE 框架内如何评价诊断性试验的证据质量等级。
文15和文16是关于从证据到作出推荐以及如何将推荐分为强或弱(对后者也称:弱、可斟酌处理或因情况而异)。
这2篇文章解释了与决定推荐强度有关的4个问题:备选管理方案期待与不期待结局间的权衡、证据质量、价值观与偏好的差异程度以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考虑。
目前计划的该系列最后一部分包括1篇关于观察性研究特殊挑战的文章,2篇展示GRADE 工作组关于小组方法、GRADE 的变更及将来GRADE 可能发展的观点与展望的文章。
说到将来,不要指望该系列文章所展现的方法始终是应用GRADE 静态而权威的指导,其实不然。
该系列文章为着手处理许多方法论问题提供了建议。
其中的一些方法是创新的,包括如何处理替代终点,不精确所致局限性的判断标准,亚组分析可信度的评价标准,诊断性试验的证据质量评价,以及连续性变量效应量的总结等。
创新性方法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而不断完善在所难免,并非所有方法均如此,但至少对其中一些是这样。
另外,不仅对崭新的东西且对那些已确立的观念在将来都存在方法论的进步与完善。
希望GRADE 用户不因我们未能提出一套应用该体系的永恒标准而沮丧。
GRADE 用户认识到该系列文章提供了一套广泛而综合的基础,使其当前及未来将GRADE 应用于系统评价、指南及卫生技术评估时处境良好,这一点可使他们恢复信心。
作为编辑,我们自豪地推出本系列文章,并相信这些文章终将被视为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牌。
参 考 文 献1Guyatt GH, Oxman AD, Vist GE, et al . GRADE: an emerging con-sensus on rating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BMJ , 2008, 336(7650): 924-926.2Guyatt GH, Oxman AD, Kunz R, et al . What is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to clinicians? BMJ , 2008, 336(7651): 995-998.3 GuyattGH, OxmanAD, Kunz R, et al . Going from evidence to rec-ommendations. BMJ , 2008, 336(7652): 1049-1051.4Schunemann HJ, Oxman AD, Brozek J, et al . Grading quality of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12): 1427~1429• 1429 •© 2011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C JEBM 论 著 • 方法学研究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tic tests and strategies. BMJ , 2008, 336(7653): 1106-1110.5Guyatt GH, Oxman AD, Kunz R, et al . Incorporating considera-tions of resources use into grading recommendations. BMJ , 2008, 336(7654): 1170-1173.6Jaeschke R, Guyatt GH, Dellinger P, et al . Use of GRADE grid to reach decisions on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 when consensus is elu-sive. BMJ , 2008, 337.a744.7Brozek J,Oxman AD, Sch€unemann H. GRADEpro[computer program]. Version 3.2 for Windows. Available at /gradeproor /technology.asp?page53993. 2008.8Sch€unemann H, Brozek J, Guyatt G, et al , editors. GRADE hand-book for grading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2010.李幼平 总审校李幼平 审校杨晓妍 译收稿日期:2011–10–15 修回日期:2011–11–25本文编辑:蔡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