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讲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章末总结-高二数学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章末总结-高二数学教材配套教学课件(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P(B|A)= ()
=
=
2
.
3
=

4
,
15
典例分析
(2)因为有放回地依次取出3个球,每次取出之前暗箱的情况没有变化,所以每
次取球互不影响,
6
3
所以第 1 次取出的是白球,第 3 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10 = 5.
4
2
2
(3)依题意,每次取到白球的概率为10 = 5,且每次互不影响,故ξ~B 3, 5 ,
例1.在5道题中有3道理科题和2道文科题.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求:
(1)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3)在第1次抽到理科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
解: 设“第1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 A ,“第2次抽到理科题”为事件 B ,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
这时称 X 服从二项分布,记为 X~B(n,p).
当 X~B(n,p)时,E(X)=np,D(X)=np(1-p).
知识梳理
要点四 超几何分布
(1) 若随机变量 X 服从超几何分布,则满足如下条件:
①该试验是不放回地抽取 n 次;
②随机变量 X 表示抽取到的次品件数(或类似事件),反之亦然.
(2)一般地,设有 N 件产品,其中次品的件数分别为 M,(M≤N),从中任取 n(n≤N)
<
>
/m
<
>
/m
<
典例分析
(2)因为 n(AB) =
>
m
<
A23
= 6 ,所以 P(AB) =
>
/m
<
>
m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字特征-高考数学复习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数字特征-高考数学复习

0.8 .

解析:由结论2易得 E ( X )=0.8.
目录
课堂演练
考点 分类突破
精选考点 典例研析 技法重悟通
PART
2
目录
分布列的性质
【例1】 (1)(2024·云南一中检测)设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
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ξ
-1
0

1
2
3
P
D. P (ξ<0.5)=0
目录
1
1
1
3
3
3
3
3
2
1
1
+ d ≤ ,所以- ≤ d ≤ .
3
3
3
目录
解题技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1)利用“总概率之和为1”可以求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值;
(2)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
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求某些特定事件的概率;
(3)可以根据性质判断所得分布列结果是否正确.
【例2】 (多选)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P
0
q
1
0.4
2
0.1
3
0.2
4
0.2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 Y 满足 Y =2 X +1,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有(

A. q =0.1
B. E ( X )=2, D ( X )=1.4
C. E ( X )=2, D ( X )=1.8
D. E ( Y )=5, D ( Y )=7.2
(2) E ( aX + b )= aE ( X )+ b , D ( aX + b )= a 2 D
( X );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解教案第64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字特征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解教案第64讲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字特征
= 1 − = 0 = 0.2,
所以ቊ
解得 = 1 = 0.6.
= 1 + = 0 = 1,
(2)
设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 =

+1
= 1,2,3,4,5 ,则
3
3
7
10
< < =____.
2
2
[解析] ∵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 =
)
2
,故选C.
3
2
,进而
3
(2)
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当 < = 0.3时,实数的取
值范围是(
A.[−3,2]
B
)

−3
−2
0
1
2

0.2
0.1
0.2
0.1
0.4
B.(−2,0]
C.(0,1]
D.(1,2]
[思路点拨](2)根据分布列中的数据计算出 ≤ −2 , ≤ 0 的值,然
4
.故选ABD.
3
例3
某校为激发学生对天文、航天、数字科技三类相关知识的兴趣,举行了一
次知识竞赛(竞赛试题中天文、航天、数字科技三类相关知识题量占比分别为
40%,40%,20%).某同学回答天文、航天、数字科技这三类问题中每个题的正
2 1 1
确率分别为 , , .
3 2 3
(1)
若该同学在题库中任选一题作答,求他回答正确的概率;
则 = 0 −
+1 2
3
1
3
0++1
3
× + −
=
+1 2
3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1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知识点一 随机变量的概念、表示及特征1.概念:一般地,对于随机试验样本空间Ω中的每个样本点ω都有唯一的实数X (ω)与之对应,我们称X 为随机变量.2.表示: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变量,如X ,Y ,Z ;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随机变量的取值,如x ,y ,z .3.特征:随机试验中,每个样本点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与之对应,随机变量有如下特征:(1)取值依赖于样本点. (2)所有可能取值是明确的. 知识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有限个或可以一一列举的随机变量,我们称之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判断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法 (1)明确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2)将随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3)确定试验结果所对应的实数是否可以一一列出,如能一一列出,则该随机变量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否则不是.【例1】((2023•丰台区期末)下面给出的四个随机变量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为() ①高速公路上某收费站在半小时内经过的车辆数1X ;②一个沿直线2y x 进行随机运动的质点离坐标原点的距离X;③某同学射击3次,命中的次数3X;④某电子元件的寿2命X;4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例2】(2023•从化区期中)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现在在有放回抽取的条件下依次取出两个球,设两个球的号码之和为随机变量X,则X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是()A.25B.10C.9D.5知识点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性质1.定义: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x1,x2,…,x n,我们称X取每一个值x i的概率P(X=x i)=p i,i=1,2,3,…,n为X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分布列.2.分布列的性质(1)p i≥0,i=1,2,…,n.(2)p1+p2+…+p n=1.分布列的性质及其应用(1)利用分布列中各概率之和为1可求参数的值,此时要注意检验,以保证每个概率值均为非负数.(2)求随机变量在某个范围内的概率时,根据分布列,将所求范围内各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相加即可,其依据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例3】(2023•辽宁期末)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2)(…)P XA .0.1B .0.2C .0.3D .0.4【例4】(2022•朝阳区开学)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P X k k k λ===,2,3,4),则λ的值为() A .10B .110C .10-D .110-【例5】(2023•珠海期末)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则(q =)A .13和1-B .13C .12D .1-【例6】(2022•多选•天津模拟)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15kP ak k ξ===,2,3,4,5),则()A .115a =B .141()255P ξ<<= C .112()10215P ξ<<=D .23()510P ξ=…【例7】(2023•湖北模拟)设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表:则下列正确的是()A .当{}n a 为等差数列时,5615a a += B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109(1)n a n n =+C .当数列{}n a 满足1(1,2,9)2n na n ==时,10912a =D .当数列{}n a 满足2()(1k P k k a k ξ==…,2,10)时,1110(1)n a n n =+知识点四 两点分布如果P (A )=p ,则P (A )=1-p ,那么X 的分布列为我们称X 服从两点分布或0-1【例8】(多选)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常数c 的值为23或13B .常数c 的值为23C .1(0)3P X ==D .2(0)3P X ==【例9】(2023•阜南县期末)从6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随机选出3名同学参加一项竞技测试.(1)求选出的3名同学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2)设ξ表示选出的3名同学中男生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例10】(2023•崂山区期末)某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节目的挑战者闯第一关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回答正确各得10分,回答不正确得0分,第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回答不正确得10-分.如果一位挑战者回答前两个问题正确的概率都是2 3,回答第三个问题正确的概率为12,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若这位挑战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分不低于10分就算闯关成功.(1)求至少回答对一个问题的概率.(2)求这位挑战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X的分布列.(3)求这位挑战者闯关成功的概率.同步训练1.(2022•多选•临朐县开学)下列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是()A.某座大桥一天经过的某品牌轿车的辆数XB .一天内的温度为XC .某网页一天内被点击的次数XD .射击运动员对目标进行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用X 表示该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的得分2.(2023•上蔡县校级月考)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则(|2|1)(P ξ-==) A .712B .12C .512D .163.(2023•周至县期末)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1,2,3,4,5,6)2kcP X k k ===,其中c 为常数,则(2)P X …的值为() A .34B .1621C .6364D .64634.(2023•多选•宝安区期中)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如下:则实数a 的值为()A .12-B .12C .14D .14-5.(2023•和平区校级期末)设随机变量与的分布列如下:则下列正确的是()A .当{}n a 为等差数列时,5615a a +=B .当数列{}n a 满足1(12n na n ==,2,⋯,9)时,10912a = C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109(1)n a n n =+D .当数列{}n a 满足2()(1k P k k a k ξ==…,2,⋯,10)时,1110(1)n a n n =+6.(2023•郫都区模拟)甲袋中有2个黑球,4个白球,乙袋中有3个黑球,3个白球,从两袋中各取一球.(Ⅰ)求“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Ⅱ)设ξ表示所取白球的个数,求ξ的概率分布列.。

高考复习 第十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高考复习 第十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若 是随机变量, 是常数,则 也是随机变量
★热 点 考 点 题 型 探 析★
考点一: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计算
题型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
[例1]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1)一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白球,编号为1,2,3,4,5 现从该袋内随机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最大号码数ξ;
特别提醒: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的和 即
★重 难 点 突 破★
1.重点:了解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意义,
2.难点:会求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基本性质及简单运用。
3.重难点:.
解:设考生甲、乙正确完成实验操作的题数分别为 、 ,
则 取值分别为1,2,3; 取值分别为0,1,2,3。…………………………………2分
, , 。
∴考生甲正确完成题数的概率分布列为
1
2
3
2.(广东省五校2008年高三上期末联考)一个盒子装有六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如下六个定义域为R的函数:
现从盒子中进行逐一抽取卡片,且每次取出后均不放回,若取到一张记有偶函数的卡片则停止抽取,否则继续进行,求抽取次数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P(ξ=0)= P(ξ=1)=
P(ξ=2)= P(ξ=3)=
∴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3Βιβλιοθήκη 【名师指引】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时,应明确随机变量可能取哪些值,然后计算其相应的概率填入相应的表中即可。
【新题导练】
1.(安徽省淮南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某校设计了一个实验学科的实验考查方案:考生从6道备选题中一次性随机抽取3题,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实验操作. 规定:至少正确完成其中2题的便可提高通过. 已知6道备选题中考生甲有4题能正确完成,2题不能完成;考生乙每题正确完成的概率都是,且每题正确完成与否互不影响.分别写出甲、乙两考生正确完成题数的概率分布列;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doc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doc

圆梦教育中心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整理一、离散型随机 量的分布列一 般 地 , 离 散 型 随 机 量 X 可 能 取 的x 1 , x 2 , , x i ,, x n , X 取 每 一 个 x i (i1,2, , n) 的 概 率P( Xx i ) p i , 称以下表格Xx 1 x 2 ⋯ x i ⋯ x n Pp 1p 2⋯p i⋯p n随机 量 X 的概率分布列, 称X 的分布列 .离散型随机 量的分布列具有下述两个性 :( 1) P i ≥ 0, i1,2, , n ( 2) p 1 p 2 p n 11.两点分布如果随机 量X 的分布列X1P 1-p p称 X 服从两点分布,并称p=P(X=1) 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 一般地,在含有M 件次品的 N 件 品中,任取 n 件,其中恰有 X 件次品, 事件X k 生的概率 :P( X k ) C M k C N n k M , k 0,1,2,3,..., mC nN 随机 量 X 的概率分布列如下:X1 ⋯ mPC M 0 C N n 0MC M 1 C N n 1M⋯C M m C N n m MC N nC N nC N n其中 mmin M , n , 且nN , M N , n, M , N N * 。

注:超几何分布的模型是不放回抽 二、条件概率一般地, A,B 两个事件 , 且 P( A)0 ,称P(B | A)P( AB )在事件 A 生的条件下 , 事件 B 生的条件概率 .P( A)0≤ P(B | A) ≤ 1如果 B 和 C 互斥,那么 P[( B U C ) | A] P( B | A) P(C | A)三、 相互独立事件A ,B 两个事件, 如果事件 A 是否 生 事件 B 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即 P( AB) P( A)P( B) ), 称事件 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

即 A 、 B 相互独立P( AB) P( A) P(B)一般地,如果事件A ,A , ⋯,A n 两两相互独立,那么n 个事件同 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 生的概率的 ,12即 P( A 1A 2... A n ) P( A 1 ) P( A 2 )...P( A n ) .注: (1) 互斥事件:指同一次试验中的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2)相互独立事件:指在不同试验下的两个事件互不影响.四、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记A i是“第i次试验的结果” ,显然, P( A1 A2A n ) P( A1 )P( A2 )P( A n )“相同条件下”等价于各次试验的结果不会受其他试验的影响注: 独立重复试验模型满足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每次试验是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第二:各次试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第三: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即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公式:一般地,在 n次独立重复中,事件 A生的次数 X,在每次中事件 A生的概率 p,那么在 n次独立重复中,事件 A 恰好生 k次的概率P( X k ) C n k p k (1 p)n k C n k p k q n k , k 0,1,2,..., n.(其中 q 1 p) ,而称p为成功概率.五、二项分布一般地,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 表示事件 A 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p,则P( X k ) C n k p k (1 p)n k, k 0,1,2, ,nX01⋯k⋯nP C n0 p0q n C n1 p1q n 1⋯C n k p k q n k⋯C n n p n q0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 B(n, p) ,并称p为成功概率.六、离散随机变量的均值(数学期望)一般地,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X x1 x2 ⋯x i ⋯x nP p1 p2 ⋯p i ⋯p n则称 E( X ) x1 p1 x2 p2x i p i x n p n为X 的数学期望或均值,简称为期望 . 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1.若Y aX b ,其中a,b常数,则Y 也是变量Y ax1 b ax2 b ⋯ax i b ⋯ax n bP p1 p2⋯p ⋯pi n则 EY aE( X ) b ,即 E(aX b) aE ( X ) b 2.一般地,如果随机变量X 服从两点分布,那么E( X )=1 p 0 (1 p)p 3.若X ~ B(n, p),则E( X ) np七、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方差和标准差一般地 ,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为X x1 x2 ⋯x i ⋯x nP p1 p2 ⋯p i ⋯p n则称 DX ( x1 E (X )) 2 p1 ( x2 E( X )) 2 p2 (x n E ( X 并称DX 为随机变量 X的标准差 .1.若 X 服从两点分布,则 D ( X ) p(1 p)2.若X ~ B(n, p),则D ( X )np(1 p)3.D ( aX b)a2 D ( X )即若 X 服从两点分布,则E( X )p。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总结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总结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知识点总结随机变量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描述了一个随机事件的可能结果。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随机变量的分布是研究随机变量性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总结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相关知识,包括随机变量的定义、表示、分布、期望、方差等。

一、随机变量的定义随机变量是一种描述随机事件可能的变量,通常用符号 $X$ 表示。

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是离散的或连续的。

离散的随机变量只取有限或可数个取值,而连续的随机变量则取无限个取值。

二、随机变量的表示随机变量的表示通常用概率密度函数 $f_X(x)$ 或概率质量函数$g_X(x)$ 表示。

概率密度函数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函数,通常用$f_X(x)$ 表示。

概率质量函数是描述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函数,通常用$g_X(x)$ 表示。

三、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

离散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只取有限或可数个取值的概率分布,连续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无限个取值的概率分布。

1. 离散分布离散分布通常用 $P(X=x)$ 表示,其中 $x$ 是随机变量的取值。

离散分布的概率质量函数通常用 $g_X(x)$ 表示。

例如,正态分布的概率质量函数为:$$g_X(x) = frac{sqrt{2pi}}{x!}e^{-frac{(x-1)^2}{2}}$$2. 连续分布连续分布通常用 $P(X leq x)$ 表示,其中 $x$ 是随机变量的取值。

连续分布的概率质量函数通常用 $f_X(x)$ 表示。

例如,均匀分布的概率质量函数为: $$f_X(x) = begin{cases}1, & x in [0,1],0, & x in [1,2],end{cases}$$四、期望和方差随机变量的期望是随机变量的取值的总和。

离散分布的期望通常用$E(X)$ 表示,连续分布的期望通常用 $E[X]$ 表示。

期望的概率质量函数通常用$f_X(x)$ 表示。

2022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章末知识梳理

2022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章末知识梳理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事实上,对于具体问题,若能设出 n 个事件 Ai(i=1,2,…,n),使之 满足AA1iA+j=A2∅+…+An=Ω,(任意两个事件互斥,i,j=1,2,…,n,i≠j).(1) 就可得 B=BΩ=BA1+BA2+…+BAn.(2)这样就便于应用概率的加法公 式和乘法公式.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③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有放回抽样,每次抽取时的总体 没有改变,因而每次抽到某物的概率都是相同的,可以看成是独立重复 试验,此种抽样是二项分布模型.而不放回抽样,取出一个则总体中就 少一个,因此每次取到某物的概率是不同的,此种抽样为超几何分布模 型.因此,二项分布模型和超几何分布模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有放回 抽样还是不放回抽样.
i=1
i=1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P(Ai|B)=PAPiPBB |Ai

PAiPB|Ai
k
,i=1,2,…,n
PAkPB|Ak
i=1
3.独立性与条件概率的关系:当 P(B)>0 且 P(AB)=P(A)P(B)时,
有 P(A|B)=PPABB=PAPPBB=P(A)
率公式求解.
返回导航
第七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数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RJA)
[解析] 解法一:记“至少出现 2 枚正面朝上”为事件 A,“恰好出 现 3 枚正面朝上”为事件 B,所求概率为 P(B|A),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 件的个数为 n(A)=C52+C53+C54+C55=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要求层次重难点
取有限值的离散型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C
⑴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
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
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⑵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
进行简单的应用.
超几何分布 A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要求层次重难点
条件概率 A
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
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
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事件的独立性 A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
二项分布
B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
要求层次重难点
取有限值的离散型随 B 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高考要求
模块框架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均值与方差
机变量的均值、方差
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正态分布
要求层次
重难点
正态分布
A
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⑴离散型随机变量 如果在试验中,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 来表示,并且X 是随着试验的结果的不同而变化的,我们把这样的变量X 叫做一个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 Y 表示.
如果随机变量X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都能一一列举出来,则称X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将离散型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的取值x 与该取值对应的概率p (1,2,,)i n =列表表示:
X 1x 2x … i x … n x P
1p
2p

i p

n p
X 的分布列.
2.几类典型的随机分布
⑴两点分布
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
X 1 0 P p q
其中01p <<,1q p =-X 服从参数为p 的二点分布.
二点分布举例:某次抽查活动中,一件产品合格记为1,不合格记为0,已知产品的合格率为80%,随机变量X X 的分布列满足二点分布.
X 1
P 0.8 0.2
两点分布又称01-布又称为伯努利分布.
⑵超几何分布 一般地,设有总数为N 件的两类物品,其中一类有M 件,从所有物品中任取n 件()n N ≤,这n 件中所含这类物品件数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取值为m 时的概率为
C C ()C m n m
M N M
n N
P X m --==(0m l ≤≤,l 为n 和M 中较小的一个).
我们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这种形式的概率分布为超几何分布,也称X 服从参数为N ,
M ,n 的超几何分布.在超几何分布中,只要知道N ,M 和n ,就可以根据公式求出X 取不同值时的概率()P X m =,从而列出X 的分布列.
知识内容
⑶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
如果每次试验,只考虑有两个可能的结果A 及A ,并且事件A 发生的概率相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做n 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一般就称它们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
()C (1)k k n k
n n P k p p -=-(0,1,2,,)k n =. 2.二项分布
若将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为X ,事件A 不发生的概率为1q 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
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C k k n k
n P X k p q -==,其中0,1,2,,k n =.于
是得到X 0
1
… k
… n
P
00C n
n p q
111
C n n p q
- … C k k n k
n p q
- 0
C n n n p q
由式
00111
()C C C C n n n k k n k
n n n n n n q p p q p q
p q
p q --+=++++
各对应项的值,所以称这样的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 记作~(,)X B n p .
二项分布的均值与方差: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n 和p 的二项分布,则
()E X np =,()D x npq =(1)q p =-.
⑷正态分布
1. 概率密度曲线: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在样本容量越来越大时,
直方图上面的折线所接近的曲线.在随机变量中,如果把样本中的任一数据看作随机变量X ,则这条曲线称为X 的概率密度曲线.
曲线位于横轴的上方,它与横轴一起所围成的面积是1,而随机变量X 落在指定的两个数a b ,之间的概率就是对应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2.正态分布
⑴定义:如果随机现象是由一些互相独立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而且每一个偶然因素在总体的变化中都只是起着均匀、微小的作用,则表示这样的随机现象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叫做正态随机变量,简称正态变量. 正态变量概率密度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2
()2()2πx f x μσσ
--=
⋅,
x ∈R ,其中μ,σ是参数,且0σ>,μ-∞<<+∞.
式中的参数μ和σ分别为正态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期望
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通常记作2(,)N μσ. 正态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图象叫做正态曲线.
⑵标准正态分布:我们把数学期望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叫做标准正态分布. ⑶重要结论:
①正态变量在区间(,)μσμσ-+,(2,2)μσμσ-+,(3,3)μσμσ-+内,取值的概率分别是68.3%,95.4%,99.7%.
②正态变量在()-∞+∞,内的取值的概率为1,在区间(33)μσμσ-+,之外的取值的概率是0.3%,故正态变量的取值几乎都在距x μ=三倍标准差之内,这就是正态分布的3σ原
x=μO
y x
则.
⑷若2~()N ξμσ,,()f x 为其概率密度函数,则称()()()x
F x P x f t dt ξ-∞
==⎰≤为概率分布
函数,特别的,2
~(01)N ξμσ-,,称2
2()2t x x e dt φ-=⎰π
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x P x μ
ξφσ
-<=.
标准正态分布的值可以通过标准正态分布表查得.
分布函数新课标不作要求,适当了解以加深对密度曲线的理解即可.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定义:一般地,设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的取的值是1x ,2x ,…,n x ,这些值对应的概率是1p ,2p ,…,n p ,则1122()n n E x x p x p x p =+++,叫做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简称期望).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刻画了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平均取值水平.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一般地,设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 所有可能取的值是1x ,2x ,…,n x ,这些值对应的概率是1p ,2p ,…,n p ,则2221122()(())(())(())n n D X x E x p x E x p x E x p =-+-++-叫做这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方差.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反映了离散随机变量的取值相对于期望的平均波动的大小(离散程度).
()D X ()D x 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标准差,它也是一个衡量离散型随机变量波动大小的量.
3.X 为随机变量,a b ,为常数,则2()()()()E aX b aE X b D aX b a D X +=++=,
; 4. 典型分布的期望与方差:
⑴二点分布:在一次二点分布试验中,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期望取值为p ,在n 次二点分布试验中,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期望取值为np .
⑵二项分布: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n 和p 的二项分布,则()E X np =,()D x npq =(1)q p =-.
⑶超几何分布: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N M n ,,的超几何分布,
则()nM
E X N
=,2
()()()(1)n N n N M M D X N N --=-.
4.事件的独立性
如果事件A 是否发生对事件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即(|)()P B A P B =,
这时,我们称两个事件A ,B 相互独立,并把这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如果事件1A ,2A ,…,n A 相互独立,那么这n 个事件都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
生的概率的积,即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并且上式中任意多个事
件i A 换成其对立事件后等式仍成立.
5.条件概率
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把由事件A 与B 的交(或积),记做D A B =(或D A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